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交变电流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高频考点交变电流和电磁波的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高频考点交变电流和电磁波的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高频考点交变电流和电磁波的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方法,掌握交流电的最大值、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基本概念。

2. 掌握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性,了解电磁波谱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运用交变电流和电磁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变电流1.1 交变电流的产生1.2 交变电流的描述1.2.1 最大值、有效值1.2.2 周期和频率1.2.3 相位和相位差2. 电磁波2.1 电磁波的产生2.2 电磁波的传播2.3 电磁波谱及其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交变电流的产生、描述方法及其应用;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性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交变电流的最大值、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的计算及应用;电磁波谱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深入理解交变电流和电磁波的产生、特性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演示等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交变电流和电磁波的相关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安排1课时: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方法1课时:交变电流的最大值、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的计算及应用1课时: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特性1课时:电磁波谱及其应用1课时:实际问题分析与讨论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请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六、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交流电应用实例,如交流电灯、电动机等,引发学生对交变电流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6.2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方法6.2.1 交变电流的产生:介绍发电机的原理,讲解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

6.2.2 交变电流的描述:介绍最大值、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基本概念,讲解它们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6.3 交变电流的最大值、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的计算及应用6.3.1 最大值、有效值:通过实验演示和计算公式,讲解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最新交变电流总复习教案

最新交变电流总复习教案

交变电流第一课时:交变电流的产生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知识要点:1交变电流的产生: e= ;m sin t , i =l m sin 「t 【从中性面开始】① 中性面、线圈通过中性面时:② 转动一周线圈两次通过中性面,故一周里线 圈中电流方向改变两次.2. 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 ①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E m 二NBS②通常所说交流电压、电流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得的,都是指有效值 •用电器上所标电压、电流值也是指有效值。

在计算交流电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热功以及确定保险丝的熔断电流时, 只能用有效值。

3. 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感抗和容抗。

① 感抗表示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其特点是“通直流,阻交流” 、“通低频,阻高频”。

② 容抗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其特点是“通交流,隔直流” 、“通高频,阻低频”。

二、例题分析:1. 一个矩形线框的面积为 S ,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从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的位置 开始计时,转速为 n 转/秒,则:【 】A .线框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为n T BSB .线框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2 n T BSC .从开始转动经过1/4周期,线框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2nBSD .感应电动势瞬时值为 e = 2n T BS S In2n T 2. 关于交流电的有效值和最大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形式的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和最大值都有关系 U = U m /、2B .只有正弦式电流才有 U = Um/i2的关系C .照明电压220V 、动力电压380V ,指的都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D •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的都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3•电学元件的正确使用,对电路安全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某 电解电容器上标有“ 25V , 450卩F ”字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电容器在交流、直流电路 25V 的电压时都能正常工作B .此电容器只有在不超过 25V 的直流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与有效值的关系是:I =glm 对于非正弦电流以上关系不成立。

交变电流单元复习学案

交变电流单元复习学案

《交变电流》单元复习学案(第1课时)班级 姓名教师寄语:复习的过程既是对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也是对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复习重点:交变电流的的变化规律及其描述(包括图象)、有效值的概念、理想变压器的原理、电能输送中相关计算等。

复习要点:1.交变电流的产生、变化规律及图象表达2.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3.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各相关物理量的制约关系4.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规律及应用5.远距离输电【典例导学一】典型例题:例1:一矩形线圈,绕垂直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1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B 、t 2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最大;C 、t 3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的绝对值最大;D 、每当e 改变方向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都为最大知识总结:1、 交变电流的产生方法: (思考:转轴一定是在线圈的中轴?)2、 矩形线圈不同位置时各物理量规律:(1)中性面:φ t ∆∆ϕ e i (2)垂直中性面:φ t∆∆ϕ e i 3、分析物理图象的要点:“七看”:(1) ;(2) ;(3) ;(4) ;(5) ;(6) ;(7) 。

自主检测:1.如图演示用的手摇发电机模型,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T,线圈匝数N =50匝,每匝线圈面积为0,48m 2,转速为150r/min 。

