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入门级小教程-建模日记
Autodesk(欧特克)Revit新手入门实例教程

一.新建一个项目打开REVIT后单击“新建项目”即可,默认情况下会使用REVIT自带的中国样板文件二.绘制轴网和标高轴网绘制方法:1. “常用”选项卡→“基准”面板→“轴网”1. 画出一条轴线1. 画第二条轴线,该案例中采用的是3900间距的轴网将鼠标放在轴网一端→向右移动,出现一条水平的虚线捕捉线→然后输入数据“3900”→回车键→画出第二条轴线1. 可以依照以上方法,画出所有轴线,如果像本实例一样,轴线之间尺寸都是相同的,也可以使用“阵列”命令选择一条画好的轴线→“修改轴网”选项卡→“阵列”→点选轴线→向右水平移动→输入间距“3900”→回车键→输入阵列数“10”→回车键1. 依照以上轴线画法,完成轴网,横向轴网的间距分别为8100,3600,8100轴网的常用设置:1. 更改轴网符号一般情况下轴网会按照阿拉伯数字一直排列下去,可以把横向的轴线改为用大写字母表示双击轴网旁的小球→输入大写字母“A”→回车键以后再画横向轴线时,便会从大写字母A开始排列1. 不显示轴网编号或者两头显示轴网编号点选一条轴线→单击轴网编号旁边的小方框→可切换是否显示轴网符号1. 修改轴网符号位置点选一条轴线→单击轴网编号附近的折断符号→拖拽小圆点,将轴网编号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标高的绘制方法:标高在REVIT建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VIT建模中很多图元的定位都需要依靠标高来进行,因此建立一套精确详细的标高会使后面的建模过程方便很多。
标高绘制最好在轴网绘制之后进行,因为先画过轴网的话,绘制标高的时候会在立面图上显示轴网的位置,在绘制标高的时候能够有所参照。
1. 在左侧的REVIT项目浏览器中,打开“南立面”视图1. “常用”选项卡→“基准”面板→“标高”1. 将鼠标移动至标高线左侧端点,直至出现竖向虚线捕捉线,输入需要偏移于该标高线的高度,这里这条标高线为±0.000,输入偏移数量为“5400”,回车1. 向右移动鼠标,将标高线拉至需要的位置,这里我们拉至第六条轴网线的旁边1. 按照以上方法,画出剩余的标高线,结果如下轴网的绘制工作便完成了标高的相关设置:1. 改变标高名称,在标高比较多比较复杂的时候,需要建立完善的标高名称,以便以后建模过程的使用,本实例中建筑由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分别用L1和L2来表示。
Revit入门教程(一看就会)

修改建筑地坪材质基本方法和修改地形表面的材质一样,只是建筑地坪需要修改的是“类型属性”而不是“实例属性”点选“建筑地坪”→“图元”面板→“图元属性”→“类型属性”→结构一栏中,单击“编辑”→材质一栏中,单击“…”→选择“混凝土”→选择“沙/水泥找平”→单击“确定”→厚度一栏中,输入“150”→单击确定回到三维显示中即可查看效果小技巧:有时我们在平面或者立面视图中做了编辑以后,想到三维视图中去看看效果,这时候我们得在两个视图中来回切换,比较麻烦,这个方法可以去掉这个麻烦“视图”选项卡→“窗口”面板→平铺这样三维视图和你所要编辑的视图就会同时出现,在右边做出编辑之后可以立刻在左边看出效果四.梁和柱首先绘制柱打开平面视图“L2-1”“常用”选项卡→柱→结构柱REVIT默认样板中的结构柱是没有混凝土柱的,需要载入“详图”面板→载入族窗口中出现REVIT自带的族,选择“结构”→“柱”→“混凝土”→“矩形柱”默认的柱子尺寸为300x450,我们来改一下柱子的尺寸,改成300x400 “图元属性”→“类型属性”单击“复制”,在名称中输入“300x400”,单击确定在H一栏中,输入“400”,单击确定柱子尺寸改好了,下面开始放置柱子在高度一栏中,选择“L1-3”,然后将柱子放置在如图位置在REVIT默认样板中,柱子截面为混凝土的填充图案,现在我们把它改成我们常用的柱子截面涂黑点选这个柱子→图元属性→实例属性在“柱材质”一栏中,单击“…”单击“截面填充图案”中的“…”按键,在窗口中选择“实体填充”,单击确定回到平面视图中,可以看到柱子的截面被涂黑了按照如下图把剩下的柱子画上下面画L2部分的柱子在高度一栏中,选择“L2-3”按照下图,把剩下的柱子画上打开三维视图,查看柱子做好以后的效果柱子绘制完成,下面开始绘制梁以绘制L2部分2层的梁为例在项目浏览器中,打开“L2-2”视图“常用”→“结构”→“梁”默认样板中依然没有混凝土梁,选择“载入族”选择“结构”→“框架”→“混凝土”→“矩形梁”梁的类型选择为“300x600”,也可以修改为自己需要的梁的尺寸,方法和修改柱的尺寸一样绘制一根梁下面使用“阵列”功能,来绘制一排梁点选刚刚画的那根梁单击“修改”面板中的“阵列”单击梁的一端,向右水平移动至右边的柱子,单击输入阵列数“10”,回车,即可得到一排梁打开三维视图观看效果下面创立一个剖面视图来观看效果“视图”选项卡→“创建”面板→“剖面”在如图位置绘制一条剖切线可以通过拖动虚线框旁边的小三角符号来改变剖面图的范围和视线深度在项目浏览器中,打开“剖面1”,即可看到如下剖面效果五.