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樟江导游词

合集下载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精选5篇)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精选5篇)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精选5篇)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1该景区位于贵州省南部的荔波县境内,地处桂林—贵阳—昆明三角旅游区内。

整个景区以喀斯特地貌和樟江水系的水景、浩瀚苍茫的森林为主体,集瀑布、激流、暗河、湖泊、峡谷、溶洞、森林为一体,融奇、幽、险、峻、雄、秀为一炉,包括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及樟江田园风光带等构成。

此外,除了秀丽的自然风景之外,这里还有着古朴浓郁、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融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风情为一体。

今天我们主要要带大家前往的是著名的小七孔景区以及樟江风光最为秀丽的水春河景区。

让我们开始我们愉快的旅行吧!小七孔景区融山、水、林、洞、湖为一体,以精巧、秀美、古朴、幽静著称。

我们现在到达的就是小七孔景区的首站响水河。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条河就是响水河,为什么它被称为“响水河”呢,大家可以停下脚步静静地听一下。

大家是否听到了响水河水声隆隆?这是因为小七孔景区内的喀斯特暗河明流,河床为层层岩石叠积,沿着山脚的公路朔流而上,响水河出现层层叠叠的落差,这段河床全长1.6千米,落差就达110米,而跌水瀑布就多达68级,所以你们就能在数里之外听到响水河的声音,这也就是“响水河”名称的由来。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坐横跨在响水河上由条石砌成的七孔拱桥,就是我们著名的小七孔桥,又称响水河桥。

这座桥高5.5米,长40米,宽2.5米,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x年),这座桥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可是荔波通往广西南丹的重要交通要道,在桥畔原有一块“万古兴桥”碑,刻有“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的诗句,可见这座七孔拱桥在当时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大家现在从古桥俯瞰水面,大家看见的水面清澈见底,犹如照镜,大家可知小七孔桥下的这碧水就是奇特的“涵碧潭”,又称“七孔塘”。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5篇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5篇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5篇荔波樟江景区内以丰富多样的喀斯特地貌、秀丽奇特的樟江水景和繁盛茂密的原始森林、各类珍稀品种动植物为特色,集奇特的山水自然风光与当地水族、瑶族等民族特色于一身,是贵州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下面给大家分享荔波樟江导游词,一起来看看吧!荔波樟江导游词1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与云南石林、征订武隆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南方喀斯特”,是贵州第一处世界遗产地。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少南部的荔波县境内,跟省会贵阳357从公里,风景区总面积为273平方公里,由小七孔鸳鸯湖景区、大七孔地峨宫景区、水春河峡谷景区、樟江沿江风光带等构成。

它们总的特点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洞,洞中有景;林中有水,水中有林;石头上长树,树包大石头。

景区内山、水、洞、林、湖、石、瀑布相互交融,汇为一体。

首先我们进入的是小七孔鸳鸯湖景区,以精巧、秀美、古朴、幽静而著称的,大家所看见的这座横跨在响水河上的七孔石桥,修建于清道光15年,也就是1835年,是清代和民国时期荔波通往广西南丹的交通要道。

桥旁有“万古兴桥”碑,刻有“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畔万万年”之句。

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

跟此不远的孟塘河上也横跨着一座七孔拱桥,桥下拱洞宽敞,农用木船可从孔下驶过,被称为“大七孔桥”。

在大七孔桥的映衬下,响水河上的七孔桥显得秀丽玲珑,因而被称为“小七孔桥”,成为荔波县的一对风景姊妹桥。

走过小七孔桥,迎来我们的是拉雅瀑布,瀑布宽10米,落差30米,瀑布势如山倒,吼声如雷,颇为壮观。

在往前我们走进的这座山就是龟背山原始森林了,这里漫山野生着无数龟背竹,它们或盘根错世插入深深浅浅的裂隙孔窍;或抱着巨石生长,把顽石拱离地面;或把岩石挤破,达到石破天惊的地步,令人惊奇和叹服。

现在来到的就是水上森林了,河谷里长着茂密的乔木和灌木,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中穿流而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冲刷,河床上已经没有一粒泥沙,连石头也被磨光了棱角而变得“圆滑”起来,但树林死死的扎根有河床里,纹丝不动。

关于荔波樟江导游词

关于荔波樟江导游词

关于荔波樟江导游词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荔波樟江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荔波樟江导游词1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做客荔波漳江风景区。

