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4年小学毕业生初中入学办法

合集下载

2014四川成都七中中考招生政策问答

2014四川成都七中中考招生政策问答

2014四川成都七中中考招生政策问答2014四川成都七中中考招生政策问答1.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和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是怎样的关系?(1)成都七中是一所优秀的中学,学校有林荫校区和高新校区,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

(2)成都七中属于成都市教育局直管,为公办性质。

(3)林荫校区只设有高中,高新校区既有高中、又有初中。

2.成都七中高中今年招生计划是怎样的?(1)以成都市教育局届时公布的我校高中招生计划为准。

(2)林荫校区预计招收外地生(凡未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参加中考报名的2014届初三毕业生均可报名,不限户籍)2个班,招收本市中心城区的中考生10个班(含2个多媒体教学示范班)。

从招收的学生中分3-4个理科实验班,其余为平行班。

(3)高新校区预计招收在成都市郊区(市)县参加中考的考生1个班,招收外地生(凡未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参加中考报名的2014届初三毕业生均可报名,不限户籍)2个班,招收本市中心城区的中考生7个班。

从招收的学生中分4-5个理科实验班,其余为平行班。

(4)两个校区都将招收成都市中心城区户籍且参加中心城区中考的初中应届毕业的艺体特长生。

艺体特长生招收的项目、报名时间、报名地点、报名条件、专业测试安排等届时见市教育局公布的信息,或登录我校网站查询,或登录成都招生考试网()查询。

去年的报名时间是6月中下旬,采取的是到校现场报名的方式。

3.招收外地学生有何条件?怎么报名?(1)凡未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参加中考报名的2014届初三毕业生均可报名,不限户籍。

(2)外地生招生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报名网址:;,点击“中考网络应用服务平台”;,点击“中考网络应用服务平台”。

(3)报名时间:5月1日上午10:00—6月19日下午4:00。

(4)资格确认时间:5月1日上午10:00—6月20日中午12:00。

网上报名后,家长或学生务必到校资格确认,否则,报名无效。

(5)外地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我校外地生考试的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请持相关的证明材料(中考成绩单、竞赛证书等)到林荫校区或高新校区教务处咨询。

成都2014六城区高中招生计划

成都2014六城区高中招生计划

成都市五城区及高新区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计划(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前言根据成都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成都市教育局印发的《成都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招收初中毕业生)考试工作实施规定》(成招考委[2014]11号)以及考生填报志愿和录取新生工作的需要,现将我市今年五城区及高新区(以下简称中心城区)普通高中(含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予以公布。

一、计划情况说明(一)部分公办普通高中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的计划均包含在各学校的统招计划中,具体的艺体特长生计划数及招生项目市教育局将另行公布。

(二)根据我市今年中招录取政策,第二批学校(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征集志愿仍未完成的计划,转到第四批(市级示范性高中和一般普通高中),与市级示范性普高、一般普高计划一并执行。

(三)根据规定,今年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以下简称“天府新区”)报名参加中考的考生,除按天府新区的有关政策填报志愿、升学外,还可在网上填报以下志愿:(1)天府新区所有中考考生均可填报五年高职(师范)、三年中职志愿;(2)中考成绩(含特征加分)达到中心城区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的成都户籍考生,还可填报石室中学(含文庙校区、北湖校区)、成都七中(含林荫校区、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含宁夏校区、光华校区、外国语校区)面向中心城区的招生计划,并与中心城区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待遇,此类考生不能再填报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面向郊县招生计划(含统招、调招)的志愿,也不能报名参加中心城区普通高中面向外地生的招生考试;(3)中考成绩(不含特征加分)达到中心城区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的非成都户籍考生,还可填报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外国语校区)面向郊区(市)县招生的调招计划。

(四)部分公办普通高中经批准招收的国际班、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班(简称七中网班,下同)面向中心城区招生计划及办法另行公布。

