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的事迹怎么写范文(精选5篇)

孝老爱亲的事迹怎么写范文(精选5篇)【篇一】孝老爱亲的事迹怎么写孝老爱亲美德少年事迹在__路第三社区居住的少年__,街坊里的邻居们都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有爱心,有孝心的好孩子。
因为他把他的零花钱全寄给了贫困地区的老人;8岁起他就懂得了主动帮助大家,帮大人干活,帮社区打扫卫生,扶老年人走路。
年仅12岁的__志愿服务社区老人的”工龄”到今年已满三年.他在家里很尊敬长辈,并且是家里人的好帮手。
__的母亲夏女士说,__是一个“小气的孩子”,大人给的零花钱,压岁钱,他会一点一点地攒起来,从不乱花。
一说起要帮助困难的老人,小家伙却最慷慨。
为帮助生活困难的老人,社区设立了”爱心超市”,小惟宇也积极献爱心.为了给社区低保户李爷爷送一桶油,小惟宇暑假里连续十几天用大人们给的干家务”奖励金”,终于攒够了买一桶油的钱.当看到李爷爷欣慰的笑容,他非常开心.不仅如此,在小区里__还有位年纪超过80岁的”老朋友”.原来,有着一对智障女儿的刘奶奶生活十分困难,每到过节,__就送点生活用品.只要平时有时间,就陪老人聊天.在家里,__从不惹老人和长辈生气,在生活上尽自己所能,帮助老人,照顾长辈.他非常勤快,经常为姥姥洗碗,拖地,家里人都离不开这个”小帮手”在社区,他积极帮助人,邻里间因为有了这个热情阳光的男孩子,也多了几分温暖和谐.__在大家的关心下,正逐步成长为一位令社区大家庭和家人小家庭都满意的孝老爱亲的美德好少年.【篇二】孝老爱亲的事迹怎么写孝老爱亲3000字事迹孝老爱母事迹材料在我的老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
”在人们心中孝道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品德是人类文明素养的最好表现。
我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人们心中的好男人卢家村的卢万章同志。
1986年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中出现了状况。
父亲得了急性肝病需要进行手术。
面对这种状况,身为儿子的卢万章同志放弃了在外经商的机会,回到家中为父亲治病。
家中尚有妻子和尚未满一岁的女儿,面对这样的经济状况,他只能选择忍受。
敬老爱亲事迹材料范文

敬老爱亲事迹材料范文敬老爱亲事迹材料范文(通用5篇)敬老爱亲事迹材料范文篇1XXX,男,20XX年3月出生,现在第五小学三年级二班学习,是一名孝敬长辈、乐于助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小学生。
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们良好的感染和熏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颗健康向上的种子,使他一天天茁壮地成长起来。
到现在,他已经抱回家许多证书和奖状:成绩优胜者、课堂杰出表现奖、绘画创作表现奖、文明小使者等。
在家里,他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少先队员;在社会,他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
文明诚信的好少年待人热情大方,讲文明懂礼貌。
在日常生活中,他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他谈吐文明,举止沉稳,深受老师、同学以及周围人的喜爱。
他从不因为要取得好名次而弄虚作假,而是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用优异的成绩履行自己对老师、对家长的承诺。
有一次,数学考试得了一百分,当老师对过答案后,他发现有一道题判错了。
诚实自律的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我这道题做错了,不应该拿一百分!老师高兴的夸奖了他,并把他的分数改成了95分,数学成绩由第一名变成了第二名。
下课后,有的同学问他:XXX,你这样做多傻呀!回答说: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诚信比成绩,要珍贵好几万倍,好成绩要考努力学习去取得。
听了他的话,同学惭愧的低下了头。
还有一次,拿着一个新买的玩具,和同学小凯一起玩,那个同学没有这种玩具,非常羡慕,主动答应下次见面时给他带一个。
几天后,回家后拿出一个同样的玩具,妈妈问他怎么又买了一个相同的玩具,他才告诉妈妈,他答应小凯送给他一个玩具,现在买好,下次见面时好送给他。
几天后的傍晚,妈妈去接放学,并告诉他晚上要和小凯一家吃饭,这时告诉妈妈需要先开车回趟家,妈妈早已经把送玩具的事情淡忘了,因此莫名其妙的问他为什么,那样走就会绕很远的路。
这才告诉妈妈,他答应送给任子楷的礼物还在家放着呢,他已经答应再见面时送给他,他不能不守信用。
敬老爱幼先进事迹(共8篇)

