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科目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大纲以及样卷最新版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专业是从2010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的。
大纲也一直都没有变,一直都是沿用的2010年版。
所以2010年版即为最新版。
因为这个专业在本科阶段是不开设的,所以大部分考生为跨考。
很多学生对于这个专业还不是很了解。
建议先看看大纲,知道都考什么,怎么考。
然后去找所要报考学校的参考书目,如果这个学校找不到参考书目呢,可以按照大纲要求先来复习备考。
如若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欢迎与我交流。
我的企鹅是1061422049根据教育部学生司《关于编制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通知》(教学司“2009”22号)精神,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特制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010年入学考试大纲》,作为对2010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导性意见下发各招生单位。
2010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汉语基础与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四门。
政治理论采用与学术型专业相同的统考政治理论试题,满分为100分。
外国语采用统考英语一(日语、俄语),其它小语种可选用统考试题,也可由招生单位自行命制,满分为100分。
汉语基础与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由各招生单位根据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满分均为150分。
以下是汉语基础与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汉语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基础(445)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学、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考试内容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文学”、“文化”、“学术写作”六部分组成。
(一)教育学教育学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教育学基本概念2. 教育学基本原理(二)心理学心理学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心理学基本概念2.心理学基本原理(三)语言教学语言教学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第二语言习得2.教学法(四)文学文学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中国古代文学2.中国现当代文学3.外国文学(五)文化文化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外国文化基础知识3.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六)学术写作学术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命题或材料分析写作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150分。
具体内容分值如下:(1)教育学:15分(2)心理学:15分(3)语言教学:30分(4)文学:30分(5)文化:20分(6)学术写作:40分(四)试卷题型比例一般采用以下题型:(1)术语解释题(2)选择题(3)填空题(4)简答题(5)论述题(6)分析题(7)学术写作(五)参考书目1.张乐天.《教育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李传银.《普通心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4.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6.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9.程裕帧.《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10.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五)文化文化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外国文化基础知识3.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六)学术写作学术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命题或材料分析写作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一、考试性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华文化基础一、简论1. 文化的含义2. 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3. 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4. 中国文化的未来二、地理概况1. 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2. 中国历代疆域3.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4. 现行省、市、自治区名称的由来三、历史发展1. 中国文化的源头2. 三皇五帝3. 夏代文明4. 商周社会5. 春秋战国6. 秦汉帝国7. 魏晋南北朝8. 隋唐时代9. 宋元明清10. 近代历史四、姓氏与名、字、号1. 姓氏的产生与发展2. 姓氏的主要来源3. 古代的望族和大姓4. 姓氏混杂与谱牒5. 全国姓氏数量6. 中国人的名、字与号五、汉字1. 汉字的产生2. 现存最早的汉字3. 石鼓文4. 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5. 汉字的改革与汉字现代化六、学术思想1. 孔孟之道2. 老庄思想3. 墨家学说4. 法家学说5. 汉代经学6. 魏晋玄学7. 宋明理学8. 清代朴学七、宗教信仰1. 多神信仰和三大崇拜2. 佛教3. 道教4. 伊斯兰教5. 基督教八、古代教育1. 古代的学校教育2. 明清时代的国子监3. 书院的兴起与衰落4. 古代的家庭教育5. 清代的学塾教育九、科举制度1. 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2. 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3. 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4. 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十、典籍藏书1. 经书2. 史书及其类别3. 类书和辞书4. 方志5. 官藏与私藏6. 版本与善本7. 图书分类十一、科技成就1. 天文与历法2. 农学3. 算学4. 医学5. 地学6. 四大发明十二、传统建筑1. 古代城池2. 宫殿建筑3. 帝王陵寝4. 万里长城和关隘5. 古代桥梁6. 古代园林与亭台楼阁7. 宗教祭祀建筑8. 装饰性建筑9. 衙署与会馆10. 北京四合院与各地民居11. 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十三、古典文学1.诗词作品及诗人2.散文及其作者3.辞赋及其作者4.戏剧及戏剧家5.小说及小说家十四、各类艺术1. 书法艺术2. 雕塑艺术3. 戏曲艺术4. 绘画艺术5. 民族音乐艺术6. 楹联艺术十五、风俗习惯1. 茶酒与烹调2. 衣冠服饰3. 婚俗与葬俗4. 民族祥瑞动物5. 名贵花木6. 民族节日7. 其他崇尚和禁忌十六、中外文化交流1. 海上仙山和徐福东渡2. 海陆“丝绸之路”3. 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4. 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5. 郑和下西洋6. 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十七、中国文化趣论1. 江南三大名楼与中国古典文学2. 中国文化中的颜色迷信3. 水与中国文化4. 河东裴氏论略5.台与中国文化第二部分跨文化交际基础一、跨文化交际概述1.跨文化交际2.跨文化交际学二、基本概念:文化、交际与传播1.文化的定义与特性2.主流文化与亚文化3.文化与交际4.传播的种类5.传播的模式6.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史实及其意义三、跨文化交际的过程1.语言交际2.非语言交际3.文化冲突4.社会交往四、跨文化交际的核心1.价值观及其衡量尺度2.价值观与交际的关系3.价值观的特点五、跨文化交际障碍1.认识上的误区2.民族中心主义3.刻板印象六、跨文化交际训练1.文化休克2.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3.跨文化训练的主要方式第三部分对外汉语教学基础一、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1.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2.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1.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2.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三、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1.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2.对外汉语的教育学基础四、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1.