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二年级上《观察月相》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家园林瑶《观察月相》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二上观察月相城南小学林瑶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月相是逐渐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科学探究目标:能连续7天观察、记录月相变化的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能在观察中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并且能够客观及时的记录。
科学、技术与社会目标:能意识到对月球的探索能够帮助人类认识宇宙。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观察月相变化的现象。
难点: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连续的月相观察。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贴纸、PPT、月相视频、乒乓球制作的星球、手电筒。
2.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3.小组准备:月相记录表、模拟月相变化器材四、【教学过程】一、观察记录展示连续的月相记录。
1.问:你观察到些变化?2.播放月相变化的视频和图片。
(动静结合)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4.用眼睛观察后用手记录。
那你怎么去记录月相?5.记录方法:五、板书设计观察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亏月弯→圆:亮面在右边月相逐渐变大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弯:亮面在左边月相逐渐变化太阳光五、【教学反思】经过本次课堂教学,我发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方面: 1. 课堂时间把控上,讲解重难点的时间不够,没有使用到教具,非常的遗憾; 2. 授课过程中,由于对PPT 内容不熟悉,一直面向黑板授课,没有关注到学生; 3. 课堂中有学生自己描述的环节,应该指导学生使用科学语言,规范科学用语; 4. 科学课堂应该是充满“趣味”的课堂,应多设计课堂实践活动,应以多种方式:师生、生生等等方式开展探究活动;5. 课堂气氛太平淡,没有高低起伏,应规范教学语言,注意轻重缓急;地球月球6.一次活动只需提出一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并且提出问题后应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有评价机制;7.课堂的重难点把控不当,提出的问题范围太大,学生难以回答,应精炼问题,把握学情与重难点。
综上,应该认真解读科学课程标准,把握课堂重难点,设计更有趣的环节以完成目标中的每一点,做到有路径,有目的,有乐趣。
小学科学-二年级-教科版《观察月相》课件

教科版 二年级上
新知讲解 月相—— 月球被照亮的部分的形状 就像一束光照到一个皮球上,亮的区域就是我们看到的“月相”月球是地球来自卫星,在地球 的身边不停的转动。
课堂点拨
月球是一个本身不 发光的星球,光亮的部 分是由太阳光照射在月 球表面发光形成的月相 ,并且月相的形状不断 地发生着变化
下半月 下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上半月 上弦月
残月
娥眉月
研讨探究
一月内,月相是什么样的? 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在围绕
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是按 一定顺序有规律地变化的,有 圆有缺,一个月内周而复始, 循环往复地变化。
新知讲解
记录月相
记录月相的方法多种多样,观察 贵在坚持。我们通过一两周甚至更 长时间的观察,会发现月相的变化 由新月到满月再到残月的变化,还 会发现在每天同一时间观察,月相 出现的时间与位置都不一样。
新知讲解 新月与残月
亮面在右(西边) 娥眉月
亮面在左(东边) 残月
新知讲解 上弦月与下下弦月
亮面在右(西边) 上弦月
亮面在左(东边) 下弦月
新知讲解 满月与凸月
满月
凸月
活动探究
认一认不同的月相
分别说一说上半月和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 上半月:由缺变圆,亮面在右(西边) 下半月:由圆变缺,亮面在左(东边)
研讨探究 观察下面两幅图,哪幅图是上半月,哪幅图是下半月,说一说你的理由?
上半月:由缺变圆,亮面在右(西边)
下半月:由圆变缺,亮面在左(东边)
课堂小结
观察月相
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 上半月月相亮面逐渐( 变大) 下半月月相亮面逐渐( 变小 )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着地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1.4 观察月相 课件

