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特产

合集下载

如皋的三张名片

如皋的三张名片

社会实践报告——如皋的三张名片我的家乡如皋是南通的一个小县城,同时也是全国百强县之一。

如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城。

“如皋”这个地名来源于春秋时期贾大夫为娇妻射雉而“御以如皋”的传说,既具浪漫色彩,又有文化底蕴。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皋人民建造了大量的庙宇、道观、园林、书院、会馆、砖木石,古城如皋向以水多、桥多、庙宇多、园林多闻名于世。

由于历史的变迁,如皋城墙已被拆毁,大量的名闻皋邑的古建筑。

古园林已不复存在,保留下来的为数很少,主要有水绘园、定慧寺、孔庙大成殿、灵威观、东水关等。

而今二十一世纪的新如皋发展迅速,已有三张“名片”——江苏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长寿养生福地。

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如皋(411年建县)已有1600年建县史,有文字记载历史约2500年。

江海平原最早成陆的地区、长江三角洲最早见诸史册的古邑、民国时期的中华第一大县、我国沿海最早对外开放的县(市)之一等四个“之最”是如皋历史文化的最好写照。

如皋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人文积淀,三国军事家吕岱、北宋教育家胡瑗,明末文学家冒辟疆、清初戏剧理论家李渔等,是古代如皋星空中一颗颗耀眼的星座。

如皋现存大量独特卓异的人文景观,如隋代建筑定慧寺,山门北向,曲水环寺,群楼抱殿,为中华寺庙一绝;明代建筑大成殿为国内罕见的全楠木结构;清代建筑水绘园是海内徽派园林孤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还有灵威观、法宝寺、济忠井、集贤里、石合泰等许多具有文史价值的遗迹和民居,富集着丰厚的旅游文化资源。

乾隆年间,如皋曾是苏北最富的县,享有“金如皋”之美誉。

如皋县城内外城河外圆内方,形如古钱,自古以来就是货物集散、商贾云集的生财之地。

中国花木盆景之都如派盆景系中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与岭南派、沪派、扬派等各领风骚,以其“云头雨足美人腰”的独特造型享誉海内外。

中南海、钓鱼台、毛主席纪念堂等重要场所以及一些中央国家机关,均可见如皋盆景的身影。

如皋私房菜招牌菜特色菜

如皋私房菜招牌菜特色菜

如皋私房菜招牌菜特色菜如皋私房菜是一家具有独特风味的餐厅,提供各种各样的招牌菜和特色菜品。

这些菜肴既有经典传统的口味,又融入了现代烹饪的创新元素。

以下将为您介绍几道如皋私房菜的招牌菜和特色菜品。

一、红烧狮子头红烧狮子头是如皋私房菜的一道招牌菜,被誉为“满汉全席之首”。

狮子头选用优质的猪肉和鱼肉混合而成,搭配上鲜香的葱姜蒜和特制的红烧酱汁。

咸香的肉馅,加上糯软的口感,配合酱汁的香甜,使得这道菜品别具风味,深受食客的喜爱。

二、九转大肠九转大肠是如皋私房菜的另一道招牌菜。

选用优质的猪大肠,经过精心处理后,采用特别的腌制工艺进行腌制而成。

经过九次翻炒腌制的过程,肠肥肉嫩,口感鲜嫩。

配合上特制的辣椒酱,辣而不燥,味道十分出色。

这道菜品具有独特的风味,是如皋私房菜的一道经典之作。

三、空心菜炒腊肉空心菜炒腊肉是如皋私房菜的特色菜品之一。

选用嫩绿的空心菜,搭配上精选的腊肉进行炒制。

炒菜过程中,腊肉的咸香融合进菜中,使得空心菜更加鲜美可口。

这道菜品既保持了腊肉的咸香口感,又增添了蔬菜的清爽口感,是一道营养美味的佳肴。

四、清蒸鲈鱼清蒸鲈鱼是如皋私房菜的一道传统招牌菜,也是餐厅的一大特色之一。

选用新鲜的优质鲈鱼,加以葱姜蒜和特制的调料,进行精心蒸制而成。

蒸鱼过程中,鱼肉保持了鲜嫩的口感,鲜美的鱼汁更是为整道菜品锦上添花。

这道菜品色香味俱佳,滋味鲜美,深受食客的喜爱。

五、花菇炖鸡汤花菇炖鸡汤是如皋私房菜的一道招牌特色菜品,以独特的风味而受到食客们的喜爱。

选用新鲜的花菇和上等鸡肉,加入适量的独特调料,慢火炖煮而成。

炖汤的过程中,鸡肉鲜嫩,花菇的精华完全融入汤中,使得汤汁香浓而醇厚。

这道菜品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具有营养丰富的特点,是身体健康的美食之选。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如皋私房菜在招牌菜和特色菜品的选择上,注重选材和烹饪技艺的精湛,力求为食客们带来独特的味觉享受。

