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遗传性状调查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精选报告

人类单基因遗传性状检查报告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系别:生物科学班级: 201201 班姓名:人类单基因遗传性状检查和剖析[ 纲要 ] :人类的遗传性状有很多事单基因性状,易于察看且拥有典型的显隐性关系,在必定集体中检查可认识其遗传方式;人类的遗传病有几千种,也有一些是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等,通过家系检查或集体检查可认识其发病率以及遗传方式。
[ 重点词 ]单基因遗传性状孟德尔遗传规律本文中的三队性状辨别标准为:眼皮皱褶称双眼皮,无皱褶称单眼皮[1] ;笑时在面部双侧有一近圆锥形的凹陷,称酒窝 [2] ;拇指的最后一节能弯向挠侧称大拇指能够向外曲折[1] 。
1. 实验方法与对象检查方法:网络问卷式检核对象:网络人员2. 结果数据统计个体中单因子遗传性状的检查结果性状男女实质总数理论总数实质基因理论基因频次频次双眼皮399 328 727 750 72.70% 0.75单眼皮146 127 273 250 27.30% 0.25有酒窝135 157 292 250 29.20% 0.25无酒窝410 298 708 750 70.80% 0.75 大拇指能够曲折444 348 792 750 79.20% 0.75大拇指不可以曲折101 107 208 250 20.80% 0.25 性状眼皮酒窝大拇指曲折(显性:隐性)(显性:隐性)(显性:隐性)比率 2.66 2.42 3.81检查性状的显隐性查阅资料得悉,眼睑双相对于单为显性;有酒窝相对于无酒窝为显性;大拇指能够曲折相对于不能曲折为显性。
3.议论显隐性和人群中表型比率的有关性经过数据得出,眼皮单双、大拇指曲折组性状中显性性状占人群中的大部分;而有无酒窝倒是隐形性状占人群中的大部分。
所以可以为显隐性状和人群表型比率没关,而与人群中的基因频次有直接关系。
上述性状与否理论上各项检查性状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率应切合3:1 的孟德尔理论,但是经过结果统计剖析,发此刻所检查的人群中均不切合孟德尔的3:1 理论。
实验十 群体中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统计分析

3.1 自我观察
群体中人类遗传性状调查个人数据记录表
双眼 皮还 是单 眼皮 有无 酒窝 右利或 左利( 左撇子 ) 舌头 能否 纵向 卷成 槽状 有无 食指与 耳垂 无名指 长短的 差别 直发 还是 卷发 大拇 指竖 起时 ,能 否后 弯 左右 手哪 个拇 指在 上 血 型
测试 者学 号
20103 00078
无
右 能 无 无 长 直 否
无
右 能 有 无 长 直 能
无
右 能 无 无 长 直 否
无
右 能 无 无 长 直 能
无
右 能 有 无 长 直 否
无
右 能 有 无 长 直 能
直发还是卷发 大拇指竖起时,能否后弯
左右手哪个拇指在上
血型
左
O
左
B
左
O
左
O
左
O
左
O
左
O
其他包括兄弟姐妹,侄儿女等。
四 实验报告
1. 针对个人和家庭的相关性状将结果填 于表中。 • 2. 分析全班各类性状特征大概分布比例。 • 3. 选择某个性状绘制家系图。
试验观察内容
• 观察内容:人类遗传性状有些表现在身体表面,很容易看到。选 择了10种容易看到的遗传性状作为观察内容。 • ⒈双眼皮还是单眼皮;
• ⒉有无酒窝;
• ⒊右利或左利(左撇子); • ⒋舌头能否纵向卷成槽状(舌头向外伸出时);
• ⒌有无耳垂;
• ⒍食指与无名指长短的差别(谁长); • ⒎直发还是卷发; • ⒏大拇指竖起时,能否后弯; • ⒐左右手哪个拇指在上(当两手相握时); • ⒑血型。
实验10 群体中人类遗传性状的 调查统计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人类群体遗传统计的基本方法; 2、了解控制相关性状的基因在群体中基因和 基因型频率; 3、 统计不同性状的群体遗传情况和绘制简单 家系图.
