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诗歌《小巷》赏析

合集下载

作文讲评(小巷)

作文讲评(小巷)

准确、艺术地拟题(美梦般存在) 掌心的小巷 原来处繁华满地 会开花的纪念品 心锁不锁心 心中巷自清明 尘封的青葱岁月 缓缓归 墙上的门 生有涯,心无涯 心中自有门窗 背起小镇去远方 南屏晚钟 记忆中的歌谣
准确、艺术地拟题 墙外的花海 近在咫尺的阳光 小巷深处的邮递员 乡愁,一堵厚厚的墙 站在悠长的巷口 小巷送给我的歌 人生的小巷 巷口的路灯
直白、粗鄙的拟题(没有遐想与期待) 弯入我心 深入泥潭,尽情沉沦 不为成功,只为执著 蜿蜒曲折的人生 走过艰难的路 不撞南墙不回头 长路漫漫 探索的道路 人间小事 空房
作文解读: 材料的解读——出题意图的解读
诗题是“小巷”,由此,我们不妨做这样的猜测:这条 深深弯进诗人生命里的小巷,肯定发生过什么。对于一贯唯 美的顾城来说,小巷里发生的,肯定是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 事。正是这个故事,致使诗人,多年后,还魂牵梦绕,难以 忘怀。 然而,这是一条“没有门/没有窗”的小巷。 有门,诗人可以用钥匙打开。有窗,诗人可以破窗而入。 但是,随着时光的流失,这些对于诗人来说,已经是不可能 的了。绝望的情绪,首次流露。 但是,诗人并没有死心,仍然在绝望中抱有一丝渴望。 于是,“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敲”字是整首诗 的亮点,诗人是因绝望而疯狂选择“敲墙”,还是因希望而 疯狂选择“敲墙”,我想应该是诗人“心向墙外”在努力地 “绝处逢生”吧。


辩证法(“远与近”“信任与不信任”) 舍次求主法 求同存异法
材料千变万化,材料方向不同,所用的方法 就会不同
方法因材料而异
● 写作文,就是写生活 分享少年经历、眼界、心声、思辨 重点有事、景、情怀 充满生活的气息、接地气 感悟点到为止(能短则短,不要长篇大论)
研读材料 揣摩意图 艺术写作

顾城小巷表达的爱情

顾城小巷表达的爱情

顾城小巷表达的爱情 顾城 的《小巷》,充满灵性的小巷,朦朦胧胧的小巷!下面来欣赏下! 《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顾城《小巷》赏析一 诗题是“小巷”,由此,我们不妨做这样的猜测:这条深深弯进 诗人生命里的小巷, 肯定发生过什么。

对于一贯唯美的顾城来说, 小巷里发生的, 肯定是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 。

正是这个故事,致使诗人,多年后,还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然而,这是一条“没有门/没有窗”的小巷。

有门,诗人可以用钥匙打开。

有窗,诗人可以破窗而入。

但是,随着时光的 流失,这些对于诗人来说,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绝望的情绪,首次流露。

但是,诗人并没有死心,仍然在绝望中抱有一丝渴望。

于是,“拿把 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

本来,用钥匙敲墙,就有驴唇不对马嘴之嫌,属 于一个人绝望之际的愚蠢之举,何况还是一把“旧钥匙”呢?短短两 行,就将诗人伤感绝望的情绪推向极至,不愧为大家之作。

顾城多短诗, 但大多小诗不小: 灵气, 节制, 层次感强, 张力十足。

《小巷》 同样体现了他的这一艺术特色。

顾城《小巷》赏析二 被历史抛入黑暗中的一代青年, 一旦站在陽光下, 自然会有一种恍恍惚惚的 感觉,这种迷惘,这种失落感,在北岛的诗中表现为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迷途》),在舒婷的诗中表现为“隔着永恒的距离/ 他们怅然相望”(《船》),在梁小斌的诗中表现为“我的钥匙丢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顾城没有叹息,也没有去寻找钥匙,而是 拿起钥匙寻找自己的房间, 寻找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

“小巷” 是“又弯又长”的, “墙”是“厚厚的”, 要 寻找,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然而抒情主人公是坚定的, 那个“我”在顽强地敲着,边走边敲。

《小巷》阅读答案

《小巷》阅读答案

《小巷》阅读答案《小巷》阅读答案⑴住读生活很快让我忘掉了以往的自己,忘掉了烈日、冰棍、瞎眼母亲带来的烦恼与卑微,也忘掉了临行前的那一点点不安?谁都不知道我是谁?谁都以为我也同她们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家?⑵母亲果然遵守诺言。

