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频压缩标准
mpeg2压缩标准

mpeg2压缩标准MPEG-2压缩标准。
MPEG-2是一种数字视频压缩标准,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DVD、数字广播和互联网视频等领域。
它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制定的一种压缩标准,旨在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压缩,并在保持画面质量的同时减小数据量,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存储和传输。
本文将介绍MPEG-2压缩标准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
MPEG-2压缩标准采用了一系列复杂的算法和技术,以实现对视频信号的高效压缩。
其核心思想是利用视频信号中的冗余信息和人眼对画面细节的感知特性,通过一定的编码和解码方式,将视频信号压缩为更小的数据量,同时尽可能保持画面质量。
在MPEG-2标准中,采用了运动补偿、离散余弦变换(DCT)、量化、熵编码等多种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组合应用,实现了对视频信号的高效压缩。
MPEG-2压缩标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高压缩比,MPEG-2标准能够将视频信号压缩至原始数据量的1/50至1/100左右,大大减小了视频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成本。
2. 良好的画面质量,尽管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MPEG-2标准仍能够保持较高的画面质量,满足了广播和存储等领域对画面质量的要求。
3. 多功能性,MPEG-2标准不仅适用于广播电视领域,还广泛应用于DVD、数字广播、视频会议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4. 标准化,MPEG-2是一种国际标准,得到了国际电信联盟(ITU)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认可,为数字视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
MPEG-2压缩标准在数字电视、DVD、数字广播和互联网视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数字电视领域,MPEG-2被广泛应用于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等系统中,为用户提供高清晰度、高保真度的视频体验。
在DVD领域,MPEG-2成为了DVD视频的主要压缩标准,为用户带来了高质量的影音享受。
在数字广播领域,MPEG-2被用于数字广播系统中,实现了对音视频信号的高效传输。
mpeg-1 标准

mpeg-1 标准MPEG-1标准。
MPEG-1是一种音频和视频压缩标准,它是由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MPEG)制定的。
MPEG-1标准于1993年发布,是数字音频和视频压缩的首个国际标准。
它的出现标志着数字多媒体时代的开始,为数字音频和视频的传输和存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MPEG-1标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音频压缩、视频压缩和多媒体系统。
在音频压缩方面,MPEG-1采用了一种称为Layer I、Layer II和Layer III的压缩技术,其中Layer III又被称为MP3,它成为了数字音乐传输和存储的主流格式。
在视频压缩方面,MPEG-1采用了一种称为MPEG-1视频的压缩技术,它可以将视频压缩到原始大小的100-200分之一。
多媒体系统部分定义了音频和视频的同步传输和存储方法,为多媒体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MPEG-1标准的出现对数字音频和视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MPEG-1标准的制定使得数字音频和视频的传输和存储成为了可能,为数字音乐、数字电视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次,MPEG-1标准的应用推动了数字音频和视频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多媒体产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最后,MPEG-1标准的成功制定为后续的MPEG-2、MPEG-4等标准的制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了动力。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MPEG-1标准在某些方面已经显得有些过时。
首先,MPEG-1标准的压缩比较低,无法满足高清晰度视频的传输和存储需求。
其次,MPEG-1标准的编解码复杂度较高,导致了在一些低性能设备上无法实时解码。
最后,MPEG-1标准在音频和视频的同步传输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一些特殊应用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MPEG组织陆续发布了MPEG-2、MPEG-4等更新的标准,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数字多媒体技术需求。
同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音频和视频压缩标准如AAC、H.264等也相继出现,逐渐取代了MPEG-1标准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h265编码 原理

h265编码原理
编码,也称为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是一种用于数字视频压缩的标准。
它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去除空间、时间、编码、视觉等方面的冗余信息来压缩原始视频。
