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古诗词试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测评卷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测评卷班级:姓名:测评篇目:《江上渔者》、《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根据语境填空。
1.《泊船瓜洲》中流露着作者对故乡怀念之情的诗句是:“,。
”2.《饮湖上初晴后雨》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
是以古代美女的形象来赞美西湖的。
3.《书湖阴先生壁》中“,。
”这两句诗诗人赋予山水亲切的形象,成为千古名句。
4.《江上渔者》中反映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
”5.鞭炮声响起,灯笼挂起时,我就会想起宋代王安石的诗句:“,。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这首诗描写的是望湖楼季的美丽景色。
诗句“,。
”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二、连线题:卷地风来忽吹散 出没风波里一水护田将绿绕 淡妆浓抹总相宜春风又绿江南岸 总把新桃换旧符千门万户曈曈日 两山排闼送青来君看一叶舟 望湖楼下水如天欲把西湖比西子 明月何时照我还?三、选择题1.《泊船瓜洲》的诗歌体裁是()A.五言绝句 B.七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七言律诗2.《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湖”是指()A.西湖B.洞庭湖C. 鄱阳湖D.太湖3.《元日》中的“新桃”是指( )A.桃子B.春联C.桃木剑D.新衣服4.《江上渔者》中众人最爱的是( )A.鲤鱼B.鲫鱼C.鲈鱼D.鳜鱼5.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千门万户瞳瞳日。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一水护田将绿绕。
D望湖楼下水如天。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江上渔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范仲淹。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流露着诗人对故乡怀念之情。
(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以古代美女杨贵妃的形象来赞美西湖。
(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的是春季的美丽景色。
( )。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版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题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版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三万里河”指的是()A.黄河B.长江[3]“五千仞”形容山()A.很高B.很大[4]“王师”指的是()A.南宋朝廷的军队B.金兵[5]前两句正确的朗读节奏是()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6]根据古诗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
(1)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____)(2)“三万里河”中的数字是实指,写出了黄河之长。
(____)(3)这首诗以“望”字为诗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____)(3)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强烈的控诉。
(____)[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快乐阅读。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时期_________(填人名),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竹喧_________________。
王孙:_________________。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两句诗中的静态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动态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
先_______后_______ (视觉听觉感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五年级语文古诗常用试卷

五年级语文古诗常用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共40题)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李白《望庐山瀑布》B.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C.王维《山居秋暝》D.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喜悦B.悲伤C.惆怅D.豪迈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里的“西子”指的是谁?()A.王昭君B.貂蝉C.西施D.杨玉环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要多欣赏庐山的美景。
B.看问题要全面客观。
C.庐山的景色非常迷人。
D.要深入了解庐山的历史。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句诗的作者是谁?()A.叶绍翁B.杨万里C.王安石D.苏轼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中“三春晖”指的是什么?()A.春天的阳光B.春天的花朵C.春天的微风D.春天的雨水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节日?()A.春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句诗出自哪首诗?()A.白居易《忆江南》B.刘禹锡《望洞庭》C.杜牧《江南春》D.王维《鹿柴》10.“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里的“纸鸢”指的是什么?()A.蝴蝶B.风筝C.小鸟D.蜻蜓1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思乡之情B.爱国之情C.悲伤之情D.喜悦之情1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里的“冰心”指的是什么?()A.冰冷的心B.纯洁的心C.坚硬的心D.悲伤的心试卷 第2页 共6页13.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练习题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练习题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练习题,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练习题1 一、读拼音,写词语。
jì zǔ()yān xūn()hánɡ zhōu()jū shù()nǎi shì()二、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2.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3.西湖歌舞几时休。
休:()4.九州风气恃风雷。
恃:()三、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根据内容填空。
《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题临安邸》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这首诗描写统治者只顾吃喝玩乐,忘却国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愿望。
五、读诗歌,回答问题。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王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3.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把你知道的一首有关爱国的诗分享给大家吧。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中,“红”是()A.红色B.花C.树叶D.树枝2.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爱国之情的一项是()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九州生气恃.风雷(害怕)B.万马齐喑.(吼叫)C.直.把杭州作汴州(简直)D.题临安邸.(茶馆)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已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已亥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
B.《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D.“天公”就是老天爷,“重抖擞”就是重新振作起来。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去元.知万事空(元:同“原”,本来。
)B.万马齐喑.究可哀(喑:沉默。
)C.随意春芳歇.(歇:睡。
)D.默而识.之(识:记住。
)二、诗词曲鉴赏古诗文阅读。
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6.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7.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从题目上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
8.“生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课内精彩阅读。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由这首诗的题目,我了解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前两句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诗中的“熏”可以换成“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练习题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练习题篇1一、读拼音,写词语。
sūn bó bo()把船tíng bó()在hé pàn(),自己上岸,走进sì miào()。
二、写出以下字的意思。
1.竹喧归浣女。
浣:()2.随便春芳歇。
歇:()3.身向榆关那畔行。
畔:()4.聒碎乡心梦不成。
聒:()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以下诗句的意思。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文内容梳理。
