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图像压缩标准
H.261和H.263标准

1. H.261标准
H.261标准是视频图像压缩编码国际标准。由 于各个领域对利用综合服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提供电视服务的 需求不断增长,CCITT的第XV研究小组于1984年组 建了一个关于可视电话编码的特别小组,它的目标 是建立一个传输率为m×384kbps(m=1,2,…, 5)的视频编码标准。
要在低于64k的传输通道中同时传输视频、音频和其他控制信号, 就需要对源数据进行大量的压缩。就视频信号为例,对于一个 176×144大小的图像,以Y:U:V = 4:1:1的格式进行采样,如 果按每秒15帧的速度播放,则不压缩时要求的传输带宽为: 176×144×(8+2+2)×30=9 123 840(bps) 而以带宽为28.8k的通用电话网作为传输通道时,则要求图像压缩比 为316.8。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压缩比例。以JPEG静态图像压缩标准 为例,图像的压缩比大约为20~30。而现在最常用的VCD运动图像 压缩标准MPEG-I,它的压缩比大约为30左右。对于新一代的DVD 运动图像压缩标准MPEG-II,它的压缩比也大致为30左右。现在对 运动图像压缩比的要求达到300,这就需要采用新的标准对运动图像 进行编码了。
H.263编解码模块图
CIF
QCIF
行/帧
像素/行
行/帧
像素/行
亮度(Y)
288
360(352)
144
180(176)
色度(CB)
144
180(176)
72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8)
色度(CR)
144
180(176)
视频图像压缩标准主要有哪些

视频图像压缩标准主要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作者:李佳璘韩妮娜宋亚希近10年来,图像编码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关且日臻成熟,其标志就是几个关于图像编码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关于静止图像的编码标准JPEG、国际电信联盟ITU-T关于电视电话/会议电视的视频编码标准的有H261,H.263和ISO/IEC关于活动图像的编码标准MPEG-1,MPEG-2和MPEG-4等。
这些标准图像编码算法融合了各种性能优良的图像编码方法,代表了目前图像编码的发展水平。
1、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 Group)JPEG是ISO/IEC联合图像专家组制定的静止图像压缩标准,是适用于连续色调(包括灰度和彩色)静止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
JPEC算法共有4种运行模式,其中一种是基于空间预测(DPCM)的无损压缩算法,另外3种是基于DCT的有损压缩算法。
1)无损压缩算法,可以保证无失真地重建原始图像。
2)基于DCT的顺序模式,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对图像进行编码,称为基本系统。
3)基于DCT的递进模式,指对一幅图像按由粗到细对图像进行编码。
4)分层模式。
以各种分辨率对图像进行编码,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获得不同分辨率的图像。
2、JPEG-2000与以往的JPEG标准相比,JPEG-2000压缩率比JPEG高约30%,它有许多原先的标准所不可比拟的优点。
JPEG-2000与传统JPEG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放弃了JPEG所采用的以DCT 变换为主的分块编码方式,而改为以小波变换为主的多分辨率编码方式。
首先,JPEG-2000能实现无损压缩(lossless compression)。
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些重要的图像,如卫星遥感图像、医学图像、文物照片等,通常需要进行无损压缩。
对图像进行无损编码的经典方法——预测法已经发展成熟,并作为一个标准写入了JPEG-2000中。
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压缩质量的评价标准

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压缩质量的评价标准图像压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的技术,其通过减少图像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优化资源利用和提高传输效率的目标。
而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压缩质量的评价标准的选择与改进,关系到图像处理的效果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在以下内容中,我们将探讨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压缩质量的评价标准及其意义。
图像压缩质量的评价标准需要考虑到图像还原的准确性和失真程度。
准确性指的是压缩后图像与原始图像之间内容和结构的一致性。
失真程度则是指图像在压缩过程中所引入的变化或改变。
评价标准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中的三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空间域、频域和信息熵。
在空间域评价标准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
