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法
风险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风险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风险评价是指对特定活动、事物或环境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
评价标准是根据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的衡量风险严重程度的指标和标准。
1. 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是基于专家经验和主观判断,对风险进行描述和分类。
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包括:- 风险矩阵法:通过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确定风险的级别和优先级。
- 故事法:通过讲述真实或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潜在风险和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 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通过团队讨论和集体智慧,发现和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2. 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是基于数据和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和分析。
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 敏感性分析:通过改变输入参数的值,评估其对风险结果的影响程度。
- 随机模拟:利用概率分布和随机数生成器,模拟大量可能的风险情景,并计算其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 蒙特卡洛模拟:是一种基于随机抽样的模拟方法,通过运行大量的试验,得到风险结果的概率分布。
评价标准是根据具体领域和行业的要求,制定的衡量风险严重程度的指标和标准。
常用的评价标准包括:- 风险等级划分:将风险按照严重程度划分为高、中、低等级,以便确定风险应对措施的优先级。
- 风险影响评估:评估风险对人员、财产、环境等方面的可能影响程度,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 风险概率评估: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确定风险的频率和概率。
- 风险管控措施评估:评估已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风险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制定,以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并为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是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它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有助于降低风险对组织造成的损失。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1.定性风险评价方法:-专家评估法:借助专家判断和经验,通过对不同因素进行权重赋值,确定风险的程度和重要性。
-历史数据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类似事件的数据,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信息收集法: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了解风险事件的概率和影响。
-多标准决策分析法:通过制定决策矩阵,对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风险的程度和优先级。
2.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事件树分析法:通过构建事件树,对可能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各个因素进行定量评估,计算风险的概率和影响。
-敏感性分析法:通过对风险事件可能的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和分析,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蒙特卡洛模拟法:通过随机抽样和模拟的方式,对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估计。
-概率法:通过根据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计算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损失。
3.专业风险评价方法:-生态风险评价法:对自然环境中的风险进行评估,了解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金融风险评价法:对金融市场不利事件和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对金融机构和经济的影响。
-信息安全风险评价法:对信息系统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了解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
-健康风险评价法:对工作环境中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了解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综合性的风险评价方法,在特定行业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基于活动的风险评价法:将风险与活动进行链接,评估风险事件对活动的影响。
-供应链风险评估法:评估供应链中的各种风险,包括供应商风险、物流风险等。
-工程风险评估法:对工程项目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施工风险、设计风险等。
总之,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特定环境和需要。
企业和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风险管理目标,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价方法,并将其纳入风险管理体系中,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和决策的准确性。
