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压强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5.增大压强办法:(1)S别变,F 增大;(2)F别变,S 减小;(3)并且把F↑,S↓。
而减小压强办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别是直截了当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缘故: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淌性。
8.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别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缘故: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
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
1标准大气压= 1.013×105 帕= 76 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基本上气压减小时落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高山上用一般锅煮饭煮别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因此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点,压强越小。
《压强和浮力》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初中物理人教版 八年级下 9.2 液体的压强 课件

【实验结论】 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实验现象】 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
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 液体的密度越大,高度差越大。
液体压强 的特点
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视频
液体压强 的特点
液体压强特点小结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 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 压强大小相同 。
新知探究 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1)方法:理想模型法 (2)研究对象——液柱
①这个液柱的体积:V=Sh
② 这个液柱的质量:m=ρV=ρSh
③液柱对平面的压力:F=G=mg=ρgSh
④平面受到的液柱的压强:p=____FS___=
___ρ_g__S_h___
S
=
ρgh
新知探究 液体压强公式 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
重为G1 ,内装有密度为ρ,重为G2的某种液体,深度为h, 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静止,那
么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___ρ_g_h__,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
___ρ_g_h_S__,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
G1 + G2
强为 S
。
课堂达标
2.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 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 底部的压强( A )
【实验操作】 将压强计的探头固定在水中 某一深度处,改变探头的朝 向,观察U形管内液面的高 度差。
【实验现象】 同一深度处,探头的朝向不 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相同。
液体压强 的特点
实验探究二:同种液体不同深度处的压强特点
【实验操作】 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不同 深度处,观察U形管内液面的 高度差。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2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2篇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压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__内容的主线,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奠定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奠定一些认知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一定的探究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等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知道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乐于把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而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是探求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教学教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本身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讲授法、分组练习法、练习题法等多种方法教学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讲解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利用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课下到课上身心快速转换,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进而对本节课课堂知识进行学习。
初二物理压强

初二物理压强压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单位面积上作用的力的大小。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与压强相关的问题,并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从什么是压强、计算压强的公式以及压强对物体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什么是压强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作用的力的大小,可以由以下公式表示:压强 = 力 ÷面积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面积的单位为平方米(m²),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和压强相关的实例。
比如,当我们站在尖锐的石头上时,由于石头的面积相对较小,承受我们的重力的力集中在小面积上,造成了较大的压强,使我们感到疼痛。
相反,当我们站在宽大的脚垫上时,面积增大,承受的压力减小,我们感到较为舒适。
二、计算压强的公式如前所述,计算压强的公式为:压强 = 力 ÷面积当我们知道力的大小与面积时,可以根据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力的大小为100牛顿,作用在一个面积为2平方米的物体上,那么这个物体所受的压强为:压强 = 100N ÷ 2m² = 50Pa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所受的压强。
三、压强对物体的影响压强的大小会对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外界施加的压力过大,超过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时,物体就会发生变形、破裂等现象。
举例来说,当我们用手指轻轻按在一根细的竹签上时,由于我们的力作用在一个很小的面积上,导致了很大的压强。
竹签很容易被我们压断。
相反,当我们用整个手掌按在一根竹子上时,力分散在较大的面积上,压强较小,竹子不易断裂。
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比如我们穿运动鞋可以踩在尖锐的石头上而不受伤,是因为鞋底的面积相对较大,承受的压强较小。
四、压强的应用压强的概念不仅在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工程、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领域,我们经常会使用压强计来测量物体所受的压强,以确保物体的安全运行。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公式大全之压强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公式大全之压强
【—
初二
物理压强的】公式定理:一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并指向表面的力叫做
压力,压强是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力的大小的物理量。
压强公式
①p=F/S(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压强(单位:帕斯卡,符号:Pa)
F—压力(单位:牛顿,符号:N)
S—受力面积(单位:平方米,符号:?)
