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第5章 细胞因子13.4.7
免疫学-5 细胞因子CD粘附分子(复旦)

一、细胞因子的概述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
三、细胞因子的受体
四、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五、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关的生物制品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述
1961年
1969年 1977年 1979年
Bloom
Dumonde Cohen IUIS
淋巴细胞分泌一些不同于Ig的可溶 性分子
淋巴因子(lymphokine, LK), 单核因 子(monokine, MK) 细胞因子(Cytokine, CK)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e, IL)
第二节
粘附分子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 CAM)
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 触和结合的分子,大多为跨膜糖蛋白。
粘附分子与CD分子是根据不同角度来命名 粘附分子是以粘附功能来归类
大部分粘附分子已有CD编号
也有部分粘附分子尚无CD编号
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 整合素家族
(三)肿瘤坏死因子
1975年发现的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
目前家族成员至少有18个。
TNF-、CD40L、FasL等。
(四)集落刺激因子
指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 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 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主要有GM-CSF、G-CSF、EPO、SCF、TPO等。
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 补体受体 NK细胞受体 Ig Fc受体
MHC分子 协同刺激分子 粘附分子
(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白细胞分化抗原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LDA):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汇编-5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β主要由树突状细 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产生,与 肿瘤坏死因子-α具有相似的结构
和功能。
它也参与免疫反应、细胞凋亡和 炎症反应的调节,但在这些过程 中的作用可能与肿瘤坏死因子-α
有所不同。
肿瘤坏死因子-β在自身免疫性疾 病、感染和肿瘤等多种疾病中发
挥重要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02
常见的生长因子包括EGF、PDGF、FGF等,它们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 生长、发育和分化。
03
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其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 径,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
04
生长因子的产生和分泌也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微生物感染、 炎症刺激等。
激活的T细胞核因子
激活的T细胞核因子是一类能够调节T细胞活性的蛋白 质,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
• 其他集落刺激因子包括EPO(促红细胞生成素)、TPO(血小 板生成素)等,分别作用于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的增殖和分 化。
05
干扰素
α干扰素
01
02
03
来源与结构
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等产生,属于I型 干扰素,由一条多肽链组 成。
生物学活性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 疫调节等作用,通过激活 JAK-STAT信号通路发挥作 用。
03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α主要由巨噬细胞、NK细胞和T细胞产生, 是一种多效性的细胞因子。
在抗肿瘤免疫中,肿瘤坏死因子-α能够直接或间接杀伤 肿瘤细胞,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调节免疫反应、诱导细胞 凋亡和介导炎症反应等。
然而,过量的肿瘤坏死因子-α也会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 性疾病。
细胞因子免疫学

➢主要在中枢免疫器官中进行。
2021/6/24
19
2021/6/24
20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Chapter 3 Functions of CKs
(一)调节固有免疫应答 (二)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 (三)刺激造血 (四)促进凋亡,直接杀伤靶细胞
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 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 集落的细胞因子。
2021/6/24
9
2021/6/24
10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
Chapter 2 Classification of CKs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 IL)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22
第五节 细胞因子与临床
Chapter 5 CKs and clinic
(一)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发生 (二)细胞因子及其相关生物制品
2021/6/24
23
2021/6/24
24
小结
1、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的种类及 其主要功能。
2、熟悉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3、熟悉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4.了解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概况,细胞因
14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一)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 (二)可溶型细胞因子受体和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
2.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
2021/6/24
15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Chapter 3 Functions of CKs
(一)调节固有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可以对多种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进 行调控。
4医免细胞因子

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 相互接触、结合和作用的一类分子,多为糖蛋白。 以配体-受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间或 细胞与基质间发生黏附,参与细胞的识别、活化、 信号转导及生长、分化、迁移等过程,是免疫应 答、炎症反应等发生的分子基础。
分布
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细胞表面,也可成 为可溶性的黏附分子分布于细胞外基 质中。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
按其主要生物学功能分类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其他非单个核细胞 产生 调节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参与免疫调节,造 血及炎性反应.
