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化学下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卷 (三)附答案与解析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卷(三)班姓名:成绩: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Zn—65 Cl—35.5 S—32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铁水铸锅B.石蜡熔化C.钢铁生锈D.水的蒸发2.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合金也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的所有性能一定优于组成它的纯金属C.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D.合金中可能有非金属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l2+2NaBr===2NaCl+Br2B.Fe2O3+3CO =====高温2Fe+3CO2C.Zn+CuSO4===ZnSO4+Cu D.CuO+H2 =====△Cu+H2O4.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
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铝不与酸、碱反应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5.铁钉在钉入木制品时,有经验的木匠习惯用口水将铁钉润湿,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使铁钉更容易钉入木制品 B.使钉入的铁钉易生锈,防止脱落C.防止铁钉生锈而腐蚀 D.增大铁钉钉入时的摩擦力6.合金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下列关于合金及纯金属的各项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含碳量:生铁>钢 B.抗腐蚀能力:不锈钢>纯铁C.硬度:纯铜>黄铜 D.熔点:纯锡>武德合金7.下列铁制品的防锈方法不合理的是( )A.汽车外壳——烤漆 B.水龙头——镀防护金属C.公交车扶手——涂防锈油 D.脸盆——烧涂搪瓷8.保险丝的作用是当电路上电流过大时,使其中的金属线(或片)产生高温而熔断,以保护电路免于受到伤害。
所以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除了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外,还一定要具有( )A.较小的密度 B.较小的硬度 C.较低的熔点 D.较高的熔点9.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Zn、Ag、CuSO4溶液 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 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10.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X、Z。
(易错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33350]下列应用、对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2H2O2=2H2O+O2分解反应B.用天然气做饭:CH4+2O2点燃CO2+2H2O 氧化反应C.用稀盐酸洗去试管中残留的铜:Cu+2HCl=CuCl2+H2↑ 置换反应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4P+5O2点燃2P2O5化合反应2.(0分)[ID:133343]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氧气、水、过氧化氢都是含有氧元素的氧化物B.转化观: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属铁C.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D.变化观: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氯化氢3.(0分)[ID:133335]芯片是中美经贸摩擦的焦点之一。
制造芯片的高纯硅可以用下述方法制取(反应条件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③均为置换反应B.SiCl4中Si的化合价为+4C.Si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D.碳和氢气是反应中的还原剂4.(0分)[ID:133314]下表中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事实解释A活性炭净水活性发疏松多孔,有很强的吸附能力B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无明显现象铜比铝活泼D25m3的氧气可以转入0.024m3的钢瓶中氧气分子间的间隔变小A.A B.B C.C D.D5.(0分)[ID:133303]将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两种金属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 H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表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B.乙表示的反应硫酸一定有剩余C.若有一种金属剩余,剩余的一定是锌粉D.两种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在减少6.(0分)[ID:133302]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放置在两只烧杯中,向其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到过量,如图正确的是A.B.C.D.7.(0分)[ID:13328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物质的用途完全由其性质决定,与其它因素无关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8.(0分)[ID:133267]对比实验是重要的探究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可探究燃烧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温度是否要达到着火点B.甲实验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接触氧气C.乙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水都有关系D.乙实验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9.(0分)[ID:133265]如图所示,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
(易错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题(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0分)[ID:133348]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铜丝在空气中灼烧时,有黑色物质生成B.铁丝放在纯净氧气中,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白雾2.(0分)[ID:133326]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3.(0分)[ID:133321]下图是测定空气组成实验的新设计,测定操作过程为:往有机玻璃管右侧装入足量的食品脱氧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并迅速向管的左侧注入一滴水,测出 AO 的长度为L1(图 1)。
然后轻轻抖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右侧,待水滴停止移动后,测得 AB 的长度为L2(图 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B.将脱氧剂粉末平铺在有机玻璃管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C.用该方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L1- L2)/L1×100%D.用该方法测得的实验结果的精度与有机玻璃管的粗细有关4.(0分)[ID:133304]下列有关金属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铝块能制成铝箔利用了铝的导电性B.铝制品表面生成的薄膜化学式为AlOC.将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置换反应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5.(0分)[ID:133302]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放置在两只烧杯中,向其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到过量,如图正确的是A.B.C .D .6.(0分)[ID :13330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 .