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长的多样烦恼
一位农村小学校长的困惑与反思

一位农村小学校长的困惑与反思仙游县榜头后坂小学杨平燚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校长,从事农村小学校长及教育管理工作已近6年,也是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今又服务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小学教师。
我1992年于福建省仙游师范毕业后,一直在边远农村小学工作,从2003年起担任基层小学教导主任,2004年担任副校长,2005年春季起因原校长家庭原因辞去校长职务,我主持工作至今。
基本尝试和体验过农村小学各个层次的管理方方面面的酸甜苦辣,在实际工作中,着实感到有太多的困惑和无奈,校长工作的艰难,责任之重,压力之大,所面临的问题之多,一直困扰着我。
近几年,我无时无刻不为教育所迷,为安全所忧,为管理所困,为经费所愁,为课改所惑。
一、我为教育痴迷,但对教育迷茫。
作为从贫困的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由于家族原因(我父辈的兄弟中好几个都是当老师的),我从小就有着对老师无比的崇拜与向往,读小学时总认为老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长大也要像老师一样,所以选择师范至今无悔。
自认为是一个对学校有感情的人,当老师时用心教书,学生几乎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当校长时用心经营自己的学校,努力做到“静心办教育,尽力办学校”,真正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但往往事与愿违,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了,常常感到孤独、痛苦与无助,这种痛苦不是别的,而是在教育中无力抗拒又要努力去做的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事。
有人说过一句话:“会思考的校长是痛苦的,但不会思考的校长更痛苦”。
不由我不想,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教育真的只能摆在战略地位而没有实际位置?我还告诫老师们的抱怨,注意言行,不要在学生面前发牢骚,但已经实实在在感到老师们心里是不平衡的。
有一样不争的事实:就是每次招考公务员,成群的老师赶着去报考(其中不乏有很多年轻的小学校长),这还是限制了35周岁以下的才能报考,35周岁以上的只能抱怨自己早生了几年,而每年招考中小学教师呢?却没有一名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的人愿意来报考。
用他们的话说,老师是精英职业,不是随便哪个都吃得住这碗饭的。
一位农村小学校长困惑及反思

一位农村小学校长的困惑与反思仙游县榜头后坂小学杨平燚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校长,从事农村小学校长及教育管理工作已近6年,也是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今又服务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小学教师。
我1992年于福建省仙游师范毕业后,一直在边远农村小学工作,从2003年起担任基层小学教导主任,2004年担任副校长,2005年春季起因原校长家庭原因辞去校长职务,我主持工作至今。
基本尝试和体验过农村小学各个层次的管理方方面面的酸甜苦辣,在实际工作中,着实感到有太多的困惑和无奈,校长工作的艰难,责任之重,压力之大,所面临的问题之多,一直困扰着我。
近几年,我无时无刻不为教育所迷,为安全所忧,为管理所困,为经费所愁,为课改所惑。
一、我为教育痴迷,但对教育迷茫。
作为从贫困的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由于家族原因(我父辈的兄弟中好几个都是当老师的),我从小就有着对老师无比的崇拜与向往,读小学时总认为老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长大也要像老师一样,所以选择师范至今无悔。
自认为是一个对学校有感情的人,当老师时用心教书,学生几乎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当校长时用心经营自己的学校,努力做到“静心办教育,尽力办学校”,真正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但往往事与愿违,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了,常常感到孤独、痛苦与无助,这种痛苦不是别的,而是在教育中无力抗拒又要努力去做的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事。
有人说过一句话:“会思考的校长是痛苦的,但不会思考的校长更痛苦”。
不由我不想,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教育真的只能摆在战略地位而没有实际位置?我还告诫老师们的抱怨,注意言行,不要在学生面前发牢骚,但已经实实在在感到老师们心里是不平衡的。
