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熊掌之间的权衡取舍

合集下载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是一个流行的成语,意为在两种或多种矛盾的选择中,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或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着这样的抉择,必须选择其中之一,而无法达到完美的平衡。

生活中有很多场景可以用来解释这个成语。

一个人想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样可能会牺牲自己的家庭生活。

另一个例子是在购买商品时,我们往往会面临价格和品质的矛盾,想要物美价廉的商品,往往需要放弃一些品质或者选择价格较高的商品。

在自然界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鱼类生活在水中,它们具有优秀的游泳能力和呼吸水中的功能,但它们无法在陆地上自由行动。

而熊则具有强大的肌肉力量和较为灵活的移动能力,但它们无法像鱼一样在水中生活。

这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一个例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的特性。

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这个成语也有很多的适用性。

当一个国家想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之间做出选择。

追求经济发展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而过度保护环境可能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个人生活中,当我们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时,常常需要放弃某些舒适和安稳。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

当我们面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时,我们需要权衡利弊,并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时候可能会感到痛苦和纠结,但这是成长和进步所必经的过程。

在做出选择后,我们需要坚定自己的决心,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尽管鱼和熊掌不能同时得到或实现,但我们并不意味着必须在其中做出牺牲或放弃。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与周围人的沟通和配合、寻求平衡等方式来尽可能地兼顾两者,尽量减少其中的矛盾和冲突。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我们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虽然这过程可能会带来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应该要有决心和勇气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尽量兼顾两者,尝试寻求平衡和和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享受到生活的快乐和满足。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这句话源自中国古代的谚语,意思是当两样东西无法一起拥有时,需要做出选择。

这句谚语反映了人生中常常面临的取舍抉择,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能贪得无厌,不能两全其美。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得不在两个或者多个选择中做出取舍,在不同的取舍之间,我们又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当我们在面临抉择的时候,需要理性地思考,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也是人生成长的一部分,通过不断的取舍,我们才能成长和进步。

这句谚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韩非子·解老》的内容,当时韩非在谈到有人无法同时拥有鱼和熊掌时就用了这句话,意思是不能两全其美,要做出抉择。

在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我们经常需要做出选择,而且经常是两难的取舍。

例如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许多人会陷入两难的境地,既想要有成功的事业,又想要有幸福的家庭,但在某些时候,工作和家庭的要求会相互冲突。

不得已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做出抉择。

这可能是要牺牲一些事业上的机会来陪伴家人,也可能是要放弃家庭的陪伴去追求事业上的成功。

在这样的选择中,我们需要衡量利弊,权衡轻重,做出对自己和家庭最有利的决策。

在感情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做出选择。

可能是在两个喜欢的人之间,也可能是在爱情和友情之间。

有时我们无法同时拥有两个心仪的对象,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这个选择可能是因为两者之间的条件不同,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内心只对一个人真正动心。

当感情上出现这样的两难抉择时,我们需要理性思考,不要被一时的情感冲动所左右,要以理智的方式做出选择,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在学习和娱乐之间,我们也需要取舍。

可能是放弃一些娱乐活动来更专注于学习,也可能是适当的放松自己来保持身心健康。

这种取舍也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取舍和选择,我们才能更加成熟,更加理智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权衡利弊,做出对自己和他人最有利的选择。

古诗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翻译赏析

古诗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翻译赏析

古诗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翻译赏析“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出自《鱼我所欲也》,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

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orG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

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

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中国古代的一句成语,意思是一种难以双全的选择。

它用来形容一种境况,即无法同时得到两种或更多种互相矛盾的东西。

这个成语非常贴切地形容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境和抉择。

本文将围绕这个成语展开论述,讨论它的意义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例子。

这句成语的意义在于强调取舍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选择,两种或者更多种选择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由于资源有限,我们必须做出取舍。

一个人很想要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是他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

一份高薪的工作可能意味着较长的工作时间和较少的休息时间,这样他就无法实现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

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权衡利弊,最终作出选择。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提醒人们要懂得取舍,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这句成语还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追求一切都要得到,无法妥协和取舍。

他们对财富、地位和名誉都充满了渴望,不肯放弃任何一个。

这种心态往往会导致他们失去更多。

正如成语中的意思,鱼和熊掌是不能同时拥有的,如果一个人一味追求所有的东西,最终可能会手里都没了。

相比之下,一个懂得取舍的人会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获得更多的幸福。

这句成语提醒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明确自己的优先考虑的东西。

这句成语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具体的例子。

一个人想要既拥有丰富的知识,又拥有丰厚的财富。

这两者并不总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一个人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他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而这可能会影响他从事经济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相反,如果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活动中,他可能会缺乏时间去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这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一个例子。