每月由一位早年已住进城里却经常回乡的老婆婆帮我捎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

坐落在小巷深处那个家似乎与我完全隔绝了。

我开始淡忘了家门前圆润光洁的石凳,那门上锈迹斑驳的门锁,甚至淡忘了黄昏后母亲倚在门旁殷殷的招呼声.这样的日子平和而又迅速地溜过去,一直到我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

⑶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⑷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你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⑸“哦……这?”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

连带东西都一直请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⑹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⑺“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⑻我点了点头。

⑼“造孽!”她竟长叹了一口气,“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⑽“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⑾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校门口,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⑿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

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

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⒀“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

这三年,我哪能每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⒁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

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⒂“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

诗歌读书笔记3篇_其他范文

诗歌读书笔记3篇_其他范文

诗歌读书笔记3篇顾城诗歌读书笔记(一):《小巷》赏析小巷小巷又弯又长我用一把钥匙敲着厚厚的墙被历史抛入黑暗中的一代青年,一旦站在阳光下,自然会有一种恍恍惚惚的感觉,这种迷惘,这种失落感,在北岛的诗中表现为“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着你”(《迷途》),在舒婷的诗中表现为“隔着永恒的距离/他们怅然相望”(《船》),在梁小斌的诗中表现为“我的钥匙丢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顾城没有叹息,也没有去寻找钥匙,而是拿起钥匙寻找自己的房间,寻找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

“小巷”是“又弯又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然而抒情主人公是坚定的,那个“我”在顽强地敲着,边走边敲。

诗人只选择了几个简单意象:“小巷”、“钥匙”、“墙”,构成了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流动画面,画面中那个敲墙的主人公,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青年,不,也包括中年、老年。

这个世界上的许许多多人不是终生都在寻找吗?1 / 9顾城诗歌读书笔记(二):《弧线》赏析弧线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诗人将四个弧线的意象并行排列,给人一种暗示,一种理性思考。

诗的“确定性”,在于标题对“弧线”的点明,在于四个意象所显示的表层含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一切运动都采取弧线形式,“不止不行”、“不屈不伸”这是万物运动的规律;诗的“不确定性”一面则隐藏在意象组合所构建的深层结构之中。

“鸟儿” 在疾风中“转向”,“葡萄藤”自然生长的“触丝”,“海浪”的自然变化,这自然界的“弧线”不是很美吗?然而“少年”因为“一枚分币”而屈身“捡拾”,这种人为的“弧线”,却不能给人以美感。

诗的朦胧性带来多种暗示:畸形社会中人的价值的贬值,社会不良风气对天真心灵的污染,自然界弧线的和谐美与人为弧线不和谐的对比,对社会走过一段弯路的暗喻等等,读者可以见仁见智,不必求其固定答案。

诗不2 / 9是为着解答什么,只是启示。

顾城小巷赏析

顾城小巷赏析

顾城的诗歌《小巷》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寂静的小巷,引发了人们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无限遐想。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风格清新自然,流露出孩童或者少年的童稚纯真以及对自由、光
明暂新世界的简单憧憬。

2.诗歌充满了朦胧的象征意味。

“门”“窗”“钥匙”象征着通向自由
美好崭新世界的途径,“厚厚的墙”围成的“小巷”象征着狭小、封闭、缺乏想象力的世界。

这种象征手法为诗歌赋予了浓厚的神秘感和哲学思考。

3.从情感上来看,诗歌中带有小小的忧伤和淡淡的失落感,这种情
感与诗人对自由和光明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

4.顾城的诗歌往往抓住某个具体动作细节的描写,细致入微地传递
出某种微妙深刻的情感。

“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将诗人的率真童稚,淡淡的失落忧伤,还有小小的抗争的倔强较好地刻画了出来。

“旧钥匙”值得玩味,纵观顾城的情感世界,可知顾城对童年有深深的眷恋,按我的理解,“旧钥匙”应携带着对过去时光的一丝留恋。

总的来说,《小巷》是顾城的一首代表作,它充分体现了顾城清新自然、神秘含蓄的诗歌风格,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以及对童年时光的深深眷恋。

顾城的小巷读后感

顾城的小巷读后感

英语:Reading Gu Cheng's poem "The Little Lane," I am struck by its evocative imagery and profound symbolism. The poet beautifully encapsulates the essence of nostalgia and longing through his portrayal of a narrow alleyway. The巷, a metaphorical space, represents a passage into memory, where time seems to slow down and emotions run deep. The words paint a picture of simplicity and tranquility, yet hint at hidden depths of thought and feeling. The reader is invited to traverse this path of introspection, contemplating the fleeting nature of life and the eternal resonance of childhood memories. It's a powerful meditation on the human experience,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汉语:阅读顾城的诗歌《小巷》后,我深深被其富有感染力的意象和深沉的象征手法打动。

