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分析表(MOD)

合集下载

MOD法动作分类

MOD法动作分类

1MOD=0.129SMOD法分为21种基本动作:上肢动作11种,下肢动作、其他动作及附加因素动作共10种。

注1、注2:需要注意的动作i独:只有在其他动作停止的场合独立进行者往:往复动作,即往复一次回到原来状态模特法的动作分析:1、移动动作(M)(1)手指的动作M1:表示用手指的第三个关节前的部分进行的动作,时间值为1MOD,移动的距离为2.5cm,如把开关拨到on/off的位置,或者回转小的旋钮,或者用手指拧螺母(2)手的动作M2.。

用腕关节以前的部分进行的一次动作,时间为2MOD。

动作距离为5cm。

依靠手腕不止做横向动作,也可以使上下、左右、斜着和圆弧状的动作。

根据M2的动作方式,伴随手的动作,小臂多少也要动作,但是主动做是手,如转动协调旋钮每次转动不超过180度,或者是将电阻插到印刷电路板上(3)小臂的动作M3。

肘(zhou)关节以前的动作。

每动作一次时间值为3MOD,相当于移动15cm。

如:粗加工、组装部件等在操作机上作业时,移动零件的位置的动作;其正常的作业范围,在M3的移动动作范围内,将可能的作业区域叫正常的作业范围,设计作业区要尽可能设计的狭窄些,在设计生产设备的操作部分时,尽量使操作动作用M3的移动动作来完成,(4)大臂的动作M4,伴随肘的移动小臂和大臂作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状态下伸出的侗族,移动距离一般为30cm,时间值为4MOD,如把手伸向放在略高于操作者头部的工具(5)大臂尽量伸直的动作M5。

在胳膊自然伸直的基础上,再尽量伸直的动作记为M5;移动的距离为45cm,在进行该动作时,有一种紧张感,感到筋或肩、背的肌肉被拉紧的情况。

(6)反射动作。

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经常看到操作者将工具和专用工具紧紧握在手里,进行反复动作。

这种动作就叫反射动作反射动作不是每次都需要注意力的,所以其所需的时间比通常的移动动作的时间值少,如:用棒敲盒子,用布给盒子涂油,;用手指贴封条的动作,当其反复进行时,可以看成反射动作,不用工具,而指甲或手起到工具的作用。

工业工程动作分析之mod法

工业工程动作分析之mod法

对MOD法的改进建议
01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化评 估和计算,减少人为因素对评估 结果的影响。
02
拓展适用范围
03
持续优化经验公式
研究如何将MOD法应用于更广 泛的工业工程领域,提高其适用 性和普适性。
根据实际应用反馈,不断优化 MOD法的经验公式,提高其精 度和可靠性。
05
案例分析
MOD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版本和变体,
03
但其核心思想和方法仍然保持一致。
MOD法的基本原则
01
分解原则
将复杂的动作序列分解为简单的操 作单元,便于分析和优化。
优化原则
不断优化操作单元和流程,消除浪 费和瓶颈,提高生产效率。
03
02
标准化原则
通过标准化操作单元和流程,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分析历史生产数据和市场预测,制定 更为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目标。
运用MOD法对生产排程进行优化,合 理安排作业顺序和资源配置。
通过实时监控和调整生产计划与排程, 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 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谢谢观看
预测生产能力
通过MOD法分析生产线的生产能力,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 能力和负荷情况,为生产计划和排程提供依据。
04
MOD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MOD法的优势
简单易行
MOD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 动作分析方法,适用于各 种工业工程领域,便于初 学者快速掌握。
全面性
MOD法能够全面分析作业 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动作要 素,包括基本动作、辅助 动作和无效动作。
MOD法通过将每个动作分解为最小的 操作单元,并评估每个操作单元所需 的时间和人力,来识别生产过程中的 瓶颈和浪费。