2.干扰素(interferon, IFN):I型,II型
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控制细胞增殖及 引起发热等
参与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直接诱导细胞凋亡 TNF-α在体外 可诱导肿瘤细胞、树突状细胞、大鼠肝细胞 和小鼠胸腺细胞凋亡。IL-2可诱导抗原刺激 后的TCRαβ细胞凋亡。IL-4可诱导IL-2、LPS 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参与对细胞凋亡的调节 Fas抗原与其配体或抗体结合后可介导细胞 凋亡。IL-2、TNF、IFN-γ可促进Fas抗原的 表达,从而介导细胞凋亡。某些细胞因子 (如IL-1,IL-3,IL-5,TNF,GM-CSF等) 可通过影响某些肿瘤原癌基因(c-myc,c-cos 等)表达而参与调节细胞凋亡。某些细胞因 子则可抑制细胞凋亡,如IL-3可阻止肥大细 胞凋亡,IL-2,IL-7可抑制T细胞凋亡促进增 殖。
(二)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
概念:一类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
使细胞得以附着形成整体的黏附分子。
免疫学 细胞因子

由机体各种细胞分泌的具有调控细胞生长分 化、调节免疫功能和生理活性并参与病理反 应的小分子蛋白质。
根据功能:
白细胞介素(IL)
干扰素家族(IFN) 肿瘤坏死因子家族(TNF) 集落刺激因子(CSF) 生长因子家族(GF)
趋化性细胞因子家族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分泌到细胞外的小分子(8~30 kD)蛋白质;
细胞因子(cytokine,CK)
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
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通过
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
用。是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之外的又一 类分泌型免疫分子。
细胞因子的命名
根据来源: 淋巴因子(lymphokine,LK)由活化淋巴细胞产 生的能调节白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增生分化、 产生免疫效应或引起炎症反应的生物活性介质。 单核因子(monokine,MK)由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的 能诱导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活化、增生、 分化,产生免疫效应和引起炎症反应的生物活 性介质
细胞因子临床应用存在问题
体内效果远不如在体外理想
体内应用毒性反应相当严重
细胞因子的半衰期过短(以分钟计)
细胞因子疗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细胞因子的局部应用
诱导机体持续产生内源性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导向疗法 改进细胞因子在体内的应用方案 联合应 用优于单独用
细胞因子基因疗法
趋化因子受体超家族(ChRsF)
结构特征 属于有7个穿膜区的G蛋白偶联受 体G-bindin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又称7个穿膜区受体超家族。 成员 a. CXCR1-4 b. CCR1-8 c. CX3CR
笔记《医学免疫学》细胞因子

笔记《医学免疫学》细胞因子一、免疫术语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节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
CSF(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
IFN(干扰素,interferon):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白细胞、T淋巴细胞、NK细胞等细胞分泌和产生的一类能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糖蛋白。
TN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在体内外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细胞因子的基本特征:¨小分子蛋白质(8~30kD);¨可溶性;¨高效性,在较低浓度下即有生物学活性;¨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可诱导产生;¨半衰期短;¨效应范围小,绝大多数为近距离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自分泌方式: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
旁分泌方式:对邻近细胞发挥作用。
内分泌方式:通过循环系统对远距离靶细胞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的功能特点:¨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可对不同的细胞发挥不同作用。
¨重叠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因子具有同样或类似的生物学作用。
¨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可增强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可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网络性:免疫细胞通过具有不同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刺激、彼此约束,形成复杂而又有序的细胞因子网络,对免疫应答进行调节,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平衡。
三、细胞因子的免疫学功能(每条举一例说明)(1) 调控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和功能a) 调控免疫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 IL-3、SCF作用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和多种定向祖细胞;¨ GM-CSF可作用于髓样细胞前体及多种髓样谱系细胞;¨ G-CSF促进中性粒细胞分化和吞噬功能;¨ M-CSF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活化;¨ IL-7是T、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早期促分化因子;¨ IL-15促进NK细胞发育分化;¨ EPO促进红细胞生成;¨ TPO和IL-11促进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成。
