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例题物料衡算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物料衡算公式

化工原理物料衡算公式

化工原理物料衡算公式好嘞,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化工原理物料衡算公式”的文章:咱先来说说化工原理里的物料衡算公式,这玩意儿可重要啦!就像咱们过日子得算计着柴米油盐一样,化工厂里也得把各种物料的进出算得明明白白。

物料衡算公式简单来说,就是“进去的等于出来的”。

这听起来好像挺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那可得费一番心思。

我还记得有一次去一家化工厂参观,那是个生产化肥的厂子。

我看到工人们在控制台前忙碌着,各种仪表数据不停地跳动。

当时我就好奇,这生产过程中到底怎么保证原料不浪费,产品质量又有保障呢?后来和厂里的技术员交流才知道,物料衡算公式在这里面发挥了大作用。

比如说,他们要生产一定量的化肥,就得先根据物料衡算公式,算出需要投入多少原料。

而且,这个过程可不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

就拿氮元素来说吧,从原材料里含有的氮,到反应过程中氮的转化,再到最终产品里氮的含量,都得精确计算。

要是哪一步算错了,要么原料浪费了,增加成本;要么产品不合格,影响销售。

在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公式就像是一个严格的管家。

它能告诉我们每个环节物料的流向和变化,帮助我们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比如说,在一个连续的反应装置中,如果我们知道了进料的流量和组成,通过物料衡算公式,就能算出出料的流量和组成。

这就好比我们知道了家里每个月进了多少米、面、油,就能大概算出能做出多少顿饭一样。

而且,物料衡算公式还能帮助我们发现生产中的问题。

如果实际的出料和通过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不一样,那就说明可能哪里出了故障,比如有物料泄漏啦,或者反应不完全啦。

再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化工厂要生产一种塑料,需要用到两种原材料 A 和 B 。

根据化学反应式和物料衡算公式,我们知道每生产一定量的塑料,需要消耗一定比例的 A 和 B 。

如果在实际生产中,发现 A 消耗得比预期多,而 B 还有剩余,那就要找找原因了,是不是反应条件没控制好,还是某个设备出了问题?总之啊,化工原理中的物料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些数字和符号的组合,但它背后可是有着大学问。

化工原理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化工原理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化工原理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引言化工工程涉及许多物料的处理和转化过程,同时也需要考虑热量的平衡。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是化工原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工程实践和过程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工原理中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物料衡算物料衡算是指对于化工工程中物料流动和转化过程的计算和分析。

在化工工程中,物料的流动和转化是实现各种反应和分离操作的基础,因此正确的物料衡算是保证工程设计和操作的关键。

在物料衡算中,我们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物料的质量衡算:即对物料的质量输入和输出进行计算和分析。

对于物料的质量衡算,我们需要注意物料流动的平衡原则,即质量的输入必须等于输出。

2. 物料的能量衡算:即对物料的能量输入和输出进行计算和分析。

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会影响物料的温度和相变过程,因此在能量衡算中需要考虑物料的热力学性质。

3. 物料的流动速度衡算:即对物料流动速度进行计算和分析。

物料的流动速度决定了反应和分离操作的效率,因此在物料衡算中需要合理地确定流量和速度的关系。

4. 物料的浓度衡算:即对物料中组分浓度的计算和分析。

物料的浓度会影响其反应和分离的速率和效果,因此在物料衡算中需要考虑不同组分浓度的变化规律。

物料衡算通常使用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原理进行计算。

同时,还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平衡的原理和质量流动的平衡原则进行衡算过程中的参数确定。

热量衡算热量衡算是化工工程中热力学过程的计算和分析。

在化工工程中,热量的平衡是保证反应和分离操作能够正常进行的基础。

热量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热量的输入和输出:即对于热量的输入和输出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化工工程中,我们通常需要对热量的输入和输出进行平衡,以保证工程操作的稳定性。

2. 热量的传递和转化:即对于热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进行计算和分析。

热量的传递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进行,因此在热量衡算中需要考虑传热方式的影响。

