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恩格尔系数在中国失灵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恩格尔系数新解 (3)

恩格尔系数新解 (3)

恩格尔系数新解摘要:恩格尔系数自从在1857年被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以来,一直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

2001年恩格尔系数被引进我国,政府用它作为一个标准来衡量政府的工作状况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这个在西方国家屡试不爽的恩格尔系数却在我国遇到了失灵的尴尬,面对这一现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找出其失灵的原委,就像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当变通一样,我们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恩格尔系数,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我国的人民生活状况,地区以及国家的发展状况。

所以,我们有理由也有使命用创新的思维去完善以及创新恩格尔系数,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恩格尔系数的新算法。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失灵创新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我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是否达到小康的一个标准,恩格恩格尔系数新解摘要:恩格尔系数自从在1857年被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以来,一直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

2001年恩格尔系数被引进我国,政府用它作为一个标准来衡量政府的工作状况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这个在西方国家屡试不爽的恩格尔系数却在我国遇到了失灵的尴尬,面对这一现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找出其失灵的原委,就像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当变通一样,我们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恩格尔系数,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我国的人民生活状况,地区以及国家的发展状况。

所以,我们有理由也有使命用创新的思维去完善以及创新恩格尔系数,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恩格尔系数的新算法。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失灵创新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我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是否达到小康的一个标准,恩格尔系数的算法以及它的适用性对我们国家的居民生活水平衡量就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及无法比拟的重要性。

但是传统的恩格尔系数只是对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一种度量。

由于我国的多民族文化和复杂的国情以及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已不再适合单独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从而提出新的更加贴近实际的恩格尔系数新解有效于解释一些存在于社会上的经济现象。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居民储蓄、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人均旅游花费等因数对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影响来分析影响我国居民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因素,收集相关方面的数据,参考各种不同的经济消费理论,利用EVIEWS进行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并进行必要地检验,最后对分析出的结果进行经济意义的分析、解释,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 问题的提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恩格尔叙述的降低。

政府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所使用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收效明显。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高,消费量大,商品化程度高,其消费对居民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在消费结构研究中占主导地位。

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的总体状况呈现出一下特点:①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但是居民收入的增加普遍表现为低于GDP的发展,②在交通通信和医疗保险方面支出越来越多,③第三产业消费不断扩大,收入扩大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

二. 经济理论阐述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收入与消费的假说:㈠.恩格尔系数理论:⑴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⑵恩格尔定律的公式:食物支出变动百分十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或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十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注意: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⑶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C=a +3 y(a> 0, 0<3< 1)APC=c/yMPC=dc/dy=3< APC⑴0<3< 1,则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消费增加的幅度会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一个划分贫 困与富裕标准
• • • • • • • 恩格尔系数在 60%以上 贫穷 50%-60% 温饱 40%-50% 小康 30%-40% 相对富裕 20%-30% 富裕 20%以下 极其富裕(一些发达国家)

按此划分标准,20世纪90年代,恩格尔系数在 20%以下的只有美国,达到16%;欧洲、日本、 加拿大,一般在20-30%之间,是富裕状态。 东欧国家,一般在30-40%之间,相对富裕, 剩下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分布在小康。

4.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在体制上还是规则上,与西 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均存在一定差距。在管理体制上 一个显著差距是将种种经济指标与地方官员政绩挂钩, 恩格尔系数尽管没有直接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指标,但 由于它能反映地区“富裕程度”,所以在客观上各地政 府官员都十分重视该指标,它与经济增长率、人口出生 率等指标一样,也往往会成为年初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 下达的刚性指标之一。指标一旦成为考察地方官员政绩 的“标准”,就会降低乃至完全丧失其原有的意义。
由来及背景
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 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19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 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消费情况进行 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 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 恩格尔定律。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收入越少, 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 越大。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 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 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在中国失真的原因
1. 恩格尔定律的前提假设是“收入提高”,这种收 入提高是一种扣除物价上涨等因素后的实际收益的不断 提高。也就是说,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支出总规 模也将不断扩大,但是,由于人的食品消费需求相对有 限,所以,在不断扩大的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增速将 低于整个消费支出的增速,从而导致食品支出比例的降 低—这种降低完全是居民的一种不自觉的自发行为,无 任何强制的因素搀杂其中。这是恩格尔定律基本假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尽管有大幅度提高 ,但由于近几年教育、医疗和住房等价格的增速远远超 过收入的增速,加之受养老保险等其他社会因素制约, 致使恩格尔定律的前提在中国发生扭曲。这是反恩格尔 定律现象—即恩格尔系数在我国失灵的根本原因