有一样不争的事实:就是每次招考公务员,成群的老师赶着去报考(其中不乏有很多年轻的小学校长),这还是限制了35周岁以下的才能报考,35周岁以上的只能抱怨自己早生了几年,而每年招考中小学教师呢?却没有一名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的人愿意来报考。
用他们的话说,老师是精英职业,不是随便哪个都吃得住这碗饭的。
农村小学校长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小学校长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作者:王显辉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1年第10期面临的困难1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带来的管理难题一费制后,本来就是地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农村学校资金更加紧缺。
经费紧张、创收无门,教师待遇低,跟城市小学教师收入差距大,又经常拖欠工资,农村教师心理相当不平衡,加上部分教师金钱意识增强、奉献精神减弱,工作中矛盾冲突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2不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有效管理其一,制订了奖惩措施而无钱兑现。
为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制订了一系列的奖惩规定,如,奖教制度、考勤制度等,许多也是切实可行的。
但是,到了学期结束时,对照考核的结果要按章办事时,校长则显得无可奈何:学校筹不出钱、上面也拨不下款。
其二,无法激励工作出色的教师,制约不认真的教师。
许多教师是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地工作,并且干得很出色,而有的教师,校长几乎指挥不动。
一个学期下来,那些干得多干得好的也无处多得钱,干得少的甚至没干的,也还是把自己该拿的工资放进了腰包,甚至躲在背后“打冷枪”。
3师资水平难以保证校长虽然有人事权,但实际上,在很多农村学校里,教师的聘任、中层领导班子的任命还是主要取决于上级教育行政机构或当地乡镇政府。
因此,一方面,该进的老师不得进,不该进的却鱼贯而入,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此外,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一些农村小学费了多少年的精力,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教师,一旦小有名气,很快就会被挖走。
搞得一些农村小学校长采取极端措施,不再参与县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生怕一些好教师一旦被评上、获奖,就被调走,或者是自己另谋好的学校。
4为学生的安全问题所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问题,各级警钟长鸣,学校已到了比教学还重视的程度,天天讲、日日查,校长整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安全隐患很多,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课间玩闹时磕磕碰碰,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另外,还有可能出现离校出走和被人贩子拐走、擅自出校游泳溺水死亡、上下学途中被车撞、食物中毒、流行疾病、打架斗殴等,让人防不胜防。
一位农村小学校长的困惑与反思

一位农村小学校长的困惑与反思仙游县榜头后坂小学杨平燚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校长,从事农村小学校长及教育管理工作已近6年,也是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今又服务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小学教师。
我1992年于福建省仙游师范毕业后,一直在边远农村小学工作,从2003年起担任基层小学教导主任,2004年担任副校长,2005年春季起因原校长家庭原因辞去校长职务,我主持工作至今。
基本尝试和体验过农村小学各个层次的管理方方面面的酸甜苦辣,在实际工作中,着实感到有太多的困惑和无奈,校长工作的艰难,责任之重,压力之大,所面临的问题之多,一直困扰着我。
近几年,我无时无刻不为教育所迷,为安全所忧,为管理所困,为经费所愁,为课改所惑。
一、我为教育痴迷,但对教育迷茫。
作为从贫困的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由于家族原因(我父辈的兄弟中好几个都是当老师的),我从小就有着对老师无比的崇拜与向往,读小学时总认为老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长大也要像老师一样,所以选择师范至今无悔。
自认为是一个对学校有感情的人,当老师时用心教书,学生几乎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当校长时用心经营自己的学校,努力做到“静心办教育,尽力办学校”,真正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但往往事与愿违,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了,常常感到孤独、痛苦与无助,这种痛苦不是别的,而是在教育中无力抗拒又要努力去做的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事。
