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生产工艺流程图

合集下载

第四章`食用菌菌种生产 第一节`菌种生产流程和设备

第四章`食用菌菌种生产 第一节`菌种生产流程和设备

食用真菌学
食用真菌学
食用真菌学
食用真菌学
三、接种 无菌条件:每立方米10ml甲醛+5g高锰酸钾,24 小时后开紫外灯30分 1支母种 5~6瓶栽培种 1瓶原种 50~80瓶栽培种
食用真菌学
食用真菌学
四、培养 平菇25℃ 25-35天 草菇32℃ 1周 3-5天内直立放臵,然后倒卧叠放,适时转动 (水分,菌丝生长均匀) 定期检查,剔污 3个月内必须使用 最多不能超过半年
食用真菌学
4 粪草培养基 以畜粪和稻草为主料的培养基 干稻草 63% 干牛粪 25% 玉米粉 4% 过磷酸钙 3% 大豆粉 3% 硫酸镁 2% 蘑菇、草菇
食用真菌学
制法 稻草切成3cm长,浸透捞起,沥干至不滴水 混合 堆制20天,中间翻3~4次
食用真菌学
5 木块木条培养基 以阔叶树毛竹为主料配以辅料制成的培养基 .配方 枝条 1000g o 麸皮或米糠 250g o 石膏粉 10g o 营养液 (蔗糖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 0.1%)
食用真菌学
复壮方法 淘汰已衰退个体:无菌条件下,将试管菌丝刮 入100ml无菌水中,振荡,分散,稀释10倍,摊 于平皿中生长,挑选萌发快,生长健壮的菌丝 接种。 定期重新分离菌种,1~2年后分离一次 木生菌类要定期接入木材中,重新分离
食用真菌学
第四节、食用菌的菌种质量鉴定与保藏 1、母种质量鉴定: 形态鉴定: 合适培养基,适宜温度培养,菌丝生长快,整齐, 浓而健壮
食用真菌学
出菇(耳)检查 菌丝爬料快,满袋快 出菇时间适合周期 出菇多而整齐 菇形美观
食用真菌学
2.原种、栽培种质量鉴定: 外观要求 菌丝已长满培养基,草菇有少量或没有红褐色 厚垣孢子,银耳菌种在培养表面出现子实体或 子实体原基 菌丝生长健壮,绒状菌丝多,分布均匀,色泽 符合,该菌类菌丝的色泽 无杂菌污染、无杂色出现

食 用 菌 制 种 技 术 1

食 用 菌 制 种 技 术 1

食用菌制种技术 1食用菌制种前言食用菌生产所用的菌种,是提供繁殖而分级制作的菌丝体培养物,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子。

在自然界中,食用菌繁衍后代依靠孢子,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成菌丝体。

菌丝体生长繁衍达到生理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下,就可形成子实体。

在人工栽培食用菌时,孢子虽然是它的种子,但人们至今都不用孢子直接播种,而是用孢子或子实体组织萌发而成的纯菌丝体作为播种材料。

因此,通常所指的菌种,实际上是经过人工培养并进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纯菌丝体。

制种是食用菌生产最重要的环节。

常言道:“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可见菌种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菌种好坏,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培育优良菌种,是提高食用菌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

人工培养的菌种,根据菌种培养的不同阶段,可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类。

一般把从自然界中,首次通过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而得到的纯菌丝体称为母种,或称一级种。

它是菌种类型的原始种。

原始母种通过移接(转管)成数支试管(斜面)种,这些移接的试管种,亦可称为母种。

把母种移接到木屑、谷粒、棉籽壳、粪草等瓶(袋)培养基上培养而成的菌种称为原种,或称二级种。

它是母种和栽培种之间的过渡种。

把原种扩接到相同或类似的材料上,进行培养直接用于生产的菌种称栽培种,或称三级种。

制作菌种的具体操作工艺流程见图4—1。

原种和栽培种,均能直接用于生产。

栽培种不能再扩大繁殖栽培种(银耳菌种例外),否则会导致生活能力下降。

分离母种培养基制备→高压灭菌→接种→筛选提纯→原始种→中试后确定母种↓↓—————转管扩接←保贮↓原种培养基制备→高压或常压灭菌→接种→培养→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制备→常压或高压灭菌→接种→培养→栽培种图4-1 制种工艺流程图食用菌的菌种生产,基本上是按菌种分离→母种扩大培养→原种培养→栽培种培养的程序进行。