恩格尔系数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恩格尔系数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下载时间:2009年11月2日
恩格尔系数的修正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造 成恩格尔系数的横向分析失效的原因是 不同地区的食品消费结构的不同所导致 的,因此.。恩格尔系数的‘食物支 出’应该有明确的统计含义”(王少 飞,2002),为此我们将“食物支出” 定义为在各个收入水平下,维持生活所 必需的食品支出.即。生活必需型食 物”。此时.恩格尔系数的定义修正

2003
0.2l 0.20
2002
o.2l
20IH
O.22
2000
l蝴
0.23 O.26
1998
O,29
1997
0.3l
1996
0.33
199再
0.35
民食品消费构成中各种食物消费的收入 弹性系数。计算公式为:
Ry:蝗}唑。 “ Q}Yd
其中,△Q为该食品1995—2004年的 人均消费额之差,Q表示1995—2004年 该食品的入均消费额的均值. △圪表示199,.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
其次,为何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恩 格尔系数反而比西部地区的恩格尔系数 要高(尤其体现在城镇方面)7这主 要要从居民的消费结构上去分析。从上 世纪90年代初经济转型后.居民的消 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居民的生 活消费开始逐渐以温饱型消费向营养 型、休闲型消费转变。在居民的食品 消费中,营养型、休闲型的消费比重 逐渐增加,而这种食品消费的支出一般 较高。例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方 居民收入较高.生活节奏也较快.因 此在饮食消费观念上.在外用餐的消费 额在食品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 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因此使得其恩 格尔系数较高。
化的幅度不大.即该食物的收入弹性系 数小.类似的.在居民的食物消费中,

我国恩格尔系数失灵的原因及修正

我国恩格尔系数失灵的原因及修正

我国恩格尔系数失灵的原因及修正徐继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阜新(123000)E-mail:marklord@摘要: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却不能总是有效的反应我国的国情。

这不仅是因为理论应用的背景不同,更主要的是由于制度的改革引致消费结构的变迁,在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主要向住房倾斜。

这引起了恩格尔系数在中国的水土不服,本文构建了两个主要的指标(S指数R指数),以此来使恩格尔系数更好的反映我国的实际经济水平。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收入水平中图分类号:F832.481.引言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E.Engel)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

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其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生活消费总支出*100%。

恩格尔定律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近年来我国统计部门也定期公布恩格尔系数,但有些统计结果却违反恩格尔定律。

例如,广州市统计局统计,2005年广州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31%,如果按国际标准来衡量的话,广州可说是进入富裕阶段了。

而山西省在2003年恩格尔系数就已降至33.5%;2004年宁夏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6.0%,均低于同年广东的相关数据,更低于广州2005年的这一指标。

如果仅用上述标准来衡量,山西和宁夏的城镇居民就比广东、广州人富裕。

[1] 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恩格尔系数在我国是否适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

2. 恩格尔系数失灵的原因2.1理论前提与范围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

中国恩格尔系数失真现状及对策探析

中国恩格尔系数失真现状及对策探析

严 重的“ 土不 服” 其 失 真程度 遭受 专家和 民众 的普 水 ,
遍质 疑 。本文拟 基 于对 恩 格 尔 系 数失 真 现状 及 原 因
的分析 , 出解 决恩 格 尔 系 数 失真 问题 的对 策 , 就 提 并
此 求教 于 同仁 。

5 之 间 , 该属 于“ O 应 小康 ” 畴 。看 到这样 乐 观 的数 范 据 , 们不禁 质 疑 , 人 中国 现在 到底 是 发 展 中 国家 还 是
发 达 国家 ?