楼板和屋顶首先绘制楼板在项目浏览器中打开“L2-2”平面“常用”→“楼板”使用矩形工具,如图画出楼板轮廓,如果有开洞的楼板,在画楼板的时候将洞口画出来即可,也可以之后,点选楼板,使用“编辑轮廓”命令,来绘制洞口单击“完成楼板”默认楼板为“150mm”,我们来改成“100mm”,单击“图元属性”“类型属性”单击“重命名”,输入“100mm”,回车单击结构一栏中的“编辑“单击“材质”一栏中的“…”,选择“混凝土”→“现场浇注”,单击确定将楼板厚度改为100,单击确定在项目浏览器中,打开“剖面1”,查看剖面中的效果打开三维视图,查看三维视图中的效果楼板绘制完成以后,开始绘制屋顶1.打开三维视图,在“常用”选项卡中,选择屋顶屋顶有2种,迹线屋顶和拉伸屋顶,迹线屋顶即为一般的坡屋顶形式,绘制方法较为简单,这里不再赘述,这里详细说明一下拉伸屋顶2.单击“拉伸屋顶”,出现工作平面窗口,选择“拾取一个平面”,单击确定在三维视图中,将鼠标放在柱子的一条边际线上,按“TAB”键可切换与该边际线相连的面,直至拾取柱子的一个外侧面,如图所示,单击工作平面是REVIT建模中的一个重要参照,设置工作平面以后,所有在建模过程中绘制的点线面都会放在这个工作平面上,通过设定不同的工作平面来进行绘制,REVIT可以完成一些复杂的形体建模,拥有工作平面的建模方式是一种很理性的建模方式。
REVIT建模步骤

REVIT建模步骤第一步:项目设置在开始建模之前,首先需要设置项目参数。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初始视图缩放比例,图纸尺寸以及任何项目特定的设置。
第二步:创建楼层平面使用REVIT的楼层平面功能,创建建筑的基本布局。
首先,绘制建筑的外轮廓,包括墙体、柱子和楼梯等主要结构。
然后,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内部的隔墙、隔断和其他细节元素。
第三步:创建立面和剖面将立面和剖面添加到模型中,以显示建筑物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
可以使用REVIT提供的多种工具,如墙、窗户和门等,快速创建立面和剖面。
第四步:添加屋顶和地板使用REVIT的屋顶和地板工具,将屋顶和地板添加到建筑模型中。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屋顶和地板类型,如平面屋顶、斜屋顶、混凝土地板等。
第五步:添加家具和设备在建模过程中,可以使用REVIT的家具和设备库,添加室内家具、电器设备和管道等。
可以选择从库中选择现有对象,也可以自定义创建新的对象。
第六步:创建族第七步:应用材质和质感使用REVIT的材质库,可以为建筑模型添加适当的材质,如砖、大理石、玻璃等。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材质的颜色、纹理和反射率。
第八步:设置视图和渲染使用REVIT的视图设置工具,可以创建不同的视图,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3D视图等。
还可以使用REVIT的渲染工具,增强建模的逼真度。
第九步:添加标记和注释使用REVIT的标记和注释功能,可以为建筑模型添加文字、箭头和尺寸线等。
这有助于清晰地传达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第十步:生成施工文档使用REVIT的文档生成工具,可以将建筑模型转换为施工文档。
这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图纸和材料清单等。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订。
总结:REVIT建模步骤包括项目设置、创建楼层平面、创建立面和剖面、添加屋顶和地板、添加家具和设备、创建族、应用材质和质感、设置视图和渲染、添加标记和注释,以及生成施工文档。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使用REVIT创建精确、可视化和可操作的建筑模型,以及相关的施工文档。
Revit入门级小教程

Revit入门级小教程建模观念上的改变:REVIT作为一款BIM软件,它的建模跟我们平时常用到的建模软件,如SKETCH UP,RHINO等,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要接受这款软件,在建模观念上就需要有一些改变。
