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冲裁毛刺标准及检验方法

合集下载

钣金件加工检验通用标准

钣金件加工检验通用标准

精心整理1.目的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与图纸和技术文件同步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技术图纸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尺寸未标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4.4.14.1.14.24.2.14.2.24.2.34.34.3.14.3.24.3.35.工序质量检验标准5.1冲裁(数冲)检验标准●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打磨处理去除毛刺。

●冲切过程中产生的接刀痕:必须符合安全(不划伤手)和零件尺寸公差,一般不大于板厚的10%~20%,数控冲咬出的孔、异形孔、圆角必须修整平滑。

●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5mm。

●冲裁加工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5%t(t为板厚)。

●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mm。

●冲裁尺寸符合技术图纸要求,平面度公差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平面度公差要求5.25.2.1。

5.2.25.2.35.35.3.1【附表三:尺寸公差要求】5.3.2压铆件压铆螺母(柱)、压铆螺钉、涨铆螺母(柱)、拉铆螺母等,压上零部件后,螺纹不得变形(螺母或螺钉能自由进出,顺畅无卡滞现象),压铆件应与板面相平,不允许凸起或凹进(手感触摸应平滑),压铆件与板面垂直,压铆后压铆区无变形、猪嘴现象,拉包的高度、壁厚应均匀一致,顶部不应有毛刺。

5.3.3焊接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

焊缝长度、高度不均不允许超过长度、高度要求的10%。

8~12mm,两焊点之间的距离150±15mm,焊点位置要对称,上50mm65.45.4.15.4.25.4.3A5.4.4R≤2,5.55.5.1打磨后工件表面平面度要求为≤0.3mm/m,用手摸感觉有轻微内陷状,但不能过深,其凹坑深度不得大于0.20mm,不允许有比工件表面高的凸点,用手摸无触手感觉。

钣金检验标准

钣金检验标准

1 受控印章2 检验仪器:菲林尺、游标卡尺、塞规、色卡、3M胶纸、酒精(97度)、1KG砝码。

3 基本定义4 不良缺陷定义5.1、不良缺陷5.1.1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5.1.2 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5.1.3 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5.1.4 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內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5.1.5 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锈斑。

5.1.6 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5.1.7“R角”过大/小: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小。

5.1.8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痕。

5.1.9 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5.1.10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現颜色异于周围颜色的点。

5.1.11 破裂:因机加工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5.1.12 麻点:喷涂件表面上有附著的细小颗粒。

5.1.13 堆漆:喷涂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5.1.14 阴影:喷涂件表面出现的颜色比周围暗的区域。

5.1.15 露底:喷涂件出现局部的油漆过薄而露出底材颜色的现象。

5.1.16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对而在喷涂件表面出现凹痕或小坑。

5.1.17 飞油:超出了规定的喷涂区域。

5.1.18 剥落:产品表面出现涂层脱落的现象。

5.1.19 色差:产品表面顏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5.1.20 手印:产品表面出现的手指印。

5.1.21 硬划痕:由于硬物磨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深度的划痕(用指甲刮有明显感觉)。

5.1.22 软划伤:沒有明显深度的划痕(无手感,但肉眼能明显看出)。

钣金加工质量检验标准

钣金加工质量检验标准

钣金加工质量检验标准一.冲裁检验标准1、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做去除毛刺处理。

2、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5。

3、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毛刺,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4、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5%t(t为板厚)。

5、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

二.折弯检验标准1、毛刺:折弯后挤出毛刺高L≤10%t(t为板厚)。

除特别注明外,折弯内圆角为R1。

2、压印:看得到有折痕,但用手触摸感觉不到(可与限度样板相比较)。

3、折弯方向、尺寸与图纸一致。

三.钣金加工件检验标准压铆螺母(柱)、压铆螺钉、涨铆螺母(柱)、拉铆螺母等,压上零部件后,螺纹不得变形(螺母或螺钉能自由进出,顺畅无卡滞现象),压铆件应与板面相平,不允许凸起或凹进(手感触摸应平滑),压铆件与板面垂直,压铆后压铆区无有变形、猪嘴现象,拉包的高度、壁厚应均匀一致,顶部不应有毛刺。

