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种逆境讲解学习

人生十种逆境讲解学习
人生十种逆境讲解学习

人生十种逆境

精品文档

人生十种逆境

人生十种逆境

1.家境贫穷,自身条件差

有些人家里相当贫穷,几乎不能给你提供任何有利的帮助;有些人天生反应迟钝,性格木讷。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很具普遍性的一个人生逆境。

我们听过那些父母出资,大学一毕业就能当老板的年轻人;我们也听过那些天才横溢,小小年纪就功成名就的年轻人,但是那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人都是普普通通的,没有很多优势。我们面对这样的逆境,能否抓住机遇,脚踏实地,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呢?

克服难度:★★★☆☆

2.在堕落散漫的环境里,能否不受影响

很多人到了不好的大学,或者进了没什么前途的单位,从此破罐破摔,自我放弃,并且受到周围同伴的影响,开始散漫怠惰起来。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多少曾经优秀的人,在他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下,渐渐变成另一幅模样。

古人云:“近墨者黑”“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言想来不谬。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在中国文学史上球星闪耀的苍穹中,苏轼不能不算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他的降生,曾一度使蜀地的山川秀水相形之下黯然失色。是蜀地的丰草沃土孕育了他博大的文人气质,也造就了他的伟大。 苏轼在诗词文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山色空蒙雨亦奇”,“春江水暖鸭先知”透露了渺焉入无形的“物之妙”。苏轼的词,开创了一代豪放派新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费。(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十年生死》)开创了悼亡词之首创。 苏轼虽才学满天下,仕途却非常坎坷,多次遭贬折。在他的诗词中,也常常流露出人生不得意的抑郁之情,甚至于“欲乘风归去”,然而多数情况下他的抑郁之情都是短暂的,笔锋一转又回到现实中。他一生坎坷,却始终能保持那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这种豁然,这种旷达不是每个文人都能到达的境界。所以苏轼那种“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一直为后世文人所敬仰。 素食知识渊博,思想豁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气氛中如鱼得水。苏轼不仅对儒释道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他们本来都是相同的。他曾说过:“庄子盖住孔子者”,庄子对孔子的态度是“阴挤而阳助之”(《庄子祠堂记》)。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

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2)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思想时速是人生哲学观的基础。 苏轼其人,不仅后来的士大夫们喜欢他,而且当今的人们也喜欢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其作为典范的魅力,每每激发和启迪我们从而去激发传统文化社会中的辩证运动。不仅如此,通过苏轼人生哲学的研究,我们还可以领悟到,在出仕与隐退,理想与现实,宇宙与人生的矛盾中,一个诗人的灵魂是怎样挣扎,解脱,回旋和升腾的。 一.出仕与隐退.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入仕后奋力有用世之态.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朝政且勇于进言.长时间在宦海沉浮,反复面临人生抉择. 尤其是感到失落以及政治上受挫,遭遇贬谪时,儒家的入世思想是他的'主心骨'.在与王安石同朝而仕中,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击.他在外任时勤于正事.他先后在杭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灭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越。甚至在贬到惠州时,他还捐助修桥两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按照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处在被疏或自疏的境地,必将坚守独善之道了,但苏轼那种“致君尧舜”的积极入世却是从小就扎根在心里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总是促使他不自觉地“居庙堂之上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即使是“处江湖之远”他也不单单是只忧其民,而总是找机会为国家出谋献策。他44岁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在离开黄州而往汝州

