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介绍PPT(简约风)
合集下载
《心理学基础-人格》PPT课件_OK

•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表现 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从掌握的速 度和质量中,可评定出个体能力的高低。 能力是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的。
51
能力分类
• 一般能力:一个人在一切活动中所具备 的基本能力。
• 特殊能力:个人在某专业中所表现出来 的能力。
• 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
52
能力的结构理论
• 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 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择其一,左 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
20
趋避冲突
• 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 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
21
双重趋避式冲突
• 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 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 所产生的冲突。
35
性 格 character
36
性格的概念
• 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及与 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 心理特征。
• 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对各种事物表现出比 较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 行为方式。
• 是个性的重要方面,也是个性中表现最明 显的心理特征。
37
性格的特征
40
性格的意志特征
• 个体对自己行为自觉调整和控制的水平特 点。表现在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 坚持性、自制力 四个方面。
41
性格的理智特征
• 认知过程如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中 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42
性格的类型
• 按理智、意志、情绪三者何者占优分
– 理智型、意志型、情绪型
• 按个性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或内部分
• 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 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51
能力分类
• 一般能力:一个人在一切活动中所具备 的基本能力。
• 特殊能力:个人在某专业中所表现出来 的能力。
• 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
52
能力的结构理论
• 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 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择其一,左 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
20
趋避冲突
• 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 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
21
双重趋避式冲突
• 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 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 所产生的冲突。
35
性 格 character
36
性格的概念
• 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及与 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 心理特征。
• 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对各种事物表现出比 较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 行为方式。
• 是个性的重要方面,也是个性中表现最明 显的心理特征。
37
性格的特征
40
性格的意志特征
• 个体对自己行为自觉调整和控制的水平特 点。表现在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 坚持性、自制力 四个方面。
41
性格的理智特征
• 认知过程如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中 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42
性格的类型
• 按理智、意志、情绪三者何者占优分
– 理智型、意志型、情绪型
• 按个性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或内部分
• 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 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心理学介绍课件

责任心:对工作、家庭、 社会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外倾性:外向、开朗、 善于交际的性格特点
宜人性:对他人的友好、 合作、宽容的态度
稳定性:情绪稳定性和 应对压力的能力
大五人格理论是目前最广 泛接受的人格理论之一,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特质理论
大五人格理论:开放性、责任 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艾森克人格理论:内外向、神 经质和精神质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 方法包括观察法、 访谈法、问卷法、 实验法等。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 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个 性和心理特征,提高 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 健康水平。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人格特质:研究个
1
体的个性特征,如
外向、内向、情绪
稳定性等
人格结构:研究人
2
格的构成要素,如
认知、情感、行为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包括乐 群性、聪慧性、稳定性等
荣格人格理论:内向和外向、 思考与情感、判断与知觉
自我理论
01
自我概念: 个体对自身 的认知和评 价
02
自我意识: 个体对自身 心理状态的 觉察和认识
03
自我调节: 个体对自身 行为的控制 和调整
04
自我实现: 个体对自身 潜能的发挥 和实现
3
02
家庭环境:家 庭氛围、家庭 教育方式等
03
学校教育:学 校环境、教师 风格等
04
社会文化:社 会价值观、文 化传统等
05
个体经历:生 活经历、人际 关系等
06
自我认知:对 自己的认识和 评价等
人格发展的干预措施
家庭教育:家长 应关注孩子的心 理健康,提供良
好的家庭环境
第一讲人格心理学概述PPT课件

29
• 6.认知流派 • (1)人们是否抑郁,取决于他们如何解
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 “无能”。 • 有些人把缺乏控制能力解释为暂时的经
济困难;有些人则认为是由于个人能力不 够,那么前者就不像后者那样容易出现抑 郁。
30
• (2)另一些学者认为,容易抑郁的人总 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 界。他们很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体验,遇 到事情总是往消极方面想,总是看不到自 己的优点等。
36
• 5.理论结构: • 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
、性本能理论和自我防御机制理论等。 • 6.关键词: • 无意识、泛性论、防御机制、梦的解析
37
• (二)新精神分析范型(荣格、阿德勒和艾里 克森)
• 1.突出特点:突出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自我能够一边应对内在的情绪和驱力,一 边满足外在他人的要求。
部过程。 • 稳定性:跨时间性、跨情境性的一致性。 • 内部过程:由内心发生,影响人行为、感
觉 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5
• (三)人格的个体差异表现
6
• --有人交朋友不费吹灰之力,有的 人却形单影。
• --有人容易陷入抑郁之中,有的人 却总能轻松应对一切。
• --有些同学老是习惯性地注意别人 的优点,同时也习惯性地关注自己的缺 点。
第一讲 人格心理学概述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一、什么是人格
• (一)引子: • 活动: • 贴名牌
3
• 疑问:
• 为什么在同样的情境下,人们的行为会有 所不同?
