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考点梳理】(1)实验器材:平面镜、可折转的纸板、激光手电筒、量角器。
(2)纸板与平面镜的关系:垂直。
(3)(粗糙)纸板的作用:显示光路。
(4)折转纸板的目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5)让入射光线沿着FO入射,则反射光线沿着OE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6)结论:反射定律。
【典例引领】(2023年齐齐哈尔中考题)24.小明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如图1所示,实验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纸板ENF(右侧可绕ON翻折)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应_________于镜面。
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呈现径迹。
光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3)让光沿图1中FO方向照射到镜面,它会沿着OE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的。
(4)如图2所示,把纸板ENF右侧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
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___内。
解析:(1)①法线与镜面垂直,纸板上的直线ON相当于法线,所以ON应垂直于镜面。
②我们能在纸板上看到入射光线和发射光线的路径,是由于光线在粗糙的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2)③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可以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④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时,反射角90°-50°=40°(3)⑤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即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路径入射,反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反射,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上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

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学方式
讲授式、探究式、讨论式
教具
激光笔、光的反射演示仪、平面镜、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ppt3】《静夜思》引入:
提问:月亮不是光源,我们为什么能够看见它?
讲解: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板书: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要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ppt13】组织学生讨论关于“迎光走和背光走”的问题。
【ppt14】展示图片
介绍光反射的应用
【ppt15、16】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ppt17】进行课堂小结。
【ppt18】知识拓展。
【ppt19】布置作业。
思考后回答:
因为月亮反射太阳光,反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教案
课题
第三章第2节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课型
实验探究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二、光路的可逆性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要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ppt4】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讲解:光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ppt5、6】
提问: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呢?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光的反射现象:了解光的反射的定义,掌握光的反射的基本现象,如平面镜成像、物体在水中的倒影等。
2. 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反射的应用:了解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望远镜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反射现象,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2.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了解反射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体验光的反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平面镜、光线演示器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平面镜成像、物体在水中的倒影等,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现象。
2. 讲解:讲解光的反射的定义和基本现象,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光的反射定律。
4. 讲解:讲解光的反射定律,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5. 应用:讲解反射的应用,如眼镜、望远镜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光的反射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三章光的反射第二节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 光的反射现象2. 光的反射定律3. 反射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解释一下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光的反射现象是指光线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如平面镜成像、物体在水中的倒影等。
2. 题目:请简述一下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光的反射定律是指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反射面上的夹角相等,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实验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版)

实验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知识点一、光的反射现象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会有一部分光在介质表面反射回原介质中,这种传播现象叫光的反射。
2.一点、三线、两角(1)“一点”:投射到两种介质表面上的光线与表面的交点叫入射点;(2)“三线”:入射到介质表面的光线叫入射光线;经入射点做垂直于两种介质表面的辅助线叫法线;经介质表面,反射回原来介质的光线叫反射光线。
(3)“两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3.人们能看见不是光源的物体的原因: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
4.光的反射规律(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光的反射光路可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如图所示。
知识点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纸板在实验中的三个作用(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具体操作是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转,使其和纸板EON不在同一平面内,观察有无反射光的径迹;(3)记录光路。
具体操作是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以分析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情况。
2.实验注意事项(1)应在光线较暗的室内进行实验,以便于观察实验现象;(2)实验时,纸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否则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3)实验过程中严禁将激光对着人眼,以防灼伤眼睛;(4)通过镜面对入射光的反射作用,可以看出镜子有改变光路的作用;(5)本实验是一个归纳性实验,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多组实验数据,从而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3.考向点拨(1)验证三线共面:沿折版中轴折转光屏是否还能看见反射光线;(2)验证分居: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中轴两侧;(3)验证等角:通过量角器测量或带有刻度的折板光屏测量;(4)观察光路是否可逆:沿原反射光线路径改变入射光线,观察反射光线;(5)漫反射:能看见光线的传播方向说明折板发生了漫反射;(6)改变入射角(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寻找实验结论的普遍性;(7)光线的理想化模型:观察激光笔射出的光线即可构建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8)折转光屏用白色的目的:显示光线的路径;(9)实验应选较暗的环境目的是:便于观察实验现象;(10)实验时,折板应与平面镜垂直的目的:否则折板上看不到反射光;(11)当光垂直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零,为什么看不到反射光线:有反射光线,但反射角也为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一条直线上。