在匀速转动过程中,从图示位置线圈转过90°开始计时。

⑴写出交流感应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

⑵画出e-t 图线。

【典例导学二】典型例题:例2:交流发电机转子有n匝线圈,每匝线圈所围面积为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线圈内电阻为r,外电路电阻为R。

当线圈由图中实线位置匀速转动90°到达虚线位置过程中,求:⑴通过R的电荷量q为多少?⑵R上产生电热Q R为多少?⑶外力做的功W为多少?知识总结:1、有效值: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规定的,即。

10交变电流 总复习教学案

10交变电流  总复习教学案

交变电流(一)考纲点击1.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象(Ⅰ)2.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Ⅰ)3.理想变压器(Ⅰ)4.远距离输电(Ⅰ)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二)备考指导本章考查的热点有交流电的图象及有效值的计算、变压器的原理、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有将本章知识与电磁感应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难度中等。

复习时应重点理解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掌握变压器的电压比和电流比,了解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决定因素,熟悉远距离输电的流程图。

(三)知识体系交变电流理想变压器结构:原、副线圈和铁芯 原理:互感现象 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电流与匝数的关系 输入、输出功率关系 远距离输电流程图图10-1-1(四)夯实基础 要点突破一.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1.交变电流的产生(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其中, 随时间变化是交变电流的最主要特征.(2)交变电流的产生①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中就会产生按 变化的交变电流,这种交变电流叫正弦式交变电流.②中性面: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叫中性面。

线圈位于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此位置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且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位置一次,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线圈每转一周,两次经过中性面位置,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3)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若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那么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回路中的电流、加在外电阻上的电压的瞬时值均按正弦规律变化.① 函数式:e = E m sin ωt (E m = NBS ω)i =I m sin ωt (I m =r R Em +=rR NBS +ω) u = Umsin ωt (U m = I m R=r R R NBS +ω) ②图像如图所示: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1)描述交变电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① 周期T :交变电流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单位:s .② 频率f :交变电流在一秒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交变电流复习学案教案

交变电流复习学案教案

第五章交变电流一、知识梳理1.交变电流的产生: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_______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产生按_______规律变化的电流。

线圈转至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______,而感应电动势________。

2.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周期T ,频率f ,关系_________;峰值:E m 、I m 、U m ;有效值:E 、I 、U3.正弦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瞬时值表达:e=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u=____________峰值:E m =__________;正弦交变电流有效值与峰值的关系:E=__________,I=____________,U=_____________4.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电感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容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理想变压器:原理:______________;原副线圈输入输出功率的关系:__________;电压与匝数的关系:_________;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___________;有多个副线圈时,________________6.远距离输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P =_________________;导线上的电压损失∆U =______________二、专题讲练专题一交变电流的四值交变电流的四值是指:瞬时值、峰值、有效值、平均值1、瞬时值:反映不同时刻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正弦交流瞬时值表达式为:e =E msin ωt ,i =I msin ωt 。

应当注意必须从中性面开始。

生活中用的市电电压为220V ,其峰值为______V ,频率为____H Z ,所以其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 =__________V 。

针对练习1、有一正弦交流电源,电压有效值U=120V ,频率为f=50Hz 向一霓虹灯供电,若霓虹灯的激发电压和熄灭电压均为U 0=602V ,试估算在一个小时内,霓虹灯发光时间有多长?针对练习2、交流发电机的线圈从平行磁场的位置开始匀速转动,与它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4.1V ,那么当线圈转过30°时交流电压的瞬时值为_________V 。

