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0年新版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推荐】

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B卷)(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513ba=,则a ba b-+的值是()A.23B.32C.94D.492.如图是由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是()A. B. C. D.3.如图,在△ABC中,E、F分别是AB、AC上的点,EF∥BC,且12AEEB=,若△AEF的面积为2,则四边形EBCF的面积为()A.4 B.6 C.16 D.184.在Rt△ABC中,∠C=90°,若sinA=35,则cosB的值是()A.45B.35C.34D.435.如图,点A(t,3)在第一象限,OA与x轴所夹的锐角为α,tanα=32,则t的值是()A .1B .1.5C .2D .3 6.反比例函数y=-x3的图象上有P 1(x 1,-2),P 2(x 2,-3)两点,则x 1与x 2的大小关系是( )A. x 1>x 2B. x 1=x 2C. x 1<x 2D. 不确定7.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20cm 2,设该长方形一边长为ycm ,另一边的长为xcm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8.某同学的身高为1.6米,某一时刻他在阳光下的影长为1.2米,与他相邻的一棵树的影长为3.6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
A .5. 3米 B. 4.8米 C. 4.0米 D.2.7米9.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F 分别是DC 、BC 边上的点,且∠AEF=9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BF ∽△AEFB 、△ABF ∽△CEFC 、△CEF ∽△DAED 、△DAE ∽△BAF10.为了测量被池塘隔开的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如图图形,其中AB ⊥BE ,EF ⊥BE ,AF 交BE 于D ,C 在BD 上.有四位同学分别测量出以下四组数据:①BC ,∠ACB ; ②CD ,∠ACB ,∠ADB ;③EF ,DE ,BD ;④DE ,DC ,BC .能根据所测数据,求出A ,B 间距离的有(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若与成反比例,且图象经过点,则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12.在Rt△ABC中,∠C=90°,AB=5,BC=3,则sin A= .13.如图,点在的边上,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14.若,则=________.15.完成某项任务可获得500元报酬,考虑由x人完成这项任务,试写出人均报酬y (元)与人数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16.已知四条线段a=0.5 m,b=25 cm,c=0.2 m,d=10 cm,则这四条线段________成比例线段.(填“是”或“不是”)17.如图,某飞机于空中A处探测到目标C,此时飞行高度AC=1200米,从飞机上看地面控制点B的俯角20α=︒,则飞机A到控制点B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带答案)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BEFG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13,点A,B,E在x轴上,若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12,则C点坐标为()A.(6,4)B.(6,2)C.(4,4)D.(8,4)2.下列各式中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是()A.x2+x+1 B.x2+2x﹣1 C.x2﹣1 D.x2﹣6x+93.已知林茂的家、体育场、文具店在同一直线上,图中的信息反映的过程是:林茂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体育场锻炼了一阵后又走到文具店买笔,然后再走回家.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林茂离家的距离.依据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育场离林茂家2.5kmB.体育场离文具店1kmC.林茂从体育场出发到文具店的平均速度是50minmD.林茂从文具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60minm4.下列关于矩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D.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5.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A.108°B.90°C.72°D.60°6.不等式x+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 .7.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若AC=5,BC =2,则sin∠ACD的值为()A.5B.25C .5D.238.不等式组213 312x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D.9.将一个矩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若∠1=40°,则∠2的度数是()A.40°B.50°C.60°D.70°10.如果,则a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11.如图中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柱和个长方体组成的,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B.C.D.12.如图,在矩形ABCD中,2AB,∠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DH⊥AE于点H,连接BH并延长交CD于点F,连接DE交BF于点O,下列结论:①∠AED=∠CED;②OE=OD;③BH=HF;④BC﹣CF=2HE;⑤AB=HF,其中正确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13.分解因式:x3﹣4xy2=_____.14.如图,将矩形ABCD沿CE折叠,点B恰好落在边AD的F处,如果AB2BC3,那么tan∠DCF的值是____.1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BD,且BD=CD,过点A作AM⊥BD于点M,过点D作DN⊥AB于点N,且DN=32,在D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P,满足∠ABD =∠MAP+∠PAB,则AP=_____.1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的度数为20°,则顶角的度数是.17.如图,点A在双曲线y=4x上,点B在双曲线y=kx(k≠0)上,AB∥x轴,过点A作AD⊥x轴于D.连接OB,与AD相交于点C,若AC=2CD,则k的值为____.18.在学校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中,甲、乙两组各四名同学的植树棵数如下,甲组:9,9,11,10;乙组:9,8,9,10;分别从甲、乙两组中随机选取一名同学,则这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概率______.19.如图,任意转动正六边形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大于3的数的概率是_____.20.“复兴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的速度比原来列车的速度每小时快40千米,提速后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缩短了30分钟,已知从北京到上海全程约1320千米,求“复兴号”的速度.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依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三、解答题21.“安全教育平台”是中国教育学会为方便学长和学生参与安全知识活动、接受安全提醒的一种应用软件.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和学生参与“防溺水教育”的情况,在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作调查,把收集的数据分为以下4类情形:A.仅学生自己参与;B.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C.仅家长自己参与; D.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 22.“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历来有吃“粽子”的习俗.我市某食品厂为了解市民对去年销量较好的肉馅粽、豆沙馅粽、红枣馅粽、蛋黄馅粽(以下分别用A、B、C、D表示)这四种不同口味粽子的喜爱情况,在节前对某居民区市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将调查情况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多少人?(2)将两幅不完整的图补充完整;(3)若居民区有8000人,请估计爱吃D粽的人数;(4)若有外型完全相同的A、B、C、D粽各一个,煮熟后,小王吃了两个.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他第二个吃到的恰好是C粽的概率.23.材料:解形如(x+a)4+(x+b)4=c的一元四次方程时,可以先求常数a和b的均值,然后设y=x+.再把原方程换元求解,用种方法可以成功地消去含未知数的奇次项,使方程转化成易于求解的双二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均值换元法.例:解方程:(x﹣2)4+(x﹣3)4=1解:因为﹣2和﹣3的均值为,所以,设y=x﹣,原方程可化为(y+)4+(y﹣)4=1,去括号,得:(y2+y+)2+(y2﹣y+)2=1y4+y2++2y3+y2+y+y4+y2+﹣2y3+y2﹣y=1整理,得:2y4+3y2﹣=0(成功地消去了未知数的奇次项)解得:y2=或y2=(舍去)所以y=±,即x﹣=±.所以x=3或x=2.(1)用阅读材料中这种方法解关于x的方程(x+3)4+(x+5)4=1130时,先求两个常数的均值为______.设y=x+____.原方程转化为:(y﹣_____)4+(y+_____)4=1130.(2)用这种方法解方程(x+1)4+(x+3)4=70624.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O为AB上一点,经过点A,D的⊙O分别交AB,AC于点E,F,连接OF交AD于点G.(1)求证:BC是⊙O的切线;(2)设AB=x,AF=y,试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线段AD的长;(3)若BE=8,sinB=513,求DG的长,25.在□ABCD,过点D作DE⊥AB于点E,点F在边CD上,DF=BE,连接AF,BF.(1)求证:四边形BFDE是矩形;(2)若CF=3,BF=4,DF=5,求证:AF平分∠DAB.26.某校学生会发现同学们就餐时剩余饭菜较多,浪费严重,于是准备在校内倡导“光盘行动”,让同学们珍惜粮食,为了让同学们理解这次活动的重要性,校学生会在某天午餐后,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这餐饭菜的剩余情况,并将结果统计后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1)这次被调查的同学共有人;(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图上标明相应的数据;(3)校学生会通过数据分析,估计这次被调查的所有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以供50人食用一餐.据此估算,该校18000名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供多少人食用一餐.【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相似比得出AD的长,进而得出△OAD∽△OBG,进而得出AO的长,即可得出答案.∵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BEFG 是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13 , ∴13AD BG =, ∵BG =12, ∴AD =BC =4,∵AD ∥BG ,∴△OAD ∽△OBG ,∴13OA OB = ∴0A 14OA 3=+ 解得:OA =2,∴OB =6,∴C 点坐标为:(6,4),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得出AO 的长是解题关键.2.D解析:D【解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两项平方项的符号相同,另一项是两底数积的2倍,对各选项解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A 、x 2+x+1不符合完全平方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式子特点,故选项错误;B 、x 2+2x ﹣1不符合完全平方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式子特点,故选项错误;C 、x 2﹣1不符合完全平方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式子特点,故选项错误;D 、x 2﹣6x+9=(x ﹣3)2,故选项正确.故选D .3.C解析:C【解析】【分析】从图中可得信息:体育场离文具店1000m ,所用时间是(45﹣30)分钟,可算出速度.【详解】解:从图中可知:体育场离文具店的距离是:2.5 1.511000km m -==,所用时间是()453015-=分钟,∴体育场出发到文具店的平均速度1000200min 153m ==/【点睛】本题运用函数图象解决问题,看懂图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才是矩形,故本选项错误;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故本选项正确;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故本选项错误;D.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不一定垂直,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考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5.C解析:C【解析】【分析】首先设此多边形为n边形,根据题意得:180(n-2)=540,即可求得n=5,再由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设此多边形为n边形,根据题意得:180(n-2)=540,解得:n=5,∴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3605=72°.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知识.注意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2)•180°,外角和等于360°.6.A解析:A【解析】试题解析:∵x+1≥2,∴x≥1.故选A.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7.A解析:A【解析】【分析】在直角△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 ,而∠B =∠ACD ,即可把求sin ∠ACD 转化为求sin B .