新课标规定学生必做的实验十三《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解读

新课标规定学生必做的实验十三____《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解读一.初中升学本实验理论考试需要掌握的基本问题1.实验课题:探究光的反射规律2.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时的规律即光的反射定律3.实验原理图:4.实验器材:激光笔1支,夹子,平面镜1块白纸1张(A4打印纸)或者硬白纸板,刻度尺,量角器1个,直角三角板1块。
5.实验步骤:(1)把一个平面镜平放在桌上,在纸板上作一条与底边垂直的虚线ON,然后把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用激光笔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3)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入射角i和反射角r。
将结果填入表格。
(4)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2次。
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入射角i和反射角r。
将结果填入表格。
(5)将白纸板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6)整理器材。
6.实验记录表格:7.实验结论:(1)在反射现象中,都在同一平面内;(2)分居法线两侧;(3)。
8.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也可以按照探究实验教学或者命题。
(2)本实验探究入射角和反射角关系后,还要注意观察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位置关系。
(3)实验中要注意器材的使用。
9.实验中的物理科学方法:本实验利用归纳法。
所谓归纳法,是从一些特殊的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许多同类的个别事物中找出它们共同点的过程。
光的反射定律就是在多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多次观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多次测量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归纳而得出的。
10.本实验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一个成功的实验应由实验对象、实验源、实验效果显示器等三个部分组成。
实验对象,也是实验的研究对象,当它接受作用到它上面的“信号”(例如,力的、热的、电的、光的信号等)后,能产生一定的效应,从而显示某些物理现象或者揭示某些物理规律。
实验源,也就是实验的“信号”发生器,由它发出的“信号”作用到实验对象上,产生一定的实验效果(例如,机械的、热的、电的、光的现象等)。
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规律实验教案

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规律实验教案第一章:光的传播与反射现象简介1.1 光的传播介绍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解释光的反射现象(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1.2 反射现象的观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镜子、水面、光滑物体等)引导学生注意反射现象的特点(光线发生方向改变、形成像等)第二章:反射定律2.1 反射定律的定义与内容介绍反射定律的定义(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解释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2 反射定律的应用通过实验观察反射定律的应用(如光线从空气射向水面、光线从空气射向镜子等)引导学生理解反射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照明设计等)第三章:反射现象的图示与计算3.1 反射现象的图示学习绘制反射现象的图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等)练习绘制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图示3.2 反射现象的计算学习使用三角函数计算入射角和反射角(如sin、cos、tan等)练习计算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小第四章:特殊情况下的反射现象4.1 垂直入射光线观察垂直入射光线时的反射现象(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重合,法线与表面垂直)解释垂直入射光线时反射定律的特殊情况4.2 平行入射光线观察平行入射光线时的反射现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解释平行入射光线时反射定律的特殊情况第五章:反射现象的应用5.1 镜子的制作与应用介绍镜子的制作原理(反射涂层、背板等)探讨镜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妆、照相等)5.2 光学仪器中的反射现象介绍光学仪器中反射现象的应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引导学生理解反射现象在光学仪器中的重要性第六章:实验一:简单的反射现象6.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学习使用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反射实验6.2 实验原理复习反射定律的内容解释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6.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平面镜、光源(如手电筒)、量角器、标记笔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将平面镜垂直放置在实验台上2. 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3. 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用标记笔在镜面上标出4. 改变光源的位置,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6.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记录不同角度下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第七章:实验二:反射定律的验证7.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反射定律的内容理解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7.2 实验原理复习反射定律的定义解释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7.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平面镜、光源(如手电筒)、量角器、标记笔、透明胶带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将平面镜垂直放置在实验台上2. 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3. 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用标记笔在镜面上标出4. 移动光源,改变入射角,测量并标记反射角5. 比较不同入射角下的反射角,验证反射定律7.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不同入射角下的反射角大小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反射定律的正确性第八章:实验三:球面镜的反射现象8.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球面镜中的反射现象比较平面镜和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8.2 实验原理解释球面镜的折射原理复习反射定律的内容8.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球面镜、光源(如手电筒)、量角器、标记笔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将球面镜放置在实验台上2. 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向球面镜3. 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用标记笔在镜面上标出4. 改变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8.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不同角度下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比较球面镜和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第九章:实验四:透镜的反射与折射9.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透镜中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探讨透镜在光学中的作用9.2 实验原理解释透镜的折射原理复习反射定律的内容9.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凸透镜、光源(如手电筒)、量角器、标记笔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将凸透镜放置在实验台上2. 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向凸透镜3. 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用标记笔在透镜上标出4. 改变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变化9.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不同角度下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位置分析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探讨反射和折射的关系第十章:实验五:光的干涉与衍射10.