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习题1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习题答案1

机械设计习题答案1
Lp 2a 0 z 1 z 2 z 2 z 1 p 2 p 2 a0
2

2 40 p 25 73 73 25 p 130.46 p 2 2 40 p
2

圆整成偶数,则取 Lp =132 节。 3)计算所需的额定功率、确定链的型号和节距 根据式(2-26)
d d 2 id d1 (1 ) 2 140 (1 0.02) mm 274.4 mm
由表 2-6 取最接近的标准系列值:dd 2 =280mm。 4)验算带速 v
m/s 10.26 m/s 60 1000 60 1000 因 v 在 5~25m/s 范围内,故带速合适。 5 )确定中心距 a 和带的基准长度 Ld 由式(2-15),初定中心距 a0 的取值范围是: 0.7(dd 1 +dd 2 )≤ a0 ≤2(dd 1 +dd 2 ) mm 初选中心距 a0 = 600 mm。 由式(2-16)计算所需带长:
平均链速
v
FQ =1.3 F =1.3×1000P/v =1.3×1000×5.5/5.08 N =1407.48 N
6)选择润滑方式 根据链速 v=5.08m/s,链节距 p=12.7,按图 2-15,链传动选择油浴或飞溅润滑方式。 7)链轮几何尺寸计算及零件图设计(略) 设计结果:滚子链型号 08A-1×132 GB1243.1-83,节距 p=12.7 mm,单排链,链节数
m
0.26
=1.075。 kW
因此,得单排链所需的额定功率为
P0
KAP 1.0 5.5 3.8 K t K z K L 1.0 1.345 1.075
根据 n1 、P0 ,查图 2-14,选择滚子链型号为 08A,由表 2-8 知其节距 p=12.70mm。选型 点落在功率曲线顶点的左侧,与假设相符。 4)计算链长 L 和中心距 a 链长

机械设计基础典型试题和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典型试题和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典型试题1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设计时凸轮的轮廓曲线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渐开线齿廓形状取决于________大小。

3、普通螺纹的牙型为_______________形。

4、刚性联轴器无补偿__________的能力。

5、当滚子链的链节数为奇数时.接头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基米德蜗杆在轴面的齿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槽轮轮机构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8、滚动轴承72211AC中“1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9、斜齿轮的____________参数为标准参数.____________参数为计算参数。

10、所谓高副就是指两构件的直接接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1.()根据曲柄存在的条件已判定铰接四杆机构中存在曲柄.则此机构是不会成为双摇杆机构的。

2.()普通平键联接是依靠键的上下两面的摩擦力来传递扭距的。

3.()三角形螺纹具有较好的自锁性能。

螺纹之间的摩擦力及支承面之间的摩擦力都能阻止螺母的松脱。

所以就是在振动及交变载荷作用下.也不需要防松。

4.()m.d.ha* c*都是标准值的齿轮是标准齿轮。

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由于安装不准确.产生了中心距误差.但其传动比的大小仍保持不变。

三、简答题:(20分)1、简述滚动轴承的3类、6类、7类的类型名称及应用特点。

2、分析比较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四、综合题(1 题2分.2题8分.3题5分.共15分)已知一四杆机构各杆长为AB = 50㎜ .BC = 90㎜ .CD = 80㎜.AD = 100 ㎜。

1、以何杆为机架杆时可得到双曲柄机构?2、若以AD杆为机架杆.此机构为什么机构?用作图法求作极位夹角.并计算行程速比系数K。

机械设计试题库及答案 (1)

机械设计试题库及答案 (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径,螺纹的升角是指螺纹径处的升角。

螺旋的自锁条件为。

2、三角形螺纹的牙型角α=,适用于,而梯形螺纹的牙型角α=,适用于。

3、螺纹联接防松,按其防松原理可分为防松、防松和防松。

4、选择普通平键时,键的截面尺寸(b×h)是根据查标准来确定的,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

5、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宜过大,若传动比过大将使,从而使带的有效拉力值减小。

6、链传动瞬时传动比是,其平均传动比是。

7、在变速齿轮传动中,若大、小齿轮材料相同,但硬度不同,则两齿轮工作中产生的齿面接触应力,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工作中产生的齿根弯曲应力,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