PSNR通过计算输入图像和压缩图像之间的均方误差来评估图像还原的准确性。
而SSIM则是通过比较原始图像和压缩图像之间的亮度、对比度和结构等特征来评估图像的失真程度。
这两个指标的结合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图像的还原质量和失真程度。
在频域评价标准中,常用的方法是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图像质量分析方法。
通过将图像从空间域转换为频域,可以观察到图像的频谱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好的压缩算法应该能够保留原始图像中的低频成分,而减少高频成分的存储。
因此,通过计算原始图像和压缩图像之间的频谱相似度,可以评估图像压缩算法的质量。
除了空间域和频域评价标准之外,信息熵也是图像压缩质量评价的重要一环。
信息熵是对输入图像的信息量进行量化的指标,其数值越小表示图像的冗余性越高,压缩效果越好。
传统的图像压缩算法如JPEG就是基于信息熵进行设计的。
通过计算输入图像和压缩图像的信息熵,可以评估压缩算法对图像信息的保存和利用程度。
在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的推动下,近年来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图像压缩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
例如,结构相对误差(SRM)、结构相似性量化(SSIM-Q)和复杂度鉴别(CD)等指标。
这些指标通过考虑图像的结构和细节等因素,能够更准确地评价图像压缩质量。
运动图像压缩标准

运动图像压缩标准运动图像压缩标准是指对运动图像进行压缩处理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在数字视频传输、存储和处理领域,运动图像压缩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减小视频文件的大小,提高视频传输的效率,降低存储成本,并且可以在有限的带宽下实现高质量的视频传输。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运动图像压缩标准,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最常见的运动图像压缩标准之一,即MPEG标准。
MPEG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的多媒体专家组制定的一系列压缩标准,其中包括了视频压缩标准MPEG-1、MPEG-2、MPEG-4等。
MPEG标准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压缩算法,如运动补偿、离散余弦变换(DCT)、运动估计等,能够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前提下,显著地减小视频文件的大小。
MPEG标准被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DVD、蓝光光盘等领域。
其次,我们介绍一下H.264/AVC标准。
H.264/AVC标准是一种针对高清视频压缩的标准,它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压缩算法,如帧内预测、变换编码、熵编码等,能够在保持高清视频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减小视频文件的大小。
H.264/AVC标准被广泛应用于蓝光光盘、高清数字电视、视频会议等领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视频压缩标准之一。
除了MPEG和H.264/AVC标准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运动图像压缩标准,如VP9、HEVC等。
这些标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具有各自的优势,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压缩标准。
在选择运动图像压缩标准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压缩比,即压缩后的视频文件大小与原始视频文件大小的比值。
压缩比越高,说明压缩效果越好,但也可能导致视频质量的损失。
其次是编码复杂度,即压缩算法的复杂程度。
编码复杂度越高,需要的计算资源和时间就越多。
还有就是解码复杂度,即解压缩时所需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在选择压缩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做出合适的选择。
总的来说,运动图像压缩标准是数字视频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可以有效地减小视频文件的大小,提高视频传输的效率,降低存储成本。
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

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图像压缩是数字图像处理中的重要技术,它通过减少图像文件的大小,从而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随着数字图像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以及这些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和管理。