荔波漳江风景区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以及荔波漳江田园风光带构成。

今天我们主要讲解的是大小七孔两个景区。

现在我们到达的景点就是小七孔景区的招牌景点——小七孔古桥。

这座古桥位于景区东大门之首,建于清道光年间,曾是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

桥畔有一块“万古兴桥”碑,碑上刻有“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

”之句。

接下来,我们要浏览的是六十八级跌水瀑布和拉雅瀑布。

现在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来领略一下真正的高山流水,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流水串对串。

大家好好感受六十八级跌水瀑布的温婉,以及拉雅瀑布的豪爽吧。

所谓高山流水觅知音,希望大家在这里听到喜欢的声音,同时发现各位的知音。

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大家慢慢体会吧!我们继续往前走,现在大家到达的是龟背山原始森林。

龟背山遍生着龟背竹,所以有了这个名字。

很像拍魔幻剧的场景吧!这些粗壮树根,四处缠绕的藤蔓都有一把年纪了,见证过这里从古至今许多世事变迁呐!好的,现在出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水上森林了。

水上森林又名瑶池,分为上中下三段。

这里丛生着上百种树木,这些成千上百株的树木大都根植在水中的顽石上,又通过顽石根植于水底河床。

形成了了这样难得的水上森林景观。

茂密的树叶挡住阳光,在这里再也不怕太阳晒了。

穿越一丛丛森林,大家可以看到有两汪湖水,没错,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鸳鸯湖了。

鸳鸯湖面积约29公顷,深30米。

听说这里面有大鱼,如果大家运气好会看到呐!鸳鸯湖最美的时候是早晨,阳光洒在湖面,风吹过来,花香鸟语,树影波光。

秋冬季节早晨有雾飘来,人在穿上就像神仙在飘一样。

荔波樟江导游词

荔波樟江导游词

荔波樟江导游词荔波樟江导游词1各位团友:早上好!今日我们将要去巡游喀斯特水上森林——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樟江风景名胜区包括三大景区,它们是:小七孔鸳鸯湖景区,大七孔地峨宫景区和水春河景区,以及一条樟江风景带和瑶族、水族、布依族的文化景观。

这个风景名胜区的总面积为271平方千米。

它是世间喀斯特地貌上的一处绝品。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都知道,在世界上的很多喀斯特地区,往往都缺乏水源和植被,是一种非常贫瘠脆弱的生态环境。

可是到了这里,又有喀斯特地貌上秀丽的河谷与湖泊,它是地球腰带上的一颗绿宝石,是一座绿色喀斯特森林宝库。

据专家介绍,在喀斯特地貌中这样完善的山水林洞湖融为一体的风光,是举世无双的。

如今,就让我伴随你走进这座宝库,去探寻这座宝库中的宝藏吧!首先,我们到达的是小七孔景区,最先看到的是景区北边的一座桥,就是小七孔石桥,它建于道光二十七至二十八年间〔1847—1848〕,景区因此得名。

桥长40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从前是沟通荔波至广西南丹的重要桥梁。

桥全部是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

小七孔桥还有一个动人的瑶族神话故事,传奇板要山上有个瑶寨,寨里有个小伙子叫阿吉,阿吉有个奇妙的中指,能把坚硬的岩石戳成面团般的稀泥,阿吉看到寨里乡亲被响水河阻隔,不能便利的到对岸去干活或赶场,就约了寨里的七位姑娘在涵碧潭上造石桥,阿吉用中指把一堆堆岩石戳软,姑娘们把戳软的岩石捏塑成桥,七个姑娘一人负责一个孔,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最终把桥造成了,因此小七孔石桥又叫“阿吉桥”和“阿姑桥”。

小七孔桥下流淌着樟江支流响水河的水,响水河谷是一条在喀斯特地貌上流淌的,由明流和暗河穿插而成的河流,全长1。

6千米,落差110米。

由于河水从高处流下来,经过层层岩石就形成了68级跌水瀑布,水声隆隆,数里之外都可听见响声,所以得名为“响水河”这条河的特点就是由于是多级的跌水瀑布,形成了几段动态的水景。

看过了响水河后,我们如今即将到的龟背山,龟背山的样子是一个大乌龟,因此得名“龟背山”,龟背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地带。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3篇_贵州导游词_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3篇_贵州导游词_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3篇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民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境内,总面积118.8平方公里。

由大、小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风光带组成。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贵州荔波樟江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一)荔波樟江位于贵州南部的荔波县境内,总面积273.1平方公里,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和浩瀚苍茫的森林为主体,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峡谷景区及樟江沿江风光带等构成,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和神奇的特色,是开展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旅游之胜地。