《交变电流》教案

《交变电流》教案

《交变电流》教案《交变电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表的符号和用途.(2)知道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方法.(3)知道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形成电学实验的初步技能.情感目标养成科学的态度,体验科学精神.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介绍了一些物理课上常见的电流表,有电流计、教学演示用电流表、学生用电流表.说明电流表能够测量电流.详细介绍了电流表的读数,注意零刻度线、量程有两个、每个量程对应有最小刻度、接线柱有三个且分正负.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教材又详细介绍了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对于连接方式画出了参考图,并分析了在电路中电流表测是测量哪部分的电流.对于接线柱的连接,教材画出了参考图分析了如何连接才是正确的.选择量程问题,教材讲解了选择量程的具体方法,要注意先选用较大量程,并用试触的方法.对于不能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上,教材用图示分析了其做法的错误.教材最后提出了思考的问题,学生应的联系实际,注意想像选择不同接线柱的物理图景,分析出正确的方法.教法建议本节教学要注意观察和实验,有条件的可以边授课边学生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教师要提供不同的电流表让学生观察,接触实际的材料.教师还可以提供大量的电流表的资料,增长学生的见识.电流表读数的教学,要注意讲清三个接线柱对应着两个量程,要通过练习掌握电流表的读数.电流表的使用,要联系实际学习,学生可以动手连接并分析电流表这些用法的原因.分析一些电路图中电流表的使用是否正确,并如何改正.教学设计方案【重难点分析】学生使用电学测量仪器,所以电流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会读数和使用.【教学过程设计】一.电流表教师可以提供实际资料,如各种电流计、教师演示用电流表、学生电流表,对于学生电流表可以提供多种,例如零刻度线在左边的、左面是负刻度的、一个负两个正接线柱的、一个正和两个负接线柱的电流表.本处学生要接触实际材料,切实联系科学实际.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电流表的符合和用途.二.电流表的示数方法1、讲清电流表的接线柱、对应的量程、每个量程所对应的最小刻度.并出示制作的表盘和指针让学生根据所连接的接线柱判断所选用的量程,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可以使学生思考没给出接线柱的连接是电流的读数可能是多少,可以让学生思考某个电流值要选用什么量程,为什么.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电流表,学生自行设计方法,电流表的一些问题如: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的用途和用法;电流表的两个量程、最小刻度;电流的读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三.电流表的使用方法1、教师要注意结合电路图来帮助学生学习电流表的四个使用规则,要注意引导学生想像物理过程,分析这些使用电流表方法的原因.对于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可以由电流是测电路的某点处的电流入手,把电流表接到电路的某点处应当是串联.结合电路图分析各种电流表的测量,并会判断一些电路图中电流表的作用.对于电流表接线柱的连接,讲清电流由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进和从负接线柱流出的过程,要结合电路图分析,发现电路图中的问题.可以由学生实际连接,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连接电流表时连接正接线柱,又从负接线柱连线,经过电路连回电源的负极.学生感受电流表是如何在电路中连接的.对于电流表的量程,在第二个问题"电流表的读数"中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学生比较好理解选择量程的意义,只是介绍清楚具体的实现方法,选择较大量程用导线试触的方法就可以了,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体会这种方法的意义,从而深入理解电流表量程的选择问题.对于电流表不能连在短路的电路中,由于没有电阻的知识,所以本处宜形成学生的观念,在电阻学习中再深入讲解,教师可以结合电路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电路中哪些有短路的现象并如何改正.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实验仪器,并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电路图,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教师提供的课题,教师可以参考的课题有:电流表的应当如何连到电路中;分析电路中电流表的作用;怎样才能安全使用电流表.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纠正学生在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错误,并建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板书设计】一.电流表1.电流表的符号:2.电流表的作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二.电流表的示数1.量程:0-0.6A;0-3A2.对应的最小刻度:0.02A;0.1A三.电流表的使用1.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先选用较大量程,用导线试触.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探究活动【课题】电流表的种类、原理、构造。

