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提高试题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提高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提高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提高试题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头大象约重4( )。

(2)一部电梯限重1600千克,相当于( )吨( )千克。

2.小红去看电影,7时40分电影开始,她早到了20分钟,小红是( )到达电影院。

3.86×4的积在( )和( )之间,更接近( )。

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李明体重32( ),他跑50米大约用10( )。

(2)一辆载重量5( )的卡车,每小时大约行驶60( )。

5.通过视力调理,美美的近视度数从220度恢复到115度,她的视力恢复了( )度。

6.用7、0、9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组成的最小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差是( )。

7.花园有25棵月季花,牡丹花的数量是月季花的3倍,牡丹花比月季花多( )棵。

8.国庆节期间,科技馆免费向学生7天,每天约有150人来参观,一共约有( )人免费参观了科技馆。

二、选择题9.1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优优排在第8,从右往左数,阳阳排在第4,优优和阳阳之间有( )人。

10.22厘米48厘米=()分米。

A.70 B.7 C.6011.爸爸从青岛坐飞机到郑州用了1小时45分钟,钟表上的时间是飞机起飞时间,爸爸到达郑州机场的时间是()。

A.8:55 B.9:00 C.8:1012.三(1)班有45人参加了美术小组和音乐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35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有29人,既参加美术小组又参加音乐小组的有( )人。

13.下图中,箭头“↓”指向的数可能是算式()的积。

A.7×59 B.71×5 C.28×9 D.120×414.下列哪个图形的涂色部分比14大?()A.B.C.15.元宵节,小雨和小虹到公园猜灯谜,小雨猜对了15个,小虹猜对了13个,他俩共同猜对的有7个,他们一共猜对了( )个灯谜。

A .28B .35C .21 16.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3厘米,宽都是2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大是( )。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提高试卷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提高试卷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提高试卷测试题(附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米-3分米=( )厘米2时15分=( )分3吨-400千克=( )千克2.小亮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15分钟。

上午他要在8:05到校,最晚要在( )时( )分从家出发。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_________×90=2700(2)_________×80=1600(3)59×_________≈360(4)_________×51≈200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全长6300( );(2)一把牙刷长约16( );(3)系一条红领巾大约需要20( );(4)一头大象约重6000( )。

5.小红收集了133枚邮票,小芳收集的邮票比小红少26枚。

小芳收集了( )枚邮票。

两人一共收集了( )枚邮票。

6.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7.如果28元可以买4支钢笔,照这样计算,买10支钢笔要( )元,“照这样计算”的意思是( )不变。

8.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250×8的积的末尾有( )个0。

二、选择题9.下图中没有涂色的正方形占总数的()(),全部正方形的12是()个。

10.体育课上,小林立定跳远跳了15()。

A.米B.分米C.千米11.笑笑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她早上7:45从家出发,到学校的时间是()。

A.早上7:25 B.上午8:15 C.上午8:05 D.早上7:5612.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分之一,写作:() (),每段长()分米。

13.小贝家距学校有600米,她每分钟走72米。

从家到学校8分钟能走到吗?()。

A.能B.不能C.无法判断14.有同样大小的两杯奶,姐姐将其中一杯喝得剩下25,妹妹将另一杯喝得剩下35,()喝得多。

A.姐姐B.妹妹C.无法确定15.如图的阴影部分是正方形,则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是()cm。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提高试题测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提高试题测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提高试题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本数学书约重250( );一只乒乓球约重3( );小红的身高124( ),体重31( )。

2.电视台某儿童节目每天从16:35开始播放,播放时间是25分钟。

这个节目的结束时间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 )。

3.一个排球69元,王老师买了3个,大约花了( )元。

4.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头大象重3( );小朋友步行1千米用时15( );一瓶可乐高2( );跑100米大约用了16( )。