敬老爱幼先进事迹(共8篇)第1篇:敬老爱幼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敬老爱幼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敬老爱幼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同志,现任***老人乐园园长,共产党员,今年71岁。
她从1988年担任原**敬老院院长以来,20年如一日,始终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每一位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把敬老院收养的17个残疾孤儿当成“心肝宝贝”。
不怕苦,不怕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受到老年人和社会的广泛赞扬。
她将自己全部的爱都用于温暖160多位老人和那些特殊的儿童。
这份与老年人和孤儿特殊的亲情,特殊的友情,金钱买不来,全凭她一滴滴汗水苦出来,用自己的真心真意交换来。
***所在的敬老院,多次被评为街道和市级先进单位,还评为省先进敬老院。
她本人多次被评为街道和市级优秀党员,还被评为省敬老好儿女,***第十一届党代表。
***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对每位老人都那样热情周到,那样悉心照料。
1990年,有一位叫***的退休女教师,当时已80岁,经人介绍来到**敬老院。
老人生病卧床,**及时给她就医喂药,陪她聊天,端茶送水,老人想吃什么,尽力为老人满足。
子女们对***评价是:你照顾我们的母亲,比我们做子女的还要周到。
开始这位老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最后再也不想离开,一住就是整整19年,直到这位老人到99岁那年,拉着***的手含笑而去。
1989年,有一个13岁的弱智男孩被家人遗弃,四肢萎缩,臀部长了条小尾巴,大小便不能自理,***一口答应把孩子抱回来。
孩子抱回敬老院后,***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希望他能有个美好的明天。
两年后,体弱多病的***还是夭折了。
1990年5月,***接收到一个出生才3天的缺嘴男婴,工作人员想来想去,又想到了好心肠***,***说,缺嘴的孩子也是人,她把这个“小宝贝”抱回了家,取名为***,在她的精心培育下,至今***已有17岁。
***上唇上翻,没有上颚,整条右腿畸形,喂进去的东西会往外头流,***便买来量杯,每次按着剂量一点点地喂东西。
孝老爱亲好人事迹材料(通用7篇)

孝老爱亲好人事迹材料(通用7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很是熟悉吧,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
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孝老爱亲好人事迹材料(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孝老爱亲好人事迹材料1小时候,都是爸爸妈妈为我做事,如穿衣服、吃饭、刷牙、洗脸等种种事情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照下一点一点地做好。
那时,爸爸妈妈不但要照管我,家务事也少不了,加上每天还要上班,可想而知有多辛苦……爸爸妈妈是把生命给我们的人,从我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到成长为今天的五年级学生,爸爸妈妈牺牲了多少的时间和心血,花费了多少的精力和财力,用世上最无私的爱养育我们,使我们长大成人。
现在我长大了,慢慢谅解到了父母的辛苦,体会到他们对我无私的爱。
他们每天的操劳、工作,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爸爸妈妈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更是应当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精神去报答我们的父母。
但其实孝敬父母并不难,不需要华丽的礼物,也不需要过于奢侈的物品,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孝心。
自己亲手做的一张小贺卡、一枝康乃馨或者自己亲手做的礼物,就足以表达内心的语言。
但我们最好是用实际行动去报答父母,例如,考试时候,考了好的成绩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平时多帮妈妈做家务;帮爸爸妈妈捶捶背;在他们下班回来的时候泡上一杯清香可口的茶端到他们的面前……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不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吗?所以现在,我尽可能多孝敬父母,因为妈妈工作忙,我没有很多的时间和妈妈在一起。