四.焊接检验标准1、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

焊缝长度、高度不均不允许超过长度、高度要求的10%。

2、焊点要求:焊点长度8~12mm,两焊点之间的距离200±20mm,焊点位置要对称,上下位置要统一。

如加工图纸上对焊点有特殊要求,按图纸执行。

3、点焊间距小于50mm,焊点直径小于φ5,焊点布置均匀,焊点上压痕深度不超过板材实际厚度15%,且焊接后不能留有明显的焊疤。

4、焊接后,其它非焊接部位不允许有被焊渣、电弧损伤现象,表面焊渣、飞溅物需清除干净。

5、焊接后,零件外表面应无夹渣、气孔、焊瘤、凸起、凹陷等缺陷,内表面的缺陷应不明显及不影响装配。

门板、面板等重要零件还应去除焊后应力,防止工件变形。

6、焊接零件外表面应磨平,若为喷粉件、电镀件,焊后打磨粗糙度为Ra3.2~6.3,喷漆件为Ra6.3~12.5。

钣金件加工检验通用标准

钣金件加工检验通用标准

1.目的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与图纸和技术文件同步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技术图纸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尺寸未标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 13级执行GB/ -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 - 1999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1804 - 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GB/T1184–1996 形位公差未注公差的形状和位置公差4.原材料及辅料检验标准金属材料材质料厚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材质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没注明标准要求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通用五金件、紧固件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管件方通、圆通材质料厚及质量应符合国标,材质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外观:表面无绣迹、无变形、撞伤、刮痕,整批来料拉丝、色泽一致性良好。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没注明标准要求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5.工序质量检验标准冲裁(数冲)检验标准●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打磨处理去除毛刺。

●冲切过程中产生的接刀痕:必须符合安全(不划伤手)和零件尺寸公差,一般不大于板厚的10%~20%,数控冲咬出的孔、异形孔、圆角必须修整平滑。

●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mm。

●冲裁加工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 ≤5% t(t为板厚)。

●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mm。

●冲裁尺寸符合技术图纸要求,平面度公差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平面度公差要求5.2折弯检验标准毛刺:折弯后挤出毛刺高L≤10% t (t为板厚)。

钣金冲压件毛刺高度标准及检验方法

钣金冲压件毛刺高度标准及检验方法

材料抗拉强度加工Mpa 精度级别>0.1>0.2>0.3>0.4>0.7>1.0>1.6~0.2~0.3~0.4~0.7~1.0~1.6~2.5>100f 0.020.020.030.050.090.120.170.25~250m 0.030.030.050.070.120.170.250.37g 0.040.050.070.10.170.230.340.5>250f 0.020.020.030.040.060.090.120.18~400m 0.020.020.040.050.080.130.180.26g 0.030.030.050.070.110.170.240.35>400f 0.020.020.020.030.040.050.070.11~630m 0.020.020.030.040.050.070.110.16g0.020.030.040.050.080.10.150.22f 0.020.020.020.020.020.030.040.06m 0.020.020.020.020.030.040.060.09g0.020.020.020.030.040.050.080.12Q235A抗拉强度MPa :432~461MP a本标准适用于对毛刺高度有一定要求的金属冲压成品件。

不适用于对毛刺有特殊要求的成品件及精密冲压件。

2、定义冲压件毛刺高度标准及检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所列的数值在冲压公差的概念上是不允许的。

但是,一般冲压件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毛刺。

毛刺的高度超过用性能。

冲压件毛刺系指板料冲压时留在冲压成品件断面口上的毛刺。

如图(1)所示:落料冲压件断面冲孔件断面图(1)(h—毛刺高度 t—冲压件的材料厚度)3、毛刺高度的极限值(数控冲床剪切面质量:R角(5%)光滑面(60%)撕裂面(30%)毛刺面(5%))(30%)毛刺面(5%),可切板厚最厚达4MM.。