在编码中,视频被分割成一系列的图像帧,然后对每一帧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和编码操作。
这些操作主要包括:
1. 空间预测:对于每个图像块,算法会尝试预测像素值,以减少空间冗余。
2. 运动补偿:利用连续帧之间的相似性,通过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来减少时间冗余。
3. 变换编码:将预测后的残差数据进行变换编码,以进一步减少空间冗余。
4. 量化和环路滤波:变换后的数据经过量化处理,以进一步减少数据量。
同时,环路滤波可以减少图像的失真。
在编码中,量化参数(QP)控制每个编码块的量化步长,从而影响视频码率和失真程度。
量化步长越大,表示量化越粗,对应的视频码率越低,失真越大;量化步长越小,表示量化越细,对应的视频码率越高,失真越小。
此外,还采用了灵活的宏块组织方式、四叉树划分结构和多参考帧选择等机制,以进一步提高压缩效率和适应不同场景的视频编码需求。
总的来说,编码通过更先进的算法和更高的数据压缩比,能够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同时,大大减少视频数据的传输带宽和存储空间需求。
视频压缩标准

视频压缩标准视频压缩标准是指对视频文件进行压缩处理时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视频压缩是指通过编码和压缩算法,将视频文件的体积减小,以便更好地存储、传输和播放。
在数字视频应用中,视频压缩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减小文件大小,提高传输速度,节省存储空间,降低成本,提高视频质量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视频压缩标准,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一、H.264/AVC。
H.264/AVC是一种先进的视频压缩标准,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压缩比和更好的视频质量。
它采用了先进的编码技术,如运动补偿、变换编码、熵编码等,可以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将视频文件的体积减小到很小。
H.264/AVC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高清视频、蓝光光盘、视频会议等领域。
二、H.265/HEVC。
H.265/HEVC是H.264/AVC的升级版本,它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将视频文件的体积减小到更小。
H.265/HEVC采用了更先进的编码技术,如更高效的运动补偿、更高效的变换编码、更高效的熵编码等,可以提供更高的压缩比和更好的视频质量。
H.265/HEVC广泛应用于超高清视频、4K视频、8K视频等领域。
三、VP9。
VP9是由Google开发的一种开放式视频压缩标准,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压缩比和更好的视频质量。
VP9采用了更先进的编码技术,如更高效的运动补偿、更高效的变换编码、更高效的熵编码等,可以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将视频文件的体积减小到更小。
VP9广泛应用于在线视频、网络直播、互联网视频等领域。
四、AV1。
AV1是由Alliance for Open Media开发的一种开放式视频压缩标准,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压缩比和更好的视频质量。
AV1采用了更先进的编码技术,如更高效的运动补偿、更高效的变换编码、更高效的熵编码等,可以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将视频文件的体积减小到更小。
AV1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它将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字视频应用中。
五、总结。
MPEG标准及其应用

MPEG标准及其应用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是一种数字视频和音频压缩标准,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媒体领域的技术。
MPEG标准的制定和发展对数字媒体的存储、传输和播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MPEG标准的发展历程、主要技术特点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MPEG标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
当时,数字媒体的存储和传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数字视频和音频的数据量庞大,传输和存储成本高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MPEG小组,开始了MPEG标准的制定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MPEG-1标准于1993年正式发布,这一标准实现了对VCD格式的支持,成为了数字视频和音频压缩领域的重要标准。
随后,MPEG-2标准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媒体的发展。
MPEG-2标准不仅支持了DVD和数字电视等高清晰度视频的存储和传输,还为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MPEG-2标准的成功应用,使得数字媒体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也为MPEG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随着高清晰度视频和互联网的普及,MPEG-4标准的推出成为了数字媒体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MPEG-4标准不仅支持了更高效的视频和音频压缩算法,还为多媒体交互和多媒体传输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通信领域,MPEG-4标准的应用为数字媒体的应用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除了MPEG-1、MPEG-2和MPEG-4标准外,MPEG小组还在不断推出新的标准,如MPEG-7、MPEG-21等。