无论是红烧狮子头、九转大肠、空心菜炒腊肉,还是清蒸鲈鱼和花菇炖鸡汤,都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赢得了许多食客的喜爱。

如皋家乡的美食作文

如皋家乡的美食作文

如皋家乡的美食作文在我心里,家乡如皋的美食就像一首首动人的旋律,奏响着生活的欢乐乐章。

每一口品尝,都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回味。

说起如皋的美食,那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如皋董糖。

这董糖啊,那可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

记得小时候,一到逢年过节,家里总会摆上几盒董糖。

那精美的包装纸一打开,阵阵甜香就迫不及待地钻进鼻子里,惹得我口水直流。

董糖的外形四四方方,看上去规规矩矩的,但你可别被它的外表给“骗”了。

轻轻拿起一块,放入口中,先是一层薄薄的酥皮,咬下去“嘎吱”作响,那酥脆的口感瞬间让人陶醉。

紧接着,就是里面细腻绵软的内馅,甜甜的,却不会让人觉得腻。

内馅主要是用芝麻、花生等坚果制成,嚼起来满口生香。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贪嘴,一下子吃了好多块董糖。

结果,到了吃饭的时候,肚子里满满的都是董糖,根本吃不下去饭。

妈妈看着我无奈地笑着说:“你这小馋猫,董糖虽好吃,可也不能当饭吃啊!”那时候的我,摸着鼓鼓的肚子,还一脸满足地傻笑着。

除了董糖,如皋的香肠也是一绝。

每年冬天,家里就会开始准备灌香肠。

一大早,爸爸就会去市场挑选上好的猪肉,一定要肥瘦相间的,这样做出来的香肠口感才最好。

回到家,妈妈就会把猪肉切成小块,然后加入各种调料,搅拌均匀。

接下来,就是灌肠的环节了。

这可是个技术活,一般都是爷爷来操作。

只见他把肠衣套在灌肠器上,然后慢慢地把肉馅灌进去。

一边灌,一边用手轻轻捏着,让肉馅分布得更加均匀。

灌好的香肠要挂在通风的地方晾干。

那段时间,家里的院子里总是挂满了一串串红彤彤的香肠,就像一串串喜庆的鞭炮。

等到香肠晾干得差不多了,妈妈就会取下来一些,切成片蒸熟。

那蒸熟的香肠片,晶莹剔透,油亮亮的,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夹起一片放进嘴里,咸香可口,越嚼越香。

还有如皋的蟹黄包,那也是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味。

记得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去一家老字号的包子店吃蟹黄包。

刚走进店里,就能闻到那浓郁的蟹黄香味。

我们找了个位置坐下,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蟹黄包就端上桌了。

如皋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如皋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如皋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如皋是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的一个县级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是对如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要介绍:
1.如皋秧歌:如皋秧歌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舞蹈表演艺
术,流传于如皋市的农村地区。

它以欢快的音乐和舞蹈动作
为特点,通常在节日和婚礼等庆典活动中表演。

2.如皋瓷器:如皋瓷器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工艺特
色。

如皋的瓷器制作以青花瓷为主,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工
艺,精湛的绘画技法和精细的刻花工艺使得如皋瓷器在陶瓷
艺术领域享有盛誉。

3.如皋剪纸:如皋剪纸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以其
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

如皋的剪纸作品以自然景
物、动物和人物形象为主题,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色彩鲜
艳,被誉为“活化石”。

4.如皋扎金花:如皋扎金花是一种传统的手工编织工艺,以竹
子和绳子为材料,通过巧妙的编织技法制作出各种具有装饰
性和实用性的物品,如篮子、箱子和帽子等。

5.如皋传统戏曲:如皋传统戏曲是该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包
括京剧、评剧和河南豫剧等多种戏曲形式。

这些戏曲表演以
其独特的唱腔、表演技巧和戏曲剧本而闻名,是如皋人民日
常生活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了如皋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是如皋人民的宝贵财富,被广泛传承和保护。

