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八章 意志
心理学第八章-意志

第三节 意志的品质
(一)自觉性
指在行动中, 个体具有明确的目的, 能认 识到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并独立自 主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
独立性不同于独断, 独立性和理智分析, 吸收合理意见相联系。
独立性与受暗示性相反, 后者易受别人的 影响, 没有主见, 缺乏坚定的信念和决 心。
.
(二)果断性 指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境, 能够迅速而 有效地采取决定, 并实现做出的决定。 果断性的人具有对问题情境迅速做出 正确分析和判断, 洞察问题的真伪的能力。 果断性与草率不同, 草率只求速度, 不 能对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 因此常常导致 失败。
.
思考题: 概念:意志、挫折 1、分析意志行动的阶段。 2、冲突的种类有哪些? 3、如何应对挫折? 4.意志的品质有哪些?
.
.
1、动机冲突 2、目的确定 3.拟定计划
.
(二)执行阶段 执行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关键,是意志行动的
中心环节。 在执行阶段需要注意: 1、坚持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制止不利于目标
实现的行动。 2、不断克服困难,果断调整目标和计划。 3.理性分析,积极应对挫折。
.
二、意志行动中的冲突
(一)什么叫做冲突 冲突: 在人们的意志行动中,常常具有 两个或以上的目标,但是又不能同时 实现,所以就产生了冲突。 如一位高中生在填报志愿时,既想报 北大又想报清华,难以取舍,就产生 冲突。 冲突总是伴随着情绪体验: 紧张、焦躁、 烦恼、心神不宁等.。
.
(四)自制力 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的品质。 主要的表现: 能够进行周密思考,做出合理决定,不为环
境诱因所左右。在执行决定时能够克服内 外的干扰,把决定贯彻到底。
.
❖自制力与任性和怯懦相对立。任性者不能 约束自己的行动;怯懦者在行动时, 畏缩不 前。
心理学导论第八章

第八章意识与注意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意识意识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觉知到自身的感受也可以觉知到外界的声音、光、气味等。
(一)主观性每个人的意识世界都是专有的、独一无二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格外真实,直接觉知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心境。
(二)统一性我们意识到的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种觉知形式都被整合为一个独特的、连贯的意识经验。
例如:当我们出去春游时,看到郊外美好的景色心情十分愉快。
在一个星期后,我们再次回忆时那种经验仍然是一个整体。
(三)流动性个人的意识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詹姆斯制造出意识流,主张意识是个人有选择的连续不断的整体。
(四)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1)我们觉知到我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觉知到我们对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以便与环境保持平衡;(2)意识把我们的过去与我们的现在联系起来使我们有一个连续的经验,这是同一性的基础,从而使我们能认识自我,提升自我;(3)我们依据觉知到的信息,将对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感知联系我,控制并计划我们的行动未来的预期目标。
二、意识水平(一)焦点意识焦点意识是指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
例如:棋手在集中注意下棋时对棋局的意识为焦点意识。
(二)下意识未被注意的信息也是被登记和评估。
未被意识的信息是在觉知的下意识水平上起作用的。
边缘意识也属于下意识。
当你集中注意看书中的一段话时,它周围的词语或图表是不清楚的,处于你的边缘意识水平上。
例如: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你专注于同你的同伴讲话,忽略了其他的声音,当有人叫你的名字时就会马上引起你的注意力。
(三)前意识当前不在意识之中的记忆和思维,在必要时可以把它带到意识中,对这些记忆的意识称为前意识。
前意识作用是去除不为意识层面所接受的内容,并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而在认知心理学中是指曾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但只有在必要情形下进行回忆时才会对其产生意识。
心理学导论第八章

第八章意识与注意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意识意识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觉知到自身的感受也可以觉知到外界的声音、光、气味等。
(一)主观性每个人的意识世界都是专有的、独一无二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格外真实,直接觉知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心境。
(二)统一性我们意识到的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种觉知形式都被整合为一个独特的、连贯的意识经验。
例如:当我们出去春游时,看到郊外美好的景色心情十分愉快。
在一个星期后,我们再次回忆时那种经验仍然是一个整体。
(三)流动性个人的意识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詹姆斯制造出意识流,主张意识是个人有选择的连续不断的整体。
(四)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1)我们觉知到我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觉知到我们对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以便与环境保持平衡;(2)意识把我们的过去与我们的现在联系起来使我们有一个连续的经验,这是同一性的基础,从而使我们能认识自我,提升自我;(3)我们依据觉知到的信息,将对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感知联系我,控制并计划我们的行动未来的预期目标。
二、意识水平(一)焦点意识焦点意识是指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
例如:棋手在集中注意下棋时对棋局的意识为焦点意识。
(二)下意识未被注意的信息也是被登记和评估。
未被意识的信息是在觉知的下意识水平上起作用的。
边缘意识也属于下意识。
当你集中注意看书中的一段话时,它周围的词语或图表是不清楚的,处于你的边缘意识水平上。
例如: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你专注于同你的同伴讲话,忽略了其他的声音,当有人叫你的名字时就会马上引起你的注意力。
(三)前意识当前不在意识之中的记忆和思维,在必要时可以把它带到意识中,对这些记忆的意识称为前意识。
前意识作用是去除不为意识层面所接受的内容,并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而在认知心理学中是指曾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但只有在必要情形下进行回忆时才会对其产生意识。
心理学第八章