常用风险评价的方法

常用风险评价的方法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定性风险评估法、定量风险评估法、层次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和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
1. 定性风险评估法:定性风险评估法是一种基于经验和专家意见的主观评估方法。
它通过分析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可能的影响程度,并将其量化为高、中、低等级别,用于识别和评估风险。
定性风险评估法的优点是简单易用、成本低廉,可以在早期识别并处理风险。
然而,由于其主观性较强,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2. 定量风险评估法:定量风险评估法是一种基于数据和统计分析的客观评估方法。
它利用概率和统计模型来分析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风险事件的可能损失。
通过数学建模和仿真技术,可以计算出风险的具体数值,用于预测和评估风险。
定量风险评估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科学性强,可以提供可靠的风险评估结果,但其缺点是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知识。
3.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基于专家判断和权重分配的方法,用于评估和比较不同风险的优先级。
该方法通过将风险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因素,并对每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最终计算出每个风险的综合得分。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是结构化、系统化,可以帮助决策者快速有效地评估和比较风险,但其缺点是对于权重的主观判断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确定性。
4. 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建立在逻辑和概率分析基础上的风险评估方法。
该方法通过构建事件树模型,分析风险事件的可能路径和概率,以及每个路径的可能后果和影响程度。
通过计算路径概率和影响值,可以评估和预测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可能损失。
事件树分析法的优点是适用于复杂风险和系统风险的评估,但其缺点是模型建立和计算复杂度较高。
5. 决策树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比较不同决策方案的风险评估方法。
该方法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并考虑不同决策路径和可能结果的概率与影响程度,以评估风险和选择最优决策方案。
决策树分析法的优点是结构化、直观,可以帮助决策者理清思路和选择最优决策方案,但其缺点是对于概率和影响值的估计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风险评估最好的方法,风险评价4种方法(一)2024

风险评估最好的方法,风险评价4种方法(一)引言概述:风险评估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有助于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风险评估的最佳方法,并以4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作为例子进行阐述。
正文:一、定性评估方法1. 理论支持:定性评估方法通过描述和解释潜在风险的特点和影响,帮助决策者了解风险的性质和程度。
2.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专家意见和历史案例,对风险进行分析,并建立风险评估框架。
3.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将风险划分为低、中、高等级,以便进一步决策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4. 优势与劣势:定性评估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易于理解等优势,但也存在主观性强、缺乏量化数据等劣势。
二、定量评估方法1. 数值分析:定量评估方法基于具体的数值数据,通过模型和算法计算出风险的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
2. 模型选择: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和业务需求,选择适合的定量评估模型,如事件树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等。
3. 数据要求:定量评估方法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较高要求,需要收集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相关参数。
4. 优势与劣势:定量评估方法能够提供更精确的风险概率和损失程度,但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进行数据收集和建模。
三、主观评估方法1. 专家意见:主观评估方法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和知识,通过专家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风险评估。
2. 专家选择:选择具有相关行业经验和专业背景的专家,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不确定性处理:主观评估方法能够有效处理风险评估中的不确定性,通过专家的主观判断进行调整和修正。
4. 优势与劣势:主观评估方法简单快捷,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但也容易受到主观偏见和个体差异的影响。
四、统计分析方法1. 数据分析: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进而推断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2. 多元统计方法:应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风险的影响程度和依赖关系。
LEC风险评价法

LEC风险评价法LEC风险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用于评估特定活动、项目或决策的风险水平。