8、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载荷由一对轮齿承担。

9、对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为防止轴承过度磨损,应校核,为防止轴承温升过高产生胶合,应校核。

10、挠性联抽器按是否具行弹性元件分为挠性联轴器和挠性联轴器两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选项1分,共10分)1.采用螺纹联接时,若被联接件之—厚度较大,且材料较软,强度较低,需要经常装拆,则一般宜采用。

A螺栓联接; B双头螺柱联接; C螺钉联接。

2.螺纹副在摩擦系数一定时,螺纹的牙型角越大,则。

A. 当量摩擦系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好;B.当量摩擦系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差;C. 当量摩擦系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差;D.当量摩擦系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好;3、当键联接强度不足时可采用双键。

使用两个平键时要求键 布置。

(1分)A 在同—直线上;B 相隔900 ;C .相隔1200;D 相隔18004、普通平键联接强度校核的内容主要是 。

A.校核键侧面的挤压强度;B.校核键的剪切强度;C.AB 两者均需校核;D .校核磨损。

5、选取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

A .带的线速度B .带的紧边拉力C .带的有效拉力D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6、为了限制链传动的动载荷,在节距p 和小链轮齿数z 1一定时,.应该限制 。

机械设计习题集1-5章

机械设计习题集1-5章

机械设计课程习题集(填空、简答、计算题部分)(第一章~第五章)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论填空题1-1 大多数机器都由( )、( )、( )三部分组成。

1-2 机械设计课程研究的对象是( ),研究的目的是( )。

1-3 进行机器设计时,除了要满足使用和经济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满足( )和( )方面的要求。

问答题1-4 写出下列标准代号的中文名称:GB JB ISO 1-5 解释下列名词: 零件构件 通用零件 专用零件1-6 简述机器和机械零件的设计过程。

1-7 简述机械零件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意义。

1-8 机械零件有哪些主要的失效形式? 1-9 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第二章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选择题2-1 限制齿轮传动中齿轮的接触宽度是为了提高齿轮的( )。

A 硬度 B 强度 C 刚度 D 工艺性 2-2 因为钢材的种类和热处A -1B 0C 0.5D 1 2-4 改变轴的支承位置时,轴的刚度(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5 增大零件的刚度,其抗冲击的能力(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一定2-6 圆柱与圆柱间的接触应力σH 与所受载荷F 的关系是( )。

AF H ∝σ B 2/1F H ∝σ C 3/1F H ∝σ D 理对弹性模量影响甚小,欲采用合金钢和热处理来提高零件的( )并无实效。

A 硬度B 强度C 刚度D 工艺性 2-3 静应力的循环特性r=( )。

4/1F H ∝σ填空题2-7 稳定循环变应力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 )和( )。

2-8 有一传动轴的应力谱如图所示。

则其应力幅a τ=( )、平均应力τ τm τ=( )、循环特性r =( )。

2-9 低副连接的零件的连接表面产生的应力称为( ),高副连接的零件的连接表面产生的应力称为( )。

2-10 零件发生的( )现象称为振动。

2-11 零件或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能正常工作的概率称为( )。

机设习题集1-5

机设习题集1-5

机械设计课程习题集(填空、简答、计算题部分)(第一章~第五章)第一章机械设计概论填空题1-1 大多数机器都由( 原动机)、( 传动装置)、( 工作机) 三部分组成。

1-2 机械设计课程研究的对象是( 零件),,研究的目的是( 掌握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一般机械的能力)。

1-3 进行机器设计时,除了要满足使用和经济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满足( 造型)和( 噪声) 方面的要求。

问答题1-4 写出下列标准代号的中文名称:GB JB ISO1-5 解释下列名词:零件构件通用零件专用零件1-6 简述机器和机械零件的设计过程。

1-7 简述机械零件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意义。

1-8 机械零件有哪些主要的失效形式?1-9 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第二章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选择题2-1 限制齿轮传动中齿轮的接触宽度是为了提高齿轮的( B )。