各位团友平时学习、工作压力大,来到我们的荔波樟江可以好好放松一回啦。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小七孔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景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是世界遗产。

景区北部有一座建于道光15(1836)年的小七孔古桥,小七孔的名字就是根据这座桥而来的。

古石桥有四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其中一个故事说,远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阿吉的瑶族的小伙子,他的右手只有一个指头,但是这个独指能把坚硬的岩石戳成烂泥一般绵软,更奇的是,过上一夜岩石又能恢复其坚硬。

阿吉的寨子有七位天仙一般美丽的姑娘。

阿吉和七位姑娘看见乡亲们为涵碧潭所阻,不能到对岸去赶场和耕种,便决心在涵碧潭上修建一座石桥。

阿吉用独指戳石头,姑娘们用变软的石头捏砌成桥,一个姑娘砌一孔。

他们干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堆捏成了一座七孔石桥。

因五里外另有一座大七孔石桥,因此这桥叫小七孔桥。

又因这座桥是由七位姑娘捏砌成的,所以它有一个别称“七姑桥”。

此桥看似单簿,但几百年来经过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迄今完好无损。

古色古香的小七孔古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

走过了小七孔桥,迎来我们的是拉雅瀑布,瀑宽10米,落差30米,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

瀑布溅喷的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给我们扑面凉爽和美的享受,可一洗征尘的暑热和劳乏,感觉轻松和振奋啊。

大家在这里照照相,感受一下瀑布的磅礴吧。

现在我们面前的是68级跌水瀑布,专家们考证,多且密的瀑布、跌水,实属全国罕见。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贵州荔波樟江导游词(一)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贵州荔波樟江游玩,很高兴在这里结识大家。

首先简单地作一下自我介绍,我是这次行程的导游,×××,大家可以直接喊我的名字,也可以喊我小×。

“有缘千里能相会”,小×有幸能够带领大家游览贵州荔波樟江,真是一种缘分啊!我们的旅途一定会很愉快的。

在游览期间,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我会热情地为大家服务,确保大家满意。

我们的旅程即将开始,大家跟我来吧!荔波樟江位于贵州南部的荔波县境内,总面积273。

1平方公里,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和浩瀚苍茫的森林为主体,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峡谷景区及樟江沿江风光带等构成,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和神奇的特色,是开展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旅游之胜地。

各位团友平时学习、工作压力大,来到我们的荔波樟江可以好好放松一回啦。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小七孔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景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是世界遗产。

景区北部有一座建于道光15(1836)年的小七孔古桥,小七孔的名字就是根据这座桥而来的。

古石桥有四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其中一个故事说,远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阿吉的瑶族的小伙子,他的右手只有一个指头,但是这个独指能把坚硬的岩石戳成烂泥一般绵软,更奇的是,过上一夜岩石又能恢复其坚硬。

阿吉的寨子有七位天仙一般美丽的姑娘。

阿吉和七位姑娘看见乡亲们为涵碧潭所阻,不能到对岸去赶场和耕种,便决心在涵碧潭上修建一座石桥。

阿吉用独指戳石头,姑娘们用变软的石头捏砌成桥,一个姑娘砌一孔。

他们干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堆捏成了一座七孔石桥。

因五里外另有一座大七孔石桥,因此这桥叫小七孔桥。

又因这座桥是由七位姑娘捏砌成的,所以它有一个别称“七姑桥”。

此桥看似单簿,但几百年来经过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迄今完好无损。

关于荔波樟江导游词五篇

关于荔波樟江导游词五篇

关于荔波樟江导游词五篇关于荔波樟江导游词(一)荔波樟江位于贵州南部的荔波县境内, 总面积273.1平方公里,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和浩瀚苍茫的森林为主体,由小七孔鸳鸯湖景区、大七孔地峨宫景区、水春河峡谷景区及樟江沿江风光带等构成,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和神奇的特色。

主要景点有58个。

景色以野、奇、秀为特色,集中于小七孔景区内,是开展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旅游之胜地。

荔波樟江内人文景观也颇具特色,有*“一大”的少数民族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居,还有瑶麓流传至今的洞葬以及粗犷古朴、个性鲜明的民俗风情,极富吸引力。