金和银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B .金属钠不能露置于空气中,而应保存在煤油中C .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D .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7.(0分)[ID :133286]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其主要原因是( )A .年产量高B .铁锅中含有有机物必含的碳元素C .价格便宜D .熟饪的食物留有铁元素8.(0分)[ID :133282]如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A .2KClO 3 2MnO 加热2KCl+3O 2 B .2HI+Cl 2═2HCl+I 2C .CO 2+C 高温2COD .2HCl+CuO═CuCl 2+H 29.(0分)[ID :133253]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1.(2021山东临沂中考)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壳和海洋中,大多数金属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高C.通常铝制品抗腐蚀性能比铁制品强D.铜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答案:B2.(2019四川内江中考)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与防护不合理的是()A.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表面,保持洁净B.在钢铁表面喷油漆可防止生锈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D.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铸造成合金材料可优化其性能答案:A3.(2020山东青岛中考)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分析实验②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答案:B4.(2019山东泰安中考)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B5.(2019湖南湘潭中考改编)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验纯后再加热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的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答案:B6.(2021吉林中考)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化学】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及答案(word)

【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及答案(word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1 .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40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共放出2g 氢气。
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A.Zn 和FeB.Fe 和MgC.Zn 和MgD.Al 和Cu【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与硫酸反应时铁、锌、镁、铝分别呈+2、+2、+2、+3价,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2g 氢气,所需要消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需要金属铁的质量=2g+3=56g ;需要金属锌 56-2~-2-的质量.2g ・65=65g ;需要金属镁的质量.2g +24=24g ;需要金属铝的质量-3”=2g +=18g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根据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为两种金属4/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由实际实验中两种金属混合物40g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2g 氢气,可判断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可能为金属铁、锌两种金属其中之一与金属镁、铝两种金属其中之一所组成的混合物,如Zn 和Mg 、Fe 和Mg 、Al 和Cu 等的组合,而Zn 和Fe 、所组成的混合物不能满足条件,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这两个组合。
故选A【点睛】生成2g 氢气消耗选项所涉及金属铁、锌、镁、铝的质量;然后根据题设的条件:两种金属混合物40g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12g 氢气,推断出两种金属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利用 定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质量= 金属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x 金属质量,计算②③A.通过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若增加一个铜锌活动性比较的实验,则可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通过实验①和③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出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通过实验②的反应现象,可以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答案】B【解析】【分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整理含答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受热熔化成铁水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C.用砂纸打磨铁制品表面的锈D.冶炼时将铁矿石粉碎2.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B.抗腐蚀性C.导热性D.延展性3.下列关于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钢是一种铁的合金B.钢的许多性能优于生铁C.钢的含碳量高于生铁D.钢属于金属材料4.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X + H2SO4 == XSO4 + H2↑;Y + Z(NO3)2 == Y(NO3)2 + Z;Z + X(NO3)2 == Z(NO3)2 + X。
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H>Y>Z B.X>H>Z>Y C.Z>Y>X>H D.Y>Z>X>H 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B.铁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银6.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比较如下,熔点:某合金为2500℃,铁为1535℃;密度:某合金为3.00g/cm3, 铁为7.86 g/cm3;硬度(以金刚石硬度为10作为标准):某合金为7.4,铁为4.5;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为标准):某合金为2.3,铁为17。
还已知某合金耐腐蚀、强度大。
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该合金适合用作()A.导线B.保险丝C.飞机外壳D.炊具7.要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A.水B.稀盐酸C.硫酸亚铁D.硝酸银溶液8.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A.Ag B.Fe、Ag C.Zn、Fe D.Zn、Fe 、Ag9.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最多的是()A.铝B.镁C.铁D.锌10.在天平两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19)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现有铁、盐酸、氧化铁、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六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生反应的组数有_______组,其中是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_组,写出有固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 3 2NaOH+CuCl2=Cu(OH)2↓+2NaCl【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特点,可知:铁分别能与盐酸、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盐酸可与氧化铁、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氯化铜溶液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所以发生的反应共五组,其中复分解反应为3组。