A 硬度B 强度C 刚度D 工艺性2-2 因为钢材的种类和热处理对弹性模量影响甚小,欲采用合金钢和热处理来提高零件的( C )并无实效。

A 硬度B 强度C 刚度D 工艺性2-3 静应力的循环特性r =( D )。

A -1B 0C 0.5D 12-4 改变轴的支承位置时,轴的刚度( D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2-5 增大零件的刚度,其抗冲击的能力( B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一定2-6 圆柱与圆柱间的接触应力σH 与所受载荷F 的关系是( B )。

A F H ∝σB 2/1F H ∝σC 3/1F H ∝σD 4/1F H ∝σ填空题2-7 稳定循环变应力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 对称循环变应力 )和( 脉动循环变应力 )。

2-8 有一传动轴的应力谱如图所示。

则其应力幅a τ=( 2m ax τ )、平均应力m τ=( 2m ax τ )、循环特性r =( 0 )。

2-9 低副连接的零件的连接表面产生的应力称为( 挤压应力 ),高副连接的零件的连接表面产生的应力称为( 接触应力 )。

机械设计习题集第1

机械设计习题集第1

机械设计习题集第1机械设计课程习题集第一章机械设计概论填空题 1-1 大多数机器都( )、( )、( )三部分组成。

1-2 机械设计课程研究的对象是( ),研究的目的是( )。

1-3 进行机器设计时,除了要满足使用和经济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满足( )和( )方面的要求。

问答题 1-4 写出下列标准代号的中文名称:GB JB ISO 1-5 解释下列名词:零件构件通用零件专用零件 1-6 简述机器和机械零件的设计过程。

1-7 简述机械零件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意义。

1-8 机械零件有哪些主要的失效形式? 1-9 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第二章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选择题 2-1 限制齿轮传动中齿轮的接触宽度是为了提高齿轮的( )。

A 硬度 B 强度 C 刚度 D 工艺性2-2 因为钢材的种类和热处 A -1 B 0 C D1 2-4 改变轴的支承位置时,轴的刚度(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5 增大零件的刚度,其抗冲击的能力( )。

A 增大 B 减小C 不变D 不一定 2-6 圆柱与圆柱间的接触应力σH与所受载荷F的关系是( )。

A HF B HF1/2 C HF1/3 D理对弹性模量影响甚小,欲采用合金钢和热处理来提高零件的( )并无实效。

A 硬度 B 强度C 刚度 D 工艺性 2-3 静应力的循环特性r=( )。

HF1/4 填空题2-7 稳定循环变应力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 )ττmax t 题2-8图和( )。

2-8 有一传动轴的应力谱如图所示。

则其应力幅a=( )、平均应力m=( )、循环特性r=( )。

2-9 低副连接的零件的连接表面产生的应力称为( ),高副连接的零件的连接表面产生的应力称为( )。

2-10 零件发生的( )现象称为振动。

2-11 零件或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能正常工作的概率称为()。

2-12 在轴的直径有突变处会产生( ),增大( )和增加( )都使之减小。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基础设计部分习题一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基础设计部分习题一

机械设计基础部分习题一一、填空题1.平面机构中,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____。

2.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位置,决定于从动件是否与连杆________。

3.理论轮廓曲线相同而实际轮廓曲线不同的两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______的。

4.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

5.渐开线形状与圆半径有关,此圆半径越大,渐开线越趋于。

6.一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二、选择题1.若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是移动,则称这种运动副为( )A.转动副B.移动副C.球面副D.螺旋副2.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 )A.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等于主动件数目B.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主动件数目C.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小于主动件数目D.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等于主动件数目3.在下列平面四杆机构中,无急回性质的机构是()。