【详解】在直角△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 222252AC BC =+=+=()3. ∵∠B +∠BCD =90°,∠ACD +∠BCD=90°,∴∠B =∠ACD ,∴sin ∠ACD =sin ∠B 5AC AB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好边角之间的关系,难度适中.8.A解析:A【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详解】213312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1,解不等式②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1,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 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知识和直线平行判定即可解答.【详解】解:如图可知折叠后的图案∠ABC=∠EBC,又因为矩形对边平行,根据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2=∠DBC,又因为∠2+∠ABC=180°,所以∠EBC+∠2=180°,即∠DBC+∠2=2∠2=180°-∠1=140°.可求出∠2=70°.【点睛】掌握折叠图形的过程中有些角度是对称相等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1可知:,即故答案为B..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1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详解】解:从上边看是一个圆形,圆形内部是一个虚线的正方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12.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在矩形ABCD中,AE平分∠BAD,∴∠BAE=∠DAE=45°,∴△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AB,∵2AB,∴AE=AD,又∠ABE=∠AHD=90°∴△ABE≌△AHD(AAS),∴BE=DH,∴AB=BE=AH=HD,∴∠ADE=∠AED=12(180°﹣45°)=67.5°,∴∠CED=180°﹣45°﹣67.5°=67.5°,∴∠AED=∠CED,故①正确;∵∠AHB=12(180°﹣45°)=67.5°,∠OHE=∠AHB(对顶角相等),∴∠OHE=∠AED,∴OE=OH,∵∠OHD=90°﹣67.5°=22.5°,∠ODH=67.5°﹣45°=22.5°,∴∠OHD=∠ODH,∴OH=OD,∴OE=OD=OH,故②正确;∵∠EBH=90°﹣67.5°=22.5°,∴∠EBH=∠OHD,又BE=DH,∠AEB=∠HDF=45°∴△BEH≌△HDF(ASA),∴BH=HF,HE=DF,故③正确;由上述①、②、③可得CD=BE、DF=EH=CE,CF=CD-DF,∴BC-CF=(CD+HE)-(CD-HE)=2HE,所以④正确;∵AB=AH,∠BAE=45°,∴△ABH不是等边三角形,∴AB≠BH,∴即AB≠HF,故⑤错误;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③④共4个.故选C.【点睛】考点:1、矩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角平分线的性质;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二、填空题13.x(x+2y)(x﹣2y)【解析】分析:原式提取x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原式=x(x2-4y2)=x(x+2y)(x-2y)故答案为x(x+2y)(x-2y)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解析:x(x+2y)(x﹣2y)【解析】分析:原式提取x,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原式=x (x 2-4y 2)=x (x+2y )(x-2y ),故答案为x (x+2y )(x-2y )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4.【解析】【分析】【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CD∠D=90°∵将矩形ABCD 沿CE 折叠点B 恰好落在边AD 的F 处∴CF=BC∵∴∴设CD =2xCF =3x∴∴tan∠DCF=故答案为:【点解析:2. 【解析】【分析】【详解】 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D =90°,∵将矩形ABCD 沿CE 折叠,点B 恰好落在边AD 的F 处,∴CF =BC , ∵AB 2BC 3=,∴CD 2CF 3=.∴设CD =2x ,CF =3x ,∴.∴tan ∠DCF =DF CD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翻折对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15.6【解析】分析:根据BD=CDAB=CD 可得BD=BA 再根据AM⊥BDDN⊥AB 即可得到DN=AM=3依据∠ABD=∠MAP+∠PAB∠ABD=∠P+∠BAP 即可得到△APM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到解析:6【解析】分析:根据BD=CD ,AB=CD ,可得BD=BA ,再根据AM ⊥BD ,DN ⊥AB ,即可得到,依据∠ABD=∠MAP+∠PAB ,∠ABD=∠P+∠BAP ,即可得到△APM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到AM=6.详解:∵BD=CD ,AB=CD ,∴BD=BA ,又∵AM ⊥BD ,DN ⊥AB ,∴,又∵∠ABD=∠MAP+∠PAB ,∠ABD=∠P+∠BAP ,∴∠P=∠PAM,∴△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P=2AM=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解决问题给的关键是判定△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6.110°或70°【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要分情况讨论: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时腰上的高在外部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得顶角是90°+20°=110°;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解析:110°或70°.【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要分情况讨论: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时,腰上的高在外部.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得顶角是90°+20°=110°;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时,腰上的高在其内部,故顶角是90°﹣20°=70°.故答案为110°或70°.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分类讨论.17.12【解析】【详解】解:设点A的坐标为(a)则点B的坐标为()∵AB∥x轴AC=2CD∴∠BAC=∠ODC∵∠ACB=∠DCO∴△ACB∽△DCO∴∵OD=a 则AB=2a∴点B的横坐标是3a∴3a=解析:12【解析】【详解】解:设点A的坐标为(a,4a),则点B的坐标为(ak4,4a),∵AB∥x轴,AC=2CD,∴∠BAC=∠ODC,∵∠ACB=∠DCO,∴△ACB∽△DCO,∴AB AC2 DA CD1==,∵OD=a,则AB=2a,∴点B的横坐标是3a,∴3a=ak4,解得:k=12.故答案为12.18.【解析】【分析】【详解】画树状图如图:∵共有16种等可能结果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结果有5种结果∴这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概率为解析:5 16.【解析】【分析】【详解】画树状图如图:∵共有16种等可能结果,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结果有5种结果,∴这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概率为5 16.19.【解析】【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详解】共个数大于的数有个(大于);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解析:12.【解析】【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详解】Q共6个数,大于3的数有3个,P∴(大于3)31 62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mn.20.【解析】【分析】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40)千米/时根据提速后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缩短了30分钟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40解析:13201320304060x x-=-.【解析】【分析】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40)千米/时,根据提速后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缩短了30分钟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设“复兴号”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原来列车的速度为(x﹣40)千米/时,根据题意得:13201320304060x x-=-.故答案为:13201320304060x 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到题目蕴含的相等关系.三、解答题21.(1)400;(2)补全条形图见解析;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54°;(3)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有100人.【解析】分析:(1)根据A类别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2)总人数减去A、C、D三个类别人数求得B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图,再用360°乘以C 类别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比例可得;(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D类别人数所占比例可得.详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80÷20%=400人;(2)B类别人数为400-(80+60+20)=240,补全条形图如下:C 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60400=54°; (3)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为2000×0N F N =100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整理出进一步解题的信息.22.(1)600(2)见解析(3)3200(4) 【解析】(1)60÷10%=600(人).答: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600人.(2分)(2)如图;…(5分)(3)8000×40%=3200(人).答:该居民区有8000人,估计爱吃D 粽的人有3200人.…(7分)(4)如图;(列表方法略,参照给分).…(8分)P (C 粽)==.答:他第二个吃到的恰好是C 粽的概率是.…(10分)23.(1)4,4,1,1;(2)x =2或x =﹣6.【解析】【分析】(1)可以先求常数3和5的均值4,然后设y=x+4,原方程可化为(y﹣1)4+(y+1)4=1130;(2)可以先求常数1和3的均值2,然后设y=x+2,原方程可化为(y﹣1)4+(y+1)4=706,再整理化简求出y的值,最后求出x的值.【详解】(1)因为3和5的均值为4,所以,设y=x+4,原方程可化为(y﹣1)4+(y+1)4=1130,故答案为4,4,1,1;(2)因为1和3的均值为2,所以,设y=x+2,原方程可化为(y﹣1)4+(y+1)4=706,去括号,得:(y2﹣2y+1)2+(y2+2y+1)2=706,y4+4y2+1﹣4y3+2y2﹣4y+y4+4y2+1+4y3+2y2+4y=706,整理,得:2y4+12y2﹣704=0(成功地消去了未知数的奇次项),解得:y2=16或y2=﹣22(舍去)所以y=±4,即x+2=±4.所以x=2或x=﹣6.【点睛】本题考查了解高次方程,求出均值把原方程换元求解是解题的关键.24.(1)证明见解析;(3)DG=.23【解析】【分析】(1)连接OD,由AD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等边对等角得到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得到内错角相等,进而得到OD与AC平行,得到OD与BC垂直,即可得证;(2)连接DF,由(1)得到BC为圆O的切线,由弦切角等于夹弧所对的圆周角,进而得到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DF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即可表示出AD;(3)连接EF,设圆的半径为r,由sinB的值,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r的值,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得到EF与BC平行,得到sin∠AEF=sinB,进而求出DG的长即可.【详解】(1)如图,连接OD,∵AD为∠BAC的角平分线,∴∠BAD=∠CAD,∵OA=OD,∴∠ODA=∠OAD,∴∠ODA=∠CAD,∴OD∥AC,∵∠C=90°,∴∠ODC=90°,∴OD ⊥BC ,∴BC 为圆O 的切线;(2)连接DF ,由(1)知BC 为圆O 的切线,∴∠FDC=∠DAF ,∴∠CDA=∠CFD ,∴∠AFD=∠ADB ,∵∠BAD=∠DAF ,∴△ABD ∽△ADF , ∴AB AD AD AF=,即AD 2=AB•AF=xy ,则;(3)连接EF ,在Rt △BOD 中,sinB=513OD OB =, 设圆的半径为r ,可得5813r r =+, 解得:r=5,∴AE=10,AB=18,∵AE 是直径,∴∠AFE=∠C=90°,∴EF ∥BC ,∴∠AEF=∠B ,∴sin ∠AEF=513AF AE =, ∴AF=AE•sin ∠AEF=10×513=5013, ∵AF ∥OD , ∴501013513AG AF DG OD ===,即DG=1323AD ,∴==,则DG=1323=【点睛】圆的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勾股定理,以及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5.(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与CD的关系,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得BFDE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矩形的判定,可得答案;(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F A=∠F A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DAF=∠DF A,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可得答案.试题分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BE∥DF,BE=DF,∴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DE⊥AB,∴∠DEB=90°,∴四边形BFDE是矩形;(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DF A=∠F AB.