但是,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尽我的绵薄之力:父母过生日,我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份小礼物,让他们开心;为实现他们对我的期望,在校好好学习;当父母工作繁忙的时候,我就会煮饭,做些家务活,减轻父母的负担;父母生病时,我会像他们关心我一样,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端茶送水,驱寒温暖;当我做错事情或顶撞父母后,就会主动向父母承认错误;时常会跟父母讲些笑话,说说我在学校的情况,让他们对我的学习放心……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恶。
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材料5篇

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材料5篇【篇一】xx,女,196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13年12月通过居民选举成为xx社区居委会委员,现在负责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在xx社区,居民经常议论着这样一位普通妇女,她几十年如一日孝敬公婆,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公婆逢人就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她的事迹在xx社区被大家交口称赞。
她就是xx社区的居民xx。
xx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
她几十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常年生病卧床的公婆,无怨无悔,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致称赞。
她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先进事迹,除了被大家交口称赞外,还多次受到上级各个部门表扬表彰。
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邻里节(文明儿女、五好家庭、好儿媳奖、好媳妇奖),2014年5月创卫先进,2014年“泉山幸福家庭”,2014获徐州市“敬老模范户”,2014年度孝老爱亲“泉山好人榜”、2015年5月15日荣获徐州市十佳好媳妇等荣誉称号。
面对别人的称赞和上级的表彰,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应尽的责任”。
一、孝敬老人的好媳妇1988年,24岁的xx和公安工作的丈夫结婚。
婚后的生活比较安宁,婆婆、公公身体还算硬朗,她和丈夫一起忙着工作,第二年生了个宝贝女儿,小日子虽说不富裕,但也有滋有味,幸福快乐。
1991年,就在他们结婚的第3年,孩子刚刚2岁,公公突患脑出血,生命垂危。
她把2岁的孩子一人放在家中,连夜和丈夫家人一起将公公送到医院抢救,千方百计给老人治病。
但老人最终还是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失去自理能力。
恰巧这个时候,婆婆因文革期间被整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的毛病又犯了,被送到东方医院住院治疗。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公公,想着住在医院的婆婆,她心里像倒了百味瓶,很不是个滋味。
但她和丈夫没有被困难击倒,反而更激发了他们的孝心。
她不分昼夜地照顾着瘫痪的公公,不嫌脏,不嫌累,端屎倒尿,嘘寒问暖。
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

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
敬老好儿女是指孝敬尊重年长者、关心照顾父母的优秀行为。
以下是一些关于敬老好
儿女的典型事迹材料:
1. 张明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他的父母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于是他决定辞去工作,回到家中陪伴父母。
他每天都会为他们准备营养健康的饭菜,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还经常陪他们散步聊天。
张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证父母的身心健康,并花时间
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2. 李华是一个成功的职业人士,但他从不忘记照顾他的父母。
尽管他每天工作繁忙,
他仍然每周都会拨出一天时间陪父母。
他会带他们外出旅行、购物,或只是陪他们坐
在一起看电影。
李华还会定期为父母体检,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
他的父母感激不尽,为他的关爱而倍感安慰。
3. 王强是一个独生子,他的父母都已年过七旬。
尽管他事业繁忙,但他仍然努力照顾
他的父母。
每个周末,他都会回去探望他们,帮助他们打理家务事。
他还定期陪他们
