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教学文档
二上看图写话教(学)案共19课时

一、“团结就是力量”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积极观察和表达自主的欲望,初步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主的态度。
2.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达到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如:标题四空格、开头两空格、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单词完整等。
3.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鼓励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出几个完整、连贯的句子。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学会按顺序观察图片。
教具准备:挂图两张、字帖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 对话介绍(课件蚂蚁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贴:蚂蚁)你了解它的特点吗?(2)指导观察第一张图片1.粘贴第一张图片同学们,这里还有一只蚂蚁。
(绘画)请仔细观察这幅画。
图片上画的是什么?预测:一只在草丛中行走的蚂蚁找到一根骨头。
摄像黑板:一块2. 说出屏幕内容的名称并谈论。
相机指南:学生说话时要注意加时间、地点、人物在做什么?试着说得更完整。
(相机贴纸:时间,地点)这只小蚂蚁看到这块骨头是什么感觉?会有怎样的表现?(它会做什么?它会说什么?它会怎么想?)(对着镜头:开心、跳跃、说话、思考)3.完整序列图1现在,谁愿意把这张图完整地说出来(在黑板上标出提示)姓名(三)指导观察第二张图过渡语:孩子的眼睛好亮,这只蚂蚁在草丛里走/玩,看到骨头就高兴地跳舞,(很高兴/高兴的唱歌跳舞,跳起来)所以我想把这根骨头带回家并与我的朋友分享。
(1) 显示图片2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来描述图片是关于什么的?预测器 1:“一群蚂蚁把骨头一起带回洞里。
” (摄像黑板:一组,搬家)(2) 过渡语:你刚才说得很好,那么这两张图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相机在黑板上写字……)你愿意用你的想象力来完成中间的故事吗?A 先和同学们商量一下吧!B 相机说明1.找伙伴(板书)(说出1-2人的名字)(1)蚂蚁是怎么回来的?(肢体语言,如跑步、喘气等)(2) 它会对合作伙伴说什么?如果你是蚂蚁,你会如何向你的搭档透露这个消息?2. 提出想法朋友们跟着那只蚂蚁向草报告了这封信。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83-84页。
教学目标:1.掌握看图找关系的方法。
能根据给定的事件或行为从图表中选取相关的信息,进行有根有据地思考与分析;能根据图表中呈现的信息进行合理想像,想到图背后的事件或行为。
2.感受图表简洁、直观的特点,感受数学课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1.掌握看图找关系的方法。
2.能够根据需要选取相关信息,进行有根有据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看图师:同学们,找相同游戏好玩吗?生:好玩。
师:如果给你四幅图,让你找相同,还会吗?生:会师:那就开始吧。
生1:它们都是折线统计图。
师:没错,我们就用折线统计图的眼光来看看它们。
还有什么相同?生2:我看到都有横轴和纵轴师:眼力不错,看出都有两条轴。
(画出两条轴)还有吗?生3:我看到都有时间和速度。
师:的确,它们都有两个量。
(贴出卡片:速度、时间。
呈现如下板书:)还有吗?生4:它们都有向上的或向下的线。
师:你真会观察。
这样吧,先给你所说的这些线起个名字——折线。
四幅图都有折线。
(板书:折线)还有别的相同吗?生:没有了。
师(指着图问):看看这两个量,应该摆在什么位置上?(指名操作,学生将板书修正如下:)师:瞧,他这么一摆,又摆出了一处相同,横轴都表示什么?(生齐:时间。
)纵轴呢?(生齐:速度。
)师:看来,找相同难不倒大家,我们换个游戏——找不同。
生1:它们的折线都不相同。
师:真厉害!一眼就看出折线不同。
大家想一想,在这些图中,折线都表示出了谁和谁的关系?生齐: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意图】将本课的生长点立于折线统计图,并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游戏拉开本课的序幕,让学生一下子以饱满的情绪投入了看图方法的探索中,既复习了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经历“看什么——怎么看——看到了什么”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
二、找关系㈠创设情境师:讲到速度与时间,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昨天,我乘车从“久久厝边超市”来到我们晋江三实小。
《看图编童话》教学纪实与评析-2019年精选文档

