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
贵州省职称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市政工程)备考试题及答案(四)

贵州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市政工程)备考试题及答案(四)一、填空题1.______是求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
答案:截面法2.扭矩的正负可用______确定。
答案:右手螺旋法则3.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通常称为______。
答案:梁4.梁变形后的轴线所在平面与荷载的作用平面重合的弯曲变形称为______弯曲。
答案:平面5.工程上将单跨静定梁划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悬臂梁、简支梁、外伸梁6.所谓______,就是指结构由几个外力共同作用时,所引起结构内力等于每个外力单独作用时所引起的内力的代数和。
答案:叠加法7.所谓______是指由若干根直杆(梁和柱)彼此用刚结点,或一部分刚结点相连接而成的结构。
答案:刚架8.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______和______。
答案:结点法、截面法9.桁架各杆的内力计算中,有些杆件的轴力为零,我们称它为______。
答案:零杆10.一般地,截面一点处的应力可分解为垂直于截面和相切于截面的两个分量,垂直于截面的分量称为______,用______表示;相切于截面的应力分量称为______,用______表示。
答案:正应力、σ、切应力、τ11.通常根据试件在拉断时塑性变形的大小,将工程材料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答案:塑性材料、脆性材料12.低碳钢的应力-应变图中,弹性阶段最高点相对应的应力σe称为材料的______。
答案:弹性极限13.低碳钢的应力-应变图中,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最高点所对应的应力σp称为材料的______。
答案:比例极限14.低碳钢的应力-应变图中,屈服阶段中的最低应力称为______。
答案:屈服点15.低碳钢的应力-应变图中,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应力称为材料的______。
答案:强度极限16.常衡量材料塑性性能的两个指标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伸长率、截面收缩率17.在常温静载下,材料的破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一类是______或剪断。
4平面线形设计

(2)回头曲线 ) 定义:转角接近、等于或大于 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 定义:转角接近、等于或大于180º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 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 回头曲线一般由主曲线和两个副曲线组成。 回头曲线一般由主曲线和两个副曲线组成。 适用场合: 四级公路越岭线路段,因地形、地质条件等的限制, 适用场合:三、四级公路越岭线路段,因地形、地质条件等的限制, 采用自然展线难以达到要求时,可设置回头曲线。 采用自然展线难以达到要求时,可设置回头曲线。
3.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 (6 )C 型 定义: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线形。 定义: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线形。 线形 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 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C型曲线只有在特殊地形条件 下方可采用。 下方可采用。 适用条件: 形曲线。 适用条件:同S形曲线。 形曲线
3.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 (4)凸型 定义:在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组合。 定义:在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组合。 适用条件:凸型的回旋线的参数及其连接点的曲率半径, 适用条件 : 凸型的回旋线的参数及其连接点的曲率半径 , 应分别符合 容许最小回旋线参数和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规定。 容许最小回旋线参数和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规定。
l1
l2
应能够设置两段 反向回旋线
(2)回头曲线 ) 定义:转角接近、等于或大于 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 定义:转角接近、等于或大于180º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 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 回头曲线一般由主曲线和两个副曲线组成。 回头曲线一般由主曲线和两个副曲线组成。 适用场合: 四级公路越岭线路段,因地形、地质条件等的限制, 适用场合:三、四级公路越岭线路段,因地形、地质条件等的限制, 采用自然展线难以达到要求时,可设置回头曲线。 采用自然展线难以达到要求时,可设置回头曲线。
第五章线形设计

