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数字0-9的认识和书写
2. 数字0-9的大小比较
3. 数字0-9的数目意义和数位意义
4. 数字的顺序排列
5. 数字的加法运算(没有进位)
6. 数字的减法运算(没有退位)
7. 数数字,将数字与物体进行对应
8. 掌握基本的数学符号:加号、减号、等于号
9. 通过观察、绘制、数点等方式进行数数活动
10. 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如推理数的大小关系
11. 认识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12. 通过观察和画图研究二维图形的特点与性质
13. 进行简单的空间位置、方位的描述
14. 认识物体的形状特点,如圆的圆心、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等
15. 进行简单的图形模仿和延伸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教材。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可打印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一、数字与数的认识1. 自然数概念在一年级数学课程中,学生将开始接触数字和数的概念。
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门牌号码、手指数量等,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数的概念。
学生需要能够认识和书写从1到100的自然数。
2. 数的顺序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数字顺序,包括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概念。
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学生可以培养数的概念。
3. 数的比较学生需要能够进行简单数字的比较,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来进行比较。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数字比较的练习。
二、认识和书写数字1. 数字的认读学生需要掌握从1到100的数字认读,包括认读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
2. 数字的书写一年级学生需要通过书写练习,掌握数字的正确书写方式。
老师可以教导学生注意数字的横竖撇捺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简单的加减法1. 加法学生需要学会进行10以内的简单加法运算,如3+5=8等。
老师可以通过教具、实际物品等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2. 减法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会进行10以内的简单减法运算,如7-2=5等。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减法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原理。
四、认识简单的图形1. 直线、曲线学生需要认识直线和曲线的基本概念,老师可以示范和展示不同的直线和曲线,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感知。
2. 2D图形学生需要认识一些简单的二维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老师可以通过游戏和实际物品,让学生辨认和分类不同的图形。
五、长度、重量、容积1. 长度学生需要学会使用简单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等,并能够用简单的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2. 重量一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简单的重量概念,学会使用千克、克等简单的重量单位进行概念的认知。
3. 容积学生需要了解简单的容积概念,如升、毫升等,并能够用简单的容器进行容积的测量。
总结:一年级上册数学涉及了数字和数的认识、数字的书写、简单的加减法、认识简单的图形以及长度、重量、容积等基本的数学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第 2 课 时 左、右
情境导入
做游戏。
少
长
短
大
小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
多
——
——
——
——
——
这是右手。
另一只是……
左手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看看你的两只手。
我用右手写字,左手压住本子。
我举手发言用右手。
两只小手可以做什么?
新知探究
1.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课后练习
(教材P37 第1题)
课后练习
(教材P37 第2题)
( )个
( )个
( )个
( )个
4
1
2
4
2.
(教材P37 第3题)
3.我说你猜。
课后练习
第 2 课 时 图形的拼搭
活动导入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3. 要想拼成 ,需要几个 ?试一试。
(教材P17 做一做2)
( ) ( )
<
3
2
5
4
2
3
5
4
课后练习
1.
2.
课后练习
4
2
4
2
>
<
5
4
4
5
<
3
1
1
3
5
4
>
3
4
<
3. 涂一涂,比一比。
课后练习
(教材P19 第6题)
4. 下一个该涂什么颜色?先涂一涂,再数一数。
4
4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设计

第五单元要点分析第周第课时第周第课时易错、典型、变式习题归纳第周第课时课题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6、7的认识,包括:认读写6、7,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基数含义,序数含义,数的组成。
2.练习巩固6、7的加减法,并会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6、7的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教学活动随机处理一、知识点1:认识6、7及比较大小。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第2题。
数一数,比一比。
()个()个()个二、知识点2:6、7的基和和序数意义。
件出示教材第43页第3题。
把右边的6只熊猫圈起来。
在左边数第7只熊猫的上面画1个○。
三、知识点3:6、7的加减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第10题。
0+7= 7-5= 1+6= 7-3=4-2= 2+4= 7-4= 6-4=5-0= 6-3= 2+5= 5-3=四、知识点4:说一说图的意思再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第12题。
说一说图的意思,再计算。
5+□=□ 6-□=□五、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43页第1、4题,第44页第5、6、7题。
板书设计第周第课时第周第课时第周第课时周第课时第周第课时第周第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8、9的认识,包括:认读写8、9,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基数含义,序数含义,数的组成。
2.掌握8和9的加法及减法的计算方法,看图写出四道算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8和9的加、减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随机处理一、知识点1:8、9的组成。
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5题。
找朋友。
二、知识点2看图写出四道算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6题。
5+4=□9-4=□4+□=□9-□=□6+2=□ 8-2=□ 2+□=□ 8-□=□三、知识点3:8和9的加、减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第10题。
看谁算得都对。
5+2= 9-7= 1+8=9-3= 8-4= 3+6=第周第课时第周第课时第周第课时第周第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随机处理一、知识点1:10以内数的顺序。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上、下、前、后”

在 上面 在 上面 在 上面 在 上面
部编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举手发言:谁在谁的下面?