3. 热平衡的计算:即对于反应和分离过程中热量平衡的计算和分析。

化工原理下1-3 精馏的物料衡算(课堂PPT)

化工原理下1-3 精馏的物料衡算(课堂PPT)

1(1.61)x1
x1 0.92
R
1
(2) y2R1x1R1xD
2210.9220.9150.93
(3) V (质)= ( R + 1 ) D(质)
= ( 2 + 1 )×50 kg / h = 150 kg / h M氯访= 119.35 kg / kmol M四氯化碳 = 153.8kg / kmol Mm= (0.95×119.35 + 0.05×153.8) kg / kmol
质量分率化为摩尔分率
x
xG/MA
xG/MA(1xG)/MB
摩尔分率化为质量分率
xGxMAx(1M Ax)MB
XG表示轻组分的质量分率
例题1:将5000kg/h含正戊烷0.4(摩尔分率)的正戊烷正 己烷混合液在连续精馏塔内分离,馏出液含正戊烷0.98, 釜液含正戊烷不高于0.03,求馏出液、釜液的流量及塔 顶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
yn1L内 L 内DxnL内 D DxD
若令 R内L内/D
则yn1R内 R内 1xnR内 xD 1
R内与R关系? 令R内q回流 R
则 q回流 R R 内L L 内 //D DL L 内
LLLpC m (tbtR)/rm
L
L
q回流cpm(tb
tR)rm rm
例题2
例: 氯仿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在连续精馏塔内 分离,要求馏出液氯仿浓度为0.95(摩尔分率),流
塔釜难挥发组分回收率
W (1 xW )
F(1xF)
思考
为什么不再对重组分进行物料衡算? 答:由于xB=1-xA,并不是独立的,
对重组分物料衡算所得的方程:
F (1-xF) = D(1- xD)+ W (1-xW) 可由F = D + W 与

化工原理计算题例题

化工原理计算题例题

三 计算题1 (15分)在如图所示的输水系统中,已知 管路总长度(包括所有当量长度,下同)为 100m ,其中压力表之后的管路长度为80m ,管路摩擦系数为0.03,管路内径为0.05m , 水的密度为1000Kg/m 3,泵的效率为0.85, 输水量为15m 3/h 。

求:(1)整个管路的阻力损失,J/Kg ; (2)泵轴功率,Kw ; (3)压力表的读数,Pa 。

解:(1)整个管路的阻力损失,J/kg ; 由题意知,s m A V u s /12.2)405.03600(152=⨯⨯==π 则kg J u d l h f /1.135212.205.010003.0222=⨯⨯=⋅⋅=∑λ (2)泵轴功率,kw ;在贮槽液面0-0´与高位槽液面1-1´间列柏努利方程,以贮槽液面为基准水平面,有:∑-+++=+++10,121020022f e h p u gH W p u gH ρρ 其中, ∑=kg J h f /1.135, u 0= u 1=0, p 1= p 0=0(表压), H 0=0, H=20m 代入方程得: kg J h gH W f e /3.3311.1352081.9=+⨯=+=∑又 s kg V W s s /17.41000360015=⨯==ρ 故 w W W N e s e 5.1381=⨯=, η=80%, kw w N N e 727.11727===η2 (15分)如图所示,用泵将水从贮槽送至敞口高位槽,两槽液面均恒定不变,输送管路尺寸为φ83×3.5mm ,泵的进出口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真空表和压力表,真空表安装位置离贮槽的水面高度H 1为4.8m ,压力表安装位置离贮槽的水面高度H 2为5m 。

