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已排版Word版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已排版Word版

下列单位中属于第一产业的是(林场)*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3.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包括在国外的领土飞地。

)4.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机构单位)。

5.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6.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住户和法人单位)。

7.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

8.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属于:(第二产业)。

9.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可分为:(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

*10.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产业部门)。

11.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第三产业)。

12.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机构部门)。

*13.在收入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是:(国民原始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

14.市场价格中的要素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

15.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中方法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方法。

他运用的基本原理市(会计帐户的基本原理)。

二.1生产核算的核心是(国内生产总值)。

2生产成果总价值是指(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劳动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资本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

*3某企业下列产出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企业自制设备价值10亿元)。

4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核算:(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加值的是(中间消耗)。

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营业盈余)。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某建筑去年已经完成今年的销售金额应加入今年的GDP )8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

国民经济核算试题(含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试题(含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试题(含答案)题目: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A: 500元B: 480元C: 470元D: 400元答案:C题目:对外经济活动所指的进出口是()。

A: 只包括货物进出口B: 只包括劳务进出口C: 只包括外汇转移D: 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进出口答案:D题目: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A: 资产B: 负债C: 资产和负债D: 负债和净值答案:D题目: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

A: 包括在工业总产出中B: 包括在工业增加值中C: 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D: 包括在房地产业总产出中答案:C题目: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 金融资产的增减B: 金融负债的增减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D: 资金余缺答案:A题目: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答案:C题目: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为基础。

A: 国民收入核算B: 企业资产负债核算C: 存量核算D: 国际收支核算答案:B题目:我国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是()A: 产业机构部门B: 企业C: 法人D: 常住机构单位答案:D题目: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答案:B题目:服务的特点是()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答案:B题目:人口出生数是一个()。

A: 时点指标B: 时期指标C: 既可以是时点指标,也可以是时期指标D: 以上都对答案:B题目: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A: 增加值B: 营业盈余C: 初次分配总收入D: 可支配收入答案:D题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逆差是指()。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

国民经济核算一、单选B字头01、不存在通货膨胀地情况下,中性资产持有收益(等于零)02、编制国外账户应以(本国货币)为基准货币单位。

03、编制物价指数地紧缩法是运用(帕氏指数)方法。

04、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入的是(机器设备的租借)05、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机构部门)C字头01、产业部门分类地依据是(主产品的同质性)02、餐饮业兼营生产同转卖两种业务,其中转卖业务地总产出(只计算其附加费)03、产品生产过程中地产出(包括中间产出同最终产出两部分)04、财产收入是一种(生产性收入)05、储蓄是可支配收入中没有用于最终消费地部分,其数值(既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或零)06、储蓄率是指(储蓄额与可支配收入额之比)07、从账户上看,收入形成账户中地营业盈余同混合总收入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中地营业盈余同混合总收入之间地差额是(零)08、从账户上看,收入形成账户中地劳动报酬支出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中地劳动报酬收入之间地差额是(对外劳动要素收入净额)09、从全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来讲,再分配收入同支出应是相等地,二者不等主要是与(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形成)有关。

10、从美国进口一批货物,按实际离岸价格计算为350万美元,离境后抵达我国口岸地国际运费同保险费等共计20万美元,这批进口货物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计为(借方350万美元;贷方350万美元)。

11、常住人口与现有人口地关系是(现有人口=常住人口-临时外出人口+临时寄居人口)12、常住单位定义中地经济领土不包括(国外驻该国地使馆同领馆用地)13、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央地经济单位)D字头01、对于企业部门,其原始收入与营业盈余地差值是(财产净支出)02、对于制成品库存,应按照(产出时地基本价格)计价03、对于金融负债,债权人同债务人应遵循地估价原则是(交易双方同一价格估价)04、对资产项目在各机构单位间实际地或虚拟地交易而引起地数量变化,应该记录在(资本和金融帐户)05、对外经济活动所指地进出口是(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入出口)06、对外经济交易是(会影响一国资源总量)07、对外资本账户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国外之间发生地(非金融性资本交易)08、对外资产负债账户(只核算金融资产)09、对外金融账户地平衡项是(净贷出/净借入)10、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是关于商品进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地关系地分析。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选择题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选择题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复习在复习时首先对各种题目所涉及到的学科内容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以教材为依据。

试卷中单项选择题30分,多项选择题15分。

两项合计45分。

第一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A.SNA B.MPSC.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D.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2.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

A.一次产业分类B.二次产业分类C.三次产业分类D.四次产业分类3.由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确定的价格是()。

A.要素价格B.基本价格C.生产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4.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5.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C.资金流量核算D.国际收支核算6.常住单位是指()。