在 下面 在 下面 在 下面 在 下面
部编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在 下面 在 下面 在 下面
在 下面 小组讨论: 能直接说谁在上面,谁在下面吗?应该怎么说?
部编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有时要找到参照物才能说清 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这样才能确定物品的位置。
部编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部编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在每人下面的括号里填上他们的名字。
(壮壮)(明明)(强强)(华华)(小山)
壮壮排在最前面,明明的后面是强强,明明前面 只有1个人。华华在强强的后面,在小山的前面。
部编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1. 上、下是一组相对的位置关系,位 置在高处的物体为上,低处的物体 为下。
2. 要确定前后的位置,需要先确定以 什么为参照点,参照点面对的方向 是前,上、下、前、后”
位
置
部编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幅图有哪些数学知识吧!
部编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上面有
说一说:轮船上面有什么?
部编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小组讨论: 这些交通工具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呢?
部编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举手发言:谁在谁的上面?
部编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的后面有 举手发言:后面有什么?
部编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有时要找到参照物才能说清楚谁 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这样 才能确定物品的位置。
部编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把 放在小狗的后面, 放在小狗的前面, 放在 小狗的上面, 放在小狗的下面。
部编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部编版2024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部编版2024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1,2,3……2.0的认识:0是数学中的特殊数字,它表示没有,可以用来占位。
3.数量比较:能比较大小的数或物体的数量多少,可以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比较。
例如:5 > 3,3 < 5,5 = 5。
二、数的表示1.数字的读法:练习从0到9、从11到19以及从20到99的数字的读法。
例如:58读作“五十八”。
2.数字的写法:掌握0至100内数字的写法。
例如:23用阿拉伯数字写作“23”,用汉字写作“二十三”。
三、数的运算1.加减法:掌握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加法:将两个数累加起来,结果是两个数的和。
–减法:拿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取走,结果是剩下的数。
2.数量的加减法:掌握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有关数量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小明有5颗糖,他吃了3颗,那么他现在还有2颗。
四、图形1.图形认识:辨认知道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
2.用图形表示问题:掌握用图形表示数量的方法。
例如:有3个小球,可以用3个圆形表示。
五、时间1.时间表达:用“小时”、“分”、“秒”等单位表示时间。
例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
2.时间的关系:掌握“早、晚、现在、过去、将来”等词语,能区分时间的先后。
例如:8点是早上,12点是中午,14点是下午。
六、数的分解1.数的分解:将一个数按照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例如:4可以分解为2×2。
2.分解的应用:掌握将一个数按照相乘的形式表示时的应用场景。
例如:36个人,可以分成6行6列,也可以分成9行4列。
七、整体与部分1.整体和部分:学习整体与部分的概念。
例如:2块巧克力可以分成3小块和1大块,3小块和1大块分别是它们的部分,2块巧克力是它们的整体。
2.用整体表示部分:掌握用整体表示部分的方法。
例如:一个大课间有30分钟,其中一半是15分钟。
八、数的排序1.排序概念:学习什么是排序及排序的方法。
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本文将对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知识点一:加法
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的运算方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简单的加法运算,例如两个一位数的相加,以及带进位的加法。
知识点二:减法
减法是指将一个数值从另一个数值中减去的运算方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简单的减法运算,例如两个一位数的相减。
知识点三:数字的大小比较
数字的大小比较是指通过大小关系来判断数字的先后顺序。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来比较数字的大小。
知识点四:数的顺序
数的顺序是指按照大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数字的方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如何按照顺序排列数字,并通过练巩固这一技能。
知识点五:数的组成与拆分
数的组成与拆分是指将一个数拆分成若干个部分,或者将若干
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数的方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如何进行数的分解
与合成,并通过练强化这一技能。
知识点六:数的进位与退位
数的进位与退位是指在加法或减法中,当某一位的和或差大于
等于(小于等于)10时,进位或退位的操作方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进位与退位的概念,并通过练加深理解。
希望以上归纳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部编一年级数
