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患者使用约束带的护理

合集下载

使用约束带的注意事项

使用约束带的注意事项

使用约束带的注意事项使用约束带的注意事项:约束带使用的注意事项:1、约束带只是约束的措施,并不是强制的措施,所以在使用约束带之前,一定要严格充分的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相应的利弊尊重家属的意义。

2、一定要注意末端肢体的血运,尤其是脚和足,因为这时很容易造成血管的闭塞,从而影响末端肢体的血运,部分甚至造成缺血坏死,引起截肢等其他的并发症,所以一般每隔1个小时至少要松开15-20分钟。

如果患者末端的肢体有发黑、缺血、疼痛、麻木无力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相应的血管形态。

3、在约束肢体的时候一定要将患者的肢体处在一个功能位,也就是不要完全的绑住,一定要让患者有自主活动的空间,减少患者不适的感觉以保证安全为前提。

扩展资料:使用约束带时,应在约束带下方放置衬垫,固定应具有弹性且合适,弹性度应为一个或两个手指。

从15分钟到半小时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活动和感觉。

每两小时定期释放一次,改变患者的姿势,及时给予受限部位肢体运动,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并详细记录原因、时间、观察结果、相应的护理措施和解开约束带的时间。

使用保护性约束前的护理:1、评估病情医护人员要意见一致,在可用可不用的患者情况下尽量不用,绝对不准用约束用具作为惩罚患者的工具。

2、与家属的沟通保护性约束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护理行为,老人会产生较强的敌对情绪和反抗行为,家属和老人对保护性约束往往不甚理解,有时会产生较大的误会,以致产生医疗纠纷。

因此,在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应向家老年人属说明约束的作用和目的,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在保护老人时避免误伤老人,还要做好自我保护。

约束带的使用时机:1、年龄因素老年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肢体运动不协调,感觉、运动功能衰退,吞咽障碍等。

2、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性晕厥、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和体位性低血压等均可导致老年人头晕、黑矇、晕厥、体力不支而跌倒;骨关节肌肉疾病常引起机体活动功能障碍或影响骨骼与肌肉力量的协调运动而致跌倒;帕金森病、偏瘫、癫痫和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也很容易跌倒。

约束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约束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约束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约束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保护病人的安全和促进康复所采取的一种护理措施。

在执行约束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护理目标明确:约束护理应当在明确的目标基础上进行,目的是为了确保病人的安全和促进康复,而不是简单地对病人进行约束。

二、合理使用约束措施:在应用约束措施前,让病人了解并参与决策,只有在情况确实需要时,才可以使用约束措施。

在选择约束措施时应考虑病人的病情、生活习惯、个人喜好,尽可能减少对病人身心的影响。

三、确保约束安全有效:约束护理应考虑病人可能的反抗、挣扎和意外的情况,保证约束带不会对病人的皮肤、血液循环和运动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应避免使用“床沿保护胳膊”,以免压迫胳膊动脉和静脉,引起组织坏死等并发症。

四、定期观察病情变化:在约束护理过程中,要对病人进行定期观察,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保护病人的生命安全。

五、提供必要的关心和交流:约束护理对病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影响,护士要通过交流和关心,减轻病人的恐惧和压力,增强病人的合作性和责任感。

每天与病人交谈,使病人感到被关心和尊重。

六、适当松解约束带:对于昏迷、体力虚弱的病人,需要根据病情适度地松解约束带,让病人保持一定的自由度,方便周围护理和翻身。

七、合理固定约束带:约束带的固定要不妨碍病人的舒适和自由活动,同时要确保约束带不会脱落或松脱。

如果需要使用束带,应尽量选择可调节的束带,适应不同体型的病人。

八、持续监护病人病情:约束护理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病人的约束状况,确保约束带起到保护作用,同时监测病情的变化,协助医生制定和调整治疗计划。

九、合理解释约束原因:对于需要约束的病人,要向其及家属解释约束的原因和目的,减轻病人的担忧和不舒适感,避免引起家属的误解和抵触心理。

十、给予约束病人适当的心理支持:约束的病人在生活上有一定的限制,容易感到焦虑和孤独,护士要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励病人积极面对治疗,早日康复。

