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东省2020年(5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生物试题

秘密★启用前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生物试题(一)本试卷共25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
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驱动的分子转子可与特定的细胞膜识别,经紫外光激活后,以每秒200万~300万转的转速进行旋转,改变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而完成钻孔,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的识别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被改变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与磷脂分子的亲水性有关D.题图在亚显微结构水平上解释分子转子完成钻孔的过程2.分解代谢是异化作用的别称,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异化作用的重要方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可以完成稳定化学能向活跃化学能的转换B.运动员比赛过程中,CO2的产生量一定多于O2的消耗量C.富含脂肪的种子萌发时,CO2的产生量可能少于O2的消耗量D.不同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可能生成相同物质3.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均附着于纺锤丝上,这称为双定向作用。
一种称为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一旦该过程出现异常,便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有丝分裂的继续进行。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模拟试题(word解析版)(1)

秘密★启用前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模拟试题(wo rd解析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山区的一些退耕地,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优势物种由喜阳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逐渐向耐阴的多年生草本转变,有的地段可出现灌木林,甚至森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退耕地逐渐转变为森林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B.喜阳植物形成的遮阴环境有利于耐阴植物生长C.该山区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森林形成后水土流失减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答案:C【命题技术分析】本题提供简单信息,考察了群落演替、垂直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解析:退耕地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则退耕地演变为森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喜阳植物比较高大,在其下方形成一定的遮阴环境,为耐阴植物生长提供了生长环境,B正确;山区从低到高的植被分布是由于地势高低引起,应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减少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
2.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入侵滨海湿地后,低矮的本地草本植物逐渐被替代。
同时,互花米草入侵也可以改变蟹类等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B.某些底栖动物能够摄食植物幼根,加速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C.采用样方法对蟹类进行调查,往往会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D.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答案:B【命题技术分析】本题以互花米草为素材,系统考察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
解析:由题意可知,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高大,其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A正确;底栖动物摄食植物根,属于消费者,B错误;蟹类动物活动能力较强,样方法无法准确测定种群密度,C正确;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充分评估风险后再行引种,否则可能导致生物入侵,D正确。
山东普通高中2020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普通高中2020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山区的一些退耕地,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优势物种由喜阳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逐渐向耐阴的多年生草本转变,有的地段可出现灌木林,甚至森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退耕地逐渐转变为森林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B.喜阳植物形成的遮阴环境有利于耐阴植物生长C.该山区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森林形成后水土流失减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答案:C【命题技术分析】本题提供简单信息,考察了群落演替、垂直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解析:退耕地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则退耕地演变为森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喜阳植物比较高大,在其下方形成一定的遮阴环境,为耐阴植物生长提供了生长环境,B正确;山区从低到高的植被分布是由于地势高低引起,应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减少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
2.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入侵滨海湿地后,低矮的本地草本植物逐渐被替代。
同时,互花米草入侵也可以改变蟹类等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B.某些底栖动物能够摄食植物幼根,加速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C.采用样方法对蟹类进行调查,往往会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D.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答案:B【命题技术分析】本题以互花米草为素材,系统考察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
解析:由题意可知,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高大,其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A正确;底栖动物摄食植物根,属于消费者,B错误;蟹类动物活动能力较强,样方法无法准确测定种群密度,C正确;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充分评估风险后再行引种,否则可能导致生物入侵,D正确。
3.在实验室中可利用酵母菌发酵的方式制作葡萄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内被分解B.制作葡萄酒时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大量增殖C.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始终处于碱性环境D.酵母菌的发酵产物不会抑制自身的代谢活动答案:B【命题技术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以及果酒的制作等内容,属于基础题。
山东省 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2020年整理).doc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山东省 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溶酶体参与了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作用途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才有自噬作用B.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和细胞器是通过自噬作用完成的C.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出的各种酸性水解酶在细胞质基质中活性不变D.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可通过加强自噬作用降解非必需物质以维持基本生存2.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需要细胞色素 c 的参与。