还有一个例子是一个人追求个人利益和社会公益的平衡。

他可能有机会从事高薪的工作,但这可能与他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愿望相冲突。

他必须权衡利弊,做出一个决策,要么为了个人利益放弃社会公益,要么放弃个人利益,追求社会公益。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我们常常面临着选择的困惑和矛盾。

鱼,象征着美食和享受,是一种对口感和味觉的追求。

而熊掌,则代表了珍稀和保护,是一种对大自然秩序的尊重。

这两者之间的冲突,让我们难以取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选择。

我们可能面临着要选择是追求物质富足还是保护环境的问题。

许多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滥伐森林、过度开垦农田,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了许多生物灭绝和土地退化的问题。

而另外一些人则坚持保护大自然的理念,他们选择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鼓励循环利用,限制激烈的工业开发等措施。

虽然这些做法可以保护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但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

我们还会面临着选择事业和家庭之间的矛盾。

许多人希望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追求更高的职位和待遇。

这可能需要他们放弃陪伴家人的时间和机会。

家庭是每个人的港湾,是给予我们温暖和支持的地方。

如果我们过于追求事业的成功,可能会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性,也将失去家人的陪伴和关爱。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寻找到鱼和熊掌的融合,实现双赢的结果。

环保产业的发展,可以既保护环境,又创造经济效益。

这样的产业包括再生能源、可持续农业等。

在这些领域,我们可以同时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实现绿色发展。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我们需要权衡利弊,自己做出选择。

无论我们选择什么,都需要明确权衡的标准和目标,取舍之间要有所侧重,并且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但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

只有在思考和选择中,我们才能找到自己认同的道路,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些做取舍权衡的寓言

一些做取舍权衡的寓言

一些做取舍权衡的寓言
1.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孟子《鱼我所欲也》,意思是“鱼”和“熊掌”不能同时得到,因
此人们在做选择时需要做出取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临多个选项时,需要认真考虑每个选项的优劣,并做出最佳选择。

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了一个郑国人买鞋子只相信自己测量的尺
寸而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脚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决策时,不能过于依赖既定的规则而忽略了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判断。

3.守株待兔:出自《庄子·外物》,讲述了一个农夫在固定地方栽种时偶然捉到一只兔子,
于是便不再劳作,守着那个地方等待更多的兔子自己送命。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能侥幸地等待好运气的到来,而应该主动努力去创造机会。

4.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讲述了一个人画蛇时给蛇添上了足,结果反而失
去了胜利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事时不要多此一举,有时候做得越多反而越坏事。

5.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某些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力量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要注意不要被他人看穿。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智慧。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些东西是不能同时拥有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你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这句话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起源于一则关于鲁国公子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鲁国公子因为他的财富和地位而非常自豪。

一天,他告诉他的父亲说他想要吃到鲜美的熊掌。

他的父亲曾去打猎,但对他说:“熊掌是不能吃的,你必须放弃它,如果你想要吃鲜美的鱼,那你就可以去钓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贪心,一些东西是不能同时拥有的。

这个故事也给我们启示,当我们面临选择时,我们必须慎重考虑,权衡利弊。

举个例子,当我们面临工作和家庭的矛盾时,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如果我们选择了工作,那么我们可能放弃了家庭的支持和关爱。

相反,如果我们选择了家庭,那么我们可能放弃了事业的发展和经济收入。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防止这种矛盾冲突的方式就是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是保护环境还是追求经济发展。

如果我们选择保护环境,我们可能放弃了一些经济利益。

相反,如果我们追求经济发展,那么我们可能对环境造成一些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选择不仅仅影响我们自己,还影响我们的后代。

我们必须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平衡。

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一些环保措施来降低环境破坏,同时保持经济发展的势头。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同时拥有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古老的智慧并不仅仅适用于个人的选择,也适用于国家、公司和整个社会。

我们必须学会在不同的利益之间权衡取舍,才能够让我们的选择更加明智和成熟。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渔夫在河边钓鱼,钓到了手中的一条鱼后,看到远处有一只大熊,想要捕捉它,于是将手中的鱼放在一旁去抓熊。

然而,等他抓完熊回来,却发现手中的鱼已经不见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理想和现实不可兼得,需要做出取舍。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往往用来形容两个事物之间的矛盾或是取舍,比如说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取舍、在学业和兴趣之间取舍、在金钱和健康之间取舍等等。

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取舍时,很多人会面临这个问题: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还是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中,陪伴家人,建立幸福的家庭?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只有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才能更好地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家庭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财富,只有在家庭中得到幸福,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在学业和兴趣之间取舍时,也有很多人感到矛盾。

有些人想要投身于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考虑到学业的需要,不得不放弃或暂停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有些人则认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要努力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在兴趣领域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在金钱和健康之间取舍时,也是很多人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