我 国恩格 尔 系数品支 出 占总消 费 支 出 的 比例随 收入提 高 而 逐渐 变 小 的 趋 势 。根据 联 合 国粮 农 组织 提 出的 标 准 , 格 尔 系 数 在 3 以 下 的 为最 恩 0 富裕 , 0/ O/ 富裕 ,O ~5 为小康 ,O ~ 3 ~4 为 9 6 9 6 4 0 5 5 为温饱 ,9 以上 为 绝对 贫 困 。一 般 来 说 , 个 9 5 一 国家 、 区或家庭 的生 活水 平 越 低 下 , 格 尔 系数 就 地 恩 越大 : 恩格 尔系数 越小 , 生活 水平 越高 。可是 , 在我 国 有些地 方却 不尽 然 . 至 出现截 然相 反的情 况 。 甚 ( ) 一 从伞 国范 同来看 , 恩格尔系数普遍“ 降低 。 被” 白改 革开 放 以来 . 着我 国经 济 的持 续增 长 , 随 城
困群 体 . 囝的贫 困人 1基数 之大 可想而 知 。如果 按 我 : 3
照 世 界银行 规定 的最新 贫 困线 标 准( 天每 人生 活 费 每
乡居 民的恩格尔 系数 逐渐 下降 , 民的生 活水平 逐渐 人
4 . 、 7 2 、5 5 、3 、3 1 、 3 7 。根 据 5 6 4 . 4 . 4 4 . 4 .

恩格尔系数在我国的应用及修正研究

恩格尔系数在我国的应用及修正研究
维普资讯
V leE gneigN ., 7 a nier o1 0 u n 2
价值 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 0 7年 第 1 期
恩格 尔 系数在 我 国的应 用及 修 正研 究
Ap li g a d M o i i g Re e r h o g e Co f ce t p y n n d f n s a c n En l e y i in
我 国消 费 经 济 的特 点 .否 则将 不 能 真 实 反 映 我 国居 民 消 费 水 平 的 状 况
占的 比例 就 越 大 ,随 着 家 庭 收 入 的增 加 ,家庭 收 入 中
( 或总支出 中) 用来购买食物 的支 出则会 下降。推而广
之 , 个 国 家 越 穷 , 个 国 民 平 均 收 入 中 ( 平 均 支 出 一 每 或 中 ) 于 购 买 食 物 的支 出所 占 比例 就 越 大 . 用 随着 国 家 富
关键词 : 费; 消 恩格 尔系数 ; 正 修
Ke r s o s me e g e c e ce t mo i ig y wo d :c n u ; n l o f i n ; d f n i y
中图 分 类 号 :2 40T l F 2 ・;Bl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4 l (0 7 0 一 0 30 1 — 3 l2 ) l0 0 - 3
0 引 言
恩 格 尔 系 数 是 西 方 发 达 国家 反 映 各 类 居 民 消 费 水 平 高 低 的标 志 。把 恩 格 尔 系 数 引 入 我 国用 于 衡 量 我 国 居 民 的生 活 水 平 . 一 定 的 适 用 性 . 同时 也 有 其 局 限 有 但 性 。用 恩 格 尔 系 数 反 映 我 国居 民 的生 活 水 平 必 须 结 合

恩格尔系数在我国运用中的局限性及适应条件

恩格尔系数在我国运用中的局限性及适应条件

恩格尔系数在我国运用中的局限性及适应条件作者:何传超来源:《经济师》2010年第09期摘要:文章从恩格尔定律本身出发,从食品种类、食品价格、消费体制和生活消费支出四个方面分析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因素,从而得出在我国的适应条件。

关键词:思格尔系数局限性适应备件中图分类号:F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70-03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7%。

根据恩格尔定律的判断。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从小康进入宽裕阶段。

恩格尔系数作为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是由德国人1857年提出的。

是西方国家的产物。

距令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外国的产物,它能否正确地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的状况呢?我们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恩格尔定律的内容恩格尔系数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的,是表示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也是当今世界上多数国家用来评价和衡量国情国力的统计指标。

恩格尔系数主要表述的是一国国民的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

其计算公式如下:思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额/生活消费支出额×100%恩格尔认为,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

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就越大,随着国家的不断富裕,每个国民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将呈下降趋势,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当国民的食物支出额占总支出额的比重超过59%。