成都小升初新政策

成都小升初新政策

成都小升初新政策:明年小升初将就近入学2014-4-1 11:57 来源: 四川在线阅读数:7922014年3月31日,备受家长们关注的成都小升初政策出炉,成都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实行网上登记,四、七、九随机派位解读三大变化,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三步走今年,全市将实行小升初网上登记,跟往年相比,特长生的招生比例将降到10%,新入学的初中择校生,毕业时不再享受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政策。

明年,100%的公办义务教育段学校将实现划片就近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2017年,民办学校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的行为将得到杜绝。

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根据成都实际,制定具体的入学安排、规范民办学校“小升初”工作及市直属学校艺体特长生招生办法。

入学方式:“单校划片”对口直升,“多校划片”随机派位《方案》规定,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生源情况、学校布局等因素,划定小学、初中招生范围。

小升初划片实行“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所属优质初中纳入“多校划片”范围。

其中,优质初中“多校划片”范围的确定,既要体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公平性,也要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得将划片范围扩大到所属行政区域全域。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实施小学入学和小升初工作,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为入学登记、随机派位等提供基础性保障。

小学入学,将由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划片范围,安排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

初中入学,“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入学,“多校划片”采取片内随机派位的方式,为每所初中学校确定入学对象。

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和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俗称“四、七、九”)招收初中学生,实行网上报名、随机派位的办法确定入学对象。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成教函〔2016〕90号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成教函〔2016〕90号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正文:----------------------------------------------------------------------------------------------------------------------------------------------------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成教函〔2016〕90号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社会事业局,各区(市)县教育局,市属高校,直属(直管)学校(单位),机关各处室:按照《成都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面清理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成依法行政办〔2016〕8号)要求,市政府及各部门对2014年全市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后确认的继续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以及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所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现将市教育局的清理结果和市政府涉及教育类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结果予以公布(详见附件1、2)。

上述废止或者失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自发文部门公布清理结果之日起,不再作为教育行政管理的依据。

特此通知。

附件1.成都市教育局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1(继续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2.成都市教育局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2(废止或者失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3.成都市人民政府废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教育类)成都市教育局2016年8月30日附件1成都市教育局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1(继续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序号文件标题文号1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建设委员会成都市规划局关于试行成都市城区配套中小学建设标准的通知成教计〔2003〕44号2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财政局关于贯彻落实〈成都市教育资助体系实施意见〉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成教计〔2007〕51号3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相关工作的通知成教计〔2007〕73号4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规范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管理的通知成教职〔2008〕1号5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名称管理工作的通知成教普一〔2008〕18号6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通知成教职〔2009〕8号7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文明办成都市财政局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成教〔2010〕15号8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通知成教办〔2011〕23号9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关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推荐选拔教育学术专家制度的通知成教人〔2011〕7号10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认真组织开展校车驾驶人资格审查和校车使用许可审批工作的紧急通知成教函〔2012〕299号11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成教办〔2012〕11号12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成教办〔2013〕1号13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教育局关于教师退出教学岗位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成教办〔2014〕2号14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成教办〔2014〕3号15关于印发《成都市国际友好城市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成教发〔2014〕3号16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教育系统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的通知成教发〔2014〕4号17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成教发〔2014〕5号18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公安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学校安全防范标准(试行)》的通知成教办〔2014〕17号19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幼儿园等级评定办法》的通知成教办〔2014〕20号20成都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教育系统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的通知成教办〔2014〕22号21成都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校企合作鼓励办法(试行)的通知成教办〔2014〕27号22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财政局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关于保障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待遇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成教发〔2015〕3号23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成教办〔2015〕3号24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大宗食品原料统一配送实施办法》的通知成教办〔2015〕7号25成都市教育局中共成都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财政局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促进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发展的实施意见成教办〔2015〕8号26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中小学校章程制定规程》的通知成教办〔2015〕9号27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卫生工作评估标准》的通知成教办〔2015〕10号28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中小学教科书选用方案》的通知成教办〔2015〕11号29关于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成教发〔2015〕7号30《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普通高中录取加分政策的意见》成教发〔2015〕8号附件2成都市教育局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2(废止或者失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序号文件标题文号1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大宗食品原料统一配送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成教办〔2013〕10号2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财政局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关于印发市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及风险补偿金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成教高〔2006〕1号3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城区幼儿园办园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成教发〔2011〕2号4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成教发〔2011〕4号5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通知成教发〔2013〕6号6关于印发《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成教发〔2014〕2号7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成教办〔2014〕4号8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4年小学毕业生初中入学工作的通知成教办〔2014〕11号附件3成都市人民政府废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教育类)序号文件名称文号1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成府发〔2000〕132号2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依法规范社会组织和个人办学行为的通知成办发〔2005〕8号3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成办发〔2006〕53号4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成府发〔2010〕47号——结束——。