A.曲柄摇杆机构B.摆动导杆机构C.对心曲柄滑块机构D.偏心曲柄滑块机构4.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为了获得曲柄摇杆机构,其机架应取( )A.最短杆B.最短杆的相邻杆C.最短杆的相对杆D.任何一杆5.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发生在( )A.从动件与连杆共线位置B.从动件与机架共线位置C.主动件与连杆共线位置D.主动件与机架共线位置6.在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 )A.将产生刚性冲击B.将产生柔性冲击C.没有冲击D.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7.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设计中,为避免凸轮实际轮廓曲线失真,正确的方法是()A.增大滚子半径B.增加从动件长度C.减小基圆半径D.增大基圆半径8.在设计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出现运动失真现象,则应()A.减小凸轮基圆半径B.增大凸轮基圆半径C.增大滚子半径D.增大从动件长度9.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z1=18,z2=43,实际中心距a'=62m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节圆小于分度圆B.节圆与分度圆重合C.节圆大于分度圆D.分度圆的大小取决于中心距10.在安装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时,若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则将使( )A.重合度变大B.定传动比无法保证C.啮合角变大D.分度圆压力角变小三、简答题1.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明确指出。

机械设计基础1练习题——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1练习题——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1 练习题——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一、选择题1.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体是()。

A 机构B 构件C 零件2.下列属于“机器”和“机构”叙述错误的说法是()。

A 都由若干构件组成且各构件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B 机器包含一个或多个机构C 能够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进行能量转换,而机构只能进行运动的传递或改变运动D 机器与机构并无区别,统称为“机械”3.机构运动简图与()无关。

A 机构数目B 运动副的数目、类型C 运动副的相对位置4.内燃机的连杆属于()。

A 机器B 机构C 构件D 零件5.以下运动副属于低副的是()。

A 齿轮副B 凸轮副C 转动副D 都不是6.车轮在轨道上转动,车轮与轨道间构成()。

A 转动副B 移动副C 高副7.平面机构中的高副引入()约束。

A 1B 2C 3D 0D 构件形状二、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应指出),并确定原动件数。

三、试画出下列机构的运动简图。

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分析此方案能否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机械设计基础1练习题——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五、图a、b所示为牛头刨床的设计方案简图,试分析设计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试绘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图。

六、(1)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说明。

(2 )如果方案不合理,请修改并用简图表示。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例1':设某蜗杆减速器的蜗轮轴两端采用混合摩擦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支撑。

已知:蜗杆转速n=60r/min,轴材料为45钢,轴径直径d=80mm,轴承宽度B=80mm,轴承载荷F=80000N,轴瓦材料为锡青铜ZCuSnP1 ([p]=15MPa,[v]=10m/s,[p.v]=15Mpa·m/s),试校核此向心滑动轴承。

作业:1补1'有一采用混合摩擦润滑径向滑动轴承。

已知:轴径直径d=60mm,轴承宽度B=60mm,轴瓦材料为铝青铜ZCuAl10Fe3 ([p]=15MPa,[v]=4m/s,[p.v]=12Mpa·m/s),试求:(1)当载荷F=36000N,转速n=150r/min时,此轴承是否满足液体润滑轴承使用条件?(2)轴允许的最大转速n?(3)当轴的转速n=900r/min时,允许的载荷F max为多少?(4)当载荷F=36000N,轴的允许转速n max为多少?1. 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的目的是。

A. 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B. 控制轴承的发热量C. 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D. 控制轴承的压强P2. 在图所示的下列几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有。

1 A2 BE3.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

A. 单层金属轴瓦B. 双层或多层金属轴瓦C. 含油轴承轴瓦D. 非金属轴瓦4.在滑动轴承材料中,通常只用作双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A. 铸铁B. 巴氏合金C. 铸造锡磷青铜D. 铸造黄铜5.液体润滑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e随而减小。

A. 轴颈转速n的增加或载荷F的增大B. 轴颈转速n的增加或载荷F的减少C. 轴颈转速n的减少或载荷F的减少D. 轴颈转速n的减少或载荷F的增大6.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是为了防止轴承。

A. 过度磨损B. 过热产生胶合C. 产生塑性变形D. 发生疲劳点蚀3 B4 B5 B6 B7. 设计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h min 不够大,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 减少轴承的宽径比 B. 增加供油量 C. 减少相对间隙 D. 增大偏心率8. 在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A. 重载B. 高速C. 工作温度高D. 承受变载荷或振动冲击载荷9. 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

A. 随之升高B. 保持不变C. 随之降低D. 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10. 动压润滑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A. 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B. 充分供应润滑油C. 轴颈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D.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7 A 8 B 9 C 10 D11.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 的比值。