人遗传性状调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人类遗传性状,了解其遗传方式,并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在人类遗传性状中的体现。
通过观察和分析单基因遗传性状,如眼皮皱褶、酒窝、大拇指弯曲度等,探究这些性状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其遗传特点。
二、实验原理人类的遗传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分为显性和隐性。
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个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
三、实验方法与对象1.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对象进行遗传性状的调查。
2. 调查对象:选取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100人。
四、实验结果1. 调查性状:眼皮皱褶(双眼皮/单眼皮)、酒窝(有/无)、大拇指弯曲度(可弯曲/不可弯曲)。
2. 数据统计:- 眼皮皱褶:双眼皮62人,单眼皮38人。
- 酒窝:有酒窝48人,无酒窝52人。
- 大拇指弯曲度:可弯曲72人,不可弯曲28人。
五、数据分析1. 显隐性与人群中表型比例的相关性:- 眼皮皱褶:双眼皮占62%,单眼皮占38%,显性性状占大多数。
- 酒窝:有酒窝占48%,无酒窝占52%,隐性性状占大多数。
- 大拇指弯曲度:可弯曲占72%,不可弯曲占28%,显性性状占大多数。
由此可见,显隐性与人群中表型比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完全一致。
2. 遗传规律验证:- 眼皮皱褶:双眼皮与单眼皮的比例约为1.6: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 酒窝:有酒窝与无酒窝的比例约为1: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 大拇指弯曲度:可弯曲与不可弯曲的比例约为 2.6: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六、讨论1. 遗传与环境因素:本次实验结果表明,遗传性状受到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例如,酒窝的形成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也可能受到面部肌肉活动的影响。
2. 遗传多样性:人类遗传性状具有多样性,这与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基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有关。
人类几项遗传性状特性的调查分析

人类群体遗传学 , 就是研究人群 的遗传结构及其变 化的科学。它着重于实际调查 , 即对各个人群的各 种性状与遗传标记进行调查。调查一般都是以抽样
方 式进行 的 , 当然 , 在抽样 时应使 所取样 本具 有最大
的代 表性 。
体质 人 类 群 体 遗 传 学 研 究 是 从 人 体 测 量 学 指 标 、 色等外 部 的多 基 因遗 传性状 开始 的 , 肤 后来 才主 要 转到单基 因遗 传 的标 记 。过 去 , 主要 是 用 免疫 化
学和电泳等方法分析基因的产物( 蛋白质 、 酶等 )根 ,
据表 型 的频 率计算 该 基 因座 的等 位 基 因频 率 ( 常 通 称 等位基 因频 率为 “ 因频 率 ”。现在 , 一部 分结 基 ) 对
构基 因和非 编码序 列 , 已可用 D NA测 序 , 通过 先 用
因频率的报道 。MN血型已有 4 个 民族的基 因频 6 率数据, 其他血型系统 已有基 因频率数据的人群数 是 : ~D有 3 Rh 7个少数 民族 和 2 汉族 人 群 的数 5个
t h t d n so i z o n v ri h mb i g f g rfo y e o t e su e t fB n h u u i e st i t u ,rn n e o d t p ,We yn i n—p n tai n o i g a d t e e r b . e e r t ,r ln n h a l e o l o
【 bt c】 P yi u npp l i eei csdo ei et a o , h o da evr u aatra dg— A s at r hs a h ma o u t ngnt soue nt vs gt n te rw lh a o s hrces n e c l ao cf h n i i c lt i c
2、人类遗传性状观察

通过对人类遗传性状的观察,使学生掌握一些遗传方面的基本知识。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在本活动实行前,教师应要求学生阅读《学材》中本活动的全部内容,并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一些遗传方面的科普读物。
2、组织准备: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指定一名组长,组织本组学生实行活动。
3、物质准备:每组准备一面镜子,用于学生观察自己头部的各种遗传性状。
(1)有无美人尖
(2)有无耳垂
(3)舌头能否纵向卷曲
(4)双眼皮或单眼皮
(5)直发或卷发
(6)有无酒窝
(7)左右手哪个拇指在上
(8)食指与无名指长短的差别
(9)拇指能否向后弯曲
(10)左利或右利
2、观察方法:
