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PPT(68张)

合集下载

学业质量标准解读PPT精品文档63页

学业质量标准解读PPT精品文档63页

三年级:
学生识记生字,说明识记生字的方 法(可以引导学生对生字进行归类, 学生、平翘 舌音、声调等)、写错(结构复杂、 笔画较多)
书写强调的生字
(二)写字环节 1.一年级——三年级 分为四个步骤:
观察字形 范写指导 临写练习 评价修改
2.四年级——六年级
3—4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 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 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 最受感动的内容”。
5—6年级是 “能写简单的记实 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 情真实”。
2.操作
(1)低年级:说话、写话
通过“听、读”来获取知识, 积累素材,对自己有兴趣的、想 说的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想 象和思维加工,让学生用完整的 一句或几句连贯的话口述,然后 把口述的内容书写出来并加以评 改。
抒情:《小桥流水人间》:间接 抒情与直接抒情、《梅花魂》: 借助事件抒情
三、积累与运用 积累: 叠词(AAB、AABB、ABAB、ABB) 雨的成语、一组反义词的成语(小题
大做)、带有动物的成语、描写人物 的成语 词语搭配 对联、诗词、谚语、格言警句 课文好词佳段
运用: (一)仿写练习 1、仿写内容 2、仿写形式 (1)仿写范句
第一部分:识字写字 一、要求
二、教学环节
(一)识字环节
一、二年级:
1.学生自学或同桌查读 2.教师查读
(1)学生认读生词(或带有拼音) (2)学生认读生字(去掉拼音或
去掉熟字) (3)学生识记生字,说明识记生
字的方法(针对重点字、难点字或 典型字 (4)打乱顺序随机点读 (5)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1.要求
(1)学习整体感知 (2)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数学学业质量分析解读报告ppt课件

小学三年级语文数学学业质量分析解读报告ppt课件

6
16
26
6
及格率 98-99% 15
97%以下 27
数学学科
全区在C级程度上的人数比例为2%,阐明我 们有98%的学生到达了课标的要求;在C级程度 上人数比例最高的学校为11%。
从三年级的质量评价规范来看,我们区的 优秀率和合格率都是达标的,但是都未到达令
数学学科
2、三个领域的情况统计。 表一
表二:“阅读〞得分情况统计
测试 能力
题目编码
提取 信息
整体 感知
解决 问题
C3SO311 C3SO251 C3SO321
能力描述
能够从多个文段中提取信息
能整体感知文本的主旨 能合理利用文本信息解决生活中 的问题
平均得分率(%)
90 以上
80—89
70—79
69 以下



表二:“阅读〞得分情况统计
平均得分率(%)
90 80— 70— 69 以上 89 79 以下
√ √
√ √
√ √
√ √
表一:“积累与运用〞得分情况统计
测试 能力
理解 词义
题目 编码
C3SO091 C3SO101 C3SO111 C3SO121 C3SO131 C3SO141 C3SO151 C3SO161 C3SO171
能力描述
11
全区在C级程度以上的人数比例为2%,阐明我们有98%的学 生到达了课标要求;全区在C级程度上的人数比例最高的学校为 9%;从三年级的质量评价规范来看,我们的优秀率和合格率都 是达标的,但都未到达令人称心的比率,尤其是“保底〞〔合 格率〕不够。
2.三种才干总体情况统计
表一:三种才干总得分率
能力类型

教学质量分析幻灯片(2022-2023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教学质量分析幻灯片(2022-2023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各科名次段(统考)
初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总分
1 13 5 8 9 7 10 19 8
2 47 50 53 53 50 48 47 53
3 14 9 11 15 13 12 14 9
4 前5 300 名6
7
6 6 10 10 10 10 11 6 13 8 10 16 10 9 12 10 13 11 6 8 6 8 7 8 9 4 7 6 8 17 6 6
2 53 53 54 53 53 53 53 53
3 46 39 42 46 43 47 42 47
4 前 500 5 名
6
43 45 46 50 34 47 47 52 13 9 19 12 7 14 14 8 11 12 10 11 13 9 11 7
7 9 10 17 16 5 11 12 7
8 9 8 12 11 9 12 10 9
900000000
合计 231 225 246 248 210 239 236 235
各科名次段(统考)
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物理 历史 化学 总分
1 49 47 48 49 49 48 53 53
2 52 52 52 52 52 52 52 52
3 52 53 51 53 48 47 45 54
63.63
99
34
133
238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级成绩分析
各科名次段(编班)
初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物理 历史 化学 总分
1
0
1
2
3
2
3
1
0
2 33 25 26 31 23 28 28 30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ppt(共68页)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ppt(共68页)