2014年成都小升初划片摇号对口中学统计表

2014年成都小升初划片摇号对口中学统计表

2014年成都小升初划片摇号对口中学统计表1、少城小学:石室联中、石室联中蜀华分校、树德联合、树德联合(东区)、青羊实验联合2、白果林小学:金牛实验、18中、20中、通锦中学3、北站小学:铁中、八中、金牛实验、人北4、彩虹小学:石室联合中学、树德实验中学、石室联合中学蜀华分校、青羊实验中学、树德实验中学东区5、草堂小学:石室联中(西区)、石室联中(蜀华)、石室联中(陕西街)、树德实验、树德实验(西区)、青羊实验6、茶店子小学:20中、金中、八一7、成都实验花园分校:青羊实验中学、石室联中金沙校区、树德实验西区、石室联中西区、石室联中、高新区和平中学、川大附中8、成都实验小学战旗分校:石室联中西区、石室联中金沙校区、青羊实验中学、树德实验西区9、成华实验小学:石室中学初中学校、华西中学、成都49中、万年实验学校、成都17中、成大附中、20中、七中育才10、成华小学南校区:石室初中、列五本部、双庆、猛追湾双语中学11、成师附小:盐道街中学、田家炳中学、七中育才、十七中、七中育才学道街分校、师大附中12、成师附小东区万科分校:盐道街中学、田家炳中学,师大附中、高新世纪城南路学校、七中育才、育才学道街分校、金牛实验北区、师大外语、青羊实验联合、通锦中学13、川大附小:十二中、棕北中学、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十六中)、七中育才三圣分校14、电子科大附小:列五中学、石室初中、华西中学、49中、成大附中15、东城根街小学:石室联中、石室联中(蜀华)、树德实验联合中学、树德实验联合中学(东区)、青羊实验联合中学、十一中16、东光实验小学:17中、盐道街、川师附中、田家炳中学、学道街17、抚琴小学:通锦中学(原铁二局一中)、金牛实验中学、二十中、十八中(原抚琴中学)18、高新实验小学:高新实验中学(紫荆校区)、石室天府中学、七中初中学校19、红牌楼小学:43中、棕北实验西区、石室双楠中学20、红专西路小学:西北、石室双楠、16中、12中、棕北21、花圃路小学:成都八中、成都铁中、成都八中北区、人北中学、树德实验中学东区、棕北中学22、华西小学:12中、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西北中学、棕北中学23、浣花小学:石室联中、石室联中西区、树德实验、树德实验西区、青羊实验、石室蜀华分校、金沙中学24、娇子小学:田家炳、盐道街、十七中、师大附中、师大附中外语(46中)、七中育才学道分校25、解北一小:铁中、八中、八中(北区)、人民中学26 金牛区的光荣小学:通锦中学、十八中、二十中(花照校区)、金牛实验(北区)、七中万达27、金牛区王贾桥小学:成都铁中府河校区、成都四十四中、成都八中(北区)、金牛实验中学(北区)、20中(花照校区)、成都实验中学28、金琴路小学:树德实验中学西区(原光华中学)、十七中、金牛实验、十八中、二十中、通锦中学29、金沙小学:青羊实验、石室联合(金沙校区)、石室联合(西区)、树德实验(西区)30、锦官驿小学:盐道街中学、田家炳中学、七中育才、十七中、川师大附中31、锦江区教师进修校附小:师大附中、十七中、田家炳中学、盐道街中学32、锦里小学:16中、西北中学、棕北中学、12中33、九里堤小学:金牛实验北区、通锦中学、20中、 