第05章细胞因子

第五章细胞因子一、多选题【A型题】1. 下列哪种不是T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A.IL-1B.IL-2C.IFN- γD.TNF-βE.IL-42. IL-1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A.T HB.T CC.T DTHD.T SE.巨噬细胞3. 下列不是细胞因子的是:A.淋巴毒素B.过敏毒素C.白细胞介素D.集落刺激因子E.干扰素4.IL-2主要有哪种细胞产生:A.Tc细胞B.T H细胞C.MφD.B细胞E.Ts细胞5.下列细胞因子中哪种不是由单核吞噬细胞产生:A.TNF-αB.IFN-αC.IL-1D.TNF-βE.IL-86.细胞因子不具备的特性是:A.多效性B.拮抗性C.重叠性D.特异性E.协同性7. 下列可促使前T细胞成熟的细胞因子是:A.M-CSFB.IL-3C.IL-2D.G-CSFE.GM-CSF8. 诱导产生IgE的主要细胞因子是:A.IL-1B.IL-2C.IL-4D.IFNE.TNF9. 通过自分泌形式刺激T细胞本身生长的细胞因子是:A.IL-2B.IL-1C.IL-4D.IL-5E.1L-1010. 刺激红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为:A.GM-CSFB.G-CSFC.EPOD.M-CSFE.TPO11. IL-2R主要存在于:A. 肥大细胞表面B. 静止T细胞表面C. 中性粒细胞表面D. 活化T细胞表面E. 血管内皮细胞表面12. 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为:A.IL-2B.IL-4C.IL-8D.TNFE.IFN13.TNF-α主要由哪类细胞产生?A.单核-巨噬细胞B.静止T细胞C.B细胞D.树突状细胞E.红细胞14.下列哪些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A.AbB.IL-1C.IL-2D.IFNE.TNF 15.选择性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A.ILB.TNFC.IFND.CSFE.TGF16.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IL-1B.IFNC.TNFD.IL-6E.IL-417.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A.IL-1 B.IL-2 C.IL-4 D.IL-5 E.G-CSF 18.下列哪项属于分泌型免疫分子A.细胞因子 B.MHC分子 C.粘附分子D.FcγR E.CD分子19.关于IL-2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 B.促进T细胞增殖与分化C.被活化的B细胞膜上的IL-2受体识别D.增强NK细胞活性 E.主要由B细胞产生20.关于细胞因子免疫效应功能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作用强 B.持续时间长C.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功能 D.主要为非抗原特异性作用E.在抗肿瘤、抗细胞内微生物感染中起重要作用21.干扰素的特点是A.无种属特异性B.可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C.由感染机体的病毒合成D.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E.属于多糖类物质22. 淋巴因子不包括A.淋巴毒素B.过敏毒素C.转移因子D.集落刺激因子E.干扰素【B型题】A.IL-1B.IL-3C.IL-4D.IL-12E.EPO1. 治疗肾性贫血的是:2. 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是:3. 促使B细胞发生Ig类别转换,合成IgE抗体的是:4. 刺激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的是:A.IFNB.IL-8C.IL-2D.L-12R55. 旧称T细胞生长因子的是:6. 辅助HIV感染T细胞的是:7. 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的是:8. 抑制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是:A.ILB.CSFC.IFND.TNFE.单核因子9.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统称为10.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的细胞因子称为11.能刺激不同的造血干细胞,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称为12.能抵抗病毒的感染、干扰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称为13.能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称为A.IL-2 B.IFN C.IL-4 D.TNF-αE.IL-814.抗病毒感染复制的是15.引起发热反应的是16.以自分泌方式发挥作用的是17.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的是18.活化NK细胞功能最强的是A.Th1细胞 B.巨噬细胞 C.Th2细胞 D.B细胞E.肥大细胞19.产生IL-1的主要细胞是20.产生IL-2的主要细胞是A. IL-1B. IL-4C. IFND. IL-2E. TNF21. 干扰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是22. 由Mφ分泌,能促进T细胞活化与增殖的细胞因子是23. 促进B细胞分化的细胞因子是24. 维持T细胞在体外生长的因子是25. 直接造成某些肿瘤细胞坏死的是A.TNF-αB.IL-2 C.IFN-γD.G-CSF E.IL-1026.可促进T细胞克隆扩增的主要细胞因子是27.可促进巨噬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是28.可刺激粒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是29.可抑制巨噬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是30.可促进炎症部位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细胞因子是A.IL-2 B.IL-3 C.IFN D.IL-6 E.TNF31.