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定时闹钟单片机课程设计

定时闹钟单片机课程设计

定时闹钟单片机课程设计设计背景与目的定时闹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设备。

它可以帮助人们准时起床或提醒完成某项任务。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定时闹钟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因此,设计一个定时闹钟单片机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通过设计一个定时闹钟,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定时器的使用,了解时钟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单片机编程技能。

设计原理和流程设计原理本次定时闹钟单片机课程设计主要使用了单片机的定时器和外部中断功能。

单片机的定时器可以生成计时中断,而外部中断可以用来接收按键输入。

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定时器定时一定的时间后触发计时中断,中断函数中实现闹钟功能。

同时,通过外部中断接收按键输入,用来设置闹钟时间。

设计流程1.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计时时间。

2.设置外部中断,用于接收按键输入。

3.编写中断函数,实现闹钟功能。

4.编写主函数,初始化单片机和相关端口。

5.在主函数中进入循环,不断监听按键输入和处理闹钟逻辑。

设计实现硬件设计本次设计使用的硬件主要包括单片机、按键和数码管。

1.单片机:选择一款适合的单片机,如STC89C52系列单片机,具备定时器和外部中断功能。

2.按键:使用几个按键来实现闹钟的设置和关闭。

3.数码管:用于显示当前时间和闹钟设置时间。

软件设计本次设计使用Keil C编程软件和Proteus仿真软件。

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定时器和中断:初始化定时器并设置工作模式和计时时间,编写中断函数来实现闹钟的功能。

2.IO口:根据接线设计,设置IO口的输入输出模式并初始化端口状态。

3.按键扫描:通过外部中断接收按键输入,并根据按键的不同功能来进行相应的操作。

4.数码管驱动:编写数码管的显示函数,根据当前时间和闹钟设置时间来显示相应的信息。

设计测试与改进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定时闹钟进行测试和改进。

测试阶段主要包括功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

基于lpc的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基于lpc的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基于lpc的定时闹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LPC(Least Privilege Calculator)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生能掌握使用LPC进行定时闹钟设计的基础知识;3. 学生了解定时闹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LPC编写简单的定时闹钟程序;2. 学生能通过调试和修改程序,解决定时闹钟设计中的问题;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定时闹钟项目的分析和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编程习惯,提高编程素养;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通过LPC定时闹钟设计,使学生掌握编程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编程有一定了解,但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LPC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C语言编程基础。

2. 实践操作:- 使用LPC编写定时闹钟程序;- 调试和优化定时闹钟程序;-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定时闹钟项目。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LPC基本概念与原理学习,C语言编程基础复习;- 第二周:定时器工作原理学习,编写定时闹钟程序;- 第三周:调试和优化定时闹钟程序,解决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四周:设计并实现定时闹钟项目,进行项目展示和总结。

教材章节:- 第一章:LPC基本概念与原理;- 第二章:C语言编程基础;- 第三章:定时器与中断;- 第四章:实践项目:定时闹钟设计与实现。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定时器的编程方法;2. 学会使用单片机实现闹钟功能,了解时间计算与时间显示的基本方法;3. 掌握相关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和功能,如晶振、电容、数码管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闹钟的定时与显示功能;2. 学会使用调试工具对单片机程序进行调试,解决常见问题;3. 提高动手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单片机定时闹钟的硬件电路搭建与程序编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树立实践出真知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对编程有一定了解,但对实际应用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与编程方法;- 时间计算与时间显示技术;- 硬件电路设计原理,包括晶振、电容、数码管等元器件的应用。

2. 实践操作:- 搭建单片机定时闹钟的硬件电路;- 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定时与显示功能;- 使用调试工具对程序进行调试,解决常见问题。

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回顾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定时器/计数器原理,分析闹钟功能需求;- 第二阶段:学习时间计算与显示技术,讲解硬件电路设计方法;- 第三阶段:动手实践,分组进行硬件电路搭建与程序编写;- 第四阶段:程序调试与优化,展示成果,总结经验。

4. 教材关联:- 教材第3章: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原理与应用;- 教材第4章:C语言编程基础,涉及闹钟程序编写;- 教材第5章: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用于硬件电路设计。

单排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单排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单排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单排机定时闹钟的原理,掌握其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时间计算方法,并运用到单排机定时闹钟的设置中。

3. 学生能够了解单排机定时闹钟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时间管理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单排机定时闹钟的组装和设置,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与时间相关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定时闹钟的制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培养耐心、细心的品质,增强自信心。

3. 学生通过学习单排机定时闹钟的制作,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基本电路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提问、合作、创新,以实现课程目标。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闹钟的原理及组成:介绍闹钟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等组成部分。