MOD动作分析法

MOD动作分析法

M1 M2 M3 M4 M5
G0 G1 G3 P0 P2 P5
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综合
轴和套的装配 把轴套放在A点上,为M3P5。 到B点时为少量插入轴中。从B 点到C点,要加算必要的移动动 作M2P0(或M3P0)。
若在B点放开手,套依靠自重自 然落下,则不需加算移动动作。
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综合
– – – – 将拿着的旋具放到桌子旁 将传送带送来的零件放在自己面前 将用完的辅助支架放到传送带上 将要检查的零件抓起,堆放在面前
左手 放上左侧传送带
记号
右手
记号 --
MOD数 3
M3P0 什么都不做
放在手前的桌上
M3P0 把烙铁移到手前 M3P0
3
需要注意力的放置 P2
P 2 (注意)
– 往目的地放东西的动作,并需要用眼睛盯着看 进行一次修正的动作。其时间值为2MOD。 – P2动作适用于能够大体上确定物体位置或指定 位置,虽有配合公差但配合不严的场合。
实例分析1
• 坐在椅子上的操作者,用右手抓收音机盒, 放在传送带指定位置上。
No 左手动作 右手动作 标记符号 次数 MOD
1
2 3
----
抓盒的拉手M3G1
放到传送带指定位 置M4P2 重量修正
M3G1
M4P2 L1
4
6 1
实例分析2
• 站着的工人把放在桌上的14寸彩电抱起, 用身体支撑住,放到传送带的指定位置上。
两手均需注意力时的分析方法
• 在桌上放置零件A和B,两手分别抓两个零件。
左手先动作:
No 1 左手动作 抓零件A M3G3 右手动作 抓零件B M4G3 标记符号 M3G3M2G3 次数 MOD 11

MOD分析表

MOD分析表

其 它 动 作
独立进行 动作停 判断与反应 止) 按下
E2
R2 D3 A4 C4 B17 S30 L1 BD H UT
可同时进 旋转动作 行的肢体 动作 弯腰弯体—站起 坐下—起身 重量因素(负重动 附加因素 作) 延时 补充符号 持住 有效时间
MODAPTS的基本体系和记号
分类 上 肢 动 作 ( 基 本 动 作 )
下 肢 动 作
内容 符号 解释说明 手指动作 M1 手指动作一次,相当于移动了2.5cm的距离。 手腕动作 M2 手腕动作一次,包括手指移动,相当于移动了5cm的距离。 移 移动 小臂动作 M3 小臂的动作,肘关节以前(包括指、腕)的动作,相当移动15cm左右的距离。 动 大臂动作 M4 大臂动作包括手指、手腕、小臂的移动,相当于移动距离30cm。 动 伸直手臂的动作 M5 大臂尽量伸直的动作M5 在胳膊自然伸直的基础上,再尽量伸直的动作。 作 反射 M1/2,M1 反射动作(又称特殊移动动作) 不是每次都特别需要注意力,或保持特别意识的反复出现的重复动作叫反 连续返复多次的动作 动作 ,M2,M3 射动作。 碰触、接触 G0 用手、手指去接触目的物的动作,它没有去抓取目的物的意图,只是触及而已。 终 抓握 不需要注意力的抓取 G1 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用手或手指抓取物件的动作,在被抓物件的附近没有障阻物,是比较简单地抓取。 结 *复杂的抓取 G3 需精神上注意,不可能在左右手同时出现此种动作。 动 简单的放置 P0 把抓着的物品运送到目的地后,直接放下的动作。 作 放置 *较复杂的放置如对准 P2 需精神上注意,不可能在左右手同时出现此种动作。 *具有装配目的的放置 P5 需精神上注意,不可能在左右手同时出现此种动作。 脚部动作 蹬踏动作 F3 将脚跟踏在踏板上,作足颈的单程动作,其时间值为3MOD。这个动作必须是脚跟不离踏板。 大腿动作 行走动作 W5 运动膝关节,使身体移动或回转身体的动作。包括向前、向后、向横侧,凡属用脚支配身体的水平移动 的动作均属此动作,每进行一次为5MOD。 为看清事物而眼睛移动(向一个新的位置移动视线)和调整焦距两种动作中,每做其中一个动作,都用E2 表示,看更广的范围时,伴随眼球运动,还有头的辅助作用,而且两者同时进行,这时相当于110°的范 围,应给子E2(眼的移动)×3 的时间值。 矫正抓零件和工具的动作,或将其回转,或改变方向而进行的动作。必须独立进行时,才给时间值,每 动作一次2 MOD。 动作与动作之间出现的瞬时判定。经常伴随在E2之后出现。 操作中需要推、拉以克服阻力的动作,用A4表示,时间值为4MOD。A4一般是在推、转等动作终了后才发 生,用力时,发生手和胳膊或脚踏使全身肌肉紧张的现象。 为使目的物作圆周运动,而回转手或手臂的动作。即以手腕或肘关节为轴心,旋转一周的动作。用C4表 示,时间值为4MOD。旋转1/2周以上的为旋转动作,不到1/2的应作为移动动作。带有2 kg以上负荷的 旋转动作,由于其负荷大小不同,时间值也不同,应按有效时间计算。 从站立的状态,弯曲身体或蹲下,单膝触地,然后回复到原来状态的往复动作。一个周期为17MOD。 坐在工作椅上站起来,再坐下的往复动作,一个周期为 30MOD。 有效重量小于2kg,不考虑;有效重量为2—6kg的,重量因素为L1,时间值为1MOD;有效重量为6~10kg 的,重量因素为Ll×2,时间值为2MOD;以后每增加4kg,时间值增加 1MOD。 表示一只手进行动作时,另一只手处于停滞状态。 用BD表示,不给予时间值。 用手抓着或拿着物体一直不动的状态,主要指扶持与固定动作,不给予时间值。 指除人的动作之外的机械或其它所有的加工时间。非动作产生的固有附加时间,需要准确测时。

