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工艺原理及特点
磁混凝沉淀工艺

磁混凝沉淀工艺磁混凝沉淀工艺,又称为磁混凝沉降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技术。
它通过利用磁性物质对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吸附和沉降,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磁混凝沉淀工艺在水处理、废水处理以及矿产资源回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磁混凝沉淀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磁性物质对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吸附和沉降。
在磁混凝沉淀过程中,首先向悬浮液中加入磁性物质,磁性物质会与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发生吸附作用。
然后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使磁性物质和吸附在其上的固体颗粒一起沉降到底部形成沉淀物。
最后,通过沉淀物和悬浮液的分离,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磁混凝沉淀工艺的优点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
首先,磁混凝沉淀工艺能够高效地去除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对于一些难以去除的微小颗粒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其次,磁混凝沉淀工艺在沉淀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只需要外加磁场即可实现固液分离,因此具有较低的能耗。
同时,磁混凝沉淀工艺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环保要求。
磁混凝沉淀工艺的应用广泛。
在水处理领域,磁混凝沉淀工艺可以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水源,如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等。
通过磁混凝沉淀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提高水质。
在废水处理领域,磁混凝沉淀工艺可以用于处理含有大量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的废水,如污泥脱水、混凝沉淀等工艺。
此外,磁混凝沉淀工艺还可以应用于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通过磁性物质对矿石中的磁性矿物进行吸附和沉降,实现矿石的分离和回收。
磁混凝沉淀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它在水处理、废水处理以及矿产资源回收等领域应用广泛。
通过利用磁性物质对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吸附和沉降,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磁混凝沉淀工艺的应用在提高水质、减少废水排放以及矿产资源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混凝沉淀工艺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人类的生活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效沉淀池工艺原理