当输水量为36m 3/h 时,进水管道全部阻力损失为 1.96J/kg ,出水管道全部阻力损失为 4.9J/kg ,压力表读数为 2.452×H=20m H 1=2m105Pa ,泵的效率为70%,水的密度ρ为1000kg/m 3,试求: (1)两槽液面的高度差H 为多少? (2)泵所需的实际功率为多少kW ? (3)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kgf/cm 2?解:(1)两槽液面的高度差H在压力表所在截面2-2´与高位槽液面3-3´间列柏努利方程,以贮槽液面为基准水平面,得:∑-+++=++32,323222222f h p u gH p u gH ρρ 其中, ∑=-kg J h f /9.432,, u 3=0, p 3=0,p 2=2.452×105Pa, H 2=5m, u 2=Vs/A=2.205m/s代入上式得: m H 74.2981.99.481.9100010452.281.92205.2552=-⨯⨯+⨯+= (2)泵所需的实际功率在贮槽液面0-0´与高位槽液面3-3´间列柏努利方程,以贮槽液面为基准水平面,有:∑-+++=+++30,323020022f e h p u gH W p u gH ρρ 其中, ∑=-kg J h f /9.864.630,, u 2= u 3=0, p 2= p 3=0, H 0=0, H=29.4m代入方程求得: W e =298.64J/kg , s kg V W s s /101000360036=⨯==ρ 故 w W W N e s e 4.2986=⨯=, η=70%, kw N N e 27.4==η(3)真空表的读数在贮槽液面0-0´与真空表截面1-1´间列柏努利方程,有:∑-+++=+++10,1211020022f h p u gH p u gH ρρ 其中,∑=-kg J hf /96.110,, H 0=0, u 0=0, p 0=0, H 1=4.8m,u1=2.205m/s代入上式得,24 21/525.01015.5)96.12205.28.481.9( 1000cm kgf Pap -=⨯-=++⨯-=3 用离心泵把20℃的水从储槽送至水洗塔顶部,槽内水位维持恒定。

化工原理蒸馏例题

化工原理蒸馏例题

y n 和 x n 成平衡 xn 2.5 0.65 yn 0.823 1 ( 1) xn 1 1.5 0.65
②求 x n 1 由第n板的物料衡算可得:
V ( yn1 yn ) L( xn1 xn )
2(0.823 0.75) xn1 0.65
x n1 0.796
③ ∵ L RD L R 1 V R1 2 方法2:
V ( R 1) D
R1
∵ y n 和 x n1 满足精馏段操作线关系。
R 1 yn x n 1 x D 1 xn1 x D 0.823 R1 R1 2 2
L (3) R 2.5 L 2.5 40 100kmol h D
L L qF 100 1.1 100 210kmol
h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L W y 1 x xW 1.4 x 0.016 m m m L W L W
'
y3 ' 0.457
y4 ' 0.350
x3 ' 0.254
x4 ' 0.179
y5 ' 0.237 y6 ' 0.134
x5 ' 0.112 x6 ' 0.059 0.0667
NT ( 提馏段) 6 1 5(不含再沸器)
NT ( 提馏段) 6(含再沸器)
但 yn1 和 x n 满足精馏段操作线关系。
yn1 R 1 xn xD R1 R1
1 xD 0.65 0.75 2 2
x D 0.85
1 0.85 x n 1 0.823 2 2

化工原理课件(十一五)课件第六章第四节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化工原理课件(十一五)课件第六章第四节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5)过热蒸气进料
q Cm' p (Ts tF ) < 0 rm
总物料衡算
液相分率 q L' L
F
V ’ =L’-W
L’=V’+W ①
L' L
q

F
L,=L+qF
V'=V+(q-1)F
提馏段物料衡算
q的引入,使提馏段上升蒸汽及下降液体流量的计算容易了。
联想恒摩尔流假设中V与V’,L与L’不 一定相等,那么什么情况下相等?
IL≈IL'
代入②式并 与①联立
V,IV
L,IL
V’, IV’ L’, IL’
(V-V') IV =F IF-(L'-L) IL
IV I F L' L
IV IL
F
=q
q L' L F
液相分率
热状况
q
IV IV
IF IL
将1kmol原料变成饱和蒸汽所需热量 1kmol原料的汽化潜热
参数
三、q 线方程(进料方程)
Vy=Lx+DxD ① V'y=L'x-WxW ②
进料板连接着精馏段与提 馏段,因此组成相同,下 标省略!
① - ②:
1.0
(V'-V)y=(L'-L)x-(DxD+WxW)
q=1 q>1
a
0<q<1
(q-1)F y=q F x-F xF
y q x xF q 1 q 1 ——q线方程
W V'
xW
y
1.0
因为 L’=V’+W
而L’、 V’受进料温度状 况的影响,所以在学习 下面内容之前,无法分