人体动作(MOD)

人体动作(MOD)
可同时进行 弯腰弯体--站起 的肢体动作 坐下一起身 重量因素(负重因素)
附加 因素
MOD法把人的动作分成上肢、下肢、其它等动作,分别由符号M、G、P、F、W……代表 符号后赋予数字1.2.3……代表模特的时间值,如M1代表1MOD=0.129秒,M2即代表2MOD,以 此类推。
模特法动作分类表
分类 手指动作 手腕动作 上 肢 动 作 移 动 动 作 移动 小臂动作 大臂动作 伸直手臂的动作 反射式 连续反复多次的反射动作 动作 碰触、接触 基 本 动 作 终 结 动 作 抓握 不需要注意力的抓取 复杂的抓取 简单的放置 放置 较复杂的放置(如对准) 具有装配目的的放置 下肢 动作 脚部动作 大腿动作 独立进行的 动作(此动 作进行时其 它动作停 止) 蹬踏动作 行走动作 目视观察 校正 判断与反应 按下 内容 符号 M1 M2 M3 M4 M5 M1/M1M2M3 G0 G1 G3 P0 P2 P5 F3 W5 E2 R2 D3 A4 C4 B17 S30 L1 往复进行 往复进行 需精神上的注意 需精神上的注意 需精神上的注意 附加条件

受话器动作分析表(MOD实例)

受话器动作分析表(MOD实例)

16 特性测试
延迟
BD
E2E2D3
延迟
BD
M2G1M3P0
23 贴胶垫
取取产品至台

M3G1M3P0
持住
H
持住
H
放置流水线 M3P0
M3G1M3P0
M3G3M2P0 M2P5M2P0 M3P0
7 E2E2D3
看屏幕,确定
是否合格

6 M2G1M3P0 放置流水线 →
26
7H
持住镊子

7 M3G3M2P0 夹取标签
放置流水线 H
M4P2
6 M4P2
持住

82
端膜片周转板

取产品(工 装)至胸前
M3G1M3P0 M3G1M3P0
7H
持住

持住
H
E2D3
11 E2*4D3 看边缘胶

8
M3P5M2P2M2G
打中心胶胶 取膜片工装 M3G1
1

放膜片工装至 M3P5M2P2M M3P5M2P2M2G
机台,取压条 2G1
0.25
1.419
11 1.419
2
0.71 10.00% 2.81
1280
2.193
17 2.193
2
1.10
2.193 2.169 0
28 3.61 0.75 1.81
2.56
0.903
7 0.903
4
0.23
1.161
9 1.161
1
1.16
1.419
1.419 1.677
11 1.419
11 1.419 13 1.677