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2.对外汉语的文化学基础五、语言习得理论与研究1.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3.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4.对比分析5.偏误分析6.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六、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1.认知派与经验教学派(一)语法翻译法(二)直接法(三)情景法(四)阅读法(五)自觉对比法(六)听说法(七)视听说(八)自觉实践法(九)认知法2.人本派与功能派教学法(一)团体语言教学法(二)默教法(三)全身反应法(四)暗示法(五)自然法(六)交际法七、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1.对外汉语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2.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3.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与选用4.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5.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6.语言测试第四部分教育学基础一、教育的涵义与功能1.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2.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3.教育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4.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教师1.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2.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3.教师的角色与行为规范4.教师劳动的特点三、学生1.学生的本质属性2.学生的地位和权利四、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类型2.师生情感的功能及培养3.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五、教育环境1.校园文化与课堂环境2.家庭的教育功能及其特点3.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六、课程1.课程的类型2.隐性课程3.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科书4.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七、课堂教学1.教学原则2.教学方法3.课堂管理4.教学组织形式5.学习方法指导八、教会学生做人1.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2.道德教育的原则3.道德教育的方法4.奖励与惩罚的类型。
武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简介

武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简介武汉大学作为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之一,每年都是广大考生喜爱的报考学校,但是,很多考生都只是听了武汉大学这所名校的名声对其真正的考研信息以及培养方式并不了解。
现在凯程老师就把武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考研相关信息分享给大家,如果有想报考武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硕士的考生,可以随时关注咨询凯程官网。
一、武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科目:101政治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54汉语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二、武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参考书:1.《现代汉语》胡裕树2《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3《古代汉语》沈祥源主编武大出版社4《中国文化导论》陈荣杰任家喻高教出版社5《西方文化概论》解光云陈恩虎主编合肥工业出版社6《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李泉主编商务印刷局三、武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014年分数线:总分350 政治英语50 专业课90武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制:2年武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孔子学院:巴黎狄德罗大学(巴黎七大)孔子学院匹兹堡大学孔子学院德国鲁尔都市孔子学院英国阿伯丁大学孔子学院想去欧美的孩子有福啦,就来考武汉大学吧四、武汉大学的奖学金制度: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异、科研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在校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2.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为奖励支持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对武汉大学在籍且基本学制年限内的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研究生设立学业奖学金。
3.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研究生学术创新奖以“高端引领,鼓励拔尖”为主要目的,是对研究生学术科研水平及创新能力的综合评定,具体设置及标准如下:4.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用于奖励来自高水平大学且学习成绩在生源学校本专业排名居前列的硕士研究生新生(含推荐免试研究生)。
(1)奖励等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2)奖励标准:特等奖10000元,一等奖5000元,二等奖3000元(3)获奖条件:特等奖:来自高水平大学、学习成绩在生源学校本专业排名前1%且为第1名的硕士研究生新生;一等奖:来自高水平大学、学习成绩在生源学校本专业排名前5%的硕士研究生新生;二等奖:来自高水平大学、学习成绩在生源学校本专业排名前10%的硕士研究生新生;或来自全国重点大学、学习成绩在生源学校本专业排名前3%的硕士研究生新生。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评价目标(1) 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2) 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 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考试内容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 外国文化基础知识3.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教育学基础2. 心理学基础3. 语言教学基础(三)材料分析写作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分析与实践能力2. 论文写作能力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150 分。
其中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 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30分,材料分析写作40 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 分填空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判断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选择题35题,每小题1分,共35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30 分填空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选择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案例分析写作40 分写作题为论说文。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国家汉办)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国家汉办)1.引言1.1 介绍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背景和重要性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了选拔和培养具备汉语国际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教学科研方法,能够在海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专门人才而设立的。
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逐渐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门专业。
为了适应这种需求,设立了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以选拔优秀的人才。
考试的开展旨在选拔具有较高汉语水平和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