如果把常用的SKETCH UP、RHINO比作手工模型的话,REVIT便可以比作实际建造,SKETCH UP、RHINO等软件的建模是通过形体的组成来完成,而REVIT 的建模是通过组合不同的建筑元素来完成,如梁、柱、门、窗等等。
既然是模拟实际建造,便有着实际建造的一些特点,如掌握建筑各部分精确的尺寸,了解建筑各部分材料的运用,构造做法等等,综合来说,用REVIT建模,必须对你的建筑方案有深入准确的了解,才可以建出一个完善的REVIT模型。
这个观念对于一个刚刚接触REVIT的同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对自己的建筑方案了解的不够准确细致深入的话,建模的时候会碰到很多困难,让自己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建模工作,来确定某一部分的尺寸、材料或构造等。
REVIT模型的细致程度最终取决于设计者所做的方案的深度和对方案的了解程度。
两个重要的专有名词:我从官方解释和我个人的理解两个方面来说一下对于REVIT中两个比较重要的专有名词的意思样板文件:官方解释:项目样板提供项目的初始状态。
Revit Architecture 提供几个样板,您也可以创建自己的样板。
基于样板的任意新项目均继承来自样板的所有族、设置(如单位、填充样式、线样式、线宽和视图比例)以及几何图形。
个人的理解:如果把一个REVIT项目比作一张图纸的话,那么样板文件就是制图规范,样板文件中规定了这个REVIT项目中各个图元的表现形式:线有多宽、墙该如何填充、度量单位用毫米还是用英寸等等,除了这些基本设置,样板文件中还包含了该样板中常用的族文件,如工业建筑的样板文件中,族里面便会包括一些吊车之类的只有在工业建筑中才会常用的族文件。
族文件:官方解释:族是一个包含通用属性(称作参数)集和相关图形表示的图元组。
Revit初步学习笔记

Revit初步学习一、新建项目:Revit Architecture 2012图标\↙↙\项目:新建\↙二、绘制轴网和标高:1、常用:基准:轴网\点1轴起点、终点\属性:编辑类型\类型属性:轴线中段:连续\钩平面视图轴号端点(默认)\↙\修改\轴线\阵列\任点一点水平右拖较长距离\3900\↙\11\↙\右键:选择全部实例:在视图中可见\解组\常用:基准:轴网\点12轴起点、终点\修改\点击轴号\A\↙\常用:基准:轴网\近A轴左端上拖\8100\↙\拖至终点\以3600、8100的进深重复绘出C、D轴\2、项目浏览器:立面:南\↙↙\点±0.000标高线\属性:编辑类型\类型属性:钩端点1处的默认符号\↙\重复修改标高2的属性:端点1处默认符号勾选\单击标高2\输L1-1\↙\是否希望重命名视图\↙\地面标高右端解锁\拖至11轴右侧\常用:基准:标高\近地面标高左端下拖\150\↙\拖至对齐地面标高处\↙\修改\点-0.150标高\点小折断点\点标高名\L2-1\↙\是否希望重命名视图\↙\点-0.150标高左侧小折断线\常用:基准:标高\近地面标高左端上拖\3600\↙\近3.600标高左端稍上拖\3600\↙\修改\点L1-1标高\移动\任点一点上拖\1400\↙\常用:基准:标高\近5.400标高左端上拖\3600\↙\拖至6轴后点击\修改\点\L2-5标高\单击标高\L1-2\↙\常用:基准:标高\近L1-2标高左端上拖\3600\↙\拖至6轴后点对齐 5.400标高点击\修改\点L1-1标高右侧\拖关键点回6轴后对齐L1-2标高放开\点轴线\点上关键点上拖至L1-3上,点下关键点下拖至L2-1下\三、场地:1、项目浏览器:楼层平面:场地\↙↙\体量和场地:场地建模:地形表面\工具:放置点\高程3600\点场地四角\表面:√\点场地线\属性:材质右按钮\材质类:植物\点场地-草地\↙↙╲项目浏览器:三维视图:3D\↙↙\视觉样式|着色\观察\2、项目浏览器:楼层平面:L2-1\↙↙\场地和体量:场地建模:建筑地坪\绘制:直线\偏移量:120\沿地下室轴线外侧绕一圈\修改\修改:延伸角部\点起点,终点\ESC\属性:编辑类型\结构:编辑\材质:按类别右侧按钮\材质类:砼\砼-素砼\↙\厚度:150\↙↙\模式:√\项目浏览器:三维视图:3D\↙↙\视觉样式\着色\观察\视图:窗口:平铺\与L2-1对比\四、梁柱:1、项目浏览器:楼层平面:L2-1\↙↙\常用:柱:结构柱\模式:载入族\位置:结构:柱:砼:砼-矩形-柱\属性:编辑类型\复制|名称:300×400\↙\类型属性:尺寸标注:b:300,h:400\高度:L1-3\属性:柱材质按钮\名称:实体填充\↙↙\绘1轴上两柱\修改\点上柱,ctrl+点下柱\阵列\点任一点左拖\3900\↙\6\↙\右键:选择全部实例:在视图中可见\解组\常用:柱:结构柱\点300×400m2\高度:L2-3\绘