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

合集下载

JPEG及JPEG2000剖析

JPEG及JPEG2000剖析

图3 两维DCT变换方法


2.3 量化
为了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DCT系数需做量化。量化 是对经过FDCT变换后的频率系数进行量化,这是一个 多到一映射的过程。量化的目的是减小非0系数的幅度 以及增加0值系数的数目,将信号幅值由连续量变成离 散量,在一定的主观保真的前提下,丢掉那些对视觉效 果影响不大的信息。量化是图像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原 因。 对于有损压缩算法,JPEG算法使用如图4所示的均匀 量化器进行量化,量化步距是量化表的元素,它由系 数所在的位置和每种颜色分量的色调值来确定。
注意:JPEG文件中量化表中的64个值是按z字形顺序排列的

量化的计算公式: 量化值(i,j)=[T(i,j)/量化矩阵(i,j)] 在解码过程中,逆量化公式为: T(i,j)=量化值(i,j)量化矩阵(i,j) 效果图
图5 经量化后,源图像(左)与IDCT运算后得到的图像 (右)会产生一定的失真,失真程度视量化等级而定。
( 1 ) 使 用 正 向 离 散 余 弦 变 换 ( Forward Discrete Cosine (2)使用加权函数对DCT系数进行量化,这个加权函数对于 人的视觉系统是最佳的。

Transform,FDCT)把空间域表示的图变换成频率域表示的图。


(3)使用哈夫曼可变字长编码器对量化系数进行编码。


尺寸分类(符号1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码长 2 3 3 3 3 3 4 5 6 7 8 9 00 010 011 100 101 110 1110 11110 111110 1111110 11111110 111111110
码字
亮度DC系数表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剖析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剖析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摘要:JPEG2000是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图像压缩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静止图像压缩标准。

本文介绍了JPEG2000图像编码系统的实现过程, 对其中采用的基本算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介绍了这一新标准的特点及应用场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JPEG2000;图像压缩;基本原理;感兴趣区域引言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运用,图像压缩要求更高的性能和新的特征。

为了满足静止图像在特殊领域编码的需求,JPEG2000作为一个新的标准处于不断的发展中。

它不仅希望提供优于现行标准的失真率和个人图像压缩性能,而且还可以提供一些现行标准不能有效地实现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完全无法实现的功能和特性。

这种新的标准更加注重图像的可伸缩表述。

所以就可以在任意给定的分辨率级别上来提供一个低质量的图像恢复,或者在要求的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情况下提取图像的部分区域。

1.JPEG2000的基本介绍及优势相信大家对JPEG这种图像格式都非常熟悉,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图像中,绝大多数都是JPEG格式的。

JPEG的全称为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它是一个在国际标准组织(ISO)下从事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制定的委员会,它制定出了第一套国际静态图像压缩标准:ISO 10918-1,俗称JPEG。

由于相对于BMP等格式而言,品质相差无己的JPEG格式能让图像文件“苗条”很多,无论是传送还是保存都非常方便,因此JPEG格式在推出后大受欢迎。

随着网络的发展,JPEG的应用更加广泛,目前网站上80%的图像都采用JPEG格式。

但是,随着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传统JPEG压缩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数字化多媒体图像资料的要求:网上JPEG图像只能一行一行地下载,直到全部下载完毕,才可以看到整个图像,如果只对图像的局部感兴趣也只能将整个图片载下来再处理;JPEG格式的图像文件体积仍然嫌大;JPEG格式属于有损压缩,当被压缩的图像上有大片近似颜色时,会出现马赛克现象;同样由于有损压缩的原因,许多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JPEG无法胜任。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静态图像压缩是指通过一定的算法和技术手段,将图像文件的体积进行压缩,以达到节省存储空间和加快图像传输速度的目的。

在数字图像处理和传输中,图像压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不仅可以减小图像文件的体积,还可以提高图像的传输效率和显示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静态图像压缩标准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影响着图像的质量和压缩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JPEG压缩标准。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图像压缩标准,它适用于彩色照片和真彩色图像的压缩。