专题交变电流教案B

专题交变电流教案B

一、教案名称:专题交变电流教案B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交变电流的概念及其特点;2. 掌握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峰值和有效值等基本概念;3. 学会计算交变电流的频率、周期和角频率等参数;4. 了解交变电流在不同电路元件中的传输特性;5.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交变电流的概念及其特点;2. 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峰值和有效值;3. 交变电流的频率、周期和角频率;4. 交变电流在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中的传输特性;5. 交变电流的功率计算。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交变电流的基本概念、参数计算和传输特性;2. 教学难点: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峰值和有效值的转换及计算。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讲解交变电流的基本概念、参数计算和传输特性;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交变电流的波形和电路图,增强学生直观理解;3.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教学进程安排:1. 第一课时:交变电流的概念及其特点(30分钟)1.1 讲解交变电流的定义1.2 分析交变电流的特点1.3 举例说明交变电流的实际应用2. 第二课时: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峰值和有效值(30分钟)2.1 讲解瞬时值、峰值和有效值的概念2.2 演示瞬时值、峰值和有效值的计算方法2.3 练习计算示例3. 第三课时:交变电流的频率、周期和角频率(30分钟)3.1 讲解频率、周期和角频率的定义3.2 演示频率、周期和角频率的计算方法3.3 练习计算示例七、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后自主完成;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交变电流的波形、电路图和计算公式等;2. 练习题: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3. 小组讨论材料:提供相关话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4.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安排。

《交变电流》教案(原创):复习课2

《交变电流》教案(原创):复习课2
分析、归纳、拓展、讨论
教学用具
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步 骤
新课教学
一、变压器:
1、在下图的两个交流电路中,它们的电源电压相同,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为n1、n2.如果两电源输出的电流相等,则负载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________.
2、将电阻R1和R2如图16-3甲所示接在变压器上,变压器原线圈接在电压恒为U的交流电源上,R1和R2上的电功率之比为2:1,若其它条件不变,只将R1和R2改成如图乙接法,R1和R2上的功率之比为1:8。若甲图中原线圈电流为I1,乙图中原线圈电流为I2,求:(1)两组副线圈的匝数之比;(2)I1和I2之比。
1的降压变压器对负载电阻为10的用电器供电最多可接这样的用电器几个的用电设备消耗的功率为p1若发电厂电一台升压变压器t1先把电压升高到达用电设备所在地再通过一台降压变压器t2把电压降到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如图所示发电厂输出的功率仍为p0用电设备可获得的功率增至p2
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复习课(二)
新课教学
二、远距离输电
1、人们利用发电机把天然存在的各种形式的能(水流能、煤等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了合理地利用这些能源,发电站要修建在靠近这些天然资源的地方,但用电的地方却分布很广,因此需要把电能输送到远方。某电站输送电压为U=6000V,输送功率为P=500kW,这时安装在输电线路的起点和终点的电度表一昼夜里读数相差4800kWh(即4800度电),试求:
3、发电站发电机端电压u=5000 sin314tV,输出功率5000kW,远距离输电线的电阻为80Ω,输电线上功率损耗要求下超过总功率的4%,则
(1)所用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多大?
(2)到达用户区使用匝数比为192:1的降压变压器,对负载电阻为10Ω的用电器供电,最多可接这样的用电器几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变电流第一课时:交变电流的产生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一、知识要点:1.交变电流的产生:t e m ωεsin =,t I i m ωsin =【从中性面开始】①中性面、线圈通过中性面时:②转动一周线圈两次通过中性面,故一周里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两次.2.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 ①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ωNBS E m = 与有效值的关系是:m E U 21=,m I I 21=对于非正弦电流以上关系不成立。

②通常所说交流电压、电流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得的,都是指有效值.用电器上所标电压、电流值也是指有效值。

在计算交流电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热功以及确定保险丝的熔断电流时,只能用有效值。

3.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感抗和容抗。

①感抗表示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其特点是“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②容抗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其特点是“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二、例题分析:1.一个矩形线框的面积为S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从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的位置开始计时,转速为n 转/秒,则:【 】 A .线框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为n πBS B .线框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n πBS C .从开始转动经过1/4周期,线框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2nBS D .感应电动势瞬时值为e = 2n πBS sin2n πt2.关于交流电的有效值和最大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形式的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和最大值都有关系U = U m /2B .只有正弦式电流才有U = U m /2的关系C .照明电压220V 、动力电压380V ,指的都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D .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的都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3.电学元件的正确使用,对电路安全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某电解电容器上标有“25V ,450μF ”字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电容器在交流、直流电路25V 的电压时都能正常工作B .此电容器只有在不超过25V 的直流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C .当工作电压是直流25V 时,电容才是450μFD .若此电容器在交流电压下工作,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不能超过25V4.左右两个电路都是从左端输入信号,从右端输出信号。