1轴下两柱\修改\点上柱,ctrl+点下柱\阵列\点任一点左拖\3900\↙\10\↙\右键:选择全部实例:在视图中可见\解组\项目浏览器:三维视图:3D\观察\2、项目浏览器:楼层平面:L2-2\↙↙\结构:梁\模式:载入族\位置:结构:框架:砼:砼-矩形柱\打开\属性:编辑类型\复制\名称:300×600\↙\类型属性:尺寸标注:b:300,h:600\↙\绘2轴梁\修改\点梁\阵列\任点一点右拖\3900\↙\10\↙\结构:梁\属性:编辑类型\复制\名称:240×300\类型属性:尺寸标注:b:240,h:300\↙\绘两排连系梁\项目浏览器:三维视图:3D\观察\3、项目浏览器:楼层平面:L2-2\↙↙\视图:创建:剖面\绘制剖面切线\调剖视方向、范围\项目浏览器:剖面:剖面1\↙↙\调范围\观察\五、楼板、屋顶1、项目浏览器:楼层平面:L2-2\↙↙\常用:构建:楼板\绘制:矩形\绘楼板及洞口(各线不能重合)\模式:√\属性:编辑类型\重命名\100\↙\类型参数:结构:编辑\材质:按类别按扭\材质类:砼:砼-现场浇注砼\↙\厚度:100\↙↙\项目浏览器:剖面:剖面1\观察\3D\观察\ 项目浏览器:三维视图:3D\↙↙\常用:构建:屋顶:拉伸屋顶\设置\工作平面:拾取一个平面\↙\点端柱边(TAB 调整)\标高:L1-3\↙\绘制:样条曲线\绘曲线\ESC\模式:√\调整\属性:编辑类型\重命名\150\↙\类型属性:结构:编辑\材质:按类别按钮\材质类:塑料:塑料-G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厚度:150\↙↙\3D\↙↙观察\六、墙体:项目浏览器:楼层平面:L2-2\↙↙\常用:构建:墙\属性:编辑类型\重命名\240\↙\类型属性:结构:编辑\厚度:240\↙↙\高度:L2-3\绘制墙体\3D\↙↙\观察\七、门窗:1、项目浏览器:楼层平面:L2-2\↙↙\常用:构建:窗\属性:编辑类型\载入\位置:窗:普通窗:组合窗:组合-双层单列(固定+推拉)\类型:1800×1800\↙\各开间插入窗1个\2、常用:构建:门\属性:编辑类型\重命名\1000×2000\↙\类型属性:高度:2000,宽度:1000,类型标识:M1020\各开间插入门1个\点欲修改的双扇门\属性:编辑类型\载入\位置:普通门:平开门:双扇:双扇平开玻璃门\↙\重命名\2000×2000\尺寸标注:粗略宽度:2000,粗略高度:2000,类型标识:M2020\↙\3D\观察\八特殊构件:项目浏览器:三维视图:3D\↙↙\常用:构建:构件:内建模型\窗\↙\窗1\↙\常用:工作平面:设置\指定新的工作平面:拾取一个平面\↙\点平面\形状:拉伸\绘制:矩形\绘制框线\模式:√\调整\在位编辑器:完成模型\常用:构建:构件:内建模型\窗\↙\窗2\↙\常用:工作平面:设置\指定新的工作平面:拾取一个平面\↙\点平面\形状:拉伸\绘制:矩形\绘制框线\模式:√\调整\在位编辑器:完成模型(存在问题:不能对内建模型赋予材质)\项目浏览器:楼层平面:L2-2\点选刚制作的窗及玻璃\修改\阵列\点一点右拖\3900\9\↙\3D\观察\九、渲染、导出:1、项目浏览器:楼层平面:L2-2\功能键\导出\CAD格式\DWG文件\↙\下一步\设置保存位置、选择文件类型、修改文件名称\↙\打开\观察\2、项目浏览器:楼层平面:L2-2\↙↙\视图:三维视图:相机\调位置、视线深度\拉范围、调视图大小位置角度\视图:图形:渲染\调整质量、分辨率、太阳、天空\渲染\观察\保存到项目中\导出\设置保存位置、选择文件类型、修改文件名称\↙\打开\观察\。
revit实习日记全集

Revit 实习日记全集Day 1今天是我在公司开始进行 Revit 实习的第一天。
作为一名建筑系学生,我对Revit 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没有实际操作过。
在我开始之前,我的导师给我介绍了 Revit 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Revit 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 (BIM) 软件,可以帮助建筑师和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协作和文档编制。
在今天的实习中,我主要学习了 Revit 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比较初级的功能包括创建项目、设置元素的属性、绘制基本几何图形等。
我发现 Revit 的界面非常直观,并且很多操作都可以通过快捷键来完成,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Day 2在今天的实习中,我深入学习了 Revit 中元素的类型和族。