品苏轼作品学其人生的旷达与洒脱

摘要:苏轼一生坎坷, 多次被贬,九死一生, 虽处逆境, 而独立不依, 刚正不阿, 以乐观豁达的态度直面人生,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本文试结合其作品来分析他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及其对后人黄钟大吕般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苏轼作品; 洒脱;旷达; 教育意义 “他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林语堂《苏东坡传》 一、苏轼的逆境人生 三苏在宋英宗时名噪京师,神宗登位,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在王安石变法中,处于政治狭缝中的苏轼屡屡遭打击,但他时时“缘诗人之义, 托事以讽”。将耳闻目睹的民生疾苦反映出来, 在《送黄师是赴浙宪》中: “哀哉吴越人, 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禀, 饱不及黎元。”描绘了洪灾过后民不聊生的惨状。“乌台诗案”使他受尽凌辱和折磨, 谪贬黄州。却保持着旷达的心胸, 淡然处之。《定风波》: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哲宗亲政, 被流放岭南, 3年后,再贬海南。直到65岁才遇赦北归, 1年后就病逝了。综观苏轼的一生, “心似已灰之木, 心如不系之舟, 问汝功业, 黄州, 惠州, 儋州。”“不系之舟”是苏轼坎坷一生的最好象征。在40多年的仕途生涯中, 苏轼有30 多年辗转漂泊于各个地方, 直到老死, 始终没有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过。但他始终保持着自己坚定的政治操守, 独立不倚, 正直不屈。 二、苏轼在逆境中人生态度的形成 苏轼思想通达, 兼收并蓄,把儒、佛、道思想融合在一起, 互相弥补, 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 佛道思想使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 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 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用儒家思想避免了佛道思想中虚无主义和逃避现实的倾向, 使他在逆境中也从未放弃拯世济民的责任感。也就是说: 他一直没有割裂“兼济”和“独善”的关系, 而是把两者统一起来, 所以, 他无须辞官、无须归隐同样能完善自我。 三、苏轼面对逆境的旷达人生 处变不惊, 执着追求。苏轼一生光明磊落, 为人正直率真,不阿附权贵, 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乌台诗案”使苏轼受尽凌辱和折磨, 从监狱出来后, 来到黄州, “回首向来萧瑟处”在他看来却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晚年被放逐荒远的岭南, 却“报道先生春睡足, 道人轻打五更钟”, 悠然自得地酣然入梦, 后来他又被迫渡海, 离别亲人, 白首投荒来到海南。面对不公平待遇, 满不在乎:“他年谁作舆地志, 海南万里真吾乡”。一生颠沛流离, 横跨了大半个中国, 尽管不幸接踵而来, 从来都“天下为己任”,无论处庙堂之高, 还是处江湖之远。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九死不悔。“拣尽寒枝不肯栖”正是苏轼独立不倚刚正不阿的政治操守的象征。 随缘自适, 超然物外。苏轼有兼济天下之志,经世报国之才,命运一次次将他抛下,都坦然面对,《初到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以逐客身份来黄州这荒凉之地,但没有抱怨, 他自嘲“老来事业转荒唐”,从现实局促的功利之心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 去欣赏当地的鱼肥水美、竹茂笋香。“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 《超爱铿然曳杖声。”没有行路难的感叹, 而是悠然自得地欣赏着自己的竹杖敲击山路的声音。 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苏轼知足感恩, 他认识到“人之所欲无穷, 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所以选择安贫乐道, 澹泊自持。由于苏轼超然物外,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忘怀得失,所以能做到“无往而不乐”, 无论身在何方, 总能随缘自适, 自得其乐。 寄情山水, 寻求超脱。他常登山临水, 怀古凭吊, 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美丽, 抒发自己

浅谈苏轼的处世情怀与旷达人生

浅谈苏轼的处世情怀与旷达人生 摘要: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宦海沉浮。面对生活的苦难,他始终表现出洒脱达观的旷逸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千年之后的我 们为之倾倒,为之投去敬重的目光。 关键词:苏轼诗词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3-9795(2012)04(b)-0176-02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产生了众多的文化名人:他们或傲 岸泉石之畔、放浪筵席之间,而以其诗词名扬天下;有的伏处民间撰史立论成就一家之言;有的流窜边陲之地,同时坚持自己的志向不懈,而成就鸿文巨篇。他们大都在政治上有其不幸的遭遇:或终生抑郁潦倒,或在党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或与邪恶势力斗争失败告终,甚至有的以身殉志。然而他们大多数虽然九折而不会,其悲剧行的人格力量可歌可泣、上薄云天。肉体的生命也许早逝若干年,但是精神的生命却长存于天地间。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象征,他们的业绩、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理想,已经沁入我们民族的心灵深处。他们像皓月朗星一样闪耀在民族历史的天幕上,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到处可见他们的影响,我们每一个人都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其中给予我精神联系最深远的是苏轼。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生活的坎坷造就了他的出众文章,政坛生涯

的暗淡又常常伴随着艺术生涯的辉煌。欣赏他的豁达、欣赏他的淡然、欣赏他的恬静。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在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贬谪后依然恬静淡然的生活。心情愉快的生活着并没有陷入一度的困苦中。苏轼在被贬谪后甚是豁达,每日吃的好睡的香,与邻人饮酒赋诗好不自在。能够像苏先生这样宠辱不惊、淡然豁达的人真是不多!很多人遭遇了贬谪后沉郁、忧愁。借诗抒怀,表达自己的不得志,抑郁愁闷的心理。然而让我欣赏的是苏先生并没有像他们一样在诗中一味的重复着自己的痛苦,沉陷在其中不能自拔。而是真正的用心生活,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总是快乐的生活着。本文也只能从个人主观的角度出发,结合前人的些许观点来谈谈我所认识的苏轼。苏轼的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从多方面分析和探寻苏轼的处事情怀和对人生的旷达态度。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王国中,苏东坡是一位非常少见的、杰出的全能文艺家。他多才多艺,在文学艺术的好几个领域都有很高的建树。还记得苏东坡把美丽的西湖比作西子姑娘的绝妙比喻。还记得东坡先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诗句。月圆月缺,年年中秋,每逢这个佳节的时候总有人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东坡的这首中秋词中,包含着多么深的人生感慨和期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的事,有感而发,常有奇妙的比喻和对人生、对宇宙的真知灼见,妙趣横生。在词方面东坡是一个开拓者、改革家。苏东坡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疆域,他更喜欢写社

