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有关我国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
eviews计量经济学下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eviews计量经济学下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建立模型设计量经济模型为:= + + + + +式中,为第t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为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 为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元); 为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元)为铁路里程(万公里),解释变量前的系数均为正。
为估计参数,收集旅游事业发展所处的1994 -2012年阶段的统计数据,如下所示资料来源:二、分析模型中存在问题利用EViews软件,生成Y、、、、等数据。
利用OLS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得(一)估计模型参数该模型的= 0. 9883,F检验值为296. 85,是显着的。
、的符号与预期相反,表明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利用EViews软件,计算出、、、的相关系数矩阵如下表:(二)相关系数矩阵表从上可以看出:相关系数高达0. 974694,证明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三、解决模型中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将各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再对以下模型进行估计。
= + + + + +利用EViews软件,对、、、、分别对数,分别生成、、、、的数据,采用OLS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得:估计模型参数模型估计结果为= - 8. 2995 + 0. 8628 + O. 3997 + 0. 2926 + 1. 2719(0. 5478)(0. 09 )(0. 1217)(0. 0418)(0. 4104)t =(- 15. 15)(8. 98)(3. 29)(7. 00)(3. 10)= 0. 9984 DW = 1. 3581 F = 2224. 433四、模型的不足1、由于模型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没考虑可能存在的时滞问题,导致模型精准度有偏误。
2、数据本生带来的不可消灭的系统性误差。
3、以铁路里程作为相关基础设施的代表犯了以局部替整体的错误,因为中国的每一个景点间存在地域上的差异。
计量经济学课程旅游的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一直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立足于开发国内旅游市场,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国内旅游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国内旅游逐渐成在我国的旅游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旅游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消费支出和旅游业从业人员是衡量旅游经济活动及效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旅游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现在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分析旅游消费支出与旅游业从业人员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且通过这个例子来简单说明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 的相关操作,有关资料见表3-5。
表3-5 旅游消费支出与从业人员关系表我们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设定为以下线性回归模型:i 01i i Y X u ββ=++。
其中,i Y 为旅游从业人员数量;i X 为旅游消费总支出;i u 为随机误差项。
假设所建立的模型中随机误差项i u 满足古典假定,可运用OLS 方差估计模型的参数。
除了前面所使用的方法之外,也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 进行估计。
3.6.1 建立工作文件首先,双击Eviews 程序,进入Eviews 主程序。
在菜单项一次点击File\New\Workfile ,出现“Workfile create”,在“Data frequency”中悬着数据频率:Annual (年度数据) Semi- Annual (半年数据) Quarterly (季度数据) Monthly (月度数据)Weekly (周数据) Daily(5-day week)(每周5天日数据) Daily(7-day week)(每周7天日数据) Integer data (整数数据)在本例中我们选择Annual ,并且在起始年份和终止年份输入“1994”和“2007”,如图3-6所示图3-6 工作文件的建立点击“OK”出现“Workfile UNTITLED”工作框。
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

题目: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班级:12级旅馆一班姓名:张永超学号:2012130101472015年1月1 日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摘要】本文根据我国1994—2011旅游的相关数据,分析出影响我国旅游发展的部分因素。
根据对旅游发展的一些考证以及对影响我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分析,同时综合了相关的消费分析理论,选取了国内旅游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铁路里程等四个解释变量建立了理论模型。
在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基础上,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
然后,对所得的结果作经济意义的分析。
【关键字】旅游收入旅游人数旅游花费交通多重共线性正文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而旅游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国内收入中占据着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
因此,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4.4%,远高于同期GDP9.76%的增长率。
为此,需定量的分析影响中国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
二、问题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人们不再继续满足身体上的需求,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而旅游业随机而猛速发展。
我国国内旅游现状主要有三个特点:(1)发展快,规模大,1990—2001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由2.8亿人次增加到7.8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也由1990年的170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522亿元。
(2)覆盖范围广,东西南北遍地开花,形成了一个覆盖范围空前广大的态势。
(3)形式多样化,国内旅游不再是单一的以娱乐休闲为目的的活动,探亲访友、商务活动、学习考察、宗教朝拜、探险、保健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业已广泛的开展起来。
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也是促进旅游行业增长的又一助力。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农村人民也加入到了旅游的大军,调查发现,农村旅游人数占全国中人数的20.2%。
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湖北省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湖北省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刘皓;阮丹