(1)自我观察(使用镜子),将每种观察的性状结果,即时记录表内。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课题
2、人类遗传性状观察
课时
一课时
活动目的
1、使学生对人类遗传性状发生兴趣,产生探究遗传奥秘的愿望和兴趣。
2、使学生理解自身的几种常见遗传性状,进而理解人类遗传性状的多种多样。
3、通过对人类遗传性状的观察,使学生掌握一些遗传方面的基本知识。
活动重点
使学生理解自身的几种常见遗传性状,进而理解人类遗传性状的多种多样。
三、拓展与延伸:观察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遗传性状的异同。
按上述表格的内容,对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实行观察,并将结果填写下来。
四、创新活动:发现一种新的遗传性状。
每个同学仔细观察自己和周围同学,发现一种具有两个相对应类型的新遗传性状,并说明它们的不同点。
板书设计
2、人类遗传性状观察
有无美人尖
有无酒窝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报告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报告引言:遗传是指生物在繁殖过程中所传递给后代的基因信息。
人类也拥有许多遗传性状,如眼睛颜色、身高、血型等。
本报告旨在对人类常见的遗传性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人类常见遗传性状的分布情况,了解遗传的模式和规律,为人类遗传研究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2.调查方法:选择样本群体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记录,样本数量达到1000人,包括男女各一半,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族群均有参与。
3.调查结果及分析:1)眼睛颜色: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中有58%的人眼睛颜色为棕色,28%为蓝色,10%为绿色,4%为黑色。
研究表明,眼睛颜色主要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其中EYCL1基因与蓝色眼睛相关,OCA2基因与棕色眼睛相关。
2) 身高:样本中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73cm,女性的平均身高为160cm。
研究发现,身高主要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其中GRB10基因与身高相关。
3)血型: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中有32%的人为A型血,26%为B型血,40%为O型血,2%为AB型血。
血型由ABO基因决定,在人类种群中A和B是最常见的血型。
4)皮肤颜色:根据调查结果,样本中大部分人皮肤颜色较为中等,只有少部分人皮肤较为浅或较为深。
皮肤颜色主要由多个基因决定,其中MC1R基因与皮肤颜色相关。
5)指纹形状: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中指纹形状呈现出多样性,有弓形指纹的人占40%,回纹指纹的人占30%,环形指纹的人占15%,其他形状的指纹占15%。
指纹形状主要由多个基因决定。
4.结论:通过对遗传性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性状在人类种群中的分布情况。
这些遗传性状的呈现由多基因遗传决定,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了解遗传性状的模式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遗传机制,进行遗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个体健康管理。
2. Liu, F., Wollstein, A., & Hysi, P. (2024). Ph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o EMR-free. Trends in Genetics, 35(11), 844-845.。
实验一:人类性状遗传分析报告

实验一:人类性状遗传分析报告本次实验中,我们对个体的一些基本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包括血型、耳垂型、拇指屈曲等性状。
通过对这些性状的遗传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遗传变异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性状的遗传规律。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PCR扩增基因片段的方法来进行基因otyping,通过PCR扩增后,我们就可以将样本DNA处理成可以进行Agarose凝胶电泳的细胞外DNA。
最终经过电泳分析,我们得到了不同基因型在Agarose凝胶电泳中的带型分布。
在分析血型的遗传规律时,我们采用ABO血型系统进行分析。
这个系统中,A型、B型、AB型和O型是四种不同的血型类型。
通过对样本进行基因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样本的基因型和表型,从而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遗传规律,如果父母的基因型中都有A和B两个等位基因,则子女有可能会表现出AB型血型,这也是ABO血型系统中的罕见血型。