20中花照校区、18中、师大附中、7万中万达34、李家沱实验小学:列五中学、华西中学、石室初中、49中、成大附中、列五中学双桥校区、金牛实验中学北区、盐道街中学、田家炳中学、双庆中学、17中、铁中、八中35、龙江路小学:西北中学、十二中、棕北、石室锦城外国语、田家炳中学36、龙江路小学分校:锦城外国语学校、西北中学37、龙王庙正街小学:7中育才水井坊校区、盐道街中学、7中育才学道街校区、田家炳中学、三中新老校区、川师附中、17中38、龙舟路小学:田家炳中学、盐道街中学、17中、师大附中、师大附中外语学校(原46中)、七中育才学道分校、七中万达39、磨子桥小学:12中、石室锦外、棕北中学40、泡桐树小学本部:石室联中、石室联中蜀华分校、树德实验、树德实验东区、青羊实验联合、七中育才、高新和平学校、高新实验城南路学校、师大附中、盐道街中学41、培华小学:石室初中、列五中学、双庆中学42、青羊实验小学:石室西区、树德西区、石室蜀华分校、石室金沙中学、青羊实验、石室蜀华学校43、人北小学:成都铁中、八中、八中北区、人北中学44、沙湾路小学:20中花照校区、金牛实验北区、18中、通锦中学、七中万达、石室联中蜀华分校45、升平街小学:青羊实验联合、树德实验中学东区、树德实验中学、高新和平中学、49中、11中46、胜西小学:石室联中、石室联中蜀华分校、树德实验、树德实验东区、青羊实验联中47、石笋街小学:十八中、二十中、金牛实验、通锦中学48、实验小学本部:石室联中、石室联中蜀华分校、树德联合、树德联合(东区)、11中、青羊实验联合、其它49、实验小学青华分校:石室联中西区、树德实验西区、石室联中(陕西街)、树德实验、青羊实验、石室联中蜀华、 18中50、双林小学:石室初中部、列五本校和猛追湾双语51、双眼井小学:青羊实验联合、11中、树德实验、青羊实验、高新大源、树德实验东区、石室联合、华西、田家炳(升平街小学、鼓楼小学和双眼井小学情况类似)52、顺江路小学:师大附中外语学校、师大附中、三中、七中育才三圣分校53、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小学:树德实验、石室联合(金沙校区)、石室联合(西区)、树德实验(西区)54、天涯石小学:七中育才、学道街、盐道街、川师附中、田家炳中学55、铁二院小学:通锦中学56、通锦小学:树德实验中学、石室联合中学、石室联合蜀华分校、成都11中、57、青羊实验联合中学、树德实验中学东区、通锦中学、七中万达学校58、桐梓林小学:棕北、十二中、十六中59、五块石小学:人北中学60、武侯实验小学:石室双楠实验学校、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棕北西区实验学校、43中61、西马棚街小学:树德实验中学、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东区)、石室联合中学、石室联中蜀华分校、青羊实验联合中学、成都7中万达学校62、西南交大子弟小学:交大附中、通锦中学、成都18中、金牛实验中学北区、金牛实验中学、成都20中花照校区、成都20中、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成都44中、成都铁中、成都40中、华西中学、树德实验中学东区、田家炳中学、二仙桥学校、成都实验中学、成大附中、青羊实验中学63、西体路小学:十八中、二十中花照校区、金牛实验(北区)、通锦中学64、盐道街小学:盐道街中学、田家炳中学、七中育才、十七中、七中育才学道街分校、师大附中65、盐道街小学东区:田家炳中学、川师大附中(海椒市)、十七中、七中育才学道分校、盐道街中学、师大附中外语学校、棕北中学66、银都小学:高新实验中学紫荆校区67、玉林小学:棕北中学、12中、石实锦外、玉林中学、高新实验中学、18中68、张家巷小学:铁中、八中、八中(北区)、人民中学69、中育实验:石室联中、石室联中西区、树德实验、树德实验西区、青羊实验、石室蜀华分校、金牛实验、高新实验70、棕北小学:棕北中学、十二中、十六中71、新华路小学:十一中72、芳草小学:玉林肖家河校区。