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数一数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五、加法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六、减法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七、0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2、0的读法:0读作:零3、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如:0+8=8 9-0=9 4-4=0第五单元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一、6—10的认识: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2、10以内数的顺序:(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二、6—10的加减法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2、“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三、连加连减;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四、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如:10+5=15 17-7=10 18-10=8(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9、解决问题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练习题一、填空1、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19里面有1个()和9个().3、一个十和7个一组成().4、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7,和是().5、被减数是16,减数是7,差是().6、15=7+(),5+8=()+5,13-()=10.7、在8、11、18、12、15、20、16中,共有()个数,从左数第6 个数是(),从右数,15排在第()个;其中比12大数有(),比18小的数有().8、将7、10、9、11、5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9、12连续减2,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一个十和4个一组成();10个一和1个十组成();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11、一个加数是6,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12、被减数是18,减数是5,差是().二、在()里填上“〉”、“〈”、“=”或“+”、“-”.11()6=17 , 17()8=9 , 7+6()13 , 7-2()4.三、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3 6 4 8 11 18 20四、把左边的7 个●圈起来,再从左边数,把第9个●圈起来.●●●●●●●●●●●五、用7、9、16三个数写出四个算式.六、应用题;1、桌上有16个皮球,拿走了9个,还剩几个?2、小华吃了8个苹果,小明吃了9个,他们两人共吃了多少个?3、学校图画组有18个同学,有9个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4、老师做了10面小红旗,奖给同学7面,还剩几面?5、小红吃掉8个苹果后,还剩下3个,小红原来有几个苹果?6、停车场停了9辆汽车,开走几辆后还剩下6辆,开走了几辆车?7、小华做了7面小红旗,小红做的和小华同样多,两人一共做了几面小红旗?8、有一些小鸟落在2棵树上,先飞走7只,又飞走6只,两次一共飞走多少只?9、8个小朋友做花,做了9朵红花,做的黄花和红花同样多,一共做了多少朵花?10、植树节里,三(2)班第一小组6个小朋友栽了8棵小树,第二小组7个小朋友栽了9棵小树.两个小组一共栽了几棵小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
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4-4=0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
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
如:10由9和1组成。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 17-7=10 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
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练习题
二、填空
1、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19里面有1个()和9个()。
3、一个十和7个一组成()。
4、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7,和是()。
5、被减数是16,减数是7,差是()。
6、15=7+(),5+8=()+5,13-()=10。
7、在8、11、18、12、15、20、16中,共有()个数,从左数第6 个数是( ),从右数,15排在第( )个;其中比12大数有( ),比18小的数有( )。
8、将7、10、9、11、5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9、12连续减2,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个十和4个一组成();10个一和1个十组成();
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1、一个加数是6,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
12、被减数是18,减数是5,差是()。
三、在()里填上“〉”、“〈”、“=”或“+”、“-”。
11( )6=17 , 17()8=9 ,7+6()13 ,7-2( )4。
四、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3 6 48 1118 20
五、把左边的7 个●圈起来,再从左边数,把第9个●圈起来。
●●●●●●●●●●●
六、用7、9、16三个数写出四个算式。
七、应用题
1、桌上有16个皮球,拿走了9个,还剩几个?
2、小华吃了8个苹果,小明吃了9个,他们两人共吃了多少个?
3、学校图画组有18个同学,有9个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
4、老师做了10面小红旗,奖给同学7面,还剩几面?
5、小红吃掉8个苹果后,还剩下3个,小红原来有几个苹果?
6、停车场停了9辆汽车,开走几辆后还剩下6辆,开走了几辆车?
7、小华做了7面小红旗,小红做的和小华同样多,两人一共做了几面小红旗?
8、有一些小鸟落在2棵树上,先飞走7只,又飞走6只,两次一共飞走多少只?
9、8个小朋友做花,做了9朵红花,做的黄花和红花同样多,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10、植树节里,三(2)班第一小组6个小朋友栽了8棵小树,第二小组7个小朋友栽了9棵小树。
两个小组一共栽了几棵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