五年发展规划2016 2020课件
2016-2020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2016-2020学校五年发展规划D(一)办学优势1、学校的校园环境明显改观,尤其是硬件建设得到全面的改善,教学设备齐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得到全面的应用。
2.学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
各项制度完备科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内涵的不断发展。
2.有爱岗敬业、善思创新的教师队伍。
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善于思考,精于管理,想大事,有本事,能创新,做实事,干成事。
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工作经验丰富,乐于奉献;中青年教师思维新,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3.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以来在全旗的抽测考试中成绩优秀。
4.办学特色逐步凸现。
学校的常规管理和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剪纸和各类兴趣班等特色项目成果初显。
(二)存在问题1.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对确立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主动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烈。
2、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和基本功水平还有待提升。
3.学校的办学特色虽已形成,但还不够鲜明,特色项目不特别强。
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办学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为家长着想,对学生负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思想,培养“知感恩、讲节俭、会学习、懂礼仪”全面发展的学生,造就素质过硬、敬业爱生、善思创新、积极乐观的教师,建设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和谐发展的学校。
(二)主要目标(1)学校目标:办成一所“轻负担、有特色、高质量、有内涵”的小学。
(2)学生培养目标:形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的模式。
以学生发展为本,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创造力得到开发。
努力使每一名学生“知感恩、讲节俭、会学习、懂礼仪”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业务精良、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党政班子争创一流。
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
教师具有正确的新课程理念思想的教育观念,“树师风、修师德、铸师魂”的师德师风活动有成效,全体教师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更新教法、刻苦钻研、团队合作等方面有大幅提高。
xx小学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

xx小学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20年—2025年)第一部分:学校办学现状分析(一)基本状况:xx小学地处xx,与xx相毗邻。
全镇16个行政村,人口31271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49人。
全镇总面积41平方公里,是个沿海农业型乡镇,也是革命老区基点镇。
全省最大的人造平原——xx就在境内。
xx小学前身为xx学区,成立于1956年,校址设在xx,面积约200多m2。
学区建立伊始,只有20多个教师200多个学生。
1986年,xx建起了中心小学新校舍,建筑面积为1358 m2。
经过七年合理的布局调整,先后撤并了xx、xx、xx、xx、等小学,现辖区有xx等5个完小校,全镇学生1592人。
教师109人。
xx校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生702人,幼儿140人,教职工49人,学校占地面积约15亩,校舍面积2593平方米。
图书11328册,学生电脑42台。
xx小学以“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管理求效益”为办学理念,着力提高办学质量,整体推进学校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在xx同类区学校一直名列前茅。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文明学校,先进职工之家,先进集体,平安校园等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中级职称教师42人,市级骨干教师 1人,县级骨干教师5人。
(二)制约因素1.由于多种因素,部分优质生源流失,制约了学校发展的空间。
2.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因而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3.青年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特色不明显,个人专长不突出,“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为学校实现整体式跨越带来一定难度。
4.不少外来民工子弟进入本校学习,对学校教育质量形成冲击。
5.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6.学校的教育现代化设施设备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第二部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思路(一)、总体规划:1、实现二建设一落实。
二建设:建设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群体;一落实:落实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小学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2016—2020)五年发展规划xx小学一、学校发展形式分析(一)学校概况xx小学座落于南海之滨,北靠325国道,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农村小学。
始创于1935年,前身是在红花村长春堡内的祠堂里办的学堂,1940年命名为“红花代用中心小学”,解放后更名为“二区第四小学”,1952年起更名为“红花小学”,一直沿用至今。
是一所完全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123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200平方米,教学楼为四层,学生宿舍楼1200平方米、北楼为综合楼。
校园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硬化、绿化面积达到100%,自2014年教育创强后,学校功能齐全,设备设施完善,各种仪器、器材、图书均能满足教学需要。
学校现有教师33人,学生456人,12个教学班。
本科学历10人,本科在读14人,全部学历达标。
几年来,经过努力,学校先后被评为xx市九年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xx市美丽校园,xx区安全文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喜人,学校连续7年荣获镇的质量综合评价二三等奖,学生在体育、绘画等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办学特色逐年凸显,社会满意度高。