同时,如果父母的基因型中都包含O等位基因,子女就一定会表现出O型血型。
我们还进行了关于耳垂型和拇指屈曲的遗传分析。
通过对样本进行基因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等位基因的频率以及每种基因型对应的表型,从而找到遗传规律。
在耳垂型的遗传中,耳垂呈现出挂钩形态(反折)是由一个隐性等位基因控制的。
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父母中有一个是耳垂挂钩型,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表现出挂钩型;而如果父母均为挂钩型,这个人就必然表现出挂钩型。
在拇指屈曲的遗传中,过去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一侧拇指能够弯曲,而另一侧则不能。
这是由一个支配拇指屈肌的基因控制的。
因此,如果这个基因的等位基因是显性的,那么这个人就能够双手拇指都弯曲。
如果是隐性的,则表现为一侧弯曲,另一侧不弯曲。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展示了基因分析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我们发现,遗传规律是复杂而精密的,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不仅受单个基因的作用,也受到环境和其他基因的影响。
但是,通过对这些性状的遗传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基因的遗传规律,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治疗许多遗传性疾病。
实验一:人类性状遗传分析资料报告

专业班级:2014级生物技术(1)班学号::王堽实验一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一、目的1、了解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布情况;2、了解人类性状的遗传规律,掌握分析人类性状的方法;3、学会对遗传学数据的处理;4、验证人类的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二、原理人类性状是人体的外形特征和生理特征表现的总和,如人的身高,眼皮单双,头发直卷,血型等。
性状(character):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孟德尔在研究豌豆等植物的性状遗传时,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称为单位性状。
豌豆的种子形状、花色、子叶颜色、豆荚形状、豆荚(未成熟的)颜色、花序着生部位和株高等性状,就是7个不同的单位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relativecharacter)。
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种子的皱和圆、高茎和矮茎;绵羊的毛色有白毛与黑毛;人类眼睑有单眼睑和双眼睑;番茄成熟果实的红果与黄果.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不同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例如,豌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形状有圆和皱、小麦的抗锈病与易染锈病、大麦的耐旱性与非耐旱性、人的眼睛不同颜色和不同肤色等。
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孟德尔在研究单位性状的遗传时,就是用具有明显差异的相对性状来进行杂交试验的,只有这样,后代才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从而找出差异,并发现遗传规律。
遗传分析genetic analysis 亦称基因分析,是测定有关某一遗传性状的基因数目、基因性质、属于哪一连锁群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座位等的过程。
如果认定某个突变型是基因突变的产物,此时可先将它与野生型杂交,如果从杂种F2代,或是直到F3前后,能够有效地研究该突变性状的遗传动态,那么突变基因对于野生型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以及其他方面的性质乃至数量等等都可以估算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
篇一: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
学生设计性实验论文
题目: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
姓名高雪学号20xx132104专业生物技术班级123相关实验课程名称__指导教师赵文婧
实验学期20xx~20xx学年二学期
太原师范学院教务处编印
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
姓名:高雪同组者:薛花兰、康俊、王瑞良、薛凡(生物系生物技术学号20xx132104指导老师:赵文婧)摘要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一个特定人群的某一性状进行调查,将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初步了解某一性状的遗传方式、控制性状基因的性质。