A.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的经济单位B.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的经济单位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D.在一国地理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7.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A.交通运输业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科学研究事业D.畜牧业8.SNA采用的是()。

A.全面生产概念B.限制性生产概念C.物质生产概念D.宏观生产概念9.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B.一个基层单位能包含多个机构单位C.一个机构单位不可以包含任何基层单位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1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处理。

A.货物和服务交易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D.内部交易1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标是(A )。

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D.国民收入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国民经济核算习题精选 期末必备

国民经济核算习题精选   期末必备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流量是指()。

A.一定时期内的变化量B.一定时点上的价值量C.一定时期内的价值变化量D.一定时点上的量2.国内生产总值是()。

A.衡量消费的尺度B.衡量生产的尺度C.反映全社会福利变化的最好指标D.以上都不对3.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

A.就是其地理领土B.不是其地理领土C.与地理领土没有关系D.与其地理领土并非完全吻合,需做某些增删4.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为了()。

A.汇总会计报表B.汇总统计报表C.国民经济运行监测、经济分析和宏观管理等D.计算机使用5.国民原始收入()。

A.是国民可支配收入B.可以直接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C.是生产增加值的初次分配结果D.是生产增加值的再分配的结果6.在四式记账中,一笔交易活动或生产活动()。

A.涉及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B.涉及许多个交易的机构单位C.与实物流量无关D.与金融流量无关7.按经济运行过程,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可分为()。

A.一个层次B.二个层次C. 三个层次D.四个层次8.内部交易按交易发生时的()。

A.原始价格估价B.当时同类市场交易的市场价格核算C.生产价格估价D.购买者价格估价9.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的交易系统应归入()。

A.机构部门账户B.产业部门账户C.居民账户D.国外账户10.机构单位与机构部门()。

A.是一致的B.是没有关联的C.只是名称不同D.后者是依前者主要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分类11.下列分类标志()为经济主体标志。

A.生产主体 B. 交易B.资产 D.功能12.对应于产业部门分类的分类单位是()。

A.机构单位C.活动B. 基层单位D.产品13.物质生产部门是()。

A.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B.提供服务产品的部门C.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产品的部门D.生产物质产品和在物质产品中追加价值的部门14.第一产业包括()。

A.工业B.农业C.建筑业D.流通和服务部门15.机构部门是从()角度对经济活动主体进行的分类。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精选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精选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第二章生产核算1、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GDP(单位:亿2(1)农业总产值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

(2)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40亿元。

(3)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

(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

(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

(6)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

(7)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中间投入76亿元。

(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168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3.已知某地区2000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单位:亿元):(1)总产出8673亿元;(2)中间消耗4124亿元;(3)最终消费3658亿元;(4)资本形成总额898亿元;(5)固定资本消耗259亿元;(6)货物和服务进口(含自外地购入)86亿元。

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及货物和服务出口(含向外地输出)。

4、已知某地区2000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6000亿元;(2)最终消费800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6800亿元,公共消费120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3000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00亿元,库存增加145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55亿元;(4)出口1400亿元;(5)进口100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800亿元;(7)劳动者报酬5000亿元;(8)生产税500亿元;(9)生产补贴40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国民经济核算期中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核算期中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核算期中复习资料单选1.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常住单位B、机构单位C、基层单位D、非常住单位2.房地产业和电力属于()。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前者为第三产业后者为第二产业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产品()。

A、只是指货物B、只是指服务C、是货物和服务的统称D、没有明确定义4.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内生产总值D、国民收入5.国民原始收入()。

A、是对增加值的最初分配结果B、是对增加值的再分配结果C、是国民可支配收入D、可以直接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6.一个企业的总产出是指该企业()。

A、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B、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C、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D、生产税净额7.按“产品法”计算总产出的部门是()。

A、工业B、农业C、房地产业D、仓储业8.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小型工具属于()。

A、固定资本消耗B、中间消耗C、前者属于中间消耗,后者属于固定资本消耗D、前者属于固定资本消耗,后者属于中间消耗9.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提供全部使用的货物和服务总量是()。

A、国内生产总值B、总供给C、社会总产出D、国内生产净值10.投入产出表按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分为()。

A、静态投入产出表和动态投入产出表B、劳动消耗投入产出表和固定资产投入产出表C、部门投入产出表和产品投入产出表D、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和价值型投入产出表11.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

A、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B、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C、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12.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的数量。

A、最终产品B、总产品C、最初投入D、中间投入13.收入分配核算的对象是()。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试题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试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16分) 1、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核算的基本依据是() A 住户和法⼈单位 B 营利性机构单位和⾮营利性机构单位 C 常住机构单位和⾮常住机构单位 D 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2、国民经济核算在⽣产阶段⽤()来反映国民经济⽣产的最终成果。