ICU患者使用约束带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ICU患者使用约束带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ICU患者使用约束带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摘要:约束带的主要作用是,患者在护理过程可能会出现某些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用约束带来防止发生。

约束带作为ICU患者在护理研究中处理的常规形式,在使用约束带进行有效的处理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并将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将医疗纠纷问题降到最小化,并将会出现的事故得到及时处理。

在对ICU患者在使用约束带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充分解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ICU患者;约束带;存在问题;护理对策医学自身的研究过程很复杂,尤其是重症医学的研究,为了防止患者会出现护理不良的问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坠床、抓伤、拔管的问题风险,将患者的使用认可度提高,满足医疗的整体需要。

约束带的处理针对的患者主要是有意识障碍、烦躁和麻醉不醒的问题。

使用约束带时最重要的是护理的行为和过程,且是强制式的。

约束中会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患者会出现受伤的情况,从而导致了医患纠纷问题的形成,造就了医疗事故。

临床工作中,不是所有问题一概而论的,我们需要找到他在实施过程中的重难点,对患者的有效保护约束进行准确的饭呢西和研究,得出最高效最有利最标准的护理形式。

研究患者使用约束带的问题,研究有效提高护理对策解决办法[1]。

1资料及方法1.1.资料选取的样本是入院病例中的一百例,将其分类为意识障碍、烦躁、抑郁以及自伤和全麻未醒的病因,分别为 34例、25例、8例、5例和相应的剩余28例。

首先进行的是分析总结患者病例,找出对应的实际问题,并确定解决方案。

1.1.方法经过分析研究发现,约束带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与患者沟通不足、护理的管理方式有问题,甚至是护理措施过程也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影响ICU患者重要影响因素。

在对前文所选取的100个病例的研究情况做分析总结后,将平均分配成两个组进行对照比较,按组别来分的话,护理研究组采用是合理的约束带方法护理,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得出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并进行记录分析,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重症医学科患者使用约束带的护理

重症医学科患者使用约束带的护理

重症医学科患者使用约束带的护理发表时间:2013-11-12T11:35:52.8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9期供稿作者:吴志群谢晓君保燕[导读] 使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及重要性,告知对于配合治疗的患者会及时解除约束。

吴志群谢晓君保燕(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云南昆明 650021)【摘要】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救治中常实施肢体保护性约束,降低意外拔管、自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及治疗的连续性。

通过加强对约束带使用期间各环节的护理,减少医患纠纷及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约束带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245-01 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重,常伴有意识模糊、躁动不安,不配合治疗护理,很容易发生意外拔管、坠床、自伤等严重后果而影响治疗、预后甚至威胁生命[1]。

因此,为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避免因使用约束带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常对危重患者实施肢体保护性约束。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对应用约束带的452例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均无不良后果发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重症医学科应用约束带患者452例,其中男286例,女166例;年龄15~82岁,平均56岁。

意识障碍258例,手术后125例,烦躁47例,清醒22例。

2 护理2.1 护理人员需加强法律、法规学习,规范护理行为,强化法律意识,同时应加强专业理论及操作技能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重视对低年资护士的安全教育及医患纠纷的防范意识,避免因患者使用约束带导致的医患纠纷及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2.2 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使用约束带的相关知识及规定、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规范护理操作行为,避免约束带使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如约束时打结的松紧度及肢体的活动度[2],根据患者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约束带进行约束,并遵照医嘱实施或解除身体约束。

约束带中的护理要点

约束带中的护理要点

约束带中的护理要点约束带是一种用于限制或控制患者活动的设备,常用于医疗机构或护理场所。

正确的使用和护理约束带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约束带的护理要点,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1.选用合适的约束带选择合适的约束带对患者至关重要。

约束带应该根据患者的体型和需要进行选择。

带子应适合患者的腰围或手腕尺寸,不应过紧或过松。

同时,约束带的材料应舒适、柔软,并且具有透气性,以避免对患者皮肤的刺激或不适感。

2.正确使用约束带在使用约束带之前,必须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都理解约束带的目的和使用方法。