JPEG压缩标准采用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压缩算法,通过对图像进行分块、DCT变换、量化和熵编码等步骤,实现对图像的压缩。

JPEG压缩标准具有压缩比高、图像质量好的特点,适用于静态图像的存储和传输。

PNG压缩标准。

PNG(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是一种无损压缩的图像格式,它采用了一种基于预测的压缩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小图像文件的体积,同时保持图像的原始质量。

PNG压缩标准适用于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景,如设计制图、网页设计等领域。

与JPEG相比,PNG压缩标准的压缩率较低,但能够保持图像的高质量和透明度。

GIF压缩标准。

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是一种支持动画和透明度的图像格式,它采用了一种基于LZW算法的无损压缩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小图像文件的体积。

GIF压缩标准适用于对图像动画和透明度要求较高的场景,如动画制作、表情包制作等领域。

由于GIF 格式支持的颜色数较少,因此在色彩丰富的图像压缩中效果不佳。

WebP压缩标准。

WebP是一种由谷歌开发的新型图像格式,它采用了一种基于预测的压缩算法,能够同时实现有损和无损压缩。

WebP压缩标准具有压缩率高、图像质量好的特点,适用于对图像压缩效率要求较高的场景,如移动应用、网页加载优化等领域。

多媒体数据常用压缩标准

多媒体数据常用压缩标准
MPEG-1标准概述
MPEG(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标准是ISO/IEC委员会针对全活动视频 的压缩标准系列,包含MPEG-1、MPEG-2 、MPEG-4、MPEG-7、MPEG-21等。
MPEG-1:适用于传输速率为1.5Mbps的数字电视标
准,91年提出草案,93年8月公布
JPEG确定的图像压缩标准的目标是:
编码器应该可由用户设置参数,以便用 户在压缩比和图像质量之间权衡折衷
标准可适用任意类连续色调的数字静止 图像,不限制图像的景像内容
计算复杂度适中,只需一定能力的CPU 就可实现,而不要求很高档的计算机,复 杂的软件本身要易于操作
定义了两种基本压缩编码算法和4种编码 模式
MPEG-2:适用于传输速率为10Mbps 的数字电视标
准,93年提出草案,94年11月公布
MPEG-3:适用于传输速率为40Mbps 的数 字电视标
准,已被MPEG-2取代
MPEG-4:1999年12月公布的多媒体应用标准
MPEG-7: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标准,98年提出,2001
年完成并公布
MPEG-21:正式名称是Multimedia Framework(多媒体
终形成清晰的图像。
下面是顺序模式和渐进模式的示意图
顺序模式 渐进模式
无失真编码模式 采用一维或二维的空间域
DPCM和熵编码。由于输入图像已经是数字化 的,经过空间域的DPCM之后,预测误差值也 是一个离散量,因此可以不再量化而实现无失 真编码。
分层编码模式 这是对一幅原始图像的空间
分辨率,分成多个分辨率进行“锥形”的编码方 法,水平(垂直)方向分辨率的下降 以2的倍数因子改变,先对分辨率最 低的一层图像进行编码,然后将经 过内插的该层图像作为下一层图像 的预测值,再对预测误差进行编码,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摘要:JPEG2000是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图像压缩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静止图像压缩标准。

本文介绍了JPEG2000图像编码系统的实现过程, 对其中采用的基本算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介绍了这一新标准的特点及应用场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JPEG2000;图像压缩;基本原理;感兴趣区域引言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运用,图像压缩要求更高的性能和新的特征。

为了满足静止图像在特殊领域编码的需求,JPEG2000作为一个新的标准处于不断的发展中。

它不仅希望提供优于现行标准的失真率和个人图像压缩性能,而且还可以提供一些现行标准不能有效地实现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完全无法实现的功能和特性。

这种新的标准更加注重图像的可伸缩表述。

所以就可以在任意给定的分辨率级别上来提供一个低质量的图像恢复,或者在要求的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情况下提取图像的部分区域。

