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力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PPT课件

合集下载

6.1力及其描述 课件 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6.1力及其描述 课件 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归纳小结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 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不 同物体。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必然受到后者对它的 作用力。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知识点3 力的作用效果
思考: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演示: (1)捏一下橡皮泥; (2)拉伸一下弹簧。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 生形变。
形状改变
想一想:把一本书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桌面会发生形变吗?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形变有的很明显, 有的很微小。
力的作用效果: 2.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N F=2N
作业
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球拍的形状都发 生了改变。这说明什么?网球拍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 发生了变化,这又说明什么?
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 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
渔翁拉起渔网
运动员举起杠铃
同名磁极 相互排斥
橡胶棒吸引 纸屑
我们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排斥、 吸引等都叫做物体之间的作用。
推土机推走泥土 象压跷跷板
渔翁拉起渔网
运动员举起杠铃
同名磁极 相互排斥
橡胶棒吸引 纸屑
一个物体
推土机
作用

另一个物体

渔翁

渔网
运动员

杠铃


跷跷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课件(共23张PPT)

思考一下 1.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吗?
2.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海绵发生的形变,它受到了力的作用
我们用手按住桌面,却看不见桌面发生形变
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 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 的运动状态.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
生 活 现 象

物体 作用 物体
推土机 拖拉机 起重机 压路机
推 拉 提 压 踢 拍 推 拉 提 压
车 弹簧 水桶 沙发 足球 篮球 土 犁 货物 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生 活 现 象
施力 受力 作用 物体 物体
推土机 拖拉机 起重机 压路机

推 拉 提 压 踢 拍 推 拉 提 压
车 弹簧 水桶 沙发 足球 篮球 土 犁 货物 路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
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得越远。
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
——力的方向
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门 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
——力的作用点
如何简单方便的表示力呢?
力的示意图
起点表示力 的作用点
标出力的符 号(大小和 单位)
第七章 第1节 力
1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力……
什么是力?
分析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力”的情景
人推车 人用了力 车受到了力
双手拉弹簧 人用了力 弹簧受到了力
人提水桶 人用了力 水桶受到了力
人举杠铃 人用了力 杠铃受到了力
其他物体也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
推土机推土 推土机施力 土受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课件
力的方向 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比如:拧茶杯,关门与开门, 拧螺丝。
讲授新课
A B
➢ 推门的时候,推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
的点,比作用在离门轴较近的点易于
把门推开。
B
A
➢ 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 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
力的作用点 也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讲授新课
小结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 点和方向
F=80N
➢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 标上力的大小
讲授新课
例题: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用100N的力提水桶 F=100N
2.用200N的力向右推小车 F=200N
3.用150N的力按图钉 F=150N
4.用3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F=300N
在物理学中,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讲授新课
2.力的示意图
如何简单方便地表示力呢?
起点表示力的 作用点
标出力的符号 (大小和单位)
沿力的方向画 一条线段,用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讲授新课
作图步骤 例题:用80N的力水平向右推桌子,用力的示意图将这 个力表示出来。
讲授新课
一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
提出问题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进行猜想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设计并进行实验
请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和身边的物品设计并进行 实验,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讲授新课
力的大小 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比如:大人和小孩提水,拉 弹簧,坐沙发。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1:用甲弹簧拉乙弹簧,将乙弹簧固定,看 到什么现象?
实验2:手指压铅笔尖时,手指感到痛 实验3:将载有条形磁铁的小车释放后,观察
小车的运动状况。 实验4:两名同学上台拉橡皮筋,有何感觉? 实验5:手压弹球,手有什么感觉?弹球发生
了什么变化? 实验6:手压气球,手有什么感觉,气球发生
5.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另 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因 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 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了什么变化?当我们把气球的气放掉,你看到了 什么现象?
归纳知识: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是绝对的。
2、物体是力存在的条件,也就是说力不能离开 物体而存在;
3、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要同时有两个物 体,它们之间才有可能产生力和作用。也就是施 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4、因为力和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每个物体是施 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力(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力(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03 随讲随练
2.改变力的下列哪个要素,会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都可以
【解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所以可以通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故选D。
03 随讲随练
3.如图,一辆重100N的小车,在B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大小为40N的力斜向上拉, 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车所受的拉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目录
CONTENTS
01
新课导入
02
课堂讲解
03
课堂总结
04
归类练习
新课导入
观察与思考
牛顿猜想
起吊大型货物
提出问题
1.苹果为什么能“自己”掉下来呢? 2.起重机是怎样吊起大型货物的? 3.拔河比赛中如何把对方“拉”过来?
拔河比赛
新课导入
现象归纳 以上所有现象,都是因为有了“力”: 苹果掉下来是因为苹果受到地球“吸引力”; 货物被吊起,是因为起重机的钢绳向上用“力”拉起货物; 要想赢得拔河比赛,只有用“力”拉绳。
乙.力相同,方向不同足球运动轨迹不同
2.这说明作用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01 力的三要素
1.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
甲.力相同,A比B容易开门
乙.力相同,推瓶盖瓶会倒下
3.这说明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01 力的三要素
2.力的三要素 4.力的三要素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小勇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对墙有一个力的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 也会对小勇有一个力的作用,因此使小勇离墙而去的力是墙施加的,其大小等于 小勇推墙所用力的大小。 【答案】物体;作用;墙;等于。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2. 力
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第七章 力 第二节 弹力
复习提问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
1、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发生 形变;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 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反作用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反作用力 作用力
反作用力 作用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
压路机
施力
接触 受力
物体
? 物体
不接触
地球对苹果的万有引力
磁铁对小球的磁力
地球与月球之间有引力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
小结
物体发生形变
1. 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点
2.使用弹簧测力计不必要的是( A ) A.弹簧测力计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
2、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D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
——力的方向
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门 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
——力的作用点
打台球时,力 的大小、方向、作 用点都很重要
3.力的示意图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八年级物理相互作用力