《看图编童话》教学纪实与评析编者按:2012年5月22日,黑龙江省小学语文名师精品课展示暨科研成果创新发展推进会于哈尔滨落下了帷幕。
会议由黑龙江省教育学院语文教育研培部主办,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承办,南岗区、香坊区、道外区教师进修校协办。
会议历时两天,来自全省15个市(地、企)900多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围绕国家级重点课题《新时期教师专业素养研究》及《中外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阅读行动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会上展示了我省部分地市“敬业、务实、改革、创新”的教师综合素养团队文化,推出优秀地市科研成果供全省与会教师学习,专家讲座气氛热烈高屋建瓴,焕发生命光彩、令人震撼的教学观摩课精彩纷呈。
与会者普遍认为这是一次能够推动我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会议。
本刊从会议的展示课中,选择一节呈献给读者,希望广大教师能够从这样的课中得到启示,进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教学内容:教科版教材3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书面语训练,增强社会公德意识,改正自己或提醒他人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2.发挥自己的想象,合理安排故事情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3.互动修改习作,分享编故事的快乐。
教学难点、重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合理安排故事情节。
通过习作,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生:喜欢。
师:张老师也和你们一样,从小听着爸爸妈妈讲童话故事长大。
今天张老师带来了几个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的图片,来和你们玩一个“猜猜猜”的游戏,最先猜出故事名字的小组获胜!(课件出示:《小猫钓鱼》《小马过河》《小猫咪穿鞋子》图片。
)师:刚才这些都是我们课文中学过的童话故事,看样子难不倒你们,来点课外的,敢挑战吗?(学生信心满满、兴趣极高。
)(课件出示:《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狐狸和乌鸦》《灰姑娘》《白雪公主》图片。
)【教师从观察图片入手,激活学生对以往知识的片段回忆,引领学生聚焦本课的核心内容。
二年级暑假第二讲看图写话

华语作文(新课)年级二年级(暑假)课题:精品作文第二讲看图写话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看图编故事,知道写看图写话要先确定中心,写故事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看图技巧,用通顺的语句描述图片,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奖分。
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15分钟课前预习:引导提前到校区的学生阅读课本17页例文二《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做好新课的准备。
教学流程:第一节课:指导写作(60分钟)第一环节:入课戏——讲故事师:(PPT1)大家好!欢迎来到简老师的快乐华语作文课堂。
(PPT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讲—看图写话.(PPT3)今天简老师邀请大家到“故事城堡”去玩,里面有精彩的小故事,你们想去吗?好,伸出你们的小手我们一起闯关。
(右手握拳向前伸,奔跑吧兄弟的动作。
)(PPT4)今天老师在“故事城堡”给大家准备的精彩小故事名字是《猴子和桃子》。
(故事是教材例文三《猴子与桃子》)第二环节:芝麻开门师导语:(导着孩子一起说)这个故事的中心是一只猴子不帮小桃树挡风、捉虫子,后来桃树被毛毛虫咬得遍体鳞伤,没有结一个桃子。
猴子伤心地哭了。
我们也要学习这个方法我们在学习看图写话时也要先确定中心。
这是课本18这幅图来写的,看这幅图,上面有小树和猴子的对话场面吗?能看到小桃树在大风中被吹得东倒西歪吗?那故事中所讲的这些是哪来的?对,我们看图写话时不仅要仔细观察图画还要插上想象的翅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写看图写话。
【板书:看图写话】第三环节:写作指导师导语:有的同学遇到看图不知道该怎么写,其实不用担心老师来教你方法吧。
(PPT5)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划出:第一要有一个中心。
这也是我们刚才在《猴子和桃子》的故事中学到方法——在这话之前先确定中心。
【板书:中心】一、整体感知,看懂图意。
师:(PPT7)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幅图,当一幅图放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要先弄清楚图意找准中心这幅图主要讲的什么事?(如果学生说不出,可从这几方面引导学生:图中有谁?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小兔子和小刺猬的表情是怎样的?)生:小刺猬和小兔想过河玩,但河水太深了,它们过不去。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细致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词写句,并连成段。
2、仔细推敲写话,要求找出要素。
3、按顺序观察才能表达有序,发挥合理想象丰富语言。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写作的门槛,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现在要求孩子能够把句子写完整,能够仿照课文写一些比较短小的段落。
不要求书写完全正确。
教学重点:根据图画恰当地写几句完整的话。
按顺序观察才能表达有序,发挥合理想象丰富语言。
1、(投影)出示图片: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封面。
师:请你仔细观察图画,然后说一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生: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想到的词语。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你们一定能完成这次写话训练。
三、看图写话指导。
师:在写话之前,我们要了解写话的要求。
出示写话要求: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上意思连起来写一写。
生: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有什么要求。
师:在黑板上板书: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想像。
师:在写话前,我们要仔细观察图画,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一)指导观察图画。
师:我们的观察顺序是:整体——部分——整体。
师:观察整幅图画,你能给这幅图定个题目吗?请你把它写在练习本上。
生:学生汇报。
(摘苹果、快乐的劳动、大丰收?)师:看了图画,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想出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一说。
生:学生说。
(有一天、放学后、星期天?)师: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请你说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生:学生说。
(果园里、树林里?)师:图上有哪些人物?给他们起个名字。
生:图上有5个小朋友。
3个男孩子,两个女孩子。
穿桃红色衣服的女孩,正在装苹果的女孩,在摘苹果的男孩,两个帮忙搬苹果的孩子。
他们的名字是??师:图上的小朋友做了什么?请你说出来。
生:学生说一说。
(摘苹果、装苹果、搬苹果、帮忙指方向)师:我们可以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连起来说。
大班教案大班看图讲述《小红伞》_0791文档