【期刊名称】《商展经济》
【年(卷),期】2024()8
【摘要】当前,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旅游大省,对其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计量
经济学模型对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湖北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将2003—2021年湖北省旅游收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被解释
变量,利用最小二乘法构建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并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和自相关修正。
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国内旅游人数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其旅游收入有显著性
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湖北省旅游业持续健康地
发展。
【总页数】5页(P158-162)
【作者】刘皓;阮丹
【作者单位】武汉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F064.1
【相关文献】
1.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福建省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2.北京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
3.石家庄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
4.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计量经济学论文(eviews分析)计量经济作业

计量经济学论⽂(eviews分析)计量经济作业我国旅游收⼊的计量分析⼀、经济理论陈述在研读了⼤量统计和计量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了三个⼤⽅⾯进⾏研究,既包括旅游⼈数,⼈均旅游花费和基本交通建设。
其中,在旅游⼈数这个解释变量的划分上,我们考虑到随着全球经济⼀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消费。
中国旅游的国际市场是个有发展潜⼒的新兴市场,尽管外国游客前来旅游的⽅式包罗万象⽽且消费能⼒也不尽相同,但从国际服务贸易的⾓度出发,我们在做变量选择时,运⽤国际营销的知识进⾏市场细分,划分了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
这样,在旅游⼈数这个解释变量的最终确定上,我们选择了2X国内旅游⼈数,3X ⼊境旅游⼈数。
这点选择除了理论⽀持外,在现实旅游业发展中我们也看到很多景区包括成都的近郊也有不少外国游客的⾝影。
所以,我们选取这两个解释变量等待下⼀步进⾏模型设计和检验。
另外,对于⼈均旅游花费,我们在进⾏市场细分时,没有延续前两个变量的选择模式,有⼏个原因。
⾸先,外国游客前来旅游的形式和消费⽅式各异且很难统计。
我们在花⼤⼒⽓收集数据后,仍然没有⽐较权威的统计数据资料。
其次,随着国家对农业的不断重视和扶持,我国农业有了长⾜发展。
农村居民纯收⼊增加,⽤于旅游的花费也有所上升。
⽽且鉴于农村⼈⼝较多,前⾯的市场细分也不够细化,在这个解释变量的确定上,我们选择农村⼈均旅游花费,既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也是对第⼀步研究分析的补充。
所以我们确定了4X城镇居民⼈均旅游花费和5X农村居民⼈均旅游花费。
旅游发展除了对消费者市场的划分研究,还应考虑到该产业的基础硬件设施。
在众多可选择对象中我们经分析研究结合⼤量⽂献资料决定从交通建设着⼿。
在我国,交通⼀般分布为公路,铁路,航班,航船等。
由于考虑到我国⼀般⼤众的旅游交通⽅式集中在公路和铁路上,为了避免解释变量的过多过繁以及可能带来的多重共线形等问题,我们只选取了前⼆者。
即确定了6X 公路长度和7X铁路长度这两个解释变量。
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9995/10-1617/F7.2023.22.055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平措曲珍(西藏大学财经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摘 要: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扩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从学习知识中获得满足感外,旅游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放松身心、开阔眼界、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
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鼓励旅游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激发旅游市场活力;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旅游经济稳步提升的发展目标,再次重申了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对2000—2019年成都市的旅游数据情况展开研究,并以成都市国内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成都市旅游人数等为解释变量,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继而检验参数,并运用逐步回归法对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得出结论:成都市旅游人数与成都市旅行个数对成都市的旅游业收入有显著影响。
最后,本文基于此结论提出了提高成都市旅游收入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成都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参数本文索引:平措曲珍.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商展经济,2023(22):055-058.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平措曲珍(2000-),女,藏族,西藏山南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旅游产业以其丰富多彩的景点、优质的服务及便捷的出行方式,成功地将人们带到世界各个角落。
它既能满足游客出行需求,又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体验,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繁荣昌盛。
旅游收益则成为评价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当地社会进步程度以及实现当地社会繁荣稳定的关键参考。
成都市是一座充满年轻活力的城市,它不仅具备丰富的人文历史遗产,还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在这里,旅游业具备极强的吸引能量,并且具备良好的长期发展前景。
我们应深入研究成都市的旅游业,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成都市的旅游业长期稳定增长。
影响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

影响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1江璐1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南570228摘要: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扩大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旨在根据我国旅游相关数据,分析出影响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部分因素。
根据我国1994—2008年的旅游相关数据,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旅游人数、交通运输状况、闲暇时间四个因素,利用Eviews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参数检验和估计,最后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旅游收入国内旅游多重共线性影响因素一、引言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
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