荔波樟江位于荔波县境内,距贵阳市314公里,它以喀斯特地貌所造就的奇山秀水,吸引万千游人,主要景观分布在大七孔、小七孔、水春河峡谷3个景区。

七孔景区以峡谷为奇。

游人在大七孔桥旁登舟,溯流而上便进入天神峡谷。

但见两岸峭壁耸立、危崖层叠,绝壁上附着朵朵钟乳、层层翠林,宛若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舟行约2公里,有高60米、孔宽20米的天生桥矗立于花草树木丛中,一道奔腾不息的瀑布映衬上面的桥身,静中生动,静内出声。

过天生桥,地下湖又是一番神秘,使游人惊喜不已。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和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南部边陲的荔波县境内,毗邻广西环江、南丹县,处在桂林——贵阳——昆明的三角旅游空白区内。

荔波樟江风景区总面积273.1平方公里,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风光带组成。

茂兰喀斯森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生态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的重要基地。

荔波樟江区风景名胜区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特色和浩瀚苍茫的喀斯特森林景观为主体,景区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景物景观动静相间,刚柔相济,是既有奇、幽、俊、秀、古、野、险、雄的自然美,又有浓郁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风情融为一体。

同时,荔波是*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和有*领导的红七军革命活动旧址及古井、古墓群。

关于荔波樟江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关于荔波樟江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关于荔波樟江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关于荔波樟江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荔波樟江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荔波樟江导游词1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贵州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游玩。

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刘。

现在我们的旅程即将开始,大家跟我来吧!荔波樟江风景区位于贵州南部的荔波县境内,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峡谷景区及樟江沿江风光带等构成,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和神奇的特色,是开展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旅游之胜地。

有着古朴浓郁、各具特色的多种民族文化。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小七孔景区,小七孔桥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景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是世界遗产。

它建于道光20xx年的,同时小七孔古桥,是清代和民国时期荔波通往广西南丹的交通要道。

桥畔上有一块万古兴桥的石碑刻有: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

大家有兴趣的就去拍张照,留个纪念。

现在我们看见的是68级跌水瀑布,具专家们考证,多且密的瀑布、跌水,实属全国罕见。

层层叠叠的瀑布,倾泻而下,千姿百态的瀑布跌水竞领风骚,构成风情万种的动态水景,令人目不暇接。

在往上走,迎来我们的是拉雅瀑布,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

瀑布溅喷的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给我们扑面凉爽和美的享受。

现在我们来到了龟背山原始森林,是典型的喀斯特森林奇观的缩景。

景区内古木参天,林中珍稀树种较多,奇花异草遍布,如翅荚木、龟背竹等盘结而生。

看,我们走到了水上森林。

河谷里长着茂密的乔木和灌木,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中穿涌而下。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冲涮,河床已没有了一粒泥沙,连磐石也被激流磨光了棱角而变得“圆滑”起来,但树木死死扎根在河床里,纹丝不动。

这种“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长”的奇景,真是壮观啊。

大家小心路滑,别弄湿鞋子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波樟江导游词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民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境内,总面积118.8平方公里。

由大、小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风光带组成。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荔波樟江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荔波樟江导游词(一)荔波樟江位于贵州南部的荔波县境内,总面积273.1平方公里,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和浩瀚苍茫的森林为主体,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峡谷景区及樟江沿江风光带等构成,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和神奇的特色,是开展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旅游之胜地。

各位团友平时学习、工作压力大,来到我们的荔波樟江可以好好放松一回啦。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小七孔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景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是世界遗产。

景区北部有一座建于道光15(1836)年的小七孔古桥,小七孔的名字就是根据这座桥而来的。

古石桥有四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其中一个故事说,远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阿吉的瑶族的小伙子,他的右手只有一个指头,但是这个独指能把坚硬的岩石戳成烂泥一般绵软,更奇的是,过上一夜岩石又能恢复其坚硬。

阿吉的寨子有七位天仙一般美丽的姑娘。

阿吉和七位姑娘看见乡亲们为涵碧潭所阻,不能到对岸去赶场和耕种,便决心在涵碧潭上修建一座石桥。

阿吉用独指戳石头,姑娘们用变软的石头捏砌成桥,一个姑娘砌一孔。

他们干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堆捏成了一座七孔石桥。

因五里外另有一座大七孔石桥,因此这桥叫小七孔桥。

又因这座桥是由七位姑娘捏砌成的,所以它有一个别称“七姑桥”。

此桥看似单簿,但几百年来经过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迄今完好无损。

古色古香的小七孔古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

走过了小七孔桥,迎来我们的是拉雅瀑布,瀑宽10米,落差30米,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

瀑布溅喷的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给我们扑面凉爽和美的享受,可一洗征尘的暑热和劳乏,感觉轻松和振奋啊。