- 时间计算方法:讲解小时、分钟、秒的换算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

- 定时原理:探讨定时器的原理,如电容充放电过程,以及如何实现定时功能。

2. 实践操作:- 闹钟组装:指导学生根据电路图,正确组装单排机定时闹钟,并检查电路连接的正确性。

- 定时设置:教授学生如何根据需求设定闹钟的时间,包括调整小时、分钟和秒。

- 功能测试:让学生测试组装的闹钟,确保其定时功能正常,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定时闹钟课程设计摘要

定时闹钟课程设计摘要

定时闹钟课程设计摘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定时闹钟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定时闹钟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常见的定时闹钟设置方法和使用技巧。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定时闹钟工具;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定时闹钟,进行时间管理;能够分析和解决定时闹钟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定时闹钟的基本概念:介绍定时闹钟的定义、种类及其功能。

2.定时闹钟的工作原理:讲解定时闹钟的工作原理,包括机械式定时闹钟和电子式定时闹钟。

3.定时闹钟的使用方法:介绍常见的定时闹钟设置方法和使用技巧,如设定时间、定时提醒、铃声设置等。

4.定时闹钟的应用场景:分析定时闹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如起床、休息、开会等。

5.时间管理:讲解如何利用定时闹钟进行时间管理,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定时闹钟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2.讨论法:学生讨论定时闹钟的应用场景和时间管理策略。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定时闹钟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4.实验法: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定时闹钟的设置和使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如《定时闹钟使用手册》。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时间管理技巧》。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多媒体资料,以便于讲解和展示。

4.实验设备:准备定时闹钟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课程设计-定时闹钟

课程设计-定时闹钟

XXX大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报告(此处为图片)题目定时闹钟的设计姓名院系专业指导教师职称2014年1月1日注:课程设计等级: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引言 (1)1 设计任务与方案选择 (1)1.1 设计任务与指标 (1)1.1.1 设计任务 (2)1.1.2 设计指标 (2)1.2 系统方案选择 (2)1.2.1 时钟计时的方案选择 (2)1.2.2 显示部分的方案选择 (2)2 系统设计 (3)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2.1.1 系统硬件设计 (3)2.1.2 系统软件设计 (5)3 系统调试 (5)3.1 时间显示 (5)3.2 调节时间 (6)3.3 设置闹钟 (6)3.4 复位 (6)4 总结 (6)4.1 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4.2 设计体会 (6)附录A (6)附录B (7)1定时闹钟的设计指导教师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的工作,学习,休息的时间都安排的很紧,需要一个时钟准确的报时。

人们对时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每天的的时间误差小于几毫秒,还要求具有定时闹钟,具有万年历等功能。

传统的日历电子钟元器件多、维修麻烦、误差大、功能更新不方便。

DS12C887时钟芯片能够自动显示年、月、日、时、分、秒等时间信息,同时还具有校时,报时,闹钟等功能。

DS12C887也可以很方便的由软件编程进行功能的调整或增加。

所以设计基于DS12C887时钟芯片和LCD1602液晶显示的高精度时钟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DS12C887,LCD1602,时钟芯片,单片机STC89C52,高精度时钟The design of the timing alarm clockStudent majoring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Tutor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life rhythm faster and faster, a day's work, study and rest time arrangement is very tight, need a clock tell the time accurately. People is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 for the clock, every day not only requires the time error is less than a few milliseconds, also requires a timing alarm clock, a calendar, and other functions. Traditional electronic clock calendar components, maintenance trouble, big error, function more update is not convenient. Chip DS12C887 clock automatically display year, month, day, hours, minutes and seconds time information, but also with the school, the time, alarm clock, and other functions. DS12C887 can also be very convenient by the software programming to adjust function or to increase. So the design is based on DS12C887 clock chip and LCD1602,the design of high precision clock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Key words:DS12C887,LCD1602,clock chip microcontroller STC89C52,high-precision clock 引言传统时钟芯片在电源断电时内部的时间芯片就会停止计时,所以需要额外使用一个备用的电源向时钟芯片供电,这样会使系统功耗增大,体积变大。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理解定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定时闹钟程序编写的基本方法,了解中断处理的相关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电子时钟的基本构成,掌握时间计算和显示的相关技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编程软件编写、调试程序,实现单片机定时闹钟功能。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定时闹钟课程的各项任务。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项目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分工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编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自主学习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品质,提高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心理素质。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定时闹钟作品。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与应用领域的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单片机定时闹钟的设计与制作。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原理回顾:包括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定时器/计数器功能。

2. 定时器编程技术:重点讲解定时器的初始化、中断处理程序编写,以及定时器应用实例。

- 教材章节:第三章《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3. 中断系统原理:介绍中断的概念、中断优先级、中断向量表,以及中断处理流程。