(二)办学优势1、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一是领导班子队伍敬业勤奋,和谐奋进,各成员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工作效率还可以,战斗力、凝聚力强。
二是有一支踏实勤奋,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
2、学校管理规范。
学校立足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落实管理精细化要求,突出抓好制度建设和教学过程性常规管理工作,力求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严格制度执行的刚性,把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用规章制度规范每一位教职工的行为,效果良好。
3、德育工作管理常态化。
我校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突出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三个阵地(升旗黑板报、主题队会)和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坚持学校教育系列化和社会教育经常化,致力于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型的和谐德育体系。
4、课程改革初见成效。
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突出“高效课堂”理念,积极开展道德课堂构建活动,并根据不同学科明确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实现落实减负提质的目标。
xxx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XXX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16年1月——2020年12月)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决定着XXX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值得我们竭尽全力去规划好的。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现状分析1、学校概况我校始建于1980年,学区隶属卫辉市城郊乡,学校占地面积共计3133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366平方米。
2、师资状况现有27个教学班, 1681名学生,106名教职工,学历达标97%,本科学历71人。
学校具有高级教师职称40人,中一职称教师44人,各级各学科骨干教师10人,学科带头人4人,近年来全体教师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论文30多篇,获奖论文100余篇,涌现出教学技能比赛获奖老师20余人,各类教师荣誉50多人次。
3、学生家庭状况学生的家庭大多数都来自普通的工人、个体经营者,农民工的家庭,家长受过高等教育的是很少的一部分。
所以总体文化素质一般,对子女的教育大都处于简单化、表层化,缺乏素质教育理念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思想。
较多家长迫于生活的压力,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教育孩子。
把教育好子女任务都交给学校来完成,所以学校担子比较重。
4、学校硬件状况我校近两年来增设新微机三十台,现有微机室两个,微机60台,多媒体教室一个,为老师和学生施展才能增加了新的平台。
2、学校拥有设备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和仪器室,新增了近三万元的实验器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方便。
3、新建了8000平方米操场,两个篮球场,多个乒乓球台,新增了的体音美器材,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4、更换各年级所有教室的黑板,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和电子屏幕。
重新铺设了学校的路面,美化校园,改善了师生的交通条件和工作学习环境;现在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5、管理现状。
我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制度管理。
即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的核心地位,统揽全局并当好“班长”,行政各部门在校长统一领导、管理下相互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完成学校制定的目标、任务努力工作。
2016-2020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讲课教案

乌额格其牧场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16.9-2020.8)一、学校概况乌额格其牧场学校位于扎鲁特旗东部,背靠巍峨的黄花山,前面是坦荡如砥的大草原,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始建于1959年。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占地面积85000平方米,有12个教学班,一所中心幼儿园,在校学生500余人,住宿生287人。
教职工125 人,教师的专业合格率100%。
自2010年校安工程以来,乌额格其牧场学校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得到逐年的改善,伴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春风,2015年学校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接受并通过国家教育部的检阅,以此翻开了乌额格其牧场学校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始终遵循“为家长着想,对学生负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以李森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引领下,反复思辨,在传统中继承和突破,提出了以“争创全旗农村牧区一流学校,造就未来高素质合格小公民”的办学目标和“知感恩、讲节俭、学知识、懂礼仪”的育人目标,形成了“为学生体验健康成长的快乐,让教师感受工作的幸福”的办学理念。
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打造特色教育,努力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二、学校的办学经验和存在问题(一)办学优势1、学校的校园环境明显改观,尤其是硬件建设得到全面的改善,教学设备齐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得到全面的应用。
2.学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
各项制度完备科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内涵的不断发展。
2.有爱岗敬业、善思创新的教师队伍。
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善于思考,精于管理,想大事,有本事,能创新,做实事,干成事。
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工作经验丰富,乐于奉献;中青年教师思维新,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3.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以来在全旗的抽测考试中成绩优秀。