5.一本书有348页,已经读了251页。

估一估,大约还有( )页没有读。

6.一根彩带长200米,第一次用去46米,第二次用去59米,这根彩带短了( )米。

7.估一估。

大约100毫升大约( )毫升大约( )毫升150人来参观,一共约有( )人免费参观了科技馆。

二、选择题9.在括号里填上“>”“<”或“=”。

1 6( )1329( )1910.1箱货物重100千克,()箱这样的货物重1吨。

A.5 B.10 C.100 11.秒针从3走到6,走了()秒。

A.3 B.15 C.2012.在公园的晨跑路线中,25是上坡,15是下坡,其余的是平地。

平地路线长度占总长度的( )。

13.学校操场跑道一圈长400米,丁丁跑了2圈,再跑()米就是1千米。

A.600 B.400 C.200 D.10014.妈妈买回一瓶果汁,中午喝了25,晚上又喝了15,这时还剩()。

A .15B .25C .3515.把一个长方形对折3次后打开,每份是这张纸的( )。

A .13B .16C .1816.把长方形分为甲、乙两部分(如图),甲和乙的周长相比,( )。

A .甲长B .乙长C .一样长17.直接写得数。

65-56= 38+45= 21×4= 205×3= 560-470=340+570= 1355+= 831010-= 3366+= 296-104≈18.列竖式计算。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质量提高试题测试卷(附答案)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质量提高试题测试卷(附答案)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质量提高试题测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瓶酱油重500( );一辆卡车载重量8( );三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约30( );机场跑道长约3( );课桌高70( );人的脉膊1( )大约跳70下。

2.学校在8:30上课,一节课是40分钟,应在( )下课。

3.在估算29×8时,应把29看作( ),积大约是( )。

4.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身髙125( ),体重28( ),每天背着3( )的书包上学。

一支粉笔重15( )。

5.张叔叔是个出租车司机,他星期一出车时,出租车里程表的读数是580千米,收车时读数是794千米,张叔叔星期一出租车行程为( )千米。

6.一根彩带长200米,第一次用去46米,第二次用去59米,这根彩带短了( )米。

7.张阿姨一共摘了132个菠萝,每箱装6个,准备了19个纸箱,这些纸箱够装吗?( )。

(填“够”或“不够”)8.李阿姨买3千克红枣花了24元,张阿姨带56元买同样的红枣,可以买( )千克。

二、选择题9.在括号里填上“>”“<”或“=”。

1 6( )1329( )1910.测量下面的物体时最适合用分米作单位的是()。

A.硬币的厚度B.课桌的高度C.火车的长度D.水杯的重量11.()时整,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

A.9时B.6时C.12时D.3时12.同学们参加义务劳动,周六参加的有:小静、玲玲、丁丁、小红、阿军、大林。

周日参加的有:玲玲、小云、豆豆、阿军、小雨。

(1)把名单写到相应的圈里。

(2)既参加周六劳动,又参加周日劳动的有()人。

13.爸爸和3位同事一起乘动车去外地出差,1张动车车票218元,他们往返车票共需()元。

A.1308 B.1744 C.87214.甲、乙两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甲用了110小时,乙用了16小时,则( )。

A .甲做得快 B .乙做得快 C .两人做得一样快 15.同学们参加班级社团,每人至少参加一种社团,参加体育社团的有30人,参加艺术社团的有25人,两个社团都参加的有8人。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提高试题(带答案)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提高试题(带答案)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提高试题(带答案)一、填空题1.填一填。

3吨=( )千克4000克=( )千克150厘米=( )分米700平方分米=( )平方米2.下图钟表显示的是小华晚上睡觉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

如果小华在第二天6:30起床,他一共睡了( )小时( )分。

3.在估算29×8时,应把29看作( ),积大约是(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小红身高123( ),体重35 ( )。

(2)数学书厚约7( ),汉语词典厚约5( )。

(3)小华跑100米用了20( ),上一节课用了40( )。

(4)一条大鲸鱼重约13( ),一头牛重500( )。

5.笔算加减法时应( )对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 )小。

6.食堂这个月用了250千克大米,上个月用了304千克大米,这个月比上个月少用了( )千克大米。

7.一个排球69元,王老师买了3个,大约花了( )元。

8.一个玩具汽车23元,王叔叔买了4个,一共花了( )元。

二、选择题9.三年级(1)班参加社团的人数如图:(1)三年级(1)班参加植物研究社团的有( ) 人,参加动物研究社团的有( )人。

(2)三年级(1)班参加社团的一共有( )人。

10.测量下面的物体时最适合用分米作单位的是()。

A.硬币的厚度B.课桌的高度C.火车的长度D.水杯的重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电视机要用1小时B.唱一首歌大约用3秒钟C.我1秒钟跳绳90下D.我刷牙大约用2分钟12.三(1)班每名同学都订了杂志,有21人订了《快乐数学》,有28人订了《数学大王》,有10人两种杂志都订了。