A 国民⽣产总值 B 国内⽣产总值 C 国民原始收⼊ D 国民可⽀配收⼊ 3、对⼯业部门计算总产出,通常采⽤() A ⼯⼚法 B 产品法 C ⽣产法 D 分配法 4、⽀出法计算国内⽣产总值的公式为() A 国内⽣产总值=Σ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B 国内⽣产总值=Σ各机构部门的总产出—各机构部门的中间消耗 C 国内⽣产总值=Σ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Σ各产业部门⽣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盈余 D 国内⽣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 5、投⼊产出表的第I象限主要反映()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 增加值的构成 C 再分配关系 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6、完成消耗系数是() A 所有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B 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C 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D 直接消耗系数与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乘积和 7、以下各项中不应计⼊居民消费⽀出的是() A 购买汽车 B 室内装饰⽤品 C 购买名⼈字画 D ⾃有住房的虚拟房租⽀出 8、资本转移() A 只能是现⾦转移 B 只能是实物转移 C 既可以是现⾦转移,⼜可以是实物转移 D 居民部门可以现⾦转移,政府部门只能实物转移 9、投资率⼀般是⾮⾦融投资额与()之⽐。

A 国民⽣产总值 B 国内⽣产总值 C 国民原始收⼊ D 国民可⽀配收⼊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固定资产的是() A 桥梁 B 运输设备 C 种畜 D 价值低于200元的⼯具 11、以下⼏种⾦融⼿段不存在对应负债的是() A 货币黄⾦和特别提款权 B 货币和存款 C 股票和其他产权 D 保险准备⾦ 12、国民资产负债表反映国民经济或部门() A 在⼀定时期内拥有各类资产和负债的状况 B 在⼀定时点上拥有各类资产和负债的状况 C 反映⼀国⼀定时期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和使⽤ D 反映⼀国在⼀定时期内对外经济往来收⽀ 13、国外某企业今年7⽉在我国境内创⽴了⼀⼦公司,那么年底我国进⾏常住单位数⽬统计时,() A 应该包括此⼦公司 B 不应该包括此⼦公司 C 可包括也可不包括 D ⽆法判断 14、国民经济短期核算分别⽤⽣产法、⽀出法和收⼊法计算() A 国内⽣产总值 B 国民⽣产总值 C 国民原始收⼊ D 国民可⽀配收⼊ 15、与⼀个地区社会经济活动联系⽐较密切的⼈⼝指标是() A ⼈⼝总数 B 常住⼈⼝ C 现有⼈⼝ D 出⽣⼈⼝数 16、拉⽒物量指数是按()加权 A基期价格 B 基期数量 C报告期价格 D 报告期数量 ⼆、多选题(每题2分,共14分) 1、国民经济核算采⽤的主要价格形式有() A 要素价格 B 基本价格 C ⽣产者价格 D 购买者价格 E 外汇价格 2、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核算⽅法主要是() A ⼯⼚法 B 产品法 C ⽣产法 D 分配法 E ⽀出法 3、经常转移包括() A 收⼊法 B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C 其他经常转移 D 营业盈余 E ⽣产过程中消耗的货物和服务 4、⽣产资产划分为() A 固定资产 B 存货 C 贵重物品 D ⾦融资产 E ⼟地 5、下列资产中,属于⾦融资产的有() A 商业信誉 B 计算机软件开发 C 保险专门准备⾦ D 货币黄⾦和特别提款权 E 应付账款 6、国民资产负债存量核算包括() A 有形资产负债 B ⾦融资产负债 C 其他资产负债 D 资产负债变动 E 起初、末资产负债表 7、反映⼈⼝⾃然变动的总量指标有() A 常住⼈⼝ B 现有⼈⼝ C 出⽣⼈⼝数 D 死亡⼈⼝数 E ⼈⼝⾃然增加数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3分,共12分) 1、增加值 2、收⼊分配 3、⾦融资产 4、社会劳动者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国民经济核算的⽬的是什么? 2、什么是中间消耗?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的区别? 3、什么是资本转移?资本转移包括哪些内容? 五、计算题(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付劳动报酬 3200 亿元, 支付生产税 1000 亿元, 生产补贴 100 亿元, 则其营业盈余是 ( C
)。
A. 1000 亿元
B. 1100 亿元
C . 1300 亿元
D
. 2000 亿元
4.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
B
)。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增加值的构成
C.再分配关系
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B )。
A.9.2 亿元
B.9.5 亿元
C.9.6 亿元
D.9.7 亿元
9.在下列政府行为中,哪一项不属于政府消费 (
D)
A. 教育经费支出
B. 治理环境支出
C.给公务人员的加薪支出
D.给低收入家庭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
10.我国某地区城镇居民在 2004 年的恩格尔系数为 0.42 ,按联合国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
1
则该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为(
C
)。
A. 绝对贫困
B. 勉强度日
C.小康水平
D. 富裕
11 .在下列金融资产中,属于金融机构资产的是(
C