细胞接受凋亡信号后,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 c 可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 Apaf-1 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凋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产生[H]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细胞色素 c 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C.细胞色素 c 功能丧失的细胞将无法合成 ATPD.若细胞中 Apaf-1 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 c 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3.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某些防癌疫苗已经投入临床使用。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癌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抗原B.在某部位发现的癌细胞可能并不来源于该部位C.同种癌症的癌细胞基因组一定产生相同的突变D.防癌疫苗可预防病毒致癌因子引起的细胞癌变4.果蝇的性别决定是 XY 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会影响果蝇的性別特征甚至使果蝇死亡,如性染色体组成 XO 的个体为雄性,XXX、OY 的个体胚胎致死。
果蝇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基因R 和 r 控制。
某同学发现一只异常果蝇,该果蝇左半侧表现为白眼雄性,右半侧表现为红眼雌性。
若产生该果蝇的受精卵染色体组成正常,且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核中只有一个细胞核发生变异,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及变异细胞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X R X r;含基因 R 的 X 染色体丢失 B.X r X r;含基因 r 的 X 染色体丢失C.X R X r;含基因 r 的 X 染色体结构变异 D.X R X R;含基因 R 的 X 染色体结构变异5.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与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的结构如图所示。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模拟试题(解析版)

秘密★启用前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模拟试题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山区的一些退耕地,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优势物种由喜阳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逐渐向耐阴的多年生草本转变,有的地段可出现灌木林,甚至森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退耕地逐渐转变为森林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B.喜阳植物形成的遮阴环境有利于耐阴植物生长C.该山区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森林形成后水土流失减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答案:C【命题技术分析】本题提供简单信息,考察了群落演替、垂直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解析:退耕地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则退耕地演变为森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喜阳植物比较高大,在其下方形成一定的遮阴环境,为耐阴植物生长提供了生长环境,B正确;山区从低到高的植被分布是由于地势高低引起,应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减少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
2.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入侵滨海湿地后,低矮的本地草本植物逐渐被替代。
同时,互花米草入侵也可以改变蟹类等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B.某些底栖动物能够摄食植物幼根,加速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C.采用样方法对蟹类进行调查,往往会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D.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答案:B【命题技术分析】本题以互花米草为素材,系统考察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
解析:由题意可知,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高大,其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A正确;底栖动物摄食植物根,属于消费者,B错误;蟹类动物活动能力较强,样方法无法准确测定种群密度,C正确;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充分评估风险后再行引种,否则可能导致生物入侵,D正确。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假说认为,蓝藻被真核细胞吞噬后,在共同生存繁衍的过程中,蓝藻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
下列说法不支持该假说的是A.叶绿体内的核糖体与蓝藻的类似,而与植物细胞质的核糖体不同B.叶绿体外膜成分与植物细胞膜相似,内膜成分与蓝藻细胞膜相似C.叶绿体通过二分裂方式增殖,遗传物质为裸露环状DNAD.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蓝藻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2.下图为某些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一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可以不同B.分析可知,Na+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C.加入线粒体抑制剂,对a分子的跨膜运输没有影响D.a分子运出细胞的速率仅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3.某高等植物细胞呼吸过程中主要物质变化如图,①~③为相关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植物为玉米,则③只发生在玉米胚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B.该植物②过程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C.等量的葡萄糖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丙酮酸的量不同D.只给根部细胞提供同位素标记的H218O,在O2和CO2中能同时检测到18O4.某灰身(B)、白眼(w)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细胞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020届山东省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一) 生物试题

2020届山东省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一) 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 驱动的分子转子可与特定的细胞膜识别,经紫外光激活后,以每秒200万~300万转的转速进行旋转,改变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而完成钻孔,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的识别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被改变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与磷脂分子的亲水性有关D.题图在亚显微结构水平上解释分子转子完成钻孔的过程2. 分解代谢是异化作用的别称,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异化作用的重要方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可以完成稳定化学能向活跃化学能的转换B.运动员比赛过程中,CO2的产生量一定多于O2的消耗量C.富含脂肪的种子萌发时,CO2的产生量可能少于O2的消耗量D.不同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可能生成相同物质3. 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均附着于纺锤丝上,这称为双定向作用。