有些人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而有些人则认为,健康是一切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才能更好地享受金钱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我们需要做出取舍,权衡利弊,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在做决策的时候,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衡量权衡利弊所带来的影响,尽可能地使自己的选择更加明智和正确,从而达到自己所希望的目标和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二)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1、边际成本: 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2、边际收益:? 3、边际利润?
产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价格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
如今,家长们都舍得把大把钱花在子女 教育上,特别是那些收入较低的家庭,做父 母的宁愿节衣缩食,也愿供子女读完大学。 那么,是否每个人都应作出上大学的决策呢?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比较上大学的成本和收 益。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
上大学的收益是 ? 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以 及较高的收入、高学历带来的名誉、地位等 效应。 成本是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时,通常人们会把一个大学生 上四年大学的学费、书费、生活费加总起来, 但这种总和并不是一个大学生上大学所付出 的全部代价。读四年大学的学费、书费和生 活费只是上大学的会计成本,
鱼和熊掌之间的权衡取舍
第一讲
一、选 择
人们经常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必须放弃另一样 东西。俗话说:“舍得舍得,有所舍,才有所 得”,说的就是人生总是处在选择之中。从早 上起来要穿一套衣服 出门开始,你在选择;
中午要去哪里吃饭、吃什么饭,你又在 选择;女孩子有众多的最求者在考虑结 婚的对象时,到底哪一位男士更适合自 己,要选择;男生找工作时,面对多家 企业,要做出选择;当初考哪所大学、 选什么专业也要选择。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
而计算上大学的成本需要考虑机会成本。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 放弃的东西。 从这一意义上讲,生活费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 成本。一个人即使不上大学,也要有睡觉的地方, 也要吃东西。只有在大学的住宿和伙食比其他地 方贵时,贵的这一部分才是上大学的成本。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
为什么民航公司愿意向顾客提供折扣机票?(案例1)
那么,多卖客票就能增加公司的总利润。否 则,如果机票没有灵活性,因票价过高使一 些航班被虚糜了座位,造成浪费,这对航空 公司是不利的。
为什么民航公司愿意向顾客提供折扣机票?(案例1)
当然,航空公司仅用让利的办法争取乘客是 不够的,因为如果不能改进内部管理提高效 率,光用让利的手段去竞争,也会造成企业 的亏损。所以,机票打折后,航空公司还应 该提高业务水平,既提高航空公司收入,又 降低乘客负担。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作出决策时, 通常知道应考虑伴随每一项可能的行动而来 的机会成本。例如,那些有足球天赋的运动 员,如果在高中毕业后去踢足球,每年就能 赚上百万元人民币。而四年所赚的钱可能会 远远高于一个大学生一生的收入。
这些有天赋的青年深知他们上大学的机 会成本极高,他们通常不会花费这种巨额成 本去获取上大学的收益。类似的情况还有那 些具备模特气质和条件的女孩子,她们放弃 上大学也是因为当模特的收入高,上大学的 机会成本太大。当我们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 后就知道并不是每个年轻人都适合上大学。
思考题
1.一个生产小麦的农场主向他的工人发布了以 下的坏消息:今年的小麦价格很低,而且我 从今年的粮食中最多只能获得3.5万美元。 如果我付给你们与去年相同的工资(3万美 元)。我就会亏本,因为我不得不考虑3个月 以前已经为种子和化肥花了2万美元。如果 为了那些仅值3.5万美元的粮食而让我花上5 万美元,那么我一定是疯了。
为什么民航公司愿意向顾客提供折扣机票?(案例1)
经常坐飞机的人可以发现,有的 航班满员,而另一些航班空座很多。 当航班有空座时,民航公司总是以向 乘客提供折扣机票的办法作为竞争的 基本手段。民航公司的行为是理性的 吗?
为什么民航公司愿意向顾客提供折扣机票?(案例1) 从理论上说,短期内民航公司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 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包括飞机购置费(即购置飞 机的贷款利息和折旧费)、乘务员工资、检修费用 及机场设施和地勤人员费用等等。这部分费用是必 须支出的。可变成本主要由燃料和服务费(安检、 饮食、清洁)构成,这部分费用随着乘客人数的增 加而增加。显然,就航空业而言,它的成本大部分 是由固定成本构成的。当民航公司的一些航班空座 很多的情况下,能否把机票的价格降低出售呢?
TR 0 12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 120 132 144 156
TC 15 25 33 40 46 54 63 73 85 98 113 132 155 183
FC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TVC 0 10 18 25 31 39 48 58 70 83 98 117 140 170
如果你们愿意只拿去年一半的工资(1.5 万美元),我的总成本将为3.5万美元,至少 可以收支相抵。如果你不同意低工资,那么 我也就不打算收割这些小麦了。
思考题
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许多航空公司 都在亏损,但仍然出售机票和营业,为 什么不干脆停止营业呢?
3.许多小饭店里顾客很少,但仍然营业为 什么?
(二)欲望是无限的