诗人通过对一条窄巷的描绘,巧妙地凝聚了怀旧与渴望的情感内核。

巷子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空间,象征着通往记忆的道路,在那里时间仿佛放缓,情感深邃。

现代诗人的诗歌的短诗

现代诗人的诗歌的短诗

现代诗人的诗歌的短诗一、原文:《小巷》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二、衍生注释:- “小巷”:这是诗歌的核心意象,象征着一种幽闭、古老或者难以抵达内心深处的空间。

- “旧钥匙”:可以理解为过去的记忆、尝试或者是某种传统的方式。

这里的“旧”体现出可能过去的、传统的方法却在面对类似于低沉封闭的现状(小巷)无法打开通道。

三、赏析:1. 主题主题隐晦却又引人深思,表面看是写一个存在客观实体的小巷,但是深层意义上是表达人在困境、迷茫中的挣扎,想要找到出路却不得其法,可能是在对传统、记忆或者是人生面临的某种宿命般的困境的探讨。

2. 情感充满着一种无奈与困惑的情感。

诗人试图用旧的方式(旧钥匙)去探寻出路,却面对一堵厚厚的墙,那敲墙的动作更像是一种无力的发泄。

3. 表现手法运用简洁的意象创造出浓烈的氛围。

简短且直白的描述,如“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简单几句话就勾勒出一个非常压抑的场景。

象征手法的使用也很巧妙,将小巷和钥匙赋予象征意义,让读者从实在的物象中超脱出来,去思考内在的哲理。

四、作者介绍:顾城是中国现代诗人。

他的诗往往富有童话色彩和丰富的意象,同时又带有深刻的哲思。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诗歌反映出他独特的内心世界,对自然、童真和美好有着天然的向往,但是也常常透露出对世界、成人世界复杂与虚幻的恐惧和抵抗。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迷失方向的职场困境中小李在这家公司已经工作了好几年,最近公司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他所熟悉的工作模式全部打乱。

他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死胡同,就像《小巷》里描述的那个小巷,幽深而没有方向。

他原本靠自己熟练的业务技能(旧钥匙)想在这变革中找到突破,但是似乎总有一堵高墙挡在前面。

这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也许需要寻找新的方法而不是一直拿着旧的东西在这看不到出路的环境里挣扎。

例子二: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落寞在一个有关传统文化传承的研讨会上,老张感慨地说:“现在传统文化就像那种《小巷》里的场景,传统的传承方式(旧钥匙)面对新时代的隔阻(那厚厚的墙)有时候很难打开新局面,文化的留存状态陷入一种又弯又长看不到希望的困境,外面是现代流行文化冲击,内部是难以创新适应现代社会的难题,跟诗里描述的好相似。

《小巷》的阅读答案

《小巷》的阅读答案

《小巷》的阅读答案《小巷》的阅读答案今年春天,城市的上空又飞来又飞起了蝴蝶形的风筝,寂寞了一个冬季的天空,显得明快了。

突然,这条窄窄的小巷口,拥满了人,都在看那墙上的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盲人按摩所。

消息爆炸了整个城市,都在传说:这群瞎子并没有默默地死去,几年里默默地学成了按摩术,可以治好多好多的病症。

这个城市的病人毕竟是很多的。

病急乱投医,就有人进了这窄窄的小巷。

一个,两个,八个,十个……瞎子们果然在那里备有按摩室。

他们一次一次按摩得满头大汗,病人一次一次感到病情减轻,终于痊愈了。

于是,一群一群的病人,从小巷往里走,弯腰的,弓背的,拐腿的,歪勃的,这些在生活中痛苦,失去了人世乐趣的病患者,走一步,退半步,不知道这小巷的'深处,,将是一个什么世界?那里是一个修理世界,修理师就是一群黑暗中的精灵。

小巷里的草一天一天踏下去了,又露出了那古老的四方的砖块。

6“消息爆炸了整个城市”“爆炸”一词能否换成“传遍”谈谈你的理解。

7“几年里默默地学成了按摩术,可以治好多好多的病症。

”选段那些地方表现了这一点。

8.“小巷里的草一天一天踏下去了,又露出了那古老的四方的砖块。

”从这句话里,你能猜到多少信息,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9“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盲人们凭自己的双手干出了自己的事业,读了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写出你的感悟。

答案:6不能,“爆炸”说明轰动效应大。

7. 病人一次一次感到病情减轻,终于痊愈了。

不久,一群一群的人从小巷深处走出来,他们都好了8、酒好不怕巷子深,盲人用双手创造了一片天。

造访者络绎不绝。

9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城诗歌《小巷》赏析 《小巷》中诗人选择了三个简单的意象,构成了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流动画 面。