我了解到,Revit 中的元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墙体、柱子、楼板等。
而每种类型的元素都可以有不同的族。
学习 Revit 中的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创建自定义的元素,并且可以重复使用。
我学会了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族,并在其中添加参数和几何图形。
通过学习族的使用,我发现在实际项目中,使用已有的族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并且保证模型的一致性。
Day 3在今天的实习中,我学习了 Revit 中的视图和图纸制作。
Revit 允许我们创建不同的视图,例如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等。
通过创建不同的视图,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查看和编辑模型。
学习图纸制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实际项目中,我们需要将模型转化为可打印的图纸。
在 Revit 中,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图纸视图和布置图纸标注的方式,来制作最终的图纸。
我学习了如何创建图纸视图、添加标注和注释,以及如何设置图纸的比例和边界。
Day 4在今天的实习中,我学习了 Revit 中的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之间的协作。
在实际项目中,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通常需要协同工作,以确保设计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通过学习 Revit 的协作功能,我了解到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可以在同一个项目中进行模型的协作。
REVIT建模步骤详细说明

REVIT建模步骤详细说明Revit是一种三维建模软件,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机电设计等领域。
在Revit中进行建模可以帮助建筑师和设计师以更快速、更准确的方式创建建筑模型。
下面是Revit建模的详细步骤:1. 创建项目:打开Revit软件后,首先需要创建一个新项目。
选择“新建项目”,根据项目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模板,然后确定项目的名称和位置。
2.设置项目:在项目创建完成后,需要设置项目的单位、起始视图和图纸尺寸等信息。
这些设置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进行调整。
3. 绘制墙体:在Revit中,墙体是建模的基本元素之一、选择“墙体”工具,在平面视图中绘制外墙和内墙,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墙的高度和厚度。
4.添加窗户和门:绘制完墙体后,可以使用“窗户”和“门”的工具将它们添加到墙体上。
选择相应的工具,然后在墙上点击添加窗户和门的位置。
5. 创建楼层和楼梯:在Revit中,可以使用“楼板”工具创建楼层。
选择楼层的厚度和材料后,在平面视图中绘制楼层的轮廓。
如果需要添加楼梯,可以使用“楼梯”工具,在平面视图中绘制楼梯的轮廓。
6.创建屋顶:使用“屋顶”工具可以在平面视图中绘制屋顶的轮廓。
选择屋顶的类型和材料后,绘制屋顶的形状。
7. 添加家具和装饰:在Revit中,可以使用“家具”和“装饰”等工具添加室内装饰物。
选择相应的工具,在平面视图中添加家具、灯具、壁画等物品。
8.创建结构构件:如果需要进行结构设计,可以使用“结构柱”、“结构梁”和“结构板”等工具创建结构构件。
选择相应的工具,在平面视图中绘制结构构件的轮廓。
9.放置管道和电线:对于机电设计,可以使用“管线”和“电线”工具布置管道和电线。
选择相应的工具,在平面视图中绘制管道和电线的路径。
10.创建制图视图:在建模完成后,可以创建制图视图以产生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
选择“视图”选项卡,然后选择相应的制图视图。
11.输出图纸和模型:一旦建模和制图完成,可以输出图纸和模型。
revit建模心得