干扰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是32.由T细胞分泌,能促进B细胞活化与增殖的细胞因子是33.促进B细胞分化的细胞因子是A.IL-2 B.IL-4 C.IFN D.IL-6 E.TNF 34.维持T细胞在体外生长的因子是35.直接造成某些肿瘤细胞坏死的是【C型题】A.TNF-аB.LT-а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1.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2.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物质:3.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是:4.能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物质:A.IL-1B.IL-2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5. 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是:6. 促使辅助性T细胞分化为Th1的细胞因子有:7. 可诱导IgE抗体产生的细胞因子有:【X型题】1. IL-2的作用有:A.活化CD4+细胞B.活化CD8+细胞C.刺激NK细胞增殖D.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E.所有T细胞均可产生2.属于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的是:A.高效性B.自限性C.多细胞来源D.特异性E.MHC限制性3.属于集落刺激因子的是:A.EPOB.GM-CSFC.TGFD.M-CSFE.IL-34. 关于细胞因子受体,正确的有:A.膜结合形式存在B.分泌游离的形式存在C.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D.一些受体存在天然拮抗剂E.一类细胞因子受体只分布于同一种细胞5.细胞因子包括:A.IFNsB.TNFsC.CSFsD.TGFs 和趋化因子E.ILs 6.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细胞因子包括IFNs、TNFs、CSFs、TGFs 和趋化因子、ILs等B.大多数CKs是由活化的细胞合成和分泌的C.细胞因子主要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D.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但一种细胞因子只作用于一种细胞 E.细胞因子有极强的生物学活性7.促进T、B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A.IL-2B.Il-3C.IL-4D.Il-5E.IL-6 8.促进肝细胞产生急性期蛋白的细胞因子是:A.IL-1B.IL-4C.IL-6D.IFNE.TNF- 9.具有内源性致热原作用的细胞因子是A.TNF-B.IL-1C.IL-6D.IL-2E.IL-710.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包括:A.膜外区B.跨膜区C.稳定区D.膜内区 E.可变区11.细胞因子分泌的特点是:A.多细胞来源,一种CK可由不同类型细胞产生B.短暂的自限性分泌C.以自分泌方式作用于细胞本身D.以旁分泌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E.以内分泌方式作用远端靶细胞12.属于细胞因子的作用有A.促进炎症反应B.调理作用 C.调节免疫应答D.诱导凋亡 E.介导ADCC13.细胞因子共同的特性是A.多数细胞因子为小分子多肽B.休止状态的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C.细胞因子作用于靶细胞时受MHC限制D.细胞因子主要与免疫调节、造血功能和炎症反应有关E.细胞因子有强的生物学活性14.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是A.IL-1是内源性致热原,可引起机体发热B.TNF有抗肿瘤作用C.TNF-α可引起恶液质D.IFN-γ能增强MHC-II类分子的表达E.IFN具有抗病毒作用15.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IL-2主要由活化的TH1细胞产生B.IL-2促进B细胞对T1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反应C.高亲和力的IL-2受体是异二聚体D.IL-2能维持T细胞在体外持续生长E.IL-2能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16.Th1细胞产生A.IFN-γB.IL-2 C.TNF-βD.IL-4 E.IL-1二、填空题1.由_____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由______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可刺激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称为________。
《医学免疫学 》教学课件:第五章 细胞因子

重点提示
细胞因子的基本概念 细胞因子的分类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细胞因子(cytokines, CK)的概念
指由多种组织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多种 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免疫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换及相互调节依赖于细胞因子。细 胞因子除了介导、调节局部和全身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过 程之外,还与伤口愈合、造血干细胞再生和分化密切相关。 细胞因子通常以游离形式存在于体液中,有些细胞因子也 能以膜结合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 它们可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的作用方式发挥生 物学效应。
3.肿瘤坏死因子(TNF)
是Carswell等在1975年发现的一种能使肿瘤细胞发 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种类: TNF-α(恶液质素):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TNF-β(淋巴毒素,LT-α):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 产生