在Rt△BCF中,由勾股定理,得BC22+=22FC FB+,34∴AD=BC=DF=5,∴∠DAF=∠DF A,∴∠DAF=∠F AB,即AF平分∠DA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DAF=∠DF A是解题关键.26.(1)1000,(2)答案见解析;(3)900.【解析】【分析】(1)结合不剩同学的个数和比例,计算总体个数,即可.(2)结合总体个数,计算剩少数的个数,补全条形图,即可.(3)计算一餐浪费食物的比例,乘以总体个数,即可.【详解】解:(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600÷60%=1000人,故答案为1000;(2)剩少量的人数为1000﹣(600+150+50)=200人,补全条形图如下:(3),答:估计该校18000名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供900人食用一餐.【点睛】考查统计知识,考查扇形图的理解,难度较容易.。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若a > b > 0,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A. a^2 > b^2B. a^3 < b^3C. 1/a > 1/bD. a^2 b^2 < 02. 已知函数y = 2x 3,若y = 0,则x的值为()A. 1.5B. 1C. 2D. 3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 3),点B(2, 3),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A. (0, 0)B. (2, 3)C. (2, 3)D. (0, 3)4. 若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 ≠ 0)有两个实数根,则判别式b^2 4ac的值为()A. 正数B. 负数C. 0D. 不确定5.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 = 2,d = 3,则a5的值为()A. 5B. 8C. 11D. 14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6.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8cm,则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7. 已知函数y = x^2 4x + 3,当x = 2时,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
8.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x, y)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_。
9.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 3x 4 = 0,则该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为______。
10. 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a1 = 2,q = 3,则a4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解一元二次方程x^2 5x + 6 = 0。
12. 已知函数y = 2x 3,求当x = 1时,函数的值。
13. 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 3),点B(2, 3),求线段AB的长度。
四、证明题(10分)14. 已知: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底边BC上的高为AD,求证:AD垂直于BC。
五、应用题(20分)15. 已知:某工厂生产一批产品,每件产品的成本为100元,销售价格为150元。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实数中,比1-小的数是( ) A .2-B .0C .1D .22.如图,矩形ABCD 中,AB=3,BC=4,动点P 从A 点出发,按A→B→C 的方向在AB 和BC 上移动,记PA=x ,点D 到直线PA 的距离为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3.预计到2025年,中国5G 用户将超过460 000 000,将460 000 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 .94.610⨯B .74610⨯C .84.610⨯D .90.4610⨯4.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c(a≠0)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c >0B .b 2﹣4ac <0C .9a+3b+c >0D .c+8a <05.定义一种新运算:1a n n nbn xdx a b -⋅=-⎰,例如:222khxdx k h ⋅=-⎰,若m252mxdx --=-⎰,则m =( )A .-2B .25-C .2D .256.如图,⊙O 的半径为5,AB 为弦,点C 为»AB 的中点,若∠ABC=30°,则弦AB 的长为( )A .12B .5C .53D .537.九年级某同学6次数学小测验的成绩分别为:90分,95分,96分,96分,95分,89分,则该同学这6次成绩的中位数是( ) A .94B .95分C .95.5分D .96分8.不等式x+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D .9.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 ,正方形A 的边长为6cm 、B 的边长为5cm 、C 的边长为5cm ,则正方形D 的边长为( )A 14B .4cmC 15D .3cm10.分式方程()()31112x x x x -=--+的解为( )A .1x =B .2x =C .1x =-D .无解11.cos45°的值等于( ) A .2B .1C .32D .2212.今年我市工业试验区投资50760万元开发了多个项目,今后还将投资106960万元开发多个新项目,每个新项目平均投资比今年每个项目平均投资多500万元,并且新增项目数量比今年多20个.假设今年每个项目平均投资是x 万元,那么下列方程符合题意的是( ) A .1069605076020500x x -=+B .5076010696020500x x -=+ C .1069605076050020x x-=+D .5076010696050020x x -=+ 二、填空题13.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等于6,则用该扇形围成的圆锥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_.14.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l 所截,a ∥b ,∠1=70°,则∠2= .15.如图,Rt AOB ∆中,90AOB ∠=︒,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与()50y x x-=<的图象上,则tan BAO ∠的值为_____.16.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_____.17.如图,是将菱形ABCD 以点O 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旋转90°,180°,270°后形成的图形.若∠BAD=60°,AB=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8.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 ,6)和(﹣2,3),则m 的值为________. 19.在学校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中,甲、乙两组各四名同学的植树棵数如下,甲组:9,9,11,10;乙组:9,8,9,10;分别从甲、乙两组中随机选取一名同学,则这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概率______.20.若式子3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三、解答题21.甲、乙两公司为“见义勇为基金会”各捐款60000元.已知甲公司的人数比乙公司的人数多20℅,乙公司比甲公司人均多捐20元.甲、乙两公司各有多少人?2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P ,AB A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C 平分BAD ∠,过点C 作CE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OE . (1)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2)若5AB =,2BD =,求OE 的长.23.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y=ax 2+32x+c (a≠0)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0,4),与x 轴交于点B 、C ,点C 坐标为(8,0),连接AB 、AC .(1)请直接写出二次函数y=ax 2+32x+c 的表达式; (2)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点N 在x 轴上运动,当以点A 、N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请写出此时点N 的坐标;(4)如图2,若点N 在线段BC 上运动(不与点B 、C 重合),过点N 作NM∥AC,交AB 于点M ,当△AMN 面积最大时,求此时点N 的坐标.24.距离中考体育考试时间越来越近,某校想了解初三年级1500名学生跳绳情况,从中随机抽查了20名男生和20名女生的跳绳成绩,收集到了以下数据:男生:192、166,189,186,184,182,178,177,174,170,188,168,205,165,158,150,188,172,180,188女生:186,198,162,192,188,186,185,184,180,180,186,193,178,175,172,166,155,183,187,184.根据统计数据制作了如下统计表:个数x150≤x<170170≤x<185185≤x<190x≥190男生5852女生38a3两组数据的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表所示: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男生55178b c女生43181184186(1)请将上面两个表格补充完整:a=____,b=_____,c=_____;(2)请根据抽样调查的数据估计该校初三年级学生中考跳绳成绩能得满分(185个及以上)的同学大约能有多少人?(3)体育组的江老师看了表格数据后认为初三年级的女生跳绳成绩比男生好,请你结合统计数据,写出支持江老师观点的理由.25.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O为AB上一点,经过点A,D的⊙O分别交AB,AC于点E,F,连接OF交AD于点G.(1)求证:BC是⊙O的切线;(2)设AB=x,AF=y,试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线段AD的长;(3)若BE=8,sinB=513,求DG的长,26.某校学生会发现同学们就餐时剩余饭菜较多,浪费严重,于是准备在校内倡导“光盘行动”,让同学们珍惜粮食,为了让同学们理解这次活动的重要性,校学生会在某天午餐后,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这餐饭菜的剩余情况,并将结果统计后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1)这次被调查的同学共有人;(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图上标明相应的数据;(3)校学生会通过数据分析,估计这次被调查的所有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以供50人食用一餐.据此估算,该校18000名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供多少人食用一餐.【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A.﹣2<﹣1,故正确;B.0>﹣1,故本选项错误;C.1>﹣1,故本选项错误;D.2>﹣1,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2.B解析:B【解析】【分析】①点P在AB上时,点D到AP的距离为AD的长度,②点P在BC上时,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PB=∠PAD,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列出比例式整理得到y与x的关系式,从而得解.【详解】①点P在AB上时,0≤x≤3,点D到AP的距离为AD的长度,是定值4;②点P在BC上时,3<x≤5,∵∠APB+∠BAP=90°,∠PAD+∠BAP=90°,∴∠APB=∠PAD,又∵∠B=∠DEA=90°,∴△ABP∽△DEA,∴ABDE=APADAB APDE AD=,即34xy=,∴y=12x,纵观各选项,只有B选项图形符合,故选B.3.C解析:C【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详解】460 000 000=4.6×108.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4.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图象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下,抛物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对称轴是x=1>0,所以a<0,c>0,b>0,所以abc<0,所以A错误;因为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所以24b ac->0,所以B错误;又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对称轴是x=1,所以另一个交点为(3,0),所以930a b c ++=,所以C 错误;因为当x=-2时,42y a b c =-+<0,又12bx a=-=,所以b=-2a ,所以42y a b c =-+8a c =+<0,所以D 正确,故选D.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5.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新定义运算得到一个分式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得,5211m11(5)25m x dx m m m m---⎰-=-=-=-, 则25m =-, 经检验,25m =-是方程的解,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6.D解析:D 【解析】 【分析】连接OC 、OA ,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出∠AOC=60°,再利用垂径定理得出AB 即可. 【详解】 连接OC 、OA ,∵∠ABC=30°, ∴∠AOC=60°,∵AB 为弦,点C 为»AB 的中点, ∴OC ⊥AB , 在Rt △OAE 中,53∴AB=53,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关键是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出∠AOC=60°.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详解】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89分,90分,95分,95分,96分,96分,则该同学这6次成绩的中位数是:=95分;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8.A解析:A【解析】试题解析:∵x+1≥2,∴x≥1.故选A.