revit建模心得Revit建模心得Revit是一款非常强大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它可以帮助建筑师、工程师和建筑设计师更好地协作,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在使用Revit进行建模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在分享给大家。
1. 熟悉Revit的基本操作在使用Revit进行建模之前,我们需要先熟悉Revit的基本操作。
这包括如何创建墙体、楼板、屋顶、窗户、门等基本构件,如何进行建筑元素的编辑和修改,如何进行视图的创建和管理等等。
只有熟悉了这些基本操作,才能更好地进行建模。
2. 确定建模的目标和需求在进行建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建模的目标和需求。
这包括建筑的类型、规模、功能、风格等等。
只有明确了这些目标和需求,才能更好地进行建模,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3. 使用Revit的族库Revit的族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构件和家具等元素。
在进行建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族库中的元素,避免重复建模,提高建模的效率。
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自己的族库,方便以后的使用。
4. 使用Revit的参数化功能Revit的参数化功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进行建模和修改。
在进行建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参数化功能,将建筑元素的尺寸、位置、材质等属性进行参数化,方便以后的修改和调整。
5. 进行视图的管理和布局在进行建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视图的管理和布局。
这包括如何创建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视图,如何进行视图的布局和排版,如何进行视图的注释和标注等等。
只有进行好视图的管理和布局,才能更好地展示建筑设计的思路和方案。
6. 进行模型的协作和共享在进行建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模型的协作和共享。
这包括如何进行模型的版本控制,如何进行模型的共享和协作,如何进行模型的导出和导入等等。
只有进行好模型的协作和共享,才能更好地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Revit是一款非常强大的建筑信息模型软件,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建筑设计和建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vit入门级小教程REVIT作为一款专门面向建筑的软件,它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它可以兼任辅助建筑设计和建筑表现两方面工作,以下所谈到的建模过程指的是建筑表现方面的工作,用REVIT辅助建筑设计需要设计者对REVIT建模有着非常熟练的掌握,相比于辅助建筑设计,对于初学者来说用REVIT来做建筑表现更加容易上手一些。
因此以下所谈到的REVIT建模主要是针对建筑表现方面。
建模观念上的改变:REVIT作为一款BIM软件,它的建模跟我们平时常用到的建模软件,如SKETCH UP,RHINO 等,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要接受这款软件,在建模观念上就需要有一些改变。
如果把常用的SKETCH UP、RHINO比作手工模型的话,REVIT便可以比作实际建造,SKETCH UP、RHINO等软件的建模是通过形体的组成来完成,而REVIT的建模是通过组合不同的建筑元素来完成,如梁、柱、门、窗等等。
既然是模拟实际建造,便有着实际建造的一些特点,如掌握建筑各部分精确的尺寸,了解建筑各部分材料的运用,构造做法等等,综合来说,用REVIT建模,必须对你的建筑方案有深入准确的了解,才可以建出一个完善的REVIT模型。