大家在这里照照相,感受一下瀑布的磅礴吧。

现在我们面前的是68级跌水瀑布,专家们考证,多且密的瀑布、跌水,实属全国罕见。

层层叠叠的瀑布,倾泻而下,千姿百态的瀑布跌水竞领风骚,构成风情万种的动态水景,令人目不暇接。

接下来我要带大家看一个奇景,名字很特别叫“一龙戏九珠”。

在河床上高高低低旋着一溜九个喀斯特黑洞,这些洞均呈圆形,直径约七十公分至一米二十公分不等。

洞口与洞口之间的河床十分平整光洁。

在此之前,这条山槽是季节河,水无定势,洪无定量,因此这些黑洞不可能是洪水所掏,否则洞口不可能规则地处于一水平上。

这一奇景就连国家旅游局派来的专家们考察后不禁设问:这是不是外星人所为?我们即将进入野猪林,来到这里,好像回到远古时代。

这里以前野猪奔突林间,所以叫做野猪林。

这是一片喀斯特漏斗森林,从漏斗底部到天边山缘,有重重叠叠的丛林密布。

这里所有的树木全身披满絮状松萝,远望如浑身绒毛的野人。

看,我们走到了水上森林。

河谷里长着茂密的乔木和灌木,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中穿涌而下。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冲涮,河床已没有了一粒泥沙,连磐石也被激流磨光了棱角而变得“圆滑”起来,但树木死死扎根在河床里,纹丝不动。

这种“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长”的奇景,真是壮观啊。

大家小心路滑,别弄湿鞋子喔。

大家尽情地游玩、照相吧!我们即将到水春河。

水春河风景区全长6公里,是樟江风光最为秀丽的一段,以布依民族古寨水春寨而得名。

水春河是荔波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主要景区之一,水春峡位于水春寨上游,长约四公里,峡谷内风光旖旎,我们可以在这漂流。

白岩是水春河十三道浪峡谷山水的最后一堵石壁。

陡峭的石崖如削,怒拔直冲云霄,巍然屹立。

弯过这道银色的峡谷大门,水春河豁然开朗,往下河段改称为樟江,前行四里便是荔波县城了。

荔波“樟江部落”民族文化旅游城,在荔波县城“樟江园”广场旁。

“樟江部落”是融吃、住、行、游、购、娱乐、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民族文化风情街,这里有民族风情服饰、民族首饰品、古玩字画、特色小吃等各种连锁店。

我们在这里可以尽情地购物,买纪念品。

现在,我们到了距小七孔景区约5公里的大七孔景区。

大七孔也是景区的一座大七孔古桥而得名。

从大七孔桥溯流而上,我们来到恐怖峡。

峡谷内危崖层叠,峭壁耸立。

我们向前走约1公里,抬头看看左崖有一座高、宽各约100多米的峭壁直冲云霄,绝壁上附着钟乳、翠林,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壁上还有三个自下而上的大小洞穴,洞口绿树丛生。

团友们,我们在这里是不能大声呼叫,否则绝壁上的大小石块会飞下来的,这里百姓说是天神恼怒,所以这里叫做恐怖峡。

我们沿着方村河继续往前走,大家说我们面前看见的像不像一道门啊?这被称作东方凯旋门,是喀斯特是貌奇观之一,谷称天生桥,又叫做仙人桥。

桥高60米,桥孔宽20米。

桥下湍急的水流形成一道瀑布,桥孔下遍布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桥侧长满灌木、花草。

地峨峡是方村河进入暗河道前的一段明流,是一处宽不过50米,高100多米的深幽河谷。

两岸悬崖峭壁上生长各种奇树异草,涨水期河流汹涌澎湃,枯水时节潺潺细流。

我们可以放心往前走,因为峭壁上可进入暗河的小径旁有密密的小树挡着,我们不用担心会掉下河。

笑天河是方村河伏流后又出现的一段明流。

落差48米,河中银浪滔滔,涛声隆隆,震撼山谷,有如笑天,因此得名。

水出自王蒙乡聋顶村高山岩溶地带的乱石堆中,奔流500多米后再伏流至天生桥露出。

这段河床陡、水流急,我们可以跟着涛声哈哈大笑,减一下压吧。

我们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小×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

在这几天的旅途中,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小邝在这里说声谢谢了!希望大家日后再来荔波樟江游玩。