A. 质量B. 密度C. 比重D. 流速12.润滑油的 ,又称绝对粘度。

A. 运动粘度B. 动力粘度C. 恩格尔粘度D. 基本粘度13.下列各种机械设备中, 只宜采用滑动轴承。

A. 中、小型减速器齿轮轴B. 电动机转子C. 铁道机车车辆轴D. 大型水轮机主轴14.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

A. 液体摩擦B. 半液体摩擦C. 混合摩擦D. 边界摩擦11 B 12 B 13 D 14 D15、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是 。

16、在滑动轴承中,相对间隙 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是 与公称直径之比。

A 半径间隙 B. 直径间隙 C. 最小油膜厚度h min D. 偏心率15 C 16 B17. 在径向滑动轴承中,采用可倾瓦的目的在于 。

A. 便于装配B. 使轴承具有自动调位能力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D. 增加润滑油流量,降低温升18.采用三油楔或多油楔滑动轴承的目的在于 。

A. 提高承载能力B. 增加润滑油油量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D. 减少摩擦发热19.设计动压向心滑动轴承时,若通过热平衡计算发现轴承温升过高,在下列改进设计措施中,有效的是 。

A.增大轴承的宽径比B/dB.减小供油量C.增大相对间隙D.换用粘度较高的油20.下述材料中, 是轴承合金(巴氏合金)。

A. 20CrMnTiB. 38CrMnMoC. ZSnSb11Cu6D. ZCuSn10P117 B 18 C 19 C 20 C21.与滚动轴承相比较,下述各点中, 不能作为滑动轴承的优点。

A. 径向尺寸小B. 间隙小,旋转精度高C. 运转平稳,噪声低D. 可用于高速情况下)1(A min χψ-=d h )1( B min χψ+=d h 2/)1( C min χψ-=d h 2/)1( D min χψ+=d h d D -=∆22.径向滑动轴承的直径增大1倍,长径比不变,载荷不变,则轴承的压强P变为原来的倍,PV 值为原来的倍。

A. 2 B. 1/2 C. 1/4 D. 423.宽径比B/d是设计滑动轴承时首先要确定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取B/d=___________。

A 1~10B 0.1~1C 0.3~1.5D 3~524.轴承合金通常用于做滑动轴承的__________。

A轴套B轴承衬C含油轴瓦D轴承座21 B 22 C B 23 C 24 B25、滑动轴承的宽径比B/d愈小,则。

A 轴承温升愈大B 摩擦功耗愈小C承载能力愈大D端泄愈小26、流体动压润滑轴承进行P、v、Pv的验算是因为。

A 启动时属于液体润滑状态B 运行时属于液体润滑状态;C 运行时会发生金属过度磨损D 启动时会发生金属过度磨损。

27、影响流体动力润滑后滑动轴承承载能力因素有:。

A 轴承的直径B 宽径比B/dC 相对间隙D 轴承包角28、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轴承正常的工作时,其工作面的摩擦状态是。

A.完全液体摩擦B.干摩擦C.边界摩擦或混合摩擦25 B 26 B 27 BCD 28、C29.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主要失效形式是。

A.工作表面磨损与胶合B.轴承材料塑性变形C.工作表面点蚀D.轴承衬合金开裂30.设计动压径向滑动轴承时,若轴承宽径比取得较大,则。

A.端泄流量大,承载能力低,温升高B.端泄流量大,承载能力低,温升低C.端泄流量小,承载能力高,温升低D.端泄流量小,承载能力高,温升高31.液体摩擦动压向心滑动轴承中,承载量系数CP是的函数。

A.偏心率χ与相对间隙ψB.相对间隙ψ与宽径比l/dC.偏心率χ与宽径比B/dD.润滑油粘度η、轴承公称直径d与偏心率χ32.径向滑动轴承的偏心率是偏心距e与之比。

A.轴承半径间隙B.轴承相对间隙C.轴承半径D.轴颈半径|29.A 30.D 31.C 32.A33.液体动压向心滑动轴承,若向心外载荷不变,减小相对间隙ψ,则承载能力,而发热。