• 2007年在上海、天津、福建、甘肃以及青 岛、海口等地,开展更为多样的学业质量 测试与分析工作,同时加强对基于测试结 果的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研究与探索,为一 线更好地解读和利用数据提供更有力的支 持。
• 今年有超过60万学生参加了测试和问卷调 查。
四 项目简介
(1) 宗旨和任务
• 真实反映学生学业质量状况; • 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 ; • 为教育教学诊断和质量提高提供依据 ; • 提升教师和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 • 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
• 2005年 采用抽样的方式对辽宁全省三年级 学生的语文和数学、八年级学生的语文、 数学、科学和英语等学科进行测试,所有 被抽样的学生还参加了问卷调查。
• 2006年 对上海市和江苏省及其13个地级市、 115个县(区)的学生进行了学业质量测试。 撰写了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呈现了学 生在各学科不同内容领域和能力维度上的 表现及其典型题作答情况,分析了学生学 业成绩和学习环境因素的关系。
共同构建国家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国家教育质量 保障体系
教育质量 评价反馈 指导体系
运动员 教练员
教育质量 监测体系
裁判员
(2) 项目组织
项目委员会
命题组
• 根据 课程 标准 命题
• 阅卷
• 报告 撰写
测试实施组
•测试对象联络 •测试材料准备 •测试过程安排 •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组
•试题质量分析 •抽样 •数据清理 •数据分析 •报告撰写
• 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如学历、 任职经历、职称,教师对新课程的看法,教学策 略和教学方法,教师对学校管理的看法,教师面 临的困难,教师的教育观和教师专业发展等;
• 校长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校硬件条件、校长办 学理念和教育观、校长的学校管理方法等。

质量分析 (PPT)

质量分析 (PPT)

聚焦新课标,助力质量与能力双提升大圩学区2024年秋季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科质量分析一、期末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报告(1) 五项指标概况(1)平均分:反映的是整个班级或年级在本次期末考试中的总体水平,通过各科目得分之和除以考试科目数量得出,是衡量整体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2)低分率:指班级或年级中得分低于某一最低标准的考生人数比例,通常以60分(或50分)为及格线,低分率过高可能意味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佳,需要关注其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3)及格率:即达到最低合格标准的人数比例,是评价教学质量最基础的指标之一,如果及格率过低,说明教学质量存在较大问题,需要加强教学管理和个别辅导。

(4)良好率:指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的人数比例,通常以70%-80%为良好区间,良好率的高低反映了学生在中等水平上的学习效果和进步程度。

(5)优秀率:体现的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比例,优秀率过高可能表示试题难度偏低或评价标准过于宽松,而优秀率过低则可能反映教学难度过大或学生实际水平较低等问题。

优秀率一般在80%以上为佳。

(2) 各校获奖情况在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结束后,教育部门或学校会组织相关颁奖仪式,表彰在本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和进步显著的学生以及为提高学生成绩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团队。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单科成绩优异奖、综合排名优秀奖、进步特别奖、优秀教师奖等。

(3) 教师个人获奖情况二、试题卷面分析详述(一)优生答题的优点(1) 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这些优秀学生展现出了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尤其在字词和拼音运用方面表现突出。

他们在考试中准确无误地识别、书写和运用所学的字词,反映出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同时,他们也能够熟练地将拼音转化为汉字,或在给定的汉字上标注正确的拼音,这充分体现了他们在拼音学习上的扎实功底和灵活运用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较强。

(1)理解深入:学生在阅读理解题目中,能够较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中的细节信息,这反映出他们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新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主题班会PPT课件

新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主题班会PPT课件

加强课堂互动与参与度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定明确目标并持续跟进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定期跟进同学们的 学习进展,确保学习计划的有效实施。
THANKS
解题能力分析
针对考试中出现的难题和 易错题,分析学生的解题 思路和策略,提出改进建 议。
英语成绩分析
平均分对比
01
本次考试英语平均分与上次考试对比,观察是否有显著变化。
听力、阅读、写作各项能力分析
02
分别评估学生在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表现,找出薄弱环
节。
词汇和语法掌握情况
03
通过分析试卷中词汇和语法的得分情况,评估学生对英语基础
学生不熟悉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如 阅读理解、写作等,导致失分较多。
学习态度不端正
缺乏主动学习意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善于主 动思考和提问。
课堂参与度低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积极参与课 堂讨论和互动。
作业完成情况差
对待作业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每 一个练习和题目。
其他问题
偏科现象严重
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偏科现象, 对某些学科投入不足,导致成绩
新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主题 班会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考试成绩总体情况 • 各科成绩分析 • 学生个人成绩分析 • 考试成绩反映出的问题 • 针对问题的改进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分析新期中考试成绩,总结学习成果 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班会主题
新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 问题诊断与解决方案探讨
01
列出全班最高分和最低分,并 对比两者之间的差距