三(1)班一共有( )人。

13.在计算246×3时,用“4×3”得到的12表示( )。

A .12个一B .12个十C .12个百D .12个千 14.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正确的是( )。

数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提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

数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提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

数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提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5分米=( )厘米8分=( )秒3000千克=( )吨1米-40厘米=( )分米2.萌萌7:50从家出发去上学,路上用了15分钟,她到达学校的时间是( )。

3.西安到兰州的高速公路长628千米,一辆轿车从西安出发,平均每小时行81千米,8小时能到兰州吗?估算时,可以把81看作( ),所以81×8≈( ),这个结果比8小时实际行驶的路程( )(填“多”或“少”),所以8小时( )到兰州(填“能”或“不能”)。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宽约5(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是1200( )一辆货车的载质量为6( )小林跑100米的时间约用18( )5.某商场一台微波炉的价格是569元,一个电水壶的价格是127元。

妈妈想买这两件商品,大约准备( )元比较合适,收银员应收( )元。

6.明明的家、学校和电影院在中山路的一旁,他家距学校280米,电影院距学校350米。

明明家距电影院( )米。

7.209的3倍是( );比500少128的数是( )。

8.一台电风扇的价格是198元。

后勤处的张老师要为学校买3台这样的电风扇,大约需要( )元。

二、选择题9.三年级(1)班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有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3人,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共有( )人。

10.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千米、米、厘米、分米B.千米、米、厘米、毫米C.千米、米、毫米、厘米11.你认为1分钟最有可能完成下列哪件事()。

A.打一场篮球比赛B.步行一千米C.计算10道口算题D.上一节数学课12.同学们到动物园参观情况统计图如下图。

(1)去动物园的一共有( )人(2)参观熊猫馆的有( )人,只参观大象馆的有( )人,两个场馆都参观的有( )人。

13.每盒彩笔12支,3盒一共多少支?如图用小棒摆一摆,那么圈出的部分表示()。

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提高试题(附答案解析)

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提高试题(附答案解析)

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提高试题(附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汽车约载重4( ),每小时行驶60( )。

课间休息时间是10( ),跳绳10下要用7( )。

2.妈妈乘车上班,早晨7:10出发,路上用了35分钟,她到单位的时间是早晨( )时( )分。

3.李师傅1小时加工88个零件,他8小时大约能加工( )个零件。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全长6300( );(2)一把牙刷长约16( );(3)系一条红领巾大约需要20( );(4)一头大象约重6000( )。

5.笔算加减法时应( )对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 )小。

6.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是689元,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格是108元,买这两样大约需要( )元。

7.要使□53×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8.□96是一个三位数,□96×6的积最接近3000,□是( )。

二、选择题9.小云、小天和小白在参加“日”字添上一笔是什么字的比赛。

小云写出了“白、目、田、旦、旧、电”共6个字,小天写出了“白、目、申、由、田、甲、电”共7个字,小白写出了“白、旧、电、田、目、旦”共6个字。

小云、小天和小白一共写出了( )个不同的字。

10.一批重1吨的货物,运走了600千克,还剩()千克。

A.300 B.400 C.500 D.160011.烧开一壶水大约用15()。

A.小时B.分钟C.秒12.一家四口平均分1个西瓜,每人应该分得西瓜的( )。

13.375×4的积末尾有()个0。

A.0 B.1 C.214.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后沿折痕剪成几份,每份占这张长方形纸的()。

A.12B.14C.1815.如图,天天把两张长10厘米的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条重叠粘贴在一起,重叠长度为4厘米。

粘贴后纸条的总长度是()。

A .14厘米B .16厘米C .20厘米16.小明用小棒摆了6个正方形。

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

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

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4分米=( )厘米2分=( )秒180分=( )时5000米=( )千米6吨=( )千克7米=( )分米2.萌萌7:50从家出发去上学,路上用了15分钟,她到达学校的时间是( )。

3.一本《活了100万次的猫》的价格是28元,买9本大约需要( )元。

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①跳绳20次,用时约15( );②2头牛约重1( );③唱一首歌用时约4( );④试卷的宽度约2( )。