表明该国处于只能维持食物需求的贫困状态,然后。

随着食物开支的不断下降,当国民的食物支出额占总支出额的比重不1/4时,表明该国处于生活水平富裕的状态,联合国粮食组织(FAO)根据各国的消费习惯,利用恩格尔系数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提出了一个相对关系。

恩格尔系数与国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二、思格尔系数的局限性恩榕尔系数提出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当初思格尔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发现了家庭收支中食品支出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恩格尔系数在中国失灵问题研究
[论文关键词] 恩格尔系数收入弹性消费结构
[论文摘要] 本文从消费的收入弹性、消费结构和福利保障体制、收入的构成和食品消费的加工程度对恩格尔系数进行分析,阐述了恩格尔系数的失灵,指出恩格尔系数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下并不适宜,认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不能机械地以恩格尔系数为依据,尤其是不能将恩格尔系数作为政府政绩的评价指标。

一、恩格尔系数的概念及其运用
恩格尔系数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是经济学中最早确立的函数关系之一。

恩格尔系数指的是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它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一直被广泛运用于统计工作之中。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在中国,恩格尔系数同样受到高度重视。

无论是政府机关的工作报告,还是新闻媒体关于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报道,都可以见到恩格尔系数踪影,使用频率极高。

二、从四个角度分析恩格尔系数失灵
1.从收入弹性看恩格尔系数失灵
2.从消费结构看恩格尔系数失灵
中国社科院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把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称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

三大困扰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

以北京为例,来自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2005年,北京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与总支出金额的比值)降至31.8%,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北京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温饱型”,上升到目前的“富裕型”。

但是,只看食品支出会掩盖许多问题。

按照恩格尔先生的本意,除食品支出之外的家庭主要支出,只有大量用于家庭设备、服务和娱乐方面时,才能算是逐步富裕。

但是,根据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的调查,目前,北京市民“家庭设备”、“服务和娱乐”方面的支出仅为6.9%和5.9%。

而同时,教育、住房、医疗保健三方面的平均支出共占46.3%。

可以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46.3%的教育、住房、医疗支出+31.8%食品支出=78.1%,这才是北京市民的真实生活水平,不仅不“小康”,连“温饱”也很勉强。

3.从收入的构成看恩格尔系数失灵
在中国农村确定收入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这是由于农村的特点造成的。

据调查,河北省几个贫困县的农民普遍的食粮费用支出全在25%以下,这个数字相当于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的食物支出比例。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多少还存在“自给自足”的情况,家里吃的粮食蔬菜自己生产,这就造成食粮费用支就会比较低。

这其实是建立在低消费中的恩格尔系数的虚高。

因此,衡量农民收入时,一定要考虑货币收入和非货币收入的构成。

落后地区,特别是山区,自给自足的原始食物所占比重大,这些因素是造成恩格尔系数失灵的因素。

4.从食品消费的加工程度看恩格尔系数失灵
恩格尔系数没有考虑到食品的深加工程度。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随着居民生活
节奏的加快,人们不愿让家务劳动占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因此越来越愿意购买经过加工的食物,这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居民所消耗的食物量并没有加大,但由于食物支出中增加了加工和服务等费用而导致食物支出增加。

虽然经济学家们会认为支付了加工和服务等费用会得到由时间的节省而导致收入增加等,但又证明了恩格尔系数的适用性和统计指标的宽度问题。

举一个酒的例子,酒的出现说明粮食的产量不仅可以满足食用还出现了富余,这也是人类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表现,用于享受的食物的弹性无疑大于用于维持生命的食物弹性。

但问题在于哪些食物是用来“享受生活”的?这一部分食物是否应算作恩格尔系数公式中的“食物支出”。

这是恩格尔系数不能解决的问题。

食用高级食品的家庭生活水平较低。

高级食品以及食物等级等消费弹性食品的存在就使恩格尔系数公式的计算失去了标准。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恩格尔系数的合理的认识应该是,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出现都适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恩格尔系数也不例外。

今天的中国社会经济状况,无论是居民的收入水平、人们的消费观念、政府的经济倾向都与恩格尔提出理论的年代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仅依靠计算“食物支出”来判断“社会进步”或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与否并不合适。

恩格尔系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今天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但不能机械的将其作为比较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准。

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如需以恩格尔系数为依据,也必须仔细考虑该系数是否符合本地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