精选人生面对逆境的励志故事

精选人生面对逆境的励志故事 无论今后的道路多么坎坷,只要抓住今天,迟早会在奋斗中尝到人生的甘甜。抓 住人生中的一分一秒,胜过虚度中的一月一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面对逆境的励志故事 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读!希望你们喜欢! 励志故事1:励志故事给我一个坚强的理由 17岁那年,她高中毕业来到了扬州,在一家浴池当了一名修脚工。在扬州,修脚 师傅的刀与理发师的刀、厨师的刀并称为“扬州三把刀”。真正要把脚修好,需要“真功夫”。 她下决心要把这门技术学会。修脚主要是靠刀工,一个好的修脚大师能用锋利的 刀子在人的脚上修、片、剥、挖,把没用的茧子和肉皮削去,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当然,下手重了不行,轻了也不行。重了会把客人的脚割破,轻了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开始,她用刀子在竹筷子上面练习。一次,她在练习刀工的时候把手指头削掉了 一块儿,鲜血染红了刀子和筷子。她疼得眼泪直流。师傅劝她说,闺女,看你细皮嫩 肉的,干不了这种侍候人的活儿,你走吧!她偏不。她一边擦眼泪,一边对师傅说,我 能行,我一定要当世界上最好的修脚大师! 这就是让她坚强的理由。她要坚持,要坚强。在练习了一大筐筷子之后,她终于 出师了。她的苦练没有白费,一把刀子被她使得如行云流水,让客人大加赞赏。很快,她成了这家浴池最年轻的大师傅,前来找她修脚的人越来越多。可是,随之而来的压 力和痛苦也越来越大。 一次,她正在给一位男士修脚,这位男士的老婆闯了进来,一脚把她踢翻在地, 并指着她的鼻子大骂。她知道,这位男士的老婆是把她当做“做那种事儿”的小姐了。 她再三解释,可是,那男士的老婆不仅不听,反而变本加厉。最后,还是在保安的帮 助下她才得以脱身。 她一个人跑回自己的卧室,关上门,大声地哭泣。一位花季少女被人误解为“那样 的人”,没有什么比这更痛苦的了。她痛苦、绝望,决定放弃。当她拿着自己的行李走 出那家浴池时,不经意间她触到了自己手指上的伤疤,就再也挪不动脚步了。自己苦 干了两年的事业刚刚起步,难道要就此停止吗?不!别人不尊重我不要紧,关键是我自 己要尊重自己。

苏轼哲学思想

从苏轼的文学作品看他的哲学思想 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所谓?诗必李杜,词必苏辛?由此可见苏轼在文学界的地位,但是苏轼的文学不仅仅是文学,他的文学中包含着更深层次的哲学。先概括地说苏轼的哲学可谓是?融通三教?,也就是对国人影响最大的?儒,释,道?三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先介绍苏子最先接触的儒教思想。 佛 苏轼接触和学习儒家思想主要是父母家教以及古代的各种圣贤书,他的儒教思想核心为?忠君爱国??以民为本??慎思笃行?和?止于至善?。在他的思想里忠君就是爱国,这也是古代人的思想限制所在,苏轼生活的时代并不是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时代,而是一个发展的时代,虽然也少有战事,但基本是和平的,所以他的诗词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的作品不多但是情感也是很强烈的,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西北望,射天狼?就是表达苏子对灭亡西夏的雄心壮志。下面我们来说一说?以民为本?体现在那首诗中。看这首《山村五绝》他是怎样为民请命的: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这首诗是说一个老人拄着拐杖带着吃食领着孙子去城里交?夏税?和?秋税?,还要数次去请贷并偿还青苗钱,缴纳助役钱,结果劳作整年而手无分文,但是农民要在城里白白耗费半年的时间,唯一的收货就是跟着去的儿童学会了城里的口音。这首诗很明显是批评当时的青苗法和免疫法,自然成为?乌台诗案?的?重要证据?。这也直接的显示了苏轼以民为本,重视民生,敢于进言的传统士大夫形象。 除了政治方面的表现,还有?纯文学?方面的,在写诗作文方面,他对自己的作品(办公公文除外)要求尽善尽美,他描写老农,文人,豪士和自己的生活都相当细致到位,一下子就抓住了事物本质。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诗从肺腑出,出则肺腑愁?为什么呢?因为它不仅仅要求自己的作品细致准确还要传神,文学或者艺术作品最终的不就是传神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逆境下的人生