通过对太原师范学院南区流动人群及其学生和他们的家属的一些遗传性状的调查统计,并具体分析几位同学的遗传系谱图,初步了解这
三种性状的遗传方式和控制其基因的性质。
关键词双眼皮单眼皮酒窝耳垂遗传分析
前言人类的一些遗传性状是人类遗传学的重要指标,人类正常性状的遗传包括体表性状、生理和生化的特征,身体素质、行为和智力等方面的性状遗传。
关于人类遗传性状有美人尖、十指自然相嵌、大拇指自然弯曲度、酒窝、上眼睑、耳垂、卷舌等,而对其的研究报道有很多,如张新伟和张慧英
[1]
对汉族和回族单双眼皮性状的调查及遗传性分析,张建龙和潘伟槐[2]对绍兴地区的美人尖等四对性状
的调查分析,余跃生等[3]对贵州多个名族的遗传规律的研究,此外还有季克强[4]、邵文全[5]对眼睑性状的研究。
但对酒窝的研究比较少见,有张建龙[2]等对山西汉族性状遗传的调查研究可进一步了解本地区人群的体质特征,对研究数据库进行补充丰富,尤其是关于酒窝研究的数据资料补充,具有一定的意义,本实验初步了解某一性状的遗传方式、控制性状基因的性质,有利于其他研究的参考。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太原师范学院南校区流动人群及学生1.2方法
本次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人类的眼睑和酒窝等性状进行调查,制作如下表格,在某一地点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并总结调查结果,绘制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家庭的遗传图谱。
2调查结果
2.1家庭遗传图一号家庭(酒窝性状):
Ⅰ
Ⅱ
Ⅲ
131415161718无酒窝男女有酒窝男女图谱分析:
从Ⅱ5、6、Ⅲ15和Ⅱ11、12、Ⅲ18可知:父母均为无酒窝,而产生了有酒窝后代,可判断无酒窝由显性基因控制,而有酒窝由隐形基因控制。
从Ⅰ1、2及Ⅱ9和Ⅱ7、8和Ⅲ13可判定,该基因不在y 染色体上。
(假设在y染色体上,Ⅱ9、Ⅲ13为无酒窝,与调查结果不符)
因此,可断定控制酒窝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无酒窝对有酒窝为显性遗传。
二号家庭(眼皮性状):Ⅰ
Ⅱ
Ⅲ
双眼皮男女单眼皮男女
图谱分析:
从Ⅱ7、8、Ⅲ13可知:父母均为双眼皮,而产生了单眼皮后代,可判断双眼皮由显性基因控制,而单眼皮由隐形基因控制。
从Ⅰ1、2及其后代的形状特征可判定,该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
(假设在y染色体上,则Ⅰ1、2的后代中男性都为单眼皮,与调查结果不符)
从Ⅰ1、2、Ⅱ4可知,控制眼皮的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
(假设在x染色体上,则Ⅱ4为单眼皮,与调查结果不符) 因此,可断定控制眼皮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遗传。
三号家庭(耳垂性状)
Ⅰ
Ⅲ(a)
Ⅱ
Ⅰ
Ⅲ
(b)
无耳垂男女有耳垂男女图谱分析
由(a)图Ⅰ1、Ⅰ2、Ⅱ5可知:父母均有耳垂,而产生了无耳垂后代,可判断耳垂由显性基因控制,而且可以排除伴y遗传。
由(b)图Ⅰ1有耳垂,Ⅰ2无耳垂,而Ⅱ5有耳垂可排除控制有耳垂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据此初步判断有耳垂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若有耳垂为隐性性状,则不符合结论。
综上可得,控制耳垂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
Ⅱ
2.2调查结果统计
注:在调查中出现了少数一单一双的现象,可(人类遗传性状调查)能是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而致,或者基因的纯和和杂合有关。
有两个人的眼皮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其中一个人是在一次高烧后改变,可见,眼睑性状可能很容易受环境影响,又有人提出可能是由于基因激活时期因人而异或与人在发育中的内分泌有关但没有相关实验数据提供证明。
固关于此方面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3讨论
遗传学(genetics)—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学科,基因是遗传学的核心概念,孟德尔报告了性状遗传的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为解释这些遗传现象,提出了遗传因子说,在这里遗传因子是根据科学实验推测的、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孟德尔在试验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遗传因子(inheritedfactor/determinant,hereditarydeterminant/ factor)的概念,认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且每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受显性因子(dominant~)控制,而隐性性状由隐性因子(recessive~)控制;只要成对遗传因子中有一个显性因子,生物个体就表现显性性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成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