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各地真题)word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 共16分)1.小美有100元现金, 她想购买香肠每根3元, 那么小美可以买()根香肠。
A.33B.32C.31D.302.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A.闹钟指针的运动B.电风扇扇页的运动C.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3.左图是三角形经过()得到的。
A.平移B.旋转C.既平移又旋转4.拉抽屉是()现象。
A.平移B.旋转C.轴对称5.小聪推门进了教室, 推门时门在()。
A.平移B.旋转C.对称6.下列哪种运动可以看成平移()。
A.升国旗B.电风扇叶片转动C.钟摆的运动7.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转动着的呼啦圈B.电风扇的运动C.拔算珠8.下面()的运动是旋转。
A.旋转的呼啦圈B.观光电梯C.拨算珠二.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一个数除以8, 商是24, 余数是9。
( )2.100千克的沙子比100千克的棉花重。
()3.开着的电风扇叶片属于旋转现象。
()4.被除数是三位数, 除数是一位数, 商最多是三位数。
()5.下面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
()6.王强开车从宜昌去武汉, 他三小时行驶了240千米, 王强的行驶速度是80千米每小时。
()7.457÷3的商是三位数。
()8.一块橡皮约重20千克。
()三.填空题(共8题, 共17分)1.图形旋转后, ()和()都不发生变化, ()和()发生了变化。
2.星期天, 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到公园玩。
公园的门票是: 成人每位28元, 儿童每位14元, 共需要花费()元。
3.一个图形平移以后, ()变了, ()没有变。
4.□□÷5=16……□, 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5.在计算“100-100÷5”时先算()再算()。
6.图形旋转后的()和()发生了改变, ()不变。
7.中有()条对称轴。
8.被除数是73, 除数是8, 商是(), 余数是()。
四.计算题(共2题, 共10分)1.计算。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一份稿件有900个字,王老师每分钟打105个字,8分钟能打完这份稿件吗?()A.能B.不能C.不能确定2.小美有100元现金,她想购买香肠每根3元,那么小美可以买()根香肠。
A.33B.32C.31D.303.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A.平移B.旋转C.既是平移又是旋转4.左图是经过()得到的。
A.平移B.旋转C.既平移又旋转5.拧开矿泉水瓶盖是做( )运动。
A.平衡B.对称C.旋转6.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A.闹钟指针的运动B.电风扇扇页的运动C.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7.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不变,它的周长应增加()厘米。
A.4B.8C.168.图形()是由下面的图形平移得到的。
A. B. C.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4÷6和98÷7的商相等。
()2.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平移。
()3.一块橡皮约重20千克。
()4.甲数是80,乙数比甲数的2倍还多15,乙数为多少?列式为(80-15)×2。
()5.□÷5=12……△,被除数最大是65。
()6.9除一个三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
()7.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
()8.□÷8=12……☆,□最小是103。
()三.填空题(共8题,共22分)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填上“旋转”或者“平移”)2.关推拉门过程中门的运动是()现象,电梯的上下移动是()现象。
3.桃心飘向哪儿?2千克______2000克5千克______4900克 800克______1千克3500克______4千克4千克______3800克 5千克______500克4.有73个雪梨,每盘最多放6个,至少要()个盘子才能全部装完。
5.一枚2分硬币约重1(),()枚2分硬币重10克。
6.在○里填上“>”“<”“=”。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1.今年上半年有多少天?(填数字)合多少个星期?还剩多少天?2.28个桃子等于多少个桃子?(填数字)3.将4200平方厘米转换成平方分米和将36平方米转换成平方分米的结果分别是多少?将9元转换成角和分的结果是多少?将3分米转换成米的结果是多少?将3000米转换成千米的结果是多少?将4吨转换成千克的结果是多少?4.将3□×20的□填成什么数才能使积等于2?此时积是多少?5.用一根长为16米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最大的两位数乘以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多少?7.两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左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多少?在⑴、⑵、⑶、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9.一条小河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明说他身高140厘米,下河没有危险。