2. 平直路段运行速度
(1)当直线入口速度等于期望速度时,车辆在平 直路段上保持期望速度匀速行驶,直线段出口运 行速度vout等于期望速度 v e 。 (2)当直线入口速度小于期望速度时,直线段出 口运行速度 vout 按公式 计算;当计 算出的运行速度大于或等于期望速度时,取期望 速度。 (3)当入口速度大于期望速度时,车辆将减速行 vout 为期望速度。 驶,直到期望速度后匀速行驶,
2β≤α
式中:α——路线转角(°) β——回旋线角(°)。
2. S型曲线 定义: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反向回旋线 连接的组合形式。
要求:
从行驶力学与线形协调、超高过渡考虑,宜 ; 当采用不等参数时,比值应小于2.0,有条件时以小于 1.5为宜。
两回旋线以径向连接为宜,当条件受限不得已插入短
直线或相互重合时,短直线或重合段的长度L应符合下 式规定:
2. 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 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是指对 同一路段的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差值进 行评价。 当同一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差值大 于20km/h时,应对该路段的设计指标进行 安全性检验和调整。
若路段运行速度高于设计速度时,应按运 行速度检验和调整,否则行车不安全; 若路段运行速度低于设计速度时,只要运 行速度连续,行车是安全的,不必调整。
上线辅曲线半径与主曲线半径比值不宜大于 2.0。 两相邻回头曲线间应尽可能拉开距离。 仅适用受限的三四级公路及山城道路。
要求:
上线辅曲线半径与主曲线半径比值不宜大于 2.0。 两相邻回头曲线间应尽可能拉开距离。 仅适用受限的三四级公路及山城道路。
(二)平面线形要素组合计算
1. 基本型曲线设计与计算 (1)对称形 曲线计算
第五章 线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填空简答

一、问答题1.缓和曲线的作用:线形缓和、行车缓和、超高和加宽缓和。
(2分)(1)从控制方向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 3s。
(2分)(2)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2分)2.在公路设计中,加宽缓和段长度应考虑:(1)加宽所需的最小长度。
在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渐变率1:15且不小于10m的要求设置;(2分);(2分)(2)超高缓和段长度Lc(3)缓和曲线长度l。
(2分)S3.(1)准备工作(2)标注控制点(3)试坡(4)调坡(5)核对(6)定坡(7)设计竖曲线(8)高程计算(答对1点1分,满分6分)4.(1)先横后纵。
(2)纵向调运的在远距离一般应小于经济运距。
(3)借方、弃土方应与借土还田、整地建田相结合。
(4)土石方调运的方向应考虑桥涵位置和路线纵坡对施工运输的影响。
(5)不同性质的土石方应分别调配,以做到分层填筑。
可以以石代土,但不能以土代石。
(6)回头曲线部分应先作上下线调配。
(7)土石方工程集中的路段,因开挖、运输的施工作业方案与一般路段有所不同,可单独进行调配。
(答对1点1分,满分6分)5.在越岭展线布局时,一般应首先考虑采用基本形式中的自然展线,其特点是:平面线形较好,里程短,纵坡均匀,(3分)但由于路线较早地离开河谷升坡,对沿河居民服务性差,路线避让艰巨工程和不良地质的自由度不大。
(3分)二、问答题1. 现代交通运输的方式有哪些?公路是如何分级的?公路分级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城市道路是如何分类的?城市道路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交通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根据交通部2004—03—01实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以后简称《标准》)将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2)一级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中南土木道路勘测设计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运行速度: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速度,通常采用测定的第85百分位行驶速度作运行速度服务水平: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琐感受的质量量度经济运距:路基土方纵向调运与路外借土费用相等时的纵向运距设计高程:一般公路,路基未设加宽超高前的路肩边缘的高程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用pcu/h表示(辆/小时)缓和曲线:道路平曲线形要素之一,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间或半径相差较大,转向相同的两圆曲线间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动力因素: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平均纵坡: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是衡量纵断面线形的重要指标(ip=H/L)行车视距:为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方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须最短距离横净距: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驾驶员视点轨迹与视距进线之间的距离临界高程:为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地下水及地表积水的影响,要求路基保持干燥或中湿状态,路槽底距地下水或地表积水的高度据点:一条路线的起终点及中间必须经过的重要城镇或地点,这些点即为据点。
道路建筑限界:指为保证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规定在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是保证车辆安全通行的最小空间要求超高值:超平曲线设超高后,道路中线和内,外侧边线与设计高程之差h问答题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作用及区别是什么?设计速度起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的作用;而运行速度则是针对设计速度的不足,避免产生速度突变,保证汽车行驶的连续性而引入的,主要用于根据设计速度初定道路线形,通过测算模型计算路段运行速度,用速度差控制标准检查和修正线形,以修正后的运行速度为依据确定线路其他设计指标。
平 面 线 形 的 组 合 设 计