有人说过一句话:“会思考的校长是痛苦的,但不会思考的校长更痛苦”。
不由我不想,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教育真的只能摆在战略地位而没有实际位置?我还告诫老师们的抱怨,注意言行,不要在学生面前发牢骚,但已经实实在在感到老师们心里是不平衡的。
有一样不争的事实:就是每次招考公务员,成群的老师赶着去报考(其中不乏有很多年轻的小学校长),这还是限制了35周岁以下的才能报考,35周岁以上的只能抱怨自己早生了几年,而每年招考中小学教师呢?却没有一名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的人愿意来报考。
用他们的话说,老师是精英职业,不是随便哪个都吃得住这碗饭的。
农村小学校长的困难与解决

农村小学校长的困难与解决当小学校长难,当好小学校长更难,当好农村小学校长难上加难。
农村小学校长就像踩在三个皮球上跳舞的人,离开哪一个都不行:皮球一,学校内部一群群大大小小的人和一件件没完没了的事;皮球二,上级部门一份份掷地有声的文件和一种种自圆其说的解释;皮球三,社会及家长一张张广告式的嘴巴和一双双秤杆似的眼睛。
随着国家《义务教育法》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均衡发展,取消学杂费等一系列重大惠民政策的落实,农村的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但应该注意的是农村一些小学仍面临着经费困难、生源锐减、师资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一些农村小学校长所面临的一些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农村小学校长所面临的问题(一)经费严重不足,校长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农村小学校长在经济上感到内外交困。
取消学生的学杂费以后,农村小学的经费几乎来自财政拨款。
下拨的总经费正逐年下降。
因为上级财政部门下拨到学校的经费,正常是按在校学生的人数下拨的。
而近年来,随着农村小学生大幅度地涌进城镇里的小学,加上计划生育的作用,农村小学生数呈直线下降趋势。
一所学校就像一个家庭,开学办公教学用品就得花钱,上级部门检查工作需要接待、教研活动需要经济保障,组织开展各项活动需要活动经费,门卫、炊事员聘用人员要工资,电费、电话费、茶叶费、教师伙食补贴以及花圈慰问款等等,没有一样不要花钱。
诸位农村小学校长能办好哪些事?农村小学校长已经成了“难为无米之炊”的“巧妇”了。
(二)校长不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有效管理,增强学校活力。
在稳定教师的大背景下,工资由县财政统一打到教师的个人账户。
农村小学校长没有了经济调节的措施,对于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甚至自己不干还在影响别人的人,除了按照相关制度的要求进行批评教育,在大会小会上说些“硬”话之外,基本上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处理方案。
1、制订了奖惩措施而无钱兑现。
有些校长为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认真研究、讨论、制订了一系列的奖惩规定,如奖教制度,考勤制度等许多也是切实可行的。
农村小学校长面临的职业困境(曾福建)

农村小学校长面临的职业困境(晋江市英林镇马山小学曾福建)发号施令,推杯换盏,高高在上……提起校长时,人们很容易想到这些词汇。
因为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内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对外代表学校,校长职位往往意味着权力和控制。
所以在许多人看来,校长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当校长既风光又荣耀。
可事实中我们有着鲜为人知的苦衷与无奈,我们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潇洒。
(一)办学经费很紧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钱的‘家’好当,无钱的‘家’‚难当。
‛社会中不熟知教育情况的人,以为学校是‚公家‛的,政府拿钱,足额预算,校长不用操心钱的事。
现在农村学校基本的管理模式还是市办镇管村助,经费由镇税收上缴市财政,然后再返回。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不到位不及时或力度不够,还有地方政府对教育均衡发展预算筹措明显不足,大部分农村学校特别是乡镇农村学校,除教师人头工资费之外,几乎没有办公科研经费和绩效补贴。
教师的工资以及医疗费有时还不能按时发放。
至于代课金、教学设备添置费、校舍建设和维修费,还有教师的福利奖金、水电煤气费、校聘职工的工资等基本上都未纳入预算,要动用各种社会关系,‚三请五请跑上跑下努力争取‛,才能依靠各级政府拨点款和村里贤达捐款基本解决,这些款项往往还不能及时到位,‚一拖再拖‛,穷山村的学校的一项‚危改‛基建工程都要‚长年累月‛才能完成。