4.办学特色逐步凸现。
学校的常规管理和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剪纸和各类兴趣班等特色项目成果初显。
(二)存在问题1.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对确立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主动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烈。
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

民丰县寄宿制初级中学发展规划(2016 —2020年)第一章学校概况、历史和现状民丰县寄宿制初级中学成立于2009 年,先期合并原县二中、三中、安迪尔牧场中学和叶亦克乡中学,在2009 年10 月将尼雅乡中学、若克雅乡中学及萨勒吾则克乡中学并入。
至此,全县七所初级中学全部合并,实施集中办学,2014 年搬迁至新校区,更名为民丰县维汉初级中学,2016年4月28日,按照《关于成立民丰县寄宿制初级中学的通知》(民政发【2016】59 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更名为现在的民丰县寄宿制初级中学。
现有教职工175人,其中维吾尔族教师142名,汉族教师29 名,回族2 名、苗族2 名。
少数民族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83.4%,汉族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16.6%。
2016-2017 学年,我校共有学生1231 人,教学班33 个。
其中双语班25个,汉语班5个,普通班3 个;少数民族学生1147 人,占总学生人数的93.2%;汉族学生84 人,占总学生人数的 6.8%。
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了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了100%,辍学率为零。
义务教育的完成率达到100%,学生的毕业率达到100%,普及程度达到了国家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1 、敬业精神受到冲击。
目前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教师的敬业精神受到多种因素的冲击,青年教师的吃苦、奉献精神不如老教师,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还待加强。
2、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虽然不低,但由于缺少竞争的机制和环境,教师队伍齐而不尖,缺少名师的引领,要加强培养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还需培养、强化。
4、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有待添置,水平有待提高。
5、学校的文化建设需整体构思,制度文化、观念文化需进修改、完善,使之入脑、入心,变成自觉行为。
通过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学校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 校的外部环境和内在优势,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016_2020五年发展规划

他拉皋镇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国家及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全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遵循“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构建现代化教育管理教学模式。
通过抓校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强特色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力争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和探索,把他拉皋镇中心小学打造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现代化农村标准化学校。
三、主要举措(一)优化育人环境1、改善办学条件。
推进基建项目,尽快完成中心幼儿园综合楼建设,完成中心小学运动场建设及校舍改造工程,2020年前在中心小学新建食堂、幼儿园楼、小学综合楼。
建设和完善围墙、大门、栏杆、防盗网等小型项目建设并做好标准化建设的巩固和提高。
2、完善设备设施。
争取资金,为班级安装闭路电视和广播系统,普及电子白板,购置新型教具学具。
逐步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的管理维护及更新制度,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实现设备设施数量足够,质量可靠,运转正常,满足需要的总体目标。
3、改善生活环境。
继续加大投入,对生活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对教室、办公室、专用教室等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为师生创设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4、创设校园文化。
在确保校园卫生整洁的基础上,根据校园特点,精心设计,扩充绿地面积,广栽花草树木。
美化绿化校园,使学校成为“绿色学校”。
学校加强美化绿化的同时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达到让每一堵墙壁会说话,一石一木都育人的目标。
5、净化周边环境。
企业五年发展整体规划内容完整课件

春天的美不仅体现在景色,还体现在 人的心 灵。这 几天一 直是暴 风雨天 气,所 以路国 有许多 积水, 人们开 汽车时 若要经 过积水 ,车速 开得很 快的话 ,路边 的行人 就要遭 殃了, 因为溅 起的那 些脏水 会弄得 他们满 身都是 。 春天的美不仅体现在景色,还体现在 人的心 灵。这 几天一 直是暴 风雨天 气,所 以路国 有许多 积水, 人们开 汽车时 若要经 过积水 ,车速 开得很 快的话 ,路边 的行人 就要遭 殃了, 因为溅 起的那 些脏水 会弄得 他们满 身都是 。
春天的美不仅体现在景色,还体现在 人的心 灵。这 几天一 直是暴 风雨天 气,所 以路国 有许多 积水, 人们开 汽车时 若要经 过积水 ,车速 开得很 快的话 ,路边 的行人 就要遭 殃了, 因为溅 起的那 些脏水 会弄得 他们满 身都是 。 春天的美不仅体现在景色,还体现在 人的心 灵。这 几天一 直是暴 风雨天 气,所 以路国 有许多 积水, 人们开 汽车时 若要经 过积水 ,车速 开得很 快的话 ,路边 的行人 就要遭 殃了, 因为溅 起的那 些脏水 会弄得 他们满 身都是 。
春天的美不仅体现在景色,还体现在 人的心 灵。这 几天一 直是暴 风雨天 气,所 以路国 有许多 积水, 人们开 汽车时 若要经 过积水 ,车速 开得很 快的话 ,路边 的行人 就要遭 殃了, 因为溅 起的那 些脏水 会弄得 他们满 身都是 。 春天的美不仅体现在景色,还体现在 人的心 灵。这 几天一 直是暴 风雨天 气,所 以路国 有许多 积水, 人们开 汽车时 若要经 过积水 ,车速 开得很 快的话 ,路边 的行人 就要遭 殃了, 因为溅 起的那 些脏水 会弄得 他们满 身都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丰县寄宿制初级中学发展规划(2016 —2020 年)第一章学校概况一、历史和现状民丰县寄宿制初级中学成立于2009 年,先期合并原县二中、三中、安迪尔牧场中学和叶亦克乡中学,在2009年10月将尼雅乡中学、若克雅乡中学及萨勒吾则克乡中学并入。
至此,全县七所初级中学全部合并,实施集中办学,2014 年搬迁至新校区,更名为民丰县维汉初级中学,2016年4月28日,按照《关于成立民丰县寄宿制初级中学的通知》(民政发【2016】59 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更名为现在的民丰县寄宿制初级中学。