ISO/IEC 10918-1是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之一,它定义了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图像压缩算法——JPEG。
JPEG算法通过去除图像中的冗余信息和不可见细节,将图像压缩到较小的文件大小,同时保持图像的视觉质量。
这一标准的制定,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和软件能够相互兼容,用户可以自由地在不同平台上使用和传输JPEG格式的图像。
其次,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还包括了一些针对特定应用领域的标准。
比如,ISO/IEC 14495-1是针对无损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它定义了一种无损压缩算法——JPEG-LS。
与JPEG算法不同,JPEG-LS算法能够在不损失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将图像文件压缩到更小的尺寸。
这对于医学影像、卫星图像等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领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JPEG和JPEG-LS,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还涉及到了其他一些常见的压缩算法,比如PNG、GIF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促进了图像压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为不同厂商和开发者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图像压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其次,它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图像格式支持,使得用户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和传输图像文件。
再次,它促进了图像压缩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该领域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总之,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对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规范了图像压缩技术的各个方面,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体验和便利。
随着数字图像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运动图像压缩标准 MPEG

加详细的规定和进一步的完善,克服并解决了
MPEG-1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媒体技术、数
字电视技术对分辨率和传输率等方面的技术要
求缺陷。
1.2 MPEG系列标准
与MPEG-1、MPEG-2相比,MPEG-4具
有如下独特的优点:
(1) 基于内容的交互性
(2)高效的压缩性
(3)通用的访问性
MPEG-4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因特网
1.2 MPEG系列标准
5.MPEG-21多媒体框架标准
制定MPEG-21标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
规范且开放的多媒体传输平台,让所有的多
媒体播放装置都能透过此平台接收多媒体资
料,使用者可以利用各种装置、透过各种网
络环境去获得多媒体内容,而无须知道多媒
体资料的压缩方式及使用的网络环境。同样
地,多媒体内容提供者或服务业者也不会受
输的在视频序列中处于该帧前的I帧或P帧作预
测参考帧,进行前向运动补偿预测;又用后面
的P帧作预测参考帧,进行后向运动补偿预测。
但B帧不能用来作为对其他帧进行运动补偿预
测的参考帧。
1.1 运动图图像压缩编码的基本方法 一个典型的MPEG图像排列如图1-11所示。
图1-11 典型的MPEG图像帧排列
1.2 MPEG系列标准
2.MPEG-2数字电视标准
MPEG-2标准是针对标准数字电视和高
清晰度电视在各种应用下的压缩方案和系统层
的详细规定,标准的正式规范在ISO/IEC13818 中,标准名称为“信息技术——电视图像和伴 音信息的通用编码”。MPEG-2不是MPEG-1的 简单升级,MPEG-2在系统和传送方面作了更
1.MPEG-1标准
MPEG-1的标准名称为“信息技术——
第7章图像压缩标准

• 1. JPEG标准简述 • 2. JPEG压缩流程 • 3. JPEG压缩算法的实现
– 颜色变换 – 零偏置转换 – 频域变换 – 系数量化 – 符号编码
• 4. JPEG压缩举例
图像处理实验室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 1. JPEG标准简述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 制定图像标准的国际组织:
–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
– 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国际电信联盟),其 前身为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5. CCITTGroup4基本思想: Group4标准是Group3标准简化或改进版本; 只用二维压缩编码。且为非适应二维编码方法; 每一个新图像的第一行的参考行是一个虚拟的白 行。