如皋市区特色私房菜

如皋市区特色私房菜

如皋市区特色私房菜如皋市区是江苏省南通市下辖的一个行政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灿烂的历史文化。

同时,这里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私房菜,成为了吸引游客和美食爱好者的热门选择。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皋市区特色私房菜的魅力和迷人之处。

一、瑶樽酥肉瑶樽酥肉是如皋市区最具特色的私房菜之一。

它选用新鲜的猪肉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制作而成,口感酥脆,外焦里嫩,肉质鲜美。

制作瑶樽酥肉的关键是将猪肉腌制入味,再融合秘制的调料进行烹饪,使其肉质更加鲜嫩可口。

二、东伯炒蟹与传统的红烧蟹或清蒸蟹不同,如皋市区的私房菜里有一道独具风味的炒蟹——东伯炒蟹。

这道菜以当地新鲜的大闸蟹为主料,配以丰富的调料和蔬菜,经过烹饪后,蟹肉鲜嫩多汁,味道鲜美。

料理技巧的独特之处在于保留了蟹的原汁原味,同时混合了各种调料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

三、五花焖糖藕五花焖糖藕是如皋市区另一道独具特色的私房菜。

它选用嫩嫩的藕,经过切片、焯水、焖煮等工序,再加入特制的酱汁,用文火慢炖,使得糖藕入味并且保持了其原有的脆嫩口感。

这道菜的特点是酱汁浓郁香甜,糖藕酥烂可口,富有营养。

四、葱油凉粉在如皋市区,葱油凉粉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街头小吃。

传统的葱油凉粉选用优质的绿豆粉制作,搭配新鲜的葱花和特制的酱料,爽口解暑。

如皋的葱油凉粉独具一格,葱香四溢,口味清淡却不失美味,让人回味无穷。

五、桂花糖藕干桂花糖藕干是如皋市区特色私房菜中的一道糖果食品。

它选用鲜嫩的藕,经过切片晾晒,然后加入特制的桂花糖浆腌制,最后再晾干制成。

这道菜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口感香甜,桂花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无论是作为甜品还是休闲零食,都非常受欢迎。

如皋市区的特色私房菜品类丰富多样,瑶樽酥肉、东伯炒蟹、五花焖糖藕、葱油凉粉和桂花糖藕干都是其中的代表。

这些美食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更是丰富了如皋市区美食文化的内涵。

无论是游客还是美食爱好者,都可以在这里品尝到独具风味的私房菜,感受到如皋市区的独特魅力。

尽情享受这些特色私房菜,绝对是一次难忘的美食之旅。

如皋特产萝卜皮的作文

如皋特产萝卜皮的作文

如皋特产萝卜皮的作文
如皋特产萝卜皮。

萝卜皮,这玩意儿,你听说过吗?告诉你,它可是如皋的宝贝呢!如皋这地儿,每次提到,大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脆生生、亮
晶晶的萝卜皮。

真的,吃上一口,就像回到了小时候,那种清甜脆爽,直接让人心里开花!
走在如皋的街头巷尾,你总能碰到些小摊小贩,车子上摆满了
切好的萝卜皮。

旁边呢,还有瓶瓶罐罐的调料,那香味,简直了!
每次路过,我都得停下来,买上几包,边走边吃。

那感觉,太满足了!
你知道吗?这萝卜皮背后还有故事呢。

如皋的农民们,世世代
代都在种萝卜,他们可会种了!怎么种、什么时候种、种哪种萝卜,他们都门儿清。

为啥这么讲究?为了让我们吃到最好吃的萝卜皮呗!
别看萝卜皮薄薄的,其实它营养价值高得很。

听说吃了能清热
解毒,还能健胃消食呢。

所以啊,我每次吃都觉得,这不仅仅是一
道菜,还是一种健康!
晚上,去如皋的夜市逛逛,那才叫一个热闹!各种小吃应有尽有,但萝卜皮永远是最抢手的。

为啥?因为大家都爱那一口脆爽!吃上一包,整个人都精神了,啥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如皋最有特色的私房菜

如皋最有特色的私房菜

如皋最有特色的私房菜如皋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小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和农田,这为当地的饮食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如皋,私房菜是最能代表当地独特饮食文化的一种菜系。

本文将介绍如皋最有特色的私房菜,带您一同领略这座小城的美食之旅。

一、鳗鱼煲如皋地处长江入海口,周边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其中鳗鱼是当地最受欢迎的食材之一。