1 / 5第二部分心理学第八章意志一、名词解释1、意志:自觉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自觉性:在行动中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要求方面的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是以坚定的信念和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的。
与其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3、果断性:是一种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的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决定的品质。
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4、坚韧性:对行动目的的坚持性,并能在行动中长期保持充沛的经历等的品质。
与此相反的是顽固、执拗。
5、自制性:能自觉、灵活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方面的品质,与其相反的是任性和怯懦。
6、随意动作:是由意识指引的、具有一定的目的、方向性的动作,是后天习得的较熟练的动作。
7、意志基本特征:2 / 5意志行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行动与随意运动为基础。
二、填空题1、动机冲突从从形式上可分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四类。
2、动机斗争从内容上可分为原则性动机斗争、非原则性动机斗争两类。
3、意志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4、意志行动始终在自觉的目的的支配调节下进行的,它行动结果就是为了实现目的。
5、由意志支配的运动叫做随意行动,在一般情况下,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叫做不随意行动。
6、人的随意运动是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得结果,其中第二信号系统其着主导和调节作用。
7、意志坚强的程度往往与困难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程度有关。
8、动机是关于人行动的原因,目的是关于人行动要相达到的结果。
9、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10、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从事。
11、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和执拗。
12、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13 / 53、意志行动分为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两大阶段;其中心环节是执行决定。
三、选择题1、(意志)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心理学第八章意志》课件

健康的意志力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压力、克服焦虑和抑郁,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意志的应用
意志力的应用场景
意志力可以应用于工作、学习、减肥、戒毒、 时间管理等各个方面。
意志力的提高方法
培养习惯、设定小目标、寻求支持和持续自我 反思等方法可以帮助提高意志力。
总结
意志力的作用和重要性
意志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它可以帮助我们坚持 不懈、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
《心理学第八章意志》 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心理学中重要的主题——意志。通过了 解意志的定义、作用和表现形式,培养和提高意志力,以及意志与健康的关 系,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意志力来实现目标。
意志的形成
1
培养意志的方法
学习如何克服诱惑、制定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和保持自律,以塑造坚强的意志。
2
意志力的训练
通过实践和锻炼,逐渐增强意志力,如进行意志力训练程序和参与挑战性活动。
意志的表现形式
意志力的体现
意志力的表现可以包括坚持不懈、力、诱惑因素、情绪状态和个人信念等都 可以影响我们的意志力。
意志与健康
意志力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强大的意志力可以帮助我们坚持健康习惯,如锻炼、合理饮食和戒烟等。
意志力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训练和应用意志力,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 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相关研究和实践案例
通过参考心理学研究和实际案例,学习更多关于意志力的知识和应用。
推荐阅读材料
阅读心理学专业书籍、期刊和文章,深入了解意志力的相关领域和话题。
第八章意志——精选推荐

第⼋章意志第⼋章意志教学⽬的:1、识记意志的概念、特征、品质。
2、掌握意志⾏动的分析。
3、了解青少年意志的特点及培养。
教学重点:意志⾏动的分析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内容如下:当学⽣围绕教学材料进⾏认知信息加⼯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扰、困难和挫折,学⽣正是在排除⼲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表现出主体实现有意识、有⽬的的⾏动的决⼼和⼒量。
这就涉及到⼼理活动的另⼀个重要⽅⾯----意志。
意志是⼼理学研究中相对薄弱的领域,却⼜是学校教育中⼗分重要的⼼理现象。
意志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意志⾏动的过程是什么?青少年学⽣的意志特点何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的意志品质?这便是意志这⼀章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节意志概述⼀、意志的实质(⼀)什么是意志意志是⼈⾃觉地确定⽬的,并根据⽬的⽀配、调节⾏动,克服困难,实现⽬的的⼼理过程。
例如:学⽣为了获取知识、发展认识能⼒⽽认真听课,刻苦学习;教师为提⾼教学质量、促进学⽣的发展⽽钻研教材,探索教学⽅式、⽅法;⼯⼈、农民为了提⾼劳动⽣产率⽽忘我地劳动;科技⼈员为了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呕⼼沥⾎、刻苦攻关;战⼠为了保卫国家,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等等。
⼈在这些活动中所进⾏的确定⽬的,按照所确⽴的⽬的去调节、⽀配⾏动,并在⾏动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使预定⽬的得以实现的⼼理活动,就是意志的表现。
意志反映了⼈在认识和变⾰主、客观现实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是⼈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的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是⼈的意识能对来⾃客观现实的信息进⾏加⼯改造,以揭⽰其本质和规律,这是意识的抽象能⼒和推理能⼒的表现;⼆是⼈的意识能主动地调节和⽀配实践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反作⽤于客观世界,即按照⼈的意志去改造客观世界。
⼈的意识能⽀配和调节⼈的⾏动作⽤于客观现实,构成⼈所特有的意志⾏动。
恩格斯说“⼀切动物的⼀切有计划的⾏动,都不能在⾃然界上打下它们意志的印记,这⼀点只有⼈才能做到。
”这说明意志是⼈类所特有的⼼理现象。
《心理学》复习题集第八章意志