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9.A解析:A【解析】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设正方形D的边长为x,则22222+++=,14x(65)(5)10=(负值已舍),故选Ax cm10.D解析:D【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详解:去分母得:x2+2x﹣x2﹣x+2=3,解得:x=1,经检验x=1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始终注意分母不为0这个条件.11.D解析:D【解析】【分析】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求解.【详解】解:cos4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几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12.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今后项目的数量﹣今年的数量=20,∴1069605076020500x x-=+.故选A.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二、填空题13.2【解析】分析:利用圆锥的底面周长等于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弧长列出方程进行计算即可详解:扇形的圆心角是120°半径为6则扇形的弧长是:=4π所以圆锥的底面周长等于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弧长是4π设圆锥的底面半解析:2【解析】分析:利用圆锥的底面周长等于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弧长,列出方程进行计算即可.详解:扇形的圆心角是120°,半径为6,则扇形的弧长是:1206180π⋅=4π,所以圆锥的底面周长等于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弧长是4π,设圆锥的底面半径是r,则2πr=4π,解得:r=2.所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弧长计算公式及圆锥的相关知识.理解圆锥的底面周长等于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弧长是解题的关键.14.110°【解析】∵a∥b∴∠3=∠1=70°∵∠2+∠3=180°∴∠2=110°解析:110°【解析】∵a ∥b ,∴∠3=∠1=70°,∵∠2+∠3=180°,∴∠2=110°15.【解析】【分析】过作轴过作轴于于是得到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求得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过作轴过作轴于则∵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与的图象上∴∵∴∴∴∴∴∴故答案【解析】【分析】过A 作AC x ⊥轴,过B 作BD x ⊥轴于D ,于是得到90BDO ACO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52BDO S ∆=,12AOC S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25BOD OAC S OB S OA ∆∆⎛⎫== ⎪⎝⎭,求得OB OA = 【详解】过A 作AC x ⊥轴,过B 作BD x ⊥轴于,则90BDO ACO ∠=∠=︒,∵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 =>与()50y x x -=<的图象上, ∴52BDO S ∆=,12AOC S ∆=, ∵90AOB ∠=︒,∴90BOD DBO BOD AOC ∠+∠=∠+∠=︒,∴DBO AOC ∠=∠,∴BDO OCA ∆∆:, ∴252512BODOAC S OB S OA ∆∆⎛⎫=== ⎪⎝⎭,∴OB OA=∴tan OB BAO OA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时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16.【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根的性质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根的性质.17.12﹣4【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如图所示:连接ACBD交于点E连接DFFMMNDN∵将菱形ABCD以点O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旋转90°180°270°后形成的图形∠BAD=60°AB=2解析:12﹣3【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如图所示:连接AC,BD交于点E,连接DF,FM,MN,DN,∵将菱形ABCD以点O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旋转90°,180°,270°后形成的图形,∠BAD=60°,AB=2,∴AC⊥BD,四边形DNMF是正方形,∠AOC=90°,BD=2,3∴∠AOE=45°,ED=1,∴33﹣1,∴S正方形DNMF=231)×231)×12=8﹣3,S△ADF=12×AD×AFsin30°=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S△ADF+S正方形DNMF=4+8﹣43=12﹣43.故答案为12﹣43.考点:1、旋转的性质;2、菱形的性质.18.-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待定系数法可由(-23)代入y=可得k=-6然后可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代入点(m6)可得m=-1故答案为:-1解析:-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待定系数法可由(-2,3)代入y=kx,可得k=-6,然后可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6x,代入点(m,6)可得m=-1.故答案为:-1.19.【解析】【分析】【详解】画树状图如图:∵共有16种等可能结果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结果有5种结果∴这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概率为解析:5 16.【解析】【分析】【详解】画树状图如图:∵共有16种等可能结果,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结果有5种结果,∴这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概率为5 16.20.x≥﹣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定义求出x的取值范围【详解】解: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3≥0解得:x≥﹣3则x的取值范围是:x≥﹣3故答案为:x≥﹣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解析:x≥﹣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定义求出x的取值范围.【详解】.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3≥0,解得:x≥﹣3,则x的取值范围是:x≥﹣3.故答案为:x≥﹣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把握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甲公司有600人,乙公司有500人.【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设乙公司人数有x人,则甲公司有(1+20%)x人;由乙公司比甲公司人均多捐20元列分式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设乙公司有x人,则甲公司就有(1+20%)x人,即1.2x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60000x600001.2x-=20解之得:x=500经检验:x=500是该方程的实数根.22.(1)证明见解析;(2)2.【解析】分析:(1)根据一组对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判定即可.(2)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2OA==.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AB∥CD,∴CAB ACD∠=∠∵AC平分BAD∠∴CAB CAD∠=∠,∴CAD ACD∠=∠∴AD CD=又∵AD AB=∴AB CD=又∵AB∥CD,∴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又∵AB AD =∴ABCD Y 是菱形(2)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C BD ⊥.12OA OC AC ==,12OB OD BD ==, ∴112OB BD ==. 在Rt AOB V 中,90AOB ∠=︒.∴222OA AB OB =-=.∵CE AB ⊥,∴90AEC ∠=︒.在Rt AEC V 中,90AEC ∠=︒.O 为AC 中点.∴122OE AC O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23.(1)y=﹣14x 2+32x+4;(2)△ABC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点N 的坐标分别为(﹣8,0)、(8﹣45,0)、(3,0)、(8+45,0).(4)当△AMN 面积最大时,N 点坐标为(3,0).【解析】【分析】(1)由点A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令二次函数解析式中y=0,求出点B 的坐标,再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线段AB 、AC 、BC 的长度,由三者满足AB 2+AC 2=BC 2即可得出△ABC 为直角三角形;(3)分别以A 、C 两点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与x 轴交于三个点,由AC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交于一点,即可求得点N 的坐标;(4)设点N 的坐标为(n ,0)(-2<n<8),通过分割图形法求面积,再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S △AMN 关于n 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详解】(1)∵二次函数y=ax 2+x+c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0,4),与x 轴交于点B 、C ,点C 坐标为(8,0),∴,解得.∴抛物线表达式:y=﹣x2+x+4;(2)△ABC是直角三角形.令y=0,则﹣x2+x+4=0,解得x1=8,x2=﹣2,∴点B的坐标为(﹣2,0),由已知可得,在Rt△ABO中AB2=BO2+AO2=22+42=20,在Rt△AOC中AC2=AO2+CO2=42+82=80,又∵BC=OB+OC=2+8=10,∴在△ABC中AB2+AC2=20+80=102=BC2∴△ABC是直角三角形.(3)∵A(0,4),C(8,0),∴AC==4,①以A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作圆,交x轴于N,此时N的坐标为(﹣8,0),②以C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作圆,交x轴于N,此时N的坐标为(8﹣4,0)或(8+4,0)③作AC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N,此时N的坐标为(3,0),综上,若点N在x轴上运动,当以点A、N、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点N的坐标分别为(﹣8,0)、(8﹣4,0)、(3,0)、(8+4,0).(4)如图,设点N的坐标为(n,0),则BN=n+2,过M点作MD⊥x轴于点D,∴MD∥OA,∴△BMD∽△BAO,∴=,∵MN∥AC∴=,∴=,∵OA=4,BC=10,BN=n+2∴MD=(n+2),∵S△AMN=S△ABN﹣S△BMN=BN•OA﹣BN•MD=(n+2)×4﹣×(n+2)2=﹣(n﹣3)2+5,当n=3时,△AMN面积最大是5,∴N点坐标为(3,0).∴当△AMN面积最大时,N点坐标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点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24.(1)a=6,b=179,c=188;(2)600;(3)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依据中位数以及众数的定义即可将上面两个表格补充完整;(2)依据样本中能得满分(185个及以上)的同学所占的比例,即可估计该校初三年级学生中考跳绳成绩能得满分的人数;(3)依据两组数据的极差和平均数的大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满足185≤x<190的数据有:186,188,186,185,186,187.∴a=6,20名男生的跳绳成绩排序后最中间的两个数据为178和180,∴b=(178+180)=179,20名男生的跳绳成绩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为188,∴c=188,故答案为:6;179;188;(2)∵20名男生和20名女生的跳绳成绩中,185个及以上的有16个,∴该校初三年级学生中考跳绳成绩能得满分(185个及以上)的同学大约能有1500×=600(人);(3)理由:初三年级的女生跳绳成绩的极差较小,而平均数较大.【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中位数,众数,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一般来说,用样本去估计总体时,样本越具有代表性、容量越大,这时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25.(1)证明见解析;(3)DG=23. 【解析】【分析】 (1)连接OD ,由AD 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等边对等角得到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得到内错角相等,进而得到OD 与AC 平行,得到OD 与BC 垂直,即可得证; (2)连接DF ,由(1)得到BC 为圆O 的切线,由弦切角等于夹弧所对的圆周角,进而得到三角形ABD 与三角形ADF 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即可表示出AD ;(3)连接EF ,设圆的半径为r ,由sinB 的值,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r 的值,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得到EF 与BC 平行,得到sin ∠AEF=sinB ,进而求出DG 的长即可.【详解】(1)如图,连接OD ,∵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BAD=∠CAD ,∵OA=OD ,∴∠ODA=∠OAD ,∴∠ODA=∠CAD ,∴OD ∥AC ,∵∠C=90°,∴∠ODC=90°,∴OD ⊥BC ,∴BC 为圆O 的切线;(2)连接DF ,由(1)知BC 为圆O 的切线,∴∠FDC=∠DAF ,∴∠CDA=∠CFD ,∴∠AFD=∠ADB ,∵∠BAD=∠DAF ,∴△ABD ∽△ADF , ∴AB AD AD AF=,即AD 2=AB•AF=xy ,则;(3)连接EF ,在Rt △BOD 中,sinB=513OD OB =, 设圆的半径为r ,可得5813r r =+, 解得:r=5,∴AE=10,AB=18,∵AE是直径,∴∠AFE=∠C=90°,∴EF∥BC,∴∠AEF=∠B,∴sin∠AEF=513 AFAE=,∴AF=AE•sin∠AEF=10×513=50 13,∵AF∥OD,∴501013513AG AFDG OD===,即DG=1323AD,∴AD=503013·181313AB AF=⨯=,则DG=133033013 231323⨯=.【点睛】圆的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勾股定理,以及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6.(1)1000,(2)答案见解析;(3)900.【解析】【分析】(1)结合不剩同学的个数和比例,计算总体个数,即可.(2)结合总体个数,计算剩少数的个数,补全条形图,即可.(3)计算一餐浪费食物的比例,乘以总体个数,即可.【详解】解:(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600÷60%=1000人,故答案为1000;(2)剩少量的人数为1000﹣(600+150+50)=200人,补全条形图如下:(3),答:估计该校18000名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供900人食用一餐.【点睛】考查统计知识,考查扇形图的理解,难度较容易.。