这个观念对于一个刚刚接触REVIT的同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对自己的建筑方案了解的不够准确细致深入的话,建模的时候会碰到很多困难,让自己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建模工作,来确定某一部分的尺寸、材料或构造等。
REVIT模型的细致程度最终取决于设计者所做的方案的深度和对方案的了解程度。
两个重要的专有名词:我从官方解释和我个人的理解两个方面来说一下对于REVIT中两个比较重要的专有名词的意思样板文件:官方解释:项目样板提供项目的初始状态。
Revit Architecture 提供几个样板,您也可以创建自己的样板。
基于样板的任意新项目均继承来自样板的所有族、设置(如单位、填充样式、线样式、线宽和视图比例)以及几何图形。
个人的理解:如果把一个REVIT项目比作一张图纸的话,那么样板文件就是制图规范,样板文件中规定了这个REVIT项目中各个图元的表现形式:线有多宽、墙该如何填充、度量单位用毫米还是用英寸等等,除了这些基本设置,样板文件中还包含了该样板中常用的族文件,如工业建筑的样板文件中,族里面便会包括一些吊车之类的只有在工业建筑中才会常用的族文件。
族文件:官方解释:族是一个包含通用属性(称作参数)集和相关图形表示的图元组。
属于一个族的不同图元的部分或全部参数可能有不同的值,但是参数(其名称与含义)的集合是相同的。
族中的这些变体称作族类型或类型。
个人的理解:族文件可算是REVIT软件的精髓所在。
初学者常常拿SKETCH UP中的组件来和REVIT中的族来做比较,从形式上来看,两者确实有相似之处,族可以看做是一种参数化的组件,如:一个门,在SKETCH UP中的一个门组件,门的尺寸是固定的,需要不同尺寸的门就需要再重新做一个,而REVIT中的一个门的族,是可以对门的尺寸、材质等属性进行修改的,所以说,族可以看做是一种参数化的组件。
还有一些专有名词会在后面的建模步骤中出现的时候进行解释。
REVIT建模步骤: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一下REVIT建模的一般步骤,该实例为一个模型室的设计,形体较为方正,由于设计中使用到了一些节能策略,某些地方又有一些特殊的构件。
通过本实例,在了解基础的操作同时,也能学习到基础的内建构件的做法。
一.新建一个项目打开REVIT后单击“新建项目”即可,默认情况下会使用REVIT自带的中国样板文件二.绘制轴网和标高轴网绘制方法:“常用”选项卡→“基准”面板→“轴网”2画出一条轴线3画第二条轴线,该案例中采用的是3900间距的轴网将鼠标放在轴网一端→向右移动,出现一条水平的虚线捕捉线→然后输入数据“3900”→回车键→画出第二条轴线可以依照以上方法,画出所有轴线,如果像本实例一样,轴线之间尺寸都是相同的,也可以使用“阵列”命令选择一条画好的轴线→“修改轴网”选项卡→“阵列”→点选轴线→向右水平移动→输入间距“3900”→回车键→输入阵列数“10”→回车键5依照以上轴线画法,完成轴网,横向轴网的间距分别为8100,3600,8100轴网的常用设置:6更改轴网符号一般情况下轴网会按照阿拉伯数字一直排列下去,可以把横向的轴线改为用大写字母表示双击轴网旁的小球→输入大写字母“A”→回车键以后再画横向轴线时,便会从大写字母A开始排列不显示轴网编号或者两头显示轴网编号点选一条轴线→单击轴网编号旁边的小方框→可切换是否显示轴网符号修改轴网符号位置点选一条轴线→单击轴网编号附近的折断符号→拖拽小圆点,将轴网编号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标高的绘制方法:标高在REVIT建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VIT建模中很多图元的定位都需要依靠标高来进行,因此建立一套精确详细的标高会使后面的建模过程方便很多。
标高绘制最好再轴网绘制之后进行,因为先画过轴网的话,绘制标高的时候会在里面图上显示轴网的位置,在绘制标高的时候能够有所参照。
9在左侧的REVIT项目浏览器中,打开“南立面”视图10“常用”选项卡→“基准”面板→“标高”11将鼠标移动至标高线左侧端点,直至出现竖向虚线捕捉线,输入需要偏移于该标高线的高度,这里这条标高线为±0.000,输入偏移数量为“5400”,回车12向右移动鼠标,将标高线拉至需要的位置,这里我们拉至第六条轴网线的旁边13按照以上方法,画出剩余的标高线,结果如下轴网的绘制工作便完成了标高的相关设置:14改变标高名称,在标高比较多比较复杂的时候,需要建立完善的标高名称,以便以后建模过程的使用,本实例中建筑由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分别用L1和L2来表示。