这些标准不仅在视频和音频压缩领域有所突破,还为数字媒体的内容描述、交互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数字媒体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除了在数字媒体的存储和传输领域,MPEG标准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数字电视、高清晰度视频、移动互联网、多媒体通信、数字娱乐等领域,MPEG标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h.264视频压缩标准

h.264视频压缩标准
H.264视频压缩标准。
H.264视频压缩标准,又称为MPEG-4 AVC(Advanced Video Coding),是一
种先进的视频压缩标准,它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压缩,并在网络传输和存储中占用较少的带宽和空间。
H.264标准已经成为了广泛应用于数字视频广播、高清DVD、蓝光光盘、视频会议等领域的主流压缩标准。
H.264视频压缩标准的特点之一是它具有更高的压缩效率。
相比于之前的MPEG-2标准,H.264可以将视频压缩至更小的尺寸,而且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
大大降低了存储和传输成本。
这使得H.264标准成为了数字视频广播和高清视频存储的首选。
此外,H.264标准还具有更好的网络适应性。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带宽和传
输条件,自动调整视频的压缩比率和质量,以保证视频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流畅播放和高清画质。
这使得H.264标准在视频会议、网络直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外,H.264标准还支持多种视频分辨率和帧率,可以适应不同的显示设备和
播放环境。
它还支持多种视频编码参数的调整,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灵活配置,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总的来说,H.264视频压缩标准是一种高效、灵活、高质量的视频压缩技术,
它已经成为了数字视频领域的主流标准,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观看体验,为视频行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随着数字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H.264标准仍
然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视频压缩标准

视频压缩标准视频压缩是指通过一定的算法和技术手段,将视频文件的数据量减少,以便更好地存储和传输。
视频压缩标准是指在视频压缩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它对视频的压缩效果、播放质量、传输速度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视频压缩标准,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一、H.264/AVC。
H.264/AVC是一种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制定的视频压缩标准。
它采用了先进的预测编码和变换编码技术,能够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前提下显著减小文件大小。
H.264/AVC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高清视频、蓝光光盘等领域,是目前最为主流的视频压缩标准之一。
二、H.265/HEVC。
H.265/HEVC是H.264/AVC的后继标准,它在保持高质量压缩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压缩率。
H.265/HEVC采用了更加先进的编码技术,如更高效的运动估计和变换方法,以及更灵活的编码单元划分方式。
由于其出色的压缩性能,H.265/HEVC 被广泛应用于4K、8K超高清视频、视频监控等领域。
三、VP9。
VP9是由谷歌公司开发的一种开放式视频压缩标准,旨在提供更高效的视频压缩方案。
VP9采用了基于帧的分区、更高效的运动补偿和变换方法等技术,相比于H.264/AVC和H.265/HEVC,它在保持视频质量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更高的压缩率。
由于其开放的特性,VP9在网页视频、在线直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AV1。
AV1是由联合视频编码专家组(AOMedia)开发的一种开放式视频压缩标准,旨在提供更高效的视频压缩方案。
AV1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编码技术,如更高效的运动补偿、变换和预测方法,以及更灵活的编码单元划分方式。
由于其出色的压缩性能和开放的特性,AV1被认为是未来视频编码的发展方向,已经在YouTube、Netflix等平台上得到了应用。
总结。
视频压缩标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有着不同的优劣势,选择合适的视频压缩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压缩率、视频质量、设备兼容性等因素。
视频压缩标准h.265

视频压缩标准h.265H.265,又称为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是一种视频压缩标准,旨在提供更高效的视频压缩和更好的视频质量。
它是H.264标准的后继者,旨在应对不断增长的高清和超高清视频需求。
本文将介绍H.265标准的基本原理、优势和应用。