《山居秋暝》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对______________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枫桥夜泊》表达出诗人满怀的__________;《长相思》则表达出对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五、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美丽。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把你知道的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共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孙伯伯停靠河畔寺庙二、1.洗衣服 2.尽 3.边 4.声音嘈杂三、1.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2.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好像充满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模糊的枫树和江中闪耀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测试卷含答案(全套)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测试题(一)一、读拼音,写词语。
jì zǔ yān xūn hánɡ zhōu jū shùnǎi wēng jǐ hài bùjū yìgéjì sǎo hánɡ zhōu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翕张:一合一张。
B.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硎:磨刀石。
C.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第一。
D.万马齐喑.究可哀。
喑:沉默。
2.诗名“题临安邸”中“题”的意思是()A.题目;B.题名,命名;C.书写,题写。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去元.知万事空(元:同“原”,本来。
)B.万马齐喑.究可哀(喑:沉默。
)C.随意春芳歇.(歇:睡。
)D.默而识.之(识:记住。
)4.与“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表达不同的诗句是( )。
A.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D.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祭.(jì)姓龚.(gōng)B.熏.得(xūn )醉.酒(zuì)C.汴.州(biàn)齐喑.(yīn)D.抖擞.(shǔ)邸.居(dǐ)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已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已亥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
B.《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D.“天公”就是老天爷,“重抖擞”就是重新振作起来。
7.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练习——古诗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专项练习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名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但悲不见九州..又一年..北定中原日南望王师..同九州..生气恃风雷 B.王师C.直.把杭州作汴州飞流直.下三千尺D.西湖歌舞几时休.物是人非事事休.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鹰隼.(一种凶猛的鸟)试翼,风尘吸张..(一张一合)。
B.天戴其苍,地履.(鞋子)其黄。
C.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华美瑰丽,富丽堂皇)。
D.干将..(古代宝剑名)发硎.(磨刀石),有作其芒。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的“故”意思相同的是()A.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
B.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他在课堂上常常明知故.问,以求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C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D.学习不能学了新的就忘了旧的,要时常复习,温故.知新,才会真的进步。
4.下列句中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A.这次比赛中,最下流的作品都比往年的作品质量要好。
B.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C.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D.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说得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5.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爱国”这一主题的是()。
A.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昨夜江边春水生,艨瞳巨舰一毛轻。
6.下列关于《示儿》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语音精雕玉琢,有助于流露出真情,使诗更美、更感人。
B.这首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C.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绪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D.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的绝笔诗。
7.下列关于《山居秋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看拼音,写词语。
rùn zézhāo lùkuíhuābēi shāng shāmò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qín náyí shīhúchén wǔyuèmótiān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比一比,在组词。
园()努()泽()待()遥()孤()混()晓()尘()摩()遗()圆()怒()择()侍()摇()狐()浑()绕()尖()魔()遣()
3.解释诗句的意思。
常恐秋节至: __________________。
焜黄华叶衰: __________________。
百川东到海: __________________。
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
黄沙百战穿金甲:————————————。
青海长云暗雪山:————————————。
已报生擒吐谷浑:———————————。
4.填空。
1.《长歌行》一诗中,“长歌行”的“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诗的一至四句写了春天的_________,以季节的变换为顺序,说明一年里最美好的季节是_________,人的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是_________时期。
七至十句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_________,不要到老了再后悔。
2.你还知道哪些“惜时”的名言、警句、或谚语?请写出一则你最喜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百花园。
(填花名)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相映红。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4)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这两句诗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种气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两句诗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是唐代著名的_________ 主义诗人。
6.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句子是:_________ 。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7.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_________ ,实际上是写_________ ;一个“深”字,表现了_________ 。
8.《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
"望"的内容是:_________ ;"望"中所想的句子是:_________ 。
9.《春望》一诗的主题是 _________;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
5.判断题。
(1)“从军行”是叙述军旅战争的歌辞。
()
(2)“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意思是战士们穿着金甲在沙漠里进行了一百次战斗。
()
(3)这两首《从军行》都押“an”韵,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
()
(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主要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
()
(5)诗中写的是诗人深夜看到的景象和感受。
()
(6)“三万”“五千”都是准确的数字,“河”共有“三万里”,“岳”共有“五千仞”。
()6.课内阅读。
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
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默写诗中空缺的诗句。
(2)这两首《从军行》的作者是_____朝边塞诗人_____,诗歌表达了______思想感情。
(3)我还知道与这两首诗歌的主题相同的诗歌。
(写出连续的两句)
从军行
王维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①颈,归来报天子。
注①名王:匈奴王。
(1)这首诗从内容来看,属于一首诗;从诗的题目“从军行”的“行”来看,这又属于一首答案诗。
(2)有人说:“《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你是否同意,结合全诗分析。
7.问答题。
1.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2.作者触景生情,借“花溅泪”“鸟惊心”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连三月”说明什么?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4.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赏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6.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