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探讨光的波动性与反射定律的关系10.2 实验原理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复习反射定律的内容10.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干涉仪(或双缝干涉装置)、光源(如激光笔)、光屏、标记笔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设置干涉仪或双缝干涉装置十一章:实验六:光的颜色与光的干涉11.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光的颜色与光的干涉现象探讨光的波动性与颜色形成的关系11.2 实验原理解释光的颜色形成原理(光的波动性与频率的关系)复习光的干涉原理(干涉现象的产生和观察)11.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干涉仪、光源(如激光笔)、光屏、标记笔、透明胶带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设置干涉仪,使光线通过干涉仪2. 观察干涉条纹的分布和颜色变化3. 调整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11.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干涉条纹的分布和颜色变化分析光的干涉现象与光的颜色的关系十二章:实验七:光的衍射与光的波动性12.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光的衍射现象探讨光的波动性与衍射现象的关系12.2 实验原理解释光的衍射原理(光的波动性导致的光线弯曲现象)复习光的波动性原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2.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衍射光栅、光源(如激光笔)、光屏、标记笔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将衍射光栅放置在实验台上2. 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向衍射光栅3. 观察衍射光栅上的衍射条纹4. 改变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衍射条纹的变化12.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衍射条纹的分布和变化分析光的衍射现象与光的波动性的关系十三章:实验八:光的偏振与光的波动性13.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光的偏振现象探讨光的波动性与偏振现象的关系13.2 实验原理解释光的偏振原理(光的波动性中的电场矢量在特定方向上的振动)复习光的波动性原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3.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偏振片、光源(如激光笔)、光屏、标记笔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将偏振片放置在实验台上2. 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向偏振片3. 观察偏振片上的偏振条纹4. 改变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偏振条纹的变化13.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偏振条纹的分布和变化分析光的偏振现象与光的波动性的关系十四章:实验九:光纤通信与光的全反射14.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光纤通信中的光的全反射现象探讨光的全反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14.2 实验原理解释光的全反射原理(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的现象)复习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的传输、全反射和信号放大)14.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光纤、光源(如激光笔)、光屏、标记笔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将光纤放置在实验台上2. 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向光纤3. 观察光纤中的光信号传播4. 改变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光信号的变化14.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情况分析光的全反射现象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十五章:总结与反思15.1 实验目的总结本门课程的主要实验内容和原理反思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15.2 实验原理总结光的反射现象规律实验的原理和关键点反思实验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15.3 实验步骤回顾本门课程的实验步骤和关键操作思考实验步骤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点和难点15.4 实验观察与记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规律实验教案”,内容包括光的传播与反射现象简介、反射定律、反射现象的图示与计算、特殊情况下的反射现象、反射现象的应用等五个章节。
八年级物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最佳教案教学设计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学设计
己独立实验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光路图标名词,细加工,找信息。
教师在学生得到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的基础上,利用学校的演示器材重复课本P52页活动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光的反射规律。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
反射角入射角。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自己所画图形中,线与线之间,线与角之间存在什么数学关系。
1、法线和镜面相互。
2、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构成夹角的线。
实验中得到
的光路图进
行细加工,
并发现相关
的信息。
检查学生对
线与线,线
与角之间数
学关系的迁
移。
找需要教师
提醒,但是通
过小组合作
的方式寻找
关系可以有
效节省时间。
当堂训练拓展延伸
1、画出
右图光反射
的图线,并标
出反射角、入射角、法线。
对照图形默
背光的反射规律。
考察学生对
光的反射规
律的记忆和
描述。
大部分学生
能够,作准图
形并准确描
述光的反射
规律。
2、有时候当我们用小镜子观察别
人的时候,别人有时也会发现别人从镜
子当中发现你正在观察别人,为什么
呢?我们能否利用手中的器材在白纸
评价学生的
阅读能力和
实验能力。
学生能够借
助器材,发现
光路是可逆
的。
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规律实验教案

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规律实验教案(共3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海子街中学物理教师集体备课实验教案实验课题: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规律参与教师:刘娇叶晓燕顾云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规律实验指导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反射定律内容,体验和感受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认识光的反射规律,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二、实验原理探究规律,理解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发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实验器材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或牙签)、铅笔、直尺等。
四、实验步骤我们选择对光反射能力强的平面镜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纸板和白纸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1)按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让学生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让学生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4).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让学生两人一组做实验研究,可采取如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表格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r130°30°260°60°345°45°五、误差分析描光线的径迹时,因为纸竖直放置,没有依靠,画的线的歪斜,影响到角度的测量,误差会大一些,量角器读数有误差。
实验结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复习或 导课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 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 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神话中 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 上述问题的答案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教师紧接着进入新课教学. 教学设计
甲
乙