高效沉淀池工艺原理混凝是高效沉淀池工艺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液体中的微小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
通常使用一些化学药剂,如混凝剂和絮凝剂来实现。
混凝剂可以改变悬浮物的电荷状态,使其颗粒间发生相互作用而聚集在一起;絮凝剂可以增加悬浮物团聚的速率,使其形成具有一定大小的颗粒。
通过混凝作用,悬浮物颗粒的大小和数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变,便于后续的沉淀步骤进行。
沉淀是高效沉淀池工艺的核心过程,其目的是利用液体中的重力作用使得颗粒下沉到池底,从而实现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为了增加沉淀效果,通常会采用一些物理设计手段,如增加池体的深度和面积,设置板块或环状沉淀区等。
此外,也可以通过调整液体流速和沉淀时间来控制沉淀效果。
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会逐渐沉降到池底形成污泥层,清澈的液体则从上端流出。
去除是高效沉淀池工艺的第三步,其目的是将沉淀下来的污泥从污泥层中分离出来,以便后续处理。
污泥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除,如采用机械手段,使用泵送设备或手动清理。
清除污泥后,可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处理,如直接处置、再利用或进一步处理。
浓缩是高效沉淀池工艺的最后一步,在去除污泥后,通常会采取一些方法来将污泥进一步浓缩,以减少处理量和处理成本。
常用的浓缩方法包括加热和机械压榨。
加热可以使得污泥中的水分蒸发,从而提高污泥的固体含量;机械压榨则是利用机械设备对污泥进行压榨,以降低水分含量。
综上所述,高效沉淀池工艺通过混凝、沉淀、去除和浓缩等过程实现了废水中悬浮物质的沉淀和分离。
其工艺原理简单易行,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高技术的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合成欧泊
人工合成欧泊的工艺过程: 人工合成欧泊的工艺过程 1)二氧化硅球体的形成 二氧化硅球体的形成 2)二氧化硅球体的沉淀 二氧化硅球体的沉淀 3)球体压实、合成欧泊的生成 球体压实、 球体压实
结构特征: 结构特征
合成欧泊的主要鉴别特征是色斑特点。 合成欧泊的主要鉴别特征是色斑特点。 色斑特点 合成欧泊: 合成欧泊 柱状色斑 镶嵌状色斑 清晰的色斑界限 蜥蜴皮状构造 天然欧泊:丝绢状色斑 天然欧泊 丝绢状色斑 丝绢状
图片鉴定
合成欧泊 蜥蜴皮状构造
合成欧泊 清晰的色斑界限
拼合欧泊
天然欧泊 丝绢状色斑
气相沉淀法的优点与缺点: 气相沉淀法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使用沉淀法,染色剂多为无机, 优点 使用沉淀法,染色剂多为无机,通过化学反应而沉淀在 使用沉淀法 宝石内部。这种著色一般是耐久的。 宝石内部。这种著色一般是耐久的。
处理技术: 处理技术
1)用可溶性的着色金属盐溶液浸泡宝石 用可溶性的着色金属盐溶液浸泡宝石 2)让溶液渗入宝石孔隙或裂纹之中 然后加热使溶液发生分解 在孔 让溶液渗入宝石孔隙或裂纹之中,然后加热使溶液发生分解 让溶液渗入宝石孔隙或裂纹之中 然后加热使溶液发生分解,在孔 隙或裂纹中沉淀出着色料; 隙或裂纹中沉淀出着色料 3)让溶液渗入宝石孔隙或裂纹之中 再把宝石浸泡在另一种溶液中 让溶液渗入宝石孔隙或裂纹之中,再把宝石浸泡在另一种溶液中 让溶液渗入宝石孔隙或裂纹之中 再把宝石浸泡在另一种溶液中, 让两种溶液在宝石孔隙内和裂纹内发生化学反应,沉淀出有色物质 让两种溶液在宝石孔隙内和裂纹内发生化学反泊
黄馨婷 凌秋霞 吴若婷
原理: 原理
化学沉淀法是通过含有着色物质组分的溶液在宝石表面或在宝 石裂纹、孔隙中发生某种化学反应,沉淀出不溶性的有色物质, 石裂纹、孔隙中发生某种化学反应,沉淀出不溶性的有色物质 附着于宝石表面或裂纹和空隙壁上, 附着于宝石表面或裂纹和空隙壁上,从而使宝石体色发生改变 的方法。从化学沉淀法的特点可以看出,该方法仅适用于多裂隙 的方法。从化学沉淀法的特点可以看出 该方法仅适用于多裂隙 或孔隙的矿物集合体类宝石的染色,主要用来处理欧泊 欧泊、 或孔隙的矿物集合体类宝石的染色,主要用来处理欧泊、碳化 金刚石薄膜。 硅和金刚石薄膜。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淀法和化学液 相沉淀法。 相沉淀法。
典型的高效混凝与沉淀工艺

典型的高效混凝与沉淀工艺吕尤;李星;俞岚;杨艳玲【摘要】由于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典型高效混凝沉淀工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该文着重对利用该工艺研发出来的、具有典型特点的三种国外典型沉淀池的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进行了说明,并针对已有给水处理工艺需要进行提标改造的现状,提出了将典型高效混凝沉淀工艺应用到已有常规工艺升级改造的初步方案,为今后我国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升级改造,达到新版饮用水国标提供了技术和工艺方面的支持.%According to the fact that the drinking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in China is improving, a typical efficient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process used widely recent years. Descriptions of three typical efficient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tanks based on the process were presented in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improving and reconstructing of existing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in China need, preliminary program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rocess in improving the existing regular process in our country were proposed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in this regard to achieve the new standards of drinking water.【期刊名称】《净水技术》【年(卷),期】2012(031)001【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高效混凝沉淀;Densadeg高密度沉淀池;Turbo-LME高速沉淀池;Actiflo高效澄清池【作者】吕尤;李星;俞岚;杨艳玲【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宜兴市建邦环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宜兴214200;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饮用水水源水也遭受着日益严重的破坏,水体水质恶化,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第4章、沉淀