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 《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比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 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 少马骑。槽头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 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人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为什么民航公司愿意向顾客提供折扣机票?(案例1)
边际分析告诉我们是可行的。因为根据边际分 析法,决策不应当考虑全部成本,而应当考虑 每增加一位乘客而额外增加的成本,这种额外 增加的成本叫做边际成本。在这里,每增加一 位乘客而引起的边际成本是很小的,它只包括 乘客的餐饮费和飞机因增加载荷而增加的燃料 支出。而航空公司多卖一张票而增加的收入叫 做边际收益,如果航空公司机票打折后每多卖 一张票所增加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思 考 题
老王要开一个服装厂,请你帮忙作一下经济分 析,具体情况如下。获利190万元(单位) 厂房租金:5; 机器设备:100; 原材料:60; 电力费用:5; 工人工资:5 贷款利率是8%, 存款利率是5%。 其中自有资金是100。老王应得的工资是5。 100万炒股获利15万,贩卖服装20万,在银行的 利息是?万元。
由于没有接受这批订货,机床公司闲置了 一部分生产能力。如果当初接受了这批订货, 由于P<AC,损失=(31500—29000)×100台= 250 000元。但由于P>AVC,不仅可以收回全部 的可变成本,还可以收回一部分固定成本,收 回部分为:(29000—16300)×100台=1270000 元,这即是说,机床公司的决策失误使本可收 回的1270000元化为泡影。
问:(1)100万元的机会成本: (2)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3)会计利润=?经济利润=? (4)该不该开这个服装厂?
思 考 题
机会成本:20 总成本 181(显成本) 会计利润 9 经济利润 -1
191(隐成本)
五、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一)短期成本 1.固定成本: 是指那些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固定投入所带 来的成本,这部分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 变化。一般包括厂房和资本设备的折旧费、 地租、利息、财产税、广告费、保险费、常 雇人员开资等项目支出。既使在企业停产的 情况下,也必须支付这些费用。
机床厂的决策失误
(案例2)
某机床生产公司以每台35000元的价格将生产 的KX—10型机床出售给某电器集团公司。经试用一 段时期后,电器集团公司提出订货100台,但只肯 出价29000元。机床公司销售部经理向生产管理部 和财务部了解后,得知这种机床每台的平均成本为 31500元,认为售价低于平均成本,将是明显的得 不偿失。因此,在取得公司总裁同意后,在谈判中 采取了强硬态度,要求每台售价不得低于32500元。 这样,谈判未能使双方达成销售协议。
帷 谋
为什么会有选择? 怎样进行选择?
二、为什么会有选择
(一)资源有限 鱼和熊掌进行选择是因为我们钱(资金) 有限 晚上是睡觉还时上网玩游戏,这个选择是 因为时间有限; 农民栽种蔬菜和粮食之间进行选择是因为 土地有限; 政府在发展军事还是关注民生之间进行选 择是因为财力有限。
二、为什么会有选择
一个人在作出是否上大学的决策时,应当考虑上 大学最大的成本——时间。当你把四年的时间用 于听课、读书和写文章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 用于工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放弃的 工资是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最大的一项成本。因此, 计算上大学的代价时,应当把因上大学而付出的 一切,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成本都考虑在内。只 有在上大学的收益大于为此而付出的成本时,上 大学的决策才是正确的。
思考题
1、上街时,你发现排队买东西的大多是老年人, 年轻人很少,这是为什么?用经济学来解释。 2、假设有20万元,存在银行,机会成本是什么? 3、自己出题
四、显成本和隐成本:
1.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购买或租用 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会计成本) 2.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 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3、利润: 总成本经济利润(超额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会计利润=收益-显性成本
虽然以上的选择有大有小,但 每日所有的选择累积起来,就影 响了你人生的结果。
既然如此,我们如何作出选择 呢?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些问题。
三、机会成本
例:如果用一种资源可以生产两种产品。 一辆汽车(26万)20辆自行车(10万),那么, 用即定资源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20辆自行车 或10万元。 机会成本:是指把即定资源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 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或者说是利用既定资源获 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五、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2. 变动成本: 是指短期内可以改变的可变投入的成本, 它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原材料、燃 料、动力支出、雇佣工人的工资等。当产量 为零时,变动成本也为零,产量越多,变动 成本也越多。 3. 总成本: 指短期内生产一定产量所付出的全部成本, 厂商总固定成本与总变动成本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