H.265标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增加编码效率来实现更好的视频压缩。
它采用了更复杂的编码算法,包括更多的预测模式、更高效的变换和更好的熵编码。
这些技术的结合使得H.265能够在相同视频质量下,以更低的比特率进行压缩,从而减小视频文件的大小。
H.265标准相对于H.264标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更好的压缩效率和更好的视频质量。
在相同视频质量下,H.265能够实现更高的压缩比,这意味着可以用更少的比特率来传输同样的视频内容,或者用同样的比特率传输更高质量的视频内容。
这对于视频流媒体、视频会议和广播电视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更好的压缩效率和更好的视频质量之外,H.265标准还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它支持更多的分辨率、更高的帧率和更广的色彩空间,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视频需求。
同时,H.265标准还支持多种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灵活选择,从而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H.265标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在移动通信领域,H.265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视频传输,为移动视频应用提供更好的体验。
在广播电视领域,H.265可以实现更高质量的高清和超高清视频传输,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
在监控领域,H.265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视频存储和传输,为监控系统提供更好的性能。
总之,H.265是一种重要的视频压缩标准,具有更好的压缩效率、更好的视频质量、更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并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频体验。
随着视频需求的不断增长,H.265标准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视频应用带来更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若 DC 系数的动态范围为 -1024 ~ +1024 ,则
差值的动态范围为 -2047~ +2047。如果为每个
差值赋予一个码字,则码表过于庞大。因此,
3、系数量化 在DCT处理中得到的64个系数中,低频分量 包含了图像亮度等主要信息。在从空间域到频 域的变换中,图像中的缓慢变化比快速变化更 易引起人眼的注意, 所以在重建图像时,低频 分量的重要性高于高频分量。因而在编码时可 以忽略高频分量, 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这也 是量化的根据和目的。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以4:1:1的采样方案为例,则一个MCU由 4个Y分量的DU、
1个Cb分量的DU和1个Cr分量的DU组成。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2、离散余弦变换(DCT)
对每个8×8的数据块进行DCT后, 得到
的64个系数代表了该图像块的频率成分,
其中低频分量集中在左上角, 高频分量分 布在右下角。其中 F(0,0)(即第一行第一 列元素)代表了直流(DC)系数,即8*8子块的 平均值,要对它单独编码,其余63个叫交流
用细量化,而对Cb和Cr采用粗量化。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量化就是用DCT变换后的系数除以量化表中相对应的 量化阶后四舍五入取整。由于量化表中左上角的值较 小,而右下角的值较大, 因而起到了保持低频分量、
抑制高频分量的作用。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7 3 8 2 7 3 9 1 1 64 1 56 7 4 8 3 7 4 1 64 1 65 1 65 1 65 9 4 9 1 9 1 1 66 1 66 2 9 2 1 1 01 9 1 1 65 1 02 1 11 9 3 9 5 2 2 1 02 3 0 2 9 9 4 8 3 1 01 1 75 8 4 9 2 8 2 1 03 8 2 1 0 8 2 8 2 1 2 2 1 1 02 9 2 7 4 0 82 82 82 10 83 73 73
MPEG-1
运动图像 及其伴音
MPEG-2
运动图像 及其伴音
1.5~ 35Mb/s
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标准 标题
目标 比特率
应用场合
主要 编码技术 · MPEG-2所有技术 · 小波变换 · 运动估计/补偿 · 可扩展编码 · 位图形状编码 · 对象编码 · 动态网络编码
MPEG-4
音视频 对象的
通用编码
• Z字型编码(ZigZag Scan); • 使用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对直流系数(DC)进行编码; • 使用游程长度编码(RLE) 对交流系数(AC)进行编码; • 熵编码(Entropy Coding)。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JPEG编码算法过程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1
对图像进行编码前,将每个分量图像分割成 不重叠的8×8像素块, 每一个8×8像素块称为 一个数据单元(DU)。在彩色图像中, JPEG分 别压缩图像的每个彩色分量。虽然JPEG可以压缩 通常的红绿蓝分量,但在YCbCr空间的压缩效果 会更好。这是因为人眼对色彩的变化不如对亮度 的变化敏感,因而对色彩的编码可以比对亮度的 编码粗糙些,这主要体现在不同的采样频率和量 化精度上。因此,编码前一般先将图像从RGB空 间转换到YCbCr空间,再把各分量图像分割成 8×8数据块。
-4 -1 1 0 -1 1 1 0 0
图
量化结果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4、Z字型扫描
