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要素
旅游的6大要素

旅游的6大要素
旅游的6大要素包括吃、住、行、游、购、娱。
1.吃:指的是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通过品尝美食,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2.住:指的是在当地的住宿体验。
无论是豪华酒店还是简朴的民宿,都可以通过住宿体验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3.行:指的是旅游过程中的交通方式。
不同的交通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旅行体验,比如自驾游可以更自由地探索目的地,而公共交通则更加环保和省钱。
4.游:指的是游览当地的景点和名胜古迹。
通过参观景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5.购:指的是在当地购买纪念品和特色商品。
通过购物可以带回家乡一些特别的纪念品,也可以支持当地经济。
6.娱:指的是在旅游过程中参与的娱乐活动。
比如参加当地的节日庆典、观看当地的文化表演等,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习俗。
在旅游过程中,这些要素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通过合理安排这些要素,可以让旅游更加丰富、有趣和难忘。
旅游目的地发展十二要素

旅游目的地发展十二要素1.环境资源:旅游目的地的环境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美丽的自然景观、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域都会吸引游客前来。
因此,保护环境资源并合理开发利用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因素。
2.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如历史遗迹、传统习俗、民俗艺术等。
开发和保护文化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任务。
3.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酒店、餐饮等。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基础,可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和舒适的居住条件。
4.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
训练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和提高居民的旅游意识能够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
5.产业链条: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链条,包括旅行社、导游、酒店、餐饮、交通等。
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协作合作关系,提供全面的旅游服务。
6.旅游宣传:宣传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
通过传媒、网络、社交媒体等宣传渠道,向游客展示旅游目的地的魅力,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7.旅游政策:政府的旅游政策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需要出台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扶持措施,吸引投资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8.旅游活动:旅游目的地需要举办各种旅游活动,如文化节、艺术展览、体育赛事等,吸引游客的同时也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9.游客体验:游客的体验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推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10.安全保障:安全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保障。
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
11.可持续发展: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需要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文化遗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12.市场调研和竞争情况: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根据游客的需求开发适合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初级经济师-旅游经济第一章

第一章旅游活动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体系一、区分“旅游活动”“旅行活动”“观光活动”(一)概念1、旅游活动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目的,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以及在该地的停留和访问活动。
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1)旅行者在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往返旅行活动(2)在到访地的停留和访问活动2、旅行活动泛指人们在不同地点间的空间转移过程。
前往他乡探亲、外出游山玩水、外出差旅、迁居他乡,皆可成为“旅行”。
3、观光活动“观光”—参观外国或外地的景物、建设等。
(二)区分1、“旅游活动”VS“旅行活动”旅游活动:(1)将出于移民和就业等目的的外出旅行排除在外;(2)全程活动结束,毕竟返回经常居住地或始发地。
旅行活动:(1)可涵盖出于任何目的的离家外出行为;(2)全程活动结束,不一定返回经常居住地或始发地。
总结:两者外延关系是“旅行活动>旅游活动”任何旅游者皆可归属于离家外出的旅行者,而离家外出的旅行者却不一定被纳入旅游统计的旅游者。
2、“旅游活动”VS“观光活动”(1)“观光”所强调的是“游”,没有涉及对“旅”的反映;(2)“观光”仅是消费性旅游活动的一种,既不能囊括所有种类的消遣性旅游活动,更无法涵盖以差旅性出访为代表的其他类型的旅游活动总结:三者外延关系是“观光活动<消遣性旅游活动<全部旅游活动”二、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活动的概念界定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消遣、差旅及其他目的,短期(历时不超过12个月)离开自己的经常居住地,前往他乡旅行,以及在该地的停留访问活动。
1、界定技术性依据(1)出游目的,必须是出于消遣、差旅或其他非就业性、非移民性的目的或原因;(2)停留时间,旅游者在目的地连续停留时间最长不超过12个月。
三、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1、合成性2、异地性3、暂时性4、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备注:旅行活动主要是旅游者在其经常居住地与出游目的地之间的旅途往返,但也包括在旅游目的地不同地点之间往来的空间转移活动;逗留活动泛指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期间所开展的各种游历、访问及生活活动。
旅游十二要素范文