MOD分析法及应用解析

MOD分析法及应用解析
1
MOD分析法及应用
2
课堂公约
请关闭手机或调为震动 请把心带来 请积极参与分享 请带空杯来,装点水回去
MOD分析法及应用
3
目 第一部分:模特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模特法的动作分析
第三部分:模特法的应用案例
4
第一部分:模特法的基本概念
1. 模特法的原理 2. 模特法的时间单位 3. 模特法的特点
12
MODAPTS基本体系和记号
M O

动 动
5cm 2.5cm
15cm
30cm
45cm

M1
M2
M3
M4
M5பைடு நூலகம்
1 MOD = 0.129 Sec = 0.00215分
1 Sec = 7.75 MOD 1 min = 465 MOD
D
A
G0
G1

需要注 意力的
G 3 (注意)
P

动作
T

P0
不需要 P 2 (注意)
7
模特法的特点
1. 易懂、易学、易记 2. 实用
8
易懂、易学、易记
(1)模特法将动作归纳为21种 。 (2)模特法把动作符号与时间值融为一体。
如G3表示复杂的抓取动作,而且也同时表示了3 MOD = 3×0.129 s = 0.387 s。
如果是移动小臂去抓放在零件箱中的一个小螺钉(抓时 要 同时扒开周围的其他零件),在模特法中用M3G3表示,其中M3 表示小臂的移动,G3表示复杂的抓取,M3G3时间值是6MOD (其中M3为3 MOD,G3为3 MOD)。因此,只要知道动作的符 号,也就知道了时间值,所以,“一看就会了”。 (3)在模特法的21种动作中,不同的时间值只有0,1,2, 3, 4,5,17,30共7个,而且都是整数。这样,只要有了动作表达 式,就能用心算很快计算出动作的时间值。所以,“一记就牢”。

MOD分析详解

MOD分析详解

5cm
M2
P&C SBG Peripherals SBU
小臂的动作 M3



将肘关节做为支点,肘以前的小臂(包括手、手指)的动作。每动作一次定为M3, 时间值是3MOD,移动距离为15cm。 由于手和小臂动作的方向关系,肘关节多少要前后移动。肘关节的前后移动看作 是主动作M3的辅助动作。 M3的移动动作范围内,将可能的作业区域叫正常的作业范围。
MODAPTS 模特法
P&C SBG Peripherals SBU
预定时间标准法(PTS)

定义: 预定时间标准是一种工作衡量技术,借助它根据人的基本动作的时间 (按动作的性质和进行动作时的工作条件分类)来规定达到一定效能 水平的作业时间。
P&C SBG Peripherals SBU
预定时间标准法(PTS)
P&C SBG Peripherals SBU
简单抓取 G1
G1

用手指、手简单地抓地动作。时间值为1MOD。 在自然放松条件下用手或手指抓取物件的动作,没有一点踌躇现象,在被抓物件 的附近也没有障碍物;
–抓起单独放置的旋具; –抓起放在桌上的笔; –两手同时伸出捧住电视机; –抓取排成一行的小型变压器
2.5cm M1
P&C SBG Peripherals SBU
手腕的动作 M2