• 6.认知流派 • (1)人们是否抑郁,取决于他们如何解
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 “无能”。 • 有些人把缺乏控制能力解释为暂时的经
济困难;有些人则认为是由于个人能力不 够,那么前者就不像后者那样容易出现抑 郁。
30
• (2)另一些学者认为,容易抑郁的人总 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 界。他们很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体验,遇 到事情总是往消极方面想,总是看不到自 己的优点等。
36
• 5.理论结构: • 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
、性本能理论和自我防御机制理论等。 • 6.关键词: • 无意识、泛性论、防御机制、梦的解析
37
• (二)新精神分析范型(荣格、阿德勒和艾里 克森)
• 1.突出特点:突出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自我能够一边应对内在的情绪和驱力,一 边满足外在他人的要求。
部过程。 • 稳定性:跨时间性、跨情境性的一致性。 • 内部过程:由内心发生,影响人行为、感
觉 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5
• (三)人格的个体差异表现
6
• --有人交朋友不费吹灰之力,有的 人却形单影。
• --有人容易陷入抑郁之中,有的人 却总能轻松应对一切。
• --有些同学老是习惯性地注意别人 的优点,同时也习惯性地关注自己的缺 点。
第一讲 人格心理学概述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一、什么是人格
• (一)引子: • 活动: • 贴名牌
3
• 疑问:
• 为什么在同样的情境下,人们的行为会有 所不同?
人格ppt课件简单

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不会轻 易改变,但可以通过外部 环境和个人努力进行一定 的调整。
人格的构成要素
气质
指个体天生的行为特征 ,如反应速度、情绪稳
定性等。
性格
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 形成的心理特征,如诚
实、勇敢等。
价值观
指个体对事物的评价和 看法,是人格的重要组
成部分。
动机
指个体行为的内部驱动 力,是推动个体行动的
详细描述
根据特质理论,人格是由个体的特质所构成的。特质是指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 持久特征,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质组合。特质理论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 性。
精神分析理论
总结词
精神分析理论是一种强调潜意识过程的人格理论。
详细描述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所驱动的。这些欲望和冲突通常与个体的童年经历 和早期家庭环境有关。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对潜意识的探索和领悟,以促进人格的整合和发展。
详细描述
开放性人格特质表现为对新鲜事物的 好奇心,追求多样化的体验,富有创 造力和想象力。这类人通常愿意尝试 新事物,对艺术和文化有较高的欣赏 水平。
责任心
总结词
个体在行为和决策方面的责任感和自 律性。
详细描述
具有责任心的人通常对自己和他人都 有较高的要求,他们遵守规则,尽职 尽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能够在 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虽然遗传因素对人格有一定影响,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环境和社会因素也会对 人格产生影响,并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
环境因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教养 方式、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要点二
学校和社交环境的影响
《人格心理学》课件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四体液说”,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决定人的性格 和情绪。
19世纪末: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潜意识对人格的影响。
20世纪初: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强调人类共有的心理结构。
20世纪中叶: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人的需求对人格的影响。
宜人性:对他人的友好程度 和合作意愿
开放性:对新事物、新观念 的接受程度
神经质:对压力和情绪的敏 感程度和稳定性
人格类型理论
理论背景:斯普 兰格是德国心理 学家,他的人格 类型理论是建立 在荣格的人格类 型理论基础上的。
理论内容:斯普 兰格将人格分为 六种类型,分别 是现实型、研究 型、艺术型、社 会型、企业型和 传统型。
认知学派: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 认知动力理论:强调认知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认知结构:包括知识、信念、价值观等 认知动力理论的应用:解释人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是普遍存在 的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可以通过基 因表达和染色体变异来体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理论应用:广泛应 用于职业选择、职 业规划等领域
理论评价:具有较 强的实用性和可操 作性,但缺乏对个 体差异的深入探讨
荣格是瑞士 心理学家, 提出人格类 型理论
荣格将人格 分为内倾型 和外倾型
内倾型人格 的特点:内 向、深思熟 虑、注重内 心世界