式(4-14)表明,截留沉速u0和表面负荷q在 数值上相等,但两者含义不同。
2、沉淀效率 (1)沉速为ui<u0的某一特定颗粒的去除率E 设原水中沉速ui<u0的颗粒的浓度为C,由图4- 7,沿着高度h内进入沉淀池的沉速为ui的颗粒能全部沉 到池底被去除。故有:
QcC hBvC h h/ t ui = = = = E= QC HBvC H H / t u0
在水处理中,根据悬浮物的浓度和絮凝性能, 悬浮物分离沉降分为下列四种形式: 1、分散颗粒的自由沉淀 当颗粒浓度较低,在沉降过程中不受颗粒彼此间影 响时,称为自由沉淀。 分散颗粒系指不具絮凝性能的颗粒,即下沉过程 中,颗粒的大小、形状、重量不会发生变化。分散 颗粒的沉降也称为自然沉淀。 低浓度沉砂和预沉一般属此类沉降。 2、絮凝颗粒的自由沉淀 絮凝颗粒指具有絮凝性能的颗粒,絮粒因碰撞聚集 生成更大的絮体,在沉降过程中颗粒的沉速随絮凝 体增大而改变。絮凝颗粒的沉降也称为絮凝沉降。 大多数混凝沉淀均属此种类型。
第4章 沉
概述
淀
原水经过混合与絮凝过程后,水中胶体杂质已形 成粗大絮凝体,必须采取某些处理方式使絮凝体从水 中分离出来,从而获得澄清水。通常可采用沉淀池、 澄清池或者气浮池工艺来去除水中悬浮颗粒。 当水中悬浮颗粒比重大于1时,可采用沉淀方法 去除。沉淀是指在重力作用下将悬浮颗粒从水中沉降 分离的工艺 。沉淀可用于简单的沉砂、预沉和混凝、 软化后的悬浮物去除,以及污泥的浓缩等。 当水中悬浮颗粒比重小于1时,可采用气浮方法 去除。气浮方法通常用于处理含藻类较多的湖泊水。
C0 H 0 CP = HP
(4-8)
式(4-8)为—个很重要的关系式。它表达了下 述关系:在高度H0 内均匀浓度为C0 的悬浮物总量, 与高度为HP 内均匀浓度为CP 的悬浮物总量完全相 等。 该切线的斜率即表示浓度为CP 的浑液面下沉速 度,其值为: HP − H vP = (4-9)
污水处理各工艺原理及特点

污水处理各工艺原理及特点污水处理工艺是将含有污染物的污水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去除其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工艺的原理和特点。
一、物理处理工艺1.筛分:通过使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打捞出来。
筛分适用于大颗粒物质的去除,如树叶、纸张等。
2.浮选:将污水通过注气方式产生气泡,并附着在悬浮物上,使其浮起来,然后用浮渣器将浮起来的污泥分离出来。
浮选适用于悬浮物较小而密度较小的污水处理。
3.沉淀:利用重力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质进行沉淀分离。
在污水中添加絮凝剂,使悬浮物形成较大的粒子,利于沉淀。
沉淀是一种常用的去除悬浮物的物理处理方法。
二、化学处理工艺1.沉淀法:通过在污水中加入化学药剂,使悬浮物质形成较大的颗粒,促使其沉降下来。
常用的药剂有聚合氯化铝、硫酸铝等。
沉淀法主要适用于去除重金属、油脂等有机物质。
2.氧化法:通过添加氧化剂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氢等。
3.吸附法:将含有吸附剂的物质加入到污水中,使污染物质附着在吸附剂表面,然后将吸附剂与吸附的污染物质一起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等。
三、生物处理工艺1.厌氧处理:在无氧环境下,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将有机废物分解成沼气和沉淀物。
厌氧处理适用于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处理。
2.好氧处理: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有机废物。
好氧处理适用于低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处理。
3.植物处理:通过利用植物吸收有机物和养分的能力,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进行去除。
常见的植物处理方式有人工湿地和水生植物池。
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如下:1.物理处理工艺操作简单,投资和运营成本较低,但对污水中的有机物不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2.化学处理工艺对固体颗粒和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消耗药剂较多,对产生的废物处理也需要考虑。
化学沉淀法