用腕关节以前的部分进行一次的动作,时间值是2MOD,动作距离为5cm。 依靠手腕的动作不仅能够做横向运动,也可以做上下、左右、斜向和圆弧状的动 作。根据M2的动作方式,伴随手的动作,小臂多少也要动作,但主要动作是辅助 动作。 转动调谐旋钮;将电阻插在电路板上;转动门轴;翻笔记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21
1
7.32
8.00%
7.91
1
9 5 4 5 4
27
1.161 0.645 0.516 0.645 0.516
3.483
1 4.48
1
8.00%
4.84
9 5 7 5 4
30
1.161 0.645 0.903 0.645 0.516
3.87 0
3.87
8.00%
4.18
9 4 8 8 12 10 4
延迟 打开Connector FPC插入Connector 关闭Connector 检查组装状况 延迟 取组装治具 取扬声器 持住 组装扬声器 放下组装治具 取镊子 取扬声器泡棉 将泡棉贴至扬声器 放下镊子 检查组装状况 延迟 延迟 检查组装状况 取主板 检查组装状况 USB接口卡入下盖 主板平放组入下盖 检查组装状况 延迟 取组装治具 取受话器 持住 组装受话器 放下组装治具 检查组装状况 延迟 延迟 取按键 持住 组装按键 检查组装状况 延迟 延迟 撕下背胶离型纸 取触摸屏 持住 FPC插入前壳定位孔 将触屏组装至前壳 检查组装状况 延迟
1.161 0.645 1.161 1.29 1.032 2.58 1.29 0.516
9.675 0
9.688.0ຫໍສະໝຸດ %10.45A009
组装受话器
0.516 2.322 1.161 0.645
4 18 9 5
9 4 5 8 3 5 4
38
1.161 0.516 0.645 1.032 0.387 0.645 0.516
序号
动作名称
动作描述 取主板 将主板移至气枪 持住 将主板放入治具 延迟 延迟 延迟 从治具中取出主板 持住 流入下一站
左手动作 标记符号 M4G1M4P0 M3P2 H M3P5 BD BD BD M2G1M2P0 H M4P0
备注
按住Metal Dome离型纸 M3P0 A001 贴按键贴纸
将Metal Dome放入治具○
9 5 6 8 4 8 5 2 5 10 4
66
1.161 0.645 0.774 1.032 0.516 1.032 0.645 0.258 0.645 1.29 0.516
8.514 0
8.51
8.00%
9.20
拇指垂直按压Camera ○
9 4 8 6 8 10 4
49
1.161 0.516 1.032 0.774 1.032 1.29 0.516
0.516 1.935 1.161 0.645
4 15 9 5
2 7 12 5 5 4
69
0.258 0.903 1.548 0.645 0.645 0.516
8.901 0
8.90
8.00%
9.61
A007
组装扬声器
0.516 2.322 1.161
4 18 9
9 4 5 8 3 3 5 5 3 10 4
55
1.161 0.516 1.032 1.032 1.548 1.29 0.516
7.095 0
7.10
8.00%
7.66
9 4 8 8 5
1.161 0.516 1.032 1.032 0.645 8.90 8.00% 9.61
A006
组装LCM (ZIF)
翻转主板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主板放置桌面 取后壳 持住 撕下离型纸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流入下一站 取后壳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流入下一站 取前壳 持住 撕下离型纸 持住 持住 持住 流入下一站 取前壳 持住 撕下保护膜
5.934 0
5.93
8.00%
6.41
0.903
7
A011
组装触摸屏
持住 持住 持住 流入下一站
0.516
4
9 7 7 7 11 16 5 4
1.161 0.903 0.903 0.903 1.419 2.064 0.645 0.516
8.51
8.00%
9.20
2.58 取前壳 持住 持住 A012 组装Main Lens(至前壳) 撕下Lens内保护膜 持住 持住 流入下一站 取前壳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A013 组装主板(至 前壳) 移动至气枪处 持住 持住 翻转手机 持住 翻转手机 持住 持住 流入下一站 取整机 持住 持住 移动至气枪处 持住 持住 A014 组装Main Lens(至整机)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流入下一站 M4G1M4P0 H H M3G1M3P0 H H M4P0 M4G1M4P0 H H H H H H H M3P0 H H R2 H R2 H H M4P0 M4G1M4P0 H H M3P2 H H H H H H H H H M4P0 0.516 2.322 取整机(或前壳组件) M4G1M4P0 持住 按压治具左侧按钮 从治具中取出组件 持住 流入下一站 取整机 H 0.645 0.387 0.903 0.516 3.612 M4G1 0.645 将组件放入压合治具中 M3P2 A015 压合Lens M3G0 M3G1M3P0 H M4P0 1.161 0.645 0.516 2.58 1.161 0.258 0.258 0.387 0.516 2.58 1.161 0.903 1.161
