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憔悴.猝.不及防国粹.出类拔萃.B.饯.别剑.拔弩张践.约前车之鉴.C.清澈.风驰电掣.覆辙.天寒地坼.D.缜.密臻.于郅治箴.言忠贞.不渝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像素座右铭枉废心机运筹帷幄B.焦躁一幅画准备就序星罗棋布C.阴凉竞技场感恩戴德和衷共济D.彷徨白内瘴亦步亦趋开源节流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自南北朝以来日益兴盛的佛教,特别是经过武则天的,确实达到了发展的最高峰。
②一般而言,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会有更多的兴趣,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了。
③最近,MSN服务将要收费的消息在媒体和用户中流传。
微软在华的MSN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由中美商业模式差别造成的,基于个人计算机的MSN将一直免费下去。
A.扶持淡薄误解/一直B.扶植淡泊曲解/始终C.扶持淡泊曲解/始终D.扶植淡薄误解/一直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导购的劝说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B.汽车经销商虽然不希望看到市场的大起大落....,却欢迎大浪淘沙式的竞争,因为这将使汽车市场更加规范有序。
C.闹得纷纷扬扬....的“安大线”和“安纳线”石油管道铺设之争终于尘埃落定,2004年最后一天俄政府决定修建“泰纳线”。
D.新年第一周股市势如破竹....地下跌,使得不少股民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有了新的认识。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12月19日起,我省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受高空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交汇影响,形成今冬第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
B.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细致,但却是我们的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之一。
C.这个地区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增加智力投资,改变了落后局面,贫困面减少了三倍以上。
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致中和”等理念,体现着深刻的生态哲学。
天人合一。
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凝结在天人合一思想之中。
在这里,所谓“天”,主要指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宇宙的最高实体;所谓“人”,是指人和人类。
天人合一观的首要含义是肯定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来自大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中国哲人多以天人合一为高级境界与觉悟,认为天人合一所观照的宇宙万物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认为天与人和谐,人与物感应,宇宙中的一切生命互相关联。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最好的定位与诠释,也为化解人类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启示。
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存的条件,同样也需要得到人类的尊重与爱护。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并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道法自然。
道家提倡人们要顺应自然的本来,反对人类随意违反自然的本性,强行干预世界。
老子认为,人是在宇宙的演化历程中诞生的,人类诞生以后,由于禀受天地之灵而成为宇宙中之一大,即所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虽然人也同为四大之一,但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不比其他三大更高,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所讲的自然包含三层含义:外在的自然界、运行的功能、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因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尊重自然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道法自然就是万事万物的运行都遵守包括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为之道的自然规律,这也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及答案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县(市、区)、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3.答题卡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现代文阅读1(共4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青高素是中国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
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提取物到青高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智慧的唯一果实。
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有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
对治疗失忆颇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単一药物治疔某一特定疾病的現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
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
这样的辩证范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行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从中药青高研发出抗疟药物青高素,仅是发据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国医学。
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癌,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
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
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II)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如果诗可以看作一切艺术的核心,那么诗歌的兴衰,可以说明艺术在一个时代的一般命运。
在以往的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无冕之王”,尤其是古代中国,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则被赋予了“动天地而泣鬼神”、“和四时而育万物”的力量。
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但诗歌已经被远远地边缘化,文学也已经被宣告即将终结。
②以往时代的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恢弘的力量,那是因为它是与天地宇宙共生一体的。
用舍勒的话说:诗人是“最深切地根植于地球和自然的幽深处的人,产生所有自然现象的‘原生的自然’中的人。
”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
所以,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文学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根本,也就必然衰败枯萎下来。
③现代工业社会已经剥夺了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使人们远离事物的原生态。
正如同曼德所说:“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
事实上,所有的体验可以说都是间接的。
……所有植被也被人类的思维所局限、被人类按其品味任意改变;野生动物消失殆尽、多石地带不见了踪影、花开花落的反复循环也不复存在。
甚至连昼夜也无区分。
”这样的生活现实,无论是对于诗歌的创造者还是鉴赏者,都是要命的,因为诗歌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之根。
也有人把信息时代的电子艺术、数码艺术看作艺术工程的重建。
曼德则认为重建的已经不是艺术,起码已经不是原来的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之中生根发芽的文学艺术。
④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诗人还能有什么回天之力呢?在语言干涸的泥潭中,写诗注定要变得越来越艰难,即使真有不甘失败的诗人,最好的结局恐怕只能是与这个时代的语言同归于尽。
文学艺术遭遇到的,实际上也是一场生态灾难。
而文学批评本该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伸出援手,遗憾的是无论西方东方,文学批评这次全都显得异常麻木迟钝。