该方法基于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以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LEC风险评价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评估目标:明确评估的目的和范围,确定需要评估的活动、项目或决策。
2. 收集数据: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活动的背景资料、相关法规和标准、现场观察和调查等。
3. 识别风险因素:通过分析和评估活动的各个方面,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自然风险、技术风险、人为风险等。
4. 评估风险严重程度:根据风险因素的特征和可能性,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对活动或项目的影响程度和严重性。
5. 评估风险可能性:根据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频率,评估各个风险因素的可能性,确定其发生的概率和频率。
6. 综合评估风险水平:根据风险严重程度和可能性的评估结果,综合评估活动或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确定其风险等级。
7. 提出风险管理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风险预防、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8. 监测和更新:定期监测和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调整。
LEC风险评价法的优点包括:1. 系统性:该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和评估风险因素,能够全面、系统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
2. 精确性:该方法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工具,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风险评估结果。
3. 可操作性:该方法提供了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有助于实施风险管理和控制。
4. 可追溯性:该方法对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过程进行记录和追溯,有助于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LEC风险评价法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工程建设、环境保护、金融投资、产品开发等。
通过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和管理各种类型的风险,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减少潜在的损失和风险。
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方法第一篇:风险评价方法概述风险评价是指对某项工程或活动所包含的各种隐患和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的过程,旨在提高安全控制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风险评价方法种类繁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法:1.定性评价法:使用专家判断、经验分析、文献查询、统计资料等方法,对风险进行主观的、语言化的描述和评估。
2. 定量评价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精确和客观的测算和评估。
主要应用在较为复杂或高风险的领域中,如化工、建筑、航空等。
3. 风险矩阵评价法:将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分别以数值或颜色进行标示,并以矩阵的形式体现出来。
根据不同颜色的格子表示相应的处理方案或等级。
4. 多层次风险评价法:通过对风险进行多个维度(如时间、空间、人员、物品等)的分层次评价,从而得出全面、精准的风险状况。
总的来说,不同的风险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的工程或活动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二篇:风险评价方法实践在风险评价的实践中,具体的方法和流程应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风险评价流程示例:1.明确评价对象:明确评价对象的特点、功能、使用环境等基本信息,包括评价所属领域、评价目的、评价标准等。
2.风险因素识别:针对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隐患和风险进行归纳、分类、识别,利用专家经验、历史案例、实地调查等方法,确定可能性高的风险因素。
3.风险分析:分析各个风险因素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其潜在后果,综合考虑分析结果,确定风险等级和类型。
4.风险评估和处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明确处理方案和对策,确定预警、应急、修复等措施。
对于尚无应对措施的风险,应进行风险管控规范、应急演练等相关工作。
5.监督和改进: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和管理制度,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动态跟踪和监督。
根据实际效果,及时改进和优化评价方法和流程。
总之,风险评价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管理领域必不可少的工作,必须建立科学的方法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专家经验和技术手段的作用。
风险评估最好的方法,风险评价4种方法(二)

风险评估最好的方法,风险评价4种方
法(二)
引言概述:
风险评估是任何项目或决策中不可或缺的一步,通过评估和评价潜在的风险,可以为组织规划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风险评估最好的方法,并继续探讨4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正文:
一、风险评估最好的方法
1. 专家判断法:利用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对潜在风险进行定性评估。