八年级物理相互作用力
v
v
f f
F
F’ F = F’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若其中一个叫作用力,另一个就叫做反 作用力
注:1 可任选其中一个力称作用力,另一定个称反作用力。 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 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牛顿第三定律
一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 物体上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 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 消失 失
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效果 因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 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不可能作为物体平衡的 理由
; / 澳门赌场 ; 2019.1 ;
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二 理解:1 不管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如何,相互作 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 2 不管物体运动状态如何,相互作用力 总是大小相等。 3 作用力和反作用里的产生和消失是同 时的。
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
一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它们的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 线上,合力为零。 注:1 相互平衡的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2 相互平衡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以不同时产生,不同时消 失
碧绿色的拽光弹划破了夜晚,那昏暗的光线下,机枪发射的仿佛是激光.通用机枪射速夸张,子弹密集的抛射入敌人的营地. 很多缓过神来的家伙们惊讶的发现,他们处在非常不利的地位,有莫名其妙的家伙们在白夜中进攻.尤其是亨舍尔率领的德军士兵,它些绿色的光线太令人不解了. 亨舍 尔不明就里."难道友军把我也当做苏力游击队?!命令士兵,立刻给我反击!" 可是,他希望反击,而他的手下已经伤亡很大.那些招募的苏力变节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8.2 二力平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8.2 二力平衡
让工人阶层的恶性竞争、工资水平无限下降;才能让贪婪的资本节约更多成本,获得更多利润。 穷人的一次失败,为了还债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为还债一辈子送外卖。你将不再会有精力 去思考和投机。穷人的失败可能断送了他所有暴富的机遇和时间,让不确定的人生瞬间确定下来, 让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可能性逐渐缩小。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觉得苦你不送外卖有人送、觉得累你不开滴滴有人开、觉得难你不干有人干、觉得贵你不买 有人买、觉得工资低你可以滚出公司。 这种逻辑:表面上是对人的激励和鞭策。本质上会造成底层工人之间无限恶性竞争、无限的降低 底线、无限的向资本和垄断妥协、无限的向剥削和压榨妥协。从而无限拉低底层人的工资水平、 福利待遇、消费水平、生活品质、生活环境、心理素质。这种逻辑,表面上是正能量,本质上是 洗脑和摧残。
【猜想假设】认识力要从力的三要素入手,请同学们结合 刚才对受到平衡力的物体的受力分析,从力的三要素出发进行 大胆的猜想.
【实验器材】桌面水平光滑的小桌、小车、质量相等的砝 码若干、绳子、小盘、两个定滑轮.
【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设计实验并展示. 【进行实验】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在表格中记 录现象.
(2)如图丙所示,把两端的细绳分别系于 b、d 两个挂钩上, 在两个盘中各放一个砝码,观察到小车发生转动,直到 F1 和 F2 在同一条直线上.