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
由于旅游条件的改观,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
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
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
9%,到2010 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
44%达到8%。
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理论研究的有力支撑.因此,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因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二、相关文献综述郭丽君(2007)在《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国内旅游收入研究》中指出近年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国内旅游收入受到多个指标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包括出、入境的旅游人数;交通的便捷程度,还包括旅游黄金周政策的实施等等。
江苏省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 Economy83作为“无烟工业”和“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选取江苏省13个市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把国内旅游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公路通车里程、旅行社个数、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和国内旅游人数作为解释变量。
用OLS模型进行分析,然后进行了统计检验、多重共线性检验和异方差检验等,对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结果,据此对江苏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旅游产业是依托旅游资源,依托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旅游观光服务的产业,也被称为无烟产业。
狭义上的旅游业,主要是指旅行社、酒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销售的旅游企业;从广义上讲,旅游业是指专业经营旅游业的部门,它涵盖了与旅游业有关的各个行业,是一种新的、高层次的社会消费形态,是一种将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消费相融合的产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逐渐由一种极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转变为日常消费品,它已成为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江苏省的经济比较发达,旅游要素种类繁多,服务设施齐全,具有发展全域旅游的有利条件。
作为一个经济发达、文化发达、科学技术发达,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的省,其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效率的综合评估数值比全国同期的平均值要高。
基于此,本文选取了江苏省13个市2011—2020年共10年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以了解江苏省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二、模型设定与回归分析(一)变量选取旅游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不但可以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能够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各界人士的就业。
国内旅游业收入是反映一国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最直观的指标,综合反映了当地旅游经济的运行情况。
因此本文选取江苏省国内旅游收入(Y)作为被解释变量,并选取以下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地区生产总值(X1):GDP是指该区域某一段时间里生产活动的终极产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经济学有关我国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题目: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因素分析学院: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09国贸3班姓名:包欣学号:20090102301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因素分析[摘要]中国山河锦绣,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映衬;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构成了巨大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
近十年来,旅游业在全球蓬勃发展,而壮丽旖旎的中国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
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计量经济研究,找出影响因素,从而对今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收入国内旅游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一、问题的提出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
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
由于旅游条件的改观,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此,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因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旅游者的主观需求因素,包括旅游者的收入情况和闲暇时间等;二是旅游资源的客观供给因素,包括旅游资源及其设施、交通情况等。
具体说来包括:(一)居民可支配时间增多1999年9月,国家出台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根据这一放假办法,形成了三个各约一周的集中假期,即“春节”、“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
集中的假日,使出游者实施的中长距离旅游有了时间保证,人们有可能走得更远,逗留得更久,去更多的旅游景点,享受更多的旅游经历,也支出更多的费用。
“黄金周”使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加,在我国的国内旅游发展方面起着十分良好的作用。
(二)居民旅游观念的变化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GDP指标越高,国民的富裕程度越高,消费观念越强。
(三)交通情况随着经济的逐步增长,我国的交通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
铁路、公路的增多,条件的完善,使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居民也因此更乐于到各个地方旅游。
(四)旅游人数旅游消费与旅游人数有着一定的关系:旅游人数越多,消费水平通常就越高。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外出旅游,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对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现阶段,对于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应该着重发展哪些方面来促进这个朝阳产业继续发展壮大?这主要取决于哪些方面能给我过国内旅游业收入带来更大幅度的增长,即是我们研究课题的关键。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收集了1985--2005年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相关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诸如国内生产总值、旅游人数、交通建设等,并用计量方法进行细致分析和水平比较,以解决以上我们所提出的问题。