“我”拿着钥匙在寻找自己的房间,也即寻找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

接 下来小编为你带来顾城 诗歌 《小巷》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赏析 】 然而“小巷”是“又弯又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必须付出 相当的代价, 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 然而“我”是坚定的, “我”在顽强地敲着, 过走过敲。

而“我”又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青年,也包括中年、老年,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不是都在终生寻找吗! 在诗中有一个地方我百思不得其解, 就是“我”为什么拿着的是“旧”钥匙, 这个“旧”字有什么含义吗?难道是为了突出寻找时间之久? 诗题是“小巷”,由此,我们不妨做这样的猜测:这条深深弯进诗人生命里 的小巷,肯定发生过什么。

对于一贯唯美的顾城来说,小巷里发生的,肯定是一 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 。

正是这个故事,致使诗人,多年后,还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然而,这是 一条“没有门/没有窗”的小巷。

有门,诗人可以用钥匙打开。

有窗,诗人可以 破窗而入。

但是,随着时光的流失,这些对于诗人来说,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绝 望的情绪,首次流露。

但是,诗人并没有死心,仍然在绝望中抱有一丝渴望。

于 是,“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

本来,用钥匙敲墙,就有驴唇不对马嘴之


嫌, 何况还是一把“旧钥匙”呢?短短两行, 就将诗人伤感绝望的情绪推向极至, 不愧为大家之作。

顾城多短诗, 但大多小诗不小: 灵气, 节制, 层次感强, 张力十足。

《小巷》 同样体现了他的这一艺术特色。

这是我读过的最无奈的诗。

一直以来,有个地方你进不去,你以为钥匙不对,最后发现别人连锁孔都没 留给你。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也不算很惨。

只是你没离开,仍然拿着那把钥匙,在敲。

一个人执着到什么程度,会拿钥匙做出敲的动作。

有时候,人必须执着,不然无法掩饰绝望。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

我爷爷去世后,奶奶有时会一个人跑到他的坟头自言自语。

这种场景很熟悉,我以前只在电视见过, 她说了什么,没人知道。

我只知道,爷爷在世时,他们经常吵架。

等到人没了,奶奶突然发现,连个吵架的人也没了。

老太跟老头吵了一辈子,不分胜负, 现在只剩下老太,练了一辈子嘴皮子,突然独孤求败。

我时常觉得,人比自己想象得坚强, 如果没有人关心自己,没关系,自己可以关心自己。

但人又比自己想象得脆弱, 以至于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孤独,是缺一个随时可以吵架的人。

你敢肆无忌惮的跟对方吵,是因为你知道会和好。

相敬如宾是爱,包容你的肆无忌惮也是爱。

奶奶年纪越来越大,脑子也越来越不清楚。

有一个雨夜,奶奶不见了,家里所有亲戚找了一夜,甚至连河里都都找了。

最后还是在爷爷坟头找到了她。

奶奶当时的场景,大概就是那首诗所说的:拿着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

现在不是钥匙的问题,不是门窗的问题,也不怪墙太厚, 而是墙那边根本没有人。

不会再人会听见你的声音。

我很难接受自己老了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突然对自己说一句想吵架了。

吵架最怕的不是翻旧账,而是失去了那个懂你旧账的人。

那些鸡毛蒜皮,从此无人能懂,只剩我拿着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

首先要提一点, 这首诗在传播过程中, 常常会有人将“你拿把旧钥匙”中的 主语“你”,误写成“我”,题主也犯了相同的错误,此处提醒大家注意一下这 个问题。




这篇诗歌创于文革之后,富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小巷,象征着一条探索中的 道路。

“又弯又长”,意同《诗经 》中的“道阻且长”。

参考时代背景,诗人是在抒发文革后,在开展新的文 化道路上的探索中所产生的艰难与迷茫之感。

在这条漫长的巷子里,没有门,亦没有窗,巷子的尽头在哪里?何时才能走 到?诗人不知道,亦无法为我们解答。

钥匙,象征着破解之法,说明诗人此时已 有了方法,却苦于没有门窗,有技而无路可施,因此用“旧钥匙敲着墙”,是因 为诗人希望在某一堵墙的背面会有一扇通往光明的门。

为何是“旧”钥匙呢, 在这里, 我猜想是因为诗人的解决之法来源于我们旧 有的文化土壤,诗人欲以旧有的方法,探索新的路程。

古法今用。

延伸一下,诗人最后找到走出的道路了吗? 没有。

然而纵然诗人并没有找到这样的门窗, 彼时的顾城依然没有绝望, 而是另辟 蹊径,来到新西兰的激流岛上开展了新的创作生涯。

门窗无处寻,诗人只得跳墙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