(3)把两吊盘上的细绳都系于一个挂钩上,两盘中的砝码不
变,让两吊盘都朝左拉小车时,会发现小车将向左运动.
实验数据:
小车两端 小车两端 小车受力是否 小车受力
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注意避免不切合实际地强调 概念的准确,重在对生活中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 的分析,尝试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智能目标:通过思考和实验,初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 的能力,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一些动画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操和努力学习的奋斗意识。
重难点确立依据:
本节课的重点是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之所以这样确立 的理由是①在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力的作用效果”属于认识的 范畴。比“了解”要重要。②力的三要素是力学中最基本的概 念,且力的三要素也是下面力的示意图画法的前提和基础。也 为后面学习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打下基础。
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 却可以根据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来感受力的存在。那力又能产 生哪些作用效果呢?
3、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为了能使学生可以系统的掌握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我先由风吹小树引入,看不见的东西我们可以从效果上去感知, 然后让学生观察他们感兴趣的图片,动画(篮球和足球方面 的)。而且在播放动画前我会给学生一些提示,告诉学生注意 观察什么,以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力的三要素”重点的突破我通过课本上实验让学生广泛参 与,在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后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怎样可以 改变力的作用效果,既影响力的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实验由 学生的共同参与合作完成,外加图片、练习,已求充分调动 学生的眼、手、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突破难点。
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弹力,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的一个上位 学习,对力进行一个更深层的概括,包括认识力的概念和本质,力 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三要素等等。本节内容是本章的中心,是对所 有概念的一个总结,本节和生活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如在我们生活 中有很多事例可以反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这些正反 映了新课标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学好本节不仅可以对前面的弹力,重力等产生更深的理解,而且也 为下面的压力,浮力以及二力平衡和力和运动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法指导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通过对前面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的学习,还有学生生活中 一些对力的最基本的理认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已经对力有 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只是还没有上升到理论上的解释,且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我认为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② 由四幅“力”的图片,总结归纳出什么是“力”
③ 由图片“风”想到可以从效果来感受存在,自然过度到 “力的作用效果”。
④ 由交通事故中车辆的损坏,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自然过度 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与论证:
运动员 举起 杠铃
大象 压 跷跷板
鱼翁 拉起 鱼 网
推土机 推 泥 土
物体 作 用 物体
本节课的难点是对“力的作用效果”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理解。之所以这样确立的理由①力是一个比较抽象 的概念,最初人们是从肌肉的紧张得出的,我们怎样去才能 知道一个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只有从它产生的效果来判 断。在这学生会产生一种错误,会认为物体的运动是由于力 来维持的。且力的三要素的理解也是从力的作用效果上得出 的。②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靠运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原理来工作的,如:游泳,火箭是怎么升空的等等, 学生并不了解为什么。
②注重实验,注重生活经验,注重科学探究,注重讲构
总体结构: 引入→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 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结与练习
时间粗略分配: 1分钟 →4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8分钟→2分钟
2、导入和过渡的设计: ① 由“海啸”想到力量,从而导入“力”
②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各个知识点 之间的衔接,基本上用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图片 (如用交通事故中车辆的损坏来过度到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在结合生活的基础上引发学生的思考。 以及一些关键地方注重讲练结合(如力的示意图), 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一些实 验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说课 稿
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1、本章节内容在教材中和新课标中的地位:
第八章《力》在整个初中物理中是最重要的章节之一,是初中 力学的一个起始章节。力学知识在历年的中考中都占有35%左右的 分值比重,《新课程标准》第23页也明确指出要“通过常见事例或 实验,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 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F=10N
二、目标的设定
根据本节课在新课标和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确立了以下教 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通过对一些图片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 解什么是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②知道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③通过一些动画的分析,感知力的作用效果,从而知道力的 三要素。
④会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力的三要素,要知道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
2、本节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本章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综合和延伸,是在学 生对力有一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对力的本质的 一次提炼。 3、对教材的处理:
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后我作出了以下几个处理:
①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教学目标较多,且力本 身就很抽象,按常规上法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 让上课变的枯燥乏味。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多 媒体课件教学,而且在课件中我穿插了很多既能 说明知识又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的影片剪切 和动画,如乔丹投篮时球的运动变化、世界杯的 一些电影剪切。
① 因本节课课堂内容较多,相当与以前“人教版”的两 节课的内容,学生可能在学习时会由于知识过多而掌握的 不是很牢固,或者得不到一定的课堂训练量。
力的三要素在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上理解有些抽象,探究 活动中有可能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做或为什么要这样做。
3、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应采用的方法
对策:①由于本节课知识点很多,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这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更可以展示力以及一些其他 的运动状态。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在突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难点时,我首先由“人 用手推墙会怎样”引入,外加一些讲解,实验(如用手拍 桌子),和几个练习如让学生解释人是怎样游泳的来突破 难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