TNF-α 和TNF-β 为同源三聚体分子,两者识别结 合的受体相同,生物学活性相似均具有杀伤肿瘤 和参与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发现的TNF家族成 员已有30余种,其中CD40L和FasL在调节免疫应 答和诱导靶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维持Th17细胞的存活和扩增,促进APC对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2.干扰素(IFN)
因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作用而命名。
干扰素的发现者
Alick Isaacs 1921-1967
1957 年 Alick Isaacs 和 Jean Lindenmann在进行流感 病毒试验时发现在鸡胚中注射 灭活流感病毒后,鸡胚细胞膜 中生成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 具有“干扰”(英文: interfere ) 流 感 病 毒 感 染 的 作 用,当时Isaacs就将这种物质 称之为“interfer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因子是当今免疫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一、细胞因子的来源与分布 (一)细胞因子的来源 1.活化的免疫细胞:T、B淋巴细胞,NK 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2.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 胞、上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 3.某些肿瘤细胞:骨髓瘤细胞、宫颈癌 细胞株和白血病细胞系等。
第五章
细胞因子
基础医学院 免疫与病原生物教研室 关洪全
第一节
概
述
细胞因子(cytokines,CK)是由免疫细胞和某 些非免疫细胞经诱导而合成和分泌的一类具有多种 生物活性小分子蛋白。(掌握)
细胞因子具有非特异调节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 应、刺激造血、参与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与人体 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细胞因子影响免疫应答的类型。如: IL-12能刺激CD4+Th0细胞分化为向Thl: Thl通过分泌IFN-γ、IL-2、TNF-β等细胞 因子,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
目前已发现IL-1~IL-35。
白介素的生物学功能包括: 促进免疫细胞生长、分化与增殖;
调节免疫应答类型和强度; 调控造血;
诱导急性期反应,促进炎症反应等。
2.干扰素(interferon,IFN):因其能 干扰病毒的复制而命名。 (1)分类 ①IFN-α:主要由白细胞产生,属I型IFN。 ②IFN-β: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属I型 IFN。 ③IFN-γ:主要由活化T细胞、NK细胞产生; 属Ⅱ型IFN,通常由抗原或有丝分裂原诱导产 生。 ④基因工程IFN
2.抗病毒作用:IFN-α、IFN-β诱导 病毒感染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而抑制病毒 的增殖;
IFN还可刺激病毒感染细胞表达MHCⅠ类 分子,提高其抗原提呈作用,有利于杀伤 性T淋巴细胞的识别并杀伤。
3.介导炎症反应:IL-1、IL-6、IFN、TNF和 趋化因子家族(如IL-8)是炎症反应的关键因子。 ◇趋化性细胞因子可促进炎症细胞激活及向 炎症灶集聚; ◇IL-1、IL-6、TNF等可促进肝脏产生如MBL 等急性期蛋白; ◇IL-1、IL-6、TNF还是内源性致热源,可作 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但在细菌感染数小时后,如果细菌内毒素刺 激巨噬细胞产生过量的IL-1和TNF-α则参与细菌 内毒素性休克的发生。
(2)生物学作用:各型IFN作用基本相同。 ①抗病毒 ②抗肿瘤
③免疫调节
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 坏死的细胞因子。 (1)分类 ①TNF-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因 大剂量对可引起恶液质,故又称之为“恶液质 素” ②TNF-β: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又称 淋巴毒素。
主要包括: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SF, G-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SF, M-CSF) 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 多能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即IL-3) 干细胞因子(stern cell factor,SCF)等。
(2)主要成员:趋化性细胞因子如IL-8 和MCP受体属此类。
5.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 (1)共同特征:这类受体的细胞膜外区有 一或多个免疫球蛋白(Ig)样结构域。 (2)主要成员:IL-1、IL-6、M-CSF、 SCF的受体都属此类。
(二)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部分细胞因子受体可从膜表面脱落,游 离于血液或组织液,即为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仍可与相应细胞因 子特异结合,与膜受体竞争,从而负向调节相 应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其中TGF-β:
一方面能促进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免疫抑制活性,如抑 制CTL细胞的成熟及巨噬细胞的激活。
6.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是一 类对不同靶细胞具有趋化效应的细胞因子家族。 已发现50余个成员。 (1)共同特征:根据其分子氨基端半胱氨 酸的数目及其排列方式,可分为四个亚家族 (C-X-C/α、C-C/β、C/γ和C-X3-C)(X代 表半胱氨酸以外的其它氨基酸)。
三、细胞因子受体 (一)膜受体 ◇膜受体分子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 三部分构成。 ◇膜受体根据其膜外区结构分为5个家族。