约束带的使用应遵循医疗机构或护理场所的相关政策和程序。

在使用约束带时,应确保带子正确固定,避免患者能够轻易解开或脱离约束。

3.定期检查约束带约束带的定期检查是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的重要步骤。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约束带的紧固情况,确保带子没有松动或变形。

同时,还应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有任何红肿、磨损或其他不适症状。

如发现任何问题,应及时调整或更换约束带。

4.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约束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但同时也要确保患者的舒适。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姿势和体位,保持患者的舒适和自由度。

同时,还应确保患者有足够的空间活动,避免长时间处于固定状态。

5.定期释放约束约束带不应该长时间使用,应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疗机构的指导定期释放约束。

释放约束时应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患者突然活动或摔倒。

在释放约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状态,并记录相关信息。

6.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在使用约束带之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

解释约束带的目的和使用方法,回答他们可能有的疑问和担忧。

同时,还应了解患者的个人需要和喜好,尽量满足其需求。

7.教育护理人员和患者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护理约束带。

他们应了解约束带的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能准确判断是否需要使用约束带。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教育患者和家属,帮助他们理解约束带的作用和安全性。

约束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约束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约束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摘要:
一、约束带定义及使用目的
二、约束部位及注意事项
三、约束医嘱的执行
四、约束带的使用方法及护理注意事项
正文:
约束带是一种保护患者自身安全的装置,主要用于有自伤、伤人或坠床危险的躁动患者,或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身体及肢体活动的患者。

常使用的约束工具包括:上肢固定带、手部固定带开口型(球拍手套)、医用固定带上身型- 绿色安全安全背心等。

约束部位主要包括胸部、腰部、腕部、膝部和踝部。

在使用约束带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固定。

约束医嘱的执行需要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同意。

在使用前,医生需告知患者/家属使用约束用具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并征得他们的签字同意。

责任护士则需要向患者/家属讲明使用约束用具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在使用约束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护理注意事项:
1.约束带应松紧适宜,避免过紧或过松导致患者不适。

2.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应保持正常,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3.约束带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如有松动或磨损应及时更换。

4.患者在佩戴约束带期间,应密切观察其行为和情绪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总之,约束带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约束部位、严格执行约束医嘱、正确使用约束带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医院患者应用约束带护理管理制度

医院患者应用约束带护理管理制度

医院患者应用约束带护理管理制度
1.约束是为了保护患者及周围环境的安全,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2.对患者使用约束器具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只有当患者的自主活动危及自身安全与诊疗操作安全时,或危及他人安全时,在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约束性措施。

3.患者使用约束带期间应做好书面及床边交接班,内容包括∶约束带松紧度,约束带使用天数,床单位及衣裤的清洁度等。

由医师或护师对病情进行评估,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理解后,方可实施操作,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并做好记录。

4.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的发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当使用约束器具指征消失后及时解除。

(1)意识模糊又极度兴奋躁动,伴有躯体疾患及躁动一时难控制者。

(2)癫痫伴有意识障碍,一时不能控制者。

(3)各种原因引起的瞻妄症状,一时不能用药物控制其症状者。

危重病人约束带的使用及规范护理课件

危重病人约束带的使用及规范护理课件

绑带技巧
四肢约束带应绑在患者的腕部和踝 部,躯体约束带应放在患者的胸部 和膝下,多功能约束带可根据需要 调整绑带位置。
绑后检查
检查绑带是否过紧或过松,确保患 者舒适且安全。
约束带使用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定时放松
每隔2小时放松约束带一次, 每次放松时间不少于15分钟
,以防止血液循环不畅。
观察皮肤
心理护理
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进 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增强病人 的治疗信心和配合度。
观察血液循环状况
定期检查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
约束带或解除约束。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
某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在使用约束带 规范护理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显 著降低,护理效果明显提升。
成功案例二
某三甲医院的呼吸科,通过实施约束 带使用规范,有效减少了病人意外拔 管和非计划性下床事件的发生。
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一
某乡镇卫生院的急诊室,由于缺乏对约束带使用的规范管理,导致一例病人因 约束带使用不当而发生皮肤破损。
失败案例二
某县级医院的神经内科,因护士对约束带使用不熟悉,导致一例病人发生约束 带滑脱,造成病人跌倒。