这个说法正确吗?10.用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否一定比用同样长度的铁丝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为什么?11.3、4、9.5、21中有几个整数?12.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13.19×38约等于多少?(填数字)14.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面积扩大多少倍?15.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哪个更大?或者说它们的面积是否相等?为什么?16.下图中,长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周长和面积是否相等?为什么?本篇文章是一组无意义的数字和符号,需要进行整理和改写。
1.今年上半年的天数为181天,可以分成25个整周和6天。
其中,每周有7天。
2.为了使一个数的末尾有两个0,需要在这个数后面乘以10.因此,20已经有一个0,只需要再乘以5或者7,就可以得到600或700.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6米,因此它的面积是16平方米。
4.有四个整数,它们都是正整数。
5.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完整答案(必刷)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一个三位数除以8的商是一个三位数,那么被除数的百位上不可能是()。
A.7B.8C.92.下面的运动哪个是平移?()A.公园里的旋转木马B.跳绳C.抬水3.汽车在公路上运动时,轮子的运动是()。
A.平移B.旋转C.既平移又旋转4.下列现象( )是平移。
A.电风扇旋转B.推拉门打开C.车轮转动5.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A.推开教室的门B.用板手拧螺丝C.汽车在直路上行驶6.下列哪种运动可以看成平移()。
A.升国旗B.电风扇叶片转动C.钟摆的运动7.拉抽屉是()现象。
A.平移B.旋转C.轴对称8.花店里有95朵花,每6朵扎一束;最多能扎成()束。
A.15B.16C.17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下面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
()2.试商的时候,只要用四舍五入法,一定可以一步找准。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7=23……□,□里最大能填22 。
( )5.□94÷6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应填6。
()6.702÷7的末尾有两个0。
()7.试商时除数可以四舍五入看做整十数。
()8.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三.填空题(共8题,共23分)1.图形可以通过()得到图形。
2.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现象。
(用“平移”或者“旋转”作答)3.小明4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其中前三次的平均成绩是88分,小明第四次得()分。
4.在镜子前你右手拿毛巾,镜子中的你是()手拿毛巾。
5.算一算,填一填。
2000克+3000克=()克 9000克-8000克=()克5千克+4千克=()千克 5千克=()克()千克=4000克200克+300克=()克900克-200克=()克9000克=()千克6千克+3千克=()千克6.在括号里填正确的符号或数。
4千克=()克8000克=()千克200千克+300千克=()千克8000千克=()克96()92-17 2405()2400+540+1000()1400 700+200()9007.一个数除以6,商是65,余数是4,这个数是()。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轻巧夺冠)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 共16分)1.左图是经过()得到的。
A.平移B.旋转C.既平移又旋转2.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中, ()的周长最短。
A.长12厘米, 宽1厘米的长方形B.长6厘米, 宽2厘米的长方形C.长4厘米, 宽3厘米的长方形3.能通过平移得到的图案是()。
A. B. C.4.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图形经过平移后, 可以互相重合的是()。
A. B. C.5.从下列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平行四边形B.半圆形C.环形6.下列算式中, 乘积比600小得多的是()。
A.229×3B.3×204C.124×47.下面哪些图形是对称的?()A. B. C.8.李小丽共有86枚1角的硬币, 如果把这些硬币都换成5角的硬币, 一共可以换成()枚5角的硬币。
A.43枚B.86枚C.17枚D.26枚二.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笔算除法时,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棉花重。
()3.459连续减去9, 最多能减51次。
()4.一个数的4倍是48, 这个数是12。
()5.一个数除以9, 商一定比这个数小。
()6.□94÷6要使商是三位数, □里最小应填6。
()7.拉抽屉是旋转现象。
( )8.一位数除三位数, 商有可能是两位数。
()三.填空题(共8题, 共20分)1.一个鸡蛋约重50克, ()个鸡蛋约重500克, ()个鸡蛋约重1千克。
2.一个数除以9, 商是12, 余数最大是(), 当余数最大时, 被除数是()。
3.一个数除以7, 商是24, 余数最大是()时, 被除数是()。
4.根据的变换,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5.拉抽屉的运动是()现象, 乘坐海盗船时船的运动是()现象。