成都市高新区2014年小学入学划片范围

成都市高新区2014年小学入学划片范围

成都市高新区2014年小学入学划片范围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二环路南四段2、4号--22号,1、9、11、19号高朋大道1、2-28号西门子路1号高朋东路1、2-22号高朋西路3、5、11号创业路2、4-38号九兴大道3-16号科园二路1、2-31号科园三路1、2、3、4、8、10号科园四路1、2、6号科园一路1、2-12号肖家河北街2、4号-88号,1、3-41号肖家河东二巷3号、5、6、7、8、9、11号肖家河东三巷1、2-5号一环路南四段1、3-15号永丰路2号——52号肖家河东一巷3、5、6、7、8、9、10、11、13、15号,兴蓉街19号肖家河环三巷1号—33号 2号附1号—附33号肖家河环四巷1号—7号、 2号—42号肖家河环一巷1号—57号、 2号—40号肖家河街2、4—140号,111、154、192号,肖家河街东一巷6号,11、13-69号肖家河西二巷1、3—25号,2号肖家河西一巷1、3号—91号, 2、4、6、8号肖家河中街46号高升桥东路1、3、5-19号联谊巷1、2---5号肖家河巷1、2-6号肖家河沿街14、16—192号,1、3号-99号,沿街2、4、10、12号肖家河沿巷1、3、4、5、6、7、9号肖家河正街1、3号—45号 2、4号—100号肖家河中街1号—43号附25号 2号—46号附19号超洋路1、2号-68号维信街1,2、4、6、8号兴蓉北街1、2、3、4号,5、7-15号肖家河东一巷15号,兴蓉东街1号兴蓉东巷1、3号肖家河东一巷15号、兴蓉街21、23号-45号兴蓉南二巷1、3、5、6、7号兴蓉南三巷1、2-10、11、13号兴蓉南一巷5、6-10号兴蓉西巷1、2-5号。

芳草小学本部:北至一环路南三段(28-80号),南至二环路南三段(15-29号),东至玉林北路2号—玉林南路138号,西至永丰路(1号--55号),具体街道:永丰路1号至55号,玉林西路沙子堰中巷、东巷、西巷,芳草东街、芳华街、芳草西二街、芳沁街,蓝天路、蓝草路、蓓蕾街、蓓蕾西巷、蓓蕾中巷、火烧堰巷、彩虹街、白云街、白玉巷、白云巷、玉虹巷、新能巷芳草小学:南区广和一街、广和二街、都会路,盛和一路、盛和二路、盛和三路,泰和一街、泰和二街,站华路,益州大道北段388号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元华一巷6号,元华二巷,元通二巷1号、2号、8号、9号、11号,紫丁巷1号、3号、5号,紫荆巷56号,紫竹南一街23号,紫竹北街27号、65号,紫竹中街2号,紫荆东路9号、47号、55号、96号,紫荆南路21号、23号、52号、54号、56号,紫荆西路6号、45号、58号,紫荆北路8号、38号、58号、86号和174号,紫薇东路11号、1号、10号、73号,神仙树南路8号、9号、11号、51号、53号,神仙树西路2号、6号,神仙树北路9号、11号,二环路南三段38号和138号,创业路7号、9号,新光路8号、60号、62号、68号,紫瑞大道188号、288号。