5.一个加数是450,和是720,另一个加数是( )。

6.有2、0、8三张数字卡片,可以排出( )个不同的三位数,排出的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相加的和是( ),相减的差是( )。

7.一台平板售价998元,买4台大约要花( )元。

8.估一估:一台学习机198元,买5台这样的学习机,大约需要( )元。

二、选择题9.三(2)班所有同学都参加了歌唱或舞蹈兴趣小组,其中参加歌唱兴趣小组的有19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有22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9人,三(2)班一共有( )人。

10.22厘米48厘米=()分米。

A.70 B.7 C.6011.科技小学要求学生8:30到校,小明家到学校要走15分,小明最晚()从家出发。

A.8:00 B.8:15 C.8:3012.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占全部苹果的( ),每份有( )个。

13.小丽家到学校有500米,每天往返一次,小丽走()。

A.1千米B.500米C.2000米14.一杯牛奶,喝了67,还剩()。

A.17B.67C.1杯15.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两次,打开后每一块占正方形的()。

A.12B.13C.1416.下图中一共有()个长方形。

A.4 B.5 C.6 D.9 17.直接写出得数。

37×2=80×7=29×3=400×4=54÷9=90-28=62+19=150×5=68-48=37+27=18.列竖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提高试题测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1吨-600千克=( )千克3千米=( )米8分=( )秒5厘米-6毫米=( )毫米2.火车19:05开车,检票员要提前35分钟检票,开始检票的时间为( )时( )分。

3.在估算83×6时,应该把83看成( ),积大约是(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我国长江全长约是6300( ),校园的长约是140( )。

一辆卡车的载重是5( ),合5000( )。

4位小朋友手拉手围成的圈的面积大约是1( )。

5.笔算加减法时应( )对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 )小。

6.一部手机的价格是803元,一盏台灯的价格是118元,一部手机比一盏台灯大约贵( )元7.□324⨯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 )。

8.□28×3的积是三位数,方框里最大可以填( )。

二、选择题9.今年夏天河南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

修路队要抢修一条道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9,第二天修了全长的39,两天一共修了全长的(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全长的( )。

10.一批重1吨的货物,运走了600千克,还剩()千克。

A.300 B.400 C.500 D.1600 11.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小格。

A.1 B.12 C.6012.张晓从图书馆借来一本《数学故事》,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7,第二天看了剩下的一半,其余的第三天看完,她第三天看了全书的()(),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全书的()(),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全书的() ()。

13.三年级有7个班,平均每班41人,三年级一共有()人。

A.48 B.287 C.278 14.下面的分数不能表示图中涂色部分的是()。

A.58B.12C.2915.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每人至少参加一个馆,参观熊猫馆的有26人,参观大象馆的有32人,其中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8人。

去动物园的一共有()人。

A .26B .32C .4016.下图中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小正方形周长的( )倍。

A .2B .4C .817.口算。

34+28= 96-90= 600×8= 403×5≈ 25×4= 317-= 0×235= 282+89≈ 31=55- 42=66+ 240-180= 609-190≈ 18.笔算下面各题。

(★要验算) 470-390= 132+437= ★458+357= 308×4= 243×4= ★603-197= 19.算一算。

755-(960-545) 225×4-225 152×(64÷8) 20.下面方格纸上每小格边长表示1厘米。

(1)画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

(2)涂色表示正方形的14。

21.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0人,中午有260人离去。

下午又来了380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22.商场举行“满400减50”的促销活动,买下面两双皮鞋一共要花多少钱?23.爸爸、妈妈和乐乐(三年级学生)周末去看电影,儿童票每张75元,成人票的价格是儿童票的2倍。

乐乐一家看一场电影一共花了多少钱?24.小红想做一串项链,要使红珠子数量是黄珠子的6倍。

(小红有8颗黄珠子,54颗红珠子)如果黄珠子数量不变,需要增加或减少多少颗红珠子?25.兔妈妈摘来了45个蘑菇。

小白兔分到这些蘑菇的2,小白兔分到多少个蘑菇?92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7米,宽5米。

