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救护车车载医疗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总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征求意见稿)》说明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医疗装备学组2012年工作计划,由武汉市急救中心负责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的起草工作。
为此经过分析与研究现有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的现状与欧、美救护车标准及我国现有救护车标准,主要参考《BS EN 1789- 2007+A1欧洲标准医疗车辆及其设备道路救护车》和《WS/T 292—2008 救护车》卫生部标准中,医疗设备配置方面的要求,初步拟定了《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征求意见稿)》。
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优化人员和设备配置的要求,提高院前急救资源的使用效率。
我国救护车分类已进行多年,因未进行院前急救分级或无分级标准,实际操作存在困难。
此征求意见稿将救护车分为三类,需要采取院前急救分级,如英国院前急救分级标准:一级为紧急的、危及生命的;二级为紧急的、不危及生命的;三级为不需要立刻临床治疗的。
可采用医疗急救优先级调度系统(MPDS)对院前急救任务进行分级。
对不需要医疗治疗、仅需要救护车转运的,可以医疗救护员承担。
通过相关法规可使医疗救护员承担更多工作。
如:德国B型救护车主要为高级医疗救护员承担。
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药械配置标准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药械配置标准
为规范本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药品和器械配置,保障院前医疗急救工作顺利开展,使急、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依据《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救护车标准》及相关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本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药械配置包括:药品、医疗耗材、医疗设备、应急救援装备等。
本标准为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单车配置标准,分为基本配置和可选配置,基本配置为必要选项,原则上不可删减但可以同类替代;可选配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配置。
一、药品配置标准
(一)基本配置
1
(二)可选配置
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可根据本单位承担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中患者伤病特点选配以下类别药品:
二、耗材配备标准
2
(一)基本配置
(二)可选配置
三、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3
4
四、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标准
(一)外伤包配置
(二)救援防护装备
5。
院前救护车车载医疗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
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为统一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医疗设备配置,保障院前医疗急救工作顺利开展,使每一位需要院前急救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医疗设备的配置包括药品、医疗耗材、医疗设备、应急救援装备等,单车基本配置标准具体如下:
一、药品配置标准
(一)基本药品配置
(二)选配药品
二、耗材配备标准
三、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四、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标准(一)急救外伤包:1个。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通讯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通讯设施设备配置标准为统一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通讯设施设备的配置,有力保障日常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调度,保障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的指挥,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通讯设施设备的配置包括:车载信息终端(GPS)1套、800兆无线数字集群设备手台、车台个1套。
其中800兆数字手持台的配置:手持台的标准原装配置要求:1部裸机(含天线)、2块高容量锂电池、1个座充、1个旅充,1个车充、1个终端皮带夹、1个肩咪、1本中文说明书、一付专用耳机。
具体标准如下:一、车载信息终端技术标准(一)移动信息终端硬件性能要求1、信息模块性能(1)CPU 主频≥400MHz,内存ROM≥32M,RAM≥32M,系统冷启动时间≤60秒, 系统热启动时间≤15秒;(2)显示屏:彩色液晶触摸式显示屏:不小于7英寸宽屏,像素≥480x234(RGB,亮度≥350LX,可配合按键操作,有遮阳罩;(3)数据存储空间不小于1GB。
2、GPS模块性能(1)不少于12通道的GPS定位功能;(2)外置GPS天线(不与显示屏一体,可放置在车身外侧;(3)接收灵敏度-140db;(4)刷新频率≤1次/秒。
3、通信模块性能(1)有免提语音电话,不设手柄;(2)采集的信息实时压缩回传;(3)提交符合国标的灵敏度、参考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检测结果。
4、整机电气性能(1)采用GPRS数据通信;(2)体积小巧、安装方便,工作时系统无任何噪音;(3)电源环境:直流9-36V供电;(4)根据急救流程的自动电源管理(投标方应详细描述);(5)休眠状态下工作电流<100mA;(6)整机功耗<15W。
(二)移动信息终端软件功能要求1、操作系统:提供图形用户界面,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
2、卫星定位功能(1)可进行GPS定位(包括经度、纬度、高度、速度、方向、时间)并将位置信息发送到指挥中心。
救护车辆配置标准,覆盖

救护车辆配置标准,覆盖一、概述救护车辆配置标准,覆盖是针对救护车配置、覆盖范围、使用规范等方面制定的标准体系。
本标准旨在确保救护车辆的配置合理、覆盖全面,提高救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救护车辆配置标准1.车辆类型与数量:根据地区人口、医疗资源、灾害事故等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救护车辆,如普通救护车、重症救护车、专用传染病救护车等。
同时,根据服务需求,合理配置救护车辆的数量。
2.车辆性能:救护车辆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如制动系统可靠、转向灵活、悬挂系统稳定、噪音低等。