如皋的私房菜中,鳗鱼煲可谓是一道经典。

煮制鳗鱼煲的关键在于选用新鲜的鳗鱼和传统的煲制技巧。

鳗鱼的肉质鲜嫩,烹制后入口滑嫩多汁,微辣的味道与鳗鱼的鲜美相得益彰。

此菜肴色香味俱佳,是如皋独有的风味。

二、蟹粉豆腐如皋位于长江三角洲,是中国著名的淡水蟹产地之一。

蟹粉豆腐是如皋私房菜中另一道经典之作。

制作蟹粉豆腐需要选用当地的新鲜豆腐和鲜蟹肉,经过精心制作后,豆腐香滑细腻,搭配蟹粉的鲜美,味道更加醇厚。

如皋的蟹粉豆腐色泽红亮,口感丰富,成为当地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鲜藕蒸肉如皋地处长江三角洲,土地肥沃,盛产蔬菜水果。

鲜藕蒸肉是如皋私房菜中的一道经典菜肴。

选用当地的新鲜藕和猪肉,经过切片、腌制、蒸制等工序,将腌制的肉片放置在藕片上蒸熟而成。

此菜肴色泽金黄,味道鲜嫩,可口解腻。

如皋的鲜藕蒸肉在口感和营养价值上都有独特之处,深受民众喜爱。

四、黄鱼狮子头黄鱼狮子头是如皋私房菜中一道融合了黄鱼和狮子头的经典菜肴。

狮子头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肉丸菜品,黄鱼则是江苏地区著名的当地特产。

将新鲜的黄鱼和狮子头制作成一道菜肴,不仅色香味俱佳,两者的口感和鲜美也相得益彰。

如皋的黄鱼狮子头可谓是一道融合了地方特色的经典佳肴。

如皋作为江苏省的一座小城,凭借丰富的水域资源和农田,孕育了独特而多样的私房菜文化。

鳗鱼煲、蟹粉豆腐、鲜藕蒸肉以及黄鱼狮子头都是如皋最有特色的私房菜。

它们作为当地独特饮食文化的代表,不仅口感鲜美,而且传承了当地人的风味和烹饪技巧。

品尝如皋的私房菜,无疑是一次对当地饮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体验。

南通的特色

南通的特色

南通的特色
南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南通蓝印花布:南通是中国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其土布与天然兰草为农家平常之物,因此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染作坊曾遍布农村集镇。

南通蓝印花布的图案和色彩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2.西亭脆饼:西亭脆饼是南通的传统特产之一,制作工艺简单,以优质面粉、油酥和糖为原料,经过烙烤而成。

西亭脆饼口感酥脆香甜,是南通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

3.如皋火腿:如皋火腿是南通地区的特色美食之一,以其肉质鲜嫩、口感醇厚而著名。

如皋火腿选用优质的猪后腿为主要原料,经过特殊的腌制工艺而成,营养丰富。

4.石港乳腐:石港乳腐是南通地区的传统调味品之一,以其色泽金黄、口感鲜美而著名。

石港乳腐采用豆腐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腌制而成,具有浓郁的香气和味道。

5.启东海蜇:启东海蜇是南通地区的特色美食之一,以其口感爽滑、营养丰富而受到广泛欢迎。

启东海蜇选用优质的海蜇为主要原料,经过特殊的加工而成,可以凉拌或者炒制。

6.南通烧饼:南通烧饼是南通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以其酥脆的外皮和香嫩的馅料而著名。

南通烧饼有肉馅和豆沙馅等多种口味,是南通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

7.白蒲茶干:白蒲茶干是南通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以其色泽酱
红、口感细腻而著名。

白蒲茶干采用豆干为主要原料,经过多次煮制、烘干而成,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

总的来说,南通的特色涵盖了食品、工艺品等多个方面。

这些特色使得南通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皋特产
董糖始于如皋。

据清道光庚寅年《崇川咫闻录》载:“董糖,冒巢民妾董小宛所造。

未归巢民时,以此糖自秦淮寄巢民,故至今号秦邮董糖。

”明亡,冒辟疆(巢民)偕董小宛归隐如皋水绘园。

海内名流,常集是园,诗酒唱和。

小宛制酥糖飨客,其味佳美,为客称道。

遂以流传,世称董糖,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成为本市的优质名牌产品。

如皋食品厂生产的水明楼牌董糖,继承了传统工艺,以上等白糖、纯净饴糖、褪壳芝麻等精工制作而成。

酥松香甜,口味纯正,食之齿颊留香。

1985年获江苏省优质产品证书。

现年销售量达数十万盒。

如皋火腿的生产始于清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清末先后获檀香山博览会奖和“南洋劝业会”优异荣誉奖状,与浙江金华火腿、云南宣威火腿齐名,为全国三大名腿之一。

