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龚娟第5章计算机网络概述课件教学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第五章

无线局域网技术
定义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利用 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
通信,无需铺设电缆。
特点
无线局域网具有灵活性、便携性、 易于扩展等优点,适用于移动办
公、会议802.11系列标准,如802.11a、 802.11b、802.11g、802.11n、
03
防火墙的应用场景
企业网络边界防护、数据中心安全防护、云计算安全防护等场景都需要
部署防火墙来保障网络安全。
网络管理策略及实施方法
网络管理策略的定义
网络管理策略是指为实现网络安全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网络管理策略的内容
包括网络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漏洞管理、应急响应等方面。
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
子网划分
子网划分是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多个小的网络,每个小的 网络称为一个子网。子网划分可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管 理性,减少广播风暴的影响。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是用于区分IP地址中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的一种掩 码。子网掩码由一串连续的1和0组成,其中1表示网络部分 ,0表示主机部分。通过子网掩码可以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 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DNS服务及域名解析过程
域名解析过程
1
2
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操作系统将网址发送 给本地DNS服务器。
3
本地DNS服务器查询自身缓存,若缓存中有相应 记录则直接返回IP地址;否则向根域名服务器发 送查询请求。
DNS服务及域名解析过程
根域名服务器返回顶级域名服务 器的地址,本地DNS服务器再 向顶级域名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
5.5.3 网络安全的策略和措施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初 ,美国建立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将不同 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中期, 美国国防部ARPANET实验,标志计算机网 络的兴起。
数据传输过程
总结词
数据传输过程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过程。
详细描述
数据传输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源将数据封装在一个数据包中,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出去。数据包在网 络中经过一系列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转发,最终到达目的地。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包可能会经过多次 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国际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 末至80年代初,出现了一系列标准化的网 络体系结构。
高速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网络技术向高速、宽带、智能化发展。
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覆盖范围分类:局 域网、城域网、广域 网。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 线型、星型、环型、 网状型。
按传输介质分类:有 线网、无线网。
TCP/IP模型
总结词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模型是互联网协议的核心,它定义了数 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
详细描述
TCP/IP模型将网络系统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其中,应用层对 应于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和表示层,传输层对应于OSI的传输层,网络层对应于OSI的网络层,而链 路层对应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概述 》课件

《计算机网络概述 》课件
层次结构
TCP/IP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
功能描述
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应用程序的数据,如HTTP协议用于网页浏览;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 数据传输,如TCP协议保证可靠传输;网络层负责路径选择和逻辑地址寻址,如IP协议; 网络接口层负责将数据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格式。
协议与分层
01
协议
协议是网络通信中的规则和标准,用于规定不同计算机之间如何交换信
息。
02 03
分层
分层是将复杂的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多个较小的、易于处理的模块或层 次,每一层都隐藏了下层的实现细节,只通过标准接口与相邻上层和下 层进行通信。
协议与分层的关系
在网络体系结构中,分层和协议是相互关联的概念。分层使得复杂的网 络通信过程变得模块化和易于管理,而协议则定义了每一层应如何实现 其功能和与其他层的交互。
03
计算机网络硬件
路由器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包括路由选择 、数据包转发、防火墙、虚拟专 用网络(VPN)等。
路由器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 准进行划分,如按性能、功能、 应用场景等。
01
路由器是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 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数据包 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02
03
路由器通常由处理器、内存、闪 存和接口卡等组成,具有高性能 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接口类型。
功能描述
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职责,例如,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合成帧,网络层 负责路径选择和逻辑地址寻址。
TCP/IP模型
定义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模型是一个用于网络通信 的协议族,广泛应用于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 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一、格式化信息流;二、提供 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 丢失,必须重新发送。
• 应用层: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 程登录等。远程登录TELNET使用TELNET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 接口。TELNET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 协议来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 ,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在 TCP/IP体系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IP数据报 ,或简称为 数据报。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 来的分组能够交付到目的主机。
TCP/IP四层模型
• 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 ,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 互联网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一、处理来自传 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 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二、处理输入数据报: 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 ,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 据报。三、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PP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用于点对点链路 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多协 议封装、链路配置、身份认证
等功能。
HDLC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面向比特的同 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具有帧 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功能。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的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理解网络协议的作用,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

2. 理解网络协议的作用,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网络设备。

难点:网络协议的理解和应用、网络设备的配置和调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网络设备配置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学校校园网为例,介绍校园网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理论讲解: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的定义、功能、分类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学校校园网的拓扑结构,引导学生理解网络拓扑的重要性。

4. 协议讲解:讲解网络协议的作用,以TCP/IP协议为例,介绍协议的工作原理。

5. 设备介绍: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并讲解其功能和作用。

6. 动手实践:分组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和调试,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的构建过程。

7.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分类、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网络设备。