菌种通过三级扩大,菌种数量大为增加,同时菌丝也从初生菌丝发育到次生菌丝,使菌丝更加粗状,分解基质的能力也增强。

《食用菌菌种的制备》PPT课件

《食用菌菌种的制备》PPT课件
• ③阔叶树木屑98%,麸皮1%, 尿素0.4%,碳酸钙0.3%,磷 酸二氢钾0.2%, 硫酸镁0.05%, 高锰酸钾0.05%, 料水比 1:1.3。
h
21
• (2)棉籽壳培养基
• 以棉籽壳为主料,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培 养基。配方主要有:
• ①棉籽壳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 石膏粉1%,料水比1:1.2~1.4;
(1)拌料机或拌料槽及拌料、配料工具;
h
6
• (2)衡器 磅称、工业天平、量杯等;
• (3)分装操作台(台高80cm左右)及分 装工具(装瓶机、装袋机;如人工装瓶, 需有压板,打孔棒等。)
• 2、灭菌室 应有灭菌设备,这里专指用于培养基
和其他物品消毒灭菌的灭菌锅。
(1)高压蒸汽灭菌锅; (2)常压蒸汽灭菌锅。
扩繁 ↓
原种培养基制备→灭菌→接种→培养→原种 ↓
↓▔▔▔▔▔▔▔▔ 栽培种培养基制备→灭菌→接种→培养→栽培用种
h
5
二、常用设备仪器和药品
(一)设备
食用菌菌种生产流程应呈流水作业,菌种厂 应有配料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 培养室、贮藏室等。
1、配料室 要求地面平整光滑,有水电,并配备
下列用具、物品:
h
19
第五步:摆斜面、无菌检查
• 灭菌锅压力降到0时,开锅取出试管,待其 温度降到约60℃时即可摆斜面,做法是: 在桌面平放2厘米厚的木条,将试管斜放在 木条上,培养基冷却后即凝固成斜面。斜 面长度一般为试管长度的1/2。无菌检查是 将斜面培养基放在37℃恒温箱中培养24小 时,培养基表面无任何杂菌长出即为合格 的培养基。
• (4)木屑浸出汁培养基
木屑500克,琼脂20克,细米糠100克,硫酸铵1 克,葡萄糖(或蔗糖)20克,水1000毫升。此配 方适用于木腐菌类的菌种分离与培养。

食用菌制种工艺流程图

食用菌制种工艺流程图

食用菌制种工艺流程图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菌种需要量随之增加,而现有菌种生产单位明显偏少,许多菇农不得不向外引种。

长途购运菌种不仅花费大,成本高而且菌种因破瓶而易引起杂菌污染,从而严重影响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

菇农若能掌握菌种生产程序和制种技术,自行制种,逐步发展成制种专业户,也是一项很好的致富门路。

菌种生产程序,通常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级、二级、三级菌种。

其中母种的分离选育技术性强,要求精化;而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则比较简单。

下面介绍各级菌种的制作技术:一、母种的分离选育:母种主要采用人工选择、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和原生质融合等手段获得。

作为一般制种专业户,可以采用人工选择方式分离培育母种,具体步骤与操作方法如下。

1、采集种源从野生成人工栽培群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优良菇体作为种源。

种菇的标准是:八成熟,朵形圆正、肉质肥厚,无病虫害。

采集1--2朵符合上述标准的种菇编上号码,作为分离母种的材料。

从栽培室采集的应标有原菌株代号。

2、培养基配制琼脂培养基又叫PDA培养基,常用配方为:马铃薯200--250克,琼脂15--20克,葡萄糖20--25克,清水1000毫升。

也可以加硫酸镁1--1.5克,维生素B1微量,磷酸二氢钾2--3克。

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挖去芽眼,切成薄片,置于铝锅内加水煮沸30分钟,捞起后用4层纱布过滤,取汁。

然后将琼脂加入汁内,边加热边搅拌,让琼脂充分溶化;再将葡萄糖等加入,稍煮几分钟后,同样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