荔波樟江导游词(二)荔波地处贵州省最南部。

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内陆通往南部沿海古驿道上的重镇,全县总面积2431.8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人,有布依、水、汉、苗、瑶、侗、壮等世居民族22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2%。

因为地处贵州高原南部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所以荔波的平均海拔只有758.8米,气候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18.3℃,非常适宜居住和旅游。

因为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荔波曾先后获得了许多诱人的光环和称号,如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国际王牌旅游目的地、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名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

特别要告诉大家的,是“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这个美誉,如果我们从地球北纬25度的上空从西向东俯瞰地球,您会惊奇地发现,自撒哈拉沙漠,经阿拉伯半岛,到墨西哥湾,都已经或正在沙漠化,几乎见不到绿色。

只有中国华南贵州荔波这方圆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郁郁葱葱的森林,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绿色宝石,弥足珍贵。

所以,“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也就由此而来了。

此外,在《国家地理杂志社》2005年组织的“中国最美的地方“选美活动中,荔波还以较大的优势获得了首届“全国网络手机人气奖”第二名及单项奖“最美的森林”,与此同时,荔波还是全省首批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是贵州省打造100个旅游景区中的21个重点示范景区之一。

荔波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以用“绿色、红色、特色”六个字来概述,堪称“三色级”旅游天堂。

走进荔波就是走进了绿色王国,全县森林覆盖率64%,景区和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2%。

风景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一,可以说山清水秀,步步是景。

绿色资源主要包括两大块:一个是樟江景区,另一个就是茂兰保护区。

樟江景区是国务院1994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18.8平方公里,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和樟江风光带组成,有代表性景源48处,其中特级和一级景源就有10处之多,2009年正式获批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现在,正在举全县之力创建5A。

2011年,还在县城樟江河段成功开发了竹筏漫游樟江、舢板船体验旅游及樟江经典文化游旅游项目,深受游客欢迎。

荔波绿色资源的另外一大块是茂兰保护区,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285公顷,是地球同纬度唯一仅存、集中连片、保护完整、原始生态性强的喀斯特生态系统。

1996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并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

正是由于具有特殊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与显著的生物多样性,包含众多特有和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具有突出的世界价值。

荔波于2007年6月27日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六个、贵州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成为多彩贵州的典型代表。

特色资源上,荔波民族风情浓郁,以布、水、苗、瑶为主体的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传统文化和嫁娶习俗,别具情趣,形成了一道道迷人的风景线。

在此我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朋友晚上可以从大型实景演艺《水韵樟江》中慢慢体会。

就让我们从这里开始,慢慢探寻,细细品味荔波带给我们的美丽和思考。

祝各位在荔波旅途愉快!荔波樟江导游词(三)今天我们要去的旅游目的地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2000年与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同时被列入世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该景区位于贵州省南部的荔波县境内,地处桂林—贵阳—昆明三角旅游区内。

整个景区以喀斯特地貌和樟江水系的水景、浩瀚苍茫的森林为主体,集瀑布、激流、暗河、湖泊、峡谷、溶洞、森林为一体,融奇、幽、险、峻、雄、秀为一炉,包括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及樟江田园风光带等构成。

此外,除了秀丽的自然风景之外,这里还有着古朴浓郁、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融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风情为一体。

今天我们主要要带大家前往的是著名的小七孔景区以及樟江风光最为秀丽的水春河景区。

让我们开始我们愉快的旅行吧!小七孔景区融山、水、林、洞、湖为一体,以精巧、秀美、古朴、幽静著称。

我们现在到达的就是小七孔景区的首站响水河。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条河就是响水河,为什么它被称为“响水河”呢,大家可以停下脚步静静地听一下。

大家是否听到了响水河水声隆隆?这是因为小七孔景区内的喀斯特暗河明流,河床为层层岩石叠积,沿着山脚的公路朔流而上,响水河出现层层叠叠的落差,这段河床全长1.6千米,落差就达110米,而跌水瀑布就多达68级,所以你们就能在数里之外听到响水河的声音,这也就是“响水河”名称的由来。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坐横跨在响水河上由条石砌成的七孔拱桥,就是我们著名的小七孔桥,又称响水河桥。

这座桥高5.5米,长40米,宽2.5米,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x年),这座桥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可是荔波通往广西南丹的重要交通要道,在桥畔原有一块“万古兴桥”碑,刻有“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的诗句,可见这座七孔拱桥在当时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大家现在从古桥俯瞰水面,大家看见的水面清澈见底,犹如照镜,大家可知小七孔桥下的这碧水就是奇特的“涵碧潭”,又称“七孔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