四周围上篱笆,如果一面靠墙(如下图所示)。

篱笆至少长多少米?27.在新年联欢会上,歌舞小组一共有28人,其中参加舞蹈表演的有25人,参加歌唱表演的有15人,每人至少参加一种表演。

两种节目都参加的有多少人?【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400 3000 480 44【解析】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1吨换算成千克,再进行计算;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3千米换算成米;分和秒之间的进率是60,据此将8分换算成秒;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将5厘米换算成毫米,再进行计算。

1吨-600千克=1000千克-600千克=400千克3千米=3000米8分=480秒5厘米-6毫米=50毫米-6毫米=44毫米【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的换算。

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

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2. 18 30【解析】用火车开车的时刻减去提前检票的时间,即可求出开始检票的时刻。

19时5分-35分钟=18时30分则开始检票的时间为18时30分。

【点睛】此题是考查时间的推算。

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

3. 80 480【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然后进行口算即可。

83×6≈80×6=480在估算83×6时,应该把83看成80,积大约是48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的运用。

4.千米##km 米##m 吨##t 千克##kg 平方米##m2【解析】根据生活常识以及所学单位知识填空。

长江非常的长,用千米作单位合适;校园的长度选择长度单位米合适;客车能载重的物体比较重,用吨作单位合适,再根据1吨=1000千克,将单位换算为千克;小朋友的身高不是特别高,手拉手围成的面积大概是1平方米。

我国长江全长约是6300千米,校园的长约是140米。

一辆卡车的载重是5吨,合5000千克。

4位小朋友手拉手围成的圈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大小的理解,结果生活常识填空即可。

5.相同数位 1 除数【解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据此填空即可。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应用。

6.680【解析】计算一部手机比一盏台灯大约贵的钱,用减法计算,计算时采用估算法计算。

将803元估成800元,将118元估成120元800-120=680(元)【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减法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3 4【解析】1×324=324,2×324=648,3×324=972,4×324=1296,据此解答。

由分析得:□×324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3;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4。

【点睛】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

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8.3【解析】300×3=900,因此分别将3和4代入□中,从而计算出328×3、428×3的积,然后再根据计算出的结果填空即可。

328×3=984;428×3=1284;因此□28×3的积是三位数,方框里最大可以填3。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9.5919【解析】用第一天修全长的29加上第二天修全长的39,求出两天一共修全长的几分之几。

用第二天修全长的39减去第一天修全长的29,求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全长几分之几。

2 9+39=593 9-29=19两天一共修了全长的59,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全长的19。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

10.B解析:B【解析】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货物总重量换算成千克,再减去运走货物重量,求出还剩下货物重量。

1吨=1000千克1000-600=400(千克)则还剩400千克。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换算,关键是明确1吨=1000千克。

11.A解析:A【解析】时钟上有12大格60小格,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即1分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即1小时;据此即可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秒针走一圈,是1分钟,分针走了1小格。

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分秒知识的掌握。

12.27;57;17【解析】把一本《数学故事》的页数看成一个整体,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7,剩下全书的1-37=4 7;27+27=47,剩下的一半即27,则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7,第三天看了全书的27;用第一天看的加上第二天看的,求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用第一天看的减去第二天看的,求出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1-37=472 7+27=47剩下的一半即27,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7,第三天看了全书的27;3 7+27=573 7-27=17则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全书的57,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全书的17。

【点睛】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13.B解析:B【解析】要求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即求7个41的和,用41×7即可解答。

41×7=287(人)故答案为:B【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B解析:B【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涂色的份数,依此选择。

A.58表示涂8等份中的5份,因此满足;B.12表示涂2等份中的1份,此图没有平均分,因此不满足;C.29表示涂9等份中的2份,因此满足。

故答案为:B【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C解析: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参观熊猫馆的人数+参观大象馆的人数-两个馆都参观的人数=去动物园一共的人数,依此列式并计算。

26+32-18=58-18=40(人)故答案为:C【点睛】熟练掌握集合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A解析:A【解析】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大正方形的边长就为2,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大小正方形的周长,用大正方形的周长除以小正方形的周长即可解答。

1×4=42×4=88÷4=2故答案为:A【点睛】把小正方形的边长看作1,分别计算出大小正方形的周长,再作进一步解答。

17.62;6;4800;2000;100;47;0;370;25;1;60;410;【解析】18.80;569;815;1232;972;406【解析】计算整数的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验算方法:调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或者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另一个加数;计算整数的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十;验算方法: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或者用被减数减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