将汁液趁热装入玻璃试管内。

装至管长的1/5,管口用棉花塞紧,或将汁液装入玻璃三角瓶内,装量20毫升。

然后置于高压锅内,在98--108千帕/厘米的压力下灭菌30分钟左右。

灭菌后及时取出,趁热将试管斜排于桌面上,冷却后即成为固体斜面培养基。

3、母种分离方法有孢子弹射分离、组织分离和基内分离3种方法。

(1)孢子弹射法。

将种菇表面消毒,吸干水分后,将菇体悬挂于装有琼脂培养基的三角瓶内,让菇体内的袍子自然散落在培养基上萌发菌丝。

食用菌的菌种生产.ppt

食用菌的菌种生产.ppt

原种培养
三级种生产的实际意义
❖ 可使菌种生产量逐级扩大,从 母种到栽培种可扩大约360倍
❖ 可预算菌种生产的投资成本
每支母种 每瓶原种
6~10瓶原种 40~60瓶栽培种
三、制种的主要设备与用 具
❖ 1、称量、拌料设备 ❖ 2、灭菌设备 ❖ 3、接种设备 ❖ 4、培养设备
(一)称量、拌料设备
❖ 1、天平、磅、秤等 ❖ 2、储料场地 ❖ 3、拌料场地 ❖ 4、拌料机、装袋机等
食用菌进行深层培养或制备液体菌 种时,需设置摇床,摇床有往复式和旋 转式。
5、培养容器 玻璃容器:透明度好,污染率
低,但价格较高,且易损坏。和塑 料容器。
塑料容器:轻便成本低但较易 污染杂菌,且不易重复使用。
母种的制种技术 原种的制种技术
第三章
食用菌的菌种生产
本章重点
制种的程序和设备 制菌种的操作技术及关键环节 菌种质量鉴定及保藏
第一节 制种的程序和设备
一、菌种的概念及类型
自然界中,食用菌繁衍后代依靠孢子。
人工栽培时孢子是“种子”,但一般不用孢 子直接播种
是用孢子或子实体组织萌发而成的
纯菌丝体
作为播种材料。
为什么人工栽培食用菌时,不使用 孢子直接作为种子进行栽培?
2、电热恒温培养箱 :
采用自然对流通外式 的结构,冷空气从底部风 孔进入,经电热器加温后, 从两侧对流孔间上升,并 从内胆左右侧小孔进入内 室,再经箱顶的封顶盖调 节,使内室温度均恒。
3、菌种搁架
搁架是用来放置 接种后的菌种瓶或塑 料袋的。一般宽1米~ 1.5米,4层~6层,层 间40厘米 。
4、摇床
2)双核菌丝阶段 由两个不同的单核菌丝经过质 配后,产生双核菌丝,这种双核菌丝能独立生长, 具有结实能力,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子实体。

《食用菌菌种生产》课件

《食用菌菌种生产》课件
食品安全与质量
食用菌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食材,菌种生产过程中对安全和质量的要求非 常高,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食用菌菌种生产的流程
菌种分离
从自然界或已有的菌种中分离 出纯菌丝的过程,是菌种生产
的首要步骤。
纯化与保藏
在分离出纯菌丝后,需要进行 纯化及保藏,以确保菌种的纯 度和活性。
扩繁与培养
母种培养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下进行培养,并观察菌种 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速 度和菌落特征。
食用菌原种的制作
原种培养基的制备
选择适宜的原种培养基配方,按 照比例混合各种成分,并进行灭
菌处理。
原种接种
将母种接入原种培养基中,在无菌 操作下进行接种。
原种培养
将接种后的原种培养基放置在恒温 培养箱中培养,保持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条件,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方法:
04
提高食用菌栽培技术和管理 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01 03
加强食用菌生长环境的监测 ,及时发现病虫害。
02
采用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 如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等 。
05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
我国食用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 国和出口国。
菌种纯度鉴定
通过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菌落 特征、孢子颜色和形态等指标,
确定菌种的纯度。
菌种活力鉴定
通过观察菌种的生长速度、菌丝 颜色和密度等指标,确定菌种的
活力。
菌种抗逆性鉴定
通过观察菌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 的生长情况,确定菌种的抗逆性

03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ppt课件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ppt课件