旅游十二要素范文旅游是人们参观、观赏或探索各种目的地,以放松身心、获取知识和体验新文化的活动。
旅游的盛行给世界各地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旅游的成功与否和被吸引的程度取决于一系列因素。
以下是旅游的十二个关键要素。
1.目的地:旅游的第一个要素是目的地本身。
旅游目的地可以是城市、国家、海滩、山脉、湖泊、历史遗址或自然公园等。
目的地的吸引力是旅游的核心,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景点和环境来吸引游客。
2.交通:为了到达目的地,交通是旅游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交通可以包括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路。
建设和发展有效且便捷的交通网络对于地区旅游业的繁荣至关重要。
3.住宿:当游客到达目的地时,他们需要一个安全舒适的住处。
住宿可以包括酒店、度假村、民宿、露营地和青年旅社等。
提供各种住宿选项,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是目的地旅游业成功的关键之一4.餐饮:旅游者在旅行期间需要得到合适的饮食。
餐饮业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餐馆、咖啡馆和小吃摊等选择,以满足不同品味和饮食偏好的游客。
5.景区设施:为了吸引游客,目的地需要提供各种景区设施。
这些设施包括导游服务、观光车、博物馆、剧院、游客中心和停车场等。
游客依靠这些设施来获得有关目的地历史、文化和自然背景的信息。
6.景点:目的地的景点是吸引游客的主要诱因。
景点可以是自然的,如山脉、湖泊、河流和海滩,也可以是人造的,如建筑物、雕塑和历史遗迹。
在发展旅游业时,景点的保护和宣传是至关重要的。
7.文化:旅游也是体验目的地文化的一种方式。
每个目的地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包括语言、民俗、宗教和节日等。
提供文化活动和体验,以展示目的地的独特之处,可以吸引更多游客。
8.娱乐活动:旅游的乐趣也来自各种娱乐活动,如购物、音乐会、体育比赛和音乐节等。
提供多样化的娱乐选择可以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游客停留时间。
9.服务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旅游成功的关键。
友好的员工、高效的服务和良好的设施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
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和满足游客的需求是吸引游客并促使他们再次光临的重要方式。
旅游经济学

名词解释: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指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
旅游需求:就是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人们为了满足其对旅游活动的欲望,愿意在一定时间和价格条件所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旅游需求就是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旅游需求规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对某一旅游产品的需求随该产品的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化,随人们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变动成同方向变化。
旅游需求弹性:旅游需求对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动反应程度。
具体包括旅游需求价格弹性和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旅游供给:旅游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旅游经营者愿意并且能够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供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旅游需求;旅游供给必须是有效的供给;旅游供给是由基本旅游供给与辅助旅游供给两大类组成。
旅游供给规律:旅游供给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稳定性;旅游供给曲线会受其它影响因素的作用发生变动。
旅游市场:广义指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狭义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中存在的对旅游产品具有支付能力的现实和潜在的购买者。
即,狭义的旅游市场就是旅游客源市场。
旅游市场形成具备的四个要素:旅游者、旅游购买力、旅游购买欲望、旅游购买权利。
旅游价格:旅游价格是旅游者为了满足旅游活动的需要所购买的旅游产品的价格,是旅游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旅游消费结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旅游消费效果:在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消费支出与达到消费目的之间的对比关系,就是旅游消费效果。
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旅游者消费的最大满足是指旅游者在支出一定时间和费用的条件下,通过旅游消费获得的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最佳感受。
旅游十二要素【精选文档】