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

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

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一、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指导思想是什么?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面向适龄儿童、少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为目标,坚持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以及招生入学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程序,以切实维护适龄儿童、少年的教育权益。

二、公办中小学如何实施“免试就近入学”办法?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辖区内常住人口的变化,做好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学校设点布局工作,在生源预测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布各公办中小学校招生入学对口范围,确保每位适龄儿童、少年都享有相应的学位。

由于受本市人口出生高峰的影响,部分公办中小学校招生入学对口范围会有适当的调整。

公办小学根据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对口入学方案与招生计划,免试就近招收年满6周岁的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以及符合条件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政府委托的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免试招收统筹安排的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读。

公办初中学校或公办寄宿制学校按照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招生范围与招生计划,采取小学划片对口,或片区内“电脑派位”等方式免试招收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就读。

三、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居住地如何办理登记入学手续?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地登记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2014年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仍可在各区县公布的试点街镇办理居住地登记入学手续。

长宁、闵行、浦东、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崇明8个区县在全区县范围内试行,黄浦、徐汇等其他9个区县在部分街镇试行(市教委将在“上海教育”网站上公布)。

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如选择在试点街镇办理居住地登记入学的,先要到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居住地登记手续并领取回执,然后携带户口簿原件、居住地登记回执、预防接种卡与入学告知书,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地点办理登记入学手续。

2014小升初网上报名操作指南

2014小升初网上报名操作指南
2014小升初 网上报名操作指南
成都市小升初网络服务平台网址:
学生端网址:
请使用IE v8.0以上、360极速模式、Chrome、 Firefox v1.5以上浏览器访问小升初网络应用服务平 台,完成相应的操作。 由于需要全市六年级学生都是 通过此平台统一 注册,到时怕出现网络堵塞,请家长尽快完成网络 采集信息的工作,如遇网络堵塞,可以错峰注册填 报。
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 学生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必须与本人身份证 (或户口簿)上的信息保持一致。 • 牢记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可泄露给 他人,因泄露密码导致信息被篡改,责任自负。 如果本人密码遗忘,请按注册时填写的密码找回 问题或者通过当时填报的电子邮箱找回密码。 • 如有不清楚的问题,请点击网络服务平台首页的 “帮助”信息查看。如仍不清楚,请电话联系各 区(市)县有关部门。
工作时间节点
• 4月14日至4月16日 注册小升初网络应用服务平台通行证 小升初应用服务平台学生信息采集 打印《成都市小学毕业生信息表》签字 上交班主任处。
注意:4月14日才能开始网上填报,之前填报 的会清空。
一、注册小升初网络应用
通行证
第一步:登录服务平台
• 访问网址进入服务平台,或通 过成都市招考办网站、成都市招生考试网 提供的链接登录服务平台。
核实信息 后提交
重要提示
• 如果学生的身份证号、学籍号、姓名、户 籍地和地址信息有错误,家长是无法改动 的,请先点击提交,然后再提交书面申请 给班主任(里面要写清楚修改的内容), 由学校统一修改。 • 学生的户籍信息一定要和户口簿上的信息 一致。
• 本次导入的学生信息是之前就导出了的,可能会出现 有些信息在省学籍网上已经修改了,但是现在还是错 误的信息,就请家长提交书面申请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2014年小学毕业生初中入学办法
(2014年4月10日成都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公布)
一、入学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毕业生初中入学(以下简称小升初)工作以区(市)县政府为主,由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2014年,全市小升初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及《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成教发〔2014〕5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规定,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

结合《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成教发〔2011〕4号)规定,小学毕业生在户籍所在地区(市)县参加划片或划片随机派位入学。

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工作,按照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成教发〔2014〕2号)执行。