F=PS (压力=压强×受力面积)
S=F/p (受力面积=压力÷压强)
②p1V1=p2V2 (玻意耳定律)
表示同温同质量下的压强规律
对于压强的定义,应当着重领会四个要点:
⑴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此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⑵同一压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积不同,所产生的压强大小也有所不同。
受力面积小时,压强大;受力面积大时,压强小。
⑶压力和压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压力是支持面上所受到的并垂直于支持面的作
用力,跟支持面面积,受力面积大小无关。
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跟受力面积有关。
⑷压力、压强的单位是有区别的。
压力的单位是牛顿,跟一般力的单位是相同的。
压
强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它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的单位组成的。
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顿
/平方米,称“帕斯卡”,简称“帕”。
③影响压强作用效果的因素
归纳总结: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PPT

4、压强(p)
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②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③公式: p=F/S(F=pS S=F/p)
④国际单位:帕Pa (N/m2) 其它单位:百帕(hPa) 、 千帕(Kpa)、兆帕
I.针的尖端做得很尖
J.刀锋做得很薄
5下列情况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B、D) A.鞋底刻有花纹 B.图钉尖进入墙时要用力按 C.钢轨下面铺上枕木 D.用钝了的刀,磨磨刀口可以变锋利了
6如图2所示情况中,能使物体对水平地 面压强减小的是( A、D)
A. 沿aa′虚线切除上半部 B. 以bb′虚线切除右半部 C. 以cc′虚线切除右半部 D. 以cc′虚线切除左半部
实验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受力面积 有关。 压力一定时, 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的作用 效果越明显。
★分析与论证:
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 受压面积有关。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 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评估与交流:
1.受压面一定要选择易形变的物体,如:细沙、 海绵、细米、面粉等。
4.单位:F----牛顿(N);S----平方米(m2);
p----牛每平方米(N/m2或N·m-2)
1Pa = 1N/m2=1N·m-2
5、1N/m2表示物体在1m2的面积上所受到的压
力是1N
考考你:
1.将边长0.1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面积1.2m2 的桌面中央,桌面的受力面积是__0._0_1_m_2_。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器材: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精选12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示意。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
4.经历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进行探究的团队精神,初步掌握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6.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教学设想重点: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压力的概念。
会画压力示意。
教学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准备一端削尖的铅笔、小桌子、沙盘等。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不知道大家注意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没有:[出示钉]钉的帽子做得又大又平,而钉头却又尖又细;在茫茫的雪原里,步行的人容易陷下去,可是滑雪者却悠然自得,而且滑得很快。
这些现象看起来简单,但其中包含的物理学道理却是很深刻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准备解决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只杯子放在地面上,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那么地面受不受力呢?(如果用手作为地面,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压力,可见地面受到杯子的压力,谁来画一画地面受到的压力?)同样的道理,钉对墙面也有压力;放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也有压力,请大家完成力的示意。
(学生板演)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多媒体展示压力,说明压力的方向始终和接触面相垂直。
(学生观察并回答)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虽然我们知道了压力的定义,但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和那些因素有关呢,我们用实验来探寻答案。
[实验1]将压力小桌正放入沙盘,其中一次在小桌上放一个重物,比较两次小桌陷入沙盘的深度。
(学生观察)压力作用的效果和压力大小有关。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

空气受重力作用而且具有流动性。
物理史话 马德堡半球实验:
1654年,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公开表演了一 个著名的实验。他将两个直径为30多厘米的空心铜球 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让马向 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直到两边的马各增加到8匹时, 才把半球拉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2、什么力使悬 空塑料管里的水 不会流出来?
3、用吸管吸饮料 时,是什么力量 使饮料升到嘴里?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 实验探究:大气压强是否存在
实验:覆杯实验
探究结论:大气压强存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2 大气压强的定义
空气对物体产生的压强是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简称 为大气压或气压。
3. 拿一个空矿泉水瓶,往瓶内倒一点开水,晃动几下 后倒掉,并迅速盖紧瓶盖。随后看到的现象是 瓶子变瘪,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水蒸气将空气挤出,盖上瓶盖温度下降瓶内水蒸气液化, 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瓶子压瘪。
4. 图中为“研究水的沸点跟水面气压关系”的实验
装置,当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可以 看到水___不__再____沸腾(选填“继续”或“不再”), 这个现象表明:水面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将__升__高___。
第3节 大气压强
1、液体因为什么的作用产生向下的压 强?