外倾型人格 的特点:外 向、善于交 际、注重外 部世界
遗传因素包括基因和染色体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可以通过家 族遗传和基因突变来体现
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 学校环境:教师的教育方式、同学间的交往等 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价值观等 自然环境:气候、地理环境等
第十二讲人格心理学 PPT

凯利提出了“人就是科学家”得命题,意即每 个人都像科学家一样,总就是试图认识世界。
四、各种因素得相互作用
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就是
当代得一种整合性得人格理论,它试图将以上 有关影响人格形成得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 考察,特别注重环境与认知得交互作用。
将这五个词得第一个字母组合起来就就是 “OCEAN”(海洋),恰好可用来代表“人格得
大五人格因素
因素
特
征
神经质 焦虑—平静 (N)
外向性 好交际—退缩 (E)
开放性 想像—实际 (O)
随与性 软心肠—硬心 (A) 肠
尽责性 井井有条—杂 (C) 乱无章
不安全感—安 全感 多话—寡言
喜欢变化—刻 板固执 信任—多疑
人格得发展
基本思想: 1、人一出生就有性欲。 2、人在不同得年龄,力比多通过身体得不同部位获得满足, 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区(erogenous zone),并以性感 区得变化来划分人格发展得阶段。
3、前三个阶段 (从出生到六岁) 得发展状况对以后一生得发 展都起着关键作用,弗洛伊德得这种观点被称为早期经验决 定论。
研究结果:在这三种人格特质上,同卵双生子之间 得相关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之间得相关(Buss & Plomin)
双生子间人格特质得相似度
人格特质
男孩间得相关
同卵双生
异卵 双生
女孩间得相关 同卵双生 异卵双生
情绪
、68
、00
、60
、05
活动
、73
、18
、50
、00
社会
、63
、20
、58
、06
四、各种因素得相互作用
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就是
当代得一种整合性得人格理论,它试图将以上 有关影响人格形成得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 考察,特别注重环境与认知得交互作用。
将这五个词得第一个字母组合起来就就是 “OCEAN”(海洋),恰好可用来代表“人格得
大五人格因素
因素
特
征
神经质 焦虑—平静 (N)
外向性 好交际—退缩 (E)
开放性 想像—实际 (O)
随与性 软心肠—硬心 (A) 肠
尽责性 井井有条—杂 (C) 乱无章
不安全感—安 全感 多话—寡言
喜欢变化—刻 板固执 信任—多疑
人格得发展
基本思想: 1、人一出生就有性欲。 2、人在不同得年龄,力比多通过身体得不同部位获得满足, 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区(erogenous zone),并以性感 区得变化来划分人格发展得阶段。
3、前三个阶段 (从出生到六岁) 得发展状况对以后一生得发 展都起着关键作用,弗洛伊德得这种观点被称为早期经验决 定论。
研究结果:在这三种人格特质上,同卵双生子之间 得相关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之间得相关(Buss & Plomin)
双生子间人格特质得相似度
人格特质
男孩间得相关
同卵双生
异卵 双生
女孩间得相关 同卵双生 异卵双生
情绪
、68
、00
、60
、05
活动
、73
、18
、50
、00
社会
、63
、20
、58
、06
人格分析ppt课件

人格与职业选择
人格特质影响职业发展
人格特质会影响个人在职场中的表现和发展。例如,高责任感和低情绪稳定性的人更适合担任管理职位,而高开放性的人更 愿意接受挑战和尝试新事物,有利于职业创新。
人格与职业选择
人格障碍影响职业适应
某些人格障碍会对个人的职业适应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强迫症可能导致过度追求完美,影响工作效 率;而反社会人格可能导致缺乏道德约束和责任心,不利于团队合作。
详细描述
人格是一个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上所表现出的独 特模式,它反映了个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外在行为表 现的综合特征。人格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会在相 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人格是一个整体 ,包括了许多相互关联的方面,如情感、动机、价值 观等。另外,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格特点,不同的人 格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PART 02
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强调潜意识、童年经验和性驱力在人格形 成中的作用。
该理论认为人格是在与环境和他人互动中 形成的,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对个体行 为起着决定性作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主张通过自由联想、释梦和移情等方法来 探索潜意识。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个体 意识到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从而达到 自我理解和自我改变。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一种简短的人格问卷,用于评估个体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倾向。