2020春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及答案

期末复习综合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班级: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1.如图是由5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ABCD2.在△ABC 中,∠C=90°,tan A=13,那么sin A 的值是( ) A.12B.√1010C.√33D.√323.关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象经过点(1,1)B.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C.两个分支关于x 轴成轴对称D.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4.已知将等腰Rt △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5°得到△AB ′C ′,若AC=1,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 A.√3B.3√3C.√33 D.√36第4题图 第5题图5.在△ABC 中,AD 是高,E 是AD 的中点,连接CE,并延长交AB 于点P,过点A 作AQ ∥BC,交CP 的延长线于点Q,BD∶CD=1∶2.那么AP 等于( ) A.53 B.43 C.32 D.23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OABC 的顶点A 的坐标为(-4,0),顶点B 在第二象限,∠BAO=60°,BC 交y 轴于点D,DB∶DC=3∶1.若函数y=kx (k>0,x>0)的图象经过点C,则k 的值为( )A.√33 B.√32 C.2√33D.√37.如图,△ABC 中,D 、E 是BC 边上的点,BD∶DE∶EC=3∶2∶1,M 在AC 边上,CM∶MA=1∶2,BM 交AD,AE 于H,G,则BH∶HG∶GM 等于( ) A.3∶2∶1 B.5∶3∶1 C.25∶12∶5 D.51∶24∶10第7题图 第8题图8.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AD 边的中点,BE ⊥AC,垂足为点F,分析下列三个结论:①△AEF ∽△CAB;②CF=2AF;③tan∠CAD=√2.正确的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9.计算:2cos 30°+tan 45°-tan 60°+(√2-1)0= .10.如图所示,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OM 与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已知OA=3√2,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第10题图 第11题图11.如图,在△ABC 中,点D,E 分别在AB,AC 上,DE ∥BC,若S △ADE =2,S △CDE =3,则S △ADE ∶S △ABC = . 12.如图,已知直线y=x+m 与双曲线y=3x交于点P(1,n),与x 轴、y 轴交于B 、A 两点,则AB PB=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3.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这个正三棱柱的侧面积为8√3,则 a 的值为 .14.如图,在A处看建筑物CD的顶端D的仰角为α,且tan α=0.7,向前行进3米到达B处,从B处看D的仰角为45°(图中各点均在同一平面内,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CD⊥AC),则建筑物CD的高度为米.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0分)15.(6分)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10,AC=2√13,sin B=3.求tan C.16.(7分)如图,已知AP2=AQ·AB,且∠ABP=∠C,试证明△QPB∽△PBC.17.(7分)如图,直线y=mx+1(m≠0)与双曲线y=k(k≠0)交于A,B两点,与x轴,y轴交于点D,E,tan∠ADO=1,过x点A作AC⊥x轴于点C,若点O是CD的中点,连接OA.(1)求该双曲线的解析式.(2)求cos∠OAC的值.(k≠0)的图象交于点B(a,4).18.(6分)一次函数y=-2x-2与反比例函数y=kx(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将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向上平移10个单位后得到直线l:y1=k1x+b1(k1≠0),直线l与反比例函数y2=6x 的图象相交,求使y1<y2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19.(7分)如图,大楼AB右侧有一障碍物,在障碍物的旁边有一幢小楼DE,在小楼的顶端D处测得障碍物边缘点C的俯角为30°,测得大楼顶端A的仰角为45°(点B,C,E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已知AB=80 m,DE=10 m,求障碍物B,C两点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2≈1.414,√3≈1.732)20.(8分)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A作AG⊥BD分别交BD,BC于点G,E.(1)求证:BE2=EG·EA.(2)连接CG,若BE=CE,求证:∠ECG=∠EAC.21.(8分)如图,小明和他的父亲晚饭后到广场去散步,休息时小明站在广场中路灯杆MZ的左侧点B处,小明的父亲站在灯杆MZ的右侧点F处,小明在路灯下的影子为线段BC,(1)作出路灯Q的位置及小明的父亲在路灯下的影子FG.(2)已知小明到路灯杆的距离为3米,影长为1米,小明的父亲到路灯杆的距离为4.3米.若小明的身高为1.5米,小明父亲身高为1.7米,则此时小明父亲的影长为多少米?22.(9分)如图,一艘船上午9时在A处望见灯塔E在北偏东60°方向上,此船沿正东方向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航行,11时到达B处,在B处测得灯塔E在北偏东15°方向上.(1)求∠AEB的度数.(2)已知灯塔E周围40海里内有暗礁,问:此船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有无触礁危险?(参考数据:√2≈1.414,√3≈1.732)的图象交于A(1,4),B(4,n)两点. 23.(12分)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mx(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直接写出当x>0时,kx+b<m x的解集.(3)点P 是x 轴上的一动点,试确定点P 并求出它的坐标,使PA+PB 最小.期末复习综合测试1.A2.B3.D4.D5.D6.D7.D8.B9.2 10.y=-9x11.4∶25 12.2313.2√3314.715.解:如图,过点A 作AD ⊥BC 于D, 在Rt △ABD 中,AB=10, sin B=AD AB =35,∴AD 10=35,∴AD=6.在Rt △ACD 中,由勾股定理得, CD 2=AC 2-AD 2=(2√13)2-62=16, ∴CD=4,∴tan C=AD CD =64=32. 16.证明:∵AP 2=AQ ·AB,∴AP AQ =ABAP.∵∠A=∠A,∴△APQ ∽△ABP. ∴∠APB=∠AQP.∴∠CPB=∠BQP. ∵∠ABP=∠C,∴△QPB ∽△PBC.17.解:(1)在y=mx+1中令x=0,解得y=1, 则E 的坐标是(0,1),则OE=1. ∵tan∠ADO=OEOD =1,∴OD=OE=1. ∵O 是CD 的中点,∴OC=OD=1,CD=2. ∵tan∠ADC=AC CD =1,∴AC=2,∴点A 的坐标是(1,2). 把(1,2)代入y=kx 得k=2,则双曲线的解析式是y=2x .(2)在Rt △AOC 中,OA=√AC 2+OC 2=√22+12=√5, 则cos ∠OAC=ACOA =√5=2√55.18.解:(1)∵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过点B(a,4), ∴4=-2a-2,解得:a=-3, ∴点B 的坐标为(-3,4).将B 代入反比例函数y=kx 中,可得k=-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12x .(2)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向上平移10个单位后得到直线l:y 1=-2x+8,联立直线l 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成方程组:{y =-2x +8y =6x,解得:{x 1=1y 1=6,{x 2=3y 2=2,∴直线l 与反比例函数y 2=6x 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1,6)和(3,2). 画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0<x<1或x>3时,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直线l 的上方,∴使y 1<y 2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为0<x<1或x>3.19.解:如图,过点D 作DF ⊥AB 于F,过点C 作CH ⊥DF 于H. 则DE=BF=CH=10 m, 在Rt △ADF 中, ∵AF=80-10=70(m), ∠ADF=45°, ∴DF=AF=70 m. 在Rt △CDE 中,∵DE=10 m,∠DCE=30°, ∴CE=DE tan30°=√33=10√3(m),∴BC=BE -CE=70-10√3≈70-17.32≈52.7(m), 答:障碍物B,C 两点间的距离约为52.7 m. 20.证明:(1)∵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C=90°. ∵AE⊥BD,∴∠ABC=∠BGE=90°. ∵∠BEG=∠AEB, ∴△ABE ∽△BGE. ∴AE BE =BEEG .∴BE 2=EG ·EA. (2)由(1)证得BE 2=EG ·EA, ∵BE=CE,∴CE 2=EG ·EA.∴CE EG =AECE.∵∠CEG=∠AEC, ∴△CEG ∽△AEC. ∴∠ECG=∠EAC.21.解:(1) 路灯Q 的位置及小明的父亲在路灯下的影子FG 如图所示. (2)如图,根据已知得出: AB ∥QZ ∥EF, ∴△ABC ∽△QZC,11△EFG ∽△QZG;∴CB CZ =AB QZ ,FG ZG =EF QZ . 由已知得,CB=1,BZ=3,ZF=4.3,AB=1.5,EF=1.7,设QZ=x,FG=y,则有{14=1.5x ,y y+4.3=1.7x ,解得,{x =6,y =1.7. 所以此时小明父亲的影长为1.7 m.22.解:(1)∠AEB=180°-30°-90°-15°=45°.(2)作BM ⊥AE,EH ⊥AB,垂足分别为M,H,∵AB=2×30=60,∠MAB=30°,∴BM=30,AM=AB·cos ∠MAB=60×cos 30°=30√3.∵∠MBE=90°-∠AEB=90°-45°=45°=∠AEB,∴EM=BM=30,∴AE=30√3+30,∴EH=12AE=15√3+15≈40.98>40,∴此船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无触礁危险.23.解:(1)把A(1,4)代入y=m x ,得m=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4x ; 把B(4,n)代入y=4x ,得n=1,∴B(4,1),把A(1,4),(4,1)代入y=kx+b,得{k +b =44k +b =1,解得{k =-1b =5,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5.(2)根据图象得当0<x<1或x>4,一次函数y=-x+5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y=4x 的下方; ∴当x>0时,kx+b<m x 的解集为0<x<1或x>4.12 (3)如图,作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连接AB′,交x 轴于P, 此时PA+PB=AB′最小,∵B(4,1),∴B′(4,-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px+q,∴{p +q =44p +q =-1,解得{p =-53q =173,∴直线AB′的解析式为y=-53x+173,令y=0,得-53x+173=0,解得x=175,∴点P 的坐标为175,0.。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0的相反数是( )A .2020B .2020-C .12020D .12020- 2.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y=x 2﹣8x ﹣9化为y=a (x ﹣h )2+k 的形式为( )A .y=(x ﹣4)2+7B .y=(x+4)2+7C .y=(x ﹣4)2﹣25D .y=(x+4)2﹣253.某钢铁厂一月份生产钢铁560吨,从二月份起,由于改进操作技术,使得第一季度共生产钢铁1850吨,问二、三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多少?若设二、三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 ,则可得方程( )A .2560(1)1850x +=B .2560560(1)1850x ++=C .()25601560(1)1850x x +++=D .()25605601560(1)1850x x ++++=4.夏季来临,某超市试销A 、B 两种型号的风扇,两周内共销售30台,销售收入5300元,A 型风扇每台200元,B 型风扇每台150元,问A 、B 两种型号的风扇分别销售了多少台?若设A 型风扇销售了x 台,B 型风扇销售了y 台,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为( )A .530020015030x y x y +=⎧⎨+=⎩B .530015020030x y x y +=⎧⎨+=⎩C .302001505300x y x y +=⎧⎨+=⎩D .301502005300x y x y +=⎧⎨+=⎩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210a x x a --+-=有一个根为0x =,则a 的值为( )A .0B .±1C .1D .1-6.用配方法解方程2x 2x 10--=时,配方后所得的方程为( )A .2x 10+=()B .2x 10-=()C .2x 12+=()D .2x 12-=()7.如图,点B ,C ,D 在⊙O 上,若∠BCD =130°,则∠BOD 的度数是( )A .50°B .60°C .80°D .100°8.用一根长为a (单位:cm )的铁丝,首尾相接围成一个正方形,要将它按图的方式向外等距扩1(单位:cm )得到新的正方形,则这根铁丝需增加( )A .4cmB .8cmC .(a+4)cmD .(a+8)cm9.如图,Rt △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AB=10,S △ABD =15,则CD 的长为( )A .3B .4C .5D .610.把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90ABC DEB ∠=∠=︒,45A ∠=︒,30D ∠=︒,斜边10AC BD ==,若将三角板DEB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D E B △,则点A 在''D E B △的( )A .内部B .外部C .边上D .以上都有可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9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2.分解因式:x 2-9=______.3.若代数式1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4.