旅游目的地发展十二要素及其内涵引题什么是旅游目的地?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能够满足旅游者终极目的的地点或主要活动地点。
而旅游者之所以到会离开自己常住地到目的地旅游,从效用的角度看,是因为该消费者觉得从特定目的地进行闲暇消费能够得到比常住地以及其他备选目的地更多更优效用。
也就是说,该特定目的地对该消费者具有吸引力。
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旅游目的地是能够使旅游产生动机,并追求动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总和。
这里的要素至少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吸引要素,即各类旅游吸引物,包括有形的、无形的吸引物,也包括物质性的、非物质性的因素,旅游吸引物产生的是吸引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直接的基本吸引力,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旅游景区(点)自然是“第一产品(primary products)";其次是服务要素,即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旅游地的其他设施及服务虽然不是旅游者访问目的地的主要因素,但是它们作为“第二产品(secondary products)"将会影响旅游者的整个旅游经历,因此当两地旅游吸引物存在替代关系时,服务质量优劣、设施完善程度、交通便捷程度将会对旅游者的目的地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交通、旅游设施及服务作为辅助吸引力的依托,与旅游吸引物共同构成旅游地的整体吸引力的来源;第三是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既构成了吸引要素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服务要素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条件,这其中的供水系统、供电系统、排污系统、道路系统等公用设施,医院、银行、治安管理等机构以及当地居民的友好态度等将构成“附加产品(additional products)"并与旅游吸引物等共同构成目的地的整体吸引力,因此也是非常重要的.总体而言,前两个方面可以集中称为吸引要素,而后一个方面可以集中称为发展要素。
一、吸引要素从旅游活动过程来看,对应旅游的全过程,形成了六个要素。
在八十年代,中国旅游业刚刚发展的时候,只被称为五个要素,就是吃、住、行、游、购。
旅游市场的概念

旅游分销渠道
旅游分销渠道:是指旅游产 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到达消费 者所经过的各个中间环节。
1
分销渠道的效率和畅通对旅 游市场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
分销渠道的选择和管理是旅 游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之一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 网和移动互联网成为重要的 分销渠道,为旅游市场的发 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线上渠道
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平台进行在线销售,提高销售效率和客户便捷性。
促销策略
促销活动
01
通过优惠活动、折扣、赠品等形式吸引客户,提高销售量和知
名度。
品牌推广
02
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客户忠
诚度。
客户关系管理
03
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提高客
户满意度和维系客户。
05
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
产品策略
产品定位
明确旅游产品的目标市场和竞争优势,以满足不同游 客的需求。
产品创新
不断推出新的旅游线路、活动和特色服务,提高游客 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产品质量
确保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标准,提高游客的信任度和口 碑。
价格策略
01
定价策略
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成本 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价格,以吸引 和留住游客。
VS
旅游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体系,它 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如交通、住 宿、餐饮、购物、娱乐等,这些行业 和领域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构 成了旅游市场的整体。
旅游市场的特点
多样性
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旅游者有不同 的需求和偏好,同时旅游经营者也会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多 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旅游者是旅游市场的主体, 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 费者。
旅游经济学(名词解释)