1.JPEG2000的基本介绍及优势相信大家对JPEG这种图像格式都非常熟悉,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图像中,绝大多数都是JPEG格式的。

JPEG的全称为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它是一个在国际标准组织(ISO)下从事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制定的委员会,它制定出了第一套国际静态图像压缩标准:ISO 10918-1,俗称JPEG。

由于相对于BMP等格式而言,品质相差无己的JPEG格式能让图像文件“苗条”很多,无论是传送还是保存都非常方便,因此JPEG格式在推出后大受欢迎。

随着网络的发展,JPEG的应用更加广泛,目前网站上80%的图像都采用JPEG格式。

但是,随着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传统JPEG压缩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数字化多媒体图像资料的要求:网上JPEG图像只能一行一行地下载,直到全部下载完毕,才可以看到整个图像,如果只对图像的局部感兴趣也只能将整个图片载下来再处理;JPEG格式的图像文件体积仍然嫌大;JPEG格式属于有损压缩,当被压缩的图像上有大片近似颜色时,会出现马赛克现象;同样由于有损压缩的原因,许多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JPEG无法胜任。

JPEG、MPEG标准简介

JPEG、MPEG标准简介

7 5
也 就是说 , 图像 的主要 信 息包 含在 Y 分 量 中. 因而 , 的量化级 别 比 U、 的量 化级 别 多一些 , Y V 即对 Y 分量 采
用 细量化 , U、 采 用粗量 化 , 对 V 进一 步提 高压 缩 比. GB格 式 与 YUV 格式 之 间的转 化方 式是 : R
— —
( tn1 o i a po )



我 们都 知 道 , 始 的 彩 色 图像 , 般 由红 、 、 三 原 一 绿 蓝 种基 色 的 图像 组 成. 而人 的视 觉 系统对 彩 色 色度 的感 然 觉 和 亮 度 的敏 感 性 是 不 同 的 , 这 里 , 先 介 绍 一 下 在 首 YUV 格 式. 这 种 格 式 中 , 分 量 的 物 理 含 义 就 是 亮 在 Y
o ec paef aJ r ah l c n n s
f re c o ah 8 8bo k * lc
— — DCT — — n. n . — 口 r—
度 , 和 V 分 量代 表 了色 差信 号 . U Y分 量包 含 了灰度 图
的所 有 信息 , 只用 Y 分量 就 完 全 能表 示 出一 幅灰 度 图 , 当同时 考虑 U、 分量 时 , V 就能够 表示 彩 色信 息 , 样一 这 来 , 同一种 表示 方法 可 以很方 便 的在灰 度 和彩 色 图之 用
方 便 .
[ 键 词 ] 多 媒 体 ; 缩 ; PEG ; PEG 关 压 J M
[ 章 编 号 ] 1 7 — 0 7 2 0 ) 2 0 7 — 3 [ 图 分 类 号 ] TP3 1 [ 献 标 识 t 3 A 文 6 22 2 ( 0 6 0 —0 40 中 9 文 i !  ̄

静态图像压缩JPEG2000标准

静态图像压缩JPEG2000标准

4) JPEG2000能方便的实现对码流的随机存取与处理,保证位错误的鲁棒性。
5) JPEG2000支持所谓的感兴趣区域特性,你可以任意指定图像上你感兴趣区域的压缩质量,还可以选择指定的部份先解压缩,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突出图片中的重点进行浏览。
(3)JPEG2000图片的压缩
目前有很多公司、机构提供了JPEG2000的压缩工具及编解码器。主要有LuraWave SmartCompress Freeware for Windows、Elecard Wavelet Image Compressor等。其中以LuraTech的LuraWave SmartCompress 及相应编码器生成的LuraWave(lwf)格式最有名。
2. JPEG2000标准
随着多媒体应用领域的激增,传统JPEG压缩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多媒体图像资料的要求。因此,更高压缩率以及更多新功能的新一代静态图像压缩技术 JPEG 2000 随之诞生。
JPEG2000标准同样由JPEG 组织负责制定。自1997年3月开始筹划,于2000年3月出台。其标准号为ISO 15444。
(1)JPEG标准的组成部分
JPEG标准包括基于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无损压缩编码,基于DCT(离散余弦变换)和Fuffman编码的有损压缩算法两个部分。前者不会产生失真,但压缩比很小;后一种算法进行图像压缩信息虽有损失,但压缩比可以很大,例如压缩20倍左右时,人眼基本上看不出失真。目前我们对JPEG标准的应用主要是步骤
JPEG算法操作可分成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1) 通过离散余弦变换(DCT)去除数据冗余。
2) 使用量化表对DCT系数进行量化,量化表是根据人类视觉系统和压缩图像类型的特点进行优化的量化系数矩阵。