逆境下的人生 ——祥子与福贵形象对比分析 内容摘要: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和余华《活着》中的富贵,虽是生活在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但他们的人生遭遇和经历却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他们的人生命运却是完全不同:祥子最终对生活绝望,就此沉沦于社会,如行尸走肉一般;而富贵,非但没有绝望,还仍坚强地活着,仍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仍对生命怀有敬仰。同样是社会的底层人民,为什么在同样悲苦命运下却产生了两种不同人生命运?通过祥子和富贵人生的异同对比,最终从人物性格、人性及社会时代背景这三个方面,归纳出原因。 关键词:祥子福贵军阀新中国命运 祥子,民国初年北平的一个人力车夫。福贵,民国末年新中国成立初年的一个普通农民,同样是当时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在面对命运给他们不公的安排时,却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人生:一个堕落于社会,而另一个却仍坚强地走下去。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结果?而决定他们命运的,究竟是什么? 祥子和富贵的人生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首先,是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同,都是生活在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祥子是民国初年北平城里的一个人力车夫,靠拉车赚钱,积攒钱财很不容易,不仅受着当时买办阶级①的剥削,而且还受着封建军阀的压迫。福贵虽然在起初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子弟,但当他将全部家产败光后,便成了一届贫农,每日辛苦的种着地,既要躲避权势阶层的欺负,又要提防地主阶级的压榨。他们是时代的小人物,是时代的被动者,也许在那个时代没有他们的发言权,他们只能适应生活带来的种种不幸。 其次,他们的遭遇相似。祥子拉了三年车后,积攒了一百元买了一辆新车,但不幸的是,当时军阀混战,各路军阀向百姓乱征兵,祥子为了多赚些钱,将客人拉到了城外,便连人带车被军阀捉了去。自此他所有的财产都没有了。趁着一个偶然的机会,祥子逃出了军营,狼狈地回到了城里。祥子虽然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仍对他的东山再起充满了希望。他回到刘四爷的车厂里,准备从起初的拉车再次干起,直到他又有钱买到新车为止。祥子仍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仍有青春,仍有力气,仍有勇气重新再来。福贵年轻时是一个人见人憎的不孝子,整天狂嫖滥赌,如此一个花花公子,在将全部家产败光后幡然醒悟,决定带着他的家人在农村里脚踏实地地过日子。然而福贵在去城里给母亲请医生看病时,被国民党拉去当了兵,逃跑不成,只能为国民党卖命以求苟活。两年后,共产党的一队兵打败了国民党,便放了战俘回家去,福贵激动地拿了盘缠,跌跌撞撞地跑回家,发现老婆女儿和儿子都在,虽然女儿凤霞已不会说话,母亲已病死,但起码还有一 ①买办阶级:一般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依附于帝国主义势力并直接为其服务的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适应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的需要,为帝国主义所豢养,是帝国主义剥削和压迫本国人民的工具和奴才,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重要社会支柱。它不仅依附于帝国主义,同时又与本国封建官绅相勾结,损害民族利益,残酷压榨本国劳动人民,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最反动生产关系的代表,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民族民主革命中是极端的反革命派,是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

读苏轼 品人生

读苏轼,品人生 谈起苏轼,人们必定会想到“唐宋八大家之一”和“三苏”。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这些华丽而又高雅的名誉集于一身,披上了最引人夺目的服饰,无不让人感到痛快,这位天才是多么的伟大和崇高,让我们用心去走近他,贴近灵魂最适处。 青年时代—意气风发 苏轼出生在眉山,这个地方不大,但读书的气息非常浓厚。他的家庭非常富有,自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苏轼的父亲经常严格监督他们的学习,这样的言传身教,使他接受了正视的文学教育。但一方面,也因苏轼天生聪慧,勤学好问,也造就了他非凡的文章,一个孩子能有高的见地,不禁让人赞叹,自古英雄出少年,真是奇人啊! 他当时虽然小,但他的事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些让常人都难以想象。记得苏轼十三岁时,苏洵送苏轼兄弟到眉山城西寿昌院州学教授刘巨那里读书,刘巨在当地还是很有学问的人,曾作《鹭鸶诗》,其中写到“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之句。他很是得意,但苏轼认为“逐风斜”没有写出雪片的那种归宿之感,没有“雪片落蒹葭”好。刘巨认为苏轼改得好,赞叹道:“吾,非若师也。”这种天赋不是奇才难道是什么? 还记得这么一个传说,苏东坡小时候,在书房上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天下书。”一天,一位老者拿来一本书,

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接过书一看,有许多字并不认识,这本书也没见过,不禁十分羞愧。老人取回书,盯着这幅对联看了好一会儿,摇摇头走了,苏东坡觉得这幅对联不对,于是在开头多添了两个字:“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天下书。”他能有这种感悟和志向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这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苏轼。 青年的苏东坡始终有一种读书人的傲气,一种让人沉迷的神仙气。正是他的这一种气息,才造就了他的意气风发,也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一位豪杰的光辉形象。但在我们看来,他就是父亲手里的好儿子,学校里的三好学生,感觉很一般。可他那一份读书的诚心和毅力。是很多人都无法做到的,或许也是这些缘故,他青年的才识才更加地突显出来,为后人所赞叹。 中年时代—愈挫愈勇 苏轼金榜题名之后,年仅二十几岁的他即将步入官场,步入仕途。作为一个年轻有为的文豪,苏轼的一举成名无不让我们羡慕,但在官场上难以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挫折,苏轼所遭受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也让我们为他感到惋惜。他的一生可谓三起三落,但也正是这种奇异的经历,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他的一生的遭遇和荣誉,去体会真正的情趣。 他刚上任时就在各方面表现得出类拔萃,但他的自信遭到了陈公弼的百般挑剔。不可否认,这样做是为了让苏轼认识到自己骄傲自满的错误,但他却不太在意,在陕西凤翔府任职三年后回到京城,却经历了一连串的天灾人祸—夫人父亲相继离世。正