10、搔菌
“搔菌”就是去除菌种块和菌皮,是促使 原基发生的重要措施。一般用搔菌机。
搔菌后,新生菌丝生命力旺盛,接触到新 鲜空气和潮湿环境,即可达到整齐出菇的目 的。
11.催蕾
低温和温差 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 良好的通风,充足的氧气 适宜的光线刺激
12.育菇
洁净的环境 较低的温度 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以地面补水为主 适时的通风,合理的气体成分 适宜的光质、光强和照射时间
及时进行菇房消毒,减少病虫基数
谢 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第六章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厂化生产原理及设备 第三节 工厂化生产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优势 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 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趋势
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优势
1.生产效率高
规模化 自动化 工业化
占地面积是传统模式的1%; 劳动力是传统的2%; 生产效率高出约40倍。
7.接种机
8.搔菌机
9.空调
10. 新风过滤设备
11.加湿器
12.控制系统
13.包装设备
第三节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
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 二、食用菌工 Nhomakorabea化生产技术
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
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
1.配方选择 优异配方是高产的基础。优异配方需考虑:
适宜的pH 充足的营养,适宜的C/N 培养料适宜的颗粒度 较好的持水能力
2.培养料处理与搅拌
2.1培养料处理
木屑要经过充分腐朽
2.2 培养料搅拌
充分搅拌:一般采用三级搅拌,确保养分、 水分、酸碱度均一

工艺生产流程图

工艺生产流程图

设备:工作台、剪刀等设备:快速水分测定仪设备:锅炉、烘干机等设备:工作台设备:包装机设备:金属探测器设备:包装机设备:实验室检测设备修改人:毛小方确认人:郑正珊毛小方日期:2014年2月11日1、原料验收:经检验员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入库;仓库堆放产品要垫垫仓板,产品与地面隔离;做好防虫防鼠工作;产品要贴上标识卡.2、分选去杂:按订单要求手工进行分级选别及去杂等。

3、水分检测(过程检验):用快速水分测定仪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直接进入内包装,不合格的进行烘干,要求干香菇水分低于13.0%,黑木耳低于14%,灰树花、茶树菇、金针菇、银耳、滑子菇、杏鲍菇、鸡腿菇、牛肝菌、白灵菇、平菇等其他食用菌水分低于12%。

4、烘干(需要时):水分超标易导致发霉,使用烘干机烘干,烘干的温度50—80℃,时间1-2小时。

烘干结果要求:香菇低于13。

0%、黑木耳水分低于14%,灰树花、茶树菇、金针菇、银耳、滑子菇、杏鲍菇、鸡腿菇、牛肝菌、白灵菇、平菇等其他食用菌水分低于12%。

5、复选:在静止的台面上,再次对产品进行目视选别,去除异物和不良品保证产品质量。

6、包装:按客户要求装入准确称量后的合格产品并封口,准确标识产品名称数量,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

7、X射线异物选别:封口后的产品依次通过金属探测仪,每次使用前用试块调整精确度,分别依次用2mm、1mm的试块进行调整, 要求2mm试块时设备必须报警。

使用过程中2个小时调整一次精确度,方法同上。

8、装箱:箱外应标注批号和生产日期等内容,或按合同要求标志。

9、成品贮、运:成品贮存仓库内应保持清洁卫生,库内湿度一般要求低于75%。

包装好的成品入库堆放应有垫仓板,距离墙壁不少于30cm,堆放整齐,标识清晰.成品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运输中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干燥.三、绿茶生产工艺流程图1、扁形茶加工工艺流程图不合格拒收鲜叶验收合格摊青炒青炒辉磨光脱毫提香茶末等废弃物筛分茶片等废弃物风力选别装大袋贮存均堆称袋装打口盒封箱包贮存出厂2、针形茶加工工艺流程图拒收不合格鲜叶验收合格摊青滚筒杀青冷却理条初烘提香茶片等废弃物风力选别装大袋贮存均堆称重袋封贮存出厂3、工艺说明1、鲜叶验收:无公害茶鲜叶必须采自颁证的无公害茶园;采用鲜叶从适制品种上采下的幼嫩新梢;鲜叶入厂过秤后,填写《初制加工过程跟踪卡》,立即送往摊青间摊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