2. 定量分析法:通过数据和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3. 历史数据法:通过分析过去的类似项目或情境的数据,评估潜在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4. 综合评估法:结合以上方法,综合考虑专家判断、定量分析和历史数据等因素,得出综合评估结果。
二、风险评价的四种方法
1. 贝叶斯法:基于贝叶斯统计理论,结合先验和后验概率,对风险进行评价和更新,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风险变化的可能性。
2. 事件树分析法:通过构建事件树来描述不同事件发展的可能性和影响,从而评估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3. 敏感度分析法:通过改变输入变量的值,观察输出变量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因素对风险评估结果的敏感程度,有助于确定关键风险因素。
4. 多属性决策法:考虑多个指标和权重,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排序,帮助决策者在不同风险之间做出权衡和选择。
结论: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和评价风险,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也可以结合多种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估,以得出更准确和全面的风险评估结果。
最重要的是,评估过程需要充分的数据支持和专家意见,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方法:
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 E × C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
2.LEC修正法(MES法)
根据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程度R=L·S=MES
将控制措施的状态M、暴露的频繁程度E(E1或E2)、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S分别分为若干等级,并赋予一定的相应分值。
风险程度R为三者的乘积。
将R亦分为若干等级。
针对特定的作业条件,恰当选取M、E、S的值,根据相乘后的积确定风险程度R的级别。
3.作业风险分析法(TRA)
R=L×S
R—代表风险值;
L—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
S—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评价法项目投资的动态评价方法所用的贴现率尚未包含“风险”这一因素。
由于项目投资方案涉及的时间较长,在未来各个时期内往往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也不同程序地存在着“风险”,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可能包含的风险程度进行估量。
项目投资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决策树法、风险调整贴现率和肯定当量法等。
(一) 决策树法1.决策树法的基本原理。
决策树法是通过分析投资项目未来各年各种可能净现金流量及其发生概率,并计算投资项目的期望净现值来评价风险投资的一种决策方法。
决策树法考虑了投资项目未来各年现金流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它涉及条件概率和联合概率问题。
为了考察投资项目未来各年各种可能的净现金流量及其发生的概率,一般以树状图的形式列示各种净现金流量的条件概率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计算项目的期望净现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1ni i i NPV PNPV ==∑ (7-12)式中:NPV ——项目投资的期望净现值; NPV ——第i 种净现金流量的净现值; i P ——第i 种净现金流量的发生概率。
2.决策树法的决策规则。
运用决策树法进行互斥选择投资决策时,应优选期望净现值大的方案;运用决策树法进行选择与否投资决策时,只要期望净现值大于零时,方案可以接受,否则应予拒绝。
[例1] 某企业有一投资项目,预计各年现金流量及条件概率分布如图7-1所示:图7-1 决策树图假定资本成本为6%,问是否可以接受该投资项目。
(1)各种情况下的净现值分别为:NPV=6000÷(1+6%)+ 4000 ÷(1+6%)2-15000=-5779.64 4000NPV=6000÷(1+6%)+ 7000 ÷(1+6%)2-15000=-3109.65 7000NPV=6000÷(1+6%)+ 8000 ÷(1+6%)2-15000=-2219.65 8000NPV=8000÷(1+6%)+ 9000 ÷(1+6%)2-15000=557.14 9000NPV=8000÷(1+6%)+ 10000 ÷(1+6%)2-15000=1447.13 10000NPV=8000÷(1+6%)+ 11000 ÷(1+6%)2-15000=2337.13 11000NPV=10000÷(1+6%)+ 12000 ÷(1+6%)2-15000=5113.92 12000NPV=10000÷(1+6%)+ 14000 ÷(1+6%)2-15000=6893.91 14000NPV=10000÷(1+6%)+ 16000 ÷(1+6%)2-15000=8673.91 16000(2)该项目的期望净现值为:5779.6420%25%3109.6520%50%2219.6520%25%557.1460%15%1447.1360%70%2337.1360%15%5113.9220%10%6893.9120%80%8673.9120%10%1536.13()NPV =-⨯⨯-⨯⨯-⨯⨯+⨯⨯+⨯⨯+⨯⨯+⨯⨯+⨯⨯++⨯=元由于该项目的期望净现值为1356.13元,大于0,因此该项目投资可以接受。
3.决策树法的特点。
由于决策树法考虑了投资项目未来各年现金流量之间的相到依存关系,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了投资项目未来各年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及概率分布,全面反映了投资项目的风险特征,是较好的风险投资评估方法。
客观地讲,决策树法也有一定的缺点,这主要是计算复杂,特别是当项目经济年限较长时,现金流量的各种可能性很多,决策树图也十分复杂。
(二)风险调整贴现率法1.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基本原理。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首先根据项目的风险程度来调整贴现率,然后再根据调整后的贴现率计算项目投资的净现值,根据净现值来进行互斥选择投资决策或选择与否投资决策。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基本原理是:贴现率或资本成本是投资者进行项目投资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当项目投资的风险增大时,投资者要求得到的报酬也上升,反之,当项目投资的风险减少时,投资者要求得到的报酬也下降。