论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3

论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 □新化县科头乡中心学校罗筱冰 【摘要】苏轼是我国北宋以来杰出的文学家。他一生坎坷,仍保持豪迈旷达的心态;宦海沉浮,仍对社会怀抱一腔热情。是矛盾的人生和对儒释道思想的融通以及对审美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形成了他充盈着淡泊、通达、恒永的宇宙、人生观意识,并成就了他遗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作品。 【关键词】苏轼文学作品宇宙人生意识形成融通彰显 笔者与苏轼生活的年代相隔九百年左右,但少年时代起就拜读这位古代文学巨匠的诗词散文书法。解读他超脱人生忧患的物我浑然;欣赏他在苦难中体验生命价值的深沉;甚至效颦他那凡人难以步趋的潇洒和从容;服膺他由高贵品性和苦难人生历程锻炼出的宁静和澄明;更钦敬他饱经忧患仍对人生与社会保持热情的豪迈与旷达。读这位才情卓绝、心境高明的文学巨匠的作品,笔者感受得最多的是,作品中那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持续不断的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一、充满矛盾的人生形成苏轼的宇宙、人生意识 (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苏轼早在26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南乡子·自述》);“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新。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清夜无尘》)。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人生永远处于逆境中

人生永远处于劣境中 我曾经认为翻过人生中的高山,就能看见辽阔的草原;苦难过后,人生就是一片风光,人生就是一片美景。因此,我忘记了,忘记了在人生的旅途中,并没有平坦大道和无底深渊,一切一切,都只能相对而言。 2006年5月,今年第一号强台风“珍珠”夹着暴雨来势凶凶冲刷着揭阳和汕头地区,电力和供水中断、交通道路阻隔,移动通信网络受到严重的破坏。从一天前还是繁荣的城市经过一夜的洗礼却变成废墟。我们公司的揭阳基站代维项目和汕头交换网优代维项目肩负着抗击台风,保障通信正常的运作的重任。组员们团结一致,不怕苦不怕累,冒着生命危险全力抢修通信网络,最后战胜“珍珠”而且受到移动客户的赞扬。这是为什么组员们可以在劣境中抗战台风,在劣境中生存呢?这就是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实,也许你是一个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中的凡夫俗子,也许你是一个万人瞩目的大人物,也许你正在凄风苦雨中挣扎,也许你正处于风光顶端…..可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应该告诉自己:“我的人生,依然存在劣境之中。”工作两年来,我从一个思想单纯丫头变成一个努力把握机遇的姑娘,经历多少次的劣境,同时也分享了多少的快乐。有时候,听见因为得不到上司的重视而垂头丧气,意志消沉,丧失了进取心;更甚者因为和家人顶撞两句就去轻生……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如此的简单

么?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冷静下来问问为什么会处于劣境呢?我为此感到困惑。 其实,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永远处在劣境之中,就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向更高处攀登;能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永远处在劣境中,就不会被一时的光芒遮住自己的眼睛,而知奋力前进;能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永远处在劣境中,就不会满足于现在的成绩,而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能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永远处在劣境中,就会对身边的人心怀敬意,而不会因为骄傲而犯错。犹如我们的抗洪英雄们,在危险面前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奋力为全民的通信畅通服务。 所以,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告诉自己,我的人生,永远处于劣境之中。 无论你是穷困,还是富裕;无论你是平民百姓,还是高官达贵,心里总有一份对生命和对生活都有一种小心翼翼,因为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在变化无常,人生可能随时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们总不能因为小小的挫折陷入百无聊赖中。就当是上天给我们的一道考题。我们应该抓住上天赐给我们的每一次机会,让生命的花开得更灿烂。一个目标实现之后,再向另一个目标出发,把心目中的愿望。 总而言之,我们要牢记,无论身在何处,都应告诉自己:我的生命还处于劣境里,我的内心,还需要我去做更远的跋涉,只要生命一息尚存,就不应该停止前进的步伐。这样,我们的心才

从东坡诗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从东坡诗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在艰难曲折的起伏中,对社会人生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其诗中表现为:对现实人生的热爱,在顺境中淡泊,在逆境中的从容,以及面对境遇变化时的通达。 标签:苏轼;东坡诗;人生思考 一、“志在斯民,人为己任”———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高度赞赏了苏轼“一生困逐”却“不改其操”的民本思想和爱民护民之心。他以儒家思想为根本,具有积极的用世之志,始终关心民瘼,勤于政事,在《山村五绝》中写道。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其三)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言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其四) 苏轼在贬谪途中亲眼目睹变法带给人民的痛苦,深感自身责任重大。他在诗中抨击变法,讽刺朝政,尽为官之职,尽士大夫之责。其文字直白,直指变法带给人民的痛苦,鞭辟入里、铿锵有力,表达出直指社会现实的“为官之道”和“治世之心”。 被贬黄州的苏轼身无分文,他自建住房与百姓比邻而居,他自垦东坡恢复生产,常常“焚香静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黄州安国寺记》)。他在自建的南堂里想起“他时雨夜困移床,坐厌愁声点愁肠”(《南堂》其三)的惆怅和忧伤,而今“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一片悠然自得的情境。在漫步东坡里,在坐卧南堂中,他早已趋于超脱,对现实人生表达出真正的热爱。 二、“吾生如寄耳”———在顺境中的淡泊 早在少年气盛之时,苏轼即在《屈原塔》中表达出自己以屈原为榜样。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站在屈原塔旁,苏轼想到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世事之无情与人世之有情,繁华之稍纵即逝与个人高洁之不朽,都不待言而自喻。透过屈原苏轼看到富贵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只有“意甚烈”的节操和追求,才能“千载未歇”,收获世界的“眷眷不忍决”。人生在世只有追求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信