59
1.161 0.516 0.645 1.032 0.387 0.387 0.645 0.645 0.387 1.29 0.516
7.611 0
7.61
8.00%
8.22
A008
组装主板 (至后壳)
0.516 1.677 1.161 0.645
4 13 9 5
9 5 9 10 8 20 10 4
75
4.902 0
4.90
8.00%
5.29
→ ○ ○ ○ ◇ → → ○ → ○ ○ ○ ◇ →
A010
组装按键
持住 持住 流入下一站 取前壳 持住 持住 撕下触屏内保护膜
0.516 2.322 1.161
4 18 9
9 7 5 16 5 4
46
1.161 0.903 0.645 2.064 0.645 0.516
动作分析表
动作分析 工序作业分析 右手动作 工时1 工时2 MOD1 MOD2 (S) (S) 1.161 0.645 1.032 0.387 9 5 6 8 3 4 8 5 2 0.645 0.516 4.386 取主板 持住 持住 A002 组装摄像头 (Socket) 持住 持住 持住 流入下一站 取主板 将主板移至扫描枪 A003 Check In (扫描条形码) 持住 流入下一站 取主板 持住 A004 贴防水标签 (1Pcs) 持住 持住 流入下一站 取主板 持住 持住 A005 组装LCM (BTB) 持住 持住 持住 主板放置桌面 取主板 持住 持住 持住 持住 A006 组装LCM (ZIF) 持住 M4G1M4P0 H H H H H M4P0 M4G1M4P0 M3P2 H H M4P0 M4G1M4P0 H H H M4P0 M4G1M4P0 H H H H H M4P0 M4G1M4P0 H H H H 0.516 1.677 1.161 4 13 9 4 8 8 5 42 5.418 BD 0.516 M3G3 1.032 M3P5 1.032 (M2P2)*2 0.645 E2D3 延迟 取LCM LCM对齐至主板 LCM组装至主板 检查组装状况 → → ○ ○ ◇ 1.032 1.032 0.645 0.516 1.677 1.161 4 13 9 4 8 8 12 10 17 2.193 BD 0.516 M3G3 1.032 M3P5 1.032 (M2P2)*2 1.548 M2G3M2P5 1.29 (E2D3)*2 BD 延迟 取LCM LCM对齐至主板 LCM组装至主板 组Connector至主板 检查组装状况 延迟 → → ○ ○ ○ ◇ → 0.516 3.612 2.193 1.161 0.516 1.29 1.032 1.032 1.548 1.29 0.516 2.322 1.161 4 18 9 5 7 5 9 1.161 H 0.645 M3G1M1P0 0.903 M3P2M2P0 0.645 E2D3 BD 持住镊子 取防水标签 贴至主板 检查粘贴状况 延迟 → → ○ ○ → 0.903 0.645 0.516 1.548 2.322 1.161 0.516 0 0.516 1.677 1.161 0.645 4 13 9 5 4 5 36 4.644 H H 0.516 M3G1 0.645 M3P2 BD 延迟 延迟 取SN Label SN Label贴至主板 延迟 → → → ○ → 0.645 0.516 0.645 3.838 1.161 0.645 0 1.161 5 10 4 34 9 4 8 6 8 10 35 4.515 BD 0.516 M3G3 1.032 M3P5 0.774 M2G0A4 1.032 M2G3M3P0 1.29 (E2D3)*2 BD 延迟 取Camera 组装Camera至Socket 撕下Camera保护膜 检查组装状况 延迟 → → ○ ○ ◇ → 0.516 3.838 2.193 1.161 1.645 0.516 1.29 1.032 1.774 1.032 1.29 1.29 H H 0.774 F3*2 H 0.516 M3G1 1.032 M3P5 0.645 M3G0M2P0 0.258 M2P0 H (E2D3)*2 H 标记符号 动作描述 持住镊子 持住镊子 踩踏开关 持住镊子 取Metal Dome 压下治具把手 打开治具把手 持住镊子 检查粘贴状况 持住镊子 动作 分类 → → ○ → → 1.032 0.645 0.258 0.645 1.29 0.516 2.064 5.16 1.161 0.516 1.29 → ○ → ◇ → 0.774 1.032 0.516 加工 ○ 移动 → 1.161 0.645 品检 ◇ 作业时间 MOD 标准作业时间 正常时间 标准 宽放率(%) (S) 时间(S) 工时(S) 工时(S) 机或U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