涂阴影记录月相的方法
第一步:
根据实际观察的 月相,在活动手 册相应圆上,点 出上下两个顶点。
涂阴影记录月相的方法
第二步:
根据实际月相的明 暗情况,在两个顶 点之间,画线条把 月球明亮和不明亮 的部分区分开来。
涂阴影记录月相的方法
第三步: 将不明亮的部分 用画斜线的方法 表示。
涂阴影记录月相的方法
第四步: 写上农历日期。
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的方法
研讨
1、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 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 2、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 渐变小。
上半月:由缺变圆,亮面在右(西边) 下半月:由圆变缺,亮面在左(东边)
下半月 下弦月
残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上半月 上弦月
新月
探索
一月内,月相是什么样的?
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在围绕 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是按 一定顺序有规律地变化的,有 圆有缺,一个月内周而复始, 循环往复地变化。
探索
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的方法
月球是一个本身 不发光 的星球, 光亮的部分是由 太阳光 照射在月 球表面发光形成的 月相 ,并且月 相的 形状不断地 发生着 变化 。
探索
认识月相
亮面在右(西边) 新月
亮面在左(东边) 残月
探索
认识月相
亮面在右(西边) 上弦月
亮面在左(东边) 下弦月
探索
满月
认识月相
凸月
探索
试着描述一下月相的形状特征。
探索
描述月相特征
圆圆的月相像盘子
探索
描述月相特征
弯弯的月相像小船
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月相》教学课件

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
方法二:根据月相剪白色纸片, 然后把剪好的白色纸片粘贴在 黑色纸片上
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呢? 不同夜晚的月相不同,月相在逐渐变化,有时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收获平台:
说说你的收获
课堂总结
小结与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观察月相
猜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 有时像把镰刀
思考
你们见过什么形状的月亮,画2-3种形状。
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过去一周,你看到的月相是怎么样的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索
观察月相图片,描述月相的形状特征
像弯弯的小船
像圆圆的脸蛋
像半圆、像耳朵
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
方法一:根据我们观察到的月相, 涂黑表中的圆圈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 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 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x
下课啦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观察月相》教科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观察月相》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材第14课《观察月相》。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月相的概念,认识月相的基本形态,学习月相变化的原因,通过观察实践活动,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相的概念,知道月相的形成原因。
2. 观察并描述月相的基本形态,理解月相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对天文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月相的概念、形成原因以及观察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球模型、手电筒、月相卡片。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月球模型和手电筒,模拟月相变化,引发学生对月相现象的兴趣。
2. 讲解月相概念结合教材,讲解月相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形成原因。
3. 观察月相分组进行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月相的变化过程。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月相变化规律。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画出所观察到的月相,并进行分享。
7. 创作月相画学生利用彩纸和画笔,创作一幅月相画,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2. 月相的形成原因3. 月相变化规律4. 观察实践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绘制成月相变化图。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完成月相变化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月相的概念、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天文现象,了解其他天文知识,如星座、行星等。
组织天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2. 观察月相的实践活动。
3. 作业设计: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绘制成月相变化图。
一、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1. 利用直观教具,如月球模型和手电筒,模拟月相变化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
二年级科学《观察月相》

月相图下半月规律: 由圆到缺,阴面在右边,亮面在左边
娥眉月 下弦月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亏)凸月
满月
(盈)凸月
月相示意图
活动手册
根据所学的知识, 请你用铅笔试着 画一画月相变化 规律图
(白色即月球发亮部分)
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初一至三十
分享交流时刻
白色指月球发亮的部分 (我们夜晚所见的月亮)
研讨
1.在不同的夜晚,月相会相同吗?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1.4 观察月相
观察图片,说说你 们发现了什么?
聚焦
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
探索
学习这组图片中,月相的变化及名称是什么?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盈)凸月
满月
月相图上半月规律: 由缺到圆,阴面在左边,亮面在右边
说说这组图片中,月相又是怎样变化的?
满月
(亏)凸月
下弦月 娥眉月 新月
再见
2.观察所学的月相表,说说月相 有什么变化规律?
巩固 你会说下列各月相的名称吗?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娥眉月 新月
拓展
根据你的观察及所学知识,制作月相图片卡。
注意确定固定的观察地点和时间,用我们所学的 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二年级上册科学-观察月相教科版课件PPT