品读苏轼 感悟人生

品读苏轼感悟人生 ——《赤壁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感知文章感受苏子感悟人生。领略中国古典文化中文人的魅力。 走进文本,走出文本。通过朗读增强语感,感受行文中的“乐”“悲”“喜”,感爱大起大落激荡的人生;通过小组讨论加强思想交流,探究苏轼的人生及智慧;通过古今比较,增强对历史人物的了解,深入解读苏轼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活动练笔让学生在内心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走出文本,获得更深层次的人生感悟。 教学设计 品读苏文《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我们感受到他(求真务实、科学)的人生;品读苏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感受他(柔情似水、多情)的人生;品读苏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感悟他(灵活多变、智慧)的人生。下面从课文中选取三个片段,请三位同学分别来朗读一下。 二、朗读 放视频,配画面音乐及字幕。分别从“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到“羽化而登仙”,“方其破荆州”到“而今安在哉?”“且夫天地之间”到“而吾与子这所共适”。 思考:从这三个片断的朗读中,一个被贬之人与历史文化丰富的赤壁相遇会有怎样的人生碰撞和感悟?(选精彩语段锻炼学生的颂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分小组讨论 接下来给大家推荐一位同学的读书方法。(PPT展示) 这是我第一次看书看得那样痴迷,每一句都想咀嚼,都想揣摩透作者的意图。我第一次真正地深深地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它可以让你不知不觉中受到它的感染,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它的模式。--蒋冬梅 注意体会“咀嚼”、“揣摩”、“感受”“感染”“进入”可以作为我们品读文章的五步骤。先默读,做圈点批注,重在思考在文本中传达了苏子怎样的人生状态。 然后将班上同学分为三组,各小组品读一部分,并展开讨论,各小组长收集本小组信息,以便作主题性总结发言。(以学生自己得出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效果更佳,小组活动要自由又要规范,要提高效率) 四、分享第一小组学习体验 1、交流发言(例举): 生1:在第一部分文段中我感受到:清风拂面,水波平静。烦恼吹走了,忧愁吹走了,不快吹走了,心宁静了。诗人完全沉浸在这一片爽朗而又澄澈的江面上,顿时感受到一份内心的悠然自乐。这是一种惬意的人生。 生2:月亮似乎应了诗人多情的呼唤,从东山上升起,久久不忍离去,在斗牛间徘徊,似乎在欣赏人间美。明月江风与诗人互为风景,形成互动。有了月光的浸染,雾气茫茫便横浮江面,粼粼的波光与茫茫的夜空连成一片,天地浑然一体,让人的心境开阔疏朗,无拘无束,从而产生一种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神仙似的人生体验,到达极乐世界。我觉得此时的苏轼仙风道骨,超然尘世。 2、小结引申: 著名作家巴金读此文,认为此文“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确,在这如歌的文字中,我们体悟到苏子如诗的人生,可歌可咏,他的仙风道骨超然尘世,让我们宛然觉得人生小

对人生的执着和超越_谈苏轼词的人生哲学

13 摘要:苏轼词气象高远,豪迈奔放。他的词作表现词人对人生执着的追求,体现其人生哲学。苏轼词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形式都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苏轼吸收了儒释道思想的精华,形成自己独特非凡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苏轼;词;人生;哲学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46(2005)01-0013-02 苏东坡的文学创作,代表着北宋文学发展的最高峰。他的词作突破传统,形成自己独特的豪迈奔放气象高远的风格,开创了一代词风,创立了豪放词派。 南宋胡寅5题酒边词6云:/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化为舆占矣。0 文学表现生活,文学创作描绘生活中的人、事、物的客观情貌,也传达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认识,表达他对人、事的主观情意。文学作品既演绎出作家的心路历程,同时也际会着时代风云。苏轼词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其政治理想、人生哲学、文艺思想及其穷达多变的人生经历。解读苏轼的词作, 无疑应首先解读苏轼 本人,并解读其生活所处的北宋王朝的政治风雨。苏轼的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与他从小接受儒道两家思想和后来接触的道家思想以及他一生坎坷不平的生活道路有关。苏轼从小就从他母亲那里接受了儒家的正统教育。他十岁时就很佩服东汉的名臣范滂(5宋史#苏轼传6)。但同时他又接受了道家思想,八岁就跟天庆道观士学道,而且十分醉心于养生之术。不过,这时的苏轼并没有把道家思想作为立身之本。到了青年 时代,苏轼充满建功立业的理想。他与弟弟苏辙一起进京游宦时踌躇满志,曾说:/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0可见,苏轼早年的生活态度是积极进取的,/致君尧舜0是他的伟大理想。考上进士后,他从这一理想出发,自觉站在儒家立场上,排斥佛老思想。他早年写的5进策6、5进论6就是尊儒抑佛的。如5策别十八6中说:/天 子有七庙,今又饰老佛之宫而为之祠,固已过矣。0在5子思论6中文说:/嗟夫!夫子之道不幸,而有老聃、庄周、杨朱、墨翟、田骈、慎到、申不害、韩非之徒,各持其私说以攻乎其外,,0在5韩非论6中他否定了老庄的虚无主义,/昔周之衰,有老聃、庄周、列御寇之徒,更为虚无淡泊之言,而治其猖狂浮游之说,纷纷颠倒,而卒归于无有。0这些话表明苏轼尽管在早期已接触了道家思想,但从建功立业、/致君尧舜0的理想出发,有意独尊儒术,排斥佛老。但是,苏轼从政之后,仕途一直很不幸,先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通判杭州,以后又转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0被贬到黄州。到/旧党上台0,他又被召回京城,但又与司马光政见不合,被迫出任杭州。元佑六年又调回中央,可立即又受政敌打击,被迫离京,转颖州,又移扬州。元佑七年九月 收稿日期:2004-08-19 作者简介:李红萍(1970-),女,福建南安人,福建电大泉州分校教学处讲师。 对人生的执着和超越 )))谈苏轼词的人生哲学 李红萍 (福建电大泉州分校,福建泉州362000)