1.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1)共同特征 ①功能:都与造血细胞的增生、分化有关; ②分子结构:其胞外区有4个不连续的半胱 氨酸残基和WSXWS基序(W代表色氨酸,S代表丝 氨酸,X代表任一个氨基酸),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熟悉)
一、理化特性 1.多为多肽或糖蛋白:分子量为6~60Kda, 其成熟分泌型分子所含氨基酸多在200个以内。
2.多以单体形式存在:多为分泌型。
二、分泌特点 1.多源性(多细胞来源) (1)活化的免疫细胞:T、B淋巴细胞,NK 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与 炎 症 反 应 有 关
介导天然免疫和炎症反应
IL-6、IL-1、IFN、TNF和趋化因子家族是启动抗菌性炎症反 应的关键因子,又被称为促炎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二)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不同种类CK在免疫应答的不同阶段分 别发挥促进或抑制作用。如: IL-2、IL-4、IL-5、IL-6等可促进T、 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介导细胞免疫和 体液免疫, TGF-β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二)按CK的主要功能分类
1.介导天然免疫的CK
2.介导特异性免疫的CK 3.激活炎症细胞的CK 4.刺激血细胞生成的CK
(三)按CK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特点分类: 把细胞因子分为6类:(掌握)
1பைடு நூலகம்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最 初是指来源于白细胞,并主要在白细胞间发 挥作用的细胞因子。
5.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是具有 刺激不同类型细胞生长和分化作用的细胞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 表皮生长因子(epithelial growth factor,EG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等
(2)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 胞、上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 (3)某些肿瘤细胞:骨髓瘤细胞、宫颈癌 细胞株和白血病细胞系。
2.多向性 (1)一种细胞可分泌多种CK:如活化的T 细胞可产生IL-2~IL-6、IL-9、IL-10、IFNγ、TGF-β等。 (2)一种CK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如IL-1或 由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B细胞、成纤维 细胞、表皮细胞等产生。
(2)生物学作用:两种TNF的生物学作用 基本相同:
①杀瘤、抑瘤和抗病毒作用 ②免疫调节作用 ③促进和参与炎症反应 ④致热作用 ⑤引发恶液质
4.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是一组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及不同 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增殖分化, 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 胞因子。
(3)多效性:一种CK可作用于多种不同类 型的效应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如: TNF-α 对L929等细胞株显示细胞毒效应
对某些纤维母细胞系则可促进其分裂增生
(4)重叠性:几种不同的CK可作用于同一 靶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 如IL-2、IL-4、IL-9均可维持和促进T细胞 的增生。
(二)细胞因子的分布 1.分泌型:多数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分布 于体液和组织间质。
2.跨膜型:少数以跨膜分子形式表达于 产生细胞表面。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和命名 (一)按产生CK的细胞类型分类 1.淋巴因子(lymphokine, LK)
2.单核因子(monokine, MK) 3.其他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2)主要功能:趋化性细胞因子可结合在内 皮细胞表面,对多种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 ①IL-8: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和激活作用。 ②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主要对单核 -巨噬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 ③淋巴细胞趋化蛋白(lymphotactin):对 淋巴细胞具有趋化效应。
3.自限性:CK的合成分泌有自限性。 4.多以自分泌或旁分泌形式在局部发挥作用 (1)自分泌(autocrine):主要作用于产 生细胞本身。 (2)旁分泌(prarcrine):主要作用于产 生细胞的邻近细胞。
但某些细胞因子(如IL-1、IL-6、TNF-α等) 也可以内分泌形式作用于远端靶细胞,介导全身 性反应(如引起发热)。
B
活化、增殖、分化
多效性 IL-4 pleiotropy
胸腺细胞
增殖
增殖
肥大细胞
重叠性 redundancy
IL-2、 IL-4、 IL-5
B
均有刺激B细 胞增殖的功能
协同性synergy
IL-4 + IL-5
B
更有效地诱导 IgE类别转换
拮抗性antagonism
IL-4 IFN-
B细胞
B
IL-4 阻断IFN- 诱 导类别转化的作用
(5)双向性:适当的CK具有生理性调节作 用,过量CK则可损伤机体。 (6)网络性:指CK的产生、生物学作用, 受体表达、相互调节等均有网络特点。
网络性
四、 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的调节(了解) 1.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的调节:对相应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呈现负向调节。 2.天然细胞因子受体拮抗物的调节:他 们可以与相应细胞因子受体结合,从而竞争性 地抑制了细胞因子与相应受体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