EPQ包含85个问题,分为三个分量表:内外向(E)、神经质(N)和精神质(P )。通过受试者的回答来判断其人格特质和行为倾向。该工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 效度,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 1.性格的涵义 是个体对现实比较稳固的态度以及相适应 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2.性格的结构和分类 1). 性格的态度特征 2). 性格的意志特征 3). 性格的情绪特征 4). 性格的理智特征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及其心理特征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 气质心理特性的组合 型
行为方式的典型表现
3)、相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不 同气质的人又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
1991年进入广告界,经过15年的发展,她所领导的北京 世邦,已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近2亿元的4A广告公司。1999 年~2003年,世邦连续4年获得中央电视台优秀广告代理公 司称号,2004年获得中国生产力学会颁布的“中国十佳诚 信广告机构”和“中国十大策划专家”称号,中国广告协 会“广告人中国案例”品牌策划金奖。而她也被评为 “2005~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具风采女性广告人”、“中 国2005年度经济风云人物”、“2004~2005年度中国30位 杰出女性广告人”。
情绪体验深刻;行动 迟缓,多愁善感,能 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 事物,富有幻想,胆 小孤僻。
3.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联系:
1)、气质决定了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 的时间。气质类型不同,在强或弱的内 外刺激作用下,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停止 有快有慢,有难有易。
2)、气质的特征可以促进和阻碍性格 的发展。
3)、性格相同但气质不同,其外部表 现有不同的色彩。
强而不平衡型(不可抑 胆汁质 制型)
强而平衡、灵活型(活 多血质 泼型)
强而平衡、不灵活型 粘液质 (安静型)
感受性低;有一定耐受性;反 直率,热情,精力旺
应快而不灵活;情绪兴奋性高; 盛,情绪易冲动,心
抑制能力差;外倾性明显;行 境变换剧烈,脾气急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及其心理特征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 气质心理特性的组合 型
行为方式的典型表现
3)、相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不 同气质的人又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
1991年进入广告界,经过15年的发展,她所领导的北京 世邦,已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近2亿元的4A广告公司。1999 年~2003年,世邦连续4年获得中央电视台优秀广告代理公 司称号,2004年获得中国生产力学会颁布的“中国十佳诚 信广告机构”和“中国十大策划专家”称号,中国广告协 会“广告人中国案例”品牌策划金奖。而她也被评为 “2005~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具风采女性广告人”、“中 国2005年度经济风云人物”、“2004~2005年度中国30位 杰出女性广告人”。
情绪体验深刻;行动 迟缓,多愁善感,能 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 事物,富有幻想,胆 小孤僻。
3.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联系:
1)、气质决定了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 的时间。气质类型不同,在强或弱的内 外刺激作用下,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停止 有快有慢,有难有易。
2)、气质的特征可以促进和阻碍性格 的发展。
3)、性格相同但气质不同,其外部表 现有不同的色彩。
强而不平衡型(不可抑 胆汁质 制型)
强而平衡、灵活型(活 多血质 泼型)
强而平衡、不灵活型 粘液质 (安静型)
感受性低;有一定耐受性;反 直率,热情,精力旺
应快而不灵活;情绪兴奋性高; 盛,情绪易冲动,心
抑制能力差;外倾性明显;行 境变换剧烈,脾气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心理学之父
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研究取向,对 人格有不同的定义。奥尔波特(1937)曾 考察过五十个人格定义。迄今为止,没有 一个学者们一致公认的人格定义。 奥尔波特于1937年发表其名著《人格∶ 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 生。
2
影响人格的因素
影响人格的因素
基因变异、先天缺陷 等
放纵型
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 性差、惟我自尊、蛮横胡闹等。
民主型
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 善于交往、合作、思想活跃等。
二、环境因素
学校教育因素 :研究表明,在不同的 教师的气氛中,学生常有不同的行为 表现;
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 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三十多年未曾见过面的兄弟俩竟然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都穿着蓝色、双排扣、带肩章的衬衫,都留有短 鬓戴金丝边眼镜;都喜欢吃辣的食物,喝甜酒,喜欢把涂了黄油的土司放在咖啡里;都习惯在便前先冲洗 厕所,甚至乘电梯时都会打喷嚏如此等等……
双胞胎间 是否存在 心灵感应?