初三年级质量分析汇报PPT课件

初三年级质量分析汇报PPT课件
第5页/共18页
表3: 月考与期末考试前50名、100名各班分布表
班级
三年一班 三年二班 三年三班 三年四班 三年五班 三年六班 三年七班 三年八班 三年九班 三年十班 三年十一班 三年十二班
月考 前50名
2 4 2 4 5 3 6 5 13 2 3 2
初二期末 前50名
1 2 2 8 4 1 4 5 16 4 4 1
1 白春锐 91.5 103 112.5 63 42 54 60 526 132
1 杜先起 94 97 107.5 65 46 55 60 524.5 140
第15页/共18页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集体备课一定到位 2、注重实效 3、重点学生心理有数 4、薄弱科目相关教师一定跟踪到位 5、试题讲解到位
9 4
5 4
4 4
7 5
8 5
3 6
368 2 10 7
8 3
1 2
6
2
5 4
优秀率名次 5 平均分名次 5
8 12 11 4 8 9 11 1
9 10 11 11 3 11 7 1 9 11 4 3 11 6
9
10
10 10
优秀率名次 7 平均分名次 6
9 2
8 10 5 874
4 3
2 4
2 3
班级 历史月考 历史期末 变化
1
7
43
2
10
82
3
11
11 0
4
9
90
5
13
11 2
6
10
73
7
5
8 -3
8
11
13 -2
9
13
20 -7