苏轼的人生价值观

东坡诗词中的精神 第一次对苏轼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是通过他的那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当时就被诗中所描写的浪漫朦胧的意境深深打动,我在想,到底是一个有着怎样经历的的人才能拥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怀着这样的好奇心,我一步一步的不断接近这位传奇人物。 虽然对苏轼的诗词学习的有限,但每读一首,我对他的认识就越深一层。他写的对我最有感触的两篇文章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和《赤壁赋》。可以说,从来没有任何的古文带给我如此之大的触动。不知道为什么,当读完《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后,我潸然泪下。也许是进入了苏轼的角色当中,和他一起回忆与表兄文同交往的点点滴滴,而如今物是人非,只能睹物思人,不禁悲上心头。《赤壁赋》则是苏轼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从最开始的欣赏其中的景物,再到精神上与作者产生的共鸣,那种体会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就仿佛自己和苏轼泛舟游于赤壁之上,把酒赏月,共同享受山间的徐徐清风,听着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他身上具备的那种乐观豁达,对事处之泰然,宠辱偕忘的品质对当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些品质适应于现代社会当中不同层面的人。作为领导者,要学习他的为官一方,造福一方,清正廉洁;作为普通人,在不同的环境中,要回把持自己,向他学习即使在逆境中都要保持的坚贞气节和人格独立,决不随波逐流。还有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当代社会中有太多的不公平和虚假,如果没有苏轼那种乐观豁达,又怎能生存的游刃有余呢? 喜欢一个人,就会受到他的影响,尤其是思想上的。所以我敢肯定的说我向苏轼习得了他身上的那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就是从和他泛舟时,听他讲“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那一瞬间领悟的。而这种乐观豁达可以帮助我在任何的困境中重新站起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以至于不会大喜大悲。苏轼的人生态度完完全全的影响了我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先用诗词吸引我,打动我,让我有一种想要不断了解他的冲动;然后他又用他的人生经历感染我,让我不得不为他折服。他在我的眼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

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仁宗景佑三年12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眉山镇的诗书世家,因而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的影响最深。 苏轼因散文写得出色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是一个文艺全才的人,诗、散文、词、绘画、书法都有杰出成就。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均对当时与后世有深远影响。 由于他一生屡遭贬谪,阅历复杂深广,其作品往往视野开阔爽朗,风格豪迈豁达,意趣横生,思想上常常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失意时仍不绝望,而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个人得失的倾向。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根源。 二、思想根源 苏轼的思想根源来源于他的家庭文化背景。苏轼出身于一个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在《三字经》里有个说法,“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轼受父亲的示范影响,7岁知书,10岁能文,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打下了浓厚的文学功底,儒学也成了他生命的底色。母亲程氏识文断字,深明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正是因为父亲的培养,母亲的教育,让苏轼从小就打下了独特的思想基础。 因此,苏轼在苦难中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苏轼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是我们中国读书人的儒家思想的一个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来源于家庭文化的链接,也是儒家文化的显现。 例如《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的《浣溪沙·徐门石潭》共五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在这首词的下片,我们在读的过程中,看到苏轼的思想与他所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古代,封建官员对待人民都是作威作福的。可是这里的太守却不一样。他们想要口茶喝,还得“敲门试问”呢,在这一“敲门”、一“试问”里,既让我看到了他们的谦让,也看到了他们的文明。历史已经证明,苏轼一生的政治活动,基本上按照儒家的仁政爱民行事,在他长期的地方官任上,确实为人民做了些好事,如救灾、治水、请免赋税、整顿军纪等,得到了人民的普遍好感。所以他的“敲门试问”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思想根源的。 这种处事待人的思想与苏轼的家庭文化有关。有一次,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滂传》时,他感慨颇深,不自觉的叹息起来,并对他的母亲说:“他日儿作范滂,母亲能作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倘若能作范滂,我怎么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呢?”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明,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得非常快。 这些都是苏轼人生志意的一面。他曾用“坦荡之怀”来概括自己的性格特征,所以他才能在王安石的新党当政的时候,不苟从于新党,司马光的旧党当政的时候,他也不苟从于旧党。他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是回到朝庭上来,仍然是坚持政治上的理想,不盲从那当权一派的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因此,他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自己的理想、操守始终一致。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蝇在口,不吐不快。”笔者认为,苏轼的思想根源的产生来源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文化的熏陶,母亲教育与父亲的指点,形成了性格耿直,敢说实话的个性特征;二是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内化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品牌,两者整合,形成了苏轼的思想根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根源”支配着人生的行动,从而导致了他坎坷的人生。