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含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顶点与另一个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A ,且另三个锐角顶点B ,C ,D 在同一直线上.若AB=2,则CD=__________.5.如图所示,直线a 经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分别过正方形的顶点B 、D 作BF ⊥a 于点F ,DE ⊥a 于点E ,若DE =8,BF =5,则EF 的长为__________.6.现有两个不透明的袋子,一个装有2个红球、1个白球,另一个装有1个黄球、2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两个袋子中各随机摸出1个球,摸出的两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解方程:31122x x x --=-+ (2)解不等式组:()3241213x x x x ⎧--<⎪⎨+≥-⎪⎩2.先化简,再求值(32m ++m ﹣2)÷2212m m m -++;其中m 23.如图,在口ABCD中,分别以边BC,CD作等腰△BCF,△CDE,使BC=BF,CD=DE,∠CBF=∠CDE,连接AF,AE.(1)求证:△ABF≌△EDA;(2)延长AB与CF相交于G,若AF⊥AE,求证BF⊥BC.4.如图,正方形ABCD中,M为BC上一点,F是AM的中点,EF⊥AM,垂足为F,交AD的延长线于点E,交DC于点N.(1)求证:△ABM∽△EFA;(2)若AB=12,BM=5,求DE的长.5.为了了解居民的环保意识,社区工作人员在光明小区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居民开展主题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环保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条形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一共抽取了名居民;(2)求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3)社区决定对该小区500名居民开展这项有奖问答活动,得10分者设为“一等奖”,请你根据调查结果,帮社区工作人员估计需准备多少份“一等奖”奖品.6.为满足市场需求,某服装超市在六月初购进一款短袖T恤衫,每件进价是80元,超市规定每件售价不得少于90元,根据调查发现:当售价定为90元时,每周可卖出600件,一件T恤衫售价每提高1元,每周要少卖出10件.(1)试求出每周的销售量y(件)与每件售价x元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不需要写出自变量取值范围)(2)该服装超市每周想从这款T恤衫销售中获利850元,又想尽量给客户实惠,该如何给这款T恤衫定价?(3)超市管理部门要求这款T恤衫售价不得高于110元,则当每件T恤衫售价定为多少元,每周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C3、D4、C5、D6、D7、D8、B9、A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2、(x +3)(x -3)3、0x ≥且1x ≠.415、136、49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x =0;(2)1<x ≤42、11m m +-,原式=.3、(1)略;(2)略.4、(1)略;(2)4.95、(1)50;(2)平均数是8.26;众数为8;中位数为8;(3)需要一等奖奖品100份.6、(1)101500y x =-+;(2)销售单价为95元;(3)当销售单价为110元时,该超市每月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12000元.。
2024年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则这个数是()。
A. 3B. 9C. 27D. 812. 下列各数中,不是有理数的是()。
A. 3/4B. √2C. 0.25D. 3/5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厘米,腰长是12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 34厘米B. 32厘米C. 30厘米D. 28厘米4. 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
A. 25立方厘米B. 125立方厘米C. 50立方厘米D. 100立方厘米5. 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A. y = x^2B. y = 3x + 2C. y = 1/xD. y = x^3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个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
()2. 两个相似的三角形,它们的面积比等于它们对应边的长度比。
()3. 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4. 两个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相等。
()5. 一个数的立方根和它的平方根是同一个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a > b,则a^2 > b^2。
()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厘米,腰长是12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4厘米。
()3. 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125立方厘米。
()4. 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y = 3x + 2。
()5. 一个数的立方根和它的平方根是同一个数。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一次函数的定义。
2. 简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3. 简述等差数列的定义。
4. 简述平行线的性质。
5. 简述立方根和平方根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厘米,腰长是12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020年初三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

2020年初三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在Rt△ABC中,∠C=90°,AB=4,AC=1,则cosB的值为()A.154B.14C .1515D.41717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2 B .15 C.12或15 D.183.将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杯子(如图甲)叠放在一起(如图乙),则图乙中实物的俯视图是().A.B.C.D.4.不等式组213312x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5.如图,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16m,宽9m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同样宽的小路,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草,如果使草坪部分的总面积为112m2,设小路的宽为xm,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A.2x2-25x+16=0B.x2-25x+32=0C.x2-17x+16=0D.x2-17x-16=06.如图,在⊙O中,AE是直径,半径OC垂直于弦AB于D,连接BE,若7,CD=1,则BE的长是()A.5B.6C.7D.87.下列二次根式中的最简二次根式是()A.30B.12C.8D.0.58.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图所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分别是()A.15.5,15.5B.15.5,15C.15,15.5D.15,159.如图中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柱和个长方体组成的,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B.C.D.10.如图,若锐角△ABC内接于⊙O,点D在⊙O外(与点C在AB同侧),则下列三个结论:①sin∠C>sin∠D;②cos∠C>cos∠D;③tan∠C>tan∠D中,正确的结论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11.下列由阴影构成的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12.下列各式化简后的结果为32的是()A.6B.12C.18D.36二、填空题13.如图,∠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 n B n A n+1的边长为______.14.如图,添加一个条件:,使△ADE∽△ACB,(写出一个即可)15.如图:在△ABC中,AB=13,BC=12,点D,E分别是AB,BC的中点,连接DE,CD,如果DE=2.5,那么△ACD的周长是_____.16.不等式组3241112x xxx≤-⎧⎪⎨--<+⎪⎩的整数解是x=.17.使分式的值为0,这时x=_____.18.正六边形的边长为8cm,则它的面积为____cm2.1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5x+m2﹣2m=0有一个根为0,则m=_____.20.口袋内装有一些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黑球,从中摸出一球,摸出红球的概率是0.2,摸出白球的概率是0.5,那么摸出黑球的概率是 . 三、解答题 21.阅读材料: 小明在学习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如:232212+=+(),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 设()2a b 2m n 2+=+(其中a b m n 、、、均为整数),则有22a b 2m 2n 2mn 2+=++.∴22a m 2n b 2mn =+=,.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部分a b 2+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当a b m n 、、、均为正整数时,若()2a b 3m n 3+=+,用含m 、n 的式子分别表示a b 、,得a = ,b = ;(2)利用所探索的结论,找一组正整数a b m n 、、、,填空: + =( + 3)2;(3)若()2433a m n +=+,且a b m n 、、、均为正整数,求a 的值. 22.先化简,再求值: 233212-),322x x x x x x (其中+-+÷=++ 23.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AD 为弦,∠DBC=∠A .(1)求证:BC 是半圆O 的切线;(2)若OC ∥AD ,OC 交BD 于E ,BD=6,CE=4,求AD 的长.24.今年5月份,我市某中学开展争做“五好小公民”征文比赛活动,赛后随机抽取了部分参赛学生的成绩,按得分划分为A ,B ,C ,D 四个等级,并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等级成绩(s ) 频数(人数) A90<s≤100 4 B80<s≤90 x C70<s≤80 16 D s≤70 6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表中的x= ;(2)扇形统计图中m= ,n=,C等级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为度;(3)该校准备从上述获得A等级的四名学生中选取两人做为学校“五好小公民”志愿者,已知这四人中有两名男生(用a1,a2表示)和两名女生(用b1,b2表示),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恰好选取的是a1和b1的概率.25.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l与y轴交于点A(0 , 2),与一次函数y =x﹣3的图象l交于点E(m ,﹣5).(1)m=__________;(2)直线l与x轴交于点B,直线l与y轴交于点C,求四边形OBEC的面积;(3)如图2,已知矩形MNPQ,PQ=2,NP=1,M(a,1),矩形MNPQ的边PQ在x 轴上平移,若矩形MNPQ与直线l或l有交点,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材料:解形如(x+a)4+(x+b)4=c的一元四次方程时,可以先求常数a和b的均值,然后设y=x+.再把原方程换元求解,用种方法可以成功地消去含未知数的奇次项,使方程转化成易于求解的双二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均值换元法.例:解方程:(x﹣2)4+(x﹣3)4=1解:因为﹣2和﹣3的均值为,所以,设y=x﹣,原方程可化为(y+)4+(y﹣)4=1,去括号,得:(y2+y+)2+(y2﹣y+)2=1y4+y2++2y3+y2+y+y4+y2+﹣2y3+y2﹣y=1整理,得:2y4+3y2﹣=0(成功地消去了未知数的奇次项)解得:y2=或y2=(舍去)所以y=±,即x﹣=±.所以x=3或x=2.(1)用阅读材料中这种方法解关于x的方程(x+3)4+(x+5)4=1130时,先求两个常数的均值为______.设y=x+____.原方程转化为:(y﹣_____)4+(y+_____)4=1130.(2)用这种方法解方程(x+1)4+(x+3)4=706【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在Rt△ABC中,∠C=90°,AB=4,AC=1,∴BC224115,则cos B=BCAB15,故选A2.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要分情况讨论:①、3是腰;②、3是底.必须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①若3是腰,则另一腰也是3,底是6,但是3+3=6,∴不构成三角形,舍去.②若3是底,则腰是6,6.3+6>6,符合条件.成立.∴C=3+6+6=15.故选B.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C解析:C【解析】从上面看,看到两个圆形,故选C .4.A解析:A【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详解】213312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1,解不等式②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1, 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 5.C解析:C【解析】解:设小路的宽度为xm ,那么草坪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应该为(16-2x )m ,(9-x )m ;根据题意即可得出方程为:(16-2x )(9-x )=112,整理得:x 2-17x +16=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用,弄清“草坪的总长度和总宽度”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D,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出半径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半径OC 垂直于弦AB ,∴AD=DB=127 在Rt △AOD 中,OA 2=(OC-CD)2+AD 2,即OA 2=(OA-1)27 )2,解得,OA=4∴OD=OC-CD=3,∵AO=OE,AD=DB,∴BE=2OD=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掌握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判断即可.