去医院看病,确保他们的身体状况良好。
在他父母的感叹下,他的关心和爱意给他们
带来了温暖与幸福。
4. 张晓是一个年轻的女儿,她对她的祖母特别关心。
她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祖母的家里
看望她,陪她聊天,帮助她购买生活用品。
尽管张晓繁忙于学业和社交活动,但她总
是把时间留给她的祖母,给她一个陪伴和依靠的对象。
祖母对张晓的陪伴感到非常开心,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老人。
这些事迹材料展示了敬老好儿女的行为,无论是以陪伴、照顾或关心父母和祖父母为主,都表明了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和爱的体现。
孝亲敬老的好孩子5则范文

孝亲敬老的好孩子5则范文第一篇:孝亲敬老的好孩子孝亲敬老的好孩子钱陶,女,12岁,现就读于杨兴乡中心小学六一班。
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是一个孝敬父母和长辈的的好孩子。
虽然他没有感人肺腑的事迹材料,点点滴滴中也体现了对父母长辈那份真真切切的孝敬之心。
每次遇见老师、熟人或长辈,总能听到她甜甜的叫声,看到小妹妹,钱陶总是开心地逗她玩玩。
老人没一个不夸她是一个有礼貌懂事的好孩子。
有时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外游玩,吃剩的果皮纸屑,她总是认真地丢到垃圾桶中,附近没有垃圾桶的,从不乱丢;有好吃的,她总是爸爸一份,妈妈一份,再自己一份;有时,一起回家,看到爸爸妈妈拎的东西挺多的,总是主动地帮爸爸妈妈拿东西;烧菜时少了什么油盐酱醋的,也总是欣然前往……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钱陶对爷爷,奶奶十分孝敬,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忘不了给他们,从来不顶撞他们,孝敬其实很简单,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出门时和长辈说再见,放学回来和长辈打招呼,吃饭要等大人都坐下来再吃……孝敬长辈最可贵的是长年坚持这样做,而且要自觉孝敬,照顾长辈。
记得有一次,钱陶的妈妈生病了,爸爸在外打工,这可急坏了她,照顾妈妈的责任就落到了她的身上.早上钱陶为妈妈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等妈妈吃完了,他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去了,我把药放在了您的床头柜上,可不要忘记吃药了!”下午放学回到家,钱陶第一件事就是到妈妈房间里去,这时候妈妈好象精神好了许多,他想妈妈一定是按时吃药,才有好转的吧!他问过妈妈是不是想吃东西呢?可妈妈什么都不要吃,只想吃一点暖暖的稀饭,他就帮妈妈熬了一锅子,看着妈妈欣慰的的样子,暗暗在心里下决心,以后不但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要在学习上更加自觉主动,真正让爸爸妈妈放心、省心。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
老人一辈子为我们做贡献,我们应该让他们在晚年过得好一些。
我们应该尊老爱老,尽力去帮助老人干点什么,行动起来吧!让这些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晚年过得快乐一些。
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doc

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篇一:“敬老孝亲”好儿女事迹材料“敬老孝亲”好儿女事迹材料—记桃水镇完小六年级谭卓谭卓同学是桃水完小六年级学生。
他爱学习,爱思考,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刻苦钻研,成绩良好;他做事求完美,做人求真诚,勤于实践,坚持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并且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他善于观察,勤学好问,实践让他吸取了甘甜,拥有了丰润,丰满了羽翼,是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毅力的好学生。
在同学眼里,她是个乐于助人、好学上进的好伙伴;在父母眼里,她是个尊老爱幼的孩子;在邻居口中,她是个诚实守信、热心公益的小公民。
一、学习勤奋,成绩优秀。
谭卓同学在老师的教育和父母的关心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专心,勤学善思,不懂就问,常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从中获得了很多的进步。
在学习上他牢记“一花独放不是春”的训导,热心帮助班上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课堂上他与同学们一起认真听讲,课后,他就充当起了小老师,主动帮助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挑选练习题,利用午休时间为他们进行讲解。
