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地理位置及人口
铜仁地区

铜仁地区一组简介•铜仁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与四川、湖南接壤。
全区辖铜仁市、万山特区、玉屏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德江县,面积18023平方公里,人口342万人。
行政区划•铜仁地区辖1个县级市、4个县、4个自治县、1个特区。
面积18003平方千米,人口384万人。
•铜仁市面积1514平方千米,人口35万。
•江口县面积1869平方千米,人口21万。
•石阡县面积2172平方千米,人口38万。
•思南县面积2231平方千米,人口63万。
•德江县面积2072平方千米,人口46万。
•玉屏侗族自治县面积516平方千米,人口14万。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面积1961平方千米,人口40万。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面积2469平方千米,人口57万。
•松桃苗族自治县面积2861平方千米,人口64万。
•万山特区面积338平方千米,人口6万。
地方资源•铜仁土地广阔而富饶,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宜人。
主产水稻、玉米、红薯、洋芋、大豆、油菜、花生、烤烟、西瓜、甘蔗等。
滑石乡大米以其为米质优良、食味清香爽口而著名,明清时期曾被列为“贡米”。
改革开放以来,铜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大抓农业综合开发,逐步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在大抓农业综合开发的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蓬勃兴起,成为农村的重要支柱。
交通概况•铜仁交通事业发展迅速,是西部大开发前沿投资环境最具优势的地方。
区内公路四通八达,水上航运直下铜仁地区。
•长江,大兴机场2001年7月正式通航,湘黔复线铁路贯穿玉屏县境内,设有玉屏、大龙两个火车站,正在兴建中的渝怀铁路将贯穿我区铜仁、江口、松桃三个县市,设有10个站,2004年建成通车。
玉(屏)铜(仁)高等级公路竣工通车,320国道高速公路年内开工建设,一个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在铜仁形成。
民族•全区总人口39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50万人,占总人口的68.4%。
中国地理:贵州省(铜仁篇)

中国地理:贵州省(铜仁篇)贵州省地图中国地理:贵州省(铜仁篇)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
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遵义市相连,与重庆市、湖南省接壤。
总面积180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30万。
下辖2个区:碧江区、万山区;4个县: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4个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
铜仁市人民政府驻碧江区花果山中路8号。
铜仁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西北高,东南低。
全境以山地为主,山地占总面积的67.8%;其次是丘陵丘陵,占总面积的28.3%;坝子及其它地貌,仅占总面积的3.9%。
以梵净山为主峰的武陵山脉为铜仁市东西部的分水岭,东部有流入洞庭湖的沅江水系,地貌为低山丘陵,沿岸多为河谷坝子;西部有流入长江的乌江水系,地貌为岩溶高原,喀斯特发育,山高谷深。
铜仁市地形复杂,气候立体分布特征明显,大多数地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温多变,绵雨较多;夏季炎热,光照充足,伏旱较重;秋凉较快,有霜期短;冬季低温寡照,雨水稀少。
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紫薇;二级保护植物有钟萼木、连香树、鹅掌楸;三级保护植物有穗花杉、金杉槭、厚朴、凹叶厚朴、花榈木、楠木、白辛树等;有竹黄、灵芝、茯苓、乌勃等21种野生药用植物;有采绒草盖菌、菱花菇等12种含抗癌物质或抗癌作用的菌类12种。
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黔金丝猴、黑叶猴;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熊猴、红面猴;国家三类保护动物有林麝、毛冠鹿、穿山甲;以及大鲵、鸳鸯、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保护动物。
铜仁市矿藏丰富,主要矿藏有汞、锰、煤、铁、磷、地下热水、含钾页岩、硫等。
铜仁市地图仁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矿山公园1个,国家级喀斯特地质公园1个,铜仁市主要景点还有:1、江口县:梵净山(江口▪印江)、亚木沟风景区、江口鱼粮农业公园旅游景区、寨沙侗寨、黑湾河风景区、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梵净山佛教文化苑、红军坝溪会师遗址、鱼粮溪景区、王家山人工湖、黄牯山景区、梵净山生态植物园、龙阳仙人桥景区;2、碧江区: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明边城景区、锦江水利风景区、三江公园、沈从文故居、徐氏文化山庄茶园、东山古建筑群、贵州傩文化博物馆、川主宫、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乌江小山城、挞扒洞瀑布洞口、十里锦江、铜仁民族风情园、中南门古城(铜仁古城)、云彩江声、铜仁天生桥景区;3、万山区:朱砂古镇(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万山九丰农业博览园、万山镇土坪村、云盘山、万山雪花洞、万山汞矿遗址、万山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仙人洞古代采矿遗址、文笔峰、云林仙境景区、汞都博物馆、铜仁夜郎谷景区、渔梁滩、水眼坪梯形排排屋、大坪兴隆桥和大坪红军标语、老屯桥;4、德江县:高家湾高效农业旅游景区、德江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德江马耳河峡谷、枫溪会议会址、千年神树(楠木王)、梅林寺火山溶石石林、德江万亩草原、清代安化文庙、艺术石林狩猎场景区、玉阁楼、黔中砥柱、隋唐扶阳古城、钟鼎山、董家水井、潮水河、马蹄桥、大龙阡、玉溪桥、洋山河峡谷、张果老印;5、印江县:梵净山(江口▪印江)、印江团龙旅游景区(团龙民族文化村)、沿江乌江山峡百里画廊、侬仁书院、蔡伦古法造纸村(蔡家坳)、亚洲第一湾、木黄会师纪念碑、紫薇王保护园、棉絮岭、九皇洞、郎溪古镇;6、石阡县:夜郎古泉旅游景区、石阡温泉(城南温泉)、楼上千年古寨、伍德桃源旅游景区、石阡万寿宫、凯峡河原始生态漂流、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石阡府文庙、尧上民族文化村、石阡情人谷、启灵古桥、太虚洞、欧家湾垂钓公园景区、石阡佛顶山;7、玉屏县:玉屏屏山旅游景区、玉屏茶花泉旅游景区、玉屏钟鼓楼、朱家场农业生态园、铁柱山、红军遗址、屏山公园、飞凤桥、白水洞瀑布、玉屏舞阳河国家湿地公园、大龙工业开发园景区、平溪卫城垣、印山书院、郭家湾梯田、古樟群、小穿洞瀑布群、狗仔岩;8、沿河县: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沿河南庄旅游景区、霸王谷景区、鲤鱼池、“蛮王”洞、淇滩古镇、王坨峡温泉、乌江古纤道、黎芝峡、洪渡古镇、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石猫山、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土坨峡、夹石峡、银童峡;9、思南县:乌江腾龙峡、郝家湾文化景观、思南温泉石林旅游景区、思唐古建筑群、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四野屯自然保护区、思南白鹭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天塔、旷继勋烈士故居、乌江水利风景区、思南古城、万圣屯森林公园;10、松桃县:松桃云落屯、寨英村古建筑群、松桃虎渡口遗址、潜龙洞、苗王城风景区、响水洞、云海梯田、大路风雨桥、松桃冷家坝。
铜仁市情简介