因如皋位置在北,故被称为“北腿”。

如皋火腿薄皮细爪,形如琵琶,色红似火,风味独味,生产中选用如皋、海安一带饲养的尖头细脚、薄皮嫩肉的优种生猪为原料。

对猪腿也按一定规格精选,择其重量长度恰当、腿心肌肉丰满者,再经多道工序精细加工制成。

自1982年起连续被评为商业部名特优质产品。

如皋香肠历史悠久,是闻名全国的品种之一。

其生产始于清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清末获“南洋劝业会”二等奖。

可与“广式”香肠媲美,被称为“如式”香肠。

如皋肉联厂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工艺,精心研制新配方,产品质量享誉国内外。

所产“如皋牌”香肠1982年起连续被评为商业部名特优质产品,1985年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88年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如皋肉松的生产始于1914年,建国后由如皋肉联厂生产。

原为“太仓式”肉松,由于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研制最佳配料配方,已形成了如皋自己特有的风味。

1982年起“金梅牌”肉松连续被评为商业部名特优质产品;1985年在巴黎荣获国际美食学会与旅游观光委员会授予的金质荣誉奖章,这是我国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枚肉食品金牌;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

1992年“如皋牌”肉松获香港国际仪器博览会金奖。

白蒲“三香斋”茶干(简称白蒲茶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是如皋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土特产。

“白蒲茶干”选用优质大豆,多种香料精制而成。

内含易于人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及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B1和B2和钙、磷、铁等,还含有动物性食品所缺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弥补动物菜肴的缺陷,对增补人体和营养极为有利。

茶干又味美香芳,富有韧性,色泽美观,形状方且薄,别具一格,经济实惠,弛名四方,极受群众欢迎。

"三香斋"的来历: 据《如皋县志》记载,公元三九七年即隆安元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家已将白蒲置为“蒲涛县地”,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白蒲茶干”始制于清朝康熙年间,一们姓屠的湖州人在白蒲北街开的一豆腐干店,店号“三香斋”,又名“屠三香”、白蒲北街是南北交通要道,商业较盛,油饼粮行,京货店,水烟栈,各式菜馆,点心店,鱼行、茶馆等店铺林立,来往商人,小贩很多,每日清晨,商民,街坊乡老,小贩等都喜欢坐茶馆,闲谈生意经,山海经,一边谈心,一边买来屠氏的豆腐干佐茶。

因其近似茶色,又是名茶配食的佳品,故取名茶干。

到康熙丙子年(康熙三十五年,即一六九六年),“屠三香”生产的茶干由于加工工艺精细,用料考究进嘴细软劲韧,美味可口,算得上色、香、味俱佳,茶干上
模压店号,很有特色,被誉为白蒲一绝。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地方官特别选择了“三香斋”茶干作为贡品,请皇上品尝,乾隆尝后甚悦,又听该店独家经营的介绍,便御笔写下“只此一家”的题字,赐予褒扬。

屠氏得此御笔欢喜欲狂,并将“只此一家”制成金字匾额,悬于店堂,自得御笔“只此一家”,“三香斋”茶干驰名大江南北。

嗣后“三香斋”茶干店,生意更加兴隆。

白蒲茶干传统的制作方法: 白蒲茶干味美,主要是选料考究,加工精细,操作认真,一丝不苟。

人们检看茶干质量,常将茶干对角相折,总不断裂,而芳香扑鼻,群众夸奖说:“进了三里墩,闻到茶干香”,可见其味香沁人。

白蒲茶干传统的操作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浸豆、糙皮、磨豆、扯浆、煮浆、点浆、包、榨、剥、煮、扎等,细说有二十一道工序。