左图中输入的是高频、低频混合的交流信号,要求只输出低频信号;右图中输入的是直流和低频交流的混合信号,要求只输出低频交流信号。

那么C1、C2中哪个该用大电容?哪个该用小电容?5.在电工和电子技术中使用的扼流圈有两种: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

它们的区别在于:A.低频扼流圈的自感系数较大【】B.高频扼流圈的自感系数较大C.低频扼流圈的能有效地阻碍低频交变电流,但不能阻碍高频交变电流D.高频扼流圈的能有效地阻碍高频交变电流,但不能阻碍低频交变电流6.通过某电阻的周期性交变电流的图象如右。

求该交流电的有效值I。

7.交流发电机转子有n匝线圈,每匝线圈所围面积为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线圈内电阻为r,外电路电阻为R。

当线圈由图中实线位置匀速转动90°到达虚线位置过程中,求:⑴通过R的电荷量q为多少?⑵R上产生电热Q R为多少?⑶外力做的功W为多少?8.有一正弦交流电源,电压有效值U=120V,频率为f=50Hz向一霓虹灯供电,若霓虹灯的激发电压和熄灭电压均为U0=602V,试估算在一个小时内,霓虹灯发光时间有多长?为什么人眼不能感到这种忽明忽暗的现象?9.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B = 0.1T ,矩形线圈的匝数N = 100匝,边长ab= 0.2m ,bc= 0.5m ,转动角速度ω= 100πrad/s ,转轴在正中间。

试求:(1)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该线圈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2)当转轴移动至ab边(其它条件不变),再求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第二课时:变压器一、知识要点:1.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 构造: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只能改变交变电压. 2.理想变压器规律: ①由电磁感应定律有:t n E ∆∆Φ=111,tn E ∆∆Φ=222 理想条件: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U 1=E 1 ,U 2=E 2忽略铁心漏磁,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都相等,又有ΔΦ1=ΔΦ2 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有:P 1=P 2 P 1=I 1U 1、P 2=I 2U 2②电压变化规律为2121n n U U =二、例题分析:1.一台理想变压器变压比为20∶1,原线圈接入220V 电压时,将副线圈拆去18匝,输出电压为8V ,则变压器原圈匝数应为:【 】A .495匝B .1320匝C .2640匝D .990匝 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给负载供电。

变压器输入电压不变。

如果负载电阻的滑动触片向上移动,则图中所有电表读数及输入功率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V 1、V 2不变,A 1增大,A 2减少,P 增大B .V 1、V 2不变,A 1、A 2增大,P 增大C .V 1、V 2不变,A 1、A 2减小,P 减小D .V 1不变,V 2增大,A 1减小,A 2增大,P 减小 3.在变电站里,经常要用交流电表去监测电网上的强电流,所用的器材叫电流互感器。

如下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反应其工作原理的是:【 】4.如图,为一理想变压器,K 为单刀双掷开关,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U 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I 1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则【 】 A .保持U 1及P 的位置不变,K 由a 合到b 时,I 1将增大B .保持U 1及P 的位置不变,K 由b 合到a 时,R 消耗的功率减小C .保持U 1不变,K 合在a 处,使P 上滑,I 1将增大D .保持P 的位置不变,K 合在a 处,若U 1增大,I 1将增大零线 火线火线零线零线火线A B C D 11 2 2 ⑴当只有一个副线圈工作时,才有:12212211,n n I I I U I U == ⑵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R n U n I U P /2112111⎪⎪⎭⎫⎝⎛==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接正弦交流电,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L 1和L 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 ,开始时,电键K 断开。