基础达标
第1单元 我们的1地.我球家园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仔细地观察这几幅月相图,你有什么发现?
)。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
2.在不同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月相是(相同,不 在不同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月相是(相同,不相同)的。
上半月 由缺到圆 亮面在右边 下半月 由圆到缺 亮面在左边
仔细地观察这几幅月相图,你有什么发现?
在( )边。在农历的下半月,月相由(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
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
)变(
),
在不同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月相是(相同,不相同)的。
亮面在( )边。
拓展延伸
课余时间对月相进行实际观察,要注意确定固 定 看的谁观发察现地的点多和!时间,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记录。 在在在在上在在上在在在仔在在在在我上第在我第上在在我我上我我上 在在不第仔在仔我仔农农农农半农农半农不农细农农不农们半1不农农们1半不不不不们们半们们半不农同1细农细们细单单单历 历 历 历 月 历 历 月 历 同 历 地 历 历 同 历 看 月 同 历 历 看 月 同 同 同 同 看 看 月 看 看 月同 历 夜 地 历 地 看 地元元元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观的的的的到的到的的到到到到的的晚观的观到观由由由由由由下下上下上上下夜上察上下夜下的上夜上上下的夜夜夜夜的的的的夜下的察上察的察我我我缺缺缺缺缺缺半半半半半半半晚半这半半晚半月晚半半月晚晚晚晚月月月月晚半月这半这月这们们们到到到到到到月月月月月月月,月几月月,月球,月月球,,,,球球球球,月相几月几球几的的的圆圆圆圆圆圆,,,,,,,我,幅,,我,发我,,发我我我我发发发发我,相幅,幅发幅地地地月月月月月月月们月月月月们月亮们月月亮们们们们亮亮亮亮们月同月月月亮月球球球亮亮亮亮亮亮相相相相相相相看相相相相看相部看相相部看看看看部部部部看相吗相相相部相家家家面面面面面面由由由由由由由到由图由由到由分到由由分到到到到分分分分到由?图由图分图园园园在在在在在在(((((((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右右右右右右月你月形月形月月月月形形形形月你你形你边边边边边边)))))))))))))))相有相状相状相相相相状状状状相有有状有变变变变变变变变变变变变变变变是什是叫是叫是是是是叫叫叫叫是什什叫什((((((((((((((((么(月((((((月(月月(么么(么)))))))))))))))相发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相发发发,,,,,,,,,,,,,,,同现同。同同同同同。。。同现现现)))亮亮亮亮亮亮亮亮亮亮亮亮亮亮亮,?,,,,,,,???。。。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面不不不不不不不不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相相相相相相相相(((((((((((((((同同同同同同同同)))))))))))))))))))))))的的的的的的的的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
(2024秋)科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观察月相》教案

第4课观察月相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时1课时学情分析通过生活经验和课外阅读,大多数学生知道月相是变化的,但对具体的月相变化过程是模糊的。
本课通过实际观察让学生确认月相是变化的,并且能用画图的方式连续记录描述观察到的月相,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
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是个挑战,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际观察,了解月相就是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
*知道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和分析观察到的月相,认识到不同夜晚的月相是不同的。
探究实践:*在实际观察中,能用图画或剪贴等方法来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态度责任:*通过持续观察月相的变化,实事求是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培养观察月相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知道月相是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难点能坚持客观及时的记录月相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月相图片学生准备白色圆纸片(若干)、铅笔、橡皮、剪刀、胶棒、学生活动手册、实验记录单,提前一周布置的观察月相任务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课前活动 1.提前一周布置的观察月相任务。
2.讲解记录月相的方法。
方法1:贴纸法。
(月球发亮的形状用白色卡纸表示,粘贴在记录表上)方法2:阴影法。
(突出月球没有发亮的地方,将没有发亮的地方用铅笔画阴影)通过讲解让学生意识到记录的规范性、科学性,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一、聚焦(6分钟) 1.谈话:夜晚,我们抬头仰望夜空,我们能观察到什么?预设:星星、月亮2.提出问题:每天看到的“月亮”都一样吗?3.讲述:我们生活中所说的月亮,在天文学上称之为“月球”。
月球是一个接近圆的球体,从地球上看月球,它有一部分是了解学生对月相的前概念,让学生理解月球与月亮两种发亮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4.聚焦本课主题:观察月相。
说法,讲解月相的定义。
二、探索(18分钟)活动一:观察月相图片,描述月相1.播放记录月相变化的视频或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