一种称为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一旦该过程出现异常,便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有丝分裂的继续进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双定向作用是细胞内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前提B.染色体数目的加倍与双定向作用存在因果关系C.不是所有细胞都存在双定向作用,如根尖成熟区细胞D.限制有丝分裂的双定向作用会影响细胞周期的完整性4. 身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是导致皮肤衰老的“元凶”。
自由基会破坏胶原蛋白,使皮肤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从而造成皮肤组织活力下降、失去弹性、产生皱纹,出现皮肤老化、肤色暗沉等现象。
某些抗氧化剂能清除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可以延缓细胞衰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均与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有关B.自由基攻击磷脂并产生自由基的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C.细胞衰老过程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可能与自由基有关D.DNA的结构稳定,自由基不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5. 果蝇的体色、翅型、眼色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020年山东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山东省2020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共3套试卷)

獉獉 A.呼 吸 作 用 可 以 完 成 稳 定 化 学 能 向 活 跃 化 学 能 的 转 换 B.运动员比赛过程中,CO2 的产生量一定多于 O2 的消耗量 C.富含脂肪的种子萌发时,CO2 的产生量可能少于 O2 的消耗量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 第 1 页(共8页) 【20·ZX·MNJ·生 物(一)·犛犇】
4.作 图 可 先 使 用 铅 笔 画 出 ,确 定 后 必 须 用 黑 色 字 迹 的 签 字 笔 描 黑 。 5.保 持 卡 面 清 洁 ,不 要 折 叠 ,不 要 弄 破 、弄 皱 。 不 准 使 用 涂 改 液 、修 正 带 、刮 纸 刀 。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6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4小题,每 小 题 2 分,共 28 分。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只 有 一 个 选 项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
7.人 体 的 一 切 生 命 活 动 都 是 在 一 定 环 境 条 件 下 进 行 的 。 人 体 内 的 绝 大 多 数 细 胞 并 不 与 外 环 境 直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 第 2 页(共8页) 【20·ZX·MNJ·生 物(一)·犛犇】
獉獉 A.双 定 向 作 用 是 细 胞 内 染 色 体 向 两 极 移 动 的 前 提 B.染 色 体 数 目 的 加 倍 与 双 定 向 作 用 存 在 因 果 关 系 C.不 是 所 有 细 胞 都 存 在 双 定 向 作 用 ,如 根 尖 成 熟 区 细 胞 D.限 制 有 丝 分 裂 的 双 定 向 作 用 会 影 响 细 胞 周 期 的 完 整 性 4.身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是导致皮肤衰老的“元凶”。自由基会破坏胶原蛋 白,使皮 肤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从而造成皮肤组织活力下降、失去弹性、产生皱纹,出现皮 肤老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生物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线粒体起源的内共生学说认为,原始真核细胞吞噬了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始细菌,它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互利共生关系,最终原始细菌演变成线粒体。
根据该学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具有的环状双链DNA与细菌的相似B.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在原始来源上是相同的C.线粒体内含有DNA、RNA和核糖体,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表达系统D.线粒体RNA聚合酶可被原核细胞RNA聚合酶的抑制剂所抑制2.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胆固醇、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LDL通过血液运送至细胞,在细胞内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
已知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产生的、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细胞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LDL和LDL受体之间的结合具有特异性B.加入ATP水解酶抑制剂会影响LDL与其受体的分离C.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完成合成D.溶酶体内pH值过高会降低LDL的分解速率3.茶树是一年内多轮采摘的叶用植物,对氮元素需求较大,因此生产中施氮量往往偏多,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科学施氮肥,科研小组测定了某品种茶树在不同施氮量情况下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结果见下表。
表中氮肥农学效率=(施氮肥的产量一不施氮肥的产量)/施氮肥的量,在茶叶收获后可通过计算得出;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能直接用仪器快速检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氮元素与茶树体内叶绿素合成有关,科学施氮肥能够促进光反应B.在茶树体内,氮元素不参与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C.净光合速率能够反映氮肥农学效率,生产过程中可依此指导科学施氮肥D.40 g·m-2不一定是最佳施氮量,最佳施氮量还需进一步测定4.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下列关于二倍体真核生物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A.某生物组织中全部的mRNA反转录出的DNA包含该生物所有核基因B.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都是承担细胞相应生命活动的蛋白质C.刚转录完成的RNA序列与结合到核糖体上的该基因的mRNA序列相同D.真核生物的基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原核细胞中表达5.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某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患者与一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该女性的母亲表现型正常,父亲为红绿色盲。
该夫妇生出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或表现型正常女孩的概率分别是A.25% 0%B. 0% 50%C. 50% 0%D. 0% 25%6.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a D、a+、a d决定的,其中a D对a+、a d为显性,a+对a d为显性。
a D基因决定雄性,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 d基因决定雌性。
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B.通过杂交的方法能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可直接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D.若子代中1/4是雌株,则母本一定是雌雄同株7.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大脑皮层的影响,研究者将生理状态相似的小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饲养于复杂环境中,乙组小鼠饲养于简单环境中。