2023军队文职公开招聘笔试《艺术设计》备考真题库及答案

2023军队文职公开招聘笔试《艺术设计》备考真题库及答案

2023军队文职公开招聘笔试《艺术设计》备考真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45题)1.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2000中使用的是()算法A.离散余弦变换B.K-L变换C.离散正弦变换D.离散小波变换2. 在艺术的本质问题上,提出“美是生活”观点的是( )A.黑格尔B.普洛丁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3.主要应用在现代包装设计、商业美术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是()。

A.新古典组合字体B.手写组合字体C.透视组合字体D.雕刻组合字体4.在Flash中,()是指图形物体的位臵、大小及透明度发生变化。

A.形状补间动画B.动作补间动画C.逐帧动画D.引导动画5.在中国美学史上,自然美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形态出现在( )A.先秦B.秦汉C.魏晋D.隋唐6.以下关于摄像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摄像头与计算机相连,所以只有数字摄像头B.摄像头分为数字摄像头和模拟摄像头两大类C.摄像头就是摄像用的,所以只有模拟摄像头D.摄像头并不区分数字的和模拟的,是一样的7.一幅256×256的图像,若灰度级数为16,则存储它所需的比特数是:()A.256KB.512KC.1MD.2M8.()被视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A.沃尔特·提格B.安迪·沃霍尔C.彼得·贝伦斯D.阿尔托9.西方园林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园林,最早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的()A.古罗马B.古希腊C.古埃及D.文艺复兴时期10.在Authorware中,如果希望使用任意形状的响应区域来响应用户的操作,应使用()响应类型。

A.按钮响应B.热对象响应C.目标区响应D.热区域响应11.在Authorware中,当用声音图标中的音乐做为背景音时,其执行方式需设为()。

A.返回B.等待直到完成C.同时D.以上选项都不对12.功能是实用性产品设计的核心……用、经济、美观”的功能设计三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重复步骤3、4直到图像达到完整的分辨率。
在必须使用低分辨率的设备来存取或观察高分辨率图象的应用中,这种方
式非常有效。
跨学科工作坊
基于DPCM的无损编码模式
为了满足无失真压缩的需要, JPEG选择的一种简单的预测编码方
式。
优点:硬件容易实现,图象重建质量好 缺点:压缩比太低(2:1)
无失真编码器

特点
有损压缩,利用了人的视觉系统的特性,量化和无损压缩编码相结合去掉 视觉的冗余信息和数据本身的冗余信息;适应于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 利用人的视觉特性,25:1的压缩比可以得到很好的质量
跨学科工作坊
JPEG背景简介
主要压缩算法

离散余弦变换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为基础的有损压缩算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
Dylan
跨学科工作坊
JPEG背景简介
PNG格式 591kb
JPEG格式 66kb
跨学科工作坊
JPEG背景简介

名称由来
JPEG 是联合图片专家组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是由 ISO
和 IEC 两个组织机构联合组成的专家组制定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于 1991年发行标准草案
跨学科工作坊
谢谢观看
跨学科工作坊
用大的值量化,量化的结果将会在高频部分出现大量的0)
跨学科工作坊
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
4.DC(直流)系数的编码和AC(交流)系数的行程编码
5.熵编码(entropy coding):哈夫曼或算术编码
基于DCT的编码过程如下
量化表
跨学科工作坊
矩阵分块
跨学科工作坊
DCT变换
离散余弦变换(DCT)
跨学科工作坊
基于DCT的渐进编码模式