特点:精度高,加工灵活.。

缺点:受模具限冲压件毛刺高度的极限值按照表(1)中的规定。

钣金件加工检验通用标准

钣金件加工检验通用标准

1.目的规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与图纸和技术文件同步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技术图纸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尺寸未标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 13级执行GB/T1800.3 -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800.4 - 1999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1804 - 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GB/T1184–1996 形位公差未注公差的形状和位置公差4.原材料及辅料检验标准4.1 金属材料4.1.1材质料厚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材质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4.1.3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没注明标准要求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4.2 通用五金件、紧固件4.2.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2.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4.2.3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4.3 管件方通、圆通4.3.1材质料厚及质量应符合国标,材质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3.2外观:表面无绣迹、无变形、撞伤、刮痕,整批来料拉丝、色泽一致性良好。

4.3.3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没注明标准要求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5.工序质量检验标准5.1 冲裁(数冲)检验标准●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打磨处理去除毛刺。

●冲切过程中产生的接刀痕:必须符合安全(不划伤手)和零件尺寸公差,一般不大于板厚的10%~20%,数控冲咬出的孔、异形孔、圆角必须修整平滑。

●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5 mm。

●冲裁加工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 ≤ 5% t(t为板厚)。

钣金件加工检验通用标准

钣金件加工检验通用标准

钣金件加工检验通用标准1.目的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与图纸和技术文件同步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技术图纸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尺寸未标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 13级执行GB/T1800.3 -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800.4 - 1999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1804 - 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GB/T1184–1996 形位公差未注公差的形状和位置公差4.原材料及辅料检验标准4.1 金属材料4.2 通用五金件、紧固件4.3 管件方通、圆通5.工序质量检验标准5.1 冲裁(数冲)检验标准●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打磨处理去除毛刺。

●冲切过程中产生的接刀痕:必须符合安全(不划伤手)和零件尺寸公差,一般不大于板厚的10%~20%,数控冲咬出的孔、异形孔、圆角必须修整平滑。

●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5 mm。

●冲裁加工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 ≤5% t(t为板厚)。

●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 mm。

●冲裁尺寸符合技术图纸要求,平面度公差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平面度公差要求5.2折弯检验标准毛刺:折弯后挤出毛刺高L≤10% t (t为板厚)。

除特别注明外,折弯内圆角为R1.0 mm 。

接刀痕深度控制在0.30 mm 以内。

【附表二:对角线公差要求】5.3 钣金加工件检验标准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尺寸公差见表三。

【附表三:尺寸公差要求】压铆螺母(柱)、压铆螺钉、涨铆螺母(柱)、拉铆螺母等,压上零部件后,螺纹不得变形(螺母或螺钉能自由进出,顺畅无卡滞现象),压铆件应与板面相平,不允许凸起或凹进(手感触摸应平滑),压铆件与板面垂直,压铆后压铆区无变形、猪嘴现象,拉包的高度、壁厚应均匀一致,顶部不应有毛刺。

钣金件加工检验通用标准

钣金件加工检验通用标准

1.目的标准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与图纸和技术文件同步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技术图纸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尺寸未标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 13级执行-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800.4 - 1999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1804 - 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GB/T1184–1996 形位公差未注公差的形状和位置公差4.原材料及辅料检验标准金属材料材质料厚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材质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4.1.3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没注明标准要求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4.2 通用五金件、紧固件4.2.1外观:外表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2.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4.2.3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4.3 管件方通、圆通4.3.1材质料厚及质量应符合国标,材质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3.2外观:外表无绣迹、无变形、撞伤、刮痕,整批来料拉丝、色泽一致性良好。

4.3.3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没注明标准要求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5.工序质量检验标准冲裁〔数冲〕检验标准●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打磨处理去除毛刺。