《心理学》复习题集第八章意志第八章意志一、填空1、意志行动的特点是(有明确的预定目的)、(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2、意志对行动的支配表现在:一是(发动),二是(制止)。
3、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其重要特征是(克服困难)。
4、引起动机的条件一是内在条件(需要),二是外在条件(主体之外的各种物质刺激)。
5、动机的功能有(激发功能)、(选择和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6、意志行动过程分为(采取决定阶段)、(确定行动目的)、(制定行动计划)、(作出行动决定)、(执行决定阶段)。
二、名词解释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它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动机有激发功能、选择和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意志的自觉性: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双趋冲突: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
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一个人同时遇到两种都想躲避的威胁,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
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者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随意运动:意识支配的运动。
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叫不随意运动。
三、简答题1、简述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1、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情感过程是人脑对自身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态度的反映。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意志(圣才出品)

2.一个高中生在分科时,既想学理科也想学文科,这时他到的冲突属于( )。[心 理咨询师 2008 年 11 月三级]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答案】A
1 /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趋避式冲突指想获得一个目标,它对自己既有利又有弊时所遇到的矛盾心情。 双趋式冲突指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两个动机同样强烈,但不能同时获得时所遇到的 冲突。双避冲突指两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目标的时候,人们只好选择对自己损 失小的,避开损失大的目标的冲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在面临重要决策时往往能较快地下定决心,这里所体现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B.果敢性 C.坚韧性 D.自制力 【答案】B
4 /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果断性是指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决 定的意志品质。
7.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意志活动的是( )。 A.吹口哨 B.背诵课文 C.摇头晃脑 D.膝跳反射 【答案】B 【解析】意志活动是指受意识支配的行为。
8.与受暗示性和独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A.果敢性
3 / 16
圣才电子书
B.坚韧性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目的性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计划性
C.随意运动
D.克服困难
【答案】ACD
【解析】意志的基本特征包括: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意志行动过程的有( )。 A.采取决定阶段 B.随意计划阶段 C.执行决定阶段 D.反馈执行阶段 【答案】AC 【解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确定决定阶段,包括动机斗争和确定行动 的目的。执行决定阶段,包括行动方法、策略的选择和克服困难实现所作出的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意志
一、单项选择题
1.意志最重要的特征是()。
A.有确定的目的B.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C.坚韧D.随意动作
2.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属于动机斗争的()。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3.小明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出去玩,这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4.小明在择业时面临多重选择,这种冲突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5.“进退维谷”是一种()式的动机冲突。
A.双趋B.双避C.趋避D.多重趋避
6.教师鼓励学生要克服和战胜重重困难,别惧怕困难,这是指意志的()。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
7.对于胆小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培养他们意志的()。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
8.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
9.遇事没有主见,是因为缺乏意志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
10.有的人在行动中畏缩不前,惊慌失措,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
11.“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意志()品质的表现。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
12.教师经常教育学生要“今日事,今日毕”,这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独立性
1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意志缺乏()的表现。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
14.与动摇性和执拗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15.一个男人想结婚,但又怕结婚后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
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多重趋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避冲突
16.一位演员刚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但上台演喜剧时仍能谈笑风生,反映了其意志的()品质A.果断性B.坚韧性C.自制性D.自觉性
17.善于把已经开始了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A.意志的坚韧性B.遗志的果断性C.意志的自觉性D.意志的自制性
18.人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还是有很多人吸烟,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有()。
A.任性B.优柔寡断C.动摇性D.盲从E.怯懦
2.意志行动的过程有()
A.准备阶段B.动机斗争C.确定目的D.选择行动方法和方案E.执行决定
3.关于意志与认知、情感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B.意志不能够调节情感
C.人们在认知世界过程中,需要意志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D.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
E.情绪情感与需要是否满足有关,与意志没有关系
4.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
A.与克服困难相联系B.以随意运动为基础C.有目的D.受无意识支配
三、填空题
1.意志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四、判断题
1.人的一切有目的活动都属于意志行动。
2.人的意志行动是自由与不自由的统一。
3.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没有决定的执行采取的决定就没有任何意义。
4.所有的意志行动都是指需要克服困难的行动。
5.认识是意志产生的前提。
6.情绪只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7.认知和情感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但意志可以反作用于认知和情感过程。
8.“胜不骄,败不馁”是意志对人的情感的调节、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