为了保证低频分量先出现,高频分量后 出现,以增加行程中连续”0”的个数,这63 个元素采用了”Z”字型(Zig—Zag)的排列 方法,可使大多出现在右下角的“0”值能 够连续起来。然后再对直流(DC)系数进行差 分编码DPCM,交流(AC)系数采用行程编码。
Px64kb/s
H.261 的音视频 服务
Px64kb/s
(p:1~30)
H.263
低比特率 通信的 视频编码
8kb/s~ 1.5Mb/s
· POTS视频电话 · 桌面视频电话 · 移动视频电话
数字视频压缩标准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1、 JPEG 国际静止图像压缩标准
6.2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JPEG 是面向静态图像编码的国际标准。在
· 因特网 · 交互式视频 · 2D/3D计算机图形 8kb/s~ 35Mb/s
· 移动通信
MPEG-7 MPEG-21
多媒体 描述接口 多媒体 框架
· 多媒体数据库等
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标准 标题 目标 比特率 应用场合
· ISDN视频会议
主要 编码技术
· DCT · 自适应量化 · 运动补偿预测 · 运动估计 · 霍夫曼编码 · H.261所有技术 · 双向运动补偿 · 半像素运动估计 · 高级运动估计 · 重叠运动补偿 · 算术编码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72
92
95
98
112
100
10
99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在 JPEG 标准中,用具有 64 个独立元素的量化表
来规定DCT域中相应的64个系数的量化精度,使得对
某个系数的具体量化阶取决于人眼对该频率分量的视
觉敏感程度。理论上,对不同的空间分辨率、数据精 度等情况,应该有不同的量化表。不过,一般采用上 述量化表,可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之所以用两张量 化表,是因为 Y 分量比 Cb 和 Cr 更重要些,因而对 Y 采
相同图像质量条件下, JPEG 文件拥有比其他
图像文件格式更高的压缩比。JPEG目前被广泛
应用于多媒体和网络程序中,是现今万维网 中使用最广泛的两种图像文件格式之一。JPEG 是一种有损压缩, 即在压缩过程中会丢失数 据,每次编辑JPEG图像后,图像就会被重复压 缩一次,损失就会有所增加。
6.2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3) 无失真(Lossless)方式:
使用线性预测器,如DPCM, 而不是基于
DCT。
(4) 分层(Hierarchical)方式: 每个分辨率对应一次扫描, 处理时可以基于 DCT或预测编码,可以是渐进式,也可以是顺 序式。
在空间域将源图像以不同的分辨率表示,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91 82 82 91 82 91 90 91
图
源图像亮度数据块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44 0 0 -1 -2 -1 0 0 1 0 3 -2 3 2 -3 -5 1 2 -1 -1 1 1 0 0 -1 1 0 0 0 0 0 1 0 0 0
-3 -3 -3 -1 -1 0 0 1 -1 0 1 1 0 1 0 0 0 0 0 0 0
数字视频信息 处理与传输
数字视频压缩标准
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近十年来,图像编码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和广泛应用,并且日臻成熟,其标志就是几个 图像压缩国际标准的制定。即关于静止图像的 编码标准JPEG和JPEG2000、关于电话/会议电视 的视频编码标准H.261,H.263和关于活动图像的 编码标准MPEG-1,MPEG-2, MPEG-4 和 H.264等。
表2 色度量化矩阵
17 18 24 47 99 99 99 99
18
24 47 99 99
21
26 66 99 99
26
56 99 99 99
66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表1 亮度量化矩阵
16 12 14 14 18 24 49 11 12 13 17 22 35 64 10 14 16 22 37 55 78 16 19 24 29 56 64 87 24 26 40 51 68 81 103 40 58 57 87 109 104 121 51 60 69 80 10 11 12 61 55 56 62 77 92 101
35
34
36
37
48
47
49
50
57
56
58
59
62
61
63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5、熵编码
直流系数(DC)编码
8 X 8图像块经过DCT变换之后得到的DC直 流系数有两个特点,一是系数的数值比较大, 二是相邻8 X 8图像块的DC系数值变化不大。 根据这个特点,JPEG算法使用了差分脉冲调 制编码(DPCM)技术,即用前一数据块的 同一分量的DC系数作为当前块的预测值, 再对相邻图像块之间量化DC系数的差值进 行Huffman编码。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JPEG编码/解码器的流程
量化表 偏置 8×8 的源图像数据块 偏置 恢复的图像数据 IDCT 反量化 量化表 熵解码 码表 DCT 量化 熵编码 压缩数据 码表
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JPEG压缩算法的实现步骤:
• 离散余弦变换(DCT);
• 量化(Quantization);
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 Group) MPEG (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标准 标题 连续 色调 静态 图像 起止 日期 1986.3 ~ 1992.10 目标 比特率 应用场合 主要 编码技术 · DCT · 知觉量化 · 霍夫曼编码 · 算术编码 · JPEG所有技术 · 小波变换 · EBCOT · ROI编码 · 可扩展编码
JPEG定义了三种系统:
基本系统(Baseline System)
扩展系统(Extended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