●冲切过程中产生的接刀痕:必须符合安全〔不划伤手〕和零件尺寸公差,一般不大于板厚的10%~20%,数控冲咬出的孔、异形孔、圆角必须修整平滑。

●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mm。

●冲裁加工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 ≤5% t〔t为板厚〕。

●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mm。

●冲裁尺寸符合技术图纸要求,平面度公差要求见表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0.33
0.4 0.09 0.13 0.18
0.45 0.13 0.19 0.26
适用于一般要求的冲压件。
>6.5 ~10.0
0.95
1.42 1.9 0.5
0.75 1
0.32
0.48 0.65 0.17 0.26 0.35
应检测毛刺的最高峰值。如果精度要求高,可以使
>0.1 ~0.2 0.02
0.03 0.05 0.02
0.02 0.03 0.02
0.02 0.03 0.02 0.02 0.02
>0.2 ~0.3 0.03
0.05 0.07 0.03
0.04 0.05 0.3 ~0.4 0.05
0.07 0.1 0.04
0.07 0.1 0.03 0.04 0.05
>1.0 ~1.6 0.17
0.25 0.34 0.12
0.18 0.24 0.07
0.11 0.15 0.04 0.06 0.08
>1.6 ~2.5 0.25
0.37 0.5 0.18
0.26 0.35 0.11
0.16 0.22 0.06 0.09 0.12
测量。如果 精度要求不 是很高,可 以用千分尺 、高度尺等 机械长度测 量工具进行 测量。
毛刺的高度超过一定限度,将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 精密冲压件。
>2.5 ~4.0
0.36
>4.0 ~6.5
0.6
0.54 0.72 0.25
0.9 1.2 0.36
0.37 0.5 0.2
0.54 0.73 0.22
JB/T 4129-1999 表(1)冲压件毛刺高度的极限值(mm)
材料 抗拉 强度 Mpa
加工 精度级别
> 100
f
~ 250
m
g
> 250
f
~ 400
m
g
> 400
f
~ 630
m
g
f
> 630
m
g
≤0.1
0.02
0.03 0.04 0.02
0.02 0.03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落料冲压件断面
冲孔件断面
图(1)(h—毛刺高度 t—冲压件的材料厚度)
3、毛刺高度的极限值(数控冲床剪切面质量:R角(5%)光滑面(60%)撕裂面(30%)毛刺面(5%)) (冲3压0%件)毛毛刺刺面高(度5%的),极可限切值板按厚照最表厚(达1)4M中M.的。规特定点。:精度高,加工灵活.。缺点:受模具限
冲压件毛刺高度标准及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所列的数值在冲压公差的概念上是不允许的。但是,一般冲压件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毛刺。毛刺的高度超过一定限度,将影响
用性能。本标准适用于对毛刺高度有一定要求的金属冲压成品件。不适用于对毛刺有特殊要求的成品件及精密冲压件。 2、定义
冲压件毛刺系指板料冲压时留在冲压成品件断面口上的毛刺。如图(1)所示:
0.05 0.07 0.03
0.04 0.05 0.02 0.02 0.03
冲压件的材料厚度
>0.4 ~0.7 0.09
0.12 0.17 0.06
0.08 0.11 0.04
0.05 0.08 0.02 0.03 0.04
>0.7 ~1.0 0.12
0.17 0.23 0.09
0.13 0.17 0.05
注: f级(精密级)适用于较高要求的冲压件;m级(中等级)适用于中等要求的冲压件;g级(粗糙级)适用于一般要求的冲压件。
Q235 A抗 拉强 度 MPa
:4 32~4 61MP a
4、检测
检测 常温常压。 环检测 根据产品的精度要求和材质,使用光学投影仪、工具显微镜、千分尺或其它等效方法检测。检测时应检测毛刺的最高峰值。如果精度 方 行用轮光廓学投投影影仪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