这也是对于考生本身发展的肯定和鼓舞。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开展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推动和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强调了解考试大纲的重要性考试大纲作为考试的指导规范和标准,对于考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了解考试大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试大纲明确了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帮助考生明确应该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考生可以根据大纲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避免盲目和漫无目的的学习,提高复习效率,确保备考的重点和方向符合考试要求。
了解考试大纲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制定学习计划和备考策略。
考试大纲可以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考试的难度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计划,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了解考试大纲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备考,提高备考效率和考试成绩。
考生应该高度重视考试大纲,充分利用大纲指导自己的备考,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1.3 提出对考试大纲的分析和总结考试大纲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对考试大纲的分析和总结,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考试的内容、要求和重点,有利于考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对考试大纲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考生确定备考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和精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

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是指为了培养和选拔具备汉语教学设计、管理、研究和领导等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中国教育部战略性启动的汉语国际教育专硕项目。
这一项目旨在为国际汉语教育领域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以适应多元化的汉语教学需求,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语言学、教育学、文学、文化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
其中的专业课程包括但不限于《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汉语听说读写教学》、《汉语文化与文学》、《汉语教育研究方法》、《外语测试理论与方法》等。
这些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和文化知识,掌握国际教育管理和研究的理论与技能,具备跨文化交际和交流能力,以及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中,除了专业课程外,还包括实践教学与实习环节。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教学技能和方法,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了解国际教育实践的先进经验。
实习环节则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专业技能,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就业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学术研究课题或者实践项目,并撰写硕士论文。
通过研究与实践,学生可以深入探讨某一特定领域或者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同时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的学习内容全面,涵盖了语言、文化、教育、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汉语教学、管理、研究和领导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他们未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未来的学生能够在这一项目中获得充分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为推动世界汉语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篇示例: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作为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一部分,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大纲汉语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 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汉语应用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汉语语言分析能力。
三、考试内容汉语基础考试由“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頭、“汉语应用能力頭和“ 汉语语言分析”三部分组成。
一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语言学基础2.汉语概况3.现代汉语语音4.现代汉语词汇5.现代汉语语法6.汉字7.古代汉语二 汉语应用能力汉语应用能力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 辨音和标音能力2. 字形、字义辨别能力及汉字书写规范3. 词汇、语法规范4. 文言文阅读理解三 汉语语言分析汉语语言分析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语音分析2.词义分析3.语法分析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 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 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80分,汉语应用能力40分,汉语语言分析30分。
四 试卷题型比例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80分填空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判断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选择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汉语应用能力 40分语音能力题 标注拼音题、选择题、判断题等 ,共10分汉字能力题 改正错别字、汉字书写、选择题、判断题等 ,共15分 语法词汇规范 选择题、判断题等 ,共5分文言文阅读题 加标点、填空题、选择题等 ,共10分 汉语语言分析 30分语音分析题 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 ,共5分词语辨析题,共10分语法分析题 辨别词 、句子分析 ,共10分病句修改题,共5分五、样卷 见附件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 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师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考试科目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54汉语基础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参考书目:
354 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黄伯荣、廖序东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叶蜚声、徐通锵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程裕帧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刘珣
北外参考书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黄伯荣、廖序东著:《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4、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程裕祯著:《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
1、《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
2、《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
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
南开大学
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古代汉语基础》施向东、冉启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