当K 接通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副线圈的两端M 、N 的输出电压减小 B .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R 上的电压增大 C .通过灯泡L 1的电流减小 D .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6.如图所示,在绕制变压器时,某人误将两个线圈绕在图示变压器铁芯的左右两个臂上,当通以交流电时,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都只有一半通过另一个线圈,另一半通过中间的臂,已知线圈1、2的匝数比为N 1∶N 2=2∶1,在不接负载的情况下:【 】 A .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 V 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110 V B .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 V 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55 V C .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 V 时,线圈1输出电压为220 V D .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 V 时,线圈1输出电压为110 V 7.如图(a )、(b )所示,当图中a 、b 两端与e 、f 两端分别加上220 V 的交流电压时,测得c 、d 间与g 、h 间的电压均为110 V 。

若分别在c 、d 两端与g 、h 两端加上110 V 的交流电压,则a 、b 与e 、f 间的电压为:【 】A .220 V ,220 VB .220 V ,110 VC .110 V ,110 VD .220 V ,08.在某交流电路中,有一正在工作的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 1=600,n 2=120,电源电压U 1=220 V ,原线圈中串联一个0.2 A 的保险丝,为保证保险丝不被烧毁,则:【 】 A .负载功率不能超过44 W B .副线圈电流最大值不能超过1 A C .副线圈电流有效值不能超过1 A D .副线圈电流有效值不能超过0.2 A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端接有一电动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 ,电动机带动一质量为m 的重物以速度v 匀速上升。

若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P 0,则电流表的读数应等于多少?10.理想变压器初级线圈和两个次级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1760匝、n 2=288匝、n 3=8000匝,电源电压为U 1=220V 。

n 2上连接的灯泡的实际功率为36W ,测得初级线圈的电流为I 1=0.3A ,求通过n 3的负载R 的电流I 3。

R220Vn 1第三课时:变压器及电能的输送一、知识要点:1.高压输电的意义: 2.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1)功率之间的关系是:P 1=P 1/,P 2=P 2/,P 1/=P 线+P 2 (2)电压之间的关系是:2122221111,,U U U n n U U n n U U r +=''=''=' (3)电流之间的关系是:2122221111,,I I I n n I I n n I I r ==''=''=' 二、例题分析:1.用U 1=U 和U 2=KU 两种电压输送电能,若输送功率相同,在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也相同,导线长度和材料还相同,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S 1∶S 2为:【 】 A .K ∶1 B .1∶K C .K 2∶1 D .1∶K 22.输电线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 ,总长度为L 输电线损耗的电功率为p ′,用户得到的电功率为P 用。

若输送的电功率为P ,输电电压为U ,则P ′、P 用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 .lS U P ρ2=' B .S U l p P 22ρ=' C .l S U P P ρ2-=用 D .)1(2S U l P P P ρ-=用3.远距离输送一定功率的交流电,若输送电压升高为原来的n 倍,关于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和功率损失正确的是:【 】A .输电线上的电功率损失是原来的1/nB .输电线上的电功率损失是原来的1/n 2C .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是原来的1/nD .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是原来的n 倍 4.发电机输出功率为100 kW ,输出电压是250 V ,用户需要的电压是220 V ,输电线电阻为10 Ω。

若输电线中因发热而损失的功率为输送功率的4%,试求:(1)画出输电线路的示意图并求输电线路中设置的升、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2)用户得到的电功率是多少?三、巩固练习:1.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U 1,发电厂至学校的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 ,学校得到的电压为U 2,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可表示为:【 】A .R U 21B .RU U 221)(- C .R I 2 D .)(21U U I -2.输电线的电阻为r ,输送的电功率为P ,输电电压为U ,则用户得到的功率为:【 】A .PB .r UP P ⋅-22 C .r U P 2- D .r U P ⋅223.一台交流发电机,输出功率为40kW,输出电压是400V,输电线的总电阻是0.5Ω,输电线上功率损失是______kW,用户得到的功率是______k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