化工原理吸收塔的计算

化工原理吸收塔的计算

填料层高度=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
(1)传质单元数(以NOG为例)
•定义:NOG
Y1 dY Y2 Y Y *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NOG

Y1 dY Y2 Y Y *

Y1 Y2 (Y Y *)m
气相组成变化 平均传质推动力
• 传质单元数的意义:
反映了取得一定吸收效果的难易程度。
当所要求的(Y1-Y2)为一定值时,平均吸收推动力(YY*)m越大,NOG就越小,所需的填料层高度就越小。
(2)传质单元高度
•定义:
H OG

G Kya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
•传质单元高度的意义:
完成一个传质单元分离效果所需的填料层高度,
反映了吸收设备效能的高低。
•传质单元高度影响因素:
填料性能、流动状况
四、吸收塔的操作计算 1.吸收过程的强化
Y1
Y*1
Y2
T △Y2
Y*2
O X2
B △Y1
X1
吸收推动力 NA 吸收阻力
目标:提高吸收过程的推动力; 降低吸收过程的阻力。
从L、G、m、X2、Y1、Y2着手。
其它因素: 1)降低吸收剂入口温度; 2)提高吸收的压力; 3)提高流体流动的湍动程度; 4)改善填料的性能。
Y1 dY Y2 Y
NOG

Y1 Y1
Y2 Y2
ln
Y1 Y2
X1
NOG

Y1 Y2 Ym
Ym (Y1 Y2)/ ln Y1 / Y2
注意: •平均推动力法适用于平衡线为直线,逆流、并流 吸收皆可。 •平衡线与操作线平行时,
Ym Y1 Y2 X m X1 X 2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1、某湿物料原含水量为10%,在干燥器内干燥至含水量为%。

试求每吨湿物料除去的水量。

解:方法一:设G1 =1t=1000Kg 。

已知w1=10%、w2=%物料衡算:?1G1?W?(G1?W)?% 解:W=90Kg方法二:G1(1??)?(G1?W)(1??2)1 解:W=90Kg2、采用两个连续操作的串联蒸发器以浓缩NaOH水溶液,每小时有10吨12%的NaOH水溶液送入第一个蒸发器,经浓缩后的NaOH水溶液再送入第二个蒸发器进一步浓缩至50%的碱液排出。

若每个蒸发器蒸发水量相等,试求送入第二个蒸发器的溶液量及其组成。

W F0=104kg/h ω0=12% F1=F0-W ω1 W F2=F0-2W ω2=50%解:不变组份衡算式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F0?0?F2?2?104??(104?2W)??W?3800kg/hF1F0W1000038006200kg/h以第一蒸发器为衡算范围:F0?0?F1?1?104??6200?1??1?%3、一间壁式换热器用冷却水将间壁另一侧1500kg/h、800C的某有机液体冷却到400C,冷却水的初温为300C,出口温度为350C,已知该有机液体的平均定压比热容为/。

试求冷却水用量。

解:C??(kg?C)水0?C 1500p液(t?o?to)?W?C?水(t?1?t1)W3956Kg/h第一章1、试求氨在和160C下的密度。

已知当地大气压强为100kPa。

解:3??10?100?2650kPa P绝P ??绝MRTH2 40 ?2650?17?289N2 20 CO 32 CO2 7 CH4 1 2、某气柜内压强为Mpa(表压),温度为400C,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数为: v i% 试求混合气的密度。

当地大气压强为100kPa。

解: P3??10?100?175kPa 绝M?40?2?20?28?32?28?7?44?1?16?100PM17531387kPa地区,仍要求塔顶绝压维持在相同数值下操作,问此时真空表读数应为多少kPa?3、在大气压强为100kPa地区,某真空蒸馏塔塔顶的真空表读数为90k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