G4压缩比比G3高一倍
图像处理实验室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二值图象压缩国际标准
6. JBIG ✓ 二值图联合组(joint bilevel imaging group,
384 00110111 000000110100
1600 010011010 0000001011011 1664 0110000000001100100 1728 010011011 0000001100101
图像处理实验室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3. 二维压缩
1) 基本思想:
b1
b2
参考行
当前行
a0
JPEG是图像压缩编码标准

JPEG是图像压缩编码标准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它是一种无损压缩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图像文件的大小,同时保持图像的高质量。
JPEG压缩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摄影、网页设计、打印和传真等领域,成为了图像处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JPEG压缩编码标准的原理是基于人眼对图像细节的感知特性,通过去除图像中的冗余信息和不可见细节,从而实现图像的压缩。
在JPEG压缩中,图像被分割成8x8像素的块,然后对每个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将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域。
接着,对DCT系数进行量化和编码,最后使用熵编码对图像进行压缩。
这样的压缩方式可以显著减小图像文件的大小,同时保持图像的视觉质量。
JPEG压缩标准的优点之一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压缩比,从而在图像质量和文件大小之间取得平衡。
在数字摄影中,用户可以根据拍摄场景和要求选择不同的压缩比,以满足对图像质量和文件大小的需求。
此外,JPEG格式的图像可以在不同的设备和平台上进行广泛的应用和共享,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然而,JPEG压缩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JPEG是一种有损压缩技术,因此在高压缩比下会出现明显的失真和伪影。
特别是在连续的编辑和保存过程中,图像的质量会逐渐下降,出现“JPEG失真”。
因此,在图像处理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压缩比,避免过度压缩导致图像质量下降。
另外,JPEG格式不支持透明度和动画等高级特性,对于一些特殊的图像处理需求可能不够灵活。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其他图像格式,如PNG和GIF,来满足特定的需求。
总的来说,JPEG作为一种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
它在数字摄影、网页设计、打印和传真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图像处理和传输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然而,在使用JPEG格式进行图像处理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压缩比,避免过度压缩导致图像质量下降。
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考虑使用其他图像格式来满足特定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VS相比其他标准有如下有点: 相比其他标准有如下有点: 相比其他标准有如下有点
1. 性能高,编码效率与 性能高,编码效率与H.264相当,两倍于 相当, 相当 两倍于MPEG-2, , 但算法复杂度明显低于H.264. 但算法复杂度明显低于 2. 拥有主要知识产权,专利授权模式简单,费用低。 拥有主要知识产权,专利授权模式简单,费用低。 3. H.264只是一个视频编码标准,而AVS则是一套包含 只是一个视频编码标准, 只是一个视频编码标准 则是一套包含 系统、视频、音频、 系统、视频、音频、媒体版权管理在内的完整标准 体系,能够为音视频产业提供完整的信源编码技术 体系, 方案。 方案。
2.1.7 先进音 视频编码 AVS 先进音/视频编码
AVS(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中国数字音/ 视频/解码国家标准)的正式名称是“信息技术 先 进音视频编码”,是由我国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 技术标准工作组‘制定的。AVS 1.0包括:part 1 包括: 包括 系统(广播), ),part 2 视频(高、标清), 视频( 标清), ),part 3 系统(广播), 音频(双声道), 音频( 声道),part 4 声道), 音频(双声道), part 3音频(5.1声道), 音频 一致性测试, 参考软件, 一致性测试,part 5参考软件,part 6数字版权管 参考软件 数字版权管 移动视频, 网络中传输AVS, 理,part 7移动视频,part 8在IP网络中传输 移动视频 在 网络中传输 , part 9 AVS,part9 AVS文件格式。 文件格式。 , 文件格式
6)熵编码 熵编码