有固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为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Cl2=Cu(OH)2↓+2NaCl考点:常见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三、简答题82.简述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的区别(从反应物,生成物两方面分析)【答案】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的区别是化合反应生成物是一种,氧化反应的反应物是物质与氧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详解】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而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所以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的区别是化合反应生成物是一种,氧化反应的反应物是物质与氧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
8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
(2)碳酸钠溶液与饱和的石灰水反应:____。
(3)将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
【答案】2442=Z Zn+H SO SO +H n ↑()2332Ca OH +Na CO =CaCO +2NaOH ↓22322NaOH+CO Na CO +H =O 【详解】(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442=Z Zn+H SO SO +H n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总量会增加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瓶塞,产生大量的白烟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C.光亮的铁丝浸入稀盐酸,形成黄色溶液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金属的活动性:Zn>Ag>CuC.合金属于纯净物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4.有元素化合价为+2价的A、B两种金属.取等质量的A、B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B>AB.相对原子质量:A>BC.反应完成后,产生氢气的质量:A>BD.要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金属质量:B>A5.下列各组药品不能验证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是()A.Fe、ZnCl2溶液、CuCl2溶液B.Zn、Cu、稀盐酸C.Zn、Cu、AgNO3溶液D.Zn、Cu、FeCl2溶液6.将铁粉加入到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H2SO4,无气泡产生,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ZnSO4和FeSO4,可能含有CuSO4B.滤渣中的固体只有CuC.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D.滤渣中的固体一定有Cu,可能含有Fe7.金属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材料,下列图示所体现金属的用途与金属材料不相匹配的是()A.A B.B C.C D.D8.7g某金属M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得到19gMSO4并放出H2,则M的相对原子量( ) A.24 B.40 C.56 D.659.可用金属活动性解释下列现象和事实的是( )①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②不能用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③用硫酸铜、石灰乳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④不能用锌和浓硫酸反应制氢气.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12.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13.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国际因特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20万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A.铁元素B.铁单质C.四氧化三铁D.三氧化二铁2.铝的抗腐蚀能力强的原因是()A.铝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B.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铝的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D.铝有较强的还原性3.铜粉中含有少量的铁粉,最佳的除铁办法是()A.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B.在空气中灼烧C.高温下加热并通入氢气D.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4.在茶缸和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是()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C.防止铁生锈且美观D.美观和杀菌消毒5.如下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型管的胶塞塞紧,U型管内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数天后观察U型管内的水面()A.a比b高B.b比a高C.一样高D.U型管中的水从b管中全部溢出6.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质量相等的烧杯,其中盛有等质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如果分别将下列四组中的两种物质放入左右两个烧杯内,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A.等质量的锌和铜B.等质量的铁和铜C.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后烧杯中两种金属均有剩余)D.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后烧杯内酸都有剩余)7.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如冶铁、炼钢、湿法炼铜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它们最早发现的朝代依次是()A.春秋、战国、宋代B.宋代、战国、春秋C.宋代、春秋、战国D.春秋、宋代、战国8.生铁和稀盐酸反应后会留有残渣,残渣的主要成分是()A.氯化亚铁B.三氧化二铁C.碳D.铁9.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利用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够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Fe、CuCl2溶液、Ag B.FeCl2溶液、CuCl2溶液、AgC.FeCl2溶液、Cu、Ag D.Fe、CuCl2溶液、AgNO3溶液二、填空题1.用铁桶盛装硫酸铜溶液时,铁桶很快出现漏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性能不同,用途也不同.在你所知的物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生铁制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钢制成的.3.迎香港回归,在《南京条约》议约地——南京下关区静海寺敲响了“警世钟”,铸造该钟采用的主要金属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金属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高层建筑都采用铝合金门窗而不采用钢门钢窗,铁制的舰船外面需涂油漆而铝合金制的飞机却不用,解释两个事例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下图所示,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铜球和锌球,这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1)杠杆向________(左或右)倾斜.