6.计算时, 如果商的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不够商1, 就写()。
7.在○里填上“>”“<”“=”。
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禹会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2023-2024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运动中,是平移有()个。
拨算珠推窗户钟表指针转动开门关抽屉A.2B.3C.42.李阿姨买了两瓶同样质量的牛肉酱,她将两瓶牛肉酱一起放在电子秤上称,结果正好是1千克,一瓶牛肉酱的净含量()。
A.正好500克B.比500克重C.比500克轻3.下面交通标志图片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4.右图是一个长方形,如果把它分成A、B两部分,把这两部分的周长作比较,结果()。
A.一样长B.A的周长长C.B的周长长5.一根铁丝在记号处弯折,()能围成一个长方形。
A.B.C.二、填空题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将受益终生。
一个身高大约130( )、体重大约25( )的三年级学生,每日要摄入蔬菜至少400( ),每日糖摄入量应控制在25( )以内。
要多做户外运动,少看电子产品,每天坚持体育锻炼60( )。
7.在□÷6=23……△这道算式中,△最大是( ),这时□是( )。
8.在括号里填上“>”“<”或“=”。
5千克( )5000克608÷2÷2( )608÷42300克( )2千克30克8×540( )504×89.甘肃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丽丽计划为灾区小朋友折200只千纸鹤祝福平安,第1天折了10只,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折的只数是前一天的2倍。
照这样计算,丽丽第二天折了( )只,第三天折了( )只……( )天可以折完。
10.把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折痕将长方形纸平均分成( )份,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 )。
11.把一个长8cm、宽6cm的长方形分成2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cm或( )cm。
12.小军家住在6楼,每层楼之间有18级台阶。
小军从一楼到家共要走( )级台阶。
13.小刚把围棋子按照一黑一白的规律排成一长排,如下图,如果被遮住的部分有22个黑子,那么遮住的白子有( )个。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6的轴对称图形可能是()。
A.7B.8C.92.小红3分钟跳绳623下,小刚2分钟跳278下,()的速度快。
A.小红B.小刚C.无法确定3.左图是图经过()得到的。
A.平移B.旋转C.既平移又旋转4.下列运动中,()的运动是平移。
A.风车B.电梯C.钟摆5.铅笔平移后的线条是()的。
A.互相平行B.不平行C.互相垂直6.下面图形()通过平移可以和重合。
A. B. C.7.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不变,它的周长应增加()厘米。
A.4B.8C.168.下面不是平移现象的是()。
A. B. C.1.一个数除以9,商一定比这个数小。
()2.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棉花重。
()3.542÷9的商比较接近60。
()4.下面图案是轴对称图形。
()5.9除一个三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
()6.△÷7=23……□,□里最大能填22 。
( )7.100千克的沙子比100千克的棉花重。
()8.因为12×4+5=53,所以53÷4=12……5。
()三.填空题(共8题,共22分)1.305的5倍是(),8个147相加是()。
2.4□8÷4,要使商中间有0,且没有余数,那么□里最大应填()。
3.算一算,填一填。
2000克+3000克=()克 9000克-8000克=()克5千克+4千克=()千克 5千克=()克()千克=4000克200克+300克=()克900克-200克=()克9000克=()千克6千克+3千克=()千克4.一只鹅重6千克,1只鹅的重量等于2只鸭的重量,2只鸭的重量等于3只鸡的重量。
那么,1只鸭的重量等于()千克;1只鸡的重量等于()千克。
5.一袋方便面中100克,()袋这样的方便面重1千克。
6.一辆汽车5小时行575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千米。
7.2千克比1500克多()克,3千克比2100克多()克。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一份稿件有900个字,王老师每分钟打105个字,8分钟能打完这份稿件吗?()A.能B.不能C.不能确定2.每瓶能装8只千纸鹤,装下100只千纸鹤至少要用()只瓶子。
A.12B.13C.143.学校食堂有86棵大白菜,每9棵装在一个筐里,一共需要()个筐。
A.7B.8C.9D.104.在下面数字中,()是轴对称图形。
A.0B.4C.75.拧开矿泉水瓶盖是做( )运动。
A.平衡B.对称C.旋转6.下列现象中,()不是平移。
A.升旗B.拉抽屉C.汽车方向盘运动7.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中,()的周长最短。
A.长1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B.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C.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8.下面()的运动是旋转。
A.旋转的呼啦圈B.观光电梯C.拨算珠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951÷3的商是三位数。
()2.6棵荔枝树一共产荔枝415千克,平均每棵荔枝树大约产荔枝70千克。