现有教职工175人,其中维吾尔族教师142名,汉族教师29 名,回族2 名、苗族2 名。
少数民族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83.4%,汉族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16.6%。
2016-2017 学年,我校共有学生1231人,教学班33 个。
其中双语班25个,汉语班5个,普通班3 个;少数民族学生1147人,占总学生人数的93.2%;汉族学生84 人,占总学生人数的6.8%。
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了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了100%,辍学率为零。
义务教育的完成率达到100%,学生的毕业率达到100%,普及程度达到了国家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1 、敬业精神受到冲击。
目前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教师的敬业精神受到多种因素的冲击,青年教师的吃苦、奉献精神不如老教师,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还待加强。
2、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虽然不低,但由于缺少竞争的机制和环境,教师队伍齐而不尖,缺少名师的引领,要加强培养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还需培养、强化。
4、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有待添置,水平有待提高。
5、学校的文化建设需整体构思,制度文化、观念文化需进一步修改、完善,使之入脑、入心,变成自觉行为。
通过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学校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在优势,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创造学校新的辉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章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未来五年,学校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方针,依法办学,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未来五年,学校要继续坚持“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素质教育,普及双语教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育人目标,坚持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继续探索初中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努力实现“建设全地区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
第三章主要任务和办学策略要达成新的办学目标,我们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需要规划正确的办学方针,实施有效的办学策略。
一、以人为本,和谐教育学校倡导以人为本的宗旨,意在创设和谐的人际氛围,鼓励师生明晰个人愿景,不断激发师生追求发展的动机,促进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学生成人成才。
(一)人本民主,构建科学规范的行为准则管理需要制度,以规范师生的具体行为;而学校的塑造更须将制度条文升华为制度文化,注重内心自律,引导师生高尚的道德、精神追求与价值观取向。
1、完善人本化的学校制度体系。
在制订、修改、补充由“规划系统”、“行政管理系统”、“教职工管理系统” 、“德育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组成的学校制度体系时,把尊重生命和促进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实施制度时既要确保学校良好的秩序,又兼顾个体差异,满足人的多元化需求。
2、构建民主化的和谐校园氛围。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工会、教代会、家委会的参政议政和监督功能,鼓励、支持教职工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宽容尊重、合作竞争,在课堂教学、师生交往、学校管理决策的各个环节中,营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氛同。
(二)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为载体,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保持师资质量与学校规模扩张的动态平衡。
1、开展系列化分层次的校本研修。
制订师资培训规划,通过专题培训、教师研讨、班主任交流、考察学习、以教代培等,促进教职工队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跃迁式提高;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历进修,通过五年努力,使专任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达标率达98%;学历合格率达100%。
2、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师徒结对、师德教育、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等培训以加速其成长.争取“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初见成效,五年脱颖而出”。
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工作和专业成长,逐步提高教职工的待遇,努力解决其后顾之忧。
(三)自主实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宗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高尚健全的人格,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
1、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以“一日常规”为抓手,以“树民汉中学人形象”为目标,强化值周班级的管理和示范作用,提高学生自治管理的效能。
组织文明督导队,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的自我管理、教育,关怀特异学生,促进学生在仪表言行、纪律卫生等方面的不断进步,通过五年的努力,力求学生行为规范95%以上达标。
2、培养学生自我服务意识。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发挥共青团与学生会的组织领导作用,以健康丰富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为载体,以团员、学生干部为骨干力量,提倡和尝试学生团体、班级承办专项(题)活动。
开展寓教于乐的文学社、演讲团、记者站及舞蹈、合唱、美术、球类、棋类、心理健康等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凸显特长,促进潜能发挥,为每位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体验,努力创设健康高雅、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3、构建学生自我教育体系。