(2)________(左或右)杯中溶液密度大.6.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振荡可以产生静电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在石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铁链,这是利用铁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7.现有A、B、C三种金属,已知A能将C从它的溶液中置换出来,B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A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8.我国古代的“药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误认为是金子,冶炼方法如下: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C)混合加热到800℃左右,即可得到金光闪闪的“药金”,冶炼过程中除发生ZnCO3高温ZnO+CO2↑外,还有另外两个反应发生,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合金”的观点看“药金”是由________组成的.9.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之充分反应后铁有剩余,过滤,则滤液中有__________________,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镁、铁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较广泛的用途.如:(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造镁闪光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为氯化亚铁,起到补血的作用,试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______.参考答案一、1.A2.C3.D4.C5.A6.C7.A8.C9.C10.A二、1.铁和硫酸铜发生了化学反应Fe+CuSO4FeSO4+Cu2.暖气片、铁锅菜刀、锯条3.铜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H之后,化学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4.①铝的密度小而轻,钢的密度大而重②铁易生锈,需有一层保护膜,而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保护铝不再进一步氧化5.(1)左(2)右6.容易导电7.B>A>C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夯实基础1.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①CuCl2②FeCl2③MgCl2④FeCl3A.①② B.①④C.①③ D.②④2.【·临沂】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 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 Y Z B.X Z YC.Y Z X D.Z Y X3.【·连云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B.Ag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C.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4.【·宿迁】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 )A.Zn、NaCl、CuCl2(过量)B.Fe(过量)、Cu(NO3)2、AgNO3C.Fe(过量)、KNO3、CuCl2D.Cu(过量)、FeCl2、HCl5.【·海南】英国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是燃素说的信仰者。
1766年,他用铁、锌、锡等六种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作用制得“可燃空气”,并将其表示为:烧渣+φ+酸===烧渣+酸+φ金属盐“可燃空气”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空气”是从金属中分解出来的B.上述六种金属包括铜C.“可燃空气”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D.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6.【·呼和浩特】已知2Fe(NO3)3+Cu===2Fe(NO3)2+Cu(NO3)2。
向硝酸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不含铁,滤液中含有硝酸铁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不含硝酸铁,可能含有硝酸铜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D.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铁和硝酸铜7.【·娄底】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
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5 g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5 g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 ) A.偏向左边 B.偏向右边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8.根据下面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图K15-1(1)上述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按年代最早被广泛使用的金属是________。
(3)已知:①X+H2SO4===XSO4+H2↑;②Y+2ZNO3=== Y(NO3)2+2Z;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
则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______(填字母)。
A.Cu、Hg、Ag B.Fe、Cu、Ag C.Mg、Zn、Fe能力提升1.【·玉林】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
下列图像能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图K15-22.【·十堰】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Fe(NO3)2、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以下是在不同情况下有关滤渣或滤液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滤渣一定含有Ag、Cu、Fe,可能含有ZnB.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Fe,一定不含ZnC.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滤液一定含有Zn(NO3)2、Fe(NO3)2,一定不含AgNO3、Cu(NO3)2 D.若向所得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滤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Cu,一定不含Fe和Zn3.【·青岛】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
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渣中除镁粉外还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
(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4)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
4.【·大庆】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有重要作用。
现有A、B、C 三种金属,A、B可溶于盐酸,C不溶于盐酸,将A投入BCl2溶液中可发生反应:A+BCl2===ACl2+B。
(1)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与金属置换反应规律相同,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也有类似的规律,根据下列反应:Cl2+2NaBr===Br2+2NaCl;Br2+2NaI===I2+2NaBr。
(2)Cl2、Br2、I2单质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规律,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的是________。
a.Cl2+2KI===2KCl+I2b.2NaCl+I2===2NaI+Cl2↑(4)经查阅资料,硫单质的活泼性比Cl2、Br2和I2都弱,请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