【详解】ABC ,不是最简二次根式;D 2,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解题关键在于掌握(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8.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为:132146158163172181268321⨯+⨯+⨯+⨯+⨯+⨯+++++=15岁,该足球队共有队员2+6+8+3+2+1=22人,则第11名和第12名的平均年龄即为年龄的中位数,即中位数为15岁,故选D .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详解】解:从上边看是一个圆形,圆形内部是一个虚线的正方形.故选:D .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10.D解析:D【解析】如图,连接BE,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C=∠AEB,∵∠AEB=∠D+∠DBE,∴∠AEB>∠D,∴∠C>∠D,根据锐角三角形函数的增减性,可得,sin∠C>sin∠D,故①正确;cos∠C<cos∠D,故②错误;tan∠C>tan∠D,故③正确;故选D.11.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沿对称轴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后两部分重合.12.C解析:C【解析】A6不能化简;B123C182,故正确;D36,故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2n-1【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B2=2B1A2得出A3B3=4B1A2=4A4B4=8B1A2=8A5B5=16B1A2…进而得解析:2n-1【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B2=2B1A2,得出A3B3=4B1A2=4,A4B4=8B1A2=8,A5B5=16B1A2…进而得出答案.【详解】∵△A1B1A2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1,∠3=∠4=∠12=60°,∴∠2=120°,∵∠MON=30°,∴∠1=180°-120°-30°=30°,又∵∠3=60°,∴∠5=180°-60°-30°=90°,∵∠MON=∠1=30°,∴OA1=A1B1=1,∴A2B1=1,∵△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11=∠10=60°,∠13=60°,∵∠4=∠12=60°,∴A1B1∥A2B2∥A3B3,B1A2∥B2A3,∴∠1=∠6=∠7=30°,∠5=∠8=90°,∴A2B2=2B1A2,B3A3=2B2A3,∴A3B3=4B1A2=4,A4B4=8B1A2=8,A5B5=16B1A2=16,以此类推:△A n B n A n+1的边长为 2n-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3B3=4B1A2,A4B4=8B1A2,A5B5=16B1A2进而发现规律是解题关键.14.∠ADE=∠ACB(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详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三种方法:①三边法: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两边及其夹角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解析:∠ADE=∠ACB(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详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三种方法:①三边法: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两边及其夹角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③两角法: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由此可得出可添加的条件:由题意得,∠A=∠A(公共角),则添加:∠ADE=∠ACB或∠AED=∠ABC,利用两角法可判定△ADE∽△ACB;添加:AD AEAC AB,利用两边及其夹角法可判定△ADE∽△ACB.15.18【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AC=2DE=5AC∥DE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CB=90°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C=BD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DE分别是A解析:18【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AC=2DE=5,AC∥DE,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CB=90°,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C=BD,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D,E分别是AB,BC的中点,∴AC=2DE=5,AC∥DE,AC2+BC2=52+122=169,AB2=132=169,∴AC2+BC2=AB2,∴∠ACB=90°,∵AC∥DE,∴∠DEB=90°,又∵E是BC的中点,∴直线DE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DC=BD,∴△ACD的周长=AC+AD+CD=AC+AD+BD=AC+AB=1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16.﹣4【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得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详解】解:∵解不等式①得:x≤﹣4解不等式②得:x>﹣5∴不等式组的解集为﹣5<x≤﹣4∴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x=﹣4故答案为﹣4【解析:﹣4.【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得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详解】解:3241112x xxx≤-⎧⎪⎨--<+⎪⎩①②,∵解不等式①得:x≤﹣4,解不等式②得:x>﹣5,∴不等式组的解集为﹣5<x≤﹣4,∴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x=﹣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能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17.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是分式方程x2-1x+1=0然后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分解因式后约分可得x-1=0解之得x=1经检验可知x=1是分式方程的解答案为1考点:分式方程的解法解析: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是分式方程,=0,然后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分解因式后约分可得x-1=0,解之得x=1,经检验可知x=1是分式方程的解.答案为1.考点:分式方程的解法18.【解析】【分析】【详解】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中连接OCOD过O作OE⊥CD;∵此多边形是正六边形∴∠COD=60°;∵OC=OD∴△COD是等边三角形∴OE=CE•tan60°=cm∴S△OCD3【解析】【分析】【详解】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中,连接OC、OD,过O作OE⊥CD;∵此多边形是正六边形,∴∠COD=60°;∵OC=OD,∴△COD是等边三角形,∴OE=CE•tan60°=83432⨯=cm,∴S△OCD=12CD•OE=12×8×43=163cm2.∴S正六边形=6S△OCD=6×163=963cm2.考点:正多边形和圆19.2【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列出关于m的方程通过解关于m的方程求得m的值即可【详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5x+m2﹣2m=0有一个根为0∴m2﹣2m=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列出关于m的方程,通过解关于m的方程求得m的值即可.【详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5x+m2﹣2m=0有一个根为0,∴m2﹣2m=0且m≠0,解得,m=2,故答案是: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解的定义.解答该题时需注意二次项系数a≠0这一条件.20.3【解析】试题解析:根据概率公式摸出黑球的概率是1-02-05=03考点:概率公式解析:3.【解析】试题解析:根据概率公式摸出黑球的概率是1-0.2-0.5=0.3.考点:概率公式.三、解答题21.(1)22m 3n +,2mn ;(2)4,2,1,1(答案不唯一);(3)a =7或a =13.【解析】【分析】【详解】(1)∵2(a m +=+,∴2232a m n +=++,∴a =m 2+3n 2,b =2mn .故答案为m 2+3n 2,2mn .(2)设m =1,n =2,∴a =m 2+3n 2=13,b =2mn =4.故答案为13,4,1,2(答案不唯一).(3)由题意,得a =m 2+3n 2,b =2mn .∵4=2mn ,且m 、n 为正整数,∴m =2,n =1或m =1,n =2,∴a =22+3×12=7,或a =12+3×22=13. 22.11;12x -- 【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法则化简所给的分式,化为最简后再代入求值即可.【详解】原式=()23x 3x 22-)x 2x 1++⨯+-( ,()()22433221x x x x x +--+=⨯+-, ()()21221x x x x -+=⨯+-,11x =-, 当x=3时,原式=113-=1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利用分式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法则把分式化为最简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AD=4.5.【解析】【分析】(1)若证明BC 是半圆O 的切线,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即证明AB ⊥BC 即可;(2)因为OC ∥AD ,可得∠BEC=∠D=90°,再有其他条件可判定△BCE ∽△BAD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即可求出AD 的长.【详解】(1)证明:∵AB 是半圆O 的直径,∴BD ⊥AD ,∴∠DBA+∠A=90°,∵∠DBC=∠A ,∴∠DBA+∠DBC=90°即AB ⊥BC ,∴BC 是半圆O 的切线;(2)解:∵OC ∥AD ,∴∠BEC=∠D=90°,∵BD ⊥AD ,BD=6,∴BE=DE=3,∵∠DBC=∠A ,∴△BCE ∽△BAD ,∴=CE BE BD AD ,即436=AD; ∴AD=4.5【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要证某线是圆的切线,已知此线过圆上某点,连接圆心与这点(即为半径),再证垂直即可.同时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4.(1)14;(2)10、40、144;(3)恰好选取的是a 1和b 1的概率为16. 【解析】【分析】(1)根据D 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用总人数减去其他三组人数即可得出x 的值;(2)用A 、C 人数分别除以总人数求得A 、C 的百分比即可得m 、n 的值,再用360°乘以C 等级百分比可得其度数;(3)首先根据题意列出表格,然后由表格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恰好选取的是a 1和b 1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6÷15%=40人, ∴x=40﹣(4+16+6)=14,故答案为14; (2)∵m%=440×100%=10%,n%=1640×10%=40%, ∴m=10、n=40,C等级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为360°×40%=144°,故答案为10、40、144;(3)列表如下:a1a2b1b2a1a2,a1b1,a1b2,a1a2a1,a2b1,a2b2,a2b1a1,b1a2,b1b2,b1b2a1,b2a2,b2b1,b2a1和b1的有2种结果,∴恰好选取的是a1和b1的概率为21 126.【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5.(1)-2;(2);(3)≤a≤或3≤a≤6.【解析】【分析】(1)根据点E在一次函数图象上,可求出m的值;(2)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l1的函数解析式,得出点B、C的坐标,利用S四边形OBEC=S△OBE+S△OCE即可得解;(3)分别求出矩形MNPQ在平移过程中,当点Q在l1上、点N在l1上、点Q在l2上、点N在l2上时a的值,即可得解.【详解】解:(1)∵点E(m,−5)在一次函数y=x−3图象上,∴m−3=−5,∴m=−2;(2)设直线l1的表达式为y=kx+b(k≠0),∵直线l1过点A(0,2)和E(−2,−5),∴,解得,∴直线l1的表达式为y=x+2,当y=x+2=0时,x=∴B点坐标为(,0),C点坐标为(0,−3),∴S四边形OBEC=S△OBE+S△OCE=××5+×2×3=;(3)当矩形MNPQ的顶点Q在l1上时,a的值为;矩形MNPQ向右平移,当点N在l1上时,x+2=1,解得x=,即点N(,1),∴a的值为+2=;矩形MNPQ继续向右平移,当点Q在l2上时,a的值为3,矩形MNPQ继续向右平移,当点N在l2上时,x−3=1,解得x=4,即点N(4,1),∴a的值为4+2=6,综上所述,当≤a≤或3≤a≤6时,矩形MNPQ与直线l1或l2有交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条直线相交、图形的平移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在解决第(3)小题时,只要求出各临界点时a的值,就可以得到a的取值范围.26.(1)4,4,1,1;(2)x=2或x=﹣6.【解析】【分析】(1)可以先求常数3和5的均值4,然后设y=x+4,原方程可化为(y﹣1)4+(y+1)4=1130;(2)可以先求常数1和3的均值2,然后设y=x+2,原方程可化为(y﹣1)4+(y+1)4=706,再整理化简求出y的值,最后求出x的值.【详解】(1)因为3和5的均值为4,所以,设y=x+4,原方程可化为(y﹣1)4+(y+1)4=1130,故答案为4,4,1,1;(2)因为1和3的均值为2,所以,设y=x+2,原方程可化为(y﹣1)4+(y+1)4=706,去括号,得:(y2﹣2y+1)2+(y2+2y+1)2=706,y4+4y2+1﹣4y3+2y2﹣4y+y4+4y2+1+4y3+2y2+4y=706,整理,得:2y4+12y2﹣704=0(成功地消去了未知数的奇次项),解得:y2=16或y2=﹣22(舍去)所以y=±4,即x+2=±4.所以x=2或x=﹣6.【点睛】本题考查了解高次方程,求出均值把原方程换元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5. 3 米
B. 4.8 米
C. 4.0 米
D.2.7 米
9.如图,在矩形 ABCD 中,E、F 分别是 DC、BC 边上的点,且∠AEF=90°则下列结论正
确的是( )。
A、△ABF∽△AEF
B、△ABF∽△CEF
C、△CEF∽△DAE
D、△DAE∽△BAF
10.为了测量被池塘隔开的 A,B 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如图图形,其 中 AB⊥BE,EF⊥BE,AF 交 BE 于 D,C 在 BD 上.有四位同学分别测量出以下四组数据: ①BC,∠ACB; ②CD,∠ACB,∠ADB;③EF,DE,BD;④DE,DC,BC.能根据所测数 据,求出 A,B 间距离的有( ).