更可悲的是现在许多农村学校硬件设备都很不完善或是个‚空白‛,急需添置才能满足新课改的基本教学需要。
政府每年‚为民办实事‛是按比例出点钱,但60%以上的资金还是要靠学校自筹,可是农村学校已经不能收取任何费用,也没有任何收入。
而且在农村中很多社会贤达都认为捐设备‚没名声‛,村干部又认为有书读有桌椅坐就好了,‚四处化缘‛就是没有人愿意出钱卖设备。
没有设备,农村小学课程改革就基本‚瘫痪‛了。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只有‚佘‛,于是有一些学校就开始‚负债‛,天天为‚欠账‛所累,‚两基‛达标旧账未还,‚双高普九‛促进学校发展的新账又续。
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几点困惑(精)

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几点困惑我是一所农村学校的校长,从事农村小学校长及教育管理工作已近10年,从XX年起担任教导主任,X年后担任副校长,走了三所小学,基本尝试和体验过农村各个层次的小学管理方方面面的苦楚,在实际工作中,着实感到有太多的困惑和无奈,校长工作的艰难,责任之重,压力之大,所面临的问题之多,一直困扰着我。
近两年来,我无时无刻不为教育所迷,为安全所忧,为管理所困,为经费所愁,为课改所惑。
下面的话,也算是我与教育不得不说的情结一、对教育的走向迷惘当校长用心经营自己的学校,努力做到“静心办教育,尽力办学校”,真正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但往往事与愿违,常常感到孤独、痛苦与无助,这种痛苦不是别的,而是在教育中无力抗拒又要用力去做的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事。
有人说过一句话:“会思考的校长是痛苦的,但不会思考的校长更痛苦”。
不由我不想,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教育真的只能摆在战略地位而没有实际位置?我还告诫老师们的抱怨,注意言行,不要在学生面前发牢骚,但已经实实在在感到老师们心里是不平衡的。
有一样不争的事实:就是每次招考公务员,成群的老师赶着去报考(其中也包括很多年轻的小学校长,这还是限制了35周岁以下的才能报考,35周岁以上的只能抱怨早生了几年,而每年招考中小学教师呢?却没有一名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的人愿意来报考。
用他们的话说,老师是精英职业,不是随便哪个都吃得住这碗饭的。
事实真是这样吗?还是有的大学生说得实在:老师待遇太差了,有能力的哪个还考老师哟!考个村官都比老师工资高。
不管把教书育人说得多么崇高和圣洁,你叫老师们怎么安心教学?这个时候不对教育问几个为什么?才真的是麻木了。
二、学校究竟是校长负责制,还是追究校长责任制。
校长真的是学校的管理者吗?现在校长基本上对学校的人事没有发言权。
学校班子配备和教师调动,全靠党委政府研究,而人事变动又没有一定的规矩和规则,教师想变动是靠找门路,校长没有发言权。
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困惑与释惑

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困惑与释惑第一篇: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困惑与释惑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困惑与释惑尊敬的各位领导,校长同仁们:大家下午好!我是三班学员,来自于建南镇乐福隆基希望小学的罗运洲。
我们三班经过昨天的分组讨论和集中讨论,确定由我代表三班发言,在讨论时,大家一致认为,面对当前形势,在实际工作中,着实感到有太多的困惑和无奈,校长工作的艰难,责任之重,压力之大,所面临的问题之多,一直困扰着我们。
近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为教育所迷,为安全所忧,为管理所困。
但经过这三天的培训学习,我们释然了!所以,我代表三班发言的题目是:《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困惑与释惑》。
如有不妥,请各位领导和同仁们批评指正。
(一)困惑一、农村中小学校长没有自主办学权。
农村中小学校长没有自主办学权,不但想要的人才进不来,而且连最基本的教师编制都不足,不想要的庸才送不走,对于那些慵懒散的老师,既不能扣工资奖金,也不能炒他的鱿鱼,简直是带着镣铐跳舞——有其名而无其实。
二、学校究竟是教学为中心,还是安全为中心。
平时大家都在吼: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
但现实中,学校真的是以教学为中心吗?有一幅标语: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问题是校长头上的一座大山。
因为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为了安全,校长费尽了心思。
安全问题,各级警钟长鸣,对学校来说已到了比教学还重要的程度。
我们学校每天都要安排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并将安全教育材料整合成备课资料。