吉姆·里尤斯和吉姆·斯普林格尔是一对双胞胎兄弟自出生 后就被送给不同的家庭收养。而当他们39岁第一次相逢时, 两兄弟惊奇的发现,他们各自的养父母竟给他们起了一样 的名字。另外,他们都结过两次婚,第一位妻子的名字都 叫琳达,小时候都养了一条名叫“托”的狗,儿子的名字 都叫詹姆斯。他们还有着相同的工作,喜欢喝同一种酒, 抽一样的烟。 双胞胎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息息相通也经常被人们用“心灵
感应”来解释。科学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并不轻易否定。
二、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
● 从出生到五、六岁,是人格形成的最主要阶 段。
● 此时,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 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父母的教养 态度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后天的发展起 着重要作用。
教养方式
子女人格特征
权威型
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做事 缺乏主动性,不诚实等。
奥尔波特与弗洛伊德
奥尔波特参访维也纳时,想与弗洛伊德会面。弗洛伊德大方的 接待他,但却一声不响的坐着,奥尔波特试图找话题,他提到 来的途中,听到一个小孩告诉他母亲说:他想避开一些很脏的 东西,他显露出对脏乱的恐惧,然而他母亲穿戴整齐、衣衫烫 过、气宇非凡,奥尔波特认为这与小孩畏惧脏论之间并没有什 么联系。弗洛伊德用他那双仁慈的、治病救人的眼神看着奥尔 波特说:“那小孩是你本人吗?”奥尔波特目瞪口呆,只好转 换了话题。奥尔波特的兴趣主要在于意识的部分,而非难以确 定的深层潜意识。他在整个的学术生涯中,都对精神分析表示 反感。
奥斯卡·斯托卡和杰克 ·伊弗是一对同卵双胞胎,出生在特里尼达,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德国人。刚出生 时他们就被分开。母亲把奥斯卡带到德国,由信奉天主教和纳粹主义的外婆抚养;杰克由犹太人父亲抚养, 他在青年时期大部分时光是在以色列的一个集体农场度过的。居住在两地的这一家人从未通过信,兄弟俩 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另外,学校是同龄群体聚集的场所, 同伴群体常对人格的形成起到巨大的 影响。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 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 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 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 “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3
人格结构
概念解析
个性:指人格的独特性。它与人格的区别在于:其一, 个性是指人的个别差异;人格则是对一个人的总的描 述或本质的描述。其二,个性是相对与共性而言的,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个性,但人格是对人而言的,其 它事物或动物显然不能用人格来描述。
人格心理学
演讲人:某某某/时间:XX年XX月
“目录
content
”
Part 01
人格的定义
Part 02
影响人格的因素
Part 03
人格结构
1
人格的定义
人格=面具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 persona最初指古希腊戏剧演员在舞台演出时所戴的面具, 与我们京剧中的脸谱类似。两层含义: 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 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即人格所具有的“外 壳”; 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 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
挫折、父母离异、亲 人突然亡故等
疾病等
风俗习惯、伦理道德、
影
文化背景、价值观念
响 因
等
素
家庭的氛围、教育方 式、父母对待孩子的
态度等
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 式、群体生活、师生 互动关系等
影响人格的因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双生子研究
20世纪80年代,明尼苏达大学曾对成年双生子的人格进行了比较研究。有些双生子是一起长大的,有些双 生子则是分开抚养的,平均分开的时间是30年。结果是同卵双生子的相关比异卵双生子高很多,同卵双生子 不论分开抚养还是一起抚养都具有同样高的相关。
多流派对于人格的认识
精神分析学派: 无意识心理影响行为方 式的差异。
行为主义流派: 人的稳定行为方式是条 件反射和心理预期的结果 。
认知理论流派: 用信息加工的方式解释 行为差异。
特质学派: 每个人都处于各种人格特征连续 体上的某个位置。
人本主义流派: 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 人格差异的原因。
生物学流派: 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解 释人格差异 。
气质:是个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 人格的区别在于:人格的形成除了气质、体质等先天 禀赋作基础外,社会环境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气质仅属于人格中的先天倾向。
性格:是指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它是人格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 的各种习性的总称,是不易改变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认知风格
气质
人格
自我调控
性格
气质
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
指向性等方面。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
秉性。如:急躁、活泼、气质是先天形成,
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气质
体
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液
气质的体液说:[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医学之 父”。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黑 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 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