3个月后,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并且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上细刺状突起数量多,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B.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C.简单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多的突触D.复杂环境能增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8.草履虫的伸缩泡收集自身体内的排泄废物和水分后,经收缩将泡内的液体排出体外,该过程不仅能排出体内的排泄废物,还可以维持渗透压平衡。
实验小组从池塘中收集草履虫,然后将其置于不同的液体环境中,观察和记录草履虫伸缩泡的变化。
与池塘中的草履虫相比,下列结果描述正确的组别是组别液体(相当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结果A草履虫细胞质等渗培养液(0.4%)伸缩泡不收缩B蒸馏水(0.0%)伸缩泡的收缩频率增加C生理盐水(0.9%)伸缩泡的收缩频率不变D人工海水(3.6%)伸缩泡肿胀后破裂9.激素在机体体液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激素作用的过程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脂溶性激素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B.注射到体内的胰岛素引起机体胰岛素分泌减少属于反馈调节C.同一种细胞可以受到不同激素的调节而发挥不同的作用D.细胞对激素刺激所产生反应的强度,与细胞中该激素受体的数量和敏感度有关10.热带森林中的某种树木会吸引自身病原菌在周围土壤定居,这种树木的种子有的会被病原菌选择性杀死,有的会被鸟类带离并在新的区域存活下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病原菌使这种树木无法在同一区域过度聚集B.鸟类以该植物果实为食时属于初级消费者C.病原菌体内的碳元素能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给树木D.热带森林物种丰富、营养关系复杂,恢复力稳定性强11.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指标随群落演替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 g与R的差值表示生产者的有机物积累量B.Pg达最大值时,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高C.枯枝落叶的积累是演替后期Q高于Pg的原因之一D.演替达到稳定阶段时,其物种组成将保持不变12.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从某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出多种细菌,经分离筛选获得具有高效降低COD能力的菌株,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菌液中的细菌数目来确定接种时菌液的最佳稀释倍数B.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需在倒平板后进行灭菌操作C.由菌落分布情况可知,在该固体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D.挑取单菌落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纯化菌株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常用药,该物质在人体内转化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进入心血管平滑肌细胞后与鸟苷酸环化酶的Fe2+结合,导致该酶活性增强、催化产物cGMP增多,最终引起心血管平滑肌细胞舒张,从而达到快速缓解病症的目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长期缺铁会降低硝酸甘油的药效B.cGMP生成量随一氧化氮浓度升高而持续升高C.一氧化氮进入心血管平滑肌细胞不消耗ATPD.一氧化氮与鸟苷酸环化酶的Fe2+结合可能使该酶的结构发生改变14.二倍体生物的某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正常条件下,用该性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由F1获得F2。
假设没有任何突变发生,下列对杂交结果的推测,与实际杂交结果一定相符的是A.F1中的个体都为杂合子B.F1表现型与某亲本相同C.F2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D.F2中基因型比例为1 :2 :115.机体在产生初次免疫反应的一段时间后,如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会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称为再次免疫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再次免疫反应强度增加的原因是机体内进入了更多的相同抗原B.通过免疫接种方式预防疾病是再次免疫反应原理的实际应用C.再次免疫反应时记忆B淋巴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D.过敏反应是一种再次免疫反应16.土壤中的食细菌线虫个体微小、运动能力弱。
某植物的落叶可以使土壤中的细菌增加,进而引起食细菌线虫数量的增加。
食细菌线虫能产生含氮物质,促进该植物快速生长和大量繁殖,从而使其他植物的生长空间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能量不能流向消费者B.可用样方法调查土壤中某种食细菌线虫的种群密度C.该植物与食细菌线虫的数量变化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D.该植物侵占其他植物生长空间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17.胚胎工程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良种奶牛的繁育速度,保证了我国高品质牛奶的充足供应。
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给良种奶牛注射雌激素可使其超数排卵B.目前常用胚胎干细胞直接进行胚胎移植操作C.用胰蛋白酶处理囊胚,得到的细胞都能在体外培养成胚胎干细胞D.将囊胚分割成4等份,经胚胎移植所得到的4个后代遗传物质相同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61分。
18.(9分)WDR26蛋白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该蛋白与调控细胞增殖的某信号途径密切相关。
为探究WDR26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某团队以HeLa细胞(某种癌细胞)为材料进行研究,实验组为WDR26蛋白过量表达的HeLa细胞,对照组为WDR26蛋白正常表达的HeLa细胞,结果如下。
(1)HeLa细胞培养时所需气体主要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______。
与正常细胞相比,培养的HeLa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原因是______。
(2)实验组和对照组HeLa细胞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WDR26蛋白能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
(3)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计数。
用流式细胞仪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eLa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
图中M点的HeLa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所处的时期是______。
如果在实验组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N点所对应的细胞数量将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19.(16分)果蝇的翅形有正常翅和网状翅、体色有灰体和黄体,它们各为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这些性状的等位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
研究小组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1)根据实验②的杂交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果蝇灰体和黄体的显隐性关系。
果蝇正常翅和网状翅、灰体和黄体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
(2)在实验①的F1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______;F1个体间随机交配,其子代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______。
(3)如果不确定控制翅形性状的基因(A、a)不在Y染色体上,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就无法推断控制翅形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上,但可通过上述实验中的F1果蝇与其亲本回交来确定,那么,应选择实验______(填"①”或“②”)的果蝇作为回交材料,回交组合中的雌果蝇表现型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