铜仁市市情简介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4-04-14 来源:市委办公室浏览:5456 次【字体大小】: 小中大打印本页关闭本页2铜仁市地处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武陵山区腹地,是西南地区连接中部和东部的桥头堡,素有“黔东门户”之称。
全市辖碧江区、万山区、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江口县、石阡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思南县、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大龙开发区、贵州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7万,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
城区面积4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5万人,辖碧江区、万山区和贵州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锦江穿城而过,直下洞庭。
铜仁正围绕“厚德铸铜·仁义致远”的城市品牌,致力打造“武陵之都·仁义之城”。
铜仁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源地,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自然环境润物宜人。
铜仁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介于东经107°45'—109°30'、北纬27°07'—29°05'之间。
以梵净山为主峰的武陵山脉成为本市东西部的分水岭,全市最高海拔2572米,最低海拔205米,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是喀斯特地学的天然百科全书。
全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日照时数1044.7—1266.2小时,年平均气温13.5-17.6℃,年平均降水量1110-1410毫米,无霜期275—317天,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降水丰沛。
大部分地区温和湿润,山间、河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
全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润物宜人。
历史沿革源远流长。
秦代为黔中郡腹部地区,汉时改隶武陵郡,蜀汉时始有县治;唐代分属思州、锦州、黔州。
宋末元初设思州、思南两宣慰司,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
铜仁市情简介(2016)