- 教材章节:第四章《中断系统》4. 显示技术:讲解数码管、LCD等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五章《显示技术》5. 定时闹钟设计与实现:包括闹钟功能的整体设计、程序编写、调试与优化。

数电课程设计定时闹钟

数电课程设计定时闹钟

数电课程设计定时闹钟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理解触发器、计数器等基本组件的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定时闹钟的电路原理,学会使用数字电路设计简单的定时闹钟。

3. 帮助学生理解定时闹钟中各组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逻辑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设计、搭建和调试定时闹钟电路。

2.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电路设计工具,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注科技发展的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电路设计中。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既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又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回顾:- 知识点: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基本组件的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2章“数字电路基础”。

2. 定时闹钟电路设计:- 知识点:定时闹钟的电路原理、各组件的逻辑关系、设计方法。

- 教材章节:第3章“组合逻辑电路”和第4章“时序逻辑电路”。

- 实践内容:设计、搭建和调试定时闹钟电路。

3.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回顾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学习定时闹钟电路原理。

- 第二周:学习定时闹钟各组件设计方法,进行电路设计。

- 第三周:分组实践,搭建和调试定时闹钟电路。

3. 教学内容列举:- 数字电路基本组件的原理与应用。

- 定时闹钟电路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 闹钟电路的搭建、调试及优化。

- 数字电路设计工具的使用。

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定时闹钟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201*名:***学号:*********第一部分任务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详见《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一)》:主要是软件仿真,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设计并调试;《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二)》:主要是硬件设计,利用单片机周立功实验箱进行设计并调试。

二、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环节应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涉及MCS-51单片机多种资源应用并具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目标板的设计与编程应用,使学生不但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进一步加深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相关软件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通过单片机硬件和软件设计、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的培训,使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设计以89C51单片机和外围元器件构成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并完成相应的软硬件调试。

1. 系统方案设计:综合运用单片机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学生根据所选课题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

2. 硬件电路设计:对方案中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进行设计计算,包括元器件的选择和电路参数的计算,并画出总体电路图。

3. 软件设计:根据已设计出的软件系统框图,用汇编语言或C51编制出各功能模块的子程序和整机软件系统的主程序。

4. 调试:在单片机EDA仿真软件环境Proteus下进行仿真设计并调试;或在单片机周立功实验箱上进行相关设计并调试。

四、课程设计要求详见《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一)》《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二)》五、进度安排七、课程设计报告内容:总结设计过程,写出设计报告,设计报告具体内容要求如下:1.课程设计的目和设计的内容。

2.课程设计的要求。

3.控制系统总框图及系统工作原理。

4.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连接图,电路的原理。

5.软件设计流程图及其说明。

6.电路设计,软件编程、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分析解决方法。

7.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8.体会。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报告目录一:第一部分任务书 (2)二: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5)1.课题简介 (7)1.1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7)1.2课程设计的要求 (7)2.定时闹钟的方案设计 (7)2.1系统总体框图 (7)2.2工作原理及过程分析 (7)3.定时闹钟的硬件电路设计 (8)3.1主控芯片A T89C51的介绍 (8)3.1.1芯片引脚图介绍 (9)3.2按键电路的介绍 (10)3.3时钟电路的介绍 (11)3.4LCD液晶显示器的介绍 (11)3.5电磁继电器的介绍 (12)4.软件编程设计 (12)4.1系统流程图 (12)4.2LCD初始化编程 (12)4.3A T89C51初始化编程 (13)5.实验与结果分析 (13)5.1Protues仿真总电路图 (13)5.2实验结果分析 (14)6.小结与体会 (14)7参考文献 (15)8附录 (16)1 课题简介1.1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了解AT89C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使用该芯片设计一个定时闹钟,完成一些按键调时、时间显示和定时闹钟的功能,定时时间到发出声响和控制继电器的起动和暂停;熟练的掌握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和Protues软件仿真器的应用;学会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掌握常用指令的功能运用。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1.使用AT89C51单片机结合字符型LCD显示器设计一个简易的定时闹钟LCD时钟,若LCD选择有背光显示的模块,在夜晚或黑暗的场合中也可使用。

2.定时闹钟的基本功能如下:(1)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

(2)由LED闪动来做秒计数表示。

(3)一旦时间到则发出声响,同时继电器启动,可以扩充控制家电开启和关闭。

3.程序执行后工作指示灯LED闪动,表示程序开始执行,LCD显示“00:00”,按下操作键K1~K4动作如下:(1)K1—设置现在的时间。

(2)K2—显示闹钟设置的时间。

(3)K3—设置闹铃的时间。

(4)K4—闹铃ON/OFF的状态设置,设置为ON时连续三次发出“哗”的一声,设置为OFF发出“哗”的一声。

4.设置当前时间或闹铃时间如下。

(1)K1—时调整。

(2)K2—分调整。

(3)K3—设置完成。

(4)K4—闹铃时间到时,发出一阵声响,按下本键可以停止声响。

2定时闹钟的方案设计2.1 系统总体框图:2.2 工作原理及过程介绍:本LCD定时闹钟,是以单片机及外围接口电路为核心硬件,辅以其他外围硬件电路,用汇编语言设计的程序来实现的。