A.增大B.减小C.不变34.一滑动轴承公称直径d=80mm,相对间隙ψ=0.001,已知该轴承在液体摩擦状态下工作,偏心率χ=0.48,则油膜最小厚度hmin≈。

A.42umB.38umC. 21umD. 19um35.在滑动轴承摩擦特性试验中可以发现,随着速度的提高,摩擦系数。

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C.开始减小,通过临界点进入液体摩擦区后有所增大D.开始增大,通过临界点进入液体摩擦区后有所减小33.AA 34.C 35.D36.液体静压轴承与液体动压轴承相比不能做为静压轴承的优点。

A.油膜刚度较大B.设备及维护费用低C.能在较低转速下工作D.机器启动和停车时,也能保证液体摩擦37.为保证润滑,油沟应开在轴承的承载区。

()(×)38.滑动轴承为标准件。

( )(×)39.螺旋传动中的螺母、滑动轴承的轴瓦、蜗杆传动中的蜗轮,多采用青铜材料,这主要是为了提高 能力。

40.宽径比较大的滑动轴承(B/d >1.5),为避免因轴的挠曲而引起轴承“边缘接触”,造成轴承早期磨损,可采用 轴承。

39. 耐磨 40.自动调心41.滑动轴承的条件性计算包括 、 、 。

42.获得液体动力润滑的条件是 、。

43.滑动轴承的承载量系数将随着偏心率的增加而 ,相应的最小油膜厚度h min 也随着其增加而 。

41、 42. a 、相对滑动面之间必须形成收敛油楔;b 、要有相当的相对滑动速度,且润滑油从大口流入,小口流出; c 、润滑油要有一定的粘度,有足够的供油量;d 、应保证最小油膜厚度处的表面不平度高峰不直接接触。

43.增大,减小44.在一维雷诺润滑方程中, 其粘度是指润滑剂的 粘度。

45.选择滑动轴承所用的润滑油时,对液体润滑轴承主要考虑润滑油的 ,对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主要考虑润滑油的 。

46.在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中,限制p 值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限制pv 值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47.径向滑动轴承的偏心距e 随着载荷增大而_ __;随着转速增高而___。

48.在设计动力润滑滑动轴承时,若减小相对间隙,则轴承的承载能力将 ;旋转精度将 ;发热量将 。

44.动力45.粘度;油性(润滑性)46.过度磨损;过热产生胶合47.增大,减小48. 增大;提高;增大49.流体的粘度,即流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它表征流体内部 的大小。

50.润滑油的油性是指润滑油在金属表面的 能力。

51.影响润滑油粘度的主要因素有 和 。

52.两摩擦表面间的典型摩擦状态是 、 和 。

53.在液体动力润滑的滑动轴承中,润滑油的动力粘度与运动粘度的关系式为 。

(需注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49 摩擦阻力50 吸附51 温度;压力52 干摩擦;不完全液体摩擦;液体摩擦53 式中,v ——运动粘度;η——动力粘度;ρ润滑油的密度55.今有一离心泵的径向滑动轴承。

已知:轴颈直径d =60mm ,轴的转速n=1500r/min , 轴承径向载荷F=2600N ,轴承材料为ZCuSn5Pb5Zn5。

试根据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计算方法校核该轴承是否可用?如不可用,应如何改进?(按轴的强度计算,轴颈直径不得小于48mm )。

提示:根据轴瓦材料,已查得[P]=8MPa ,[v]=3m/s ,[PV]=12MPa ·m/s 。

56.如图所示为两个尺寸相同的液体润滑滑动轴承,其工作条件和结构参数(相对间隙Ψ、动力粘度、速度、[][][]Pv Pv v v P P <<<30)(6h h h v x p -=∂∂η轴颈直径d 、轴承宽度l )完全相同。

试问哪个轴承的相对偏心率较大些?哪个轴承承受径向载荷F 较大?哪个轴承的耗油量Q 较大些?哪个轴承发热量较大?57. 如图所示,已知两平板相对运动速度V1> V2 > V3 > V4 ;载荷F4> F3 > F2 > F1 ,平板间油的粘度相等。

试分析:(1)哪些情况可以形成压力油膜?并说明建立液体动力润滑油膜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