5 (1)如图 1,连接 DQ 平分∠BDC 时,t 的值为 ; (2)如图 2,连接 CM,若△CMQ 是以 CQ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 t 的值; (3)请你继续进行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 ①证明:在运动过程中,点 O 始终在 QM 所在直线的左侧; ②如图 3,在运动过程中,当 QM 与⊙O 相切时,求 t 的值;并判断此时 PM 与⊙O 是否 也相切?说明理由.
5.如图,点 A(t,3)在第一象限,OA 与 x 轴所夹的锐角为 α,tanα= 3 ,则 t 的值 2
是( )
A.1
B.1.5
【答案】C
C.2
D.3
[
6.反比例函数
y=-
3 x
的图象上有
P1(x1,-2),P2(x2,-3)两点,则
x1
与
x2
的大小关
系是( )
A. x1>x2 【答案】A
B. x1=x2
.
【答案】 3 5
【解析】∵∠C=90°,AB=5,BC=3,∴sinA= BC = 3 ,故答案为: 3 .
AB 5
5
13.如图,点 在 的边 上,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 ∽ ,这个条件可以
是 ______________.
【答案】∠C=∠ABP(答案不唯一) 【解析】 因为有公共角∠A,所以当∠C=∠ABP 时,△APB∽△ABC(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C=∠ABP(答案不唯一).
(测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已知 b 5 ,则 a b 的值是( )
a 13
ab
A. 2 3
【答案】D
B. 3 2
C. 9 4
D. 4 9
2.如图是由 4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限内画出△A2B2C2,并求出
S :S △A1B1C1
△A2B2C2
的值.
24.(7 分)如图,一次函数 y=mx+n(m≠0)与反比例函数 y= k (k≠0)的图象相交 x
于 A(﹣1,2),B(2,b)两点,与 y 轴相交于点 C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 D 与点 C 关于 x 轴对称,求△ABD 的面积.
28.(本题 12 分)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6cm,AD=8cm,点 P 从点 B 出发,沿对角 线 BD 向点 D 匀速运动,速度为 4cm/s,过点 P 作 PQ⊥BD 交 BC 于点 Q,以 PQ 为一边作 正方形 PQMN,使得点 N 落在射线 PD 上,点 O 从点 D 出发,沿 DC 向点 C 匀速运动,速 度为 3m/s,以 O 为圆心,0.8cm 为半径作⊙O,点 P 与点 O 同时出发,设它们的运动时 间为 t(单位:s)(0<t< 8 ).
A.1 组
B.2 组
【答案】C.
C.3 组
D.4 组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1.若 与 成反比例,且图象经过点
,则 ________.(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解析】 ∵与 成反比例,
∴可设 ,
又∵图象经过点
,
∴k=-1×1=-1
∴
.
12.在 Rt△ABC 中,∠C=90°,AB=5,BC=3,则 sinA=
18.如图,P 是∠α 的边 OA 上一点,且点 P 的坐标为(3,4),则 sin =____________.
19.三棱柱的三种视图如图,在△EFG 中,EF=8 cm,EG=12 cm,∠EGF=30°,则 AB 的长为_____ cm.
20.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几何体的从上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图.这样搭建
交 BF 于 E,求证:AE=BE.
F A
M E
BD
O
C
23.(6 分)如图,△ABC 三个定点坐标分别为 A(﹣1,3),B(﹣1,1),C(﹣3,2).
(1)请画出△ABC 关于 y 轴对称的△A1B1C1;
(2)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将△A1B1C1 放大为原来的 2 倍,得到△A2B2C2,请在第三象
A.1 组
B.2 组
C.3 组
D.4 组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1.若 与 成反比例,且图象经过点
,则 ________.(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12.在 Rt△ABC 中,∠C=90°,AB=5,BC=3,则 sinA=
.
13.如图,点 在 的边 上,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 ∽ ,这个条件可以
25.(7 分)小明想利用太阳光测量楼高.他带着皮尺来到一栋楼下,发现对面墙上有 这栋楼的影子,针对这种情况,他设计了一种测量方案,具体测量情况如下: 如示意图,小明边移动边观察,发现站到点 E 处时,可以使自己落在墙上的影子与这 栋楼落在墙上的影子重叠,且高度恰好相同.此时,测得小明落在墙上的影子高度 CD=1.
C.
D.
3.如图,在△ABC 中,E、F 分别是 AB、AC 上的点,EF∥BC,且 AE 1 ,若△AEF 的 EB 2
面积为 2,则四边形 EBCF 的面积为( )
A.4
B.6
C.16
D.18
4.在 Rt△ABC 中,∠C=90°,若 sinA= 3 ,则 cosB 的值是( ) 5
A. 4 5
B. x1=x2
C. x1<x2
D. 不确定
7.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 20cm2,设该长方形一边长为 ycm,另一边的长为 xcm,则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8.某同学的身高为 1.6 米,某一时刻他在阳光下的影长为 1.2 米,与他相邻的一棵树
的影长为 3.6 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
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B 卷)
(测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已知 b 5 ,则 a b 的值是( )
a 13
ab
A. 2 3
B. 3 2
C. 9 4
D. 4 9
2.如图是由 4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是( )
A.
B.
B. 3 5
C. 3 4
D. 4 3
5.如图,点 A(t,3)在第一象限,OA 与 x 轴所夹的锐角为 α,tanα= 3 ,则 t 的值 2
是( )
A.1
B.1.5
C.2
D.3
6.反比例函数
y=-
3 x
的图象上有
P1(x1,-2),P2(x2,-3)两点,则
x1
与
x2
的大小关
系是( )
A. x1>x2
14.若
,则
=________.
【答案】
15.完成某项任务可获得 500 元报酬,考虑由 x 人完成这项任务,试写出人均报酬 y
(元)与人数 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答案】y= 500 x
【解析】∵由 x 人完成报酬共为 500 元的某项任务,
∴xy=500,
即:y= 500 . x
故答案为:y= 500 . x
从上面看可得到一行正方形的个数为 3.
3.如图,在△ABC 中,E、F 分别是 AB、AC 上的点,EF∥BC,且 AE 1 ,若△AEF 的 EB 2
面积为 2,则四边形 EBCF 的面积为( )
A.4
B.6
【答案】C
C.16
D.18
∴S△ABC=18, 则 S 四边形 EBCF=S△ABC-S△AEF=18-2=16. 故选 C.
2m,CE=0. 8m,CA=30m(点 A、E、C 在同一直线上).已知小明的身高 EF 是 1.7m,请 你帮小明求出楼高 AB.(结果精确到 0.1m)
26.(8 分)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m+6)x+3m+9=0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 x1, x2. (1)求证:该一元二次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 n=4(x1+x2)-x1x2,判断动点 P(m,n)所形成的函数图象是否经过点 A(1, 16),并说明理由.
4.在 Rt△ABC 中,∠C=90°,若 sinA= 3 ,则 cosB 的值是( ) 5
A. 4 5
B. 3 5
C. 3 4
D. 4 3Biblioteka 【答案】 3 5【解析】
在 Rt△ABC 中,∵∠C=90°,
∴∠A+∠B=90°,
∴cosB=sinA,
∵sinA= 3 , 5
∴cosB= 3 . 5
故选 B.
是 ______________.
14.若
,则
=________.
15.完成某项任务可获得 500 元报酬,考虑由 x 人完成这项任务,试写出人均报酬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