基本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月月讲,日日排查,月月总结上报,成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校长受的是处分,轻则记过降薪,重则撤职开除。
在平安创建中有一句标语:“看好自已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我们是“锁好校门,管好师生,还不一定办得好自己的事。
”这是我们三班校长们的心声,哪还有精力去操别的心哟!三、留守儿童关爱不够,缺乏专业心理辅导教师。
农村中小学家长外出务工,导致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高于百分之六十,而留守儿童又会受到伤害:一是留守儿童的监护权缺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校长的多样烦恼
【摘要】农村小学校长普遍深感工作的艰难,责任之重,压力之大,所面临的烦恼问题之多。
如:“经费紧缺”的烦恼;“学生安全”教育的烦恼;“学校发展”的烦恼;“教师培训”的烦恼;“生源锐减”的烦恼。
【关键词】经费紧缺;学生安全;学校发展;教师培训;生源锐减
校长难当,农村小学校长更难当。
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农村小学校长深感工作的艰难,责任之重,压力之大,所面临的问题之多,一直困扰着我们。
对此,我们深感多样的烦恼。
1. “经费紧缺”的烦恼现在,农村小学除了办公经费之外,几乎无任何财源。
一所一百多人的农村小学,按一个学生250元的办公费用拨给学校,一年就那么二万多块钱维持学校运作。
我校为农村小学,有学生102人、教师7人。
为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迎接上级校园常规常理评估,我们学校经常处于负债运行状态,作为校长常常为了学校经费运作困难而烦恼。
2. “学生安全”教育的烦恼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现在的学生安全隐患很多: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课间玩闹时磕磕碰碰,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放学后到河边、沟边、塘边、险滩等危险地带游玩导致溺水死亡,上下学途中被车撞、食物中毒、流行疾病、打架斗殴、运动摔伤等疾病引起的突发性死亡等情况,也难以完全杜绝,叫人防不胜防。
一旦学生在学校出了大的安全事故,家长、学校、校长三方都承受不起。
家长痛失的是孩子;学校付出的是巨额赔偿,校长受的是处分,轻则记过降薪,重则撤职“双开”(党籍、工作籍)。
为此,作为校长每天都提心吊胆,在烦恼中渡过。
3. “学校发展”的烦恼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
许从县城、镇中心校下到村完小支教(或轮教)的新教师,一年或几年之后,这些教师都要回原籍学校。
新学年开学安排工作时,安排到下校支教(或轮教)的教师都不愿意下村,勉强下去的也不安心工作。
导致学校教学工作的不利发展,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城地区的人口规模日益扩大,对教师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县委或教育局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拔年轻优秀教师进城任教。
几年下来,农村小学优秀的年轻教师许多被选调到县城任教,一些青年教师刚被培养成骨干,也陆续选调进城了。
这样,造成城区学校的师资队伍不断得到优化,而农村学校只剩下了老弱病残的教师以及教学能力偏差的教师。
由于农村小学相对城区学校来说办学条件差、待遇低,许多年轻的优秀师往往留不住,专职的体音美教师奇缺,大部分农村小学都没有专职的体音美教师,音乐、体育、美术课都是由非专业老师兼任。
4. “生源锐减”的烦恼学生的入学人数不断减少无疑是我们农村小学校长心头之“痛”。
近年来,农村小学每学年都减少大约五分之一学生,学校是越办越小巧玲珑,越办越死气沉沉。
学生人数少了,学校的许多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如学校的经费问题、师资配制问题、高级岗位设置问题等。
农村小学生源锐减,教师也在减少,平均每个班不到一名教师,而且农村小学教师要包班上课,教学任务繁重,办学质量偏低,造成恶性循环。
5. “教师培训”的烦恼新教材需要教师来驾驭,目前很多农村教师知识老化,技能欠缺,急需充电。
由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比较庞大,上级业务部门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培训有一定难度,即使有组织培训,也只能递进式地传达培训,这样到农村小学的教师身上就所剩无几;同时,我们农村小学自身也没有能力组织教师
进行新课程方面的培训。
因此,农村小学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
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
另外,课改工作也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的经常有效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小学新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