以“团结—安全一绿色一健康”为主线,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抓紧抓牢民族大团结这一生命线,通过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各种形式民族团结教育,筑牢反对民族分裂的师生防线。
♦安全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学生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学会自我化解压力,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通过防火防盗、交通、饮食卫生、人际交往、体育锻炼、集体活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防范.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绿色教育:以课堂渗透为主渠道,通过校园活动、学农、社区服务等活动,使学生自觉参与学校环境教育、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渗透“可持续发展” 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和道德行为。
♦健康教育:指导学生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辐射社区,促进健康意识在社区群体中的普及。
二、加强双语教学研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进一步完善促进素质教育,普及双语教学的教育教学研究制度,打造强势学科,鼓励教师以学校或学科组为研究基地,以课堂或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双语教学研究。
打造强势学科,提升发展学科,扶持薄弱学科,力争三年内大部分学科水平在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加强各类学科的立项、研究、结题、推广工作,五年内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达70%以上,30%以上的教师能承担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任务。
以“培训一研究一实践”为主线,探求办学特色,总结成功的经验,促进包含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教学科研、学校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协调发展。
2、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开齐开足同家、地方课程,三年内陆续开设包含学科延伸类、人文素养类、综合实践类、体艺特长类等受学生欢迎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选择学习、发展个性的需要。
85%以上的教师能承担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
3、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继续探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轻负担高质量的发展之路,以素质教育推进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年后,学生参加中考(学业水平考试)总平均分和各科平均分保持地区前3 名。
(二)面向全体,提高德育工作效能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保障,健全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身心健康、能适应未来竞争的人才。
1、培育优秀的班主任队伍。
建立健全班主任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推出行之有效、积极向上的班主任评价方法,完善班主任评价体系,并明确将班主任工作经历及绩效作为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营造鼓励优秀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氛围。
2、健全三位一体的德育机制。
依托社区,加强学生的闲暇教育,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积极探索中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联系,班主任对班级中城区附近学生的家访,五年要达到100%并有齐全的纪录。
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教师家访等多种形式,进行分层分类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争取创建家长学校示范校。
3、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见性、层次性和合理性,建立心理教师、班主任、学生社团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优秀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
(三)学校追求实验示范的功效,通过培育名师,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力争在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学生评价、办学体制、学校文化等方面凸显特色。
提升学校文化层次。
师生显性的行为隐含着丰富的学校精神文化。
要努力建设传统环境与数字校园交互的物态文化、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融的制度文化、先进理念与办学特色共生的精神文化,鼓励师生参与学校文化的建造与变革,同时以学校文化塑造和浸润师生,培育校园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实践创新为目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引领教学改革方向。
1、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坚持实用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远程、互动的优势,促进集体备课方式、教研方式的变革,进而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工具和教育环境。
2、尝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模式。
参照我校社会思政学科“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的成功案例,探索适应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和学生个性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建立起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的对话体验式教学模式、数学的分层教学模式、英语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科学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等;重视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为方法、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社会实践为目的的综合实践活动(五)文化育人,凸显学校德育特色学校文化是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这种创造形成的过程,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和组织制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