也正因为他的真诚和耐心,他结交了许多知心的朋友,在班级获得了同学的信任,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二、待人热情,尊敬师长。
谭卓同学从小就立志读好书,做好人,回报社会,回报父母,他也一直在行动中不断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他发自内心地尊重与敬爱老师,他懂得是老师给予了他知识,帮助他成长,没有老师的辛勤付出,就没有他的健康成长和进步。
在校,她是老师的好帮手,经常帮老师做事,分担老师的重任。
是一个知道感恩的好孩子。
她做的并不是很伟大的事,只是平常的小事。
但正是这平凡的小事,彰显了谭卓同学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
三、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作为新时代的子女,他并不是像大多数孩子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从小就要求自己做到勤俭自强,成为父母的骄傲。
父母由于工作忙并没有太多时间照顾他,他也因此从小养成自强自立的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
篇一:敬老好儿女事迹
爱心无涯尽孝心无悔
—记安边镇居民白玉琴孝敬老人事迹在安边城到西园子的路上,每到早上九时到下午四时人们经常看到一个中等身材身穿朴素的女人,骑着自行车,车子上的框内放有饭盒水瓶什么的,她叫白玉琴,她又给她的叔父送饭送水,她是一个普通的城镇居民,她是一个普通的城镇居民,是一个平凡而不平凡的人。
她如今63岁,家住定边县安边城镇街道居民。
她的娘家父亲白生富和叔父白生德家住岸边镇西园子村,距她家有3公里。
从1980年开始,伺候她的父亲白生富和叔父白生德,30多年如一日,一天为两位老人在送两顿饭返十几公里路程上送两次饭,为两位老人洗内衣内裤,为两位老人寻医问药,她的行为在安边乃至定边县也传为佳话,都说“白玉琴懂得孝顺老人,是个孝子”,她的叔父说:“我的侄女对我太孝顺了,我能活到99岁,还不全凭我那侄女白玉琴活的”。
白玉琴说:“赡养老人事我应尽的义务,我也有老的那一天,老了以后也需要儿女伺候,我今日不伺候老人,我老了谁伺候我”。
所以她经常鼓励自己,孝敬老人是学好吉德,也是学好行善,不能讲究得失,不能和谁攀比,孝敬老人学下好是自己的。
谁也拿不走。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伺候两位老人是付出了,而且付出的很
多,但她没有得到什
么?但社会、组织领导对她的评价很高很高,谁都赞称白玉琴确实是“孝子”
孝敬老人说起很简单,一天也没什么,三月两月也并不很难,难得的天天如(: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此,反复没有尽头。
30年如一日有时她的心里也很烦躁,但又想起父亲和叔父人老了,生活都不能自理,看见很可怜,想起来很为难,人老了没有人伺候是不行的,所以,遇到两位老人不高兴时,作为伺候老人的儿女她,老人在她面前耍耍脾气她要忍耐对待,不能老人给她耍脾气,她也反过老给老人发脾气,这样就不好了。
所以伺候老人不能单纯是端吃递喝,更重要的是学会体贴老人,搞好精神慰藉。
人老了有时候和小孩一样,他也喜欢别人给她说好话,你给他说好话,他就很高兴,你要骂他,仇视他,他也会骂你,甚至会打你,比如她给叔父送饭吧,叔父也盼她给他送饭,但你把饭送到他手上用冷言相待,轻则他会不高兴,端着饭碗掉着眼泪也不想吃这个饭,你如果热情相待,爸,大爸你今天感觉哪里不舒服,凑热很快吃饭吧,那他就会很高兴,有说有笑,高高兴兴的把饭吃完,也吃的很舒服,在她的耐心热情伺候下她的父亲白生富于20XX 年11月去世,享年93岁,她父亲去世时她叔父很伤心,也想死,她父亲去世以后她伺候叔父和父亲在时一样伺候。
在20XX年的端午节,人们都过端午,她给叔父去送粽子等食物,在送饭的道路中,路过一家人的大门,不慎出来一只恶狗,一扑
而来,她猛地跳下自行车躲避,但没有躲开被那恶狗咬到下腿肚上,
一时鲜血直流,她忍痛将粽子等食物给老人送去,老人见她被狗咬伤,伤口还在流血,他老泪纵横,心里非常难过,而她用双手将粽子等食物递给老人手上,老人接过饭菜,用慈祥的目光,从女儿的头上看到脚底,最后把眼睛定盯在她那被狗咬的伤口上,一阵子才用微颤的嘴唇说:“玉......琴,你快去医院把你被狗咬的伤口包扎一下,小心感染。
”她说:“大爸,你快趁热吃吧,不要紧,我往回走时顺便到医院买点药就行了。
”
那是20XX年的4月7日,父亲还建在,我叔父突然尿血症突发,痛的满头大汗,她和几位邻居借了5000元钱,就把叔父送到县医院治疗,住了五天医院,她5天没有睡觉,整天整夜守候在病床前伺候叔父,她对叔父没有抱怨,没有拉过脸,只是一心一意伺候叔父让叔父满意,终于治愈出院返回家中,平时家里一直备着感冒药、消炎药、和止痛药等,就叔父的医药费一项总共花费3000余元,报销了1600余元,下余部分由她自己支付,平时一有病,她及时找医生治疗,打针输液每年花费都在1000元以上,全由她来支付。
每年到了冬天,她的任务更重,每天早上起床,首先跑到父亲和叔父家给两位老人把火炉燃着,家里卫生打扫了,再跑回自己家里把家打扫干净,饭做熟给两位老人送去,这已成了她的生活规则,不这样做她自己也感到缺了什么,这