注意:加热温度要注意控制,温度过高,氧化反应过快,会使Fe(Ⅱ)不 足而Fe(Ⅲ)过量。
反应温度60~80°C ,时间20min ,比较合适。
加热充氧的方式有二: (1)一种是对全部废水加热充氧; (2)另一种是先充氧,然后将组成调整好了的氢氧化物沉淀分离出来,再 对沉淀物加热。
Ks4=[Zn(OH)42-]/[OH-]2=2.19×10-2 logKs4=-1.66
络合平衡:
K1=[ZnOH+]/[Zn2+][OH-]=5×105 logK1=5.70 K2=[Zn(OH)2(aq)]/[ZnOH+][OH-]=2.7×104 logK2=4.43 K3=[Zn(OH)3-]/[Zn(OH)2(aq)][OH-]=1.26×104 logK3=4.10 K4=[Zn(OH)42-]/[Zn(OH)3-][OH-]=1.82×10 logK4=1.26 Kw=[H+][OH-]=1×10-14 logKw=-14.00 实际上,Ks1、Ks2、Ks3、Ks4的数值分别由以下公式算得:Ks1=KspK1, Ks2=Ks1K2,Ks3=Ks2K3,Ks4=Ks3K4。
二、氢氧化物沉淀法
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与污水的PH值关系很大。
M(OH)n表示金属的氢氧化物,Mm+表示金属离子。
则电离方程式
M n n(OH ) M (OH )n
其溶度积为
LM (OH )n [M n ][OH ]n
同时水发生电离
H 2O H OH
水的离子积为
KH2O [H ][OH ] 11014
(2)对于含铜废水(1~1000mg/L)的处理,pH值为9.0~ 10.3最好。若采用铁盐共沉淀,效果尤佳,残留浓度为0.15~ 0.17mg/L。
简述平流式、曝气式、旋流式沉淀池的运行原理及工艺特征

简述平流式、曝气式、旋流式沉淀池的运行原理及工艺特征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平流式、曝气式、旋流式沉淀池的运行原理及工艺特征在水处理领域,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常见的类型包括平流式、曝气式和旋流式沉淀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淀工艺原理及特点
针对沉淀是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主要单元,对沉淀工艺的进展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介绍了平流式沉淀池、蜂窝斜管填料沉淀池、高密度沉淀池、拦截式沉淀池的特点和优点,旨在提高沉淀池的沉降效率。
目前,国内外的给水处理工艺大多采用沉淀(澄清)过滤和消毒形式,其中沉淀部分对原水中悬浮物的去除显得尤为重要。
沉淀池作为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主要设施之一,在水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纵观沉淀构筑物的发展可以发现,在20世纪6O年代以前主要采用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沉淀池,60年代起各种澄清池盛行一时,70年代后,主要是斜管、斜板及复合型沉淀池。
沉淀构筑物形式的改进提高了沉淀分离的效率。
沉淀池的设计和开发都是围绕怎样增加沉淀面积和改变水流流态这两方面进行的。
沉淀池的设计总是以提高沉淀池的沉降效率为目的。
提高沉降效率有两种方法:
1)缩短颗粒的沉淀距离、增大沉淀池面积,斜管沉淀属这一类;
2)增大矾花颗粒的下沉速度,通过采用高效絮凝剂和优化絮凝工艺来实现。
1、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是目前我国大中型给水厂使用最广泛的池型,具有结构简单、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强等优点。
平流式沉淀池为矩形,上部为沉淀区,下部为污泥区,池前部有进水区,池后部有出水区。
经混凝的原水流入沉淀池后,沿进水区整个截面均匀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流向出口区。
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沉积的污泥定期排出池外。
2、蜂窝斜板(管)沉淀池
蜂窝斜板(管)沉淀是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一般为60。
)的众多蜂窝斜板(管)组件置于沉淀池中。
水流可从下向上或从上向下流动,颗粒则沉于底部,而后自动滑下。
从改善沉淀池水力条件来分析,由于沉淀池水力半径大大减小,从而使雷诺数R大为降低,弗劳德数大为提高,满足了水流稳定性和层流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沉淀效率,许多改良型的蜂窝斜板(管)沉淀池应运而生。
蜂窝斜管填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