甘肃省庆阳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甘肃省庆阳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一次院士沙龙上,科学家们呼吁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要重视基础研究,尤其是数学领域的研究。
这番讨论可谓直击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______。
近些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当所有人都高呼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欣喜于我们拥有全球多少个“第一次”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愈加________——我们在算法上的创新和发展是不够的。
____________,我国数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可以说是非常扎实的,但是有多少数学家投入到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中,有多少懂数学又关注人工智能的科学家在潜心进行基础算法的研究?答案并不乐观。
在这一轮人工智能高潮的掀起过程中,()。
无论在什么时候,人工智能实现行业革新、技术突破、产业化推进,都必须以基础算法的突破作为基石。
有人说现在正处在人工智能爆发的_______,如果这种说法可靠的话,那真得要好好想一想,我们是否能够在基础算法和重大基础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痛点突现扪心自问转折点B . 痛点凸现平心而论临界点C . 热点凸现扪心自问临界点D . 热点突现平心而论转折点(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算法起了重要作用,而中国最缺的就是算法B . 算法起了重要作用,而算法是中国最缺的C . 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算法,而中国最缺的就是算法D . 中国最缺的算法起了重要作用(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人工智能实现技术突破、行业革新、产业化推进,都必须围绕基础算法突破为基石。
B . 人工智能实现产业化推进、行业革新、技术突破,都必须突破基础算法这一基石。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沉湎./缅.怀陷.阱/羞于谄.媚桎梏./顾.影自怜B.调.停/调.养载.人/怨声载.道渺.茫/虚无缥缈.C.赡.养/瞻.仰慎.重/海市蜃.楼裁减./缄.口不语D.拯.救/整.理嵯.峨/嗟.来之食萦.绕/恶贯满盈.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永远的雷锋,永远的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向善向上向前,积聚起道德建设的正能量,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正在此间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提出呼吁。
B.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社会保障存在较大的差距,市场竞争激烈,多种用工制度并存,是带薪休假制度得不到落实的客观原因。
C.回顾汽车发展百年历程,新技术总是在人们追求更方便、快捷和环保的交通方式下诞生,又在不断实践和竞争中被超越。
D.根据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铁道部政企分开,原来由商业银行向铁道部发放的贷款以及铁道部发行的债券都由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继承。
3.电影剧本《辛德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1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这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明、生活的美好。
的确,生活可以给我们许多慰藉!那么,请围绕“生活可以给我们许多慰藉”这一主题,在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续写两句话,使整段话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4分)生活可以给我们许多慰藉。
在黑暗中仰望繁星,我总会体验到生活中那份惬意舒适的安静;。
4.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实际上就是对事件本身抒发自己的感想(议论)。
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
(5分)据《江淮晨报》报道,10月23日重阳节,合肥市老年公寓前后有4拨爱心人士来给老人们献爱心,有位老人甚至一天被志愿者洗了七次脚。
而另一家老年公寓的一位老奶奶被梳了两次头,被剪了两次指甲……这样的井喷式献爱心,不少老人都说受不了。
庆阳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庆阳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汕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有些像搏斗。
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地把读者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
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最终却在争执中得以发散。
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
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面前,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下惊诧莫名……我知道大师们在云霄中注视着后人,();今人虽然平凡,但我们年轻。
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蝴蝶。
我们在较量中丰富了自己,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地不同。
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同享美味;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
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
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
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
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
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抚慰,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A . 千方百计潜移默化顶礼膜拜窃窃私语B . 处心积虑耳濡目染奉若神明窃窃私语C . 千方百计耳濡目染顶礼膜拜窃窃私议D . 处心积虑潜移默化奉若神明窃窃私议(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B . 你如果不听,他就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C . 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D . 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他们虽然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B . 他们虽然灿烂,但已经凝固C . 虽然他们灿烂,但已经凝固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8高三上·牡丹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现代文阅读(18分)1.(2分) B2.(2分) D(“具体论述了……重要意义”无中生有)3.(2分) D(“如果……,就……”错)4.(2分) B(此处表现的是“麻娘的豁达”)5.(4分)①乐观坚强:麻娘丈夫去世,生活饱受磨难,但她仍能养花种菜,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
②善良热心:麻娘“谁有事都爱帮忙”,收养虎娃,“十分疼爱我”。
(每点2分)6.(6分)①麻娘虽然经历了许多苦难,但她仍然在园里种下太平果树,顶风冒雨长大的太平果树是麻娘坚强品格的象征,也反映出麻娘对生活的热爱。
②文章结尾“又涩又酸”的太平果树寄托着对麻娘离世的悲伤和对麻娘苦难人生的回味。
③太平果树的描写反复出现,前后照应,形成了回环往复的结构之美。
(每点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7.(2分)C8.(2分)A(应为“先称字,后称名”)9.(2分)A(原文意思为:曹爽被诛,依惯例被免官)10.(10分)(1)王浑屡次陈述治国得失,多被采纳。
转任征虏将军。
(“损益”“见”“转”各1分,大意1分)(2)王浑不崇尚刑法,处事决断公正。
当时吴人刚刚归附,很是有畏惧之心。
(“尚”“明允”各1分,大意1分)(3)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
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
(“疾恶”“目”各1分,大意1分)11.(2分)C(“含蓄委婉”错)12.(4分)反衬的手法。
深山密林中,丁丁作响的伐木声,衬托出深山的幽静,诗句以声衬静,表现了张氏内心的清净、孤寂。
(手法2分,作用2分)13.(6分)(1)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每空1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14.(2分)B15.(2分)C16.(2分)D17.(4分)①“拜读”改为“阅读”;②“棒棒哒”改为“优异”;③“令尊”改为“家父”;④“网开一面”改为“给我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