高中新课程的学业成绩评价ppt

高中新课程的学业成绩评价ppt




改变过去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或认知 能力的评价的做法,全面评价学生多元智 力和能力的发展,包括学生在情感态度价 值观方面的进步。 改变过去过多地倚重定量评价方法,甚至 以书面笔试为唯一方式的做法,采用包括 定性评价方法在内的多样化的评价形式。 改变过去将被评价者放在消极的被动地位 的做法,提倡尊重被评价者的人格,发挥 被评价对象的主动性,形成教师、家长、 学生、管理者各方面共同参与、交互作用 的评价模式。
面对旧的评价观念的抵抗 面对社会和各方面的压力 面对新课程的评价要求
我们怎么办?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取得平衡 在愿望和可能之间保持平衡
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
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
1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高中学业 成绩评价的体系
2×2 模型
两个层次:模块—毕业水平 两种方式:终结测验—过程性评价
高中新课程的 学业成绩评价
-理念和切入点
教育部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高凌飚 广东实验中学 李夏萍 深圳育才中学 叶延武
2006.5.12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 改变过去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的状况,强化 评价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方面 的功能。 • 改变过去片面强调相对性评价标准、过多强调横 向比较和共性和一般趋势的做法,注意纵向的比 较,注意以被评价对象的进步为参照标准进行评 价,注意被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 • 改变只注重可以量化的内容的评价和忽视以至放 弃对教学和学习的“质”进行评价的做法,强调 对学习和教学的“质”进行评价。
非智力因素
谁来评?怎么评? —过程性评价的主体与方式
• • • • 学生自己—自我反思式评价 同学—同伴相互评价 教师—根据观察和作业情况给评语 家长—根据在家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 有利于发现经验与问题,为教学诊断提供 依据;有利于教研部门超越个人经验、结 合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指导;有利 于教育行政部门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 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分析是建立规范的教 育质量管理制度、引导社会树立正确教育 质量观的要求。
学业 非学业
(5) 学业质量分析内容框架
学科测试
内容
能力
语文 (3、8 年级)
积累与运用
阅读
获取信息 获得文学体验 完成任务
写作
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理解词义 积累和运用常见古诗文
整体感知 提取信息 形成解释 合理使用信息并做出评价
能根据表达的需要,选取恰当的作文材料 能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学生总体表现
八年级学生在四个学科上的总体表现
百分数
100
90
18.1
22.4
24.8
80
36.8
70
60
50
62.2
40
30
40.5
40.6
57.8
A B C D
20
27.7
10
18.0
19.2
12.5
0
1.7
3.6
9.4
4.9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某市所辖各县区学生在英语上的表现
百分比
100 18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质量分析 反馈与指导项目介绍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坚
2007年 12月·北京
一 项目的背景(新课程历程回顾)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1998年)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阶段 (1999—2001年7月)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案形成 (2001年7月—2004年)
共同构建国家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国家教育质量 保障体系
教育质量 评价反馈 指导体系
运动员 教练员
教育质量 监测体系
裁判员
(2) 项目组织
项目委员会
命题组
• 根据 课程 标准 命题
• 阅卷
• 报告 撰写
测试实施组
•测试对象联络 •测试材料准备 •测试过程安排 •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组
•试题质量分析 •抽样 •数据清理 •数据分析 •报告撰写
学生高层次认知能力。
命题过程
命题框架
命题细目表
编题、评估 与筛选
试测/审题与试 题质量分析
题目修改与 组卷
(7)数据分析报告
• 学生在各学科上的总体表现 • 学生在各学科不同内容领域和能力层次 上的表现 • 不同群体学生的比较 • 学生在每道题上的作答情况 • 典型题目分析 •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007年在上海、天津、福建、甘肃以及青 岛、海口等地,开展更为多样的学业质量 测试与分析工作,同时加强对基于测试结 果的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研究与探索,为一 线更好地解读和利用数据提供更有力的支 持。
• 今年有超过60万学生参加了测试和问卷调 查。
四 项目简介
(1) 宗旨和任务
• 真实反映学生学业质量状况; • 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 ; • 为教育教学诊断和质量提高提供依据 ; • 提升教师和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 • 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
• 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如学历、 任职经历、职称,教师对新课程的看法,教学策 略和教学方法,教师对学校管理的看法,教师面 临的困难,教师的教育观和教师专业发展等;
• 校长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校硬件条件、校长办 学理念和教育观、校长的学校管理方法等。
(6) 项目质量保障
• 命题 • 抽样 • 测试过程管理 • 阅卷 • 数据录入与整理 • 数据分析 • 报告撰写 • 教学改进
80
8
20
8
0 29
11
2 28
3 28
10
17
0 23
学科测试
内容
能力
数学 (3、8年级)
科学 (8年级)
英语 (8年级)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生命科学 物质科学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科学探究
词汇 语音 语法 阅读与写作
知识与技能 理解概念 运用规则 解决问题
回忆 理解与简单应用 问题解决
听、说、读、写 语言综合应用
问卷调查
• 学生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 课业负担、师生关系、与同学的关系、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等;
• 2005年 采用抽样的方式对辽宁全省三年级 学生的语文和数学、八年级学生的语文、 数学、科学和英语等学科进行测试,所有 被抽样的学生还参加了问卷调查。
• 2006年 对上海市和江苏省及其13个地级市、 115个县(区)的学生进行了学业质量测试。 撰写了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呈现了学 生在各学科不同内容领域和能力维度上的 表现及其典型题作答情况,分析了学生学 业成绩和学习环境因素的关系。
三 项目的进展
2003年 在部领导的直接指导下,组织成立了 “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 统”项目组,形成了一支包括课程教学、心理 学、教育测量、教育统计、计算机软件编程等 各方面人员在内的专业队伍。 2004年 在大连和浦东组织了有2万名中小学生 参与的试测,完整地经历了命题、数据收集与 分析、测评工作协调等各个环节。
[案例]命题
• 基于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在“双基”的基础上,特别关 注与学生未来发展关系密切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注重 考察学生对学科核心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学 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集与分析信 息能力、反思批判的能力以及对重要学科方法的掌握。
• 试题形式以客观性试题为主,辅以少量主观性试题。 • 试题多使用真实的情境和任务,注重通过客观性试题考察
技术组
•软件开发
(3)项目工作内容
评价对象:义务教育阶段3年级和8年级学生 评价学科: 3年级 — 语文 数学
8年级 —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评价工具:纸笔测验+问卷
(4) 系统结构图
命题系统
背景问卷系 统
测试工具数据库
基础数据采集 基础信息数据库
测试与数据采集
省级 区(县)级
学校
数据处理系统 反馈指导系统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推广与高中新课程实验 (2004年7月—2006年)
第五阶段:???!!(2007年—— )
• 深化! • 常态化(制度建设)! • 高质量! • 价值判断?
二 项目的意义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 是指导中小学教学过程和管理基础教育质 量的基础工程,是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和效 能的重要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