丙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探 究 光 的 反 射 定 律 甲 乙 丙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 F 向前折或向后折,让学生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4.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让学生两人一组做实验研究,可采取如丙图所示的实验装 置. ①将一张 16 K 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中间画出直线 ON 作为法线;在 ON 的一侧画几条角度不同的直线 OA、OA1、OA2. ②让从手电筒前面纸缝中射出的光分别沿 OA、OA1、OA2 射向镜面,观察反射光线. ③分别在每条反射光线的位置上用大头针扎一个孔 B、B1、B2.用刻度尺画出直线分 别将 OB、OB1、OB2 连接起来. ④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并记录大小进行比较. 角i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⑤使光线分别沿 OB、OB1、OB2 射向镜面,观察每条反射光线的方向. 3.分析和论证 (1)上述步骤 1 和 2 可看到 E 和 F 在一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 且反射光线随着入射 光线的改变而改变. (2)按步骤 3 把纸片 F 向前折或向后折,学生将观察不到反射光线. (3)从步骤 4 的①-④可看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从步骤 4 的⑤可看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说明: (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 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 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上述过程中,学生动眼观察、动手实验、动脑分析,有利于 引发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出示投影片] [例 1]画出下列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角r
作 业
(一)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3×108 m/s. (二)光的反射
(三)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解释现象: 黑板“发光”时看不清字.
标 题
探 究 光 的 反 射 定 律
[师]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 [生]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里的东西. [师]为什么打开灯就能看见屋子里的东西呢? [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师]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 射的光射入了眼睛.本节我们学习光的反射.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反射定律 [演示实验 1] 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亮的光斑. 师生共同活动得: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板书) [师]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 中的名词. [演示实验 2]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 三线.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
(2)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 ON(如乙所示). (3)根据法线与反射面成垂直,画出镜面,如图丙所示.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 [演示实验 3]让氦氖激光的平行光射入平面镜. [现象] 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仍是平行的.而且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的光是很 强的.其他方向无反射光. [师]这种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如图甲所示. [演示实验 4]让氖氦激光的平行光射入毛玻璃片上. [现象] 入射光线是平行的, 但经毛玻璃反射后的光线不是 平行的,而是射向各个方向.[师]我们把这种反射叫漫反 射.如图乙所示.漫反射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说明: (1)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 漫反射.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讲完漫反射和镜 面反射后,为了加深理解,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 论: 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 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解答: (1)这是因为光射到黑板和粉笔字上都要发生光的反射.黑板上“反光”部分
课题: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过 程 与 方 法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观 教材分析 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 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 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 动.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 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光 的 反 射 的 应 用
激光器、人造卫星遥感、光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 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物体对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漫反射使我们能够在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小 结 1.复习本节课本. 2.P41 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3.预习“平面镜成像”一节.
探 究 光 的 反 射 定 律 说明: (1)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讲完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后,为了加深理 解,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 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解答: (1)这是因为光射到黑板和粉笔字上都要发生光的反射.黑板上“反光”部分 发生镜面反射,粉笔字上发生漫反射,这两部分反射光同时射入眼睛时,由于“反 光”部分耀眼的反射光比漫反射的光强,对眼睛的刺激强烈,所以黑板“反光”时 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 (2)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是:改变同学的座位位置,或改变 黑板的角度.用不反光材料. [想想做做] 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 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 而平面镜却比较暗.想想看,并解释为什么. 说明: 这个小实验让学生回家认真做一下, 以对镜面反射和 漫反射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 本题的答案为: 因为镜面很光滑, 垂直入射到镜面的光被垂 直反射回去,射到其他方向的光极少,从侧面看去,基本没 有光线射入眼中,所以平面镜看起来比较暗 .而白纸表面粗 糙.入射到白纸上的光发生漫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到各个方 光 的 反 射 定 律
对知识的理解. [出示投影片] [例 1]画出下列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解:①过入射点画出与反射面的垂直线 ON 即法线.如图乙所示. 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丙所示) [例 2]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 90°夹角,请画出镜面的位置. [分析]反射线的法线,既是反射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 掌握法线的这种双重作用,作图就容易了. (1)根据已知条件作图甲.
入射点: (O)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 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法线(ON) :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紧接着对光的反射规律进入探究阶段.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我们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研究光的反射,其中选择对光反射能力强的平面镜 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纸板和白纸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 (1)按图甲所示,先使 E、F 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 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 O 点,让学生观察从镜面反 射的光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