样做她才觉得心里塌实。
她的家庭经济并不宽余,68年与丈夫结婚,婚后生了两子,20年前丈夫弃她出走,俩儿子由她抚养长大成家立业,现在只剩下她一个人
孤独而又忙碌的生活着,她常对人说:我现在虽然一个人过,但我伺候我的叔父,一天忙忙碌碌,心理觉得很充实。
她也已经63岁的人了,加上身患甲亢和多弥耳综合症近日又患了白内障,每天起来之后就头晕目眩,但叔父还要她去伺候,有一次,她在家里把饭做熟,忙着吃了一点,便骑着自行车给叔父去送饭,走在半途中,突然感觉头昏眼花一阵眩晕,一下子无法控制自行车从车上摔下来,腰部受伤了,腿部也被磋破了伤口鲜血直流,但她忍着疼痛,一瘸一瘸的把饭给叔父送去,她有心不送,叔父就得挨饿。
到了叔父家,她用双手把饭递给叔父让其趁热吃上,她又开始忙碌的打扫家里卫生。
她的叔父身患前列腺炎,那年又是97岁的高龄人了,大小便失禁,内裤天天得换洗,褥子床单天天得换洗,每当她为叔父换洗内裤时,一股十分难闻的气味让她喘不过气来,甚至发生呕吐现象,但她忍硬着也要给叔父把内衣床单洗净晾干,让她叔父舒服地穿上。
当她看见叔父穿上舒服的内裤,睡在干净舒适的床单上时,她也很欣慰。
有一次早上,天阴的很重,很快就要下雨,她忙碌的把饭给叔父做好准备送去,,一阵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下个不
停,她一心想着叔父这阵儿一定需要吃早饭了,她就冒着大雨穿着雨衣骑着自行车给她叔父送饭,等快到叔父家的时候全是土路,又是水,又是泥,结果无法骑过去而滑倒,还好饭没有摔倒,把她又摔伤了,浑身摔成泥人,她还是把饭送去让叔父吃上,叔父看见侄女被摔成泥人。
心里非常难受,她把侄女给他递来的饭接在手上半天没说一句话,停了好一阵子,他没有立即吃饭,而是把饭碗放在炕边,把自己胸膛
使劲捶打着,边打边骂说:“上帝呀!你怎就不要我的命呢,让我留在世上害人,害的我侄女天天要给我送饭,今天又摔成了泥人”。
当时她正忙着打扫卫生,听见叔父在打自己骂自己,她赶忙一扑过去,把叔父的手一把捉住,不让他再打自己,又给叔父解释说:大爸,你不要这样折腾自己,我能把您伺候这么大岁数,也是您的福气,也是我的福气,只要您高高兴兴的活着,我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她经常给人说:我的叔父活了90好几,一辈子没结婚,也没有儿女,他靠我父亲活着,当我父亲去世之后,他过的很寂寞,很孤苦的生活,我看见他很可怜,我的良心和爱心促使我把他老人家伺候好,我这样做学不下好,但也做不下孽呀!人说伺候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是积德,是行善,我要做个好人,做个善人。
她的说法非常正确,现在社会上人都忙于自己的事,对自己的老人,也不太好好伺候,她有时用自己的行动劝说那些不好好伺候老人的人。
她说:要好好伺
篇二:好儿女事迹张红丽
“百善孝为先”敬老好儿女事迹
-----十三师黄田农场学校张红丽
我是十三师黄田农场的一名教师,在工作中,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为人妻、为人母,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一、大爱之心从自己做起
我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我的心里:父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
不仅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
落实在行动上。
特别是自从20XX年12月公公由于脑血栓导致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婆婆年龄越来越高,糖尿病导致身体十分虚弱,需要人照顾,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老人,我就把公婆接到了自己的家中。
平时在家里,如果老人有不舒服,我就及时请医生、买药等忙个不亦乐乎。
20XX年十二月,一天下午,我发现公公神智不清,大小便失禁,就赶紧联系家人,把老人及时送到了哈密地区医院。
经过三天的抢救,才恢复了清醒的状态,经医院诊断确诊为左脑大面积栓塞,无法做手术只能保守治疗,当我们听到这个消息时,如五雷轰顶,他老人家只能坐在轮椅度过度过余生,经过二十几多天的治疗,才出院回家休养。
在父亲住院期间,我与家人,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老人的床边,打针换药,擦洗身体,搀扶大小便,从没有嫌弃老人,从没有一句怨言,相反还经常安慰老人。
二;点点滴滴从细微之处做起
人常说闺女是妈的贴身小棉袄,我却是婆婆公公的贴身小棉袄。
我对公公婆婆细心呵护,百般照顾。
家里其他兄弟又不在身边,丈夫
要工作,因此照顾婆婆公公成了我生命的主题。
每顿饭我总是先要问问婆婆公公想吃什么,挑他们最喜欢吃的去做,因此,几年来我一直是吃着适合老年人口味的饭菜。
婆婆患糖尿病,个性强,脾气急,心里烦,不好受,经常喜欢唠叨;公公由于行动不便,不能自由活动,而且说话困难,心烦的时候就会骂脏话,我能理解这是病魔带给老人的一种痛苦发泄,我都默默地听着,心平气和的和老人谈心,说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