()3.甲数是72,比乙数的2倍少12.求乙数算式是72×2-12。
()4.□÷8=12……☆,□最小是103。
()5.估算要严格按照“四舍五入”法进行。
()6.200作为被除数,末尾有2个0,商的末尾一定也有2个0。
()7.甲数是80,乙数比甲数的2倍还多15,乙数为多少?列式为(80-15)×2。
()8.下面图案是轴对称图形。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一包味精80克,一包洗衣粉420克,一包盐500克,合计()千克。
2.拧灯泡是()现象,电梯的运动是()现象。
3.546÷7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4.南栅小学五年级同学植树45棵,四年级同学植树的棵数比五年级的2倍少18棵,四年级同学植树()棵。
5.根据图中物体的运动现象,填“平移”或“旋转”。
()6.一个数除以6,商是18,有余数,当余数最大时这个数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苏教版)
在小学阶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家以后的学习大
有帮助,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祝大家阅读愉快。
一、计算。
(18分)
1.直接写出得数。
(6分)
5409=3033= - = + =
100=4804=4050= 2.7+1.2=
679=2140=3.5-2.4= 02=
2.用竖式计算。
(12分)
8055=4852=8.1-6.5=
3016=6438=3.8+4.7=
二、填空。
(26分,每空1分)
1.6146的商是()位数;要使□282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2.小东的生日在一年的倒数第三天,小东的生日是()月()日。
3.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4.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辆卡车重4( ) 我国古代修筑的长城大约长7000()
一个苹果约重200() 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00()
5.草地上有5只白兔和2只灰兔,灰兔占这群兔子的;后来又来了一只灰兔,这时灰兔占这群兔子的。
6.7分米= 米=( )米(填小数)6角= 元=( )元(填小数)
7.在□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8.在○里填上或=。
0.60.39元6角9.6元13291923
10分钟时6平方米600平方厘米5千克3吨
三、在正确答案后面的□里画。
(10分)
1.下列算式中,乘积小于1500的是?
315348294241
2.下面字母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TS
3.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闹钟指针的运动电风扇风叶的运动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
4.有45个桃,一只小猴分得它的,分得了几个?正确的列式是
45494594594
5.小新数学测试前3个单元的平均分是90分。
其中第一单元是88分,第二单元是92分,第三单元是多少分?
88分90分92分
6.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那么图形是从哪面看到的? 正面侧面上面
7.2019年3月1日的前一天是?
2月28日2月29日2月30日
8.分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3,走过了一圈的几分之几?
9.下面是四位同学100米跑的成绩,谁跑得最快?
小红小方小华小倩
16.1秒16.8秒15.6秒15.9秒
小红小方小华小倩
10.比较长方形中的甲、乙两部分,有什么发现?
它们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它们的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它们的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四、填一填,画一画。
(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8分)
1.小船的面积大约有( )平方厘米;画出小船图向左平移8格后的图形。
2.画出图1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3.图2向()平移了()格。
五、解决问题。
(38分)
1.超市购进288箱水果,用4辆同样的卡车分2次运来。
平均每辆卡车每次运多少箱? (4分)
2.四(1)班有52名同学去春游,平均每人花费39元,带2019元够吗?(4分)
3.小兔子的每个桃子比小松鼠的每个桃子便宜多少钱?(4分)
4.李大爷家沿墙围了一块长方形菜地(如图)
(1)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分)
(2)如果给这块菜地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4分)
(3)李大爷想用这块地的种西红柿,西红柿地有多少平方米? (算一算,并在图中画一画)(5分)
(4)李大爷准备种224棵白菜,每平方米种8棵,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地?(4分)
6.下表是6位同学五月份收集废电池的数量统计。
小红小军小丽小倩小青小东
6节4节8节8节7节9节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涂色完成右边的统计图。
(3分)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2)平均每人收集几节废电池?(4分)
(3)收集废电池数量少于平均数的有几人?高于平均数的有几人?(2分)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希望对小
朋友们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