AVS1—P2采用基于上下文的 采用基于上下文的2DVLC来编码 块变换系数。基 来编码8*8块变换系数 块变换系数。 采用基于上下文的 来编码 于上下文的意思是用已编码的系数来确定VLC码的切换。 码的切换。 于上下文的意思是用已编码的系数来确定 码的切换
2、AVS1—P7移动视频编码标准
视频
运动估计
帧存储器 图2-22
环路滤波
1)带缩放的整数变换 )
AVS1—P2采用 二维整数余弦变换(integer cosine 采用8*8二维整数余弦变换 二维整数余弦变换( 采用 transform,ICT), ),ITC可用加法和移位直接实现。块尺寸固定为 可用加法和移位直接实现。 ), 可用加法和移位直接实现 8*8 。在AVS中,正向缩放、量化、方向缩放结合在一起,而解码 中 正向缩放、量化、方向缩放结合在一起, 端只进行反量化,不需要反缩放。 端只进行反量化,不需要反缩放。
1、AVS—P2视频编码标准 、 视频编码标准
AVS视频编码器方框图如图 视频编码器方框图如图2-22所示,包含帧内预测、帧间预测、 所示, 视频编码器方框图如图 所示 包含帧内预测、帧间预测、 环路滤波、变换、量化和熵编码等技术模块。 环路滤波、变换、量化和熵编码等技术模块。
帧内预测 ICT/Q S 运动补偿Biblioteka Q-1 /ICT-1 熵编码 码流
2)帧内预测 )
AVS1—P2采用基于 块的帧内预测。亮度和色度帧内预测分别 采用基于8*8块的帧内预测 块的帧内预测。 采用基于 有五种和四种模式, 有五种和四种模式,相邻已解码块在环路滤波前的重建像素值用来 给当前块作参考。 给当前块作参考。 模式中先用3抽头低通滤波器 在AVS1—P2 的DC模式中先用 抽头低通滤波器(1,2,1)对参照 模式中先用 抽头低通滤波器( ) 样本进行滤波。另外在AVS1—P2 的DC模式中,每个像素值由水 模式中, 样本进行滤波。另外在 模式中 平和垂直位置的相应参考像素值来预测, 平和垂直位置的相应参考像素值来预测,所以每个像素的预测值都 可能不同。 可能不同。这种DC预测较之H.264中的DC预测更精确,这对于较 大的8*8块尺寸来说更有意义。
AVS1—P7也是基于预测、变换和熵编码的混合编码系统,框架与 也是基于预测、变换和熵编码的混合编码系统, 也是基于预测 AVS1—P2相同。 AVS1—P7的主要目标是以较低的运算和存储代价实现 相同。 相同 的主要目标是以较低的运算和存储代价实现 在移动设备上的视频运用。 在移动设备上的视频运用。 AVS1—P7的宏块调是由已扫描顺序连续的若干宏块组成的,而并不要求 的宏块调是由已扫描顺序连续的若干宏块组成的, 的宏块调是由已扫描顺序连续的若干宏块组成的 是完整的宏块行,这样便于视频流的打包传输。图像类型只有I、 两种 两种。 是完整的宏块行,这样便于视频流的打包传输。图像类型只有 、P两种。 AVS1—P7中帧间预测只有 帧类型,没有 帧,最大参考帧数为 帧。P 中帧间预测只有P帧类型 中帧间预测只有 帧类型,没有B帧 最大参考帧数为2帧 帧分为两类,分别为可作参考的P帧和不可做参考的 帧和不可做参考的P帧 帧分为两类,分别为可作参考的 帧和不可做参考的 帧。 AVS1—P7变换系统也采用基于上下文的2D--VLC编码。精心设计的2D-VLC码表和码表的切换方法更适应于4x4变换快的(level,run)分布。 此外,AVS1--P7中还包含虚拟参考解码器、网络适配层以及补充增强信 息等工具,从而有较好的网络友好性和一定的抗误码能力。
3)帧间预测 )
AVS1—P2支持 帧和 帧两种帧间预测图像 支持P帧和 支持 帧和B帧两种帧间预测图像 P帧有 帧有P_Skip(16*16)、P_16*16、P_16*8、P_8*16、P_8*8共五种预 帧有 、 、 、 、 共五种预 测模式。对于后四种预测模式的P帧 测模式。对于后四种预测模式的 帧,每个宏块两个候选参考帧中的 一个来预测,候选参考帧为最近解码的I或 帧 一个来预测,候选参考帧为最近解码的 或P帧。 B帧的双向预测有对称模式和直接模式两种。在对称模式中,每个宏 帧的双向预测有对称模式和直接模式两种。在对称模式中, 帧的双向预测有对称模式和直接模式两种 块只需要传送一个前向运动矢量, 块只需要传送一个前向运动矢量,后向运动矢量由前向矢量通过一丁 点对称规则来获得,从而节省后向运动矢量的编码开销。 点对称规则来获得,从而节省后向运动矢量的编码开销。在直接模式 中,前向和后向运动矢量都是由后想参考图像中的相应位置块的运动 矢量获得的,无需传输运动矢量,因此也节省了运动矢量的编码开销。 矢量获得的,无需传输运动矢量,因此也节省了运动矢量的编码开销。 这两种双向预测模式充分利用了连续图像的运动连续性。 这两种双向预测模式充分利用了连续图像的运动连续性。
4)亚像素插值 )
AVS1—P2帧间预测与补偿中,亮度和色度的运动矢量精度分 别为1/4和1/8像素,因此需要相应的亚像素插值。 亮度亚像素插值分成1/2和 像素插值两步 像素插值两步。 像素插值采 亮度亚像素插值分成 和1/4像素插值两步。1/2像素插值采 抽头滤波器H1(-1/8,5/8,5/8,-1/8)。1/4像素插值分两种情况, 像素插值分两种情况, 用4抽头滤波器 抽头滤波器 。 像素插值分两种情况 8个一维 像素位置采用 抽头滤波器 个一维1/4像素位置采用 抽头滤波器H2(1/16,7/16,7/16,1/16), 个一维 像素位置采用4抽头滤波器 , 另外4个二维 像素位置采用双线性滤波器H3(1/2,1/2)。 个二维1/4像素位置采用双线性滤波器 另外 个二维 像素位置采用双线性滤波器 。
5)环路滤波 )
AVS1—P2采用自适应环路滤波,即根据边界两侧的块类型先确定边 采用自适应环路滤波, 采用自适应环路滤波 界强度( ) 然后对不同的BS值采取不同的滤波策略 界强度(BS)值,然后对不同的 值采取不同的滤波策略 环路滤波对边界亮度块和色度块的边界进行滤波(图像和宏块条边界 不滤波)。滤波时首先对块的水平边界进行滤波,然后再对块的垂直 滤波时首先对块的水平边界进行滤波, 滤波时首先对块的水平边界进行滤波 边界进行滤波。滤波强度由宏块编码模式、量化参数、 边界进行滤波。滤波强度由宏块编码模式、量化参数、运动矢量等决 滤波时,使用边界左右各三个像素(共六个)。 定。滤波时,使用边界左右各三个像素(共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