点选标高为5400的标高线→单击右端的文字“标高3”,出现文字输入口→输入“L1-1”,这里代表L1部分的第一层→回车键按照以上方法修改所有标高的名称,最终结果如下改变标高编号位置这里两个标高靠的太近,为了看清楚,可以改变标高编号的位置,方法和改变轴网编号位置相同,最终结果如下:三.场地对于较复杂的场地,需要将场地CAD文件导入至项目中来辅助绘制场地,这里讲比较简单的、没有复杂高地起伏的、平整的场地的绘制。
首先绘制地形表面在REVIT项目浏览器中,打开楼层平面“L1-1”,即我们之前所绘制的-0.150标高平面(其实打开任意平面都可,因为在绘制地形表面的时候计算的是绝对高程)17“体量与场地”选项卡→“场地建模”面板→“地形表面”18“工具”面板→“放置点”19在“高程”栏中,输入“3600”20围绕轴网边缘,点出4个点21单击“完成表面”得如下结果22下面我们在三维视图中来看一下效果在项目浏览器中,打开“三维视图”→“3D”在窗口左下角的状态栏中,找到“模型图形样式”单击,选择“带边框着色”便可以看到地形的彩色显示地形表面绘制完成后,再来绘制建筑地坪:23我们的建筑是部分下沉的,建筑地坪在地形表面以下,位于“L2-1”标高上,在项目浏览器中,打开平面“L2-1”24“体量与场地”选项卡→“场地建模”面板→“建筑地坪”25“绘制”面板→“直线”26在偏移量中输入“120”27沿着轴网画出建筑地坪轮廓线,结果如下28单击完成建筑地坪,打开三维视图,即可查看做出来的下沉的建筑地坪的效果场地相关设置:修改场地材质。
默认情况下场地材质为素土夯实,我们可以把它改成草地,渲染的时候有更好的效果点选“地形表面”→“图元”面板→“图元属性”→“实例属性”→材料一栏中,单击“…”→选择“植物”→选择“草”→单击“确定”修改建筑地坪材质基本方法和修改地形表面的材质一样,只是建筑地坪需要修改的是“类型属性”而不是“实例属性”点选“建筑地坪”→“图元”面板→“图元属性”→“类型属性”→结构一栏中,单击“编辑”→材质一栏中,单击“…”→选择“混凝土”→选择“沙/水泥找平”→单击“确定”→厚度一栏中,输入“150”→单击确定回到三维显示中即可查看效果小技巧:有时我们在平面或者立面视图中做了编辑以后,想到三维视图中去看看效果,这时候我们得在两个视图中来回切换,比较麻烦,这个方法可以去掉这个麻烦“视图”选项卡→“窗口”面板→平铺这样三维视图和你所要编辑的视图就会同时出现,在右边做出编辑之后可以立刻在左边看出效果四.梁和柱首先绘制柱31打开平面视图“L2-1”32“常用”选项卡→柱→结构柱33REVIT默认样板中的结构柱是没有混凝土柱的,需要载入“详图”面板→载入族34窗口中出现REVIT自带的族,选择“结构”→“柱”→“混凝土”→“矩形柱”默认的柱子尺寸为300x450,我们来改一下柱子的尺寸,改成300x400 “图元属性”→“类型属性”36单击“复制”,在名称中输入“300x400”,单击确定37在H一栏中,输入“400”,单击确定柱子尺寸改好了,下面开始放置柱子在高度一栏中,选择“L1-3”,然后将柱子放置在如图位置在REVIT默认样板中,柱子截面为混凝土的填充图案,现在我们把它改成我们常用的柱子截面涂黑点选这个柱子→图元属性→实例属性在“柱材质”一栏中,单击“…”单击“截面填充图案”中的“…”按键,在窗口中选择“实体填充”,单击确定回到平面视图中,可以看到柱子的截面被涂黑了42按照如下图把剩下的柱子画上43下面画L2部分的柱子在高度一栏中,选择“L2-3”44按照下图,把剩下的柱子画上45打开三维视图,查看柱子做好以后的效果柱子绘制完成,下面开始绘制梁以绘制L2部分2层的梁为例46在项目浏览器中,打开“L2-2”视图47“常用”→“结构”→“梁”48默认样板中依然没有混凝土梁,选择“载入族”49选择“结构”→“框架”→“混凝土”→“矩形梁”梁的类型选择为“300x600”,也可以修改为自己需要的梁的尺寸,方法和修改柱的尺寸一样51绘制一根梁52下面使用“阵列”功能,来绘制一排梁点选刚刚画的那根梁53单击“修改”面板中的“阵列”54单击梁的一端,向右水平移动至右边的柱子,单击输入阵列数“10”,回车,即可得到一排梁56打开三维视图观看效果57下面创立一个剖面视图来观看效果“视图”选项卡→“创建”面板→“剖面”58在如图位置绘制一条剖切线可以通过拖动虚线框旁边的小三角符号来改变剖面图的范围和视线深度59在项目浏览器中,打开“剖面1”,即可看到如下剖面效果五.楼板和屋顶首先绘制楼板60在项目浏览器中打开“L2-2”平面61“常用”→“楼板”62使用矩形工具,如图画出楼板轮廓,如果有开洞的楼板,在画楼板的时候将洞口画出来即可,也可以之后,点选楼板,使用“编辑轮廓”命令,来绘制洞口63单击“完成楼板”64默认楼板为“150mm”,我们来改成“100mm”,单击“图元属性”“类型属性”65单击“重命名”,输入“100mm”,回车66单击结构一栏中的“编辑“单击“材质”一栏中的“…”,选择“混凝土”→“现场浇注”,单击确定将楼板厚度改为100,单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