铜仁市情简介铜仁市地处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武陵山区腹地,是贵州省向东开放、向东融合的窗口和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桥头堡,素有“武陵之都、仁义之城”之称,全市辖2区8县,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32万。
其中有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铜仁区位优越,交通发达。
作为西南地区向中南、东南开放连接大通道,贵州省成为西部第一、全国第九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铜仁境内高速通车里程达到600公里;沪昆高铁铜仁南站已成贵州境内仅次于贵阳北站的旅客流量最大的高铁站,从铜仁南站出发到贵阳1小时,到长沙两小时。
十三五期间,铜仁还将分别建成开通两条以上高速,两条以上高铁;铜仁•凤凰机场,怀化芷江机场以及正在建设的黔北机场均在1小时范围内。
铜仁•凤凰机场已开通十条航线,正向国家口岸办申报国际机场;500吨航船可经重庆入长江达东海。
铜仁物华天宝、资源富饶。
铜仁矿产资源富集,有“中国锰都”“中国汞都”等美誉。
目前已勘探发现40多种矿种,主要有锰、汞、钾、页岩气、石英砂、白云石、紫袍玉带石等。
其中锰矿探明储量达3.5亿吨、含钾页岩储量50亿吨、页岩气储量1.2万亿立方米以及全国最大的汞化工精深加工产业体系,为煤电锰、煤电铝一体化循环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有沅江、乌江两大水系共229条河流,年水资源总量达132.21亿立方米。
电力资源丰富,思林水电站、沙陀水电站等水电装机容量达500万千瓦以上;华电大龙发电有限公司装机60万千瓦,正在快速推进的煤电锰一体化热电联产自备电厂建成后,全市火电总装机容量达235万千瓦,已形成“水火互济”、“双环网”架构的电力格局,是贵州西电东送的桥头堡。
同时,铜仁境内有天然温泉30余处,均达到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辖区内有以黔金丝猴、大鲵、黑叶猴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400余种;有以植物“活化石”珙桐、贵州紫薇和梵净山冷杉等为代表的野生植物资源600余种;有以天麻、杜仲、金银花等为代表的药用植物2000多种;玉屏箫笛、梵净山绿茶、石阡苔茶、德江天麻等特色产品享誉海内外,是投资大健康养生产业的理想之地。
《2021铜仁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介绍》

《0731铜仁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介绍》铜仁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简介一、基本情况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武陵山区,东邻湖南怀化市、湘西州,北接重庆黔江区,素有“黔东门户”之称,是云贵高原连接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枢纽中心。
全市辖8县2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7万。
境内居住着汉、苗、侗、土家、仡佬、回、布依、蒙古等30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
近年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扶贫规划精神,紧紧围绕“拼抢争快、提速增效、更好更快”的经济工作总基调,认真实施“两区一走廊”和“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5个100工程”为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认真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xx年,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397元,同比增长15.5%,增速从xx年全省第六位上升到xx年的第三位。
xx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91.49亿元,增加值54.09亿元,按可比价(下同)同比增长7.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5元,同比增长17.8%。
二、主要措施(一)领导高度重视,形成工作合力。
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市委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会议制度和涉农部门工作机制,明确办事机构,分解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十大措施。
xx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现代农业提升年”,明确提出xx年全市现代农业要实现“五个新突破”、“九个显著提升”和“三个新进展”。
今年以来,我市成功争取了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议、全国(农业部)农民负担监管和一事一议培训会、全省水稻绿色防控工作现场会等重要会议在我市召开。
铜仁地区区情简介

铜仁地区区情简介铜仁地区位于贵州东北部,东邻湖南,北接重庆,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带,是我国大西南连接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素有“黔东门户”之称。
全区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辖10个县(市、特区)、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 415万。
历史文化悠久。
远溯殷商,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黔中,汉隶武陵,唐代设县,明初置府。
佛教文化深厚,梵净山是“弥勒道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红色文化源远流长,铜仁是贵州高原第一块红色革命政权的诞生地,是革命老区。
民族文化浓郁,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荟萃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交通条件便利。
已初步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湘黔铁路、渝怀铁路、株六复线铁路过境铜仁,铜仁·凤凰机场先后开通了至贵阳、广州、上海、北京航班,乌江黄金水道连接长江、可承载500吨载重船只直达东海。
随着沪昆快速铁路、渝怀铁路二线、铜仁至玉屏城际快速铁路、杭瑞高速公路、迓驾至大龙高速公路、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十二五”末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县通铁路,可快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圈,形成外快内畅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矿产资源富集。
全区已探明锰矿(500米以上)工业储量6000万吨、远景储量1.2亿吨,占全国的10%,贵州省的53%,是全国三大锰矿富集区之一;钒矿资源储量 100-120万吨;含钾岩矿储量35亿吨以上;含镁白云石储量10亿吨以上;紫袍玉带石为世界独有,板岩、大理石、国画石等石材资源丰富,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水及水能资源丰富。
境内有乌江、沅江两大水系,河长10公里、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21条,全区河流年径流总量127.9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32.33亿立方米。
水能资源储量326万千瓦,已开发231万千瓦。
全区有两个大型水电站一个燃煤火电厂,分别是装机100万千瓦的乌江思林电站、装机120万千瓦的乌江沙坨电站和装机2×30万千瓦的贵州华电大龙发电厂,全区发电装机已突破300万千瓦,是贵州省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支撑点。
铜仁在哪个省