旅游经济学(名词解释)1、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是一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学科特点:新兴学科、应用学科、产业经济学科、边缘性学科。
研究对象: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研究任务:1、揭示影响和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2、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寻觅和获取旅游业发展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3、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基础。
2、旅游经济:旅游经济现象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旅游活动采取市场交换形式所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作用:1、增加外汇收入。
2、加快货币回笼。
3、扩大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产业。
5、积累建设资金。
6、促进贫困地区脱贫。
产业化标志:1、旅游消费需求的集中化2、旅游生产提供的专业化3、旅游经济运行的规范性3、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指在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消费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
特点:1、综合性2、无形性3、不可转移性4、旅游产品生产、交换与消费的同一性5、旅游产品的依赖性(社会公共产物)6、脆弱性旅游产品开发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2、综合效益原则3、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什么要进行旅游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答:旅游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是一门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寻求使旅游投资项目达到最好经济效益的研究方法。
(1)旅游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旅游项目投资必不可少的工作(2)旅游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是评估旅游项目的重要依据(3)旅游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是为筹集资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旅游产品的一般构成:核心部分(资源、服务)、形式部分(物质载体、形象、品牌、特色、声誉、组合方式等)、延伸部分(优惠条件、附加利益{售后、装潢、小礼品、优惠价格})旅游产品的需求构成:1、基本旅游产品(住宿、餐饮、交通、游览等弹性较小)、非基本旅游产品(旅游购物、医疗保健服务、修理服务、通信服务、美容服务等弹性较大)旅游产品的供给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购物品、旅游通达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而形成的具有旅游 功能的事物和因素。
地貌
如:云南石林
水文
如:尼亚加拉瀑布
气候
如:承德避暑山庄
野生动植物 如:洛阳牡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文旅游资源
24、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2000.11 文化遗产
25、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 2000.11 文化
遗产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 2003.7、盛京三陵(辽宁)2004.7
26、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000.11 文化遗产
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遗产
28、云冈石窟 2001.12 文化遗产
29、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2003.7 自然遗产
30、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004.7.1 文化遗产
31、澳门历史城区 2005 文化遗产
3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006.7.12 自然遗产
33、中国安阳殷墟 2006.7.13 文化遗产
34、中国南方喀斯特 2007.6.27 自然遗产
3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2007.6.28 文化遗产
36、福建土楼 2008.7.7 文化遗产
37、江西三清山 2008.7.8 自然遗产
38 、山西五台山 2009.6.26 文化景观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黄龙风景名胜区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三江并流 江西三清山 南方喀斯特 熊猫基地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个性原则 市场原则
突出个性,是为了适应旅游者求新、 求奇、求美、求异的心理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旅游市场的需 求变化为依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 旅游者的需求为标准。
11、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12 文化遗产
12、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遗产
1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
14、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1994.12 文化遗产
15、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6、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
旅游经济要素的客观性是指旅游经济要 素的形成与存在与一个国家或一地区的
2.旅游经济要素的客观性 社会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旅游经济要素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3.旅游经济要素的发展性
旅游经济活动的变化不断演进的,旅游 经济要素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单一向
综合、从分散向集中发展的。
二、旅游资源
古文化遗址 如:华清池
古陵墓
如:皇帝陵
古建筑
如:巴黎圣母院
伟大工程
如:三峡工程
民俗风情
城镇风貌
部分省市旅游资源特征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87.12 文化遗产
2、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遗产
3、山东泰山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4、长城 1987.12 文化遗产
一方面,旅游吸引力会随着旅游消费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另一 方面,旅游吸引力具有定向性的特点,某项旅游资源对一些旅游 者的吸引力颇大,而对另一些旅游者则无任何吸引力。
(二)旅游吸引力
对旅游吸引力深入理解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 旅游吸引力具有主体性。旅游吸引力的主体构成是旅游资源状况,旅 游吸引力强弱度是与旅游资源丰富程度相联系的,旅游地旅游资源愈 丰富,旅游地区吸引力强度就愈大。 旅游吸引力具有综合性。旅游吸引力强弱,除了受旅游地旅游资源丰 富程度所决定以外,也受到旅游地其他因素的影响. 旅游吸引力具有变动性。旅游吸引力的强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 构成旅游吸引力的资源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会随着旅游消费活 动和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 旅游吸引力具有针对性。旅游吸引力强弱大小并不是对所有的旅游者 都是一致的,同样的旅游资源可能对某类型旅游者产生较大的吸引力, 对另一类旅游者却没有吸引力。
第二章
旅游经济要素及其转化
第一节 旅游经济要素
一.旅游经济要素的内容与特性
旅游经济具有自身特定的三大要素: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 务,这也是它同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基本区别点。无论什么类型、 什么规模的旅游经济,都是由这三大要素决定的。
旅游经济要素的特性
1.旅游经济要素的区域性
旅游经济要素的区域性是指旅游经济要 素相对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区域从而形成 鲜明的区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区域的 自然差、位势差。
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的特有范畴,是指一切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 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及事物的总和。
旅游资源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集合概念,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 样性,可以是自然的、人文的,亦可以是历史的、当代的。大多 数旅游资源,特别是自然或历史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是不可移 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效用的充分发挥。
世界遗产主要地区分布
国 家 自然 文化 自然/文化
中国 5 21
4
印度 5 21
0
日本 2 10
0
韩国 0
7
0
法国 1 27
0
意大利 1 37
0
(二)旅游吸引力
旅游吸引力是指由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所决定的对旅游者的刺激 程度,它对旅游者决定或选择旅游地区、旅游方式和旅游类型有 极大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旅游资源愈丰富, 旅游吸引力 愈大,引发的旅游动机愈强,旅游经济的规模就越大。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文化遗产
6、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 2004.7 文化遗产
7、安徽黄山 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10、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17、苏州古典园林 1997.12 文化遗产
18、山西平遥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9、云南丽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20、北京天坛 1998.11 文化遗产
21、北京颐和园 1998.11 文化遗产
22、福建省武夷山 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3、重庆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