所以,风险越大,贴现率越高,风险越小,贴现率越低。
2.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决策规则。
运用风险调整贴现率法进行互斥选择投资决策时,同样应优选净现值大的方案;运用风险调整贴现率法进行选择与否投资决策时,只要净现值大于零时,方案可以接受,否则也应予拒绝。
需要说明的是,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最大问题是风险调整贴现率的确定。
其确定方法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是用风险报酬率来调整贴现率。
项目投资的总报酬可分为两部分: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其计算公式为:k i b Q =+ (7-13)式中:k ——风险调整贴现率; i ——无风险贴现率;b ——风险报酬斜率; Q ——风险程度。
假设i 为已知,为了确定K ,需要先确定Q 和b ,下面试举例说明。
[例2] 某企业的最低报酬率为7%,现有3个投资机会,有关资料如表7-9表7-9 投资方案风险情况表首先,计算风险程度。
A 方案起始投资3800元是确定的,各年现金流入的金额有三种可能,并且已知概率,其现金流入的集中趋势可以用期望值来描述:12335000.2520000.510000.252125()40000.1525000.6520000.22625()25000.2520000.415000.351950()E E E =⨯+⨯+⨯==⨯+⨯+⨯==⨯+⨯+⨯=元元元 现金流入的离散趋势可以用标准差来描述:123892.68()609.82()384.06()d d d ======元元元3年现金流入总的离散程度,即标准差为:1038.28()D ===元现金流入的离散程度,可以反映其不确定性的大小。
但是,标准差是一个绝对数,不便于比较不同规模项目的风险大小。
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引入变化系数概念:dq E=(7-14) 变化系数是标准差与期望值的比值,是用相对数表示的离散程度,即风险大小。
为了综合各年的风险,对具有一系列现金流入的方案用综合变化系数描述:DQ EPV==综合标准差现金流入预期现值 (7-15)()23()()2125262519505870.54()1.07(1.07)(1.07)1038.28()1038.280.185870.54A A A EPV D Q =++====元元 其次,确定风险报酬斜率。
风险报酬斜率是直线方程k i b Q =+的系数b ,它的高低反映风险程度变化对风险调整最低报酬率影响的大小。
B 值是经验数据,可根据历史资料用高低点法或直线回归法求出。
假设中等风险程度的项目变化系数为0.55,通常要求的含风险报酬的最低报酬率为12%,无风险的最低报酬率i 为7%,则:12%7%0.090.55b -==12%7%0.090.55b -==前边已计算出A 方案的综合变化系()A Q =0.18,适用于A 方案的风险调整贴现率为:()7%0.090.188.62%A K =+⨯= 根据同样方法可知:()20000.2040000.5565000.254225B E =⨯+⨯+⨯=()20000.2040000.5565000.254225B E =⨯+⨯+⨯=()()()()35000.1040000.7550000.154100()1520.49()406.20()1520.4942250.36C B C B ED D Q Q =⨯+⨯+⨯======÷=元元元()406.2041000.10C =÷= B 和C 方案只有第三年有现金流入,该年的变化系数就是全部流入的变化系数。
因为分子和分母同时贴现,其比值仍然不变。
()()7%0.090.3610.24%7%0.090.107.9%B C K K =+⨯==+⨯=根据不同的风险调整贴现率计算净现值:()23()3()321252625195038001272.88()1.0862(1.0862)(1.0862)422519001253.62()(1.1024)410019001363.78()(1.079)A B C NPV NPV NPV =++-==-==-=元元元 三个方案的优先顺序为C >A >B 。
如果不考虑风险因素,以概率最大的现金流量作为肯定的现金流量,则:()23()3()320002500200038001255.36()1.07(1.01)(1.07)400019001365.19()(1.107)400019001365.19()(1.07)A B C NPV NPV NPV =++-==-==-=元元元 所以,方案选择B=C >A ,但此时必须注意,若不考虑风险价值时,无法区分B 和C 和优劣;加入风险因系后,B 方案风险大(变化系数为0.36)3.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特点。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风险的偏好来确定风险调整贴现率,因此在实际的项目投资并且把风险因素和时间因素混为一谈,人为地假定风险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这并不一定符合实际。
(三)肯定当量法1.肯定当量法的基本原理。
肯定当量法首先根据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来调整现金流量,然后用无风险的投资报酬率来计算风险项目投资的净现值,最后根据净现值来进行风险项目的投资决策,这是一种风险评估方法。
在肯定当量法下,其项目投资净现值的计算公式为:0(1)nt ttt a CFAT NPV i ==+∑(7-16)式中:t a 为t 年现金流量的肯定当量系数,它在0~1之间; i 为无风险的贴现率; C F A T 为税后现金流量。
2.肯定当量法的决策规则。
运用肯定当量法进行互斥选择投资决策时,同样应优选净现值大的方案;运用肯定当量法进行选择与否投资决策时,只要净现值大于零时,方案可以接受,否则也应予拒绝。
需要说明的是,在式(7-16)中,肯定当量系数是指不肯定的1元现金流量期望值相当于使投资者满意的肯定现金流量的系数,它可以把各年不肯定的现金流量换算成肯定的现金流量。
其计算公式为:t a =肯定的现金流量不肯定的现金流量期望值(7-17)肯定的1元比不肯定的1元更受欢迎。
不肯定的1元,只相当于不足1元的金额,两者的差额与不确定性程序的高低有关。
如果仍以变化系数表现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程度,则变化系数与肯定当量系数的经验关系如表7-10:[例3] 资料见[例7-8],用肯定当量法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并进行项目投资决策。
首先,确定A 方案各年现金流入的变化系数:112233892.680.422125609.820.232625384.060.201950d E d E d E =========123q q q 其次,查表确定A 方案各年的肯定当量系数: 查表7-11,得:1230.6,0.8,0.8a a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