逆境成就人生

逆境成就人生 逆境成就人生 在运输车上,一路舒坦的沙丁鱼,到终点闷死了大半;后来,渔民在沙丁鱼中放入凶猛的鲶鱼,一路上,沙丁鱼不断被鲶鱼骚扰,到终点后,竟然都活蹦乱跳。(简述材料) 凶猛的鲶鱼,促使沙丁鱼保持活力,最终活命。(点评材料) 沙丁鱼如此,人何尝不是?只有恶劣的环境,才能激发人的斗志,才能收获成功,成就人生。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迸发创造天堂的力量, 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苏轼亦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无数英雄伟人都从逆境中走来的。 古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复国;今有红军战士,万里长征,开天辟地。新中国伟大设计师邓小平,从残酷战争中走来,漫长一生三起三落,历尽坎坷,最终力挽狂澜,带领中国走上富国强民道路;美国伟大总统林肯,人生经历无数失败,永不言弃,最终取得南北战争胜利,解放黑奴。(正面论证) 没有鲶鱼介入的运输车,闷死了无数沙丁鱼;同样的道理,太过顺利的环境,也葬送了无数英雄好汉。 死后渴望入住天堂的年轻人,上帝满足了其愿望。但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天堂”生活中,年轻人彻底崩溃了,他哀求上帝,宁愿被下地狱。上帝冷笑:你以为这是天堂吗?它让你没有梦想,没有追求,没有活力,他让你生不如死。这里——就是地狱!(反面论证) 如果没有逆境,贝多芬怎能奏出生命最强音《命运交响曲》?如果没有逆境,康熙怎能励精图治,开创盛世,成为“千古一帝”?如果没有逆境,曼德拉又如何能懂得宽容,最终带领南非走上自由之路? 就像鲶鱼最终挽救了沙丁鱼一样,逆境最终成就了人的一生!

论苏轼逆境人生的当代启示

论苏轼逆境人生的当代启示

论苏轼逆境人生的当代启示 摘要:纵观苏轼的一生,仕途生活总是大起大落,磕磕碰碰,然而苏轼在逆境人生中的坚定执著,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做法,给了我们当代人很多启示。本文结合有关作品史实从评述苏轼的逆境道路入手,探析苏轼是如何摆脱这些挫折,由苦闷到内省,最后到自我的超越,着重从心态、思想、性格等方面分别加以论述。最后论述对当代人的启示。 关键词:逆境人生苏轼当代启示 英文? 问汝单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作为北宋时期诗、词、文赋兼长的文学大家,作为一位兼能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文化巨人,千百年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一个“金才”。然而,他的人生道路中最动人的篇章,就是他大起大落的逆境人生。本文试图从写台诗案,黄州滴贬,流放到天涯——惠州、儋州被贬三个阶段阐释他的坎坷命运。 首先是“写台诗案”这是苏轼由春风得意到“阶下之囚”的转折点,也是苏轼人生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行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四月二十日,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按宋代常规,新任知州上任后,要向皇帝进谢上表。苏轼低达湖州任所后,即循惯例于四月二十九日进谢上表。与往常一样,在抵报(朝廷宫报)上发表,供群臣传阅。从弹这份奏章开始,御史台中丞李定和御史何正臣、舒亶等人又从苏轼的诗文中找出近百首诗,说有诽谤朝廷的语句。宋神宗大恕,随即派御史台的皇南遵火速前往,七月二十日赶至湖州衙门,当场逮捕苏轼。据目击者云:“项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一)①“太守”是知州的习惯称呼,也就是汉代所谓的“二千石”的官司,但一转眼间,苏轼便成了所下之囚。八月十八日苏轼被解到汴东。直到十二月二十八日才被释放。历时一百三十天。其间苏轼所忍受的肉体、精神上的污辱与折磨是可想而知的。一度甚至是命如悬丝。因这起文字狱是由御史台酿成的,而御史台的周围遍植柏树,数千乌鸦栖居其上,因而得名“乌台”,故这起由御史台酿就的文字狱也被为“乌台诗案”。 其实,“乌台诗案”包括苏轼一生的命运都与王安石的变法有着不要分割的联系。“乌台诗案”的发生有着其深刻的社会的,政治的背在里面。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至九年,主持“新法”的王安石遭到了认吕惠卿为代表的“新法”少壮派的攻击,两次罢相。失去精神导师的宋神宗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为了对得起王安石,他不能任用吕惠卿为相,但剩下的,一个是王安石的亲家吴充,一个是几乎没有什么主见的王珪。(此时,

苏轼的人生境遇

苏轼人生境遇 苏轼21岁时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苏轼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所以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历任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1079年,有人故意曲解苏轼的句子,诬陷他攻击新法,导致苏轼入狱,他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公事之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神宗死后,哲宗即位,司马光重新执掌相位,尽废新法。生性耿直的苏轼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到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此后的日子,贬谪对于苏轼来说,简直如影随形,最高纪录是两

个月连贬三次,最远被贬到了海南儋州,为古代儋州的文化教育做出卓越的贡献。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享年六十六岁,御赐号文忠(公)。 故有“历典八州,行程万里”的荣誉之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