通过板书,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3. 请解释网络协议的作用。

4. 请介绍一下你熟悉的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其功能和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功能
包括帧同步、差错控制、 流量控制等,确保数据的 可靠传输。
数据链路层设备
包括网卡、网桥等,用于 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常见数据链路层协议及工作原理
以太网协议
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 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 问/冲突检测)机制解决多节点同 时发送数据的冲突问题。
PPP协议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是一种点对点通信协议,用于建立 直接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的数据链 路。
06
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
无线网络基本概念与技术标准
无线网络定义
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和通 信的网络。
无线网络分类
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 城域网(WMAN)、无线广域网 (WWAN)等。
技术标准
包括IEEE 802.11系列标准、蓝牙( Bluetooth)、ZigBee等。
移动计算基本概念与技术发展
常见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原理
防火墙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
防火墙是位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 安全屏障,通过控制网络访问和过滤网络 数据来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攻击。
入侵检测是指通过监控网络系统和应用程 序的运行状态,发现潜在的入侵行为和异 常活动,并及时报警和响应。
加密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
加密技术是通过将敏感信息转换为密文形 式进行传输和存储,确保信息在传输和存 储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HTTP、FTP、SMTP、DNS等,用于 实现不同网络应用之间的通信。
应用层功能
提供用户与网络应用之间的交互界面 ,处理数据表示、会话管理、安全保 密等任务。
常见应用层协议及工作原理
HTTP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Web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支持请求/响应模型,传输层使用TCP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第5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第5章

(一) 环境构建
1.硬件设备 1、准备路由器R2624二台; 2、准备PC机二台; 3、准备直连线或双绞线二条,二条控制线,
二条V.35线二条; 2.拓扑结构 图5.1路由器配置拓扑结构
图5.1路由器配置拓扑结构
(二) 操作步骤
1:路由器 A的配置 1.配置路由器主机名 Red-Giant>enable(注: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ed-Giant#configure terminal(注:从特权模式进入全
高层:用于在高层之间进行不同协议的转换 ,它也为最复杂。
设备:网关。
工作在第三层以上的网间设备称为网关,它 的作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网络,使 之能相互通信。这种“不同”常常是物理 网络和高层协议都不一样,网关必须提供 不同网络间协议的相互转换。最常见的如 将某一特定种类的局域网或广域网与某个 专用的网络体系结构相互连接起来。
口,应为通. • 从与路由器A相连的主机可以 telnet 到A,与路由器B
相连的主机可以 telnet 到B. 通过这次任务学会了路由器的简单配置,然而涉及网络互
连的内容还很多。现在,我们来学习网络互连有关知识。
任务二 网络互连基础知识
(一)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1)互连(Interconnection):是指网络在物理上的 连接,两个网络之间至少有一条在物理上连接的线 路,它为两个网络的数据交换提供了物资基础和可 能性,但并不能保证两个网络一定能够进行数据交 换,这要取决于两个网络的通信协议是不是相互兼 容.
桥可以将两个或多个网段,如果信息不是发向桥所连接的网 段,则桥可以过滤掉,避免了网络的瓶颈。局域网的连接 实际上是MAC子层的互连,MAC桥的标准由IEEE802的 各个分委员会开发。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五章)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五章)ppt课件

.
7
非对等结构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服务器
局域网通信设备
工作站
.
8
网络服务
网络操作系统除了应具有一般操作系统 的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 备管理等功能外,还可提供高效可靠的 通信能力和多种网络服务功能。
.
9
常见的网络服务
文件服务(file service) 打印服务(print service) 数据库服务(database service) 通信服务(communication service) 信息服务(message service) 分布式服务(distributed service) 网络管理服务(network management service) Internet/Intranet服务(Internet/Intranet service)
.
10
典型的网络操作系统
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 UNIX Linux Novell公司的NetWare
.
11
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
Windows NT是Microsoft公司最具有代表 性的网络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又称为Windows NT 5.0, 包括:
通用型网络操作系统又分为两类:
变形级系统:在原来的单机操作系统上增加网 络服务功能;
基础级系统:以计算机硬件为基础,根据网络 服务的特殊要求,直接利用计算机硬件与少量 软件资源专门设计的网络操作系统。
.
4
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
从网络操作系统的结构分: 对等结构:所有结点平等; 特点:
结构简单,任何结点间均能直接通信; 每一结点既是工作站,又是服务器, 加重计算机负荷,适于小规模系统; 不便于整体管理,不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概述课件教学
1. 课程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的网络系统。

本章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集合,可以实现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2.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地理范围和连接方式进行分类。

按地理范围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Internet)等;按连接方式分为点对点连接和广播方式。

2.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指的是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

2.4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一种规则或约定。

常见的计算
机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和FTP协议等。

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具有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功能。

3.1 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通过通信线路将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实现数据的传输功能。

数据传输可以通过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实现。

3.2 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通过共享资源,如打印机、文件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等,实现资
源的共享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和使用远程计算机上的资源。

3.3 信息交流
计算机网络通过提供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和远程会议等功能,实现人与人之间
的信息交流。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和合作,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和知识。

4.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互联网、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和远
程医疗等。

4.1 互联网
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它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服务和应用,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在线视频和社交媒体等。

4.2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商品购买和交易的商业活动。

它提供了便捷的购物方式,使得消费者可以在线下单、支付和物流追踪等。

4.3 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远程教育服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和参与在线课程。

这种教育方式具有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

4.4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传感器技术,提供远程诊断和治疗服务。

患者可以通过网络与医生进行远程咨询和监护,方便快捷地获取医疗服务。

5. 总结
本章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功能,以及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习计算机网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网络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网络安全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