心理影响
病人可能会因为被约束 而感到焦虑、恐惧、无 助等负面情绪,影响治
疗和康复。
血液循环障碍
约束带过紧或使用不当 ,可能影响病人的血液 循环,导致肢体麻木、
肿胀等症状。
风险应对与预防措施
定期更换约束部位
每2小时更换一次约束部位,减 轻皮肤受压程度,预防压疮。
适时放松约束带
根据病人的情况适时放松约束 带,允许病人进行适当的肢体 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 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医学科患者使用约束带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11-12T11:35:52.8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9期供稿作者:吴志群谢晓君保燕[导读] 使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及重要性,告知对于配合治疗的患者会及时解除约束。

吴志群谢晓君保燕(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云南昆明 650021)
【摘要】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救治中常实施肢体保护性约束,降低意外拔管、自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及治疗的连续性。

通过加强对约束带使用期间各环节的护理,减少医患纠纷及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约束带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245-01 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重,常伴有意识模糊、躁动不安,不配合治疗护理,很容易发生意外拔管、坠床、自伤等严重后果而影响治疗、预后甚至威胁生命[1]。

因此,为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避免因使用约束带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常对危重患者实施肢体保护性约束。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对应用约束带的452例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均无不良后果发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重症医学科应用约束带患者452例,其中男286例,女166例;年龄15~82岁,平均56岁。

意识障碍258例,手术后125例,烦躁47例,清醒22例。

2 护理
2.1 护理人员需加强法律、法规学习,规范护理行为,强化法律意识,同时应加强专业理论及操作技能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重视对低年资护士的安全教育及医患纠纷的防范意识,避免因患者使用约束带导致的医患纠纷及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2.2 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使用约束带的相关知识及规定、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规范护理操作行为,避免约束带使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如约束时打结的松紧度及肢体的活动度[2],根据患者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约束带进行约束,并遵照医嘱实施或解除身体约束。

2.3 使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及重要性,告知对于配合治疗的患者会及时解除约束,对意识清醒患者及家属应充分听取他们对使用约束带的想法,消除心理顾虑,取得理解和配合,并在保护性约束带使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避免因约束产生的护患纠纷。

并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是否存在自伤或意外拔管的可能,评估肢体活动情况及局部皮肤情况。

2.4 正确使用约束带:(1)约束带衬垫适当,松紧适宜,以能容入两指为宜。

(2)保持约束肢体处于功能位,长时间约束的患者,需注意肢体位置的变换,保持卧位舒适、安全,以减少患者因卧位不适而躁动不安。

(3)加强巡视,经常检查约束部位皮肤的血液循环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4)约束带固定于床栏下方的结头应隐蔽,以患者不能看到、摸到、不触及各种管路和自伤为宜。

(5)严格交接班,记录约束原因、约束带数目、约束部位、约束时间。

(6)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状态、约束部位皮肤情况。

2.5 约束过程中需重视患者的心理反应,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对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的患者,可采用图片、写字板等形式让患者充分表达,及时满足患者需求,消除患者对约束产生的不良情绪。

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利,减少身体暴露部位。

2.6 动态评估患者病情,患者瘫痪侧肢体不可使用约束带,病情允许时尽早解除约束带。

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尽可能让患者感觉舒适、安全。

2.7 加强约束带使用的管理:护士长需加强监督检查,要求护士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严禁把使用约束带作为惩罚患者的手段,对护士在使用约束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督促护士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约束带使用不当将导致医患纠纷及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而应用保护性约束是预防意外脱管等意外事件的有效措施。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使用约束带患者各环节质量,管理者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减少医患纠纷及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伍林飞,廖燕,虞献敏.个性化约束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11,26(5):36-37.
[2]万梅,关纯,张泰来.从保护性约束到人性化约束[J].临床护理杂志,2006,5(1):3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