白蒲茶干传统的加工,不仅工序多,而且每道工序的技术性都较强,与产品的质量有直接关系。

以煮浆来说,烧火要旺,煮得越快越好,如慢火烧,则易潮浆,对质量,产量都有不利影响。

煮好的浆出灶入缸时,要坚持“过筛”这一道工序,将扯浆或套浆时从布眼中漏出的反渣去尽,提高豆浆的纯度,这样做:(1)浆中的飞渣越少,生产出的茶干韧性越强。

(2)韧性强的茶干在煮制过程中破碎少,成品产量高。

(3)韧性强的茶干耐煮制吸味足,口味好。

再拿煮制茶干来说,各种配料齐全,用料恰当,这也是保持名特产的重要环节。

煮制的配料有白大川,元回、丁香、精盐、味精及自制的三伏酱油等,特别是自制的三伏酱油,要熬得浓,熬得香。

此外,在选择黄豆豆种,浸豆的时间,气温季节的变化,煮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操作要求和技术要领。

林梓潮糕创于清雍正壬子年(公元1732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为江苏特产、苏北名点,名倾大江南北,《江苏名菜名点》一书曾作介绍。

林梓潮糕选料讲究,以当年产优质糯米、粳米舂成米粉,拌和绵白糖、金桂花、松仁及红绿瓜丝,用荷叶垫底,制成圆形糕坯,精工刀切,水蒸而成。

刚出笼时不粘手,弹性如海绵,米香、桂香、荷香,沁人心脾,香而不浊,甜而不腻,柔润爽口,风味纯正。

既是可口的点心,又是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口。

此外,如皋的名菜名点有:明清即已流传的“水晶肴蹄”;董小宛所创的“董肉”(又称“虎跑肉”);形若鸽卵、皮白如玉、馅黄似金的“蟹灌鱼丸”;以河蟹、江鲟、海蛤为原料的“如皋三醉”;以松仁、瓜子仁、核桃仁、甜杏仁、榛仁为馅的“五仁馒首”;以蟹、肉、笋为馅须借助调羹食之的“如皋汤包”等。

名酒不:如皋酒厂生产的“水明楼牌”黄酒、陈元酒,分别获得1993年日本东京第五届国际博览会金奖和1998年首届中国仪器博览会银奖、铜奖。

其它食品有如皋食品罐头厂生产的火腿罐头、蘑茹罐头、速冻蘑菇;如皋酱醋厂生产的芝麻豆瓣辣酱、五味花生酱等都获得部优质产品称号。

白蒲黄酒系干型黄酒,选用标一粳米为原料,配以麦曲酒药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

白蒲黄酒色泽橙黄、清晰透明、醇香浓郁,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低度营养型饮料酒。

该酒营养丰富,适量常饮,有舒筋活血、健身强心、延年益寿的功效;亦是理想的调料,有去杂增香调味的作用;还可用作中药辅料,以增强疗效。

如皋人种植白萝卜至少已有千年历史。

相传在唐太和年间(公元827-836年)如皋定慧寺僧侣早有种植,将萝卜作为供品,并馈赠施主,时称莱菔,其种子叫莱菔子,供药用。

后逐渐流传民间,广为种植。

清乾隆庚午年(公元1750年)编修的《如皋县志》载:“萝卜,一名莱菔,有红白二种,四时皆可栽,唯末伏初为善,破甲即可供食,生沙壤者甘而脆,生瘠土者坚而辣。

”如今红萝卜种植已很少,只在端阳节前后有少量上市,都以白萝卜为主。

如皋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水肥条件较好,且多为沙性土壤,很适宜白萝卜的生长。

经过数百年精心栽培和选育,所产萝卜品位明显优于外地所产,“如皋萝卜”名扬天下。

而如皋又以如城周围新民及东陈、大明各乡所产的“赛雪梨”牌萝卜为最佳。

现已培育出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白萝卜良种。

如形似鸭蛋的“鸭蛋头”,茎盘细长似颈的“捏颈儿”,百日可收的“百日
子”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皮薄、肉嫩、多汁,味甘不辣,木质素少,嚼而无渣,以嫩、脆、甜享誉四方。

2002年,在首届如皋.中国长寿文化节期间,国内保健专家们认为如皋的萝卜等食品有助消化等健身功效,有“萝卜响,咯嘣脆,吃了能活百来岁”、“烟台的苹果来样的梨,不如如皋的萝卜皮”等谚语相传。

用“如皋萝卜”腌制的“如皋萝卜条”,相传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如皋酱酷厂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工艺生产的“东皋牌”萝卜条。

选料认真,工艺考究。

形似桔片,色泽黄橙,芳香独特,咸中带甜,具有香、甜、嫩、脆的特色。

1983年获外经部“荣誉证书”暨江苏省优质食品奖,1985年获全国出口产品优良荣誉奖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