受到重力的作用
2.为什么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
空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也有流 动性,那么空气中是不是也存在朝各 个方向的压强呢?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现象分析:(阅读课本39页)
1、什么力把塑 料吸盘(皮碗) 压在光滑的墙面 上而不掉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组长审核:二、新课讲解(一)本节考点讲解考点一:压强的定义理解例1.(2017春•许昌期末)根据某个物理量的“定义”可以写出该物理量的定义式,并且可以知道该物理量的单位。
例如:“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所以压强的定义式为:P=,单位是N/m2,其中N是压力的单位,m2是面积的单位,1N/m2=1Pa”。
物理学中有一个“动量”的物理量,其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动量用符号P 表示,则动量的定义式为,动量的单位为”2.(2017春•新野县期中)小明买回一瓶纯净水,把它正放在海绵上又倒放在海绵上,结果发现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如图所示,请你据此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实验中,海绵块的作用是。
3.(2017春•个旧市期中)5Pa的物理意义是。
4.(2016春•虞城县校级月考)在国家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5.(2016春•太康县校级月考)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1帕斯卡大小的压强表示作用在面积上的压力是。
6.(2015•武冈市校级模拟)两个物体A、B,各自重力之比是5:3,置于同一水平面时,对水平面产生压强之比是2:3,则它们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之比是。
一)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公式: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巩固题1.(2014春•濮阳县月考)压强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10cm深的水处,水的压强约是Pa,其意义是。
2.(2014春•偃师市校级期中)大人和小孩在河滩的沙地上行走,留下了一串串脚印。
发现他们的脚印在沙滩中的深度相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他们对沙地的相同。
3.(2011秋•金水区校级月考)当我们将一只熟鸡蛋松手后,落在柔软的沙地或海绵上时,我们会发现鸡蛋不会破碎;若将熟鸡蛋落在旁边的水泥路面上,则它会四分五裂。
请依据这一事实,作出一个与“力”有关的科学合理的猜想。
4.(2010春•新安县校级月考)物体受到压力时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
5.由压强公式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考点二: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例1.(2017•无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
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1)的方法不合理,该方法未控制相等。
(2)图甲中。
铅笔笔尖面积是0.5mm2,两手指均用2N的力对压铅笔两端。
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Pa。
2.(2018春•河南月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聪将废弃的矿泉水瓶中装水分别放在海绵上进行实验。
(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来比较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分析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3)若在甲、乙两次实验中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请你分析并比较:F甲F乙,P甲P乙(选填“>”、“<”或“=”)。
(4)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
A.控制变量法B.实验推理法C.类比法D.转换法(5)利用现有器材,小聪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他应该怎么做?(6)小红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三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观察现象,这个小实验可以研究液体的压强大小与的关系。
二)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巩固题1.(2018春•方城县期中)王亮小组(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是通过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
(3)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
(4)王亮比较甲、丙两图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得出了两种情况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结论。
你认为他的结论是的(填“正确”或“错误”)。
理由是。
(5)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p丁(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2018春•南召县期中)小莉利用日常生活用品,探究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①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有关;②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1)把一只平底玻璃杯分别正放、倒放在一盆大米上,观察杯子在米中下陷的深度:(2)在倒放的杯子上加放一盒饮料,观察杯子在米中下陷的深度。
【进行实验】观察到玻璃杯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的状况如图甲、乙、丙所示。
【分析论证】(1)图甲和图的实验中,控制了不变,可以得出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总结】(1)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即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压强与压力大小有关,即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