2020大班教案大班看图讲述《小红伞》_0791文档EDUCATION WORD大班教案大班看图讲述《小红伞》_0791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教材分析:以一把小红伞的作用为线索,通过幼儿的眼睛将它描述出来,用幼儿的口吻将它讲述出来。
图片中的小红伞可以用来遮雨,可以用来摘果子,也可以用来躲避大灰狼。
它还有哪些用处?如果你有一把小红伞,你会用它来做什么?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获得充足的认知能力和愉快的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1、学习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图片内容,初步学习概括图片内容。
2、知道小兔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同伴,并机智躲过大灰狼的?3、通过看看讲讲,提高幼儿的思维积极性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投影仪;2、道具:小红伞一把;3、字卡:伞把、撑、机智。
活动过程:一、导入:老师手拿一把小红伞,提问幼儿观察老师和平时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吸引幼儿注意力,并引出小红伞。
)二、那老师今天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关小红伞的图片,说一说伞的用处。
三、出示图片(一);1、在森林里的一座小房子里,住着谁呀?师:对,这是小兔的家,小兔想出去游玩,打开窗户一看,天气怎么样?(满天都是乌云,快要下雨了)小兔子该怎么办呢?--带雨伞,引出主线。
2、幼儿创编;3、教师小结。
四、出示图片(二);1、小兔来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谁?它想干什么?2、小刺猬摘到果子没有?为什么?3、它应该怎么办呢?4、小兔子想了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刺猬摘果子?5、幼儿自由讨论。
(让幼儿一起讨论后发表自己的意见,结合学习新词“伞把”。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图说话学拼音d t n l 第一课时_语文S版-最新教学文档

《d t n l》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声母d、t、n、l,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辅导学生学会声母d、t、n、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与带调拼读音节。
3.引导学生会读儿歌。
认识“大、乐、我”三个生字。
教学重点:声母d、t、n、l的发音及d、t、n、l与韵母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n、l的发音及n、l与韵母的拼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声母、音节卡片,“苹果树”。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看图,用几句话说明图上的内容。
2、学习 d、t、n、l四个声母,读准音,人清醒,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准备:卡片,书上的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谈话激趣:孩子们,今天有几个大家都熟悉的朋友来到我们的教室(课件出示ɑ、b、e、m、f、o、u、l、p、ü)谁能准确地读出它们的名字?2.还有谁能找出这些字母里的声母来?3.我们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声母的?(唱儿歌)4.齐唱儿歌。
5.导入新课:今天教师再介绍几个声母朋友给大家认识好不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看图说话学拼音4”。
二、学习新课一)看图进入情景,练习说话,引出并学习d、t、n、l四个声母的发音。
1.同学们请随老师到动物园去找新朋友吧。
(课件出示书中情景图)。
2.一走进动物园的门口,你见到了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一至三名学生说话,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
课件闪出dǎbǎ)。
3.你喜欢这些小熊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小熊很遵守纪律。
4.你会排队吗?在什么时候?5.“dǎbǎ”这两个音节里哪个声母是我们的新朋友?引出并学习“d”。
师讲发音方法、范读、指读、齐读。
6.参观了小熊打靶,我们又去看看别的动物在干什么好吗?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参观动物园。
边参观边小声地跟身边的同学说说你看见了谁在干什么,还遇到了哪些新的声母朋友。
7.学生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相机引导学生认读t、n、l三个声母。
二)记忆d、t、n、l的形。
1.孩子们,刚才我们学会了这几个声母的读音,现在我们来想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
二年级看图写话教师节教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年级看图写话教师节教案篇一:小学语文二年级看图写话教师节今天是九月十日教师节,清晨,同学们在学校门口排着整齐的队伍迎接老师的到来。
老师一进学校,同学们一起向老师行队礼,并向老师问候:“老师,您好!祝您节日快乐!”老师微笑地点点头,说:“谢谢你们!”这时,同学们有的送来了一束鲜花,有的送来了自己制作的贺卡,还有的送来了自己的图画。
老师高兴极了。
篇二:二年级看图写话教案二年级看图写话训练第一部分:看图写话理论指导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能力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能力之我见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我们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注重对学生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①具体形象性。
②由具体形象性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心理学“最佳期”理论告诉我们,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其心理发展正处于“敏感期”,这时,如果采取恰当的手段加以训练,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采取正确的手段训练学生说话能力呢?一、观察图观察是口述和笔述的前提,没有细致而又准确的观察,怎能说好话呢?在引导学生观察图时要引导学生对图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要善于抓住画面的内容,逐步教给学生“由上而下,由远到近,由人到物,有点到面和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观察方法。
1、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这幅图的内容是什么,或谁在干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
2、细致观察,叙述图义。
看图和观察客观事物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如方位或空间顺序观察,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由内到外;按主次观察,可以先主后次;按事物发展先后顺序观察,可先怎么样,再怎么样,观察后引导学生叙述图意。
然后,再依据画面引导学生联想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等,使一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3、提供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