已在成都市小学就读的进城
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规定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将《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交回原就读小学。

居住地未变更的,随就读小学服务范围内学生升学;居住地跨行政区域变更的,由现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就学,此外,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及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以下简称中心城区)此类学生还可报艺体特长生。

二、学位计划
各区(市)县应根据小学毕业生人数,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每位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都有初中学位,不得任意停办初中或减少初中学位,若要停办初中或减少学位,须报市教育局批准。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调研区域内初中学校分布状况、规模及适龄儿童、少年分布状况、人数等情况,科学安排初中学位,严格学位管理,按照《工作方案》规定,制定初中学校招生计划和划片派位方案,汇总后报市教育局、市招考办备案。

小升初划片实行“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所属优质初中纳入“多校划片”范围。

优质初中“多校划片”范围的确定,既要体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公平性,也要坚持就近
2
信息采集。

其信息采集相关事宜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审核结束后由居住地所在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根据信息采集和资格审查结果,为方便管理,将为符合条件的学生编定报名流水号。

报名流水号共8位,前5位为各区(市)县小学代码(小学代码前两位代表各区〈市〉县代码,例如:锦江区天涯石小学代码为01402),第六、七、八位数为学生流水号(001-999)。

四、中心城区学位确定
2014年中心城区小升初的学位确定分四个批次进行,凡上一批次已确定学位的学生不能参加以后各批次的学位确定。

第一批:艺体特长生。

凡具有中心城区户籍及已在中心城区就读的符合条件的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均可报名,学校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素质测试后,确定学位。

第二批:民办学校招生。

民办学校招生实行网上报名,学生在自愿基础上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报名,学校自主录取,确定学位。

第三批:女子实验学校(成都十一中)、科创学校(树德实验中学东区、成都市双庆中学校)和外语类学校(四川师大附中外国语学校、成都石室
锦城外国语学校、成都双语实验学校)以及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和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

凡具有中心城区户籍及已在中心城区就读的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均可登记报名。

具有成都市郊区(市)县正住户籍及已在成都市郊区(市)县就读的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在市招考办办理学位确定手续的除外)可报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

第三批次所有学校实行网上报名、在符合条件的学生中随机派位录取的办法。

若符合条件的报名学生数未超过学位计划,则直接录取所有报名学生。

网上报名工作6月下旬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第四批:划片或划片随机派位入学。

划片或划片随机派位入学实行“四统一”的管理办法,即统一政策、统一时间、统一录取办法、统一工作程序。

各学校一律不准提前、违规招生,必须按规定时间、规定程序统一进行。

各批次学校学位确定后,学生家长应按学校规定的时间(第四批学校学位完全确定后,学生家长应在7月22日前)到初中学校办理报到手续。

郊区(市)县初中学位的确定,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
法。

五、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大力实施阳光招生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要做好小升初的宣传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宣传小升初各项政策,确保家长的知情权,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政策和操作公开透明。

为推进成都市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2014年成都市小升初将通过网络应用服务平台办理。

学生和家长在网上办理有关业务,了解政策信息、日程安排等。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宣传、培训和指导,切实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服务工作,确保小升初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六、严肃纪律,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妥善做好小升初工作,按照成教发〔2014〕5号和成教发〔2011〕4号要求,将每所初中办学条件、划片范围、招生计划、办理程序和入学结果以及工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信访接待地址等相关政策和重要信息向市民公布,并按要求采取有效监督机制,规范学校招生入学行为,确保招生入学公平、公正。

从2014年起,新入学初中择校生毕业时不享受省二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政策。

6
对于户籍与就读小学不在同一区(市)县的小学毕业生,由就读小学所在区(市)县将政策向家长和学生作完整、准确的宣传,做好政策解释工作。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本行政区域内此类学生在规定时间提交相关材料,办理信息采集手续。

对未告知或未严格执行的,由学生就读小学所在区(市)县承担相应的责任。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2014年小升初工作顺利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