车内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心电图机、除颤仪等。
3.人员配备:救护车辆应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急救员等。
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三、覆盖范围1.区域划分:根据行政区域划分,合理规划救护服务覆盖范围。
根据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等因素,确定不同区域的救护服务需求,合理配置救护车辆数量。
2.服务质量:救护服务应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救治服务,包括快速响应、及时救治、安全转运等。
同时,应注重患者隐私保护,尊重患者权益。
3.紧急呼叫:救护服务应提供24小时紧急呼叫服务,包括电话呼救、网络呼救等。
应建立完善的紧急呼叫系统,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使用规范1.响应时间:救护车辆应尽快到达现场,一般情况下的响应时间应不超过XX分钟。
对于特殊情况,如交通拥堵、突发事件等,应及时调整响应时间。
2.救治流程:救护车辆应按照规定的救治流程进行操作,包括快速评估病情、紧急救治、安全转运等。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救治质量和安全。
3.交接手续:救护车辆到达目的地后,应与接收单位进行交接,包括病情状况、救治情况、交接意见等。
交接手续应清晰明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五、其他事项1.培训与考核:救护服务单位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应对救护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救护车是医疗急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而救护车上的医疗设备配置直
接关系到对患者的急救效果。
因此,对于救护车医疗设备的配置标准,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救护车在急救任务中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首先,救护车上的医疗设备应当包括基本的急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器、氧气瓶、急救药品等。
这些设备是在紧急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急救所必需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
其次,救护车医疗设备的配置还应考虑到对不同病情的应急处理。
比如,针对
心脏病突发的患者,救护车上应当配备有足够数量的心脏除颤器和相关药品;对于呼吸急促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当配备有呼吸机和氧气吸入器等设备。
此外,救护车医疗设备的配置还应考虑到患者的转运和固定。
在转运过程中,
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因此救护车上应当配备有血压计、体温计、输液泵等设备;同时,为了确保患者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还需要配备有固定带、担架等设备,以确保患者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会受到二次伤害。
最后,救护车医疗设备的配置还应考虑到对医护人员的支持。
在急救过程中,
医护人员需要有清晰的工作空间和便捷的操作设备,因此救护车内部的布局和设备配置也需要得到充分的考虑,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高效地进行急救工作。
总的来说,救护车医疗设备的配置标准应当是全面的、灵活的,并且能够满足
各种急救情况的需求。
只有这样,救护车才能在急救任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最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院前救护车车载医疗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
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为统一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医疗设备配置,保障院前医疗急救工作顺利开展,使每一位需要院前急救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医疗设备的配置包括药品、医疗耗材、医疗设备、应急救援装备等,单车基本配置标准具体如下:
一、药品配置标准
(一)基本药品配置
(二)选配药品
二、耗材配备标准
三、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四、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标准(一)急救外伤包:1个。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征求意见稿)》说明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医疗装备学组2012年工作计划,由武汉市急救中心负责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的起草工作。
为此经过分析与研究现有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的现状与欧、美救护车标准及我国现有救护车标准,主要参考《BS EN 1789- 2007+A1欧洲标准医疗车辆及其设备道路救护车》和《WS/T 292—2008 救护车》卫生部标准中,医疗设备配置方面的要求,初步拟定了《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征求意见稿)》。
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优化人员和设备配置的要求,提高院前急救资源的使用效率。
我国救护车分类已进行多年,因未进行院前急救分级或无分级标准,实际操作存在困难。
此征求意见稿将救护车分为三类,需要采取院前急救分级,如英国院前急救分级标准:一级为紧急的、危及生命的;二级为紧急的、不危及生命的;
注:2)A型可选配一个10升氧气瓶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
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为统一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医疗设备配置,保障院前医疗急救工作顺利开展,使每一位需要院前急救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医疗设备的配置包括药品、医疗耗材、医疗设备、应急救援装备等,单车基本配置标准具体如下:
一、药品配置标准
(一)基本药品配置
(二)选配药品
二、耗材配备标准
三、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四、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标准(一)急救外伤包: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