二、变量的选取和分析(一)影响因素分析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他能衡量外界提供的旅游消费所需环境的完善程度;GDP指标越高,相应的交通运输、信息传递等基础公共设施越完善,国民的富裕程度越高,消费观念越强。
经济的增长对消费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别是类似旅游这样的消费。
2.闲暇时间1999年9月,国家出台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根据这一放假办法,形成了三个各约一周的集中假期,继“春节”、“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
虽然如今三个取消了两个,但长久以来的节假日旅游观念仍然使得许多人选择在这一时期出门旅游。
这是国内旅游在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的条件下获得的一次新的提升,是国内旅游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3.人口人口数量的多少会影响旅游人次,从而影响旅游收入。
要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市场,必须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作为基础。
由于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因此巨大的人口规模是促进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指标选择基于以上问题的提出,我们在研读了大量统计和计量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了三个大方面进行研究,既包括旅游人数,人均旅游花费和基本交通建设。
从数据的可获得性考虑,将国内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作为自变量Y(单位:亿元)。
因变量的选取考察:(1)居民消费观念变化对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选取对居民消费观念变化有显著影响的国内生产总值GDPX1来衡量;(2)影响旅游消费的人数用旅游人数X2来横量;(3)交通状况的影响,用公路里程和铁路里程来衡量;在我国,交通一般分布为公路,铁路,航班,航船等。
由于考虑到我国一般大众的旅游交通方式集中在公路和铁路上,为了避免解释变量的过多过繁以及可能带来的多重共线形等问题,我们只选取了前二者。
即确定了X3公路长度和X4路长度这两个解释变量。
(4)居民的可支配时间的影响,设置表示闲暇时间选X5为解释变量。
3、 模型选择目前关于旅游消费的理论模型主要有旅游引力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但各模型都既有优势,又都存在一些缺陷。
由于影响国内旅游消费的因素较多,我们决定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来构建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模型。
多元回归线性模型为:μββββ+++++=n n 22110X ...X X Y(二)样本数据采集根据我们对影响我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分析,以及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的需要,初步选取了以下四个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旅游人数、公路长度和铁路长度。
鉴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和我们分析的即时性,收集了1995—2005年最近二十年的统计数据。
年份旅游消费支出(元) (Y)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X1)旅游人数(百万人) (X2)公路里程(万公里) (X3)铁路里程(万公里) (X4)闲暇时间 (X5) 1985 80 9016.0 24094.245.501986 10610275.227096.285.57198714012058.29098.225.5815042.1988 187300 99.96 5.61 0816992.1989 150240 101.43 5.69 0318667.1990 170280 102.83 5.78 0821781.1991 200300 104.11 5.78 0526923.330 105.67 5.81 0 1992 250535333.410 108.35 5.86 0 1993 864948197.1994 1023.5524 111.78 5.90 0960793.629 115.70 5.97 0 1995 1375.7771176.640 118.58 6.49 0 1996 1638.4678973.1997 2112.7644 122.64 6.60 01998 2391.2 84402.695 127.85 6.64 01999 2831.989677.1 719135.17 6.741.02000 3175.599214.6 744140.27 6.871.02001 3522.4109655.2 784169.80 7.011.02002 3878.4120332.7 878176.52 7.191.02003 3442.3135822.8 870180.98 7.301.02004 4710.7159878.3 1102 187.07 7.441.02005 5285.9183084.81212 193.05 7.541.0三、 模型及处理(一)建立模型根据以上各变量的设置,初步建立以下模型:01122334455i i Y X X X X X u ββββββ=++++++其中, i Y 代表旅游消费支出,即当年的旅游收入;1X 代表国内生产年总值;2X 代表旅游人数;3X 代表公路里程;4X 代表铁路里程;X5={0, 1999年以前1, 1999年以后(含1999年); i 代表随机扰动项. (二) 参数估计在EViews 中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进行参数估计,即出现以下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07/10 Time: 22:55 Sample: 1985 2005Included observations: 21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 ticProb. C-4554.8052253.323 -2.0213730.0615X1 -0.0012270.012050 -0.1018200.9202X2 3.5106071.3910092.523785 0.0234X3 1.3559166.747678 0.200946 0.8434X4 636.6679355.1465 1.792691 0.0932X5 598.443200.6966 2.981829 0.0093R-squared0.991377 Meandependent var1787.410 Adjusted R-squared 0.988503 S.D.dependent var1691.457S.E. of regression181.3664 Akaike info criterion13.47387从回归结果看,可决系数很高,通过F 检验,但在显著性水平05.0=α 下,1X 、3X 和4X 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而且1X 的系数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这表明该模型很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三)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用EViews 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得到相关系数矩阵: 变量 X1 X2X3X4X5 X1 1 0.9918 0.9684 0.9822 0.8406 X2 0.9918 1 0.9428 0.9644 0.8058 X3 0.9684 0.9428 1 0.9620 0.8931 X4 0.98220.96440.962010.8640 X50.84060 0.8058 0.8931 0.86381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个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
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
运用OLS 方法分别做Y 对X1、X2、X3、X4、X5的一元回归,结果如下:在5个解释变量中,Y对X的线性相关系数最大,二者的拟合程1度最好。
依据可决系数2R最大原则,选取X作为进入回归模型的第1一个解释变量,形成一元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