双方驾 驶员反 应时间 所形成 的距离
双方汽 车的制 动距离
安全距离
3、超车视距
在双车道公路上 ,后车超越前车,再 回到原来车道所需的 最短距离称为超车视 距。超车分四个阶段 完成。
超车视距
3、超车视距
(1)加速行驶距离s1 当超车汽车经判断认为有超车可能,加速行驶移向对向车道之前行驶的距离为s1;
平面线形: 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个几何要素组成,三个
线形要素可以组合成以下不同的8种组合线形。
简单型曲线 C形曲线
基本形曲线 复合形曲线
凸形曲线 复曲线
S形曲线 回头曲线
1、简单型曲线
定义:
当一个弯道由直线与圆曲线组 合时叫简单形曲线,即按直线 一圆曲线一直线的顺序组合。
图3-15 简单型曲线
s1
V0 3.6
t1
1 2
a
t1
被超汽车的速度(km/h),比路段设 计车速降低5~20km/h
平均加速度(m/s2)
加速时间(s),根据实测取2.7~4.2s
3、超车视距
(2)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s2
s2
V 3.6
t2
超车汽车的速度,采用这一路段的设 计车速(km/h)
在对向车道上的行驶时间(s), 根据实测 取7.6~10.4s
2、基本形曲线
定义: 按直线一回旋线一圆曲线一回旋线一直线的顺序组合的曲线
称为基本形曲线。
2、基本形曲线
特征及运用:
➢ 可以根据地形条件,设计成对称基本形(A¹=A²)和非对称基本形( A¹≠A² )两种。
➢ 基本形两端的回旋线参数除应满足下面式子的要求外,为使线形连续 协调,回旋线一圆曲线一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1:1:1。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1、交通运输的方式。
道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2、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和城市道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道路的种类。
4、我国公路发展目标及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内容。
5、公路按功能和行政管理属性的分类6、公路和城市道路等级划分的依据,分级情况。
各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选用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7、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
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何影响。
8、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作用及区别。
9、交通量、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的关系。
10、公路网系统的特性。
11、城市道路路网结构的基本类型。
各类型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城市道路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最能综合反映城市交通拥挤的技术指标。
12、城市道路红线规划的内容。
13、划分公路用地和城市道路红线的意义。
怎样划定公路的用地范围。
14、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5、公路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及各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16、本章主要名词术语:道路、道路功能、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车辆、设计速度、运行速度、设计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基本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公路网、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道路红线、道路建筑限界、道路用地、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公路安全性评价第二章平面设计1、汽车行驶轨迹的几何特征。
道路平面线形组成要素2、平面的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线性特征。
3、平面直线的技术标准及直线的适用情况。
为什么过长的直线不是好的线形?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4、影响平面圆曲线半径取值的因素。
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计算原理、种类。
圆曲线半径值的选取。
5、汽车在弯道上行驶的稳定性及横向稳定性的保证。
横向力对汽车行驶的影响。
横向力系数µ取值的影响因素。
6、缓和曲线的作用。
汽车由直线驶入圆曲线的轨迹方程。
采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线形的理论依据。
7、省略缓和曲线的条件。
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应考虑的因素。
设计缓和曲线长度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8、本章注要名词术语:路线、路线的平面、同向曲线、反向曲线、汽车行驶稳定性、横向力系数、横向超高、横向滑移、横向倾覆、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缓和曲线、回旋线、回旋线参数A、桩号(里程)、交点、交点里程(桩号)、曲线主点、曲线主点桩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答: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主要有:
①基本型: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对称和不对称).
②S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连接起来的组合线形;
③复曲线:
(A)两同向圆曲线按直线—圆曲线R1 —圆曲线R2 —直线的顺序组合构成。
(B)两同向圆曲线按直线—回旋线A1 —圆曲线R1 —圆曲线R2 —回旋线A2-直线的顺序组合构成。
(C)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称为卵型,按直线—回旋线A1—圆曲线R1—回旋线—圆曲线R2—回旋线A2—直线顺序组合构成。
④凸型: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线形;
⑤复合型:两个及两个以上同向回旋线,在曲率相等处相互连接的形式;
⑥C型:同向曲线的两个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即连接处曲率为0,R=∞)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