A. 通货
B. 存款
C.贷款
D. 保险准备金
12 .某国某年度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差额为
160 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为- 100 亿
美元,误差与遗漏为 10 亿美元,则该国储备资产增减额为(
D)
A. 农民交售的粮食
B. 工业企业生产用于销售的产品
C. 建筑业用于销售的房屋产品法
D. 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
18.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 4000 亿元,总产出为 7200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 500 亿元。
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B
)亿元。
A.2700
B.3200
C.3700
D.6700
《国民经济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单位中属于第一产业统计范围的单位是(
B )。
A.自来水公司
B.林场
C.国家统计局
D.煤矿
2.增加值核算中的“生产税”不包括下列项目中的(
D )。
A.销售税金及附加
B.增值税
C.管理费用中开支的税金
D.企业所得税
3.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 7500 亿元, 中间投入为 2000 亿元,固定资产折旧 100 亿元,
19 .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象限是(
A
)。
A.第Ⅰ象限
B.第Ⅱ象限
C.第Ⅲ象限
D.第Ⅳ象限
20.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 D )。
A .政府税收 B.劳动报酬 C.营业盈余 D.增加值
2
21.已知某年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为 9.5 亿元, 当年固定资产折旧为 0.5 亿元, 总消费为 6.5 亿元,
B.非金融企业部门
C.非营利性机构部门 23.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
D. 居民(住户)部门 D)
A. 财产收入 C.资本转移
B.经常转移 D.储蓄
24.资本账户中的平衡项是( D )。
A .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C .总储蓄
B.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D .资金余缺
25.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总范围是( A. 金融资产
32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A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C.营利单位和非营利单位 D .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33.某企业下列产出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
A. 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A )进行核算。
C.国民可支配收入 30.人口总数是( D )。
D.国民总收入
3
A. 流量 C.既是流量又是存量
B.存量 D.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
31 .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
A .国内生产总值
B .社会总产值
C.国民总收入
D .社会最终产品
A )。
5.完全消耗是 (
B
)
A. 直接消耗与最终消耗的总和
B. 直接消耗与间接消耗的总和
C.间接消耗与折旧的总和
D. 折旧与最终消耗的总和
6.一个国家的初次分配总收入称为国民总收入,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
A )之和。
A.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B. 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净额
C. 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净额
D. - 190 亿美元
27.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 A. 地理领土
C )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 B.政治领土
C.经济领土
D.全部领土
28.下列账户中所核算的收入是初次分配收入的账户是(
A. 生产账户
B.收入形成账户
B )。
C.收入再分配账户
D.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29.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
B )。 B. 经济资产
C.非经济资产
D. 既包括经济资产也包括非经济资产
26 .已知某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对外贸易差额为-
200 亿美元,服务对外贸易往来差额为
60 亿美元,收益及经常转移差额为+ 10 亿美元,则经常项目差额为(
A )。
A. -130 亿美元
B. + 270 亿美元
C.- 140 亿美元
D. 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额
7.收入再分配中产生的收支流量属于(
C
)。
A. 生产性收支
B. 交换性收支
C. 转移性收支
D. 生产性和交换性收支
8.已知某年国民总收入为 9.4 亿元,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为- 0.2 亿元,来自国外经常转
移收入为 0.3 亿元,向国外经常转移支出 0.2 亿元,则当年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为(
C.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NhomakorabeaD.对外经常交易账户
15. 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关系更密切的人口现象是( A、总人口 B 、现有人口 C、常住人口 D 、新出生人口
C )。
16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C)。
A .机构单位
B .机构部门
C.产业部门 D.综合部门
17 .下面各项经济交易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
B )。
A. + 70 亿美元
B. - 70 亿美元
C. + 60 亿美元
D.+ 270 亿美元
13 .联系收入再分配账户与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指标是(
A. 国民总收入
B. 劳动报酬
D
)。
C. 营业盈余
D.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14.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最终消费与(
C
)相连结。
A. 生产账户
B. 资本形成账户
则总储蓄为( A )。
A.3 亿元
B.9 亿元
C.10 亿元
D.16 亿元
22.如果一机构部门在一时期内的经济总量如下:增加值为
1000 亿元,原始总收入为 400 亿元,
可支配总收入为 300 亿元,总储蓄为 300 亿元。根据各部门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中的特点判定,
该部门应该是( B )。
A. 政府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