根据C51单片机的外围接口特点扩展相应的硬件电路,然后根据单片机的指令设计出数字钟相应的软件,再利用软件执行一定的程序来实现数字钟的功能。

由于采用集成芯片性的单片机来制作电子钟,这样设计制作简单而且功能多、精确度高,也可方便扩充其他功能,实现也十分简单。

本设计是利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由LCD、晶振、电阻、电容、发光二极管、开关、喇叭等元件组成硬件电路,通过编写软件程序来实现和控制的数字定时闹钟。

(1)定时闹钟的基本功能如下:(a)启动仿真软件,使用LCD液晶显示器来显示时间。

(b)程序执行之后显示“Time:00:00:00”;时间显示的秒开始变化,并且LED闪烁,表示开始已经计时。

(c)由LED闪动来做秒计数表示。

(d)当设定的闹钟时间到达后,闹铃开始发出“哒哒哒……”的声音。

(2)按键功能如下:按键K1设置现在的时间和时调整,按键K1设置时钟,按键K2设置分钟;按键K2显示闹钟设置的时间和分调整;按键K3设置闹铃的时间和设置完成;按键K4闹铃ON/OFF的状态设置,设置为ON时连续三次发出“哗”的一声,设置为OFF发出“哗”的一声和闹钟时间到时,发出一阵声响,按下本键可以停止声响。

(3)调整计时器时间如下:按下K1键,然后按K1调整小时,K2调整分钟,按下K3表示时间设置完成。

(4)调整闹钟时间设置如下:按下K3开始闹钟设置,LCD下一行显示“Alarm:00:00”按下K1设置小时,按一下K2设置分钟,再次按下K3设置完成,并且设置时间消失,当再次按一下K2时“Alarm:00:00再次显示并马上消失。

按一下K4关闭闹钟,再次按下打开闹钟。

3定时闹钟的硬件电路设计3.1主控芯片AT89C51 的介绍:在本LCD电子闹钟设计中就是采用利用我们熟悉的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芯片。

AT89C51 是美国ATMEL 公司生产的8 位Flash ROM 单片机。

其最突出的优点是片内ROM 为Flash ROM,可擦写1000 次以上,应用并不复杂的通用ROM 写入器就能方便的擦写,读取也很方便,价格低廉,具有片程序ROM 二级保密系统。

因此可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

AT89C51单片机主要包含:(1)8位微处理器;(2)数据存储器(128B RAM);(3)程序存储器(4KB Flash ROM);(4)4个8位可编程并行I/O口;(5)1个全双工的异步串行口;(6)2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器/计数器;(7)1个看门狗定时器;(8)中断系统具有5个中断源、5个中断向量;(9)特殊功能寄存器(SFR)26个;(10)低功耗节电模式有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且具有掉电模式下的中断恢复模式。

3.1.1 芯片引脚图介绍:40个引脚及其功能可分为如下3类:(1)电源及时钟引脚:Vcc、Vss;XTAL1、XTAL2。

(2)控制引脚:PSEN、ALE/PORG、EA/Vpp、RST(即RESET)。

(3)I/O引脚:P0、P1、P2、P3,为4个8位I/O口的外部引脚。

分别介绍:(1)Vcc(40脚):接+5V电源。

(2)Vss(20脚):接数字地。

(3)XTAL1(19脚):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时钟发生器电路的输入段。

当使用片内振荡器时,该引脚连接外部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当采用外接时钟源时,该引脚接外部时钟振荡器的信号。

(4)XTAL2(18脚):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当使用片内振荡器时,该引脚连接外部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当采用外接时钟源时,该引脚悬空。

(5)RST(即RESET,9脚):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

(6)EA/Vpp(31脚):EA即外部程序存储器访问允许控制端。

Vpp即对片内Flash进行编程时,Vpp引脚接入编程电压。

(7)ALE/PORG(30脚):ALE为CPU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外部数据程序存储器提供一个地址锁存信号,将低8位地址锁存器存在片外的地址锁存器中。

PORG即在对片内Flash存储器编程时,此引脚作为编程脉冲输入端。

(8)PSEN(29脚):片外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

(9)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

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10)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

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FLASH 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11)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 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 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当P2口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

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

P2口在FLASH 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12)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 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 门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