铜仁在哪个省铜仁在哪个省?铜仁市是中国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它是贵州省的六大地级市之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中坝腹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那么,铜仁到底是位于哪个省呢?答案就是铜仁市位于中国的贵州省。
贵州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中国内地面积最小,人口稀少的省份之一。
贵州省的省会是贵阳,而铜仁市是贵州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铜仁市的辖区面积达到了2.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50万人。
这个地区的地势起伏,山多河谷,自然景观优美。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和云南省以及湖南省交界的位置,紧邻广西壮族自治区。
这个位置使得铜仁市成为了贵州、云南、湖南和广西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
铜仁市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个地区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古代,这个地区是多个古代文明的交汇点,如秦、楚、南诏、吴、春秋、越等。
铜仁市的经济以农业、旅游、矿产和工业为主。
农业方面,这个地区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料作物等。
旅游业方面,铜仁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如万峰湖、青龙洞、张家界等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
矿产方面,铜仁市资源丰富,有铜、锌、煤炭、大理石等矿产资源。
工业方面,铜仁市有着一些重要的工业园区和企业,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吸引更多的投资,铜仁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鼓励外商投资、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业扶持等。
这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投资。
此外,铜仁市还注重教育、文化和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
在教育方面,铜仁市拥有一些著名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为当地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文化方面,铜仁市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工艺,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成为当地的宝贵财富,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在医疗方面,铜仁市拥有一些先进的医疗设施和专业医疗人才,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铜仁市重点产业资源推介2017年9月1日(文字)修改

铜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下面,我把铜仁市的基本情况,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一、铜仁在哪里铜仁市位于中国西部、贵州东部。
地处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武陵山区腹地,是贵州省向东开放、向东融合的窗口和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桥头堡,素有“武陵之都、仁义之城”之称,全市辖2区8县,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40万。
有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内陆开放试验区、大数据试验区、生态文明试验区。
一是发展态势强劲。
十二五时期,铜仁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16年,铜仁市地区生产总值相比2011年增长了1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增长了10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相比增长了120%,经济总量跃升武陵山片区中心市州第二位。
二是发展战略定位清晰。
十三五期间,铜仁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大战略行动,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发展,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内陆开放要地、文化旅游胜地、安居乐业福地、风清气正净地。
力争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
二、铜仁有什么铜仁物华天宝,资源富饶,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一是矿产资源富集。
铜仁有“中国锰都”、“中国汞都”之称。
目前,已发现40多种矿种,主要有锰、汞、钾、页岩气、石英砂、白云石、紫袍玉带石等,其中锰矿探明储量达3.5亿吨,是全国三大锰矿富集区之一。
二是水能资源丰富。
有沅江、乌江两大水系,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400万千瓦以上,现已建有思林、沙坨两座大型水电站和若干小水电,年水资源总量达132.21亿立方米,水电、火电总装机容量近1000万千瓦,形成了水火互济的电力格局,是贵州西电东送的桥头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理位置
铜仁地区位于祖国大西南贵州省的东北部,西靠遵义市、南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北接重庆市、东达湖南省,是连接中原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是一块美丽而富饶的热土。
本区地理位置在北纬27°07′—29°05′,东经107°45′—109°30′之间,东西宽约168千米,南北长约215千米,总面积18003平方千米。
全区共八县一市一特区,梵净山将铜仁地区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有铜仁市、江口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西部有思南县、石阡县、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合称为西五县。
铜仁市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2010年中心城镇人口约15万。
行政区名总面积k㎡ 2000年普查(万人) 2010年(万人) 辖区内的乡镇松桃县2861 54.7488 69.91 13镇15乡
思南县2231 54.3389 67.19 13镇14乡
沿河县2469 47.4331 65.37 10镇12乡
德江县2072 38.8639 51.83 5镇15乡
印江县1961 33.5263 43.46 9镇8乡
石阡县2172 33.4508 40.55 7镇11乡
原铜仁市1514 30.8583 38.16 5办事处5镇7乡江口县1869 18.9288 23.53 2镇7乡
玉屏县516 12.6462 15.21 4镇2乡
万山特区338 5.4674 6.49 1镇4乡
地区总和18003 330.2625 421.70 5办事处69镇95乡备注谢桥办事处、茶店镇、鱼塘乡、大坪乡从原铜仁市划归万山特区成为现在的万山区
活动:
1、绘制一幅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图,并把周边的行政区标在图上?
2、铜仁地理位置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