与顺序模式编码步骤基本一致
图像分量编码经过多次扫描完成 按频段渐进


一次扫描中,只对DCT变换中的某些频段的系数进行编码传送,然后累进
的方式对其他频段进行编码与传送,直至将全部系数传递完毕

按位渐进
对DCT系数按照其数位由高至低分成若干段,依次对各段进行压缩编码, 先对最有效位的N位进行编码传送,直至将全部系数传递完毕
跨学科工作坊
编码方式
跨学科工作坊
熵编码
为了进一步压缩数据,需对DC码和AC行程编码的码字再做基于统计特性的
熵编码
JPEG建议的熵编码是Huffman编码和自适应二进制编码 Huffman编码:依据字符出现概率来构造异字头的平均长度最短的码字 自适应二进制编码:把整个输入的消息编码为一个数,一个满足(0.0 ≤ n < 1.0)的小数,自适应算术编码中,信源符号的概率根据编码时符号出现 的频繁程度动态地进行修改
X的离散余弦变换(DCT)为Y(X ,Y是N×N矩阵 )
正变换FDCT
Y = AXAT
逆变换IDCT
X = AT YA

跨学科工作坊
量化处理
JPEG采用线性均匀量化器,定义为对64个DCT系数除以量化步长,再四舍
五入取整。
FQ(u,v) = Integer Round [F(u,v) / Q(u,v)] (Q(u,v):量化器步长,是量化表的元素) 量化表系数随DCT系数的位置和彩色分量不同有不同的值,尺寸为8*8,与
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
1.将图像从RGB空间变换到YUV空间(用亮度、色差表示原图像)
2. 将图像矩阵分块,对每一块单独进行 DCT 变换。 DCT 变换矩阵的大小为
8×8。(根据人眼对亮度信号比对色度信号更加敏感的生理特性,对Y分 量划分为8×8块,对U、V分量划分为16×16的块。U、V分量的每一块舍弃 1/2的信息后形成一个8×8的矩阵。) 3. 对变换后的DCT矩阵进行量化处理(低频部分用小的值量化,高频部分
跨学科工作坊
基于DCT的渐进编码模式
跨学科工作坊
基于DCT的分层编码模式
(1)降低原始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2)对已经降低分辨率的图像按照顺序编码模式进行压缩并存储或传输。
(3)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解码,然后用插值法提高图像的分辨率。
(4)将分辨率已经升高的图像作为原图像的预测值,并把它与原图像的
差值进行基于DCT的编码。
法 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模式(单遍扫描完成一个图像分量的编码) 基于DCT的渐进编码模式(多次扫描,由粗到精的渐进码流结构)
基于DCT的分层编码模式(多分辨率的码流结构)

差值脉冲编码( Differential Pulse-Code Modulation ,DPCM )为基础
的无损压缩算法
跨学科工作坊
64个变换系数一一对应。
跨学科工作坊
编码方式

DCT变换后,能量集中在左上角。

由于两个相邻的 8×8 子块的 DC 系数相差很小,采用DPCM 对直流 (DC)系
数单独编码。

其它63个元素是交流(AC)系数,采用行程编码。
为了保证低频分量先出现,高频分量后出现,同时增加连续“0”的个数,
采用Zig-Zag的排列方法。
源图像 数据
预测器
熵编码器
压缩的图 像数据
跨学科工作坊
基于DPCM的无损编码模式
二维预测编码
一元预测式 预测式 Px=a c a b Rx 二元预测式 被预测像素Rx与预测 像素(a,b,c)关系 在编码器中 Ex=Rx - Px 在解码器中Rx=Ex + Px Px=b Px=c Px=a+b+c Px=a+(b-c)/2 Px=b+(a-c)/2 Px=(a+b)/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