(2)该实验中用到的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2.(2018春•华龙区校级期末)小明同学利用完全相同的几个长方体砖块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实验探究过程如如图所示。
(1)图中我们要研究的是通过海绵发生的形变来体现的。
(2)通过比较甲和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砖块的密度为ρ,立放时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请推导出砖块立放时对海绵的压强的表达式p=。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来减小压力作用效果的;压路机的碾子很重,这是利用了来增大压力作用效果的。
考点三: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例1.(2018•辉县市二模)高铁已经成为人们青睐的出行方式,2017年底开工的郑济高铁将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
高铁的轨道下面垫有“枕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在匀速直线行使的高铁车厢里,如果我们竖直向上抛起一个小球,小球会落到(选填“抛出点的前方”、“抛出点”或“抛出点的后方”)。
2.(2018•德州模拟)骑行逐渐成为人们喜欢的运动项目。
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自行车结构图,会发现很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请列举2个在结构上或使用中应用到物理知识的例子并解释。
示例:自行车的车把是一个轮轴,可以省力。
(1);(2)。
3.(2017•河南)如图所示,小华骑单车出行,沿途看到路旁树木向后退去,所选的参照物是;小华坐在宽大的车座上比较舒服,这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了的缘故。
4.(2017春•灯塔市期中)下列事例:(1)载重汽车的轮子较多;(2)房屋的墙基建的比墙厚;(3)铁轨通常铺在枕木上;(4)刀刃磨得很薄。
其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只填事例序号)5.(2016春•商水县期中)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书包、旅行背包的背带都设计得比较宽,其目的是为了压强;鞋底、轮胎表面都设计有凹凸的花纹,其目的是为了摩擦。
(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少”)三)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1.通过增加面积减小压强巩固题1.(2016春•召陵区期中)2016年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比赛在春节假期期间顺利举行,我校足球队荣获季军,全校师生为之振奋。
为了避免小腿骨(胫骨)受伤甚至骨折,足球运动员都会在小腿的前面上护腿板(如图),这样当受到来自前面的蹬踢时,可以减小胫骨受到的。
踢出去的足球还可以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
2.(2016春•沅陵县期中)泰山上的挑山工挑货物上山,挑山工用的扁担要做成扁的,不做成圆的,这是因为挑东西时可以。
3.(2016春•滑县期中)拎重物,手会痛。
北京市顺义区小店乡农民胡振远发明如图所示的“方便提手”解决了这一问题,并申请了国家专利,产品还远销国际市场。
“方便提手”是通过来减小压强。
“如履薄冰”在成语词典上的意思是“像踩在薄冰上,比喻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从物理学角度讲,不敢在薄冰表面上用力的原因就是通过来减小压强。
4.(2015•长沙)周末,小红和爸爸来到浏阳赤马湖的滑雪场,开始他们的滑雪之旅,小红脱下运动鞋换上了滑雪板,这时她对地面的压强会(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若小红的体重较轻,她和爸爸在水平雪地上滑行时滑板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则F1F2.(选填“>”、“<”或“=”)5.(2015春•桐柏县月考)你提着一大袋物品回家的路上,觉得手被勒痛了,你可以在手上这是通过增大的办法减少了对手的。
6.(2015•河南模拟)“免费公共自行车”成为许多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图所示,公共自行车的结构和普通自行车相同,只是零件都是特制的(车轮胎是实心的),在其他自行车上无法使用,在公共自行车的设计中,很多地方用到物理知识或原理,请写出自行车的两个部件并说明对应的物理知识(或原理)。
①;②。
(二)本节综合练习1.定义:物理学中把叫做压强。
2.压强是表示物理量。
3.(2018春•宝坻区期中)砖能承受的压强大约是5×106N/m2,读作,它表示。
4.(2018春•成都期中)如图所示,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若笔尖对手指的压强是500Pa,则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5.(2018•石景山区二模)小强在一次实验中记录了压强p与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数据归纳出p与F的关系式,则p=。
F/N101214161820p/Pa7008209401060118013006.(2018春•肥城市期中)学校图书馆新购进5本《左传》(每本书的质量约0.3kg)供同学们借阅,图书管理员将它们整齐摞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要测量出这摞《左传》对桌面的压强,现有以下实验器材:A.托盘天平(配有砝码、称量为500g);B.测力计(最大测量值为2.5N);C.刻度尺;D.细线。
请你从以上实验器材中选择所需器材完成该实验设计。
(1)选择的实验器材(填写器材前面的序号)(2)写出实验步骤并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出测量的物理量:(3)用已知量和侧得的物理量表示出压强p=。
7、(2018春•宝丰县期中)如图所示是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和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
(1)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比较图中的两次实验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比较图中的两次实验得出结论。
(均填字母)(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填“正确”或“不正确”)(4)生活中,缝衣针的针尖做得很细是通过来增大压力作用效果的8、(2015•河南模拟)小明寒假时去哈尔滨滑雪游玩,并且还骑着某款雪地自行车过了一把瘾